语文常考知识点总结(精选14篇)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学习和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自己的能力。总结要注意语言的规范和逻辑的清晰,要让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的总结经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常考知识点总结篇一1、诗的前两句实写:思归的情怀。诗的后两句虚写未来欢聚的情景。 2、首句中两个“期”字连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重复使用两个“期”,一问一答,一扬一抑,表达诗人思念友人,欲得不归的愁苦。 3、诗中“巴山夜雨”两次出现,有什么不同?其作用各是什么?艺术效果怎样? 第一处“夜雨”是对眼前实景的描绘,渲染了凄凉的气氛。 第二处“夜雨”是想象之笔,突出了重逢后的温馨快乐。 艺术效果:“巴山夜雨”重复出现,这样写时空交错,回环往复,缠绵曲折。 创设了一幅想象将来与友人再次重逢,烛光下一同谈论巴山夜雨时的情景。表达诗人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的心情。 5、成语“剪烛西窗”源自本诗的哪一句?并说说“剪烛西窗”的含义是什么?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思念朋友,渴望团聚。 6、“涨”字意蕴丰富,请从眼前景,心中情两个方面作些分析。 “涨”字,富于动态形象,既写出了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了诗人愁思绵绵的深情。 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中“无为”的意思是:不要。诗句表达了诗人乐观豁达的思想感情。 2、“风烟望五津”的“望”会使人产生怎样的联想?“望”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望”把所在地和赴任地联系起来,创造出天地辽阔,地域广远的意境,表现出诗人视线被风烟所遮,流露出惜别的情感。 含义:望,远远地看见。表明作者时刻关注着友人所达的目的地,说明诗人对友人极为关切。 3、简述你对“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蕴含哲理的理解。 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对赴任友人的宽慰和劝勉,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豁达态度。 5、说说这首诗为什么在古代送别诗中别具一格? 它一洗以往送别诗中伤感低沉的酸楚情调,表现出开朗、乐观、豪放的情怀,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 语文常考知识点总结篇二常见文言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用者,也表判断:者,也、者也、也、者;。 (2)为、乃、即、则或否定词非,未,弗等表判断。 (3)名词做所谓语直接表判断(刘备,天下枭雄。)。 (二)被动句:。 (2)为、为所、为所表判断;如:臣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3)被(后起用法,如:周公之被逮)。 (4)意念被动(无词语标志):兵挫地削。 (三)省略句: (1)省略主语:如: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2)省略宾语: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3)省略介词: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注意:以,与,从,为,因五介词常省略宾语。 (四)宾语前置:。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沛公安在?疑问代词(如:谁、何、奚、曷、胡、恶、安)。 (2)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如:时人莫之许也。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如:唯利是图等。 (4)方位词、时间词做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纪》)。 (五)定语后置:。 (1)者: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2)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3)之者: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六)介词结构做状语后置:。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翻译时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翻译时前置做状语。如:具告以事。(《鸿门宴》)。 语文常考知识点总结篇三一心一意、三心二意、九牛一毛、六神无主、五光十色、五花八门、十拿九稳。 2、带有反义词的成语。 大惊小怪、南辕北辙、异口同声、左顾右盼、大材小用、大同小异、东奔西走、七上八下。 古往今来、深入浅出、三长两短、声东击西、出生入死。 3、是一对反义词的词语。 4、aabc式的成语。 栩栩如生、闪闪发光、翩翩起舞、恋恋不舍、历历在目、面面俱到、头头是道。 源源不断、彬彬有礼、息息相关、津津有味、滔滔不绝、斤斤计较、心心相印。 怦怦直跳、勃勃生机、多多益善、洋洋得意、井井有条、闷闷不乐、花花世界。 5、aabb式成语。 日日夜夜、形形色色、高高兴兴、零零星星、结结实实、郁郁葱葱、风风火火、干干净净。 密密麻麻、快快乐乐、整整齐齐、漂漂亮亮、堂堂正正、形形色色、吞吞吐吐、花花绿绿。 弯弯曲曲、明明白白。 6、abcc式成语。 喜气洋洋、逃之夭夭、白发苍苍、得意洋洋、风尘仆仆、两手空空、气喘吁吁。 白雪皑皑、果实累累、小心翼翼、果实累累、风度翩翩。 7、aab的重叠词语。 团团转、哈哈笑、汪汪叫、冰冰凉、晶晶亮、欣欣然、点点头、飘飘然、拍拍手。 8、abac式词语。 自言自语、一五一十、百发百中、人山人海、诚心诚意、惟妙惟肖、多才多艺、全心全意。 笨手笨脚、无穷无尽、无法无天、天声无息、无时无刻、无边无际、无缘无故、无拘无束。 9、abcb。 心服口服、应有尽有、将错就错、一动不动、以毒攻毒、人云亦云、见怪不怪、大错特错。 10、abb式词语。 乱哄哄、孤零零、亮晶晶、水灵灵、冷冰冰、黑洞洞、笑呵呵、阴森森、红彤彤。 黄灿灿、绿油油、白花花、黑乎乎、灰蒙蒙、黄澄澄、金灿灿、白茫茫、蓝湛湛、紫莹莹。 亮堂堂、圆溜溜、胖乎乎、静悄悄。 语文常考知识点总结篇四三、优美语言(读记)。 1、积累描写春天的词语。 春暖花开鸟语花香百花盛开万物复苏冬去春来鸟语花香。 万紫千红春意盎然春色满园百花争艳春风送暖阳光明媚。 风和日丽春暖花开和风细雨万物争春春风拂面春色满园。 春色宜人百花盛开万象更新气象万千春风化雨和风细雨。 2、积累四字词语。 引人注目兴致勃勃欢歌笑语自言自语东张西望满山遍野没完没了。 3、词语搭配。 绿油油的柏树茁壮的树苗难忘的日子有趣的问题满意的笑容美丽的风景。 精彩的球赛暖和的被子安静的港湾胖乎乎的小手红润润的小手。 高兴地说奇怪地问仔细地看悄悄地离开。 一群小鸟一个树坑一棵树苗一张画一个女孩一场球赛一个秘密。 4、优美句子。 1)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轻轻地落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 2)一棵绿油油的小柏树栽好了,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 3)大大小小的鞋,就像大大小小的船,回到安静的港湾,享受家的温暖。 (三)。 二、形近字(说区别,口头组词)。 和—禾千—干李—杏秀—季香—春连—车远—完定—家向—同。 以—从后—右意—音先—洗赶—起明—朋级—绿才—闭队—认。 蚂—妈空—红房—放网—风黄—共童—立叶—早那—哪往—主。 出自 3xiaoniao.com 三、多音字(读记)。 处理处方到处处长长大长进年长长处特长长远。 望着走着着急着凉扫帚扫地。 四、近义词(读记)。 连忙——马上、赶忙、急忙仿佛——好像感激——感谢。 五、优美语言(读记)。 1、积累词语。 2、词语搭配。 透明的翅膀淘气的娃娃一个松果一只松鼠一棵松树几场蒙蒙细雨一条蛇。 一片茂密的松树林一把扫帚一个塑料袋一只蚂蚁一根水草一阵雷声。 语文常考知识点总结篇五1)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人,元代戏曲家。《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 2)杂剧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一本戏限定由男主角(正末)或女主角(正旦)一人歌唱,其他配角一般都只能道白不能唱。由男主角唱的叫末本戏,女主角唱的叫旦本戏。 3)曹禺,原名万家宝,现代剧作家。《雷雨》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写了周鲁两家八个人物由于血缘纠葛和命运巧合而造成的矛盾冲突。除此之外还有代表作《日出》、《原野》、《*人》等。 4)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无事生非》。马克思也赞誉他是“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 5)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北宋词人。 6)*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词人。他于1162年率北方抗金义*万余人回到南宋,但南宋朝廷只派他任地方官,并不用他北上抗金,因此他的词中多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慨之思和爱国之情。 7)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她通晓金石鉴赏,能诗善文,词的成就尤其突出。北宋末年她南渡避乱,不久北宋灭亡,丈夫病死,她只身逃难,境遇悲惨。 8)《拿来主义》选自鲁迅的杂文集《且介亭杂文》。 9)蒙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思想家、散文家。著有《随笔集》。 10)《苏武传》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班固(32-92),字孟坚,东*,史学家和文学家。 11)《张衡传》选自《后汉书》。范晔,南朝人,历史学家。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 12)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13)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14)六艺:礼、乐、*、御、书、数。 语文常考知识点总结篇六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9推论1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 10推论2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语文常考知识点总结篇七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又是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高考对本章的考查比较全面,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考查每年都不会遗漏。有关数列的试题经常是综合题,经常把数列知识和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不等式的知识综合起来,试题也常把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求极限和数学归纳法综合在一起。探索性问题是高考的热点,常在数列解答题中出现。本章中还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在主观题中着重考查函数与方程、转化与化归、分类讨论等重要思想,以及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等基本数学方法。 近几年来,高考关于数列方面的命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数列本身的有关知识,其中有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概念、性质、通项公式及求和公式。(2)数列与其它知识的结合,其中有数列与函数、方程、不等式、三角、几何的结合。(3)数列的应用问题,其中主要是以增长率问题为主。试题的难度有三个层次,小题大都以基础题为主,解答题大都以基础题和中档题为主,只有个别地方用数列与几何的综合与函数、不等式的综合作为最后一题难度较大。 知识整合。 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分析题意,富于联想,以适应新的背景,新的设问方式,提高学生用函数的思想、方程的思想研究数列问题的自觉性、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和科学理性的思维方法。 语文常考知识点总结篇八古义:遮断,遮蔽今义:不让聚在一起,避免接触。 2、直走直走咸阳。 古义:趋向今义:行走。 3、钩心斗角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古: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今: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4、落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古义:所、座;今义:下降、衰落。 5、气候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古义:文中是指情绪气氛之意今义:是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 6、明星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古:明亮的星光;今:指行业中做出成绩,出了名的人。 7、经营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筹划管理或组织(企业、活动)。 8、精英。 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优秀人才。 9、可怜可怜焦土。 古:可惜;今:怜悯,同情。 语文常考知识点总结篇九1、“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分别指(林黛玉)、(薛宝钗)。 2、《红楼梦》中,因吃酒醉卧怡红院的人是(史湘云),最泼辣狠毒的女子是(王熙凤),最具有管理才能、大胆改革的女子是(贾探春)。 3、《红楼梦》中的“阆苑仙葩”指的是(林黛玉)“美玉无瑕”指的是(贾宝玉)。 4、《红楼梦》中有两位小姐当上了王妃,此二人是(元春),(探春)。 5、《红楼梦》中“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代表人物是(晴雯)。 6、“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一曲红楼多少梦?情天情海幻情身。作品塑造了三个悲剧人物:林黛玉,为爱情熬尽最后一滴眼泪,含恨而死;贾宝玉,终于离弃“温柔富贵之乡”而遁入空门;薛宝钗,虽成了荣府的“二奶奶”却没有赢得真正的爱情,陪伴她的是终生凄凉孤苦。 7、《红楼梦》中,有一个女子,她模样标致,语言爽利,心机极深细,但“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个人是王熙凤;还有一个女子,她寄人篱下,渴望真挚的爱情,但在森严冷漠的封建大家族中,只能凄婉的唱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个就是林黛玉。 8、最具叛逆性格的丫鬟是晴雯。最卑躬屈膝的丫鬟是袭人。书中还刻画了一个善良风趣的农村老妇人,她就是刘姥姥。 9、贾府的“四春”分别是:孤独的元春、懦弱的迎春、精明的探春、孤僻的惜春,取“_原应叹息_”之意。 10、《红楼梦》中最热闹的情节是元妃省亲,最有趣的情节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最凄惨的情节是黛玉焚稿。 以上是我为大家分享的红楼梦常考知识点,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并祝大家能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语文常考知识点总结篇十诗歌中形象的塑造、感情的抒发,往往通过诗的语言来实现。进行诗歌赏析,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抓住语言这个根本。因此,考查对古诗词中准确、生动、传神的语言的品味,是近年来河南中考古诗赏析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语言品味的考查,一般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考查重点字词的精妙。从遣词用语、修辞方法等方面揣摩、推敲、理解诗词曲中重点词、重点诗句的含义。(2)考查诗句蕴含的深意。从作家作品的语言风格、运用技巧中,品味诗词曲在语言上所寄予的深意。从用韵、节奏、音调等方面去诵读、品味诗词曲语言的音乐美、节奏美、韵律美。(3)考查诗词曲中的名言佳句。从修辞方法、表现手法、思想感情、蕴含哲理、语言运用等角度对其进行赏析。 在复习中,我们不仅要熟背古诗词曲,还要结合一些诗句用心揣摩诗歌语言的以下特点:(1)清新自然,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生动形象,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3)含蓄隽永,如“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4)言简义丰,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5)平实质朴,如“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6)简洁明快,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三)。 考查对写作技巧的分析。 对分析技巧的考查,一般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诗中修辞手法的含义及作用。(2)分析诗歌的表达方式,如写景方法、抒情方法、借物抒怀、寓情于景等。(3)分析诗歌的结构形式,如层层深入、由景生情、卒章显志等。(4)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如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等。(5)分析诗歌的艺术风格,如朴素自然、雄浑奇拔、清丽明媚等。 这里,我们对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做以简单归纳,希望在做分析诗歌写作技巧这一类题的时候加以灵活运用。 1.诗歌表现手法。 (1)借景抒情。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寓情于景,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托物言志: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河落日圆“。 (4)动静结合,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5)虚实相生,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6)以小见大,如“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以乐景写哀情,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8)诗情画意,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9)运用典故,如“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10)运用修辞:比喻“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拟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对偶“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等。 语文常考知识点总结篇十一《红楼梦》积累知识点汇总)。 1、金陵十二钗指的是:(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贾巧姐、李纨、史湘云、秦可卿、妙玉)。 2、《红楼梦》中,有“小宝钗”、“小黛玉”之称的两个人分别是(袭人)、(晴雯)。 3、《红楼梦》的两条主线是(贾府由盛到衰的演变过程)、(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 4、《红楼梦》中,“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时从分。”说的是(薛宝钗)。 5、《红楼梦》中,“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如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时而有情”。说的是(贾宝玉)。 6、《红楼梦》中,“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缝必主淫。漫言不有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说的是(秦可卿)。 7、贾府的媳妇,稳重贤惠,本分随和,青春丧偶,统领众姐妹,曾负责海棠诗,此人便是(李纨)。 8、“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的作者是《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此诗的名字是《葬花词》,此诗意在喻人,悲叹自己的命运,控诉社会的黑暗,其思想性与艺术性均达到最高境界。 9、《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相传后40回是(高鄂)所作。 10、《红楼梦》中有两句诗评论王熙凤在贾府衰亡中的悲惨下场,这两句诗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11、《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 12、《红楼梦》中,“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贵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说的是(袭人)。 13、“四春”之中,性格比较懦弱的是(迎春),精明志高、具有管理才能的是(探春),最后出家为尼的是(惜春)。 14、《红楼梦》中结的两个诗社分别是(海棠社)和(桃花社),社长是(李纨和林黛玉)。 15、《红楼梦》中,“绛珠仙草”指的人物是(林黛玉),“神瑛侍者”是(贾宝玉)。 16、《红楼梦》中,“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未世运偏消。清明涕泪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说的是(贾探春)。 17、《红楼梦》中,“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转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说的是(史湘云)。 18、潇湘妃子指的是(林黛玉),蘅芜君指的是(薛宝钗)。 19、《红楼梦》中被人称为“病西施”的是(林黛玉)。 20、《红楼梦》中有诗“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指的是(贾宝玉)。 21、“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分别指(林黛玉)、(薛宝钗)。 22、《红楼梦》中,因吃酒醉卧怡红院的人是(史湘云),最泼辣狠毒的女子是(王熙凤),最具有管理才能、大胆改革的女子是(贾探春)。 23、《红楼梦》中的“阆苑仙葩”指的是(贾宝玉)“美玉无瑕”指的是(林黛玉)。 24、《红楼梦》中有两位小姐当上了王妃,此二人是(元春),(探春)。 25、《红楼梦》中“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代表人物是(晴雯)。 26、“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一曲红楼多少梦?情天情海幻情身。作品塑造了三个悲剧人物:林黛玉,为爱情熬尽最后一滴眼泪,含恨而死;贾宝玉,终于离弃“温柔富贵之乡”而遁入空门;薛宝钗,虽成了荣府的“二奶奶”却没有赢得真正的爱情,陪伴她的是终生凄凉孤苦。 27、《红楼梦》中,有一个女子,她模样标致,语言爽利,心机极深细,但“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个人是王熙凤;还有一个女子,她寄人篱下,渴望真挚的爱情,但在森严冷漠的封建大家族中,只能凄婉的唱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个就是林黛玉。 28、最具叛逆性格的丫鬟是晴雯。最卑躬屈膝的丫鬟是袭人。书中还刻画了一个善良风趣的农村老妇人,她就是刘姥姥。 29、贾府的“四春”分别是:孤独的元春、懦弱的迎春、精明的探春、孤僻的惜春,取“_原应叹息_”之意。 30、《红楼梦》中最热闹的情节是元妃省亲,最有趣的情节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最凄惨的情节是黛玉焚稿。 31、《红楼梦》中的“阆苑仙葩”指的是(林黛玉)“美玉无瑕”指的是(贾宝玉)。 语文常考知识点总结篇十二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第二部分。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连贯、得体。 语文常考知识点总结篇十三神采奕奕眉飞色舞昂首挺胸惊慌失措漫不经心。 垂头丧气没精打采炯炯有神愁眉苦脸大惊失色。 2、描写学习的词。 学无止境学而不厌废寝忘食争分夺秒不甘示弱全力以赴真才实学。 孜孜不倦力争上游好学不倦笨鸟先飞披荆斩棘不学无术闻鸡起舞。 勤学好问自强不息发愤图强只争朝夕。 3、描写描写春节的诗。 4、描写景色的诗。 5、描写夏天的成语和熟语: 烈日炎炎浮瓜避暑骄阳如火皎阳似火赫赫炎炎炎炎夏日炎阳炙人。 烈日当空狂风烈日火伞高张吴牛喘月流金铄石五黄六月浮瓜沉李。 夏日炎炎绿树成荫椅席炙手热不可耐暑气熏蒸赤日炎炎烈日炎炎。 烈日杲杲烈日中天炎阳似火骄阳似火火日炙人火轮高吐火云如烧。 海天云蒸夏日可畏夏阳酷暑夏山如碧夏树苍翠夏水汤汤沉李浮瓜。 赫赫炎炎热气腾腾铄石流金烁石流金流金铁石燋金铁石焦金流石。 燋金流石吴牛喘月长天当日赤时当空炎天暑月暑气蒸人汗流浃背。 浑身出汗汗流浃背汗流洽背遍体生津流汗浃背挥汗如雨挥汗成雨。 汗如雨下汗出如浆汗流如注田地龟裂寸草不生颗粒无收禾苗枯槁。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语文常考知识点总结篇十四(1)、到2025年底,世界人口总数已突破70亿。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 (2)、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3)、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中低纬度的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如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等;而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湿热的热带雨林,都不适宜于大量人口长期居住。 (4)、人口增长过快带来了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难以解决的问题;人口增长过慢造成了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5)、人种是根据人类的体质方面的特征(包括:肤色、毛发、头型、脸型等)所划分的人群,共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 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也属于此类人种 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 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 2、语言 (1)、目前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的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2)、汉语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3、聚落 (1)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 在支流与干流汇合处,或者河流入海处,及地形、气候条件优越处,往往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2)城市问题主要表现在: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工业污染、噪声干扰、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