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教案及反思精品范文
在孩子的成长旅程中,心理健康如同基石,支撑着他们一路向阳。小学阶段作为心理塑造的黄金期,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至关重要。可设计教案时,从贴合学生实际的主题选取,到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运用,再到深刻到位的教学反思,每个环节都考验着教育者的智慧。为助力教师开展优质心理健康教育,我们收集了2025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教案及反思精品范文。这些范文紧扣学生心理特点,内容实用,极具借鉴价值。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来看一看吧。 2025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小学生在活动中掌握一些缓解、转移不良情绪、情感的方法,合理发泄心中的不快。 2、培养小学生自己情绪、情感的管理能力和豁达开朗的性格。 3、在活动中鼓励小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促进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活动准备 音乐《快乐颂》、手偶、表演道具、有关教学挂图、开心卡片、画笔、废纸。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介绍开心吧,激发小学生兴趣 二、教师演示教具,引导小学生交流,初步探讨缓解不开心的方法 1、教师表演故事《开心吧》。 提问:小猪为什么不开心?怎样才能让它开心呢? 2、讨论:你觉得开心吧好吗?好在哪里? 3、出示三幅挂图,请小朋友帮图上的小动物想办法,寻找化解不开心的更多方法。 小组讨论: (1)小猫的玩具被同伴抢走了。 (2)小兔子在跳远比赛中输给了青蛙。 (3)小熊摔了一跤,把新裤子弄脏了。 教师总结:其实呀不开心会对我们身体产生不好的影响哦,有的人不开心,就会乱发脾气,乱扔东西,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有的人还会找别人出气。这样的话,对自己身体不好,也影响别人。所以,当我们遇到不开心的时候、生气的时候等等,我们要想办法让自己开心起来。 三、引导小学生联系日常生活,讨论、掌握缓解不良情绪、情感的方法,并将化解不开心的方法画在开心卡片上 1、小朋友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不开心的事情呢?你想了什么好办法让自己开心呢? 2、引导小学生用简笔画的形式快速记录开心方法,制作开心卡片。 3、小学生作画,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小学生把画好的开心卡的内容,告诉周围的同伴或老师。 四、出示“出气袋”,引导小学生合理发泄心中的不快 1、游戏:出气袋。 2、提醒小学生要合理的发泄心中的不快,发泄时既不能伤害到自己,也不能影响到别人。 五、律动出场,继续传递快乐 2025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教案 篇2一、活动目的: 1.在学习鲁教版品社课本第二单元《走进健康》中,学生们懂得了健康的真正含义是身与心的健康,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样重要。 2.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懂得同学之间如何相处,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同时了解心里健康的重要性。 二、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孩子们,让生活失去色彩的不是伤痛,而是内心的困惑,让脸上失去笑容的,不是磨难而是关闭的内心世界,没有人的心灵永远一尘不染,拥抱健康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至关重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心理健康教育,来探讨研究同学之间如何相处,如何交往。 (二)辨析健康: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完《走进健康》这一课,了解了健康的含义,现在哪位同学来谈论一下什么是健康呢? 2.指名来回答。 3.老师出示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最新健康标准: (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的紧张。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得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易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丰满,皮肤富有弹性。 4.老师总结:健康就是没有疾病和身体残疾,同时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 (三)结合事例: 1.老师: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健康,懂得了什么是健康,现在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事例,想请同学们帮忙辨析一下: 事例一:《跳皮筋》 小欣、小芳、小英和小红跳皮筋,怎么玩呢?小芳说:“我才不和小英一组,她那么胖,笨死了!”听到小芳说自己笨,小英顿时火了,她指着小芳的鼻子:“你才笨呢!你又胖又蠢,活像一个小母猪!”说完伤心地跑到一边,哭了起来,小欣和小红也不跟小芳玩了,小芳又伤心又奇怪,怎么她们都不和我玩了? 2.师:小英又为什么会哭呢?小芳她们为什么玩不到一块?面对这种情形,应该怎样解决呢?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 4.指名来谈论一下。 5.师小结:这几个同学说得很对,同学之间就应该友好相处,不要嘲笑同学的缺点。要学会尊重别人,不侮辱他人,这是我们每个人做人的原则。接下来请大家继续看第二个事例。 事例二:《上课铃响了》: 上课铃响了,同学们快进教室!王和同学们从外面拥挤着走进教室,这时一位同学不小踩到她的脚后跟,王大叫一声:“哎呀!踩我的脚干什么,你的眼睛长哪去了?”同时跺着双脚,大发脾气,用双手捂住眼睛哭泣,那个同学再三向她说对不起,其他同学都劝王别哭了,王不予理睬,继续发脾气,直到教师从外面走进来,王才停止哭泣,回到座位上,还在生气。 6.师:大家来说说,王做得对不对?为什么? 7.同学们分小组充分讨论、交流。 8.各小组推荐代表进行发言。 9.师小结:是,我们应该有宽容之心。同学之间遇到了矛盾,不要斤斤计较,要有宽容之心原谅他人,即使别人有做得不当的地方,在他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向你到了歉,我们就应该原谅他,更何况,常生气对身心健康没有好处,只有与同学和谐相处,你才能拥有更多的快乐。 (四)检测明理: 1.师:师:同学们每天生活在一起,难免磕磕碰碰,遇到下列情况,你又该怎样做?相信你会正确处理。(出示) (1)你的同桌要在桌子中间画一条“三八线”。 (2)考试时,你的同桌没带橡皮,可是昨天你跟他借笔,他没有借给你。 (3)课桌下有纸屑,你说不是你的,你的同桌说不是她的。 生:遇到这种情况我会这样做: 生:遇到这种情况我会这样做: 2.师小结:是呀!同学之间就应该友好相处,你对别人友好关爱,别人也会还你一份友好关爱,奉献一份,收获十份,付出本身就是一种快乐!奉献着,相信你也会快乐着!下面,请看(师读)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到。来,一起读:同学之间: 同学之间 学会友好,不嘲笑缺点。 学会尊重,不欺小凌弱。 学会宽容,不斤斤计较。 学会理解,不撒娇任性。 学会关爱,要热情大方 学会体贴,要细致入微 学会调节,要消除嫉妒 学会激励,要互相进步 4.接下来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道有趣的检测题,通过这个检测游戏,主要自我评价一下,自己的心理是否健康,在三项中进行选择,希望大家实话实说。(出示检测题) 请你仔细阅读下面的问题,选择答案。 (1)当你与同学在班级发生矛盾时,你采取的解决办法是: A、谈话解决B、找老师解决C、用武力解决 (2)每天出入教学楼,能谦让小同学,给他们提供方便吗 A、能谦让B、有时能做到C、不能谦让 (3)当看到同学有困难能主动帮助吗? A、能B、有时能C、不能 (4)你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吗,并在活动中力争为集体争光? A、愿意参加,并能为集体争光B、有时愿意参加C不愿意参加 (5)课间上下楼你是否能自觉靠右行,为其他同学提供方便? A、能做到B、有时能做到C、做不到 (6)你能主动捡拾班级或学校内的垃圾吗? A、一定能B、有时能C、不能 5.评价: 选A得3分选B得2分选C得1分 18分:人际关系协调,具有合群、同情、爱心、助人的精神; 12—17分:人际关系有待改善,需要向具有合群、同情、爱心、助人的精神方面努力; 6—11分:加强学习,多交朋友,多向别人请教人际交往的知识。 6.师小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理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心理疾病,这不要紧,关键是要有战胜自我的勇气,这样才能拥有健康。 (五)总结延伸: 1.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肯定有许多和同学们友好相处的秘诀,现在哪位同学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你和朋友之间是如何相处的? 指名进行。 2.刚才同学们谈论的非常好,现在我们共同来了解一下《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这样更能调整你的心态,使你拥有健康的人生。 出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 (1)具有良好的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的心态意识; (2)能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保持愉悦、平静; (3)能承受挫折; (4)能较正确地认识周围的环境,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 (5)人际关系协调,具有合群、同情、爱心、助人的精神; (6)具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 (7)思维发展正常,并能激发创造力; (8)有积极的人生态度。道德观、价值和良好的行为规范。 3.师生齐读 4.师总结:同学们,多一份宽容,就多一份理解;多一份理解,就多一份尊重;多一份尊重,就多一份自信;多一份自信,就多一份健康。让我们都拥有健康的心理,学会相处,学会交往,拥有更多的朋友。 2025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教案 篇3教学目标 1、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了解发散思维,并激发学生想象创新的欲望; 2、帮助学生树立创新理念,突破思维定式,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训练学生积极用脑,培养学生发散思考、灵活变通的思维习惯。 教过重难点 创新思维品质的训练,发散思维习惯的养成;创造力思维训练中学生主动参与和实践意识的培养。 教学方法 游戏启发法、情景体验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暖身环节 1、最喜欢《西游记》里的哪个人物? 2、一个公安局长在茶馆里与一位老头下棋。正下到难分难解之时,跑来一个小孩,小孩着急地对公安局长说:“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这孩子是你的什么人?”老头问。公安局长答道:“是我的儿子。”阅读故事,回答两个吵架的人与这位公安局长是什么关系?很多同学猜不出来的原因是什么?有人曾将这道题对一百个人进行测试,结果,只有两个人答对。后来,又有人将这道题对一个三口之家进行了测验,结果,父母猜了半天没答对,倒是他们的儿子(小学生)答对了。 二、知识小课堂---思维定势 1、例子 钉子上挂着一只系在绳子上的玻璃杯,你能既剪断绳子又不使杯子落地吗?(剪时,手只能碰剪刀。减一节多出来的绳子头) 2、思维定势:就是习惯于用以往常用的思维方式来看待和解决问题。思维定势容易使我们产生思想上的呆板、千篇一律的解题习惯。 3、定势思维的作用 积极作用:同学们在做同一类型的.题时,你做得熟悉了,下次碰到你马上就会做了;又如我们骑车的速度很快时,突然前面出现一只小狗,我们马上就会刹车。 消极作用:容易使思维僵化,阻碍和扼杀了我们自己潜在的才能,埋没我们的创造力。 三、想象训练营 1、打绳结(飞行赛) 左右手分别拿着绳子的两端,打一个结。注意:双手不能离开绳子,也不能把自己的手捆在绳子里。(一张纸,哪组飞得最远) 2、联想作画 请同学们用老师做给出的六个简单图形(○○△△//)拼成一幅画,给图画起一个名字,并说说画所包含的含义。 四、创新无处不在 1、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创新的事物,说出来我们一起分享分享。(印象最深的广告:法国依云矿泉水广告;飞机;《海底两万里》世界上第一艘潜水艇鹦鹉螺号;学校组织的面具大赛。) 2、如何培养创造力 (1)仿效后创新 (2)善于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多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 (4)合理的幻想,并付诸行动 五、课堂引申 有位拳师,熟读拳法,与人谈论拳术滔滔不绝,拳师打人,也确实战无不胜,可他就是打不过自己的老婆。拳师的老婆是一位不知拳法为何物的家庭妇女,但每每打起来,总能将拳师打得抱头鼠窜。有人问拳师:“您的功夫都到哪儿去了?”拳师恨恨地道:“这个死婆娘,每次与我打架,总不按路数进招,害得我的拳法都没有用场!” 拳师精通拳术,战无不胜,可碰到不按套路进攻的老婆时,却一筹莫展。“熟读拳法”是好事,但拳法是死的,如果盲目运用书本知识,一切从书本出发,以书本为纲,脱离实际,这种由书本知识形成的思维定势反而使你的思维受到限制。“知识就是力量”。但如果是死读书,只限于从教科书的观点和立场出发去观察问题,不仅不能给人以力量,反而会抹杀我们的创新能力,所以学习知识的同时,应保持思想的灵活性,注重学习基本原理而不是死记一些规则,这样知识才会有用 六、总结 创意无处不在,我们要有敢于创新的勇气,要有突破常规的意识,你会收获不一样的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