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常用金句精选主题 公文写作常用金句汇总
公文作为传递政策、沟通信息、部署工作的关键载体,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工作推进成效。精准有力、言简意赅的表达是优质公文的必备要素。为助力公文写作者提升文采、增强文章说服力,我们精心整理了公文写作常用金句精选主题、公文写作常用金句汇总。这些金句覆盖多种公文场景,从工作总结到工作规划,为撰写高质量公文提供丰富素材。 第一组:敬民篇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 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 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 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天下何以治?得民心而已!天下何以乱?失民心而已! 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 民齐者强 足寒伤心,民寒伤国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 邦畿千里,维民所止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爱人利物之谓仁 谋度于义者必得,事因于民者必成 民富国强,众安道泰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 第二组:为政篇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安民可与为义,而危民易与为非 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 政令时,则百姓一,贤良服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政如农功,日夜思之 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 临大事而不乱,临利害之际不失故常 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连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 诚欲正朝廷以正百官,当以激浊扬清为第一要义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勾践栖山中,国人能致死 不畏浮云遮望眼 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 官之至难者,令也 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 郡县治,天下安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虚心公听,言无逆逊,唯是之从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 欲粟者务时,欲治者因势 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 善为理者,举其纲,疏其网 第三组:立德篇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 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 为官避事平生耻 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 廉不言贫,勤不道苦 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 不患无位而患德之不修 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粥于是,以糊余口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仁义忠信,乐善不倦 德不孤,必有邻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忠信谨慎,此德义之基也;虚无谲诡,此乱道之根也。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和气致祥,乖气致异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 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 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 人心所归,惟道与义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第四组:修身篇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吾日三省吾身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观于明镜,则疵瑕不滞于躯; 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乎身。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天下事未尝不败于专而成于共 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君子检身,常若有过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满招损,谦受益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知其不善,则速改以从善 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无形 行生于己,名生于人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 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徳 自知者英,自胜者雄 天下之本在家 爱子,教之以义方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君子义以为质 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 视而使之明,听而使之聪,思而使之正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 惟以改过为能,不以无过为贵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第五组:笃行篇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一勤天下无难事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知之非艰,行之唯难 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 牡丹花好空入目, 枣花虽小结实成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虑善以动,动惟厥时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知行相资以为用 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不惰者,众善之师也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第六组:劝学篇腹有诗书气自华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学如弓弩,才如箭镞 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 为学之道,必本于思。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穷理者欲知事物之所以然与其所当然者而已 是非疑,则度之以远事,验之以近物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 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凡菱笋、鱼虾,从水中采得,过半个时辰,则色味俱变;其为菱笋、鱼虾之形质,依然尚在,而其天则已失矣。谚云:“死蛟龙,不若活老鼠。” 文者,贯道之器也 志高则言洁,志大则辞弘,志远则旨永 第七组:任贤篇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邦之兴,由得人也;邦之亡,由失人也。得其人,失其人,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 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 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 不拘一格降人才 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尚贤者,政之本也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 人材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 第八组:天下篇计利当计天下利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智者求同,愚者求异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 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天高任鸟飞,大海凭鱼跃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坠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 与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擅天下之利者,天下谋之 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 “德之所在,天下归之”“义之所在,天下赴之”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 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 第九组:廉政篇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 公生明,廉生威 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 奢靡之始,危亡之渐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禁微则易,救末者难 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诚欲正朝廷以正百官,当以激浊扬清为第一要义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做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无贻来者羞 君子之交淡如水 积羽沉舟,群轻折轴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浇风易渐,淳化难归 莫用三爷,废职亡家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 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 纪纲一废,何事不生 诛一恶而众恶惧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 吏不廉平,则治道衰 群臣朋党,则宜有内乱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 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则为善者日进,为恶者日止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第十组:信念篇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 位卑未敢忘忧国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 登山登到高峰后,万里舆图顾盼间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文人之笔,劝善惩恶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 凡观物有疑,中心不定,则外物不清;吾虑不清,则未可定然否也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永矢弗谖,祈愿和平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 心合意同,谋无不成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