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教案幼儿园大班(优秀8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礼仪教案幼儿园大班篇一活动目标: 1.使幼儿学会有礼貌地做小客人,练习使用礼貌用语进行交往。 2.使幼儿懂得一些做客的简单礼节。 核心要素: 做客前约在先说人数定时间如约至勿早晚。 小礼品人喜欢入座后坐相端主人物不乱翻。 主人忙要适时先致谢再告辞。 活动准备: 1.与本班一幼儿家庭联系有关做客事宜。 2.电话两部。 活动过程: 一.教师向小朋友介绍活动内容及简单要求。 老师要带xx小朋友去xx小朋友家做客,比一比看谁是最。 有礼貌的小客人。 二.幼儿到xx小朋友家做客,在做客过程中学习礼貌用语和简单礼节。 1.学习有礼貌地问候主人。 到了主人家轻轻地敲门,见了主人会礼貌地问候,学说“你好”。见了不同的人会使用合适的称谓。 2.学习有礼貌地与人交往。 (1)对于主人的招待,如请客人坐,请客人喝茶,请客人吃东西,客人都要有礼貌地说“谢谢”。 (2)在别人家不随便翻看,拿走别人的东西。 在别人谈话时,不随便插嘴。当别人提出问题时,要大方地回答。说话时,声音轻一些,不大声喧哗。 (3)与主人要友爱相处。 (4)学习有礼貌地与主人告别。 (5)临走时,向主人说“xx,再见”,还可客气地邀请。 别人去自己家做客。 三.做客后进行小结,对幼儿在做客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小朋友在别人家做客时很有礼貌,会说“您好”、“谢谢”、“再见”,并且不随便乱拿别人的东西。以后到别人家去做客也要做到这些,做个有礼貌的小客人。 礼仪教案幼儿园大班篇二执教教师:容明娟。 执教时间:xx年11月26日。 让幼儿学会帮助家里人帮力所能及的事。 培养幼儿爱家、爱家人的情感。 2、电钢琴、歌曲《好娃娃》曲谱。 3、“感恩节里我想对您说”大卡片。 请幼儿认真观看短片。 教师提问: (1)我们刚才看的短片里都有谁? (2)他们都做了什么事? (3)小朋友们想一想妈妈为什么要给奶奶洗脚?短片里的小朋友后来做了件什么事? 2、引导幼儿学习帮助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师:“你们在家会帮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做些什么事呢?(请幼儿说说自己帮家人所做的事)那我们就一起来帮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做做事吧。”(幼儿跟着教师听琴声唱好娃娃,并表演动作)。 3、学习儿歌《尊敬长辈》。 (1)师:刚才我们的小朋友真了不起,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做了不少的事儿,那除了能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做事之外,我们还要多关心多疼爱他们,那么该怎么关心、疼爱他们呢?让我们来学习一首尊敬长辈的儿歌,你就知道了。 (2)引导幼儿学习儿歌《尊敬长辈》。 父母病我安慰父母累递杯水。 做家务我帮忙父母爱记心上。 4、做卡片、表谢意。 (1)师:“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今天是感恩节,是尊敬长辈、关心长辈的日子,让我们一起来做张大卡片感谢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对我们的关爱,好吗?”(引导幼儿将自己对家人的感谢或关心说出来)。 (2)教师记录幼儿感言。 (3)将卡片粘贴于宣传栏,自然结束。 本次礼仪教育活动通过观看公益广告短片、歌表演增进了幼儿爱家、爱家人的情感,让幼儿有意识地帮助家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有: 1、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幼儿主动表现得少。 2、教师对“感恩节”的概念讲解得不够全面,让幼儿的理解过于片面,感恩的对象只限于父母。 3、做卡片的环节过于单调,幼儿的参与性少。 礼仪教育——尊敬长辈说课材料。 说教材。 说目标。 说教学方法。 说活动流程。 礼仪教案幼儿园大班篇三1、学习礼貌用语:你好、再见。并在老师的提醒下正确使用。 2、熟悉歌曲,初步培养幼儿节奏感,学习按节奏拍手。根据歌曲内容进行简单的歌表演。 熊猫头饰,兔子头饰若干,故事《有礼貌的小白兔》,歌曲《礼貌歌》 1、教师通过讲述故事《有礼貌的小白兔》,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启发幼儿学习故事中的“你好”、“再见”等礼貌用语。 “刚才老师讲的故事名字叫什么啊?你们喜欢小白兔么?为什么呢?” “因为小白兔有礼貌,所以大家都喜欢他” 2、熟悉歌曲《礼貌歌》,并学会按节奏拍手,初步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老师把刚才的故事编成了一首歌曲,我们一起来听听看,请小朋友们跟着音乐来拍手” 3、根据歌曲内容配上简单的动作,让幼儿熟悉歌词内容。 4、通过游戏,让幼儿掌握“你好”、“再见”礼貌用语的正确方法。 进行简单情景剧表演“小兔子做客” 引导幼儿在适合的时间正确的运用“你好”、“再见”等礼貌用语。 礼仪教案幼儿园大班篇四活动目标: 1、让幼儿懂得车道的分布,知道行走时应走人行横道。 2、培养幼儿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图片基本过程: 1、导入活动: 教师出示图片引出活动主题。 教师:“请小朋友看一看,图片上的‘小朋友在过马路时是怎样行走的?” 2、关键步骤: (1)幼儿分辨出马路上哪条是车道,哪条是人行道。 (2)幼儿同家长一道在马路上行走时应走人行道。 (3)幼儿过马路走人行横道。 3、与幼儿讨论。 (2)过马路时,怎样做才能保证交通安全? 活动延伸: 1、户外活动: 在户外场地画上行车线、斑马线,请小朋友扮演司机或行人进行“行走”游戏。 2、幼儿操作练习: 翻看《礼仪教育幼儿用书》第五册第45页,请小朋友从书后找到“行人”和“骑车”的贴纸,贴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 礼仪教案幼儿园大班篇五你们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并请幼儿一起朗诵儿歌。 (二)、以谈话方式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体验父母的辛苦。 提问:你们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都在什么地方工作吗? 2、激发幼儿帮爸爸妈妈做事的愿望。 你们想当爸爸妈妈的小帮手吗? 提问设计:我们能为爸爸妈妈做些什么呢?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讲述。 二、亲子摄影展——《爸爸妈妈小帮手》。 1、请爸爸妈妈把幼儿在家做小帮手的情景拍摄下来。(形式:照片、录像均可)。 2、用展板的形式对系列照片进行展出,对拍摄的录像可以在某段时间进行播放。 礼仪教案幼儿园大班篇六1.通过小实验,培养小朋友慢慢吃,细嚼慢咽的文明进餐习惯。 2.通过情景表演,培养小朋友正确的进餐姿势,饭前洗手,保持小手干净,桌面清洁、卫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3.在游戏情景中引导小朋友积极参与游戏,培养巩固文明进餐的好习惯。 米饭、饺子、玻璃管、塑料袋,草莓、菠萝、苹果等胸饰若干,饼干、水果、盘子若干,智慧帽。 1.念儿歌《吃饭时》、《小瓷碗》,激发小朋友的兴趣。 2.小实验。 (1)把面包渣放进"食道"(玻璃管)里。 (2)怎样才容易把面包块放进"食道"(玻璃管)里。 (3)让小朋友比较,面包渣和面包块哪种更容易进入"食道"。 (4)小结:所以我们吃东西的时候,一定要慢慢的吃,通过牙齿把食物磨碎嚼细,也就是细嚼慢咽,这样才容易消化。 3.情景表演:小动物"进餐"。 (1)小兔和小猫表演"进餐时",小朋友们仔细观察。 (2)小朋友们说说小兔和小猫进餐时表现一样吗? 小兔是怎么表演"进餐"的? 小结:小兔:餐前没有洗手,大口大口的吃,跪在凳子上,还用手抓食物,米饭、饺子撒在桌子上,到处乱跑。 (3)小猫是怎么表演"进餐"的呢? 小结:所以我们进餐时应该像小猫那样,做到餐前洗手,保持小手很干净、卫生。坐在位置上,左手扶碗、右手拿勺,不撒饭粒,保持桌面清洁。 4.观看小朋友进餐画面小朋友们互相讨论、交流。 问:小朋友们在做什么?哪些小朋友做得对?哪些小朋友做得不对?为什么? 小结:我们小朋友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都要养成文明,卫生进餐的好习惯。 5.玩过家家的游戏。 (1)分角色(五个家庭)。 (2)过家家、吃点心。 (3)比一比哪个家庭进餐习惯最好,最讲文明、讲卫生。 (4)评选出表现最好的家庭,并颁奖。 礼仪教案幼儿园大班篇七1、使幼儿学会有礼貌地做小客人,练习使用礼貌用语进行交往。 2、使幼儿懂得一些做客的简单礼节。 做客前约在先说人数定时间如约至勿早晚 小礼品人喜欢入座后坐相端主人物不乱翻 主人忙要适时先致谢再告辞 1、与本班一幼儿家庭联系有关做客事宜。 2、电话两部。 一、教师向小朋友介绍活动内容及简单要求。 老师要带xx小朋友去xx小朋友家做客,比一比看谁是最有礼貌的小客人。 二、幼儿到xx小朋友家做客,在做客过程中学习礼貌用语和简单礼节。 1、学习有礼貌地问候主人。 到了主人家轻轻地敲门,见了主人会礼貌地问候,学说“你好”。见了不同的人会使用合适的称谓。 2、学习有礼貌地与人交往。 (1)对于主人的招待,如请客人坐,请客人喝茶,请客人吃东西,客人都要有礼貌地说“谢谢”。 (2)在别人家不随便翻看,拿走别人的东西。 在别人谈话时,不随便插嘴。当别人提出问题时,要方地回答。说话时,声音轻一些,不声喧哗。 (3)与主人要友爱相处。 (4)学习有礼貌地与主人告别。 (5)临走时,向主人说“xx,再见”,还可客气地邀请别人去自己家做客。 三、做客后进行小结,对幼儿在做客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小朋友在别人家做客时很有礼貌,会说“您好”、“谢谢”、“再见”,并且不随便乱拿别人的东西。以后到别人家去做客也要做到这些,做个有礼貌的小客人。 可通过角色扮演和行为辨析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拜做客的教育。 (1)甜甜敲门时很用力,她这样做好吗? (2)小客人进门时没问好,这样做对吗? (3)乱翻主人东西好不好?应该怎样做? 教学思 使幼儿学会有礼貌地做小客人,练习使用礼貌用语进行交往。 使幼儿懂得一些做客的简单礼节。 礼仪教案幼儿园大班篇八1.知道一月一日是元旦节,是新的`一年的第一天。 2.学说祝福的话语。 3.体验亲子游戏的快乐,增进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感情,体验节日的快乐。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5.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子卡:一月一日,元旦节;气球许多;皱纹纸做的尾巴许多条;磁带;家长为幼儿准备礼物,会唱《新年好》的歌,观察过街上环境的变化,家长、教师、幼儿共同布置好教室。 一.认识“元旦节”。 1.出示子卡“一月一日”,这几个字怎么读?它是什么节日?(出示字卡元旦节)教幼儿认识“元旦节”。 2.“元旦节”到了,你看到街上有些什么变化?(拉起了彩旗,挂起了红灯笼,哥哥姐姐们还举行各种活动,庆祝元旦节~~~。)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3.教师总结:一月一日是新的一年的第一天,也是元旦节,它表示新的一年到了。新的一年到了,人们都很高兴,他们要拉起彩旗,挂起红灯笼,举行各种活动来庆祝新年的到来,除了这些外,人们之间还互相送礼物,说祝福的话语,祝你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笑口常开,学习进步,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等等。 二.送礼物,学说祝福的话语 1.今天就是一月一日,是“元旦节”。请爸爸妈妈和我们一同庆祝“元旦节”好吗?家长、老师、幼儿共唱《新年好》的歌曲。 2.互送礼物,说祝福的话语。 爸爸妈妈为你们准备了礼物,请你们把礼物送给你想送的人,可以是爸爸、妈妈、老师、你的好朋友--------等等。送礼物时要说祝福的话,收到别人的礼物要说”谢谢”.知道了吗?教幼儿说几句祝福的话。 3.幼儿送礼物,说祝福话语。(教师家长指导) 三.请幼儿表演节目 今天是元旦节,我们都很高兴,请小朋友们为爸爸妈妈表演节目吧! 四.家长表演节目 小朋友们表演得很精彩,现在我们请爸爸妈妈为我们表演节目,大家拍手欢迎。 五.亲子游戏 1.踩气球:家长脚上挂气球,背上背幼儿,音乐响,去踩别人气球的同时又要保护好自己的气球不被别人踩,音乐停,气球没被踩坏的家长和幼儿得奖。 2.揪尾巴:把彩条插在幼儿的裤腰上当尾巴,家长背上幼儿,音乐响起,家长背幼儿让幼儿去揪别人的尾巴,同时家长和幼儿又要保护好自己的尾巴不被别人揪,音乐停,尾巴揪得多,自己的尾巴没被揪的幼儿及家长得奖。 六.教师发奖品和元旦纪念品,结束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