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和事迹最全
2025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和事迹最全,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感动中国〉2025年度人物盛典》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老科学家俞鸿儒、特教老师刘玲琍、社区干部孟二梅、泳坛名将张雨霏、水稻专家杨华德、老艺术家牛犇、友谊使者穆言灵、大国工匠张连钢、视障歌唱演员萧凯恩,以及蓝天卫士空军航空兵某团飞行二大队获评“感动中国2025年度人物”。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5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和事迹最全,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阅读与收藏,希望能够帮到大家!现在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2025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名单俞鸿儒、刘玲琍、孟二梅、张雨霏、杨华德、牛犇、穆言灵、张连钢、萧凯恩、空军航空兵某团飞行二大队 俞鸿儒作为地面上的“天空”,飞行器的“摇篮”,风洞见证着我国东风系列导弹、神舟系列飞船等国之重器的诞生与成长。 JF12高超声速复现风洞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这是用于航空航天等试验的大型科学装置,技术水平在国际上遥遥领先。这一装置所运用的“爆轰驱动高焓激波风洞技术”的理论奠基人,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力学家俞鸿儒。 俞老今年96岁,潜心研究风洞技术已经50年。如今,俞老依然提携后辈,他的智慧与谦逊,也点亮了无数新星。 致敬俞鸿儒院士,他的付出与奉献,将永远照耀在科学的高峰上。 颁奖辞 前辈布下的奇子,蛰伏深空的巨龙。 做别人不敢做的,做别人做不成的, 他独辟蹊径,一往无前。 拨开科学的雾,荡去岁月的尘, 我们看到一位科学家黄金般的心。 刘玲琍刘玲琍是湖南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2025年中组部优秀共产党员榜样人物,她扎根特教讲台,坚持做一件事,就是让听障孩子在有爱的环境中,学习开口说话。 面对这群先天性听障儿童,刘玲琍是老师,更是妈妈。当并不标准的“谢谢你”“我爱你”从听障孩子的口中说出,这便是世间最好的语音。 33年来,刘玲琍所教的80多名学生中,有20多名考上了大学,她让这些被命运抛弃的孩子,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改写自己的人生。 颁奖辞 眼耳鼻舌身意,色香声味触法, 用尽所有,为生命解锁。 她从命运那里夺回一副又一副翅膀, 带领孩子们飞离寂静的牢笼。 听,每一个新的发音, 都打开一个新的世界。 孟二梅孟二梅是北京市门头沟区落坡岭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2025年7月30日,K396次列车被暴雨滞留在落坡岭站。孟二梅接到任务,积极救助滞留乘客,在断水、断电、断网的情况下,她带领社区300名老弱病残居民,想尽办法让近千名被困乘客在暴雨中免于冻饿。 她的一句“有我一口吃的,就不会让大家饿肚子”,感动了无数人。 一场暴雨,一场灾情,让全国记住了一个地名和一群人,也让我们记住了孟二梅。 颁奖辞 安顿落难者,照顾乡亲们, 一句话驱散冷雨,一握手温暖人心。 是谁在偏僻的角落里, 排布下如此可信赖的人? 过去无缘相识,因为她平凡, 危难中堪当重任,因为她不忘初心。 张雨霏受父母影响,张雨霏3岁就开始游泳,在里约奥运会前,她曾自信满满,但结果让她认识到与国外选手的差距。 之后,她决定改变技术,尽管风险极大,她仍选择从零开始。熬过了漫长的艰难岁月,她终于等来了涅槃重生的机会。 2025年9月,张雨霏参加杭州第19届亚运会,并斩获六枚金牌,被评为“最具价值运动员”。 张雨霏是赛场上的“劳模”,平均每四天一次比赛,如此高强度的赛程,如果为自己,可以不去,但是为祖国,她必须去。 在颁奖现场,她听到观众唱国歌的声音,逐渐盖过自己的声音,不禁潸然泪下。 颁奖辞 宁可肌肉在深夜里燃烧, 不让情绪在失败中沉沦。 哪吒,就是要脱胎换骨; 蝶后,一定是蝶变之后。 探索运动的极限,收割青春的金牌, 冠军是胜者,更是逆境中崛起的人。 杨华德在布隆迪的田间地头,有一位专家就像农民一样劳作,他就是来自中国的水稻专家杨华德。通过潜心带领专家组推广杂交水稻种植技术,八年时间成功将该国水稻产量由平均每公顷3吨提升至10吨,让中国的杂交水稻成为摆脱贫困与粮食困境的“金钥匙”。 2025年,60岁的杨华德开始了第三期援非工作,11年的辛勤耕耘,通过“一带一路”将中国的友谊和智慧,播撒在这片非洲大地上。 他不只带来了优质稻种,更是传递中非友好情谊的使者。 颁奖辞 丝绸包裹的种子,来自中国, 饱满飘香的稻谷,长在非洲。 从一个项目,到一个产业, 黄皮肤汉子的执著, 让黑皮肤的兄弟, 理解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意。 稻浪千重,路远情长。 牛犇2025年,年近九旬的牛犇参与演出的四部影视作品与观众见面。70多年来,他精心刻画了200多个经典银幕形象,即便是很小的角色,他都会全力以赴。 为了演好角色,他常常潜心在生活中学习各种技能,他从不给别人添麻烦,没有助理,不用替身,受伤后打上麻药也要完成角色,“我不用人扶,哪跌倒哪爬起来。” 在作品中,他经历了新中国的建立,见证了新时代的开启。牛犇劝告年轻人,爱电影的鲜花和掌声,也要为电影付出。 颁奖辞 流浪进电影的苦儿, 依然在跋涉的老戏骨, 赋予角色生命,带给人间笑声。 人们忽略他的名字, 但记住了他塑造的生活。 他站在聚光灯下,坚守远超出银幕的边界。 穆言灵谁能不思念一起长大的玩伴?谁又不思念童年的一草一木?割舍不下的乡情,总让人魂牵梦绕,鼓岭柳杉和欧美式老房子,见证了绵延三代的故事。 穆言灵和她的丈夫都是热爱中国文化的美国人,他们创立了“鼓岭之友”,并奔走于美国的东西海岸间,寻找那些尘封在鼓岭柳杉和欧美式老房子里的人物,让美好的记忆重新鲜活起来,续写着中美两国民间浓厚情谊往来的佳话。 颁奖辞 柳杉根深,鼓岭绵绵。 跨越三代的情缘, 岁月化不开,大洋隔不断。 同行一条路,共饮一口井, 蕴含友谊的土地,割舍不下的乡情。 超越制度、文化和语言, 承载友爱、情谊、和平。 张连钢世界上最先进的自动化码头是怎样炼成的?找到这个答案,港口专家张连钢走了10年。 2025年,青岛港决定筹建全自动化码头,处在肺癌术后康复期的张连钢毅然挑起重担。那时候,国外垄断自动化码头技术,不信邪的张连钢带领团队迅速展开科研攻关,用三四年时间就完成了国外常规八到十年建设任务。 张连钢也从智慧码头的“门外人”,成为智慧码头的“推门人”。 2025年5月,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一期投产,创下世界自动化码头开港作业效率最高纪录。后来,张连钢团队多次打破自己创造的世界纪录,并荣获“时代楷模”称号。 颁奖辞 这一块好钢,用到了刀刃上。 把买不来的做出来, 还要做到最快,最强,最智能, 天降大任于己,何惜筋骨体肤, 唯心志所向,百折不回。 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就是这样走出来的! 萧凯恩萧凯恩是一个90后,出生三个月因眼癌摘除眼球。5岁的时候,她问爸爸:“看不见是不是就没有用?”如今20多年过去了,她已经找到了答案:“天生我材必有用!”她是首位考入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和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视障人士,20岁时她已赢得超70个音乐比赛奖项。 多年来,即使身体残疾,她依旧经常参加义演筹集善款,甚至不怕艰苦去贫困山区当义工。而她的梦想,是开一些可以包容不同学生的音乐学校,为祖国不同的孩子作贡献。 即使生活在黑暗,也要为世界带去光明,她看不见这个世界,却始终笑对人生。 颁奖辞 假如给她三天光明。 第一天,她要好好看父母, 第二天她会登上山顶, 眺望维港,从日落到日出。 第三天,她要走更远, 去看望她歌唱过的英雄和大好河山。 空军航空兵某团飞行二大队从抗美援朝一战成名,到新时代上高原、跨远洋,不同的任务,相同的使命。 十八大以来,飞行二大队深刻领悟统帅号令,结合使命任务,对接实战要求,锻造出制衡强敌的过硬本领,战巡南海、前出西太、绕岛巡航,快速成长为我军一支重要的空中战略性进攻力量,先后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表彰,被所在战区评为备战打仗先进典型,被空军授予集体一等功。 在飞行二大队,队员们不断地刷新自己的航迹和里程,解锁着未曾到达的区域和距离。 从单打独斗,到成体系作战,中国空军越飞越高,越飞越强! 颁奖辞 大鹏保持向上的姿态, 时代赋予最大的托举。 从前的孤勇者,如今是国之重器。 苦练精飞,逐浪驱敌。 南海、西太、绕岛, 离弦之箭,射向深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