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庆节手抄报内容资料 国庆节手抄报资料内容(精选11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国庆节手抄报内容资料篇一下联:英雄人民奋发向上气势如虹。 上联:展宏图院内百花绽放迎国庆; 下联:奔前程创先争优全厂讲奉献。 上联:欢度国庆,翘首遥望台湾山水; 下联:迎来中秋,举杯祝福骨肉同胞。 上联:民富国强数今朝,欢笑迎国庆; 下联:山南海北赞改革,歌舞颂党恩。 上联:苦尽甜来,经过多少坎坎坷坷; 下联:星移月转,跃向无限辉辉煌煌。 上联:同德同心同忧同乐,金瓯永固; 下联:载歌载舞载笑载言,玉局新开。 上联:多娇江山脱素呈红,春花烂熳; 下联:伟大祖国布新除旧,岁月峥嵘。 上联:改革开放三十载,与时俱进,神州处处流光溢彩; 下联:奋发图强六秩年,捷报频传,大业行行动地惊天。 上联:六十年风雨,三代愚公,创业豪情昭日月, 下联:八千里路程,九州才俊,革新睿智转乾坤。 上联:扬国粹,树文明,炎黄儿女追科学,扶摇万里, 下联:重民生,倡廉洁,黎庶政权致和谐,彪炳千秋。 上联:国旗红艳艳,五星拱照九州伟; 下联:庆典盛隆隆,万众同欢四化兴。 上联:赤县腾飞,力献群星,耀辉华宇; 下联:中华崛起,志酬猛士,勇克难关。 上联:四化干同心,浩荡东风龙腾虎跃; 下联:九州歌宪治,恒昌国运海晏河清。 国庆节手抄报内容资料篇二1949年6月16日,周恩来主持召开了新政协筹备会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在会领导下设立6个工作小组。第6小组的任务是研究草拟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等方案,马叙伦,副组长叶剑英、沈雁冰任组长。 1949年7月10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拟就《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辞谱启事》,对国徽设计提出要求:“(甲)中国特征;(乙)政权特征;(丙)形式须庄严富丽。”9月25日,毛泽东、周恩来在中南海丰泽园召开会议,协商国旗、国徽、国歌等问题。这次会议上,大家对国徽应征图稿都不满意。 毛泽东最后说:国旗决定了,国徽是否可慢一点决定,原小组还继续设计,等将来交给政府去决定。9月27日召开的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国旗、国都、纪年、国歌4个决议案。 大会主席团决定,邀请专家另行设计国徽图案。清华大学和中央美术学院收到了政协的邀请,分别组成了由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领导的清华大学营建系设计组和以美术家张仃为首的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组,展开设计竞赛。 1950年6月20日,国徽审查小组召开会议,最后一次评审清华大学营建系与中央美术学院分别提出的方案,最终确定清华大学营建系梁思成、林徽因等8位教师设计的国徽方案中选,并送政协大会表决。此后又根据周恩来的意见,改进了国徽的稻穗细部形象。 1950年6月23日,全国政协一届二次全体会议上,毛泽东主席主持通过决议,同意国徽审查组的报告和所拟定的国徽图案。9月20日,毛泽东主席签署中央人民政府命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及说明:“国徽的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1950年下半年,中央人民政府把制作国徽的任务交给了沈阳第一机床厂。1951年5月1日,由沈阳第一机床厂青年工人焦百顺、裴庆江、朱风仪等铸造出的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正式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 国庆节手抄报内容资料篇三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即开国盛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最早提出‘国庆日’的,是时任政协委员、民进首席代表马叙伦先生。” 1949年10月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____届全国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许广平委员发言:“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林伯渠委员也发言附议,要求讨论决定。当天会议通过《请政府明定十月一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以代替十月十日的旧国庆日》的建议案,送请中央人民政府采择施行。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决议指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兹宣告:自1950年起,即以每年的10月1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伟大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这就是把“10月1日”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日”,即“国庆日”的来历。 从1950年起,每年的10月1日成为了中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 国庆节手抄报内容资料篇四国庆节名人名言1、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3、国既不国,家何能存! 4、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 5、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 6、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陈毅。 7、祖国更重于生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土地。——聂鲁达。 8、祖国,我永远忠于你,为你献身,用我的琴声永远为你歌唱和战斗。——肖邦。 10、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 12、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 13、我重视祖国的利益,甚于自己的生命和我所珍爱的儿女。——莎士比亚。 14、假如我是有一些能力的话,我就有义务把它献给祖国。——林耐。 15、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华罗庚。 国庆节手抄报内容资料篇五3.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朱德。 4.近乡情更切,不敢问来人。——宋之问。 5.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界。——巴甫洛夫。 6.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吕坤。 7.没有祖国,就没有幸福。每个人必须植根于祖国的土壤里。——屠格涅夫。 8.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 9.热爱自己的祖国是理所当然的事。——海涅。 11.人不仅为自己而生,而且也为祖国活着。——柏拉图。 12.人类最高的道德标准是什么?那就是爱国心。——拿破仑。 13.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徐特立。 14.人民不能没有面包而生活,人民也不能没有祖国而生活。——雨果。 国庆节手抄报内容资料篇六可爱的祖国——。 春风是你的笑脸; 阳光为你而歌唱; 鸽子为和平展翅; 麦穗将红旗招展; 可爱的祖国——。 夏华是你的芬芳; 朝露为你而舞蹈; 蝴蝶为祥和翩翩; 希望将未来描绘; 可爱的祖国——。 秋韵是你的新娘; 飞鸿为你而欢腾; 溪水为清澈逐流; 奉献将真情专递; 可爱的祖国——。 冬雪是你的爱恋; 寒梅为你而娇艳; 暖云为真情涌动; 信念将明天装扮; 可爱的祖国——。 雨后彩虹的绚烂, 欢快幸福的泥点; 黄昏温馨的霞彩, 轻松愉快的夜晚! 可爱的祖国——。 稻香四溢的原野, 甜蜜甘醇的美酒; 柔情似水的微风, 荡漾纯洁的波涛! 可爱的祖国——。 殷实的黄土地上, 多少辛勤的背影; 无数多彩的美梦, 奏想时代的旋律! 可爱的祖国——。 波澜壮阔的大海, 扬起金色的风帆, 向着自由的港口, 发出少年的热忱! 可爱的祖国——。 山峰雄壮的豁达, 是我民族的英姿; 长江黄河的澎湃, 是我民族的脊梁! 可爱的祖国——。 岁月峥嵘的昨日, 已向父辈挥手告别; 东方新生的太阳, 是青年永进的号角! 可爱的祖国——。 你辽阔的大地。 你无私的胸怀; 你生命的倔强; 你慈母的伟大! 可爱的祖国——。 山川平原的壮丽; 百花盛开的秀丽; 高楼大厦的耸立; 民族凝聚的毅力; 可爱的祖国——。 江河湖泊的浩渺; 振臂高旋的雄鹰; 一泻千里的恢宏; 万年长青的葱翠; 可爱的祖国——。 坚如磐石的筋骨; 磅礴生命的铿锵; 热血沸腾的壮美; 无畏强悍的灵魂; 可爱的祖国——。 响彻宇宙的霹雳; 撼动黑暗的利刃; 永不止息的脚步; 熔铸不朽的丰碑; 可爱的祖国——。 你这斑斓的羽翼; 你这唯美的色彩; 你这生命的赞歌; 你这永恒的家园; 可爱的祖国——。 你这钢骨铮铮的巨龙; 你这意志奋发的雄狮; 你这胸怀坦荡的气魄; 你这无谓艰险的精神; 可爱的祖国——。 智慧勇敢不羁; 美好生活无限; 湛蓝天空高阔; 再看梅花傲然; 我可爱的祖国! 国庆节手抄报内容资料篇七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你是昂首高吭的雄鸡-----唤醒拂晓的沉默,。 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叱咤时代的风云,。 你是威风凛凛的雄狮-----舞动神州的雄风,。 你是人类智慧的起源-----点燃文明的星火. 你有一个神圣的名字,。 那就是中国! 那就是中国啊,我的祖国. 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搏动的心脏跳动着五千年的脉搏,。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涌动的血液奔腾着长江黄河的浪波,。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黄色的皮肤印着祖先留下的颜色,。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写给祖国母亲的歌。 国庆节手抄报内容资料篇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州桥》。 【宋】范成大。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3、《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4、《示儿》。 【宋】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5、《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7、《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8、《出塞曲》。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9、《满江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0、《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1、《满江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2、《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3、《春愁》。 清·丘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14、《塞下曲》。 唐·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15、《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6、《十一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疆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来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7、《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8、《海上》。 清·顾炎武。 日入空山海气侵,秋光千里自登临。 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哭深。 水涌神山来白鸟,云浮仙阙见黄金。 此中何处无人世,只恐难酬壮士心。 19、《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 唐·李白。 晋室昔横溃,永嘉遂南奔。 沙尘何茫茫,龙虎斗朝昏。 胡马风汉草,天骄蹙中原。 哲匠感颓运,云鹏忽飞翻。 组练照楚国,旌旗连海门。 西秦百万众,戈甲如云屯。 投鞭可填江,一扫不足论。 皇运有返正,丑虏无遗魂。 谈笑遏横流,苍生望斯存。 至今冶城隅,犹有谢安墩。 凭览周地险,高标绝人喧。 想像东山姿,缅怀右军言。 梧桐识嘉树,蕙草留芳根。 白鹭映春洲,青龙见朝暾。 地古云物在,台倾禾黍繁。 我来酌清波,于此树名园。 功成拂衣去,长啸武陵源。 2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1、《岳忠武王祠》。 明·于谦。 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 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 黄叶古祠寒雨积,清山荒冢白云多。 如何一别朱仙镇,不见将军奏凯歌。 22、《从军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23.《马上作》。 明·戚继光。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24.《少年行》。 唐·王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25.《金陵望汉江》。 唐·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三吴不足观。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 国庆节手抄报内容资料篇九4.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 6.爱祖国,为祖国的前途而奋斗,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苏步青。 7.爱祖国高于一切。——肖邦。 8.必须经过祖国这一层楼,然后更上一层楼,达到人类的高度。——罗曼·罗兰。 9.不爱自己国家的人,什么也不会爱。——拜伦。 10.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 12.国耻未雪,何由成名?——李白。 13.国既不国,家何能存!——杨靖宇。 14.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陶行知。 15.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 国庆节手抄报内容资料篇十国徽是国家的标志和象征。国徽的图案和使用办法,由宪法或专门法律规定。 金光闪闪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怎样诞生的呢? 准确地说,国徽是集体创作的成果,是许多专家、学者集体智慧的结晶。 1949年7月,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为了迎接新中国的成立,在《人民日报》登出了向全国征求国旗、国徽及国歌词谱的启事,明确提出对国徽设计的要求是:甲、要有中国特征;乙、要有政权特征;丙、形式要庄严富丽。 全国各界人士纷纷投身于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工作之中。同时,受中央之命,负责征集国徽图稿的清华大学营建系和国立北平艺专(1950年改为中央美术学院)都成立了国徽设计小组。截止1949年8月20日,共收到国内及海外华侨寄来的国徽稿件一百一十二件,图案九百幅。这些稿件和图案虽各具特色,但都有不足之处,故都未被采纳。因此,在1949年9月下旬的政协全体会上,只通过了国旗方案和国歌词谱,没有公布国徽方案。 后来,全国政协第一届委员会决定邀请清华大学营建系和中央美术学院分别组织人力对国徽方案进行设计竞赛。 其中,清华大学营建系国徽设计组由我国著名建筑学家、营建系主任梁思成教授担任组长,成员有梁思成先生的夫人、建筑学家林徽音、画家李宗津、中国建筑专家莫宗江、建筑设计教师朱畅中、汪国瑜、胡允敬、张昌龄以及研究中国古建筑的学者罗哲文等。中央美术学院国徽设计组由著名工艺美术家、教授张仃、张光宇、周令钊、钟灵等组成。 为了赶在1950年的国庆节挂上新国徽,两个设计组的专家和学者们,对各种构思和设想认真推敲,反复研究。梁思成、林徽音两位先生抱病参加设计工作。大家怀着极其兴奋的心情,决心拿出最美好的设计,为祖国增光。 根据政协国旗、国徽审查小组提出的要求及各界人士提出的意见,并比较了所有设计方案,两个国徽图案设计组最后确定了国徽图案有如下内容: 用齿轮、麦稻穗,五星、绶带作为题材,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联盟政权和全国人民的大团结。 把天安门作为题材的一部分设计进去,用以代表“五四”民主运动发祥地、新中国的诞生地,以天安门作为民族精神的象征。 我们的国徽上的麦稻穗,是谁提议画进国徽图案里的呢? 1942年冬天,山城重庆,寒风阵阵,宋庆龄同志在她寓所,为欢送董必武同志返回延安而举行茶话会。周恩来同志和邓颖超也应邀出席。茶桌上摆着重庆近郊农民送来的两串颗粒饱满的禾穗,被炉火映照得金光灿灿。这时有人赞美这禾穗真象金子一般。宋庆龄说:“它比金子还宝贵。中国人口百分之八十都是农民,如果年年五谷丰登,人民便可丰衣足食了。”周恩来同志抚摸着饱满的禾穗,意味深长地说:“等到全国解放,我们要把禾穗画到国徽上。”果然,全国解放以后,他没有忘记自己在那次茶话会上的讲话,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时,他建议要把麦稻穗画上去。 两个国徽图案设计组除了确定了上述图案内容,清华设计组还从“中国特征”这一要求出发,在图案的色彩上决定使用红、金二色:红色体现我国吉寿喜庆的民族色彩传统,金色体现华贵富丽。金、红相间,互为衬托,更增加了图案的瑰丽色彩。 为了使国徽从形式上更庄严、肃穆,清华设计组决定把天安门画成正立面图,把象征我国政权的五星红旗作为天空背景覆盖着祖国大地,端正地放在国徽图案的正中轴线上,左右对称,用以体现中华民族轩昂气质。 在造型上,两个设计组在设计过程中还参考了各国国徽图案,并对我国古代的铜镜、玉璧、玉环等礼仪文物的装饰纹样及工艺效果,进行了研究和借鉴。 两个组的专家、学者们,经过将近半年辛勤努力,对数十个设计图案反复比较、精心研究,各完成了一幅自己认为最满意的图案。 1950年6月20日晚,全国政协国徽审查组最后一次讨论了国徽方案,周恩来同志亲自主持了这次讨论。那天晚上,清华大学设计组和中央美院设计组的方案各挂在墙的左右两侧。中央美院设计的图案中,天安门为斜角透视图像,颜色是五彩的;清华组设计的图案中天安门则为正立面图,用的是金、红二色。 周恩来总理认真听取了审查小组全体成员的汇报,最后根据李四光、张奚若、邵力子等绝大多数委员的意见,指着清华组设计的方案说:“那么好吧,就这样定了吧!”周总理的结论得到会议的一致通过。 随后,根据周恩来总理对稻穗造型提出的意见,清华设计组又夜以继日地对细部作了修改,重新又绘制了整幅的完整图案,送交了国徽审查小组。6月21日,审查小组的马叙伦、沈雁冰向政协全体大会提出了审查报告。6月23日,政协全体大会一致通过了国徽方案。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了政协关于国徽图案的建议。 最后,著名雕塑家高庄,担负了对国徽图案进一步修改、加工和塑造正式浮雕模型的工作。经过将近两个半月的精心劳作,到9月中旬,高庄及时地完成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任务。 1950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向全国颁发了公布国徽的命令。从此,我国庄严而美丽的国徽诞生了。 我国国徽鲜明地表明了我们国家的性质,它标志着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胜利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五四”运动开始的,到1949年取得了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天安门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又是新中国成立时盛大集会的场所,用天安门图案作新的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十分恰当的。用齿轮、麦稻穗象征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用国旗上的五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大团结,鲜明地表现了新中国的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徽是国家的标志,它代表着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尊严。因此,我们必须尊重、爱护国徽。 国庆节手抄报内容资料篇十一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国庆节)楼。全世界都瞩目于此。 下午3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庄严而隆重地举行。毛泽东强劲有力的湖南口音神圣地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 此前,军委三局(我军通信机构)的通信兵们为这一天的到来,进行了通信保障每个细节的周到准备。毛泽东雄伟苍劲的声音通过无线电波传遍整个世界!这声音宣告一个旧社会的结束,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接着,大典秘书长宣布:“请毛主席升国旗!”一位站在毛主席身后的名叫苏冶的通信兵,和所有人一样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而激动,但他多了一份别人没有的紧张和压力()。他的手也因这种激动和紧张而渗出了热汗,因为毛主席将在世界人民面前使用他和一个战友的一项技术发明:用电钮升国旗。苏冶听到大典秘书长宣布的议程,立即上前一步,将一个遥控电钮递在毛主席手中。 毛主席神采奕奕,表情庄重地按动电钮,在天安门广场上所有人的翘首以待中,遥控电钮顺利启动旗杆下的马达,自动将一面长460公分、高338公分的五星红旗徐徐升向明净的天空。 随着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升起,广场喇叭里响起了雄壮激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无线电波首次把国歌送遍五湖四海,送上九霄云外,送入每一个翻身作主、激动不已的中国人民心中。 此时,苏冶注意到毛主席的胸膛剧烈地起伏,一代伟人已情不自禁。突然,毛主席发出一声赞叹:“升得好哇!”此话通过扩音器回荡在广场。霎时,广场上一片欢腾,群情振奋。苏冶理解主席的话有两层意思,一是感慨中华民族终于升起了自己的第一面五星红旗,二是褒奖通信兵设计的遥控升旗十分先进。心潮澎湃的苏冶已泪湿眼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