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优秀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篇一1.通过复习进一步了解间隔现象、简单搭配、排列现象、简单周期现象和简单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 2.能正确、熟练地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推理能力。 3.在探索规律、运用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探究的乐趣。 教师准备四、五年级教材中的相关内容。 谈话:数学无处不在,在同学们生活的周围,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数学规律,运用这些规律我们又能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以前学习过的《找规律》的一些知识。 1.间隔现象的排列规律。 植树现象: 在首尾相接的封闭排列中,物体的个数与间隔数是相等的。类似的现象还有锯木头、爬楼梯等。 学生读题后独立思考并解答,然后交流。 教师及时小结:要求需要多少棵树苗,先要求出这条公路有多少个20米,即先算出间隔数。因为是在公路一侧从头到尾种树,所以杨树棵数比间隔数多1。 2.简单搭配、排列现象中的规律。 师: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与搭配有关的实际问题,如:服饰选配、饮食搭配、路线选配用符号表示,有顺序地思考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方法。 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然后交流想法。 3.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 师:通过观察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计算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一共有多少个。 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后交流。 教师及时小结:因为北京奥运这四个字依次重复出现,所以把每4个字看作一组,244=6组,没有余数,说明第24个字是第6组的最后一个字,也就是运字。(同理分析第2个问题。)。 4.简单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 师:可以用平移的方法探索并发现简单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根据某个图形平移的次数推算出被该图形覆盖的总次数,从而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在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中,画图、列举、计算都是常用的策略。 学生独立思考后解答,再交流想法。 课前思考: 现在进入到复习阶段,在和学生一起学习的同时,也越来越感受到自己本身知识的缺乏,就拿孙老师所说的间隔问题。这是学生之前学过的知识,而且也有一定的规律,很多学生都没有掌握好。作为一个新老师,我也不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但由于在练习中遇到这类题型,知道是间隔问题,所以我去请教了任教四年级的数学老师。从另一个层面来说,作为一名毕业班的教师,我一直是处于被动的状态中,一直要发现问题才想去解决问题。在讲解练习的过程中,我和学生一起学习了有关间隔问题的求法,从学生的反馈来看,大部分学生是一脸茫然。孙老师本节课的安排,可以让学生再次巩固一下。 课前思考: 在6月3日与5日的会议上,朱红伟老师与苏主任都谈到了在检测中要对《找规律》与《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两个内容需要检测,检测的难度限于例题与试一试,我想要进行系统的复习可能化时比较多。看了四~六年级的教材,其中替换、倒推是解决问题策略中学生比较难理解的内容,图形的平移规律是找规律中不太用,学生可能已经遗忘的知识点,否可以补充一些五六年级这两方面内容的例题,在讲解分析例题的同时帮助学生复习整理。建议将这两个内容花一课时时间复习。 课后反思: 有关植树问题较之前相比,很多学生都能掌握,但在做巩固练习第一题时有一小部分学生都没有做对,究其原因主要是这题求的是间隔数而不是通常求的棵数再加上在公路的两边都种月季花,所以一部分学生没能转过弯来。 在巩固练习第3题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思考:如果把李老师在张老师的右边,王老师在李老师的右边这一条件去掉,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学生完成得也不错,从这节课的复习情况来看,找规律的知识学生基本都能掌握。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篇二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初步学会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应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初步认识转化的思想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下面各题。 3.286.337.555.64。 0.3280.6330.7550.564。 提问:商的小数点位置是怎样确定的? 指出: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算,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2.提问: (1)除数扩大了10倍,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该怎样?除数扩大了100倍呢? (3)把5.344扩大10倍,小数点应该向哪边移几位?要扩大1000倍呢? 3.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知道,被除数和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板书:被除数和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而且也知道,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100倍、1000倍......今天就要应用这两方面的知识来继续学习小数除法。 二、教学新课。 1.出示例4。 学生读题。 提问:求平均每小时织多少米要怎样算?(板书算式)。 提问:这道除法计算题和上节课学习的除法计算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板书课题)。 先启发学生思考:我们已经学会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这道题的除数是小数,能不能依据过去的知识,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呢?让学生先作讨论,并在全班交流。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冀教版《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冀教版《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现在再来说一说:怎样才能使除数变成整数?(把除数扩大10倍,要使商不变,也就是要得出原来的商,被除数应该怎样?(被除数也应该扩大10倍)教师在竖式中作出示范。结合说明:要把除数7.5扩大10倍,就是把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除数就变成整数了。为了简便,只要把除数7.5的小数点划去。除数扩大了10倍,要使商变,被除数47.85也要扩大10倍,只要把原来的小数点划去,向右移一位重新点上小数点,使被除数变成478.5。 追问:怎样把刚才的题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 提问:这题转化后,现在变成多少除以多少了?这样的题在会计算了吗?让学生把这道题做完后,教师检查学生在计算时,要注意说明商的小数点要和转化后的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提问: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要转化成怎样的除法再计算?是怎样转化的?把被除数和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只要把小数点怎样移动?(在前面板书后接着板书:吟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如果被除数不是47.85,而是4.785,除数仍是7.5(板书: 2.进行转化的专项训练。 (1)做练一练中的第1题。 (2)小结: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方法是:第一步,把除数中的小数点划去,使它变成整数;第二步,看除数扩大了多少倍,就把被除数也扩大同样的倍数,只要把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若干位。这样,就可以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了。 三、巩固练习。 1.试做练一练中的第2题。 学生练习时,教师注意学生在转化时被除数和除数是否扩大相同的倍数,竖式中没有用的o是否划去。评讲时,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 2.让学生将练习十的第2题、第4题做在课堂作业本上。 四、课堂小结。 五、家庭作业。 练习十第3题。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篇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12册89页“与反思”和“练习与实践”2、3-5,第90页上第6题。 1、进一步复习巩固加法和乘法运算律以及减法和除法中的一些运算规律。 2、能运用运算律使计算变得简单。 3、培养学生合理、灵活计算的能力。 运用运算律使计算变得简单。 1、我们已经学过的运算律有哪些?请先将第89页上的表格填写完整。 2、说说各运算律用语言文字怎么理解? 3、除了这几个运算律,在减法与除法中还有哪些规律?引导学生得出减法与除法中的规律,并用字母表达式表示。 1、第89页上第2题。 要求先分析各题特征,看能否运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怎样简便计算?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分析校对。 2、第89页上第3题。 分析这4题特征,看能否运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怎样简便?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分析校对。 3、拓展练习(一)出示:(见补充练习纸)。 拓展练习(二):第90页上第6题。 先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再观察前两题的简便计算过程,再按照这样的方法计算后两题。 拓展练习(三)出示:(见补充练习纸)。 (由于补充的习题中有分数,无法发帖,所以只能发在共享空间了)。 复习这部分的内容主要抓住两点进行:一是明确整数.小数和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相同。没有括号的,如果是同一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是含有两级运算的先算第二级,再算第一级。有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二是加法和乘法运算律既适用于整数,又适用于分数和小数的运算。练习与实践中,要借助第2题,让学生补充其它一些运算性质或运算规律,高教导又补充了一些具体的题目丰富学生的运算知识。 四则混合运算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运算顺序,以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一些经常练习的简便计算学生基本掌握得不错,但也有个别学习困难生掌握的不好,在复习的时候要特别关注他们的学习情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篇四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已学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方法。 2、能够对统计图进行分析和,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辨异能力。 3、在绘制统计图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负责态度。 一、揭示课题,展示目标。 要求通过对统计图的复习,达到下面的目标: 1、掌握统计图的特点及制作的方法、步骤。 2、会对统计图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 3、绘制统计图时讲究整洁、美观。 二、回忆梳理,结成络(15分)。 组织回忆:统计这一单元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三、组织记忆,融会贯通。 同桌间相互讨论,边说边记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异同? 经过讨论,使学生明白: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绘制步骤基本一样,如果连接每个直条的端点,就使条形统计图变成了折线统计图;而沿着折线统计图的各点画出直条,就转变成了条形统计图。 四、练习矫正,形成技能。 第11题。 (1)从图上可以看出旅行车从8:00到11:00行走的路程为180千米,时间是3时,所以速度是每时60千米。 (2)可以这样描述,先以每时60千米的速度行驶了3时,休息了1时后,又以每时60千米的速度行驶了1时,然后浏览了2时的景点,再以每时60千米的.速度行驶1时,总共行驶了300千米。 旅游车停留的3时,学生只要叙述合理就行。 第21题。 复习复式条形统计图。本题可以用排除法,由跑步可排除c,由跳远可排除a,再比较跳高可以排除b,选择d。 第22题。 复习复式折线统计图,纵轴可以1格代表2个人,可以让学生用两种颜色的笔描画折线图。鼓励学生从图中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学生也可以议一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学生也许会说:从折线统计图也可以看出,营养不良的学生数大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说明人们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但肥胖的人数也比0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在生活提高的情况下,人们的饮食也要有所节制,要养成好的饮食习惯。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篇五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数的概念,掌握有关性质,并能正确地判定数的范围。 数的概念。 灵活理解数的`概念。 自然数十进制的计数法多位数的读法。 整数。 小数的意义小数大小的比较。 数小数小数的分类无限小数(循环小数)。 有限小数。 小数的性质。 2、 3、整数和小数的数位顺预表。 4、整数、小数的读法。 5、万、亿做单位记数。 较大的数可用万、亿作单位进行改写不是整万、整亿的数可用小数表示。 如:18000000=1800万。 110600000=1.106亿。 6、近似数表示: (1)四舍五入法(常用)。 (2)进一法。 (3)去尾法。 (1)填空。 a.学生练习。 b.反馈:说出正误理由,并讨论如何改正。 (2)判断。 a.学生练习判断。 b.反馈并说明理由。 (3)。 这个五位数是()。 b.把下列各数从小到大用符号连接起来0.70.7550.760.75。 c.用0、1、2、3、9这十个数字,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写出一个最接近十亿的整数。 d.课本第1-----6题。 1、用2、3、4分别去除一个数,正好都能整除,这个数最小是(),把它写成两个质数相加的形式是()。 2、互质的两个数的积是68,这两个数是()和()或()和()。 3、甲、乙、丙三个小朋友绕操场滚铁环,绕一周甲要3分,乙要6分,丙要9分。3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至少要()分,3人才能同时在出发地点相会。 作业本。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篇六一、复习的意义: 期末复习是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习过的知识材料进行再学习的过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纳和总结,弥补学习过程中的缺漏,使本学期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从而更好地掌握各部分知识的重点和关键。要重视知识的系统化,避免盲目做题,搞题海战术。要能够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确实抓好复习工作,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二、复习原则。 1、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觉地进行整理和复习,提高复习能力。 2、充分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要适时讲解点拨,保证复习效果。 3、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教育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查漏补缺,集中答疑,提高复习效果。 三、具体做法: 1、制订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并认真执行计划。制订复习计划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切实把握复习的具体内容,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使复习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可行性。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把握好教材,找准重点、难点,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标准”是复习的依据,教材是复习的蓝本。在复习中,要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把握教学要求,弄清重点和难点,做到有的放矢。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本,弄清重点章节,以及每一章节的复习重点。要能够根据平时作业情况和各单元测试情况,弄清学生学习中的难点、疑点所在。做到复习有针对性,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分类整理,梳理、张扬网络,强化复习的系统性。作为复习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系统原理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把分散的知识综合成一个整体,使之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 3、辨析比较,区分弄清易混概念。对于易混概念,首先要抓住意义方面的比较。如:求比值和化简比等。对易混概念的分析,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把握概念的本质,避免不同概念的干扰。对易混的方法也应该进行比较,以明确解题方法。如求比值和化简比。 4、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提高解题的灵活性。有些题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得到不同的解题方法。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解题的能力。不同的分析思路,列式不同,结果相同。收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同时也给其他的学生以启迪,开阔解题思路。例如,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虽然题目的形式不同,但它们的解题方法是一样的。复习时,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引导学生对各类习题进行归类,这样才能使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解题的灵活性。 5、复习题的设计不宜搞拉网式。应做到有的放矢,挖掘创新。数学复习不是机械的重复。什么都讲,什么都练是复习的大忌。复习一定要精要,有目的、有重点,要让学生在练习中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概括。题目的设计要新颖,具有开放性,创新性,多角度、多方位地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让他们多思考,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学到更多的解题技能。 6、对待学困生要细心、认真。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所提高,特别要做好补差工作。面向全体学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义之一,最后的总复习更应该体现这一点。对本班学生要做到全面了解“学情”恰当对学生做出评价,正确引导学生搞好复习,以期他们取得好的成绩。这就要求我们对成绩较差的学生给与更多的关心。对他们的知识欠缺应及时给以补课,以免再一次吃夹生饭。因材施教,适当补习,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是我们的责任。 四、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整体复习各个单元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复习(书上总复习)。 第二阶段:综合练习,讲练结合(综合试卷)。 第三阶段:分层复习,查漏补缺。 给后进生特别的辅导和指导,查漏补缺。给优等生多做一些实践性较强的习题,提高分析解答能力。 12月27--29日:将知识点理顺,学生重温整册内容,了解平时错误或遗忘的内容。 12月30--31日:计算的专项复习,尤其是简便计算和解方程。 1月4--6日: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专项复习,将平时的错题展示,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分析错误点,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计算的专项复习,尤其是简便计算和解方程。 1月7--10日:圆的专项复习,由于圆--这一知识掌握得比较好,所以主要是让学生注意在运用公式计算时的一些特殊性。 1月11--12日:统计、数学广角复习。 1月13--18日:整册教材的模拟测试。 更多。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篇七六年级下册第38—40页1—5题。 1、使同学牢固地掌握整数,小数、正负数等概念的意义,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同学能熟练地读、写数,并进行数的改写。 3、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使同学在整理复习中形成知识网络,学会复习方法,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掌握有关数的意义和多位数的读写法,沟通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多媒体课件,练习纸等。 一、联系实际,引入课题。 1、谈话激趣。 谈话主题:日常生活中的整理话题。 同学联系实际举例,教师和时渗透整理的意义和整理方法。 2、迁移导课。 师:生活中我们很多地方用到了整理,整理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这节课我们一起整理和复习有关数的基础知识。(板书课题)。 二、回忆整理,沟通联系。 1、数的搜集。 师: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数呢? 同学回忆搜集学过的数(随着同学回忆屏幕上显示:整数、小数、自然数、正数、负数……)。 2、分类整理。 师:大家还记得这些数的意义吗?咱们看着大屏幕,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各小组在班上交流,然后独立完成书38页第1题,集体证正。 3、数的读写和改写。 小组探究,一起参与。 同学自身举例,出示多位数,提出问题考考大家。 通过同学之间、组与组之间、师生之间相互提问、相互质疑、相互争辩、相互评价,完成知识构建。 三、综合练习,加深理解。 填空:(1)在0、8、-15、10、3.15、-3.7、0.43中()是自然数,()是小数,()是整数,()是正数,()是负数。 (2)九亿六千万四百三十写作(),四舍五入到亿位记作()。 (3)二百零七零零四写作()。 (4)53005300读作()。 (5)3.92保存一位小数约是()。 四、总结全课学习情况。 五、作业。 教科书39—40页3、4、5题。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篇八1.按规律填数:100%,0.9,,______(百分数),_____(分数),_____(小数),_______(成数)。 2.观察数列,将数列补充完整:1,3,8,22,60,(),448。 3.小明在计算乘法时,不小心将一个因数24错写成42,那么计算结果比正确答案多()。 abcd。 4.母女俩的年龄差是28岁,母女俩的年龄比是3:1,那么女儿是()。 a16岁b15岁c7岁d14岁。 5.周长相等的正方形和圆,边长与半径的比是():(),面积之比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