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时空阅读网实用范文最新屈原精神心得体会 屈原精神的心得体会(精选10篇)

最新屈原精神心得体会 屈原精神的心得体会(精选10篇)

匿名 2025-04-08 09:38:32 7 下载本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宝贵财富。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屈原精神心得体会篇一

第一段:引言(200字)。

屈原,一个古代文化中熠熠生辉的人物,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形象。屈原精神展现了他的坚持、忠诚和担当,让后人受益匪浅。对于我来说,学习屈原精神使我认识到了很多人生的道理和价值观,也激励我继续追寻自己的梦想。

第二段:坚持与忠诚(200字)。

屈原对于自己信仰与国家的忠诚深深打动了我。他在楚国丧失权力后,不忍看到国家的沦陷,于是选择了自刎以绝望。在他的诗歌中,也可以看到他对楚国前途的牵挂与忠诚。这种坚持对于现代社会也有着重要的意义。面对困境,我们不能轻易放弃,应该保持坚持和忠诚的精神,为理想奋斗到底。

第三段:担当与勇敢(200字)。

屈原在世时,为了那个他深爱的国家付出了很多。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更是一位卓越的文化人。他的作品《离骚》、《天问》等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面对国家的危难,屈原并没有逃避,而是毅然地选择了奋勇前行。屈原的担当精神教会了我,在困难面前应该勇敢地承担起责任,并积极地迎接挑战。

第四段:对生活的独立思考(200字)。

屈原不仅仅是一个勇敢的国士,更是一个独立思考的人。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于社会问题和人性的深刻触动。屈原通过反思自己的所见所闻,给予了我们许多关于生活的启示。他的诗歌中充满了智慧和哲理,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第五段:对未来的展望(200字)。

学习屈原精神,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屈原虽然经历了挫折和苦难,但他的精神却永远闪耀着光芒。屈原的坚持和担当激励着我,让我相信只要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就一定能够实现梦想。屈原精神成为了我在人生道路上的指南针,我会时刻牢记这份精神,不断进取,努力成为更好的人。

总结(100字)。

屈原精神以其坚持、忠诚、担当和独立思考的特点,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符号,更是一种生活态度。通过学习屈原精神,我懂得了坚持的重要性,忠诚的价值,担当的意义,以及对生活的独立思考。屈原精神将激励我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不断追寻自己的梦想,为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

屈原精神心得体会篇二

回首远望这条坎坷的道路,才发觉一路走来的中化文化饱经沧桑,在历史的小径上留下了深深的脚印。

沧桑的中华文化将人们引领到记忆的深处,将往事悉悉数过。万千的感慨从心底由然而生,但脑海中没有足够华丽的辞藻来抒发心中的感慨,只能将记忆驻藏在思想的某个角落里。

在冥思遐想之时,思想的脚步偶然间触到屈原文字。当我驻足欣赏的时候,不觉间被他华丽的文辞所吸引,也深深地感悟着屈原的那颗赤子之心。

他那种独具特色的风格闪跃在字里行间,令人久久不能释怀。于是慢慢地开始欣赏起屈原这个孤寂的诗人,为他的爱国情怀所感动。

渐渐地,就把他当作我们迷惘的文学之路上的一颗璀璨的启明星,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初读屈原的作品,觉得难以了其大旨。而后来才深入分析那些诗句,仔细地聆听着屈原内心寂寞的声音。

偶尔会在时间的罅隙里瞥见屈原孤独的身影和简实的文字。然后就闭目回忆,将尘封已久的记忆又一次开启,浏览着那些熟悉的文字。

在那黑暗的年代里,能像屈原一样保有本心的人确少之又少。举世皆浊惟吾独清,举世皆醉惟吾独醒。在历史的乎板舞台上,即使只有自己独自演绎,他也依旧义无反顾地迈步向前,让历史的记忆中留下自己深厚的脚印。

无论如何,屈原永远作为一个名垂青史的伟大人物镌刻在我们的脑海中。并且永远会以他为榜样,以他的高尚品格作为行动的准则。

感悟屈原,感悟灿烂的中华文化,开启尘封已久的记忆,随着时间的脚步再次行走在历史的道路上。

屈原精神心得体会篇三

屈原是中国文化中独具盛名的伟大诗人,他的作品《离骚》以其豪情壮志、对于民族疾苦的关切而闻名于世。屈原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体现了追求真理、忠诚坚韧以及爱国家、爱人民等崇高品质。在今天,通过弘扬屈原精神,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滋养,提高自我修养,追求社会进步。

第二段:追求真理。

屈原精神的核心是追求真理。在《离骚》中,屈原以豪放的笔触展现了他对现实世界的痛苦和迷惘,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真理的执着追求。弘扬屈原精神意味着我们要勇于探索真理,培养自己对知识的渴望和求知的决心。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掌握各种知识,我们才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为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

第三段:忠诚坚韧。

屈原精神的另一个核心是忠诚坚韧。在《离骚》中,屈原表达了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他不畏困难,不怕牺牲,不顾生死,以身作则,激励人们为了真理和正义而奋斗。弘扬屈原精神意味着我们要坚持信仰和理想,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不轻易放弃,始终保持坚韧的毅力。只有在面对困境时保持忠诚与坚韧,我们才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实现梦想。

第四段:爱国家、爱人民。

屈原精神的最重要的品质之一就是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在《离骚》中,屈原表达了对于被压迫的人们、贫穷的农民以及被奴役的人民的关切和同情。弘扬屈原精神,意味着我们要秉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为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做出贡献。只有当我们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时,我们才能够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真正的贡献。

第五段:结语。

弘扬屈原精神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通过学习和理解屈原精神,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自我修养,培养追求真理、忠诚坚韧以及爱国家、爱人民的高尚情操。只有在每个人心中都有屈原精神的火种,才能够让社会进步,让国家繁荣,让人民幸福。因此,让我们共同努力,弘扬屈原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屈原精神心得体会篇四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屈原的纪念日。屈原是中国古代有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屈原精神是一种代表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在端午节这一特殊的节日里,我深深感受到了屈原精神的伟大和深刻的内涵。下面我将结合自己对屈原精神的理解,谈一谈我在这个节日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屈原精神让我明白了作为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屈原为了救国,在给国王进谏无果后,选择了投江自尽。虽然他最终无法挽回国家的命运,但他的忠诚和勇气让人深受感动。屈原精神告诉我,作为一个公民,我们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应该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负起责任。我们需要以屈原为榜样,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关心国家民族的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其次,屈原精神给了我前行的动力和勇气。屈原生活在乱世之中,国家内外交困,但他依然坚守自己的信仰和理想,不屈不挠地为了救国而奋斗。正是这种对事业的执着和毫不屈服的精神,让他在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面对困难和挑战,我时常想起屈原的故事,鼓励自己要坚守信念,勇往直前。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努力不懈,相信必然会有收获。

第三,屈原精神提醒我要矢志不渝地追求真理和正义。屈原在国家变乱的时期,不畏权势,坚守原则,为人民争取福祉,书写了一篇又一篇深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作品。他的作品体现了他对真理和正义的坚定追求,也给世人带来了驱除邪恶、追求美好的精神力量。正是在屈原的引领下,我也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享乐和物质,而在于文化和精神的追求。只有追求真理和正义,才能获得内心的满足和平静。

第四,屈原精神教会我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屈原一生经历了许多挫折和苦难,但他依然坚守信念,以文化和写作为自己的力量。而我们今天享受的安定和幸福生活,正是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先贤们的努力换来的。回首历史,我们能看到多少先贤们的汗水和牺牲。屈原的故事让我懂得了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并且要努力学习和发扬这种精神,不忘历史,更好地创造未来。

最后,屈原精神让我明白了一个人对社会、对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屈原热爱国家,他的作品不仅仅因其文学价值被后人所称道,更重要的是他凭借自己的才华和毅力为中华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屈原的故事唤起了我内心深处对祖国的钟爱之情,也让我意识到无论在个人生活还是工作中,我们都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社会、为国家、为民族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屈原精神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端午节这一特殊的节日里,通过回顾他的故事和理解他的精神,我被深深地震撼和鼓舞。屈原精神告诉我们要勇往直前,为社会、为国家、为民族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希望每个人都能从屈原的故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将其化为个人的动力,为创造美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屈原精神心得体会篇五

屈原他是一个坚强不屈的人,令死也不要自己屈服。

在《屈原》全剧中,第一幕的时候如果没有秦国丞相张仪和楚怀王的宠姬南后这一阴恶的插曲,“漫步橘林”的美好也许会一直长久下去。而从这一幕屈原教育宋玉如何做一个好人,一个正直不阿的人也可以感受到他人品的高尚,而这也为第三幕的结局做下了一个铺垫。

第二幕,朝廷的阴险与争纷使屈原免职。从这也可看出屈原不是一个很有谋略的人。谋略用在好人之手不叫奸诈。一个人如果真心报效国家,在遇见危害国家利益的奸诈小人时,所用的不应是“天真”,一味的等待又无可奈何。他没用智谋反击,使他们离开这个“平台”中,而不再受此威胁。因为即使小人一次失败,难免不会再犯。必竟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在第四幕,屈原的坚贞不屈直得感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值得赞赏。但是,这明知徒劳却毅然反抗,他是莽撞,也可以说是做最后垂死的争扎,但楚怀王却并不信任他。但此时也为楚怀王令可信其奸人之道也不信忠臣之言的结局做铺垫。

屈原精神心得体会篇六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屈原生于战国时期,他是楚国的文学家、政治家,但由于权谋之争被流放,最终选择投江自尽表达爱国情怀。他的爱国精神激发了无数民众,成为后世景仰的对象。在屈原的诗篇中,表现出了他坚定不移的爱国情怀和对正义与公平的追求,这正是屈原精神的来源。

屈原精神不仅在古代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现代社会同样具有启示意义。在当代社会,不仅仅是个人,整个国家和民族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境和挑战。屈原精神教导我们要勇敢地面对这些问题并付出努力。无论是个人抑或是国家,都需要有一个坚定的,不屈不挠的精神支撑,去迎接挑战,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屈原精神对个人发展同样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个人成长过程中,我们会面临各种困难和挫折,但是屈原精神教会我们要坚定信念,不被困境所迷惑,不轻言放弃。屈原给予我们的启示是,无论遭受多大的苦难,只要保持对正义的信念,坚持自己的追求,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有着浓厚的传统文化意义。传统的庆祝方式包括赛龙舟、吃粽子等活动,体现了对屈原精神的传承和纪念。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屈原的爱国情怀,从而进一步激发自己的爱国热情和追求正义的决心。

段五:屈原精神的意义和价值。

屈原精神不仅仅是个人追求和个人英雄主义,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屈原精神通过展示热爱祖国的情怀和对正义的追求,为每个人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和借鉴对象。它可以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塑造人们坚定的信念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在今天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屈原精神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精神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并面对自己的困境。

总结:屈原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给予了每一个人向往梦想并为之奋斗的信念和力量。通过对屈原精神的学习和传承,每一个人都可以汲取力量,在困境中坚持追求自己的理想,实现个人价值的升华。在今天的社会中,屈原精神仍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成为人们崇拜和追随的对象,也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添砖加瓦。因此,我们应该珍惜并继承屈原精神,传承爱国情怀,秉持正义追求,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

屈原精神心得体会篇七

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的作品《离骚》等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顶峰。屈原的精神血脉代代相传,他的爱国情怀和不畏艰险的勇气一直激励着中国人民。在我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我深受屈原精神的感染和影响。在这篇文章里,我将分享我对屈原赓续精神血脉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理解屈原的爱国情怀。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爱国者之一,他为了国家的利益付出了一切。他在秦国任职期间,不畏强权,坚持自己的原则,为国家的和谐和民众的利益而奋斗。他的爱国情怀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让我明白一个人作为一名公民,应该忠诚于自己的国家,为国家繁荣发展而努力。屈原用自己的言行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之心,他的情怀与国家的兴衰息息相关,这种情怀是永恒的,让我感到无比敬佩和激励。

第二段:感受屈原的信念和勇气。

屈原在艰难的岁月里,展现了非凡的信念和勇气。他在被贬到荆蛮之地后,不顾他人的嘲笑和困难的环境,坚定地信仰自己的理想。他的坚持和勇气激励着我,让我明白无论遇到多么困难的情况,只要坚信自己的目标和价值,就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屈原的信念与勇气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们成为我不畏艰险的动力,使我更加坚定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第三段:学习屈原的创新和才华。

屈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离骚》等经典作品不仅展示了他的诗歌才华,还反映了他对时事政治的深刻洞察力。他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用饱含哲理的词句表达出自己对政治乱象的深深忧虑。他的创新和才华启示了我要不断学习和进步,永不满足于现状。屈原的才华和创新让我明白,只有不断锻炼自己的能力和思考方式,才能产生真正有价值的作品,为社会做出贡献。

第四段:践行屈原的为民情怀。

屈原一生都心系着百姓,他的辞章充满了对民众的关怀和悲悯。屈原的为民情怀不仅体现在他作品中,也体现在他的政治行为中。他的政治主张都是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改善百姓的生活。这种为民情怀深深地影响着我,让我明白一个优秀的公民应该时刻关心和关怀他人,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屈原的为民情怀让我意识到,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应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做出贡献。

第五段:传承屈原精神的重要性。

屈原的精神血脉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传承屈原精神对于整个民族的发展和进步至关重要。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应该传承和发扬屈原的爱国情怀、勇气和为民情怀。我应该坚守自己的信念,不畏艰险,用自己的才华为社会做出贡献。同时,我应该关心和帮助他人,积极为社会提供帮助。只有这样,才能让屈原的精神继续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芒。

总结:

屈原赓续精神血脉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他的爱国情怀、信念和勇气、创新和才华以及为民情怀都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我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这些精神融入其中,坚定自己的目标和理想,为实现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我将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和发扬屈原的精神血脉,为新时代的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屈原精神心得体会篇八

屈原的精力不是"热爱自己的国家精力"而是"高度的精力自发"。"申遗"乐成后它已经于上年景了法定节日。端午节,让我对于它孕育发生些须联想:我以为,屈原的精力不是"热爱自己的国家精力",而是"高度的精力自发"。何故然?大凡传统节日,必有其奇特的精力内在储藏此中,不然,它不成能传播直到现在。因端午节这个节日与作为奇特人格符号的屈原和作为特色食物的角黍和龙舟等平易近间想象接洽在一路,故,其精力,无非就是屈原的精力——端午节的精力就是屈原的精力。那末,屈原的精力又是啥子呢?受教本和言论宣传和平易近众质朴思维的指导,绝大大都神州人自小就对于屈原的精力形成为了同一的熟悉——热爱自己的国家精力。"热爱自己的国家"的最大程度就是如屈原那般爱到"死"。至于其它精力如人格自力、同情平易近众等,仅只是其热爱自己的国家精力的粉饰罢了。

家喻户晓,这是个主流的根深蒂固的有关屈原精力的不雅点。我要说,这个不雅点是纰缪的——真实的屈原精力其实不是所说的的"热爱自己的国家精力"。既云云,那末,真实的屈原精力是啥子呢?我以为,真实的.屈原精力是一种高度的精力自发。它就蕴含于妇幼皆知的"世人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这句千古绝唱之中。同时代的人全都胡里颟顸——精力没有真正醒觉——而单单屈原本身一清醒,它申明的恰是,屈原是1个精力高度自发的理性的成熟的个别。正是以,屈原才具备了与其今世人判然相另外人格魅力:。坚决拒绝"哺其糟而啜其醨"。

屈原精神心得体会篇九

穿越历史的迷雾,遥望两千三百多年前的江南汨罗江,隐约可见一位步履蹒跚,形容枯槁的老人踽踽行于江畔,他一脸的疲惫与满面的尘灰难掩肃穆与庄重之色,而那双盛满了沧桑与迷茫的浊目在望向郢都方向的时候却难以抑制地涌出了大滴晶莹的泪水。

天地之间一片浑沌,人人紧闭双目,不愿醒来面对国家的衰败。贵族们醉生梦死,紧抓住权势与财富不放;百姓们水深火热,渐渐消褪了往日的笑颜。举世之间,唯有他一人保持着清醒与正义,但这清醒只能带给他远多于常人的痛苦,而对这个已入膏肓的国家毫无用处。如今已国灭家亡,空留这察察之身又有何意义?唯有用这清白的身躯血祭故国,才能消除内心的痛楚啊!于是,这位对于两千三百年后的我来说显得过分神秘与孤傲的诗人高声吟着“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的诗句慨然步入清澈冰冷的江水,结束了自己如流星一般光辉但悲壮的一生。江水片刻之后便恢复了平静,又不知疲倦地流淌起来。它给了诗人想要的安宁,而诗人留给它的则是一则龙舟传说与一卷离骚古辞。

是的,他就是屈原。一个两千多年来为人们传颂与纪念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骚体,开创了楚辞的先河。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与精神财富。他的伟大,光耀千古,“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但是,这是专家们的说法。在既不了解历史也不欣赏楚辞的我眼中,屈原他是一个孤独的灵魂,一个中国文人的精神图腾。

屈原是孤独的,他是一个贵族,有着与生俱来的高贵与骄傲。他博学多才,机敏善辩,精通政治,满怀兴国的热情。他聪明过人但却十分天真,他沉浸于兴国大业中却忘了笼络权臣,终致谗谤之祸。他的高洁使他无法容忍丁点儿脏污,于是他从此再也没有再进入庙堂,再也没有机会去实现他的理想。他的满腹怨愤为中国成就了一位伟大的诗人,却不能助他拯救衰亡的国家。无论是在昏聩无能,喜听馋言的楚王身边,还是在普遍信奉“与世推移、和光同尘”消极处世观的国人那里,他都找不到知音。夜深沉,心事有谁听?满腔的热忱无处倾诉,他只能在流放地的凄风苦雨中苦吟诗篇,以稍减内心苦楚。

屈原一生坎坷,凄凉悲苦,但他的精神却能光耀千古,为历代文人所称颂。他最终献身于故国,却因此不再属于那个摇摇欲坠的国家、那个晦暗血腥的时代,而属于永恒的历史。他知识渊博、情感丰富、满腔热血、怀抱理想、嫉恶如仇、蔑视丑恶、攻击起来毫不留情、半分也不肯妥协。他处处不合时宜但却始终不悔,直至生命最后一刻,这是一个中国文人理想中的偶像。于是,在后人眼中,屈原不再是一个生命体,而是一个被无数代有气节的文人赋予了各自精神气质,深深崇拜的图腾。

楚国是一个充满神话的国度,而生长于斯的屈原也成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神话。他是一个天真而纯洁的神灵,无法生存于这险恶的人世。他的到来,仿佛只是为了向人们展示神秘的古楚风情,为中国以庄重为基调的文化壁画上添一抹无法复制的鲜亮色彩。

屈原精神心得体会篇十

时间过得真快,立夏一过,天气马上热起来了,而今年的端午节也踏着舞步轻快地来了。

走过乡村,每家每户忙碌着,欢声笑语。一阵水汽从锅里漫开,那种醇醇的香味儿扑鼻而来。嗯,清香、诱人,那是粽香,浓浓的糯米味裹着淡淡的粽叶儿的清香。

来到城镇,蓄满水的河道上,有节奏的哨声、鼓声、呐喊声,响成一片,十几条龙舟荡漾在碧波里。龙舟上,十几个青壮汉子,挥舞着手中的浆,喊着号声,奋力向前进发。

众所皆知,端午的由来,起源于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流落到汉北。流放期间,屈原感到心中郁闷,开始文学创作,在作品中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为民报国的热情。其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虽说有些神化,但一位诗人,能够被人们近两千三百年一直祭奠,他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着实令人敬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