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班清明节活动方案总结 幼儿园大班清明节活动方案(优秀8篇)
当面临一个复杂的问题时,我们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方案来分析问题的根源,并提出解决方案。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方案范文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清明节活动方案总结篇一扫墓是清明节最早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延续到今天,已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简化。下面是有20xx幼儿园大班清明节。 欢迎参阅。 活动一"亲子其乐融融做清明粿"。 活动前言:年年艾叶绿,年年粿泛香。清明粿是在清明前后制作的一种食物,它的皮是一种叫艾叶的植物做成的,据说是用来祭奠先人的。每到清明,家家户户都要做这种叫清明粿的食物。与家人一起做清明粿增进亲子感情,同时也让幼儿了解清明节不同的风俗习惯,激发幼儿对清明节的认识与感悟,学会感恩。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清明节的意义、由来及风俗习惯。 2.尝试制作清明粿,体验制作清明粿带来的乐趣。 活动地点:园内各班级。 活动时间:4月2日早上9点30分。 活动准备:豆沙馅、清明粿的面等。 参加人员:全体大班段师生及部分家长。 活动二"清明节祭扫烈士陵园"。 活动前言:"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清明节,为纪念这个有着深远意义的日子。幼儿园定于4月3日下午组织大班幼儿前往万象山烈士陵园进行扫墓活动。 一、活动时间:20xx年4月3日下午2:00-----4:30。 集中出发时间:20xx年4月3日下午2:30在草地上集中准时出发。 二、活动地点:万象山烈士陵园。 三、活动对象:大班段全体幼儿。 五、人员安排: (一)总指挥:杨苏芬园长。 (二)副总指挥:李水爱园长。 (四)拦路口、护路:季丽勇、上官乐平、陈丽芳。 (五)拍照:陈丽芳。 (六)保健:上官乐平(携带好急救用品)。 (七)主持人:柴丽丽。 六、活动目的: 1.让幼儿理解扫墓的意义,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 2.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七、活动准备工作。 (一)各班教师通过社会调查、图书查询,让幼儿了解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 (二)幼儿自己动手扎一朵小白花,把对烈士的崇敬之情凝聚在花上。 (三)大花圈一个。 (四)面包机一台,磁带(哀乐)。 (五)全体幼儿必须穿好适合步行的鞋子。 八、注意事项: 1.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意识,全体师幼要注意交通安全、公共安全等。 2.班主任和各负责人员在出发前、行走过程中都要清点人数,保证做到不缺一个人。 3.遇到突发事件,要冷静沉着,第一时间报告领导,听从领导指挥。 5.各班要加强安全教育、纪律和环保教育。 6.队伍前进时,班主任排在队伍的前面和后面,生活老师在中间。 7.各班教师要做好幼儿的思想教育工作,全体师幼在整个活动过程要保持庄严肃穆的表情。 8.师幼统一穿园服,请一名幼儿拿幼儿园园旗排在队伍的最前面出发。 9.活动结束后将幼儿安全的带下山,在万象山脚等待家长,必须等所有幼儿都接走后教师才能离开。 九、活动程序: 1.幼儿手拿自制小白花整队进入陵园。 2.宣布祭扫烈士墓活动正式开始。 尊敬的领导、老师、小朋友们:大家好! 为了缅怀革命先烈,对小朋友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让大家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大班段组织这次"祭扫烈士墓"活动。参加这次活动的有:幼儿园的杨园长、李园长及全园部分老师、阿姨和小朋友们。下面,我宣布:清明节祭扫烈士墓活动,现在开始。 3.请园长讲话。 4.我们一起为革命先烈们默哀,安息吧! 5.向革命烈士敬献花圈。(一位教师和两名幼儿)。 6.瞻仰周丽平纪念铜像,献花。 【活动目的】。 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动。 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等。 3、敬仰怀念革命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动准备】。 课前与家长联系好参与本活动,电脑。 课件。 实物:各种图案的彩蛋、每幼儿一个熟鸡蛋彩笔、帖纸、橡皮泥、剪刀、胶水等。 【活动过程】。 1、用古诗导入活动内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 小朋友你们知道几月几日清明节吗?(4月4日清明节)。 2、教师讲述清明节的由来。 3、课件:边放课件教师边讲述,让幼儿了解老革命烈士的先进光荣事迹。 4、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课件同时播放毛主席树立纪念碑的录音,教师讲述:毛主席为了让后人永远记住、永远怀念这些革命英雄,并在20xx年3月30日在天安门广场树立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现代英雄:抗洪救灾、抢险救火、保卫国家生命财产等等许多现代英雄也献出了生命。 5、观看课件:老师带孩子们扫墓的画面。 6、放哀乐、人民英雄纪念碑画面,请家长与幼儿起立,向英雄们行礼、默哀,表示怀念。 运动习俗: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蹴鞠、插柳等。 饮食习俗:吃冷食、吃鸡蛋等。 8、出示彩蛋请幼儿观察与自己带来的鸡蛋有什么不同?用什么制作的? 9、放彩蛋图片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及制作兴趣。 10、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彩蛋(方法形式不限,画画、涂色、剪纸粘贴、橡皮泥制作小动物等)。 11、幼儿到台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作品。 12、玩鸡蛋:请幼儿发挥想象力用鸡蛋作出多种玩法(滚、转、抛、立、碰鸡蛋等),幼儿比赛看谁的玩法多。 【结束部分】。 请幼儿把彩蛋给其他班的小朋友欣赏并与朋友们一起玩,在音乐伴奏下走出活动室。 【设计思路】。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来到,万物凋零的寒冬就过去了,风和日丽的春天真正地开始了。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幼儿系列教育活动,目的是让幼儿通过向革命烈士致敬默哀或扫墓等活动追念革命烈士的高贵品质,树立继承先烈遗志、认真学习、长大建设祖国的理想;通过吃鸡蛋、画鸡蛋、玩鸡蛋、踏青春游、荡秋千、放风筝活动,了解传统风俗,锻炼身体,充分感受春景的美好。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来到,万物凋零的寒冬就过去了,风和日丽的春天真正地开始了。在清明期间,组织幼儿系列教育活动,目的是让幼儿通过向革命烈士致敬默哀或扫墓等活动追念革命烈士的高贵品质,树立继承先烈遗志、认真学习、长大建设祖国的理想;通过吃鸡蛋、画鸡蛋、玩鸡蛋、踏青春游、荡秋千、放风筝活动,了解传统风俗,锻炼身体,充分感受春景的美好。 活动目的。 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 2、使幼儿了解清明节的来历;感受清明节与其它节日在气氛上有何不同。 3、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教育幼儿学习古人舍己为人、不争功名的精神。 4、让幼儿理解扫墓的意义,通过听英雄的演讲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活动准备:请幼儿注意清明节这一天看看家人是怎样过节的。 三、活动过程: 1、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家是怎样过清明节的?家中是否长辈(如姑姑等)来自己家,去给已经故去的亲人扫墓等民间习俗。 2、讲介之推的故事——即清明节的来历。 3、讨论: (1)你们是怎样过清明节的?(提示:你吃过鸡蛋吗?是否同爸爸妈妈到过烈士陵园,又做了些什么?你在电视上看到过祭扫烈士吗?……)。 4、让幼儿知道: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给烈士扫墓的日子。 教师:每年4月4日、5日或6日是清明节,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又是传统的扫墓日子,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亲人,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扫墓。请幼儿观看有关清明节习俗的图片。 教师讲解:扫墓为什么要选择清明呢? 原因之一,清明时节气候转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园墓地不免要荒芜,需要整理;。 之二,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红柳绿,人们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 之三,为怀念古人介之推,而现在已将清明节扫墓作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动了。 今天,老师还请来了一位曾经参加过革命战斗的英雄来为小朋友讲一讲他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战斗故事。 5、请革命军人讲革命战斗故事。 6、听军人讲完后请幼儿讲一讲第一次参加这样活动的感受。使幼儿深刻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 7、教师播放清明节习俗的一些图片,以加深幼儿对清明节的认识。 荡秋千: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 放风筝: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扫墓: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 插柳: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大班清明节活动方案总结篇二20xx年4月3日下午2:00-4:30。 20xx年4月3日下午2:30在草地上集中准时出发。 万象山烈士陵园。 大班段全体幼儿。 (一)总指挥:杨苏芬园长。 (二)副总指挥:李水爱园长。 (五)拍照:陈丽芳。 (六)保健:上官乐平(携带好急救用品)。 (七)主持人:柴丽丽。 1.让幼儿理解扫墓的意义,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 2.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一)各班教师通过社会调查、图书查询,让幼儿了解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 (二)幼儿自己动手扎一朵小白花,把对烈士的崇敬之情凝聚在花上。 (三)大花圈一个。 (四)面包机一台,磁带(哀乐)。 (五)全体幼儿必须穿好适合步行的鞋子。 1.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意识,全体师幼要注意交通安全、公共安全等。 2.班主任和各负责人员在出发前、行走过程中都要清点人数,保证做到不缺一个人。 3.遇到突发事件,要冷静沉着,第一时间报告领导,听从领导指挥。 5.各班要加强安全教育、纪律和环保教育。 6.队伍前进时,班主任排在队伍的前面和后面,生活老师在中间。 7.各班教师要做好幼儿的思想教育工作,全体师幼在整个活动过程要保持庄严肃穆的表情。 8.师幼统一穿园服,请一名幼儿拿幼儿园园旗排在队伍的最前面出发。 9.活动结束后将幼儿安全的带下山,在万象山脚等待家长,必须等所有幼儿都接走后教师才能离开。 1.幼儿手拿自制小白花整队进入陵园。 2.宣布祭扫烈士墓活动正式开始。 尊敬的领导、老师、小朋友们:大家好! 为了缅怀革命先烈,对小朋友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让大家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大班段组织这次"祭扫烈士墓"活动。参加这次活动的有:幼儿园的杨园长、李园长及全园部分老师、阿姨和小朋友们。下面,我宣布:清明节祭扫烈士墓活动,现在开始。 3.请园长讲话。 4.我们一起为革命先烈们默哀,安息吧! 5.向革命烈士敬献花圈。(一位教师和两名幼儿)。 6.瞻仰周丽平纪念铜像,献花。 大班清明节活动方案总结篇三1、体验音乐与古诗的意境,学习在伴奏声中有节奏地吟诵古诗,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作品。 2、探索用动作表现音乐内容,愿意与同伴一起参与音乐活动进行表演。 3、尝试根据古诗情境进行绘画。 幼儿在语言活动中已经会吟诵《清明》这首诗歌,并对清明节有一定的认识。材料准备:《清明》图片,音乐,纸,颜料等。 1、在情境中创编动作,初步用动作表现诗歌《清明》。 师:你们知道古诗里描绘的是哪个季节吗?猜猜诗人杜牧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评:古诗对幼儿来说是比较难以领会的,因此我决定用音乐,动作来帮助幼儿更好的体会古诗的含义)。 2、按节奏吟诵《清明》。 (1)教师朗诵《清明》,同时出示图片,幼儿欣赏。 (评:在第一个环节中大部分使用听觉帮助幼儿理解,而在这个环节中我追加了视觉,运用图片帮助幼儿,更上一层楼。)。 (2)教师再次示范朗诵歌词,并以稳定拍的节奏配合拍手,幼儿跟随教师按稳定拍的节奏拍手。 (评:稳定的节奏帮助幼儿稳,准地熟悉古诗。)。 (3)引导幼儿结合稳定拍,进行歌词的朗诵,注意重拍的运用。 (4)教师用动作提示,与幼儿进行歌词的对答,教师说前半句,幼儿对下半句。如,教师说“清明时节”,幼儿接“雨纷纷”,以此类推。 (评:以不同的方式帮助幼儿重复学习,记住古诗)。 (5)幼儿跟着音乐完整地朗诵,吟唱歌词。 3、根据理解绘制图画:幼儿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画出他们想象中的《清明》图。 (评:这个环节是自主性比较强的,希望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意愿,用画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 4、交流欣赏:幼儿介绍和欣赏小朋友的图画,加深对《清明》的.理解。 附古诗: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浑。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来到,万物凋零的寒冬就过去了,风和日丽的春天真正地开始了。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幼儿系列教育活动,目的是让幼儿通过向烈士致敬默哀或扫墓等活动追念烈士的高贵品质,树立继承先烈遗志、认真学习、长大建设祖国的理想;通过吃鸡蛋、画鸡蛋、玩鸡蛋、踏青春游、荡秋千、放风筝活动,了解传统风俗,锻炼身体,充分感受春景的美好。 大班清明节活动方案总结篇四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动。 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等。 3、敬仰怀念革命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活动准备。 1、用古诗导入活动内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教师讲述清明节的由来。 3、课件:边放课件教师边讲述,让幼儿了解老革命烈士的先进光荣事迹。 4、(1)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课件同时播放树立纪念碑的录音,教师讲述:为了让后人永远记住、永远怀念这些革命英雄,并在1949年3月30日在天安门广场树立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2)现代英雄:抗洪救灾、抢险救火、保卫国家生命财产等等许多现代英雄也献出了生命。 5、观看课件:老师带孩子们扫墓的画面。 6、放哀乐、人民英雄纪念碑画面,请家长与幼儿起立,向英雄们行礼、默哀,表示怀念。 7、与幼儿交谈:清明节有那些习俗? 运动习俗: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蹴鞠、插柳等。 饮食习俗:吃冷食、吃鸡蛋等。 8、出示彩蛋请幼儿观察与自己带来的鸡蛋有什么不同?用什么制作的? 9、放彩蛋图片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及制作兴趣。 10、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彩蛋(方法形式不限,画画、涂色、剪纸粘贴、橡皮泥制作小动物等)。 11、幼儿到台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作品。 12、玩鸡蛋:请幼儿发挥想象力用鸡蛋作出多种玩法(滚、转、抛、立、碰鸡蛋等),幼儿比赛看谁的玩法多。 三、结束部分。 请幼儿把彩蛋给其他班的小朋友欣赏并与朋友们一起玩,在音乐伴奏下走出活动室。 大班清明节活动方案总结篇五活动前言:年年艾叶绿,年年粿泛香。清明粿是在清明前后制作的一种食物,它的皮是一种叫艾叶的植物做成的,据说是用来祭奠先人的。每到清明,家家户户都要做这种叫清明粿的食物。与家人一起做清明粿增进亲子感情,同时也让幼儿了解清明节不同的风俗习惯,激发幼儿对清明节的'认识与感悟,学会感恩。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清明节的意义、由来及风俗习惯。 2.尝试制作清明粿,体验制作清明粿带来的乐趣。 活动地点:园内各班级。 活动时间:x月x日早上x点xx分。 活动准备:豆沙馅、清明粿的面等。 参加人员:全体大班师生及部分家长。 大班清明节活动方案总结篇六在一年之中有许多的传统节日,其清明就是春季中的节日之一,但是小朋友们对于清明节了解多少呢?以下就让我们以清明节为主题探讨下有关四季中的节日,及了解清明节的由来! 1.理解四季轮换,感知清明是春天的节日,产生进一步探索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兴趣。 2.喜欢古诗、古画等一些表达方式,在欣赏与体验中加深对我国节日文化的了解与喜爱。 3.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 清明上河图、有关清明照片。 一、猜猜讲讲,理解四季轮换。 1.演示画面一,看到这个图形你想到了什么? 小结:一年从1月开始,从12月结束;新的一年又从1月开始,从12月结束。 2.演示画面二,现在,你们又想到了什么? 小结:一年有四季,一年中,我们从春天开始,然后经过夏天和秋天,紧接着是冬天,这之后又是春天。一年又一年,季节就是这样在不停的交替着。 4.小结:一年从春天开始,过了立春,是惊蛰,过了春分,是---,过了大寒,又是立春,节气能告诉我们季节的变化。 二、看看找找,感知清明。 1.现在我们处在什么季节? 2.春天里除了有立春、惊蛰、春分这些节气,还有哪些节气?(引出清明)。 3.从文字上看,清明可能是什么意思? 4.今天王老师准备了许多图片,请小朋友来找一找,哪些与清明有关?幼儿分组商讨。(再现与迁移已有经验:咏柳、游园不值、清明时节等古诗)。 5.小结:清明不仅是春天的节气还是春天的重大的节日,是我们中国人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踏青到大自然的.怀抱,享受着春天温和的气候和万物苏醒带来的欢乐,感谢先烈、祖先给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 三、视听欣赏,感受传统艺术。 2.幼儿欣赏《清明上河图》。 3.提问:有什么感觉或?(帮助幼儿简单理解画面内容)。 4.教师朗诵古诗进行小结: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墓笙歌收拾去,万珠杨柳属柳莺。 诗歌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在幼儿园课程中不乏诗歌教学,但孩子是否能真正理解诗歌中的内容,是否能真正体会诗歌的意境,不得而知。于是我们班从一开学就让他们接触古诗词,幼儿对年代久远,与他们生活毫无关系的古诗词从一无所知到饶有兴趣。因此,特意设计了《清明》的音乐活动,开始尝试将语言教育与音乐教育融合在一起,让幼儿随着音乐吟诵了古诗词,使幼儿大胆地,富有创造性地表现自我的认识与想像。 幼儿在体会古诗词的意境方面是最困难的,他们往往能流利地背诵出古诗词,却讲不出诗歌里面表达的是什么事情,更无法体会诗歌的意境。在进行教学前,我发现我班绝大多数的小朋友都能背诵这首诗歌,但他们对诗中描绘的意境及所传达的情感一无所知。于是,我首先让孩子欣赏音乐、感受音乐,体会其中的情绪;另外,通过运用图画和配乐讲故事的方式将诗词的创作背景、诗词大意表现出来,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大班清明节活动方案总结篇七1.利用清明节扫墓的契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争做文明幼儿。 2.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怀,发奋学习的精神,使幼儿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xx陵园 2025年x月x日上午 活动对象:大班年级 外出人员配备: 1.每班2名教师、1名保育员、1名行政人员、1名实习生。 2.校医随行,带好药箱。 3.2名保安护送幼儿至亭林公园后返回学校。 话筒、花圈、录音机、人手一朵小白花 1.全体师生步行前往烈士陵园。 2.仪式开始。 大班清明节活动方案总结篇八1、理解四季轮换,感知清明是春天的节日,产生进一步探索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兴趣。 2、喜欢古诗、古画等一些表达方式,在欣赏与体验中加深对我国节日文化的了解与喜爱。 清明上河图复制品、有关清明照片 (一)猜猜讲讲,理解四季轮换。 1、演示画面一,看到这个图形你想到了什么? 小结:一年从1月开始,从12月结束;新的一年又从1月开始,从12月结束。 2、演示画面二,现在,你们又想到了什么? 小结:一年有四季,一年中,我们从春天开始,然后经过夏天和秋天,紧接着是冬天,这之后又是春天。一年又一年,季节就是这样在不停的交替着。 4、小结:一年从春天开始,过了立春,是惊蛰,过了春分,是---,过了大寒,又是立春,节气能告诉我们季节的变化。 (二)看看找找,感知清明。 1、现在我们处在什么季节? 2、春天里除了有立春、惊蛰、春分这些节气,还有哪些节气?(引出清明)。 3、从文字上看,清明可能是什么意思? 4、今天老师准备了许多图片,请小朋友来找一找,哪些与清明有关?幼儿分组商讨。(再现与迁移已有经验:咏柳、游园不值、清明时节等古诗)。 5、小结:清明不仅是春天的节气还是春天的重大的节日,是我们中国人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踏青到大自然的怀抱,享受着春天温和的气候和万物苏醒带来的欢乐,感谢先烈、祖先给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 (三)视听欣赏,感受传统艺术。 2、幼儿欣赏《清明上河图》。 3、提问:有什么感觉或?(帮助幼儿简单理解画面内容) 4、教师朗诵古诗进行小结: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墓笙歌收拾去,万珠杨柳属柳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