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一刻钟,运动一小时活动倡议书范文6篇
亲子沟通是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传达彼此思想与情感的过程,顺畅的亲子沟通能促进彼此的理解,增进融洽和谐的亲子关系,丰富的家庭互动方式能更好地缓解彼此的冲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倾听一刻钟,运动一小时活动倡议书范文6篇的内容,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借鉴或帮助。 篇一:倾听一刻钟,运动一小时活动倡议书尊敬的各位老师、家长朋友们,亲爱的同学们: 亲子沟通是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传达彼此思想与情感的过程,顺畅的亲子沟通能促进彼此的理解,增进融洽和谐的亲子关系,丰富的家庭互动方式能更好地缓解彼此的冲突。亲子沟通其实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倾听,二是表达。国家卫健委在《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提出“倾听一刻钟,运动一小时”行动:学生应每天与同学、老师、家人有效沟通交流至少15分钟。为此,我校德育处向全校师生和家长发出“倾听一刻钟,运动一小时”的活动倡议。亲子之间每天至少用一刻钟(15分钟)去倾听彼此的心声;周末每天进行亲子一小时运动时光。 倾听一刻钟 (一)谈心内容:可以是孩子当前的情绪状态、最大的困扰或担忧、人际交往中的烦恼、对后半学期的期望和计划、交流兴趣爱好、探讨如何度过亲子时光等。 (二)谈心环境:安静 (三)谈心时间:15分钟 (四)谈心状态: 1、家长:家长和孩子双方需专注,彼此放下手机,离开电视,停下家务,认真听,用全神贯注的倾听、目光注视对方来代替心不在焉,如果自己正处于不稳定的情绪状态,先调整自己的情绪再进行。 2、老师:班主任、任课老师全员参与本次“倾听一刻钟”谈心交流活动,谈心交流对象覆盖全体学生。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倾听学生的心声,或在教室走廊上,或在办公室里,或在草坪上,或在树荫下,学生真情倾诉,老师用心倾听,展现新时代尊重、包容、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五)谈心技巧: 1、淡淡地微笑,专注的神态。在倾听的过程中看着孩子的眼睛,以点头或者“是,嗯,好”等对孩子进行反馈,表示你在很认真地倾听。 2、尽量理解孩子话语内容。做好两件事情:倾听他的表面语言,感受他的内在语言。因为积极倾听的作用就是让孩子知道他说的话被人听见了,和父母的谈话可以让他将情绪释放出去,而父母愿意接受他这些情绪。同时再告诉孩子:你是我重视的,我在认真地听,在意你所说的一切。如果父母这样做了,孩子很愿意对父母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和心底话。 3、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倾听才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学会专注倾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倾听时,带着同理心听,同理心不是同情,而是理解,放下自己的想法和判断,体会对方的需求和感受。积极倾听要求父母不对孩子的话发表任何意见和判断,既不要批评也不需要赞美,既不去分析,也不尝试给出解决方案,只需要理解并且共情孩子。 4、少说话,尽量地倾听。不做过多的反馈,偶尔只是问一些问题,比如”哦,是吗?””那后来怎么样呢?””当时你是怎么想的呢?”“哦,原来是这样啊!”等等,记住你所有的话,目的依然是为了引导孩子把话说完,帮助孩子把话说尽。 (六)倾听原则 1、在倾听的过程中,不管时间长短,始终做到不批评、不指责、不打断、不分析,只是倾听。等孩子把话说完,等孩子的情绪状态回到理性层面时,询问孩子是否需要建议,你再帮孩子拿主意,帮他做分析。家长与孩子谈心结束后,请真诚致谢,并给互相一个拥抱,感受彼此的温暖。 2、教师和家长要学会无界限沟通。好沟通是“听”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不要下判断,要倾听。此外,在沟通时,多讲些孩子感兴趣的,而不是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否则沟通的“大门”就会越来越封闭。 3、在沟通时尽可能具体化,避免抽象化。比如,当孩子跟自己聊起学校某某人违反纪律或调皮时的趣事,不要一开始就教育他们,可以问他们”你怎么看待他的行为?后果会怎么样?我们就一起想一想,怎么做才能更好解决这个问题?”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和他们统一战线,与他们共同商量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4、多谈“情”少讲“理”。父母和孩子发生分歧本身不是问题,但如果父母处理不当,则会将问题放大,师生关系亦是这样。在与他们交流时,教师和家长处理好自己的情绪,这一点非常重要。 运动一小时 家长每天抽出一小时与孩子一起做运动锻炼身体,如若平时工作忙则可以放在周末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亲子时光”。可以通过家庭会议计划运动的项目,在讨论中激发更多的家庭智慧,丰富运动类型、场地、方式,也可以设立奖励机制激发双方运动的积极性。你们可以根据大家共同的兴趣去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比如晚饭后散散步、跳绳、踢毽子、跑步、打篮球等。远离手机、积极运动,能够促进身心健康的同时,还会加强彼此的感情。这样不但可以锻炼身体,还能和孩子们共同创造美好的亲子回忆。 ____市____学校德育处宣 篇二:倾听一刻钟,运动一小时活动倡议书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倾听一刻钟 时光荏苒,春夏交际,五月是一个有爱的月份,刚刚过去的母亲节以及即将到来的“520”:“525”都是倾听孩子心声、互诉情感的好契机。 您是否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是否关注到孩子的情绪状态?无论成年人还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各自的烦心事。如何正确面对这些烦心事呢?其实,对幼小心灵最好的疗愈方式,就是倾听。 倾听的作用不一定能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作为家长要去理解孩子的感受和想法。当我们能够耐心地、以不急于评价的态度去倾听孩子时,孩子就会感觉“虽然有很多困难,但家长仍然能够理解我,支持我”。 家长朋友们,诚邀您每天抽出15分钟的时间做孩子忠实的倾听者,在这短短15分钟里,请您心无旁骛,全身心地和孩子互动,耐心地陪伴孩子;在这短短15分钟里,不要对孩子加以评判,不需要指责、轻视、打击、打断,只是单纯欣赏、专注、安静聆听孩子诉说。 如果想获得良好的效果,家长和孩子需要调整情绪,放下手机,关闭电视,停下家务,保持全神贯注的状态关注彼此。谈心时,家长需保持语气友善,表情温和。当遇到分歧时,双方需冷静,聆听彼此的心声,允许彼此有不同的想法。 如果平时孩子很少跟您沟通,那么可以选择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开始。当您感觉到孩子比较愿意跟您沟通了,再转向更多的话题,如聊聊孩子在校的学习、人际关系、情绪状态、兴趣爱好等等。在倾听交流中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增进融洽和谐的亲子关系。 运动一小时 在传染病高发的春季,拥有健康的身体状态不仅能抵御疾病,而且能让孩子学习、情绪状态稳定良好。家长朋友们不妨和孩子饭后一起散散步,既能劳逸结合活动身体、又能给彼此提供沟通倾听的机会。或者一起开展互动性较强的运动,例如:踢毽子、打篮球、羽毛球等拉近和孩子的距离。别忘了谈心、运动后请给孩子一个拥抱,感受彼此的温暖吧。 每天倾听一刻钟、促进孩子运动一小时,不仅能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情绪和心理变化,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而且有针对性地施以教育,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也在培养孩子如何与人好好沟通的能力。 一刻钟有品质的陪伴,胜过一整天无意义的相处;一次真诚的亲子互动,也能让孩子留下更多美好的童年记忆!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家校合力为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强根固基! 篇三:倾听一刻钟,运动一小时活动倡议书倾听孩子的声音,是爱和教育的开始。现我园向全体师生与家长朋友们提出每天“倾听一刻钟,运动一小时”的活动倡议。 Part01 倡议内容 “倾听一刻钟”是指专注并积极倾听孩子的述说至少15分钟。 在这短短15分钟里,请您选择一个让人感觉到放松或安静的环境谈话,比如饭后邀请孩子一边散步一边聊天,交流孩子的近况。 在这短短15分钟里,请您放下手机,离开电视,停下家务,心无旁骛,全身心地和孩子互动,高品质地陪伴孩子; 在这短短15分钟里,请您调整情绪,不要对孩子加以评判,不需要指责、轻视、打击、打断,只是单纯欣赏、专注、幸福地静静聆听孩子诉说。 在这短短15分钟里,您可以从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开始,了解他们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情绪状态等,当遇到分歧时,双方需冷静,聆听彼此的心声,允许彼此有不同的想法。 Part02 如何有效地倾听 为了更好地开展“倾听一刻钟”的活动,在此我们为家长朋友们提供一些倾听的小技巧: 1、全身心地倾听 当孩子的听众是有技巧的,家长要注意全身心的倾听,如果我们的倾听心不在焉,容易让孩子感到气馁和放弃倾诉的念头。如果可以放下手头的事情,全身心专注在孩子身上,不时点点头,拍拍孩子的肩等,表达你对他的关注及对其分享的内容感兴趣,这样孩子就有了表达的欲望。 2、避免指手画脚 倾听时,不要急着提出建议或教育孩子。很多时候,孩子跟我们倾述一件事情,并非想得到什么解决方案,更不是想接受教育,他无非是想发泄一下自己的情绪。所以家长需要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不要急于告诉孩子接下来该怎么做,这会妨碍我们体察孩子的处境,一不小心,就会“指手画脚”地告诉孩子怎么做。 3、体会孩子的感受 当孩子的话明显带有情绪的时候,我们听内容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体察孩子的情绪,体会孩子的感受和需要。所以我们可以这样回应:“你看上去对自己的形象有点不满意?你想让自己在别人眼里是漂漂亮亮的?”孩子会觉得你说出了她的想法,然后她就会觉得被理解,而这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东西。例如:“看上去你很生气”、“居然还有人做这样的事,真让人气愤”“这个消息听着真难受”、“这应该是今天让你最高兴的事情了”、…… 4、给孩子一个拥抱 倾听后,请家长真诚地拥抱孩子,感受彼此的温暖。在倾听的过程中如果能体会孩子的情绪和感受并适时地予以回应,共情就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这样的倾听,既起到了安抚情绪的作用,又让孩子感受到你与他是感受相同、想法一致的,也会更乐意对你打开心扉。 Part03 运动一小时 生命在于运动,适当的运动不仅有利于强身健体,更有利于帮助孩子调整身心状态,提高学习效率,促进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家长每天抽出一小时与孩子一起做运动锻炼身体,如若平时工作忙则可以放在周末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亲子时光”。可以通过家庭会议计划运动的项目,在讨论中激发更多的家庭智慧,丰富运动类型、场地、方式,也可以设立奖励机制激发双方运动的积极性。你们可以根据大家共同的兴趣去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比如晚饭后散步、跳绳、踢毽子、跑步、打篮球等。 远离手机、积极运动,能够促进身心健康的同时,还会加强彼此的感情。这样不但可以锻炼身体,还能和孩子们共同创造美好的亲子回忆。 家长朋友们,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您们的指导和陪伴,请大家给予孩子们尽可能多的陪伴与关心,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多倾听,多运动。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孩子们传递爱心正能量! 篇四:倾听一刻钟,运动一小时活动倡议书亲子之间的互动交流能促进彼此的理解,增进融洽和谐的亲子关系,丰富的家庭互动方式能更好地缓解彼此的冲突,加深情感的交流。为此,我校心理辅导室向全校学生和家长提出周末每天“倾听一刻钟,运动一小时”的活动倡议。 活动方式 倾听一刻钟 父母和子女各自围绕自己本周的经历、见闻或自身感受等向对方诉说,另一方保持积极倾听的态度(具体方式见下文)。父母与孩子互换诉说者与倾听者角色。 运动一小时 周末每天一小时亲子运动时光,可以通过家庭会议计划运动的项目。在讨论中激发更多的家庭智慧,丰富运动类型、场地和方式,也可以设立奖励机制,激发双方运动的积极性。 什么是积极倾听? 亲子沟通是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传达彼此思想与情感的过程,顺畅的亲子沟通能促进良好的亲子关系。亲子沟通其实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倾听,二是表达。 学会倾听和学会表达同样重要。《非暴力沟通》的作者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就提出了一种有爱温暖的沟通方式——非暴力沟通:“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既诚实清晰的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可见,在良好的亲子互动关系中,除了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倾听也非常重要。 积极倾听原则 在倾听的过程中,不管时间长短,始终做到不批评、不指责、不打断、不分析,只是倾听。等孩子把话说完,等孩子的情绪状态回到理性层面时,询问孩子是否需要建议,你再帮孩子拿主意,帮他做分析。 倾听前准备 在倾听前,注意改善我们的倾听环境,彼此放下手机,离开电视,停下家务,认真听,用全神贯注的倾听、目光注视对方来代替心不在焉,如果自己正处于不稳定的情绪状态,先调整自己的情绪再进行。 积极倾听的表现 1、淡淡地微笑,专注的神态。 在倾听的过程中看着孩子的眼睛,以点头或者“是,嗯,好”等对孩子进行反馈,表示你在很认真地倾听。 2、尽量理解孩子话语内容。 做好两件事情:听他的表面语言;感受他的内在语言。因为积极倾听的作用就是让孩子知道他说的话被人听见了,和父母的谈话可以让他将情绪释放出去,而父母愿意接受他这些情绪。 同时告诉孩子:你是我重视的,我在认真地听,在意你所说的一切。如果父母这样做了,孩子很愿意对父母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和心底话。 3、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 倾听才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学会专注倾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倾听时,带着同理心听,同理心不是同情,而是理解,放下自己的想法和判断,体会对方的需求和感受。积极倾听要求父母不对孩子的话发表任何意见和判断,既不要批评也不需要赞美,既不去分析,也不尝试给出解决方案,只需要理解并且共情孩子。 4、少说话,尽量地倾听。 不做过多的反馈,偶尔只是问一些问题,比如“哦,是吗?”“那后来怎么样呢?”“当时你是怎么想的呢?”“哦,原来是这样啊!”等等,记住你所有的话,目的依然是为了引导孩子把话说完,帮助孩子把话说尽。 篇五:倾听一刻钟,运动一小时活动倡议书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亲子沟通是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传达彼此思想与情感的过程,顺畅的亲子沟通能促进彼此的理解,增进融洽和谐的亲子关系,丰富的家庭互动方式能更好地缓解彼此的冲突。为了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生活氛围,促进亲子沟通,增强亲子间的情感联结,助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贯庄小学倡议广大家长朋友一同参与“倾听一刻钟,运动一小时”亲子活动,让亲子情感得以流动,让亲子关系得以升温。 倾听一刻钟 (一)谈心内容 可以是孩子当前的情绪状态、最大的困扰或担忧、人际交往中的烦恼、对学习期望和计划、交流兴趣爱好、探讨如何度过亲子时光等。 (二)谈心环境 选择一个让人感觉到放松或安静的环境谈话,比如饭后邀请孩子一起散步,一边散步一边聊天,交流孩子的近况。 (三)谈心时间 15分钟 (四)谈心状态 家长和孩子双方需专注,彼此放下手机,离开电视,停下家务,认真听,用全神贯注的倾听、目光注视对方来代替心不在焉,如果自己正处于不稳定的情绪状态,先调整自己的情绪再进行。 (五)谈心技巧 1、淡淡的微笑,专注的神态。在倾听的过程中看着孩子的眼睛,以点头或者“是,嗯”等对孩子进行反馈,表示你在很认真地倾听。 2、尽量理解孩子话语内容。做好两件事情:倾听他的表面语言,感受他的内在语言。因为积极倾听的作用就是让孩子知道他说的话被人听见了,和父母的谈话可以让他将情绪释放出去,而父母愿意接受他这些情绪。同时再告诉孩子:你是我重视的,我在认真地听,在意你所说的一切。如果父母这样做了,孩子很愿意对父母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和心里话。 3、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倾听才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学会专注倾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倾听时,带着同理心听,同理心不是同情,而是理解,放下自己的想法和判断,体会对方的需求和感受。积极倾听要求父母不对孩子的话发表任何意见和判断,既不要批评也不需要赞美,既不去分析,也不尝试给出解决方案,只需要理解并且共情孩子。 4、少说话,尽量地倾听。不做过多的反馈,偶尔只是问一些问题,比如“哦,是吗?”“那后来怎么样呢?”“当时你是怎么想的呢?”“哦,原来是这样啊!”等等,记住你所有的话,目的依然是为了引导孩子把话说完,帮助孩子把话说尽。 (六)倾听原则 1、在倾听的过程中,不管时间长短,始终做到不批评、不指责、不打断、不分析,只是倾听。等孩子把话说完,等孩子的情绪状态回到理性层面时,询问孩子是否需要建议,你再帮孩子拿主意,帮他做分析。家长与孩子谈心结束后,请真诚致谢,并给互相一个拥抱,感受彼此的温暖。 2、要学会无界限沟通。好沟通是“听”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不要下判断,要倾听。此外,在沟通时,多讲些孩子感兴趣的,而不是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否则沟通的“大门”就会越来越封闭。 3、在沟通时尽可能具体化,避免抽象化。比如,当孩子跟自己聊起学校某某人违反纪律或调皮时的趣事,不要一开始就教育他们,可以问他们“你怎么看待他的行为?后果会怎么样?我们就一起想一想,怎么做才能更好解决这个问题?”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和他们统一战线,与他们共同商量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4、多谈“情”少讲“理”。父母和孩子发生分歧本身不是问题,但如果父母处理不当,则会将问题放大。在与他们交流时,大人要处理好自己的情绪,这一点非常重要。 运动一小时 生命在于运动,适当的运动不仅有利于强身健体,更有利于帮助孩子调整身心状态,提高学习效率,促进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家长每天抽出一小时与孩子一起做运动锻炼身体,如若平时工作忙则可以放在周末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亲子时光”。可以通过家庭会议计划运动的项目,在讨论中激发更多的家庭智慧,丰富运动类型、场地、方式,也可以设立奖励机制激发双方运动的积极性。你们可以根据大家共同的兴趣去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比如晚饭后散步、跳绳、踢毽子、跑步、打篮球等。 远离手机、积极运动,能够促进身心健康的同时,还会加强彼此的感情。这样不但可以锻炼身体,还能和孩子们共同创造美好的亲子回忆。 如果孩子在学习生活中出现了不适应情况,可以及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得帮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努力。 [社会心理服务] ____省未成年心理援助热线:________ ____市“____”(8:00-22:00) 心理援助热线:____________ ____市红十字(24小时) 心理援助热线:____________ ____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9:00-17:00) 心理援助热线:____________ ____市青少年(周一到周五:9:00-11:30.13:00-17:00) 心理服务热线:____________ ____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周一到周五:9:00-17:00) 心理援助热线热线:____________ ____市免费心理援助电话:____________(7:00-21:00) ____市“全澄有爱”心理咨询QQ:____________ “____”心理信箱:____________ [学校心理热线] 咨询老师 __老师:____________[24小时] 篇六:倾听一刻钟,运动一小时活动倡议书亲爱的同学和家长们: 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系现代化中国的建设,关系家庭的幸福安康,关系每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国家卫健委在《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__——20__年)》中提出了“倾听一刻钟,运动一小时”行动,指出“学生应每天与同学、老师、家人有效沟通交流至少15分钟;学生每天运动一小时(周末家长陪伴学生运动一小时)。”为此,____小学向全校师生及家长发出“倾听一刻钟,运动一小时”的倡议——亲子之间每天至少用一刻钟(15分钟)去倾听彼此的心声,周末一起进行一小时的运动,收获健康的身体和心理! PART。1倾听一刻钟 一、活动内容 “倾听一刻钟”是指专注并积极倾听孩子的述说至少15分钟。 在这短短15分钟里,请您心无旁骛,全身心地和孩子互动,高品质地陪伴孩子;在这短短15分钟里,请不要对孩子加以评判,不指责、不轻视、不打击、不打断,只是单纯欣赏、专注、幸福地静静聆听孩子诉说。 二、倾听内容 倾听的内容可以从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如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情绪状态、兴趣爱好等。 在孩子讲述的过程中,主要倾听孩子的情绪、想法、期待和渴望,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而不仅仅是听孩子讲故事。 三、倾听状态 倾听前,家长需要放下手头的事情,全身心专注在孩子身上。孩子在述说时,不要过多打断他,可以不时点点头,拍拍孩子的肩等,多使用肢体语言表达你对他的关注及对其分享的内容感兴趣。 倾听时,家长需要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不要急着提出建议或教育孩子,保持语气友善,表情温和。在听内容的同时,要具有同理心,体察孩子的情绪,体会孩子的感受和需要,与孩子共情。当遇到分歧时,双方需要冷静,聆听彼此的心声,允许彼此有不同的想法。 倾听后,请家长真诚地拥抱孩子,感受彼此的温暖。经历了一天的学习和生活,孩子的快乐需要有人分享,困惑需要请人解答,烦恼需要找人倾诉,愤怒需要向人宣泄……一次高质量的倾听陪伴,会让孩子感到被爱和理解,倾听是父母在与孩子相处中可以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如果一个父母在每次交流中,都能够高质量的倾听,这个孩子的幸福指数一定非常高。 四、倾听小技巧 1“望” 1、注意力集中于孩子,与孩子保持目光接触; 2、蹲下来听,用肢体语言认真、耐心倾听; 3、营造平等的沟通氛围,朋友性交流; 2“闻” 1、带着欣赏、理解、好奇……主动去倾听孩子的问题; 2、专注听孩子的语音语调,发现孩子在言语中所隐藏的信息; 3、孩子说话时,家长切忌制止、打断、嘲讽、心不在焉…… 3“问” 1、用提问的方式让对话继续,如: “是呀,为什么呢?” “哦,是吗?” “那后来怎么样呢?” “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呢?” “你怎样看待这件事呢?” “你现在的感受如何?” “那你觉得这件事怎样处理更好呢?” 2、多重复孩子的问题,如: “你刚才说……是……意思吗?” 3、善用语气词,如: “噢,原来这样啊!我明白了!” 4“切” 1、同理心与移情,换位思考; 2、让孩子释放情绪; 3、及时给予爱的抚慰; 4、给孩子疏通心结。 一刻钟有品质的陪伴,胜过一整天无意义的相处;一次真诚的亲子交流,能让孩子铭记一生! 如果孩子在学校有什么烦恼需要倾诉,不好意思跟老师或者同学倾诉,欢迎你们来到学校心理咨询室找专业的心理老师聊一聊!或提笔写下你的烦恼放进心理信箱,我们会根据情况来帮助你! Part 2运动一小时 运动是缓解工作和学习疲劳的调味剂,家长每天抽出一小时和孩子一起做运动,既能锻炼身体,又可以在锻炼的过程中培养共同语言和爱好,增进感情。如果家长平时工作忙,可以把运动时间规律地定在周末。 运动项目的选择方面,刚开始不能统一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家庭会议的形式投票决定,在讨论中可以激发更多的家庭智慧,增进家庭合睦和亲子感情,促进彼此身心健康。通过“运动一小时”的活动,愿家长和学生们都能收获健康身体的同时,共同创造属于你们的美好回忆。 希望同学们都能坚持劳逸结合、因时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地沟通交流和锻炼,养成科学健康的好习惯,养成积极向上、乐观健康的心理,同时在运动中收获健康的体魄、美好的心情和阳光的生活,做一名快乐的小学生! ____市____小学 20__年10月1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