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案例(汇总9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案例篇一1.自学本课生字、生词,注意积累,赏析好词好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和想像,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实物投影仪、录音机。 2.我们再来看看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眼中的燕子是什么样的? 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听了课文之后,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什么? 你想不想看到的东西?请读课文。 2.自读课文。 3.小组合作学习。 出示自读要求: (1)读课文中的生字,想办法记住每个生字; (3)组员轮读课文(每人一节),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燕子的哪些方面? (4)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读给小组成员听。读后其他组员评议,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 4.检查小组合作学习情况。 1.这是一篇经典散文,之所以能经久不衰,就是因为它非常美,美在以下四个方面。 (1)出示:外形美春之美飞行美歇息美。 (2)你们小组最想研读那一方面的美?(小组成员商量研读专题)。 2.出示研读方法: (1)自读课文,找出哪些词句最能反映这方面的美; (2)细细品读这些词句,把自己的想法写在旁边; (3)小组交流补充; (4)讨论怎样读好这一节?练读。 3.学生研读,教师巡视并参与研读。 (一)汇报交流“外形关” 1.研究外形美的小组汇报。 (1)燕子的外形美在哪儿? (2)你们从哪些词句读出了这种美?01。 (3)其他组成员补充或质疑。 (4)推荐一名成员朗读这一节,其他成员评价。 2.练习。 出示:一身()的羽毛,一对()翅膀,加上()的尾巴,凑成了()的小燕子。 (二)汇报交流“春之关” 1.研究“春之美”的小组汇报。 (1)这一节通过哪些景物来展示春之美?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2)你们认为哪些词句写得比较好?为什么? (3)最后一句写小燕子对表现“春之美”有什么作用? (4)这一节的四句话顺序能不能颠倒?为什么?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案例篇二1、指导书写本单元比较难写的字,如“瓦、结、脆、鹃、然、雷、需、锋、滴、洒”等10个生字。 2、能够用自主探究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记住每个四会字。 指导书写这两课较难写的字。 能够用自主探究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记住每个四会字。 教师准备:田字格的生字卡片。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一、评价上一次作业复习、写字姿势。 二、学习难写的字。 三、练习其他四会字。 四、布置作业。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写字姿势,有利于学生牢记并调整自己错误的写字姿势。 通过让学生之间合作学习识字方法和组词,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通过老师范写,教学生学会观察范字,并能指导自己的临写。 堂上练习的时间有限,适当布置一些习作作业,巩固学生的书写。 1、小朋友们,上课前我们先来欣赏一些写得较好的作业,一起来分析一下他们哪里写得好。 2、请回顾一下我们的写字姿势是如何的? 1、课件出示课的四会字,引导学生认读并扩词。 2、小组讨论交流记字方法,引导学生着重观察字的结构、笔顺、笔画和部首。 3、指名汇报交流情况。 4、老师范易写错的字,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重点指导: “瓦”独体字,笔画不多,但是每个笔画都较为奇特,学生容易把第二笔竖提写成竖,最后一笔是横折弯钩,不能写成横斜钩。 “结”,左右结构,提醒“吉”的上半部分,是上横长下横短,不能混淆。 “脆”,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危”字较难写。 “鹃”容易和第一课的“鹊”混淆,需提醒。 “雷”与“需”同部首归类记忆,同时也要比较,“雷”的下半部分是“田”,“需”的下半部分是“而”,不能搞错。 “锋”,通过联想记忆“峰、蜂”,减少记忆困难。 “滴”“洒”同是三点水部首,但“滴”最后一个部分是“古”,“洒”要和“酒”区别开来。 5、要求学生描红临写生字,师巡视相机指导。 引导学生写其他比较容易写的四会字,师巡视指导并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完成未写完的字。 生说正确的写字姿势是:头正、身直、胸舒、臂开、足安。 握笔姿势:三指握笔留一寸。 1、开火车认读会写的字。 2、小组讨论交流识字方法。 3、被指名学生代表汇报各自的识字方法。 4、观察老师范写生字。 5、在自己的课本上描红生字,然后临写。 练写其他四会字。 板书设计:写字三。 一、回顾写字姿势。 二、瓦、结、脆、鹃、然、雷、需、锋、滴、洒。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案例篇三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会用“已经”说话。 3、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好小鹰的三句话。 2、从文中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 一、回顾课文、复习生字。 师:小朋友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小鹰学飞》的生字,生字很想到我们的课堂来,哪列小火车愿意来迎接它们呢?(开火车)(出示词语)。 师:小朋友们读得真好,现在请大家听课文录音,思考:小鹰一共学了几次飞,分别飞到了什么地方呢?并用笔把它画出来。 小鹰跟着老鹰学(飞行),一共飞了(三次),分别飞到了(大树的上面),(大山的上空)和(白云的下面)。 师: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课文。 师:那么小鹰第一次学飞的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呢?请小朋友自由朗读第一次学飞的内容。 1、轻声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 生:很高兴,很开心! 师:谁愿意当一当这只高兴的小鹰,把它说的话读一读呢? 生1:我已经会飞啦! 师:听到你响亮地声音我就知道你很高兴,但如果加上你的笑脸和动作,那就更好了! 生2:(带着笑脸和学飞的动作)我已经会飞啦! 师:看他笑得多高兴呀!一起来,(生齐读)听多么得意的语气呀! 你也能用“已经”说一句话吗? 小鹰认为自己已经会飞了,觉得非常了不起,老鹰是怎么认为的? 生1:飞得只比大树高,还不算会飞。 师:哇,老鹰的表情好严肃哦,如果能再上摇摇头以及飞行的的动作那就更棒了! 生2:飞得只比大树高,还不算会飞。 师:看老鹰摇头表示不满意呢?谁还愿意来? 生3:……。 师:听,其实老鹰在教育小鹰可以飞得? 生:更高! 师:老师读旁白,请小朋友站起来读小鹰和老鹰说的话。 师:小鹰听了老鹰的话,怎样? 生:继续学飞。 师:于是小鹰就开始第二次的学飞,刚才我们按照这样的学习要求去学习小鹰第一次学飞,。 1、现在也请小朋友按照这种学习方法自己去学习小鹰的第二次学飞,也就是第3~4自然段。 师:谁愿意告诉老师,小鹰第二次学飞中说了些什么话,老鹰又说了什么? 生:小鹰它又高兴地喊起来:“我真的会飞啦!”老鹰又摇摇头说:“飞得只比大山高,还不算会飞。” 师:小鹰比第一次飞得还要高,心里就觉得? 生:更高兴了! 师:看它的样子以为自己真的会飞,多么了不起的样子呀,谁能了不起地读一读这句话? 生:我真的会飞啦! 师:看小鹰多神气呀?(小组读,男女生读)可是老鹰却再一次摇头说? 生:飞得只比大山高,还不算会飞。 师:哦,不满意呢!看来老鹰对小鹰的要求还挺高的呢!现在请小朋友自由读一次。(学生自由练读)。 师:经过老鹰两次的教育,小鹰是不是不愿意再向上飞了呢?(不是)看小鹰进行第三次的学飞呢!老师也很想读,可以吗?在老师朗读的过程中,请小朋友自己用刚才学习小鹰前两次学飞的方法。 师:在第三次飞到了高空,小鹰和老鹰都说了些什么话? 生:小鹰急促地喘着气,对老鹰说:“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 老鹰向头顶上指了指说:“孩子,你往上看!”(出示句子)。 师:什么叫急促地喘着气?小鹰做了什么事情令自己会急促地喘着气? 生(齐):很累了! 师:呼吸变得快了,就像我们平时怎样会急促地喘着气呀? 生:跑步! 师:因此才急促地喘着气,对老鹰说?哪个小朋友能够读出小鹰的很累的语气? 生1: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 师:(呼)如果你的呼吸再快一点那就更好了! 生2: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 师:听,小鹰已经累得有气无力了,连说话也不完整了,翅膀扇动的速度也减慢了,你们也能像他这样读好吗?一起来! 请小朋友看,这里的省略号指的是? 生:小鹰在喘气。 生:不是! 生1:孩子,你往上看! 生2:孩子,你往上看! 生(齐):孩子,你往上看! 师:孩子,你往上看!小鹰一抬头,(导读)只见白云上面还有几只鹰在盘旋呢! 师:那老鹰叫小鹰往上看,其实老鹰想告诉小鹰什么呢? 生1:孩子你看,还有比你飞得高的鹰呢? 生2:孩子你看,其实你可以飞得像它们一样高。 生3:孩子你看,你还要努力学习飞行,你才会飞得更高。 师:听,小朋友把老鹰藏心里的话儿说出来了,老鹰对小鹰的要求一次比一次高,其实老鹰是希望小鹰可以?(飞得更高)因为还有鹰比小鹰飞得还要高。 如果你是小鹰你会怎么做呢? 生1:如果我是小鹰,我会继续努力学习飞行! 生2:如果我是小鹰,我会每天都跟老鹰学飞,我要飞得更高。 师:多么勤奋的小鹰呀,因为小鹰知道学习是无止境的,所以勇敢地、勤奋地向上飞,这才能学到真本领呢! 生1:我以后不会骄傲,我会更努力学习! 生2:我以后会像小鹰那么虚心地学习! 师:希望你们也能像小鹰那样虚心的学习知识,那你一定会变得更聪明。 老师送给大家一个成语“学无止境”学习是没有尽头的。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案例篇四2、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去鸟岛上游览一番。 板书:19、鸟岛(读课题)。 3、去游览之前,你有问题吗? (1)、鸟岛在什么地方? (2)、为什么叫“鸟岛”? (一)第一自然段: 1、鸟岛在什么地方?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你知道了什么? (1)鸟岛在青海湖的西部。 (2)鸟岛的名字叫“海西皮”。 (3)鸟岛闻名中外。板书:闻名中外。 3、你能把“闻名中外”换个词吗? (驰名中外中外有名中外著名)。 4、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第二自然段。 1、这个小岛为什么被人们称作“鸟岛”呢?我们先来看看春天的鸟岛是怎样的? 2、出示第二自然段。 轻声读,想想你读懂了这一节中的哪个词或哪一句句子? 3、交流。 (1)第一句。 a、“一群”、“一群”、“陆续”说明鸟儿很多。板书:鸟多。 b、用“一群一群鸟”图进行演示,理解“陆续” c、指导朗读。 指名读学生自己练习读指名读齐读。 (2)第二句。 a、筑巢安家:做窝。 养育后代:抚养小鸟。 b、齐读。 4、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读第二自然段。 (1)每当春天,小鸟们怎么样? (2)它们飞到这里干什么? (三)第三自然段。 1、出示幻灯,你们看——六月------老师范读第三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3)。 3、轻声读第三自然段,选你喜欢的一句多读一遍。 4、交流。 (1)第一句。 a、你知道了什么?(鸟多)。 b、从哪些词可以看出鸟多? “各种各样”、“聚”、“最热闹”、“鸟类的世界” c、指导朗读,用喜爱的语气读一读。 轻声--指名--齐读。 (2)第二句。 a、这一句告诉我们什么?(鸟窝多)板书:窝多。 b、你怎么知道的? “密密麻麻”、“一个挨着一个”贴图。 c、指导读。 (3)第三句。 a、你知道了什么?(鸟蛋多)板书:蛋多。 b、你是怎么知道的? “窝里窝外”、“到处是鸟蛋” c、你能到黑板上画一画吗? d、指导读。 玉白色的、青绿色的鸟蛋到处都是,确实很美。 5、老师:岛上鸟窝多,鸟蛋多,也是说明鸟多,让我们有感情地把第三自然段读一遍,感受一下鸟岛上鸟多、窝多、蛋多吧! 6、齐读第三自然段(配乐)。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案例篇五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指导书写这两课比较难写的字,如“岛、展、隐、绕、蜜、密、摘、留”等8个生字。 2、能够用自主探究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记住每个四会字。 教学重点 指导书写这两课较难写的字。 教学难点 能够用自主探究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记住每个四会字。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田字格的生字卡片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评价上一次作业复习、写字姿势 二、学习本课难写的字 三、练习其他四会字 四、布置作业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由于开学伊始,因此复习写字姿势,都将在连续几节课里得到巩固和强化,有利于学生牢记并调整自己错误的写字姿势。 通过让学生之间合作学习识字方法和组词,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通过老师范写,教学生学会观察范字,并能指导自己的临写。 堂上练习的时间有限,适当布置一些习作作业,巩固学生的书写。 1、小朋友们,上课前我们先来欣赏一些写得较好的作业,一起来分析一下他们哪里写得好。 2、请回顾一下我们的写字姿势是如何的? 1、课件出示课的四会字,引导学生认读并扩词。 2、小组讨论交流记字方法,引导学生着重观察字的结构、笔顺、笔画和部首。 3、指名汇报交流情况。 4、老师范易写错的字,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重点指导: “岛”半包围结构,区分“岛”“鸟”。 “展”注意第八笔的左侧不能添加一撇,而且,“展”的撇捺要舒展,做到四平八稳。 “隐”左耳旁,要先写横折弯钩,再写竖,且是明显的左窄右宽。 “绕”,右上角不能添加一点,并且联想复习“烧、浇、饶”这几个字。 “留”提醒上下结构不能写成了左右结构。 “密”与“蜜”通过组词来区别记忆,如:密码、蜂蜜。 “摘”,联想“商”来对比记忆,注意“摘”里面的“古”,而“商”是不一样的。 5、要求学生描红临写生字,师巡视相机指导。 引导学生写其他比较容易写的四会字,师巡视指导并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完成未写完的字 生说正确的写字姿势是:头正、身直、胸舒、臂开、足安。 握笔姿势:三指握笔留一寸。 1、开火车认读会写的字。 2、小组讨论交流识字方法。 3、被指名学生代表汇报各自的识字方法。 4、观察老师范写生字。 5、在自己的课本上描红生字,然后临写。 练写其他四会字。 板书设计:写字五 一、回顾写字姿势 二、岛、展、隐、绕、蜜、密、摘、留 反思: 由于这节课难写的字较少,且教学内容相对较少,因此,能在课上完成所有的任务,并评讲了上一次课的优劣。对于评优,学生积极性较高,也使得开学第四周的写字课,气氛更加好。学生在说怎么记住这些字的时候,比较活跃,但是,大多是联系所学生字进行区别记忆。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案例篇六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的词句。 2、抓住重点的语句品读,体会并理解课文。 3、学会保护更弱小的人。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 2、学会保护更弱小的人。 1、抓住重点的语句品读,体会并理解课文。 一、新课导入 1、同学们,你了解“弱小”的意思吗?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弱小的? 2、可是有一位叫萨沙的五岁男孩,他却是一个勇敢的人。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学习《我不是最弱小的》。(板书课题) 二、共同研究 1、课文中有一些好的词语,我们先去认识他们。(屏幕展示词语,点名读,再齐读) 2、这个故事发生在“夏天的一个周末。”这里面有我们要学的两个生字,是什么呢? 3、(ppt中展示田字格,出示“夏”和“末”)教师在黑板上范写这两个生字,让学生在书中田字格里书写这两个字。(尤其是“夏”字的折文) 4、打开书,自读课文,思考文中妈妈为何会夸奖萨沙是个勇敢的孩子。(萨沙保护了比它更弱小的蔷薇花。) 三、交流归纳 2、这些花真美啊!让我们用甜美的嗓音来夸一夸这些花,读一读。 3、文中还有哪里提到了这些花,找一找,谁来读一读? 4、欣赏两张图片,你还觉得那些花儿美吗?你认为这时这些蔷薇花,会说些什么呢? 6、看图理解“雷声大作”和“倾盆大雨”,用横线画下来积累词语。 7、这么大的雨,这么可怜的蔷薇花,如果你是萨沙你会做些什么呢?自读课文的4-9自然段,找一找萨沙一共提了几个问题,把他的问题用波浪线画下来。 10、既然他不服气,他做了些什么呢?找到那个自然段,将表示他动作的词圈出来。 11、用行动证明自己的萨沙又说了些什么呢?练习朗读“自豪”的语气 12、为何他会从充满疑问变为自豪呢?为何妈妈会夸他是一个勇敢的孩子呢?(因为他学会保护更弱小的蔷薇花) 四、课堂小结 希望我们也可以像萨沙一样自豪地喊出“我不是最弱小的!”(齐读课题) 五、板书 7、我不是最弱小的 夏末 不解 弱小不甘勇敢 不是学会保护更弱小的 六、教学反思 《我不是最弱小的》是人教版语文第四册中的一篇课文。本篇课文主要围绕着萨沙保护弱小的蔷薇花,抓住萨沙的三个问题,一步一步的语气变化,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体会到萨沙由不解到不甘,最后用行动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人。学生在朗读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要保护更弱小的。 教师抓住课文内蔷薇花的样子的对比,充分体会到蔷薇花的弱小,并在其中训练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并在其中抓住重点词语“簇拥”“随风舞动”“芬芳扑鼻”“倾盆大雨”“雷声大作”。,让学生积累词语,学会运用。而在文中重点语段,萨沙的三个问题时,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朗读。分角色朗读,不同的语气,抓住提示语,体会情感。 但是本课在完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的同时。还是有一些瑕疵的。比如在细节的重点词语分析上,还可以在如何运用上下下工夫,出些相应练习。教师应更富有激情的去带动学生,营造气氛。这都是教师应继续努力的地方。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案例篇七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比较两张《征友启事》的异同,理解其中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小牛、马驹、花猫、猎狗、山羊的头饰。 教学过程: 1、同学们,平时你们喜欢跟好朋友们玩些什么或做些什么呀?(引导:一起玩耍,一起学习等)。 2、有朋友的感觉真好。 有一头孤独的小牛,它也想有个朋友,便写了一张《征友启事》(边师板书:征友启事)。 3、齐读题目,读了题目,你知道题目的意思吗? 引导理解:“征”这里是“找”的意思,“征友”就是找朋友。 设悬念:小牛想找个称心的朋友,它是怎样写《征友启事》,结果是怎样的?想知道吗?不过呀,我们昨天学习了生字词,小牛想考考大家对字词掌握没有。 1、出示词语,指名读,开火车读。 2、大家读得真不错,相信待会把这些词宝宝放回课文里,大家一定能把课文通顺、读流利。 三、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边听边思考: 小牛写了几次《征友启事》,每次的结果怎样? 2、反馈归纳:小牛写了两次《征友启事》,第一次一个朋友也没找到,第二次找到了很多朋友。 过渡:小牛的《征友启事》究竟是怎样写的?为什么第一次一个朋友都找不到,第二次却找到了很多朋友?下面我们先来了解第一张《征友启事》的内容和结果。 (一)了解第一张《征友启事》的内容及结果。 课件出示: 1、自由大声读课文1——3自然段。 边读边思考:从这几个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2、反馈情况,引导理解。 (1)随机出示第一张《征友启事》(贴在黑板所画好的大树上)。 (2)指名读。 (3)征友启事刚刚贴出,有哪些小动物跑来看呀?(据回答板书:山羊、猎狗、花猫、马驹)。 (4)出示句子:征友启事刚刚贴出,山羊、猎狗、花猫、马驹都兴奋地跑过去看。(引导:兴奋,你可以换哪个词来理解?指导朗读)。 (5)指名扮演:山羊、猎狗、花猫、马驹。(由其他同学边读句子,他们跑出来,引导注意“兴奋、跑”)。 (6)问:你为什么那么开心地跑出来?(让学生自由回答)。 (7)读征友启事的内容。 (8)出示:可是,看完了,又一个个摇着头走了。(出来的几个学生表演,其他同学朗读)。 (10)指导朗读,读出从兴奋到失望的语气。 小结:是呀,小牛只想到自己的需要,却没考虑到别人的实际,结果一个朋友也没找到。 3、小牛连一个朋友都找不到,多难过啊,于是跑到老牛那去诉苦: 出示:唉,世界这么大,我怎么连一个朋友都找不到呢? (二)学习第二张征友启事的内容和结果。 1、自由读课文第6自然段—结尾。 2、你知道了什么? 出示第二张征友启事。 (1)指名小组读。 (2)出示两张征友启事,自由读,比较异同。 (3)指名反馈。 a、两张征友启事都是小牛想找朋友。 b、第二张征友启事多了三个“或者”和“其中一点” d、齐读第二张征友启事。 4、因为山羊能陪小牛一起吃草,猎狗可以陪小牛玩耍,花猫可以陪小牛晒太阳,马驹能陪小牛一起学耕田,因此,他们都和小牛交上了朋友,你们瞧(出示课件)牛栏前便热闹起来了。 出示句子: 山羊说:“我同你一起吃草!” 猎狗说:“我跟你一起玩耍!” 花猫说:“我陪你一起晒太阳!” 马驹说:“我和你一起学耕田!” 比较并理解“同、跟、陪”它们都是“和”的意思。 教师小结:你看,我们中国的汉字真是丰富多彩呀!同一个意思却可以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真有趣!我们在写话的时候,也应该注意这些细节之处,会让我们的文章更精彩。来,我们分组来读读这四句话。一组读山羊的话,二组读猎狗的话,三组读花猫的话,四组读马驹的话。 1、学了征友启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2、我们交朋友时要注意什么? 3、小结:朋友能和我们一起克服困难,驱除寂寞,享受快乐,如果我们交朋友时既能考虑到自己的需要,又能考虑到他人,就一定能交到更多的朋友。 10征友启事。 山羊吃草。 猎狗玩耍。 小牛。 花猫晒太阳。 马驹学耕田。 交友时既要想到自己的需要,又要考虑到别人的实际情况。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案例篇八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比较两张《征友启事》的异同,理解其中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小牛、马驹、花猫、猎狗、山羊的头饰。 教学过程: 1、同学们,平时你们喜欢跟好朋友们玩些什么或做些什么呀?(引导:一起玩耍,一起学习等)。 2、有朋友的感觉真好。 有一头孤独的小牛,它也想有个朋友,便写了一张《征友启事》(边师板书:征友启事)。 3、齐读题目,读了题目,你知道题目的意思吗? 引导理解:“征”这里是“找”的意思,“征友”就是找朋友。 设悬念:小牛想找个称心的朋友,它是怎样写《征友启事》,结果是怎样的?想知道吗?不过呀,我们昨天学习了生字词,小牛想考考大家对字词掌握没有。 1、出示词语,指名读,开火车读。 2、大家读得真不错,相信待会把这些词宝宝放回课文里,大家一定能把课文通顺、读流利。 三、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边听边思考: 小牛写了几次《征友启事》,每次的结果怎样? 2、反馈归纳:小牛写了两次《征友启事》,第一次一个朋友也没找到,第二次找到了很多朋友。 过渡:小牛的《征友启事》究竟是怎样写的?为什么第一次一个朋友都找不到,第二次却找到了很多朋友?下面我们先来了解第一张《征友启事》的内容和结果。 (一)了解第一张《征友启事》的内容及结果。 课件出示: 1、自由大声读课文1——3自然段。 边读边思考:从这几个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2、反馈情况,引导理解。 (1)随机出示第一张《征友启事》(贴在黑板所画好的大树上)。 (2)指名读。 (3)征友启事刚刚贴出,有哪些小动物跑来看呀?(据回答板书:山羊、猎狗、花猫、马驹)。 (4)出示句子:征友启事刚刚贴出,山羊、猎狗、花猫、马驹都兴奋地跑过去看。(引导:兴奋,你可以换哪个词来理解?指导朗读)。 (5)指名扮演:山羊、猎狗、花猫、马驹。(由其他同学边读句子,他们跑出来,引导注意“兴奋、跑”)。 (6)问:你为什么那么开心地跑出来?(让学生自由回答)。 (7)读征友启事的内容。 (8)出示:可是,看完了,又一个个摇着头走了。(出来的几个学生表演,其他同学朗读)。 (10)指导朗读,读出从兴奋到失望的语气。 小结:是呀,小牛只想到自己的需要,却没考虑到别人的实际,结果一个朋友也没找到。 3、小牛连一个朋友都找不到,多难过啊,于是跑到老牛那去诉苦: 出示:唉,世界这么大,我怎么连一个朋友都找不到呢? (二)学习第二张征友启事的内容和结果。 1、自由读课文第6自然段—结尾。 2、你知道了什么? 出示第二张征友启事。 (1)指名小组读。 (2)出示两张征友启事,自由读,比较异同。 (3)指名反馈。 a、两张征友启事都是小牛想找朋友。 b、第二张征友启事多了三个“或者”和“其中一点” d、齐读第二张征友启事。 4、因为山羊能陪小牛一起吃草,猎狗可以陪小牛玩耍,花猫可以陪小牛晒太阳,马驹能陪小牛一起学耕田,因此,他们都和小牛交上了朋友,你们瞧(出示课件)牛栏前便热闹起来了。 出示句子: 山羊说:“我同你一起吃草!” 猎狗说:“我跟你一起玩耍!” 花猫说:“我陪你一起晒太阳!” 马驹说:“我和你一起学耕田!” 比较并理解“同、跟、陪”它们都是“和”的意思。 教师小结:你看,我们中国的汉字真是丰富多彩呀!同一个意思却可以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真有趣!我们在写话的时候,也应该注意这些细节之处,会让我们的文章更精彩。来,我们分组来读读这四句话。一组读山羊的话,二组读猎狗的话,三组读花猫的话,四组读马驹的话。 1、学了征友启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2、我们交朋友时要注意什么? 3、小结:朋友能和我们一起克服困难,驱除寂寞,享受快乐,如果我们交朋友时既能考虑到自己的需要,又能考虑到他人,就一定能交到更多的朋友。 10征友启事。 山羊吃草。 猎狗玩耍。 小牛。 花猫晒太阳。 马驹学耕田。 交友时既要想到自己的需要,又要考虑到别人的实际情况。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案例篇九3、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训练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将来有更多的创造,为人类造福。 1、明白课文中各种纸张的功能特点。 2、大胆想象,自己设计一种纸。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 二、自学自悟,理解课文: 1、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x号,什么意思?你想怎样学呢? 3、那么这篇课文的阅读提示向我们提出了什么问题呢?打开书,一人读,其他同学找到四个问题。 4、初读课文,解决第一个问题。 5、再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合作学习,解决第二个问题。 6、学生汇报。 注:侧重点不同。 齐读课题。 阅读课文。我想按照阅读提示去学…… 1、给纸奶奶过生日的有哪几个儿孙? 2、他们有什么本领? 3、纸有哪些发展变化? 4、你还想发明什么样的纸? 学生自学。 学生喜欢说哪个问题,就说哪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