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班数学以内的加法教案(通用8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数学以内的加法教案篇一教科书第38页的例题,第39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习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树立数学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复习 游戏:快速抢答; 5可以分成2和( ) 1和3合成( ) ( )可以分成2和2 1和( )合成2 3可以分成( )和2 4和1合成( ) 二、认识加法,理解含义。 1、谈话:我们在学校里上学,不仅要学习,而且要劳动。看,一些小同学正在校园里干什么?出示例1图。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图意,提出问题。 2、提问:怎样表示把3个人和2个人合起来是5个人呢?(板书:3+2=5)让学生猜一猜,“+”表示什么意思?通过交流,明确是“合起来”的意思。 读算式:3加2等于5。 小结:“+”的名字叫“加号”,它代表了一种计算方法――加法,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就要用加法算。 三、学会计算,掌握方法。 1、连续出示例2的两幅图,让学生说出图意。 2、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列出加法算式。 提问:算式中的每个数代表什么意思?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3、谁知道得数多少?是怎样想的? 教师对学生合理的方法都加以肯定。 四、实际应用,深化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 (1) 出示图1,学生说图意,提问题,列算式计算。说说怎样算出来的? (2) 出示图2,图3,按图1的要求完成。对算式的含义在小组中交流。 2、“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聪明的小青蛙,看到大家在学习,自己也想学加法。回家后,列了许多加法算式,得多少呢?它正在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呢! 3、“想想做做”第3题。 (1) 出示加法算式:1+1=( ),你能说出结果吗?把得数填在书上。 (2) 出示:2+1=( ),1+2=( ),引导学生用3的分与合来计算结果。 小结:这就是今天同学们学习的“5以内的加法”。(板书课题) 五、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讲述:小白兔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正在准备礼物奖励大家呢!(完成想想做做的第4~第5题)。 六、小结: 七、教学后记: 1 由于在幼儿园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和是5的加法。 2 有一小部分学生不太明白加法的具体含义。 大班数学以内的加法教案篇二九年义务教育课程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112页,整理与复习课。 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重点:发现20以内进位加法表里的40道算式里有20道是一样的。 难点: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发现规律。 教学具准备:表格、卡片。 一、激发学趣、揭示课题。 1、师出示动物课件(或卡片)。 师:哪位小朋友来告诉老师,你最喜欢这里的哪个小动物? 生1:生2: 师:想和它们做好朋友吗? 生:想。 师:它们每人手中都有一道算式,小朋友要答对它们手中的算式,它们肯定会和你做好朋友的。师出示动物课件(或卡片)。 2、观察发现、引出课题。 师:小朋友,这些算式我们学过吗? 生:学过。 师:都些什么算式啊? 生:都是9加几的算式。 师:哦,都是些9加几的进位加法算式,前面我们还学习了哪些几加几的进位加法呢? 生1:还学过8加几的进位加法。7、6、5加几的进位加法和。 生2:7、6、5加几的进位加法和。 师:小朋友们真棒,这节课我们就来整理与复习20以内进位加法(板题)生读题。 二、整理知识、总结规律。 师:小朋友!那你也能像老师这样写一些几加几的.进位加法算式吗? 生:能。 师:真历害!那好, 第一组小朋友写出所有9加几的进位加法算式。 第二组小朋友写出所有8、7加几的进位加法算式。 第三组小朋友写出所有6、5加几的进位加法算式。 第四组小朋友写出所有4、3、2加几的进位加法算式。 师:哪位小朋友能到黑板上的卡片上写的?每组1人代表,记得小朋友本组的任务哦。 生1:9+2=9+3=9+4=9+5=9+6=9+7=9+8=9+9=。 7+9=。 生3:6+5=6+6=6+7=6+8=6+9=5+6=5+7=5+8=5+9=。 生4:4+7=4+8=4+9=3+8=3+9=2+9=。 生可有序可无序可横写可竖写。 (1)生写完后,师给出评价,把没写到的补上并表扬学生。 师:下面小朋友也都写好了,哪位小朋友能将黑板上的卡片排排队。每个组叫一位小朋友到黑板前来排队,下面同学也帮自己的排排。 (2)生排完后,生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排。 师:请你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排好吗? 生:像排队一样按顺序排。 生:9加2、加3、加4.有顺序地排队,8加几的排队,7加几的排。 (3)师把4位小朋友排列好的队放在一起成一个表,表整理出20以内进位加法。 2、观察表格、发现规律。 师:整理得真漂亮!小朋友真历害!竟然把20以内进位加法都整理成一张表了,我们就管它叫(接着板题:20以内进位加法表。)。 生读题。 9+2。 8+3。 7+4。 6+5。 5+6。 4+7。 3+8。 2+9。 9+3。 8+4。 7+5。 6+6。 5+7。 大班数学以内的加法教案篇三1、在游戏中继续学习并运用10以内加法的运算。 2、发展观察力,运算能力及思维的敏捷性。 洞洞板学具多媒体。 一、导入歌谣:我来问,你来答。 师:一只小鸟天上飞,两只小鸟后面追,小朋友想一想,一共几只鸟儿飞? 幼:一共三只鸟儿飞。 师:两只蝴蝶空中飞,三只蝴蝶后面追,小朋友想一想,一共几只蝶儿飞? 幼:一共五只蝶儿飞。 师:三条小鱼水中游,两条小鱼后面游,小朋友想一想,一共几条鱼儿游? 幼:一共五条鱼儿游 二、复习“+” 师:在加法计算中我们要用到一个符号,叫什么呢? 幼:加号,等于号。 师:(出示“+”)“+”表示加起来,合起来的意思,它出现在哪里就表示要把它两边的两个数加起来。 三、幼儿观看多媒体学习看图列算式。 1.师:天上飞来了3只蝴蝶,又飞来了4只蝴蝶,问天上一共有几只蝴蝶? 幼:7只蝴蝶。 师:算式怎么列呢?先飞来的三只蝴蝶用数字几表示呢? 幼:用数字3表示. 师:后飞来的4只蝴蝶用数字几表示呢?幼:用数字4表示。 师:那合起来一共有几只蝴蝶我们要用到什么符号呢?幼:加号。 师:3+4=?幼:7. 师:这道题我们列的算式是“3+4=7”。 四、幼儿观看多媒体并在洞洞板上操作。 1.师:听音乐取学具。 2.师“打开棋子盒,取出蓝色的数字1的那柱棋子按1到10的顺序摆在洞洞板的第10行数字10的后面。取出蓝色的带“+” 的那柱棋子把“+和=”摆在第9行数字9的后面。剩下的棋子送回棋子盒。 幼:2+4=6 师:(出示多媒体)2表示的是什么,4表示的是什么6表示的是什么? 幼:2表示先来草地上的2只小猴,4表示后面来的4只小猴,6表示合起来一共有6只小猴。 4.师:天空中飞来了2架飞机,又飞来了3架飞机,问一共有几架飞机? 请小朋友取出红色的带飞机图案的棋子插在洞洞板的左下角红柱子上,开始操作。 (等幼儿摆好后,看多媒体进行验证) 师:一起说一说列的算式。 幼:2+3=5 5.师:水中有4条鱼,又游来3条鱼,问一共有几条鱼?请幼儿在洞洞板上直接摆出算式。并请一名幼儿来前面摆算式,然后集体验证。 6.(没有图,老师读题,让幼儿在洞洞板上列算式。) 师:草地上有5只小鸡在吃虫,又来了3只小鸡,问一共有几只小鸡?请幼儿在洞洞板上列出算式。 幼:5+3=8 五、请幼儿自己创编应用题并口头列算式。 六、听音乐收学具。 大班数学以内的加法教案篇四1、认知目标:通过画圆圈学习10以内的加法。 2、情意目标:训练学生的加法计算能力。 3、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口头计算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通过画圆圈计算10以内的加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计算能力。 卡片小黑板。 一.开始环节。 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 二.基本环节。 1.出示3个黑圆片和7个白圆片,教师进行讲解. 2.板书3+7=107+3=10。 3.出示4个黑圆片和6个白圆片,教师进行讲解. 4.跟着老师板书4+6=106+4=10。 5.想一想10还可以分成几和几,画在本子上并写上算式。 6.教师巡视。 7.出示小黑板和卡片1+9=109+1=10。 2+8=108+2=105+5=10。 8.训练学生的口头计算能力,教师指导。 三.结束环节:加法就是把两个数和在一起。 四.延伸环节:同桌之间互相考一考。 1.在备课过程中我想到了口算10以内的加法是教学难点。 2.在活动过程中,我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幼儿,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充分利用小黑板和卡片达到教学目标。 3.在这节课中,我已经了解到幼儿学了10的分解和组成。在这基础上学习10以内加法,充分发挥幼儿能力。 4.这节课中,师幼配合的很好,但教学有些小学化了。 5.自己的优势是:能带动并引导教学,使教学顺利的`完成自己的不足是:教学小学化。 6.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把小学的教学方法适当的应用到幼儿教学中,同时应用更多的幼儿教学方法。 7.如果让我从新上一节课,我会以游戏为主,让幼儿在玩中学。 8.幼儿教学是一门科学,它与小学教育不同。 大班数学以内的加法教案篇五3、培养学生口头计算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画圆圈计算10以内的`加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计算能力。 卡片小黑板。 一.开始环节。 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 二.基本环节。 1.出示3个黑圆片和7个白圆片,教师进行讲解. 2.板书3+7=107+3=10。 3.出示4个黑圆片和6个白圆片,教师进行讲解. 4.跟着老师板书4+6=106+4=10。 5.想一想10还可以分成几和几,画在本子上并写上算式。 6.教师巡视。 7.出示小黑板和卡片1+9=109+1=10。 2+8=108+2=105+5=10。 8.训练学生的口头计算能力,教师指导。 三.结束环节:加法就是把两个数和在一起。 四.延伸环节:同桌之间互相考一考。 大班数学以内的加法教案篇六在实物和圆点计算的基础上,学习利用数字进行5以内的加法运算。在实际操作活动中,感受数学的乐趣。 青蛙图片、圆点卡片、数字卡片各若干张。 1、玩“拍手”游戏,复习5以内数的分解组合。 设置问题情境,青蛙要成立一个合唱团。看一看,首先来了几只青蛙? 教师先出示1只青蛙,再出示1只青蛙。 教师:青蛙合唱队现在有几只青蛙参加? 1只青蛙+1只青蛙=2只青蛙。 教师出示不同数量的青蛙图片,请幼儿算出青蛙合唱团的数量。引导幼儿运用实物卡片进行实物加法计算。 利用圆点和数字进行计算。 引导幼儿尝试用圆点、数字代替实物卡片进行计算。 1只青蛙+1只青蛙=2只青蛙。 引导幼儿用圆点计算。 再引导幼儿用数字计算。 引导幼儿理解1个圆点代表1只青蛙,数字1也代表1只青蛙。 不断变换出示实物、圆点和数字的量,并将实物、圆点和数字对应地让幼儿充分理解三者之间的相互替代关系。 引导幼儿完成幼儿用书中的“用数字计算”。 日常生活渗透引导幼儿在教室中寻找实物进行计算,如1条手绢加两条3条手绢,引导幼儿在纸上画出自己找到的实物,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展画出的`算式,并讲一讲自己列出的算式。 大班数学以内的加法教案篇七在实物和圆点计算的基础上,学习利用数字进行5以内的加法运算。在实际操作活动中,感受数学的乐趣。 青蛙图片、圆点卡片、数字卡片各若干张。 1、玩“拍手”游戏,复习5以内数的分解组合。 2、练习5以内实物加法运算。 设置问题情境,青蛙要成立一个合唱团。看一看,首先来了几只青蛙? 教师先出示1只青蛙,再出示1只青蛙。 教师:青蛙合唱队现在有几只青蛙参加? 1只青蛙+1只青蛙=2只青蛙 教师出示不同数量的青蛙图片,请幼儿算出青蛙合唱团的数量。引导幼儿运用实物卡片进行实物加法计算。 利用圆点和数字进行计算。 引导幼儿尝试用圆点、数字代替实物卡片进行计算。 1只青蛙+1只青蛙=2只青蛙 引导幼儿用圆点计算。 再引导幼儿用数字计算。 引导幼儿理解1个圆点代表1只青蛙,数字1也代表1只青蛙。 不断变换出示实物、圆点和数字的.量,并将实物、圆点和数字对应地让幼儿充分理解三者之间的相互替代关系。 引导幼儿完成幼儿用书中的“用数字计算”。 日常生活渗透引导幼儿在教室中寻找实物进行计算,如1条手绢加两条3条手绢,引导幼儿在纸上画出自己找到的实物,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展画出的算式,并讲一讲自己列出的算式。 大班数学以内的加法教案篇八2.能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大胆回答问题。 3.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操作完成后将物品归还原处。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1、焦距准备:2个塑料篓子做"粮仓"、"粮袋"(上面写有10以内的算式)。 2、学具准备:双色圆片10个(正面是红色、反面是蓝色),算式卡片若干,飞行棋、汽水盖,塑料碗、扑克牌、红枣等。 一、准备活动。 二、游戏活动。 创设游戏情景:游戏连环套。游戏王国的国王知道小朋友门都喜欢做游戏,于是国王派使者送来了许多的游戏。今天我们就一起玩个够。 1.游戏"双色卡"。有那10个双色卡(正面是红色、反面是蓝色)向上抛去,双色卡落地后,数一数红色的有多少片,蓝色的有多少片,红色的和蓝色的合起来有多少片?教师将幼儿说的答案用算式在黑板上列出来。 2.游戏"扣碗"5人一组,每组准备10个汽水瓶盖,一个塑料碗,一名幼儿左手向桌面上撒开瓶盖的同时右手持碗扣住部分瓶盖,大家一起数一数桌上剩下瓶盖,在一起算算碗中扣住了几个瓶盖,可以调整瓶盖的总数来复习10以内的减法。 3.游戏"抓抓抓"将小鞋盒挖个洞,里面放10个红枣,请幼儿将手伸进洞里抓出红枣,数一数抓了几个红枣,算算盒子里还有几个红枣。 4.游戏"小马运粮食"幼儿分成两队扮演小马运粮食,老师发出命令后,两队排头跑向"小河边"拿起一袋粮食,"粮食上贴有10以内加法和减法算式题目,幼儿将答案填在等于号的后面,跑向"粮仓"答案正确的才能将粮食袋放到粮仓,再将每队的第二名幼儿上来运粮食,依次进行,相同时间里哪队云的粮食多为胜利。 三、分组活动。 1.双色圆片游戏,幼儿操作双色圆片完成算式后,把得数填写在方框里。 2.扑克牌游戏,幼儿两人一组,扑克牌1到10,两人各自抽出一张牌,比一比谁的大,用大数减去小的数,或者将两张牌合起来列加法算式。 3.下棋游戏。2到4人为一组玩飞行棋游戏,每人两次掷2次,显示的点数相加就是飞机要走的步数,最后谁先到达中点谁就是胜利。 4.交流小结: 引导幼儿自由表达游戏后的感受,共同收集整理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