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内的加减法 以内的加法教案(汇总9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以内的加减法篇一2.能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大胆回答问题。 3.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操作完成后将物品归还原处。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1、焦距准备:2个塑料篓子做"粮仓"、"粮袋"(上面写有10以内的算式)。 2、学具准备:双色圆片10个(正面是红色、反面是蓝色),算式卡片若干,飞行棋、汽水盖,塑料碗、扑克牌、红枣等。 一、准备活动。 二、游戏活动。 创设游戏情景:游戏连环套。游戏王国的国王知道小朋友门都喜欢做游戏,于是国王派使者送来了许多的游戏。今天我们就一起玩个够。 1.游戏"双色卡"。有那10个双色卡(正面是红色、反面是蓝色)向上抛去,双色卡落地后,数一数红色的有多少片,蓝色的有多少片,红色的和蓝色的合起来有多少片?教师将幼儿说的答案用算式在黑板上列出来。 2.游戏"扣碗"5人一组,每组准备10个汽水瓶盖,一个塑料碗,一名幼儿左手向桌面上撒开瓶盖的同时右手持碗扣住部分瓶盖,大家一起数一数桌上剩下瓶盖,在一起算算碗中扣住了几个瓶盖,可以调整瓶盖的总数来复习10以内的减法。 3.游戏"抓抓抓"将小鞋盒挖个洞,里面放10个红枣,请幼儿将手伸进洞里抓出红枣,数一数抓了几个红枣,算算盒子里还有几个红枣。 4.游戏"小马运粮食"幼儿分成两队扮演小马运粮食,老师发出命令后,两队排头跑向"小河边"拿起一袋粮食,"粮食上贴有10以内加法和减法算式题目,幼儿将答案填在等于号的后面,跑向"粮仓"答案正确的才能将粮食袋放到粮仓,再将每队的第二名幼儿上来运粮食,依次进行,相同时间里哪队云的粮食多为胜利。 三、分组活动。 1.双色圆片游戏,幼儿操作双色圆片完成算式后,把得数填写在方框里。 2.扑克牌游戏,幼儿两人一组,扑克牌1到10,两人各自抽出一张牌,比一比谁的大,用大数减去小的数,或者将两张牌合起来列加法算式。 3.下棋游戏。2到4人为一组玩飞行棋游戏,每人两次掷2次,显示的点数相加就是飞机要走的步数,最后谁先到达中点谁就是胜利。 4.交流小结: 引导幼儿自由表达游戏后的感受,共同收集整理材料。 以内的加减法篇二1、使学生经历联系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过程,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填写加法算式。 2、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3、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学会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 4、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产生学习计算的兴趣。 以内的加减法篇三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到“小猴摘桃”的数学活动中,并能遵守游戏规则。帮助幼儿能正确熟练地运算,提高计算能力。 2、鼓励幼儿在活动中积极思维,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3、通过数学游戏化,进一步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重点:引导幼儿积极参加活动,遵守游戏规则,能正确熟练地运算,掌握运算方法,提高运算能力。 难点:运算中能灵活运用运算方法,思维灵活。 活动准备: 场景设置:自制一棵桃树(桃树上结满了桃子)、石块(泡沫垫子)、皱纸(溪水)、小猴头饰若干、自制篮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兴趣。 师:“小猴子们,猴外婆打来电话说院子里的桃子熟了,叫我们小猴子们去摘桃,高兴吗?(高兴)好!那我们就出发吧!外婆家离我们比较远,我们可要勇敢呦!不怕困难。” 二、小猴去摘桃。 1、过小溪: (1)“猴妈妈”(老师)带着“小猴子”(小朋友)去摘桃,可有一条小溪挡住了去路,小溪里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石块。小溪边还有一块牌子(请你踩着石块走,只能踩算出来得数是10的石块,踩错了要掉进水里的)。 (2)师:“赶快找找能踩的石块吧,哪块石头可以踩?为什么?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3)幼儿进行相应的计算:4+6、3+7、8+2等,并说出运算过程。 (4)找出后,幼儿一个一个过小溪。 2、租篮子: (1)总算安全地过了小溪,小猴们继续往前走,咦?路边还有个出租屋,专门出租篮子,真好。正好可以把篮子借给我们用。出租屋的外面还有一块牌子呢(只出租10号篮子,请你看清楚三个数,相加是10,这只篮子就租给你)。 (2)师:“小猴们赶快找找哪些是10号篮子,说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算”?(又快又准确)。 (3)幼儿进行相应的运算:3+3+4、2+3+5、1+4+5等。 三、小猴摘桃: 师生:哇!又大又红的桃子真多呀! 小猴准备摘桃。 (1)老师讲明要求:有的桃子上有算式,有的桃子上有数字(4、6、或2、3、5)。 (2)只摘相加得数是10的桃子。 四、庆丰收: (1)老师播放欢快的‘音乐,小猴们欢天喜地分享劳动的收获与喜悦。 (2)老师播放轻松的音乐,小猴们稳定情绪,休息吃“桃子”。 五、课后延伸:游戏“卖桃子”。 以内的加减法篇四2、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引发幼儿学习加法的.兴趣。 表格、卡片。 一、激发兴趣。 1、观察发现、引出课题。 师:这些算式我们学过吗? 生:学过。 师:都是什么算式? 生:都是9加几的算式。 师:以前学习了哪些几加几的进位加法呢? 生1:学过8加几的进位加法。7、6、5加几的进位加法和……。 生2:7、6、5加几的进位加法和……。 二、整理知识、总结规律。 1、师:请同学们观察,第一列算式有什么特点?9+2、9+6、9+9。 生:一个加数都是9。 师:另一个加数有怎样的变化?你能说说算式是什么? 生:算式是:9+3、9+4、9+5……9+9。 师:第2列算式分别是什么?生:8+4……8+9。 师:观察这两列算式有什么特点? 生:一个加数相同,都是9或都是8,另一个加数又逐渐多1。 2、师:它们的和又是怎样变化的呢?(和也逐渐多)共同整理20以内进位加法表。 1:9+2=9+3=9+4=9+5=9+6=9+7=9+8=9+9=。 3:6+5=6+6=6+7=6+8=6+9=5+6=5+7=5+8=5+9=。 4:4+7=4+8=4+9=3+8=3+9=2+9=。 3、观察表格、发现规律,教师小结。 三、幼儿操作。 2、幼儿操作教室巡回指导,作业批改。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幼儿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师、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好的成效。 以内的加减法篇五创设情境。 激学导思。 一、导课。 (放课件《猴哥》)。 以学生感兴趣的《西游记》故事引入,提高学习的趣味性。 自主探索。 探求规律。 二、新课。 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发现问题,并能用以有经验解决问题。活动一: 音乐里面唱的是谁?今天就让我们一块到孙悟空的故乡花果山去看一下。 请同学们打开数学书的27页,仔细观察这幅图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活动二: 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信息,那你们能看这副图画也提出几个小问题么? 活动三: 同学们真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问题,那下面让我们一个个来解决好吗?首先我们看书上小朋友提的问题:“一共有几只小猴子?”谁来说。 你是怎么知道的? 多中择优,第2种是把地上的5只小猴子,和树上的3只小猴子合起来,知道有8只小猴子。 学生认真看图仔细思考,知道有8只,可能想出的方法有: 1、挨个数。 2、地上的与树上的合起来。 以内的加减法篇六2、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重点:发现20以内进位加法表里的40道算式里有20道是一样的。 难点: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发现规律。 教学具准备:表格、卡片。 【教学实录】。 1、师出示动物课件卡片。 师:哪位小朋友来告诉老师,你最喜欢这里的哪个小动物? 生1:……生2:……。 师:想和它们做好朋友吗? 生:想。 师:它们每人手中都有一道算式,小朋友要答对它们手中的算式,它们肯定会和你做好朋友的。师出示动物课件(或卡片)。 2、观察发现、引出课题。 师:小朋友,这些算式我们学过吗? 生:学过。 师:都是些什么算式啊? 生:都是9加几的算式。 师:哦,都是些9加几的进位加法算式,前面我们还学习了哪些几加几的进位加法呢? 生1:还学过8加几的进位加法。 生2:还学过。 7、6、5加几的进位加法和……。 师:小朋友们真棒,这节课我们就来整理与复习20以内进位加法(板题)。 师:小朋友!那你也能像老师这样写一些几加几的进位加法算式吗? 生:能。 师:真历害!那好,第一组小朋友写出所有9加几的进位加法算式。 第二组小朋友写出所有。 第三组小朋友写出所有。 第四组小朋友写出所有。 师:哪位小朋友能到黑板上的卡片上写的‘?每组1人代表,记得小朋友本组的任务哦。 生1:9+2=9+3=9+4=9+5=9+6=9+7=9+8=9+9=。 生3:6+5=6+6=6+7=6+8=6+9=5+6=5+7=5+8=5+9=。 生4:4+7=4+8=4+9=3+8=3+9=2+9=。 生可有序可无序可横写可竖写。 (1)生写完后,师给出评价,把没写到的补上并表扬学生。 师:下面小朋友也都写好了,哪位小朋友能将黑板上的卡片排排队。每个组叫一位小朋友到黑板前来排队,下面同学也帮自己的排排。 (2)生排完后,生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排。 师:请你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排好吗? 生:像排队一样按顺序排。 生:9加。 2、加。 3、加4…。有顺序地排队,8加几的排队,7加几的排……。 (3)师把4位小朋友排列好的队放在一起成一个表,表整理出20以内进位加法。 2、观察表格、发现规律。 师:整理得真漂亮!小朋友真历害!竟然把20以内进位加法都整理成一张表了,我们就管它叫(接着板题:20以内进位加法表。)。 生读题。 9+2。 8+3。 7+4。 6+5。 5+6。 4+7。 3+8。 2+9。 9+3。 8+4。 7+5。 6+6。 5+7。 以内的加减法篇七一、导入歌谣:我来问,你来答。 师:一只小鸟天上飞,两只小鸟后面追,小朋友想一想,?? 共几只鸟儿飞? 幼:一共三只鸟儿飞。 师:两只蝴蝶空中飞,三只蝴蝶后面追,小朋友想一想,?? 共几只蝶儿飞? 幼:一共五只蝶儿飞。 师:三条小鱼水中游,两条小鱼后面游,小朋友想一想,?? 共几条鱼儿游? 幼:一共五条鱼儿游。 二、复习“+” 师:在加法计算中我们要用到一个符号,叫什么呢? 幼:加号,等于号。 师:(出示“+”)“+”表示加起来,合起来的意思,它出现在哪。 里就表示要把它两边的两个数加起来。 三、幼儿观看多媒体学习看图列算式。 师:天上飞来了3只蝴蝶,又飞来了4只蝴蝶,问天上一共有。 几只蝴蝶? 幼:7只蝴蝶。 师:算式怎么列呢?先飞来的三只蝴蝶用数字几表示呢? 幼:用数字3表示. 师:后飞来的4只蝴蝶用数字几表示呢?幼:用数字4表示。 师:那合起来一共有几只蝴蝶我们要用到什么符号呢?幼:加号。 师:3+4=?幼:7. 师:这道题我们列的算式是“3+4=7”。 四、幼儿观看多媒体并在洞洞板上操作。 1.师:听音乐取学具。 2.师“打开棋子盒,取出蓝色的数字1的那柱棋子按1到10的。 顺序摆在洞洞板的第10行数字10的后面。取出蓝色的带“+” 的那柱棋子把“+和=”摆在第9行数字9的后面。剩下的棋子送。 回棋子盒。 3.师:草地上有2只小猴,又来了4只小猴,问草地上一共有几。 只小猴?这个算式怎么列呢? 幼:2+4=6。 师:(出示多媒体)2表示的是什么,4表示的是什么6表示的是。 什么? 幼:2表示先来草地上的2只小猴,4表示后面来的4只小猴,6。 表示合起来一共有6只小猴。 4.师:天空中飞来了2架飞机,又飞来了3架飞机,问一共有几。 架飞机?请小朋友取出红色的带飞机图案的棋子插在洞洞板。 的左下角红柱子上,开始操作。 (等幼儿摆好后,看多媒体进行验证)。 师:一起说一说列的算式。 幼:2+3=5。 5.师:水中有4条鱼,又游来3条鱼,问一共有几条鱼?请幼儿。 在洞洞板上直接摆出算式。并请一名幼儿来前面摆算式,然后集。 体验证。 6.(没有图,老师读题,让幼儿在洞洞板上列算式。)。 师:草地上有5只小鸡在吃虫,又来了3只小鸡,问一共有几只。 小鸡?请幼儿在洞洞板上列出算式。 幼:5+3=8。 五、请幼儿自己创编应用题并口头列算式。 六、听音乐收学具。 以内的加减法篇八加法板、红蓝定规尺、题卡。 一、走线活动:播放舒缓的走线音乐,幼儿自然进行走线活动。 二、在线上活动:问答游戏---10的合成三、蒙氏数学工作内容—20以内的加法。 1、介绍活动名称与使用教具,并将教具端放于桌上。 2、将红蓝定规尺依次取出,按9—1的顺序依次排列在加法板的左侧;以同样方法将红色定规尺排列在右侧。 3、出示题卡:4+7=(背面写有答案11),把题卡放在加法板上方。 4、将蓝色定规尺4排在第一行,左侧与方格对齐(占用1~4的方格);再取红色定规尺7,排在蓝色定规尺的后面(占用5~11的方格)。此时红色定规尺的右端对着数字11。 5、教师把着数字11说:“4加上7等于11。”并数一下加法板上的刻度,看是否正确,再将题目卡翻过来,确认自己的计算结果。 6、对照后,请幼儿将结果“11”写在题卡上,再将定规尺放回原来的位置。 7、教师出示另一张题卡,请幼儿自己独立计算。 8、幼儿自己继续进行练习,直至不愿继续为止,收好教具与工作毯。 四、幼儿自由工作、教师指导。 :请幼儿相互配合进行出题做题。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幼儿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师、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好的成效。 以内的加减法篇九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册第44页例题和“试一试”以及第45页“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联系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过程,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填写加法算式。 2.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计算。 3.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理解加法的含义,并学会5以内的加法。 教学过程: 课前:同学们,今天咱们班来了位客人老师,咱们一块跟客人老师打个招呼好吗,(班长:起立转身,客人老师,您好。)。 一、复习铺垫,迁移导入。 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过了5以内数的分与合,老师这里有几道题,你能很快的说出答案吗?(出示题目,指名4题,齐答2题。)。 师:说的真不错,今天,我们就要用5以内数的合成的知识来学习5以内的加法(板书:5以内的加法)。 三、认识加法,理解含义。 1、出示例1图, 谈话:小朋友们,我们在学校里,不仅要爱学习,还要爱劳动。瞧,学校“护绿小队”的小朋友们正在劳动呢!(多媒体出示)。 师:谁能把图上的意思说出来?(原来有几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几个小朋友?)。 板书: (师:说的真好,还有谁能像他这样再说一次,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2个小朋友,你想到了什么?或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师:合起来(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2、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小结:求合起来(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就是把3个小朋友和2个小朋友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 3、认识加号并理解其含义。 在用加法计算时,我们要用一个符号:“+”。(板书:3+2)。 跟老师读:加号。(板书:加号)你能说一说加号表示什么意思吗? 小结:加号表示“合起来”,它代表一种计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