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学乒乓球日记 三年级暑假打乒乓球(实用8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暑假学乒乓球日记篇一记得我四岁的时候,我第一次打乒乓球,是在姥爷的工作室里。那时我才四岁,刚刚超过台面一点点儿。记得个儿矮的我把球打得满天乱飞,还觉得特别好玩儿,于是就哈哈大笑起来。别说从这一天起,我就爱上了打乒乓球,爱上了这项中国人引以为傲的运动。 姥爷觉得我非常喜欢这项运动,接下来就给我找了一个专业的教练。刚开始学习时,发球、正手、反手、拉球……真好玩,打着打着,每次都是这些单调的基本功,我觉得太没有意思了,也没有比赛,好无聊!于是,我就用渴望的眼神看着姥爷说:“姥爷,我能不能不学乒乓球了?”姥爷却生气地说:“毛主席说过: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之后,教练和姥爷都在网上查找了关于乒乓球世界冠军是怎样成长的,怎样比赛的视频。我看完了以后深受影响,我暗下决心一定要继续练下去。五年的努力,不能就这样放弃,于是我就这样练了下去。 现在,我的乒乓球水平正在逐渐提高,这可离不开姥爷的用心。还记得今年寒假,姥爷生病了,还让爸爸给他播放我打球的录像,帮我反思打球的毛病出在哪里。接着,用微信告诉我这节课有什么问题,怎么改。而且姥爷病好了以后,就立刻陪我去打球,所以我的进步才这么快。因此,我也更应该用心的去练习。 我现在觉得打乒乓球特别有意思,而且打乒乓球能调节眼睛的视力,还能灵活地运用头脑,提高了我的反应能力。假期每天的训练和平时一周三次的训练,让我变得更加强壮,很少生病。 打乒乓球,现在已经成为我最喜爱的一项运动,它让我知道了做什么事都一定要坚持下去,只有坚持,才能成功! 暑假学乒乓球日记篇二时间的概念对于不同的事件,度过的速度也会有不同。我想大家一定深有体会:上课的时候,几乎是盼着下课,过了一分钟,像是过了五分钟那样长,尤其是快下课那几分钟,真是一分钟就如隔三秋!可是,等到玩游戏的时候,时间就像坐着火箭“扶摇直上”别说是40分钟,就算是一两个小时,也觉得不过一会儿……而对于吃饭,我也有不一样的“对待”! 早饭:细嚼慢咽,慢慢品(食速:30%)。 一般我都要去外面吃各种不同的早餐:羊肉汤、胡辣汤、丸子汤……花样繁多,再加上这一个假期,都没有什么事,这更让我有了很大的“活动空间”。有时我还会为了喝一碗驴肉汤骑上自行车,一路悠闲的骑过去,一来一回都要一个小时,可是我却十分享受这种一路骑过去,又累又饿,待骑到那里,静静地坐下,细细的“品”一碗美味的驴肉汤,真是人间美食! 午餐:死磨硬泡、使劲拖(食速:1%)。 中午真是要热死人,我是绝对不会出去的,所以我从来都是在家吃午饭的。中午吃饭时,我最喜欢一边看电视一边吃!而老爸老妈最喜欢让我在大家吃完饭后洗碗,可是像我这种连五谷都不分的小孩,哪能有那么好的洗碗技术呢!我每天大概十二点半吃完饭,如果去洗碗,那么就得洗到一点钟!但我喜欢看的法制节目——今日说法一点正好完,所以我每一次都使劲拖时间,细嚼慢咽、死磨硬泡,老妈若是发怒,就伸长脖子理直气壮地给一句:“我还没吃完呢!”,老妈总是败下阵来,所以每一次直到一点钟看完今日说法,我才慢慢悠悠的起身,几次之后,老妈连碗也不让我洗了,嘿嘿奸计得逞! 晚餐:风驰电掣,快闪人(食速:200%)。 在这个悠闲的假期中,如若不打打电脑、看看电视,那又有什么意义,对不对?相信大家都能理解我想要玩电脑的迫切心情,对吗?但是肯定我那“亲爱的”老爸老妈极力反对,为了让我休息眼睛,他们叫我必须吃完晚饭才能玩电脑,为了“早日见到”我可爱的朋友——电脑,我吃饭的速度,堪比火箭,在五分钟内,一碗饭,就已经被扒的光溜溜,不留一点残渣,干净的就像被洗过的碗,闪闪的放着光。 当然了,我在这里要给予那些比我小的可爱的小“盆友”劝告:千万可别学我!我可不想落下一个教坏小朋友的坏名声哦!(嗯哼,但是如果是和我一样是为了“增加法律知识”,“接触电脑知识”而“迫不得已”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 暑假学乒乓球日记篇三我打乒乓球的时间并不长,技术也算不上特别好。但我特别喜欢。有事没事就练习颠球,还常常找小朋友或爸爸妈妈较量一番。只要一拿乒乓球拍,我就“电力十足”。 第一次到球馆学习乒乓球的情景让我永生难忘。老师发第一个球时,只见小黄点飞快地向我射来,我正想打,可是,当我伸开手准备接球时为时已晚,连球拍的边都没打上。连续几次我都扑了个空。我的脸色由晴转阴,嘴噘得都可以拴上一头驴了。这时老师看出我的心思说:“不经一番寒彻骨,哪知香自苦寒来。当我们失败的时候不要半途而废,要坚持。”听了老师的话,我豁然开朗。当老师再次发球时,我聚精会神地盯着球,只见老师把球拍起来向我射来,我毫不犹豫的把手中的球拍一挥,这次,居然把球成功的打了回去。我的心里像喝了蜂蜜一样甜。因为成功的喜悦让我信心大增,我谨记技巧,不断练习、不断揣摩,现在我的球技越来越熟练。 我喜欢打乒乓球,它给我带来了乐趣,它使我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了。 暑假学乒乓球日记篇四今天下午第一节课就是数学课,由于上一次数学老师占了我们一节电脑课,但是电脑老师又没时间,我们只好改上自由课了,我终于又有了机会和李鸿旭切磋乒乓球了。 一下去,大家就各找各的伴,各玩儿各的游戏,他们有的在打乒乓球。有的在打羽毛球,还有的在打篮球。他们跑来跑去,快乐极了! 我也找到李鸿旭,开始了今天的乒乓球大赛。我们是三局两胜,比赛开始了,我先发球。我一高抛,来了一个削球,这个球发的很低,可是挑过来一个高球,我趁其不备,抓紧时机,扣杀,只听“砰”的一声,我就赢了第一个球,就这样,我们一直打到这一局的最后一个球,这时的分数是我十分,李鸿旭九分,这次是李鸿旭发球,他把球发过来了,我一锤定音,直接给他扣了过去,他没接着,我赢了第一局了。 正在我们准备打第二局的时候,郭海峰走了过来,他让我们让他打一局,我让李鸿旭把拍子让他玩儿玩儿,李鸿旭赶紧把拍子给了郭海峰,郭海峰先发球,看他发球的样子,眉头紧皱,他一个低抛,来了一个正宗的削球,我轻松一挑就过去了,他直接就扣了过来,最后,上课铃响了,我们高高兴兴地跑回了教室。 这次的乒乓球大赛真是太爽了,我盼着下一次自由课的到来。 暑假学乒乓球日记篇五记得那是二年级时,我和妈妈在公园里散步。当我们走到乒乓球场时,我的双脚怎么也挪不动了。球场里那潇洒挥球的身影、快捷灵活的步伐看起来都是那么漂亮、给力,我目不转睛地盯着飞来飞去的乒乓球,被这个小小的魔球迷住了。我暗暗发誓:一定要学会打乒乓球。 说学就学,当天我就跟妈妈学了起来。先学发球。只见妈妈先把球轻轻往上一抛,再将球拍对着球往桌面轻轻一拍,球便准确无误地弹到了对方的桌上。我心想:这看起来挺简单嘛。可当我发球时就没那么容易了,球有时被打地上了,有时又飞太高了,有时连球网都过不去。 10分钟,20分钟,30分钟,1个小时……时间一点一点过去了,汗水打湿了我的衣襟,此时我已经累得满头大汗,可却还没学会发球,我有些沉不住气了。妈妈让我试着学接球,可没想到,妈妈每打一个球我都接不住,我变得烦躁不安,渐渐失去了信心、耐心,甚至想要放弃。经过妈妈一番开导,我想起了自己刚学球时的誓言,在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我再次踏上学习发球的征程。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学会发球了。 暑假学乒乓球日记篇六说起国球乒乓球,我以前只是在电视上看到运动员打,不过现在我也有机会自己打了,因为放假都休息了。爸爸有时间教我了。 爸爸第一次给我讲时,先给我讲了有关乒乓球的产生和发展历史,又告诉我要选择什么样的球拍、怎么握拍,胳膊该怎么挥。第一次我没打上球,我心里直痒痒。终于盼来了第二天,我可以打球了。 爸爸找妈妈给我做了示范。爸爸说两个人打球最重要的就是配合,并且一定要注意力集中,手脚要灵活,还要控制球的高度。爸爸一手拿球,另一只手横握球拍,让球与球拍之间成一条线,在那一瞬间,拿球的手松开,球拍也瞬间击打乒乓球,这样球就发过去了。 我和爸爸做练习,我先试着按爸爸说的那样发球,可每次不是手松开球掉下去;要么就是球扔太高了,球拍够不着球,老是把球发不好,最后没有办法了,就把乒乓球往球台上扔,然后再用球拍击打过去,虽然动作不规范,但总算能让乒乓球在球台上“运动”了,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但是爸爸还是很严肃的批评我,这样不是打乒乓球,而是逗乒乓球玩,说得我也开怀大笑起来。 有了当初的球趣,我对乒乓球感兴趣多了。每天放学回来,我就在家里练基本功,托乒乓球,在我的努力下,我一口气能托几百下,爸爸夸奖我进步大。这样我再打乒乓球,能让乒乓球在球台上能一口气“跑”几个来回了,我真是高兴极了。看到我的进步,爸爸说过几天要教我球的推挡和削球,我想我开头学得这么好,那么后面一定会学得更好,我为自己加油! 暑假学乒乓球日记篇七一到球馆,我按教练的训练步骤开始挥拍,挥拍分成一点功,二点功,反手功,挥拍的时候要注意手展开,挥到脑门前,节奏要连贯。然后她让我们上台打球,打球时要注意身体站立的姿势,看准前面的来球,打在球拍的中央,一下一下地打,不要慌。最后,教练让我们进行仰卧起坐、滑步、单脚跳、蛙跳课后训练,练得我们个个都是满头大汗。 很快,两个小时过去了,一天的训练结束了。打球很累,有时我真的不想打了。可是为了锻炼身体,学好本领,我要刻苦学习,坚持把它学下去。 这篇,就为大家呈现到这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希望大家暑假过的开心。 暑假学乒乓球日记篇八今天是我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的日子——第一次学打乒乓球。 下午,待到同学们放学后,我就和陆承禹一起去了学校的乒乓室。一路上,我激动,兴奋,开心。我觉得打乒乓球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因为在电视里看那些运动员打得非常轻松,就像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一般容易,希望我也像他们一样吧! 在我的自由遐想中,我们来到了乒乓球室。迎面走来了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那位老师对我说:“孩子,学这个一定要吃苦耐劳,懂吗?”“哦。”我漫不经心地回答道。接着,老师教我们怎样拿球拍。只见老师先张开“虎口”,老师说要用“虎口”紧紧地夹住球拍的拍柄,然后用大拇指顶在拍柄上方,再用食指用力贴在球拍的反面,这样才能支撑住。老师示范完了,轮到我们自己做了,可我做了好几遍,老师都说不正确,后来老师手把手地让我改正了很久,都不正确,老师又不厌其烦地示范了许多遍,我才勉强通过了。 接着是练习点球。我开始十分用心地练习起来,可是,我才练了5、6次,就已经是筋疲力竭了,刚准备打退堂鼓,脑袋里回想起语文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阳光总在风雨后”。这句话激励了我,燃烧起了我的斗志,我更加用心地练习起来。流汗了,脱一件衣服继续练;累了,甩一甩手臂继续练……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较长时间的认真练习,我不仅能一次点几百个球,还掌握了打球的基本要领……老师直夸我是个聪明的女孩儿,我听了心里比喝了蜜还甜呢! 通过这件事情,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吃苦耐劳,千万不能半途而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