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时空阅读网实用范文最新绝句教学设计教案(优秀11篇)

最新绝句教学设计教案(优秀11篇)

匿名 2025-03-12 09:35:21 7 下载本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绝句教学设计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绝句》。

2、了解古诗大意,感受春天的美丽。

3、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绝句》。

2、了解古诗大意,感受春天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孩子们,当我们想到最亲爱的妈妈,我们不禁会想起古诗《游子吟》(学生有感情的背诵),想到滚滚奔流的长江,又会想到古诗《浪淘沙》(学生背诵)。古诗是我国文学艺术的瑰宝,这节课让我们再次来感受吧!

设计意图:通过有感情的背诵上个单元学习的两首古诗,进入诗词学习的意境,感知古人吟诗抒情的意境。

二、通读。

1、师:这是我国唐朝伟大诗人杜甫写的诗《绝句》。与以往我们学习过的古诗诗题不同,绝句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按照每句的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生:反复读,将诗读清爽、读流利,读出一定的节奏和韵律。

师生对读个别读齐读。

设计意图:了解绝句是诗歌体裁,把这首诗读正确,读流利。

2、整体感受诗歌。

《绝句》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用一个词来形容读诗的感觉。

三、

了解大意,感受春之美。

师:杜甫的诗中有画,读一读,结合课本插图,看看诗中画了什么?

生: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

师追问:分别来说一说,这些景物什么样?

如(温暖、柔和、明亮)的阳光(柔柔、温暖、轻轻、轻柔)的春风。

(五颜六色、各色各样、火红、金黄、雪白)的花(嫩绿、绿油油、嫩嫩)的草这么美好的春色,诗中写到:迟日江山(),春风花草()。

师:诗中还有气味呢,谁闻到了?

生:香读出来。

这春天的景色真是(美丽如画)。吸引小动物们也出来了?

学习三、四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生:读以上两句。

师:诗句中小燕子在做什么?为什么要飞来飞去?你是怎么知道的?读出来。

诗句中一对鸳鸯在做什么?为什么睡得这么香甜?读出来。

师:这一飞一睡,一动一静,让这个春天充满生机而又自然和谐。读出来。

喜欢这春色吗?读全诗。

设计意图:学生在读诗、看课本插图和结合生活实际的想象中,了解诗的大意,从色彩、味道、感觉、动作等方面感受诗中所写春天的美美景。感受春天的美好,产生热爱之情。

四、拓展。

师:杜甫也因为喜欢这春色,写了不少诗来赞美:

1、略读两首诗: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赏析要点:读通,知道这首诗写了春雨,感受春雨润物无声的美好。

2、欣赏吟诵调《春晓》。

春晓孟浩然。

绝句教学设计教案篇二

1、会认“绝、迟、融、燕、江”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诵读古诗,感受春天里大自然界中万物复苏,和谐美好的景象。

1、会认“绝、迟、融、燕、江”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通过诵读古诗,感受春天里大自然界中万物复苏,和谐美好的景象。

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启发谈话:

同学们,春天来了自然界的景物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听音乐,你想到了什么?

春天是温暖的,是充满生机的,是美好的。自古就有许多歌颂赞美春天的诗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绝句》。

2、板书课题

这首短小的绝句极其生动地描绘了美丽如画的春天的景色。快让我们来听听诗人是怎样歌颂赞美春天的。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教师范读,使学生整体感受,激起兴趣。

自己试读课文。

对照格里的生字画出文中的生字,同桌间互相读一读,读准字音。

出示生字卡,开火车读生字。

三、细读课文,读懂诗句。

你一定想把这首诗读给同学们听吧,那你可得多读几遍。(生自由读诗句)

指名学生读诗句。

(请读的好的学生配上音乐再读一读)

你可以看着图也可以看着诗,你想到了什么?

(这首诗的前两句,画出了由春日、春风、江山、花草构成的阔远而明丽的春景。诗的后两句具体描绘衔泥的飞燕、安睡的鸳鸯,一上一下,一动一静,相应成趣,充满了生机勃勃而又安宁恬适的春天气息。)

男、女生进行比赛,看谁读的好。

四、朗读背诵,体会感情。

指导学生背诵古诗。

会背这首古诗了吗?先自己试一试吧。

指名学生背诵。

分四人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集体背诵古诗。

五、课外延伸,注重积累。

你还收集了哪些和春天有关的故事?背给同学们听听吧。

多么迷人春天,你也可以当当小诗人或是小作家,说几句赞美春天的诗句吧。

绝句教学设计教案篇三

女子总归还是女子,所以我今天的说课从今天选择的衣服说起。按理说,我喜欢红色,那就穿红色;上公开课应该在舞台上亮一点,就更应穿红色。但,思来想去,今天活动的主题是“学程导航、以学定教、以教促学”,学生是舞台的主角,那穿红色是否会抢了孩子的光彩,不如选择黑色。但愿我的衣服穿对了,课也上对了。见笑!

二、说流程。

第一板块:解题导入。

1.大家会背的诗还真多。那陈老师也来考一考你们,背一首《绝句》。

举手,我还会一首绝句,请吧。

1.导学:

(1)这两首怎么都叫绝句?

(2)这两首诗都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即兴之作,当时没写题目,后就以诗的体裁为题。

(3)我们今天就来学其中的一首。

2.预习检测:

绝是生字,谁来汇报?

第二板块:感情朗读。

1.任务驱动:过渡:这首诗我们都会背了,那会读吗?诗不但要读正确,还要读出韵味来。

2.导学:谁来试试。

预设:读出了这首诗的情趣,都可以当小老师了。

就让我们学着这位小老师的样子也试试。(自己试一遍停下)。

第三板块:预习导学。

过渡:学古诗,要读、背、理解。

l预习作业三1。

1.交流预习中字词的意思。选择有代表性的一名学生展示交流。

2.导学。

千秋雪的意思说的特别好,千秋就是千年不是只是正好一千年,是指时间特别长,就像万里指距离特别远。

l预习作业三2。

1.大体说说诗意。小组推荐4名学生展示交流。

2.导学:含。

第四板块:精读诗句。

过渡:同学们,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3。

1.任务驱动。

我们再读读第一句,看看插图,展开想象,你欣赏到了怎样的美景呢?

学习单1。

借助填空,把看到的美景说出来吗?

阳春三月,微风徐徐,柳树,有两只的黄鹂在鸣叫,仿佛。

2.导学。

3.组织反思。我们用了什么方法把诗意说美了?

4.任务驱动。

学习单2:

(也可以借助填空)。

2.合作交流,要求认真倾听、取长补短。(有收获可以添添改改)请每组1号主持。(时间3分钟)。

3.导学:

(1)引导学生欣赏。

(2)帮助修正。

4.过渡:大诗人杜甫就在如此美景之中,他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两个……(生齐诵)。

千年后的我们也仿佛身临其境,声情并茂地吟诵起来:两个……(生齐诵)。

第五板块:赏析诗歌。

过渡:同学们,杜甫的这首诗,真可谓流传千古。其中对仗的运用为人们称道。对仗就是词语的对称,他与比喻拟人一样都属于修辞手法,看黄鹂和白鹭都是鸟的名字,而且前一个字都表颜色,后一字都为鸟名。黄鹂对?白鹭。

1.任务驱动。你还能找到其他的对仗吗?

2.与同桌对一对。感受对仗的音韵美。

3.和老师对。黄白翠青,对着对着我们对出了一个的春天。

鸣—上、鸣翠柳—上青天,对着对着我们对出了一个的春天。

千秋雪万里船……对着对着我们对出了一个的春天。

就这样,对着对着,对出了一首流传千古的绝句:齐。

第六板块:布置作业。

课堂一、默写古诗6’。

课外二、积累好词。

三、完成《补充习题》三2。

四、在熟悉的诗文中找找对仗,与好朋友“对一对”。

三、说反思。

1.自我对学程导航范式内化不够,研课更多的停留于研形式,研流程,而减少了对文本的发掘与利用研究。

2.对孩子的了解不够,因此“以学定教”的理念落实得不够扎实。

绝句教学设计教案篇四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鹂”“鹭”,能正确理解“窗含”、“千秋雪”、“门泊”、“万里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绝句》。

3、借助贴图,难词质疑,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对春天的喜爱的感情,培养审美情趣。

4、通过本课学习,激起学生课外阅读古诗的兴趣,并提高鉴赏能力,同时引发学生萌动诗情,动手尝试写一写关于春天的诗。

二、教学重点:

准确理解诗意,有感情地通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的愉悦之情。

三、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窗含”、“千秋雪”及相关诗句的意思。

2、品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重音,引导学生体会语感。

一、谈话激趣,揭题解题。

1、谈话导入:现在什么季节?春天是什么样的?

2、是呀,春天万物复苏、繁华似锦,到处都充满了生机!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首关于春天的诗,这就是――(揭题齐读)。

3、引导学生解题,介绍绝句与杜甫的资料。

4、教师简介写作背景。

二、初读诗句,读准字音、学会生字。

过渡:同学们,听了老师的介绍,你们想读一读杜甫的这首即兴之作吗?

1、学生按要求自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学会生字)。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鹂”“鹭”。指名读,说说写时要注意什么。学生描红。

(2)指名读诗正音。

三、精读诗句,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一)借助贴图,理解诗意。

1、学生默读,用笔画出诗中写到的景物。

2、汇报交流,教师出示景物图。

3、指名学生贴图,说说理由,以引导学生理解诗句含意。

4、出示整图,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二)引导质疑,突破难点。

1、引导质疑:读到这儿,古诗中还有那些地方,你们弄不懂的?

2、交流释疑。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窗含”、“千秋雪”、“万里船”。

“万里船”:为什么说是万里?

3、理解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指名说。

4、教师小结:诗人正是透过窗户看到了近处的――,远处的――(相机板书:近景、远景)。

(三)诵读诗句,体会语感。

1、既然是古诗,就要读出古诗的韵味。谁能说说怎样才能读出韵味?

2、同桌诵读诗句,体会语感,尝试用斜线画出诗句中的停顿。

3、指名同桌汇报:一生读,一生板演。其他学生点评。

4、男女生按标记赛读、背诵。

5、配乐齐背古诗。

四、拓展练习,尝试作诗。

1、引导学生背诵其他春天的古诗,并试着说说古诗写了春天的什么景物。

2、引导诗歌写法:这些春天的诗告诉我们只要善于抓住最能突出春天特色的景物,比如春雨、春潮、春柳,就能写出春天的蓬勃生机。

3、出示有关春景图二幅。

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就有春天,你们看――(贴图)。

这是――这是――这些都是春姑娘的使者,看看图,想想还有哪些景物也是春姑娘的使者呢?让我们拿起笔来当名小诗人,写一写我们身边的春天,好吗?可以写儿歌这类现代诗,也可以模仿绝句写一写古体诗,题目自定。

4、学生自己创作诗歌。(可播放一段古典音乐)。

五、布置作业,让学生自选两项。

1、背诵并默写《绝句》。

2、收集杜甫的其他作品,准备在早晨会的古诗园地向全班同学介绍。

绝句教学设计教案篇五

同学们从小学古诗,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吧,老师想考考大家。(电脑出示诗的意境和画面)一首诗就是一幅画,请你选择其中一幅画,配上一首诗,并能有感情地吟诵。(指名学生看图朗诵)

(一)读

1、请你试着把这首诗读一读,把字音读正确,诗句读流利。

2、检查:两个同学试读,纠正字音。

3、再来细细地读这首诗,你读懂了哪些字,词,句子。

(二)交流

1、鸣:叫。

2、翠柳:碧绿的柳枝。

3、黄鹂:也叫黄莺,叫的声音很好听。两个黄鹂鸣翠柳:两个黄鹂在碧绿的柳枝上鸣叫。

4、白鹭:也叫鹭鸶,能涉水捕食鱼虾。

5、上青天:飞上蓝天。一行白鹭上青天:一行白鹭飞上蓝天。

(三)质疑

1、"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是什么意思

2、老师(出示图片),引导观察:诗人是从什么地方看到了怎样的景色

3、理解"千秋雪"就是千年不化的白雪;"万里船"就是东吴与成都相隔十分遥远,从东吴行船到成都经过了千万里路。

4、整句诗的意思是:从窗口望去,远处的西山顶上覆盖着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停泊着从遥远的东吴来的客船。

过渡:的确,这短短的一首绝句,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要是能用彩笔把它画下来,那多好啊!请你边读诗边画画,把诗中描绘的情景展现出来。

1、学生作画。

2、指名学生谈谈为什么这么创作。(展示学生的画,请他对照着画面说出对诗的理解)

3、其他同学的画课后把它完成,并做成精美的卡片收藏起来。

4、看图背诵古诗。

(配乐)过渡:正如这位同学所画的那样,诗人从草堂向外远眺,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叫。一行白鹭飞上蓝天。从窗口望去,远处的西山顶上覆盖着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停泊着从遥远的东吴来的客船。诗人把这动,静,远,近的景物描绘的错落有致,有声有色,勾画出一幅美好的风景图,一首千古传诵的绝句。

师生共同配乐背诵《绝句》。

1、关于这首诗你还想知道什么呢

2、生自由发问:作者是谁为什么以"绝句"为题等等。

3、教师讲解。

希望同学们对唐诗的研究,不只仅仅局限于课堂上,更要通过课外的阅读,丰富知识。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国是诗的国度,让我们一起来继承这流传了一千多年的灿烂文化——唐诗。

绝句教学设计教案篇六

1、使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的内容;使学生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中的5个生字及新词。

3、会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生要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展现诗句所描绘的情景;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绝句》所描写的景色。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1、朗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师生共同纠正字音。

2、自读诗歌,要求学生找出诗歌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黄鹂翠柳。

白鹭青天。

千秋雪。

万里船。

3、理解上述词语的意思,逐句诗句的内容。

黄鹂------也叫黄莺,一种益鸟。身体呈黄色,嘴淡红,在春天经常啼唱,声音很好听。

翠柳------翠,就是新绿。翠柳就是指处春时节刚抽出嫩芽的柳枝。

白鹭------一种水鸟,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食鱼虾。

青天------蔚蓝色的天空。

鸣------鸣叫。

句意: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

一行白鹭飞上了蔚蓝色的天空。

-------指名学生口述诗句内容,教师纠正。

千秋雪-------雪存年久,因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这样相称。千秋就是千年。

万里船------万里指遥远。万里船指从很远的地方来的船。

含------包含。

泊------停泊。

重点理解“含”的意思,并引导学生体会画面的意境。

句意:从窗口可以看见西岭长年不化的积雪,

门外停泊着从遥远的东吴来的船只。

-------指名学生口述诗句内容,教师纠正。

4、理解诗句的意思时同时用简笔画的形式加以表现,使学生有更直观的了解和体会。

5、川联诗句内容,要求学生独立说出译文。

6、结合图画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

近景-------两个黄鹂鸣翠柳,

远景-------一行白鹭上青天。数量。

远景-------窗含西岭千秋雪,色彩。

近景-------门泊东吴万里船。

7、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知道朗读,背诵。

8、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1)知诗人。

(2)解诗题。

(3)明诗意。

(4)悟诗情。

9、“知诗人”--------唐朝诗人杜甫。

10、“解诗题”--------绝句: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补充介绍诗人的写作背景。进一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境。

11、学生自由为作者加诗题。

进一步体会“绝句”为题的好处,体会诗人创作时的激情。

12、“悟诗情”-------在体会背景和诗题的情况下,自然领悟到诗人是情感:

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13、朗读全诗。

绝句教学设计教案篇七

1、学习诗歌,能正确理解“窗含”、“千秋雪”、“门泊”、“万里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绝句》。

3、借助图,难词质疑,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对春天的喜爱的感情,培养审美情趣。

4、通过本课学习,激起学生课外阅读古诗的兴趣,并提高鉴赏能力。

准确理解诗意,有感情地通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的愉悦之情。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窗含”、“千秋雪”及相关诗句的意思。

2、品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重音,引导学生体会语感。

教师:制作《绝句》图,配乐。

:一课时。

1出示《绝句》情景图,指导观察。请同学用完整的话描述

2师;这幅图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所描绘的美景,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杜甫的《绝句》

1.看了诗题你想问什么?

2.理解《绝句》是一种诗的格式分五绝和七绝

1.出示第一幅图指名说图意。理解诗句。重点理解“鸣”

2.出示第二幅图,学生同桌学习第二句。互相说

3.重点学习第三句

指导学生看情景图

(1)诗人这时站在那儿?(2)诗人从窗子里看到了什么?理解“含”指含在。

4学习第四句

重点理解“泊”

5四人小组合作说诗意

6教师出示,学生齐读

1.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感情朗读

2.根据节奏朗读。

1.师:这首诗是杜甫作品中的佳作。这首诗有声、有色、有静有动你能找到吗?

2.学生朗读体会。

3.师指导。

绝句(五言)

杜甫(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

动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静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教学设计教案篇八

1.理解古诗的内容,感受数字在诗中的独特含义:两个、一行、千秋、万里。

2.培养幼儿根据古诗的韵律有表情的朗诵,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图片:黄鹂、白鹭。

2.音乐。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

引导幼儿观察认识,白鹭、黄鹂。

黄鹂:羽毛的颜色非常好看,经常站在树枝上展示它动听的歌喉。

白鹭:是一种水鸟,会用嘴捉鱼,当它们成群的飞上天空的时候,经常是排成一行。

二、理解古诗内容。

1.结合图片提问。

(1)小朋友看一看有几个黄鹂鸟呀?(两个黄鹂)。

再看看有多少白鹭呢?

2.老师朗诵。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叫,白鹭排成一行飞上晴朗的蓝色的天空。)。

(2)“窗含西岭千秋雪”。

西岭:一个地方的名字;。

千秋雪:一年又一年,

几千年都化不了的雪;。

窗含:从窗户里向外望去,这些景色好像含在窗户里一样。

(3)“门泊东吴万里船”。

东吴:是一个地方的名字,离这里有几万里路,

这些船有将要驶向东吴的,也有从东吴来的,都停在这里;。

停也叫停泊,或者直接叫一个字“泊”;。

门外停着将要驶向几万里外东吴的船和从万里东吴驶来船。

三、学习古诗。

1.教师有表情的朗诵古诗,请幼儿完整欣赏古诗。

2.帮助幼儿理解古诗中的动词。

鸣:鸟的叫声;。

上:飞上;。

含:向外望去,西岭的景色好像含在窗户里一样;。

泊:停泊、停靠。

3.启发幼儿学习用古诗的韵味有表情的朗诵。

4.古诗是描写人物的还是描写景色的?哪个季节的景色?

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作者是谁?他为什么要写这首古诗?

5.幼儿欣赏配音朗诵,学会有表情的跟诵。

四、结束。

幼儿两人之间相互朗诵,感受古诗韵律。

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教学设计教案篇九

《绝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本单元的主题都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绝句》是唐代著名“诗圣”杜甫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画面明丽,语言形象,情感欢悦,意蕴畅达,描写了成都草堂明媚的春色,表达了诗人愉快的心情和对和平的向往。

二、说目标。

1.教学目标:

(1)读懂古诗,通过想象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诗句中“鸣”、“含”、“泊”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3)激发学习和积累古诗的兴趣。

2.教学重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的畅快心情,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该诗。

3.教学难点:对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的理解。

三、说教法学法。

1.学法:在古诗教学中注重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读诗、品诗、背诗,从而在古诗学习中有所得、有所悟。

2.教法:我力求抓住古诗凝练的语言,激发学生质疑解疑,理解诗句含意;并借助想象进行感悟,引导学生说诗意、品诗情,读出韵味,感受春天的美好。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创情境揭课题。

1.在音乐的伴奏下,欣赏春天的图画,学生背诵描写春天的古诗。

2.导语:听着他们的诵读,我仿佛看见了嫩绿的柳条,粉红的桃花;听到了燕子的呢喃,闻到了花草的清香。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唐诗,这首诗就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看看唐代大诗人杜甫是怎样用诗的语言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自己的心情。

第二板块:知诗人解题意。

1.了解诗人。

学生简介杜甫,教师补充。

课件出示一段资料,了解时代背景。

在杜甫晚年时,国家平定了战乱,天下终于太平了。得知这个消息,杜甫的心情无比舒畅。多年的战乱终于平定,交通也恢复了。看到来往东吴的船只,想到自己也可以返回故乡,怎能不叫诗人喜上心头呢?杜甫站在草堂的窗前,面对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写下了千古名诗《绝句》。

2.简介绝句这种体裁。

3.初读古诗。

(1)学生放开声音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朗读。矫正多音字:行 泊(用不同的字音组词)。

(3)诗要读得字正腔圆。我们可以按古人最基本的读法:四声读法,一声二声可以拉长声音读;三声四声读得短促一点。

第三板块:想画面悟诗情。

这个板块中,我设想紧扣一个“窗”字展开教学,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透过这个“窗”,诗人看到了什么?让学生在诗中找出来,用直线画一画,随后学生交流。

1.出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教学这句诗时分四个层次,先找出“黄鹂”“翠柳”“白鹭”和“青天”,让学生感受到春天鲜明的色彩,使学生头脑中出现一幅黄绿相间,青白和谐的美景图。

接着第二个层次,教师提问:杜甫把春天写的那么诱人,让我们好像真的看到了美景。竖起你的小耳朵,听,你还听到了什么?啊,黄鹂一唱一和多有趣多热闹啊!让学生感受到细柳新绿,这正是春天的色彩,黄莺唱和,这正是春天的声音。

第三层次就是指导学生读出春天的美好。在朗读中进一步体会到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此清新的天际中飞翔,这不仅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舒适,还有一种向上的奋发。同时在朗读中引导感受古诗的对仗所带来的节奏美。第四层次是说话练习:春天真是一幅美丽的画!诗人看到___________,听到了___________,啊,春天__________!

2.出示,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对于这一句诗的教学,我设计了两个步骤:

(2)东吴。东吴指的是当时的吴国,东吴和成都的距离可谓是路远迢迢,行程万里,所以诗人说万里船,指的就是这些停在江上的商船,诗中哪个字就是停的意思?这些商船住来于四川和江浙,要经过很多很多的路。告诉学生这里的万和千都不是真的指数量,在古诗的写作手法中,叫虚指。

第二步:感悟诗情。

诗人透过窗,看到了西岭上的雪,江上的船,诗人有一种怎样的感觉?

他会想些什么呢?诗人的高兴不仅仅因为看到了这样的美景,更是因为(课件出示)诗人写这首诗时,唐朝刚刚结束了一场战乱——“安史之乱”,老百姓们重新过上了太平的生活,饱经战火的国家此刻又出现了繁忙的商船云集的景象。杜甫作为一名忧国忧民的诗人怎能不喜悦,不高兴呢!

3.整体感悟,再现画面。

短短的28个字的七言绝句,杜甫却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春景图,就让我们一起再一次将所见到的,所听到的留在心中。让我们来美美地体会春天的景物所带给我们的新的愉悦。

古筝起,指名读,师生齐读。

第四板块:求拓展多积累。

1.拓展杜甫的另一首《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课外再去找一找杜甫的第三首《绝句》吧。

3.小结:

这节课我们和诗人杜甫一起领略了美好的春光,感受了春日里愉快的心情。美的诗不但适合我们吟诵,还可以唱呢!欣赏歌曲《绝句》。

五、说板书。

杜甫。

有声有色。

生机勃勃    有静有动。

有远有近。

绝句教学设计教案篇十

1、能读懂古诗《绝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泊的字音;能结合诗句理解含、千秋、泊等词语。

3、会背诵、默写《绝句》。

4、初步感受古诗中所描绘的景x。

一、揭示课题。

(1)说说学古诗的基本方法。

(2)揭题,板书:古诗二首。

(3)教师范读。

思考:这两首诗写哪个季节的景x?写了哪些景物?

1、解题:绝句是旧诗体裁之一,一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叫七言绝句。有的古诗按诗的内容列题目,这首诗就用旧诗体裁做题目。

2、介绍作者:杜甫,唐代诗人。这是他重返成都时写的。他自幼好学,七岁就会吟诗,他的诗很有名。

3、初读古诗。

(1)自由读,拼读生字音节,观察x图,想想哪些地方你能读懂。

(2)检查自学效果。认读生字和多音字泊。

(3)指名朗读古诗,说说哪些地方学懂了。

4、再读古诗,逐句理解。

(1)理解第1句。

问:鸣是什么意思?翠柳指什么?鸣翠柳怎么理解?

回答后,教师小结:黄鹂,鸟的名称,又叫黄鹂,这句的意思是:两只黄鹂在翠绿x的柳丛中一唱一和地叫着。

(2)理解第2句。

问:一行是什么意思?青天指什么?上青天怎样理解?

回答后教师小结:白鹭是一种颈和腿都很长的白x水鸟。青天:蓝x的天空。这句诗的意思是:一群白鹭在蓝x的天空中排成一字形飞翔。

(3)理解第3句。

问:窗含是什么意思?千秋雪指什么?

回答后教师小结:窗含,从屋里往窗外看,外面的景物就像被窗口包含着。也就是窗柜里围着的景物。千秋指好多年。这句诗的意思是:从窗口可以看见岷山终年不化的积雪。

(4)理解第4句。

问:泊是什么意思?万里船指什么?

回答后教师小结:泊是船在岸边停靠的意思。东吴是指古代吴国所在地,指长x中下游一带,在我国东部。这句的意思是:门外x边停靠着远航东吴,行程万里的船只。

5、自由读古诗,同桌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

6、指名朗读古诗,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朗读、背诵。

四、默写《绝句》,完成《作业本》第6题。

五、完成《作业本》第2、3、5题。

课后反思:

在古诗的教学中,按照以往的教学方法即:让学生读古诗理解古诗中一些词的意思理解诗句的意思读、背整首诗。往往忽视了课文中x图的作用。课文中的x图我仔细观察和古诗的意思是有密切联系的。在教学中,我利用课文x图让学生自己先理解古诗的意思,然后再理解。发现有些不用教师讲解,学生就能理解。因此在教学古诗时千万别忘记x图的作用。

绝句教学设计教案篇十一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师:请同学们轻轻打开书60页,和老师一起读一下这首千古传诵的名诗吧。

3.生:朗读古诗,圈字。

4.师:同桌互相给对方读一遍,注意听对方读,纠正字音。

5.生:互读开始。

6.师;谁想第一个站起来读给大家听?

7.生:找生读诗(2名)。

8.师:这首诗里面藏着许多生字宝宝,只有把它们学会,才能把这首诗学好!

9.出示小黑板:你认识它们吗?如果你认识就大声读出它的名字。

10.生:说音节,师板书。

11.生:一音一字齐读一遍。

12.这些字,如果你能给他们组词老师可高兴了。

13.生:开始组词。

14.师:如果你能想起哪个字有好的识记方法,老师会更高兴的。

15.生:说记字方法,师及时点拨。

16.师指字,你们一音一字齐读一遍。师不指,再一音一字齐读一遍。

17.师:擦掉音,你还认识它们吗?(生试读)。

18.师:现在我们来开火车读词语,看谁能大声地准确地读出来?(出示生字卡片)。

三.学写字。

师:这些字我们不仅要会认,而且有一部分字要会写,下面我们来学写两个字。

1(准备好虚宫格)出示音节,生读。

2.和老师一齐书空。3.师范写,生看老师写。

4.指导生写,一音两。

四.美读古诗。

1.师:看黑板古诗,把生字送回诗中你还认识它们吗?男女生各读一遍。

2.师:这么美的古诗,老师也想读一读,听一听,然后再来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3生:老师读的时候有停顿的地方。

4.对,这就是古诗的节奏美。自己练一练。师画节奏。

5.生;小声试读。

6.请跟老师读一遍。

7师:自己再读一遍。

8.师:谁想站起来读给大家听?(找2-3名)。

9如果你认为他读得好,就模仿他读一遍吧。

10.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你都读明白了什么?

11.生:各抒己见。

12.师:这首诗美吗?那就让我们一齐来美美的读一遍吧。会背的同学可以背。

五.赏读古诗。

品尝了如此美景佳句,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两种春天的景物画一画,并给它配上诗句;喜欢读诗的同学可以收集杜甫的其他诗句读一读,体会一下诗的意境美。

(下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