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亲教案完整版(精选8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怀念母亲教案完整版篇一《怀念母亲》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是“祖国在我心中”,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要让学生感受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要求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我个人觉得,这篇课文所体现语文人文性一面的应该是季老对母亲,对祖国深沉的爱,而语文的工具性一面则是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将这两者完美的结合,是最理想的课堂。 本班学生的地域来源比较繁杂,部分学生性格较为任性,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自律性差,上课好动,喜欢说话等。我是本学期接手任教该班的语文,我觉得这课内容可以让许多孩子感动,从而各个方面有所感触,尤其是学会感恩,怀念。该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注重预习,没有养成很好的预习习惯,所以教学起来不是很顺利。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描写对祖国母亲魂牵梦萦的句子。 2、品味揣摩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旅居海外时对祖国异常强烈的思念之情,从而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3、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1、学习体会关键词句,结合课外资料理解课文内容的读书方法。 2、凭借阅读经验找到对表情达意起关键作用的词句,并从中体会文章传递出来的情感——崇高的敬意、真挚的爱慕。落实“从关键词体会情感”等阅读策略,培养语感。 熟读课文,体会季老的爱母之心、爱国之情,传达“爱国应从爱母亲做起”的道理。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描写对祖国母亲魂牵梦萦的句子。 1、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从关键词句中体会文章表达出来的情感——崇高的敬意、真挚的爱慕。 怀念母亲教案完整版篇二1、学会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能抄写对祖国魂牵梦萦的句子。 2、感悟课文内容,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 3、感情朗读。 4、搜集文中相关的资料。 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 学生搜集关于季羡林的资料和阅读文章《永久的悔》,《我的中国心》的歌碟。 师:孩子们,我们每个人都有母亲,每个母亲都是世上最伟大的人,你们爱你们的母亲吗?你们知道失去母亲的滋味吗?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吧! 1、默读全文,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我对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着我度过了在德国的十年,在欧洲的十一年)。 2、再读课文,想想文中的两个母亲分别指的是谁? (一个是生身母亲,一个是祖国。)。 3、你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什么?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谈谈自己的感受。 4、小组交流、汇报。师生总结。 (体会到了对亲生母亲和祖国母亲的深深的爱与怀念。 对祖国母亲:我的祖国母亲,我这是第一次离开她。离开的时间只有短短几个月,不知道是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我想到故乡,故乡里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里的朋友。我有时简直想得不能忍耐。心里思潮起伏,又想起故国了。一想到我的母亲和祖国母亲,就心潮腾涌,惶惶不可终日,留在国外的念头连影儿都没有。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着我度过了在德国的十年,在欧洲的十一年。)。 1、通过时空阅读网范文词典理解。在不懂的地方做记号,准备与同学讨论。 2、与同学交流不懂的地方。 1、找出写怀念生母的句子,反复读,想想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2、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你是从哪些关键的词句中体会到作者的感情的? (我痛哭了几年,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如今到了德国,来到哥廷根这一座孤寂的小城,不知道是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我看了她的神气,想到自己的在故乡地下卧着的母亲,我真想哭!)。 (生抓住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泪流不止、频来入梦等词体会到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失去母亲的悲痛等。其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理解寝不安席,频来入梦的意思,结合对《永久的悔》的阅读,进一步体会到作者对生母的敬意和真挚的情感。为理解对祖国母亲的情感作好铺垫。)。 3、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交流放在下一课时)。 1、重点体会以下三个句子。 (常常进入梦乡或梦境。)。 祖国母亲频来入梦的原因是什么呢?(我第一次离开祖国,我热爱祖国)。 从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作者有一颗爱国心。强烈的思国情。)。 请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话。 (因为我深爱故乡、深爱老朋友,虽然我身在异国他乡,暂时不能与他们见面,但他们在我的心中永远都是美好的,所以我在想到故乡、老朋友时,心里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 从这句话,我们能感受到什么?(作者认为故乡、朋友都是最可亲、可敬的,在心目中,不管身处何地,他们都是美好的,令人回味的。足以看出他的思乡情、爱国情。)。 有感情地朗读。 (3)出示第三句: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在你的想象中,母亲的面影是怎样的? 细读怀念祖国母亲的句子,体会爱国情感。 2、自由读句子,说说自己的感受。 学生自由谈。(只要不偏离主题。)。 有感情地读。 3、从其他几个句子,你又感悟到什么呢? 【教学说明】此部分教学,不拘泥于一句一句地讲解过程,均由学生自己找出句子,不分先后秩序,学生找到的句子老师与学生共同朗读、共同讨论,得出祖国母亲与自己生母一般,让作者思念,作者那浓浓的思乡、爱国之情跃然纸上,同时通过文字也传递给了我们。教师应多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及抓住句子关键词语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感情,了解除武装句子的意思。 4、齐读这些句子,想想它们都让你体会到什么?把自己的感悟通过读表达出来。 1、通读全文,说说这篇文章的写法与其他的文章有些什么不同。 (如摘录日记,摘录文章来表达思想感情等)。 2、读文拓展,想象习作。 《寻梦》的开头一段和结尾一段都有(见课文),你能想象这篇文章的中间写了些什么吗?学生想象,再写一写。 3、学生交流习作片段,交流习作感受。 1、在1984年的春节联欢会上,香港歌星张明敏唱了一首歌,震撼了所有中国人的心,你知道那首歌的名字吗?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来唱唱这首《我的中国心》吧! 2、朗诵文后诗歌《我的中国心》。 3、唱完这首歌,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4.总结:这首歌唱出了所有海外游子的心声,虽然他们常年漂泊在外,可他们始终不忘自己的祖国,不忘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板书: 崇高的敬意真挚爱慕。 生身母亲=祖国母亲。 怀念母亲教案完整版篇三1.学会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能抄写对祖国魂牵梦萦的句子。 2.感悟课文内容,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 3.感情朗读。 4.搜集文中相关的资料。 教学重、难点: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关于季羡林的资料和阅读文章《永久的悔》,《我的中国心》的歌碟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母亲,每个母亲都是世上最伟大的人,你们爱你们的母亲吗?你们知道失去母亲的滋味吗?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吧! 怀念母亲。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默读全文,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我对俩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对这俩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着我度过了在德国的10年,在欧洲的11年) 2.再读课文,想想文中的俩个母亲分别指的是谁? (一个是生身母亲,一个是祖国。) 3.你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什么?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谈谈自己的感受。 4.小组交流、汇报。师生总结。 (体会到了对亲生母亲和祖国母亲的深深的爱与怀念。 对祖国母亲:我的祖国母亲,我这是第一次离开她。离开的时间只有短短几个月,不知道是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我想到故乡,故乡里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里的朋友。我有时简直想得不能忍耐。心里思潮起伏,又想起故国了。一想到我的母亲和祖国母亲,就心潮腾涌,惶惶不可终日,留在国外的念头连影儿都没有。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对这俩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着我度过了在德国的10年,在欧洲的11年。) 三、默读课文,勾出生字词。 1.通过时空阅读网范文词典理解。在不懂的地方做记号,准备与同学讨论。 2.与同学交流不懂的地方。 四、朗读课文,用横线勾出关键词句,加深体会。 1.找出写怀念生母的句子,反复读,想想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2.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你是从哪些关键的词句中体会到作者的感情的? (我痛哭了几年,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一位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如今到了德国,来到哥廷根这一座孤寂的小城,不知道是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我看了她的神气,想到自己的在故乡地下卧着的母亲,我真想哭!) (生抓住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泪流不止、频来入梦等词体会到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失去母亲的悲痛等。其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理解寝不安席,频来入梦的意思,结合对《永久的悔》的阅读,进一步体会到作者对生母的敬意和真挚的情感。为理解对祖国母亲的情感作好铺垫。) 3.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交流放在下一课时) 五、朗读全文,师生小结。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品评同学的朗读。 二、(接第一课时)继续交流感受深刻的句子。 1.重点体会以下3个句子 (常常进入梦乡或梦境。) 祖国母亲频来入梦的原因是什么呢?(我第一次离开祖国,我热爱祖国) 从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作者有一颗爱国心。强烈的思国情。) 请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话。 (因为我深爱故乡、深爱老朋友,虽然我身在异国他乡,暂时不能与他们见面,但他们在我的心中永远都是美好的,所以我在想到故乡、老朋友时,心里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 从这句话,我们能感受到什么?(作者认为故乡、朋友都是最可亲、可敬的,在心目中,不管身处何地,他们都是美好的,令人回味的。足以看出他的思乡情、爱国情。) 有感情地朗读。 (3)出示第三句: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在你的想象中,母亲的面影是怎样的? 细读怀念祖国母亲的句子,体会爱国情感。 2.自由读句子,说说自己的感受。 学生自由谈。(只要不偏离主题。) 有感情地读。 3.从其他几个句子,你又感悟到什么呢? 【教学说明】此部分教学,不拘泥于一句一句地讲解过程,均由学生自己找出句子,不分先后秩序,学生找到的句子教师与学生共同朗读、共同讨论,得出祖国母亲与自己生母一般,让作者思念,作者那浓浓的思乡、爱国之情跃然纸上,同时通过文字也传递给了我们。教师应多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及抓住句子关键词语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感情,了解除武装句子的意思。 4.齐读这些句子,想想他们都让你体会到什么?把自己的感悟通过读表达出来。 三、读文体会表达特点,有机拓展。 1.通读全文,说说这篇文章的写法与其他的文章有些什么不同。 (如摘录日记,摘录文章来表达思想感情等) 2.读文拓展,想象习作。 《寻梦》的开头一段和结尾一段都有(见课文),你能想象这篇文章的中间写了些什么吗?学生想象,再写一写。 3.学生交流习作片段,交流习作感受。 四、听音乐读诗歌,升华情感,结束教学。 1.在1984年的春节联欢会上,香港歌星张明敏唱了一首歌,震撼了所有中国人的心,你知道那首歌的名字吗?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来唱唱这首《我的中国心》吧! 2.朗诵文后诗歌《我的中国心》。 3.唱完这首歌,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4.总结:这首歌唱出了所有海外游子的心声,虽然他们常年漂泊在外,可他们始终不忘自己的祖国,不忘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板书: 怀念母亲 崇高的敬意真挚爱慕 生身母亲=祖国母亲 怀念母亲教案完整版篇四今天,我学完《怀念母亲》这篇季羡林老先生写的课文。让我知道季老身在异国他乡,可心却想着生身母亲与祖**亲,表达了他热爱祖国。 这时,我便想起我的母亲,她同其他母亲一样关爱我,一样担心我,一样教育我,跟其他母亲一样不顾疲劳为我赚钱,为我买学习用品,买衣服。可是,我却不为妈妈着想,有一次,妈妈让我帮她刻字,我正看着电影,说:“妈妈,这东西‘太难了’,我搞不出来!”说完,我又津津有味地看起了电影。妈妈叹了一口气,就自己匆忙地刻字。看了《怀念母亲》这篇课文后,我非常羞愧,因为太赖了!我下定决心,以后要孝敬母亲。 读了这篇课文后,我要向季羡林老先生学习。 怀念母亲教案完整版篇五1、接下来,就请大家自己读一读这篇文章。 (出示)自读提示: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读完后想想作者当年梦到了什么? 2、反馈第一项。 3、老师这儿也有几个词语: 朦胧、可见一斑、频来入梦。 4、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初步理解了一些字、词、句。现在请大家再读一读课文,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和边上的同学一起读,在读中进一步体会词句的意思。 5、同学们,课文我们已经读了两遍,那么作者当年究竟梦到了什么?你知道了吗? 6、反馈(母亲、祖国、故乡、老朋友……)。 怀念母亲教案完整版篇六今天,我们学了第六课,是作家季羡林的《怀念母亲》。 这篇文章中写了季羡林六岁离开母亲,在他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他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母亲去世,他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痛哭了好几天。从此,他失去了母亲,一想到母亲,他就会泪流不止,感到十分凄楚。他到德国之后,经常梦到自己的母亲和祖**亲。在1935年11月写的四篇感人的日记中,我读出他不但爱自己的母亲,还爱着祖国和远在祖国的朋友。在那之后,他写了一篇名叫《寻梦》的文章,表达了他热爱两个母亲的情感。 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我一定要向季羡林学习。我有时对母亲发脾气;有时还偷懒,没有更努力地学习。而他从小失去了母亲,得不到母亲的呵护,却没有受影响,反而更加热爱、思念母亲,更加勤奋学习,考取了博士学位,并去德国留学。在哥廷根的时候,他并没有忘记母亲。在《永久的悔》这篇文章中,他说:“我一生最大的悔,就是没能孝敬母亲。”这样一位大学者,取得了那么多成就,最后悔的竟然是没能孝敬母亲,这太不可思议了! 我在生活中要向季羡林学习,从小孝敬母亲,帮助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哪怕只是帮她泡一杯热茶、拿一双拖鞋。何况我已经长大了,能作一些复杂的家务了。不然,如果她像作者的母亲一样早逝,再想孝敬她也没时间了。 贵州黔西南兴义市红星路小学六年级:王宇晨。 --500字。 怀念母亲教案完整版篇七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能抄写对祖国魂牵梦萦的句子。 2.感悟课文内容,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 3.感情朗读。 4.搜集文中相关的资料。 教学重难点: 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 教学准备: 同学搜集关于季羡林的资料和阅读文章《永久的悔》,《我的中国心》的歌碟。 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师:孩子们,咱们每个人都有母亲,每个母亲都是世上最伟大的人,你们爱你们的母亲吗?你们知道失去母亲的滋味吗?让咱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吧! 怀念母亲教案完整版篇八(我对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着我度过了在德国的十年,在欧洲的十一年)。 2.再读课文,想想文中的两个母亲分别指的是谁? (一个是生身母亲,一个是祖国。)。 3.你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什么?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谈谈自己的感受。 4.小组交流、汇报。师生总结。 预设:对祖国母亲:我的祖国母亲,我这是第一次离开她。离开的时间只有短短几个月,不知道是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我想到故乡,故乡里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里的朋友。我有时简直想得不能忍耐。心里思潮起伏,又想起故国了。一想到我的母亲和祖国母亲,就心潮腾涌,惶惶不可终日,留在国外的念头连影儿都没有。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着我度过了在德国的十年,在欧洲的十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