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班音乐教案老鼠画猫教案及反思(实用9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音乐教案老鼠画猫教案及反思篇一活动目标: 1.通过听听、说说、画画、唱唱等活动形式,借助图谱学唱、乐唱歌曲。 2.丰富幼儿对歌曲的感知与表达,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倾听和音乐表现能力。 3.感受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情感,体验与他人合作的乐趣。 4.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5.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活动准备:。 纸若干张、画笔人手一支、猫头饰、大老鼠头饰各一个、图谱一组、音乐《老鼠画猫》等4首。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新歌。 1.鼠妈妈带领鼠宝宝去找食物。 2.遇见一只凶狠的大野猫,使老鼠们觅食行动受到阻碍,猫趾高气昂地走了。 (二)音画一体、学唱歌曲。 1、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1)“老鼠们”遇见危险搬家。 (2)“鼠妈妈”(休息--睡醒状):“妈妈刚才做了一个梦,梦见那只讨厌的大野猫变了,你们猜猜看,他会变成什么样子呢?”“鼠宝宝”们自由议论,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听听、说说理解歌词: (1)“鼠妈妈”带领“鼠宝宝”熟悉歌词:刚才妈妈把梦中的猫编成了一首有趣的儿歌,还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老鼠画猫》,你们来听一听我梦到的猫是什么样的。 (2)鼠妈妈:“宝宝们,说一说你听了这首歌感觉怎么样?” (3)妈妈梦见的猫现在成什么样子了?(幼儿回忆歌词)。 (4)鼠妈妈:妈妈为什么要画这样的猫?你们喜欢这样的猫吗?(幼儿理解歌词)。 3.画画、唱唱学习歌曲: (1)幼儿结伴,自主作画。(要求:5人一组,根据音乐歌词,合作画猫。)。 (2)根据歌词,检查画面。 (3)老师慢唱,进行绘猫。 (4)根据回应,出示图谱。 (5)根据图谱,幼儿演唱。 (6)运用说唱、伴奏演唱。 (三)情境再现,游戏收场。 1.善良、可亲的梦中之猫登场,引导幼儿根据歌曲内容尽情表现歌曲。 2.请猫先生去老鼠家族作客!(在《老鼠画猫》的音乐声中结束)。 活动反思: 第一,幼儿理解、记忆歌词中巧妙地结合图片。 歌曲《老鼠画猫》歌词诙谐幽默、形象鲜明,幼儿感兴趣。这首歌歌词有一定的顺序性,但歌词之间没有鲜明的前后关系,幼儿易把歌词内容记颠倒。我根据歌词内容设计了一些小图片,如小老鼠、笔、小眼睛、小爪、短腿、翘胡子等。活动中我根据歌词依次出示小图片,引导幼儿边看边朗诵歌词。最巧妙的是把小老鼠的尾巴画成一个往上翘,来引导幼儿学习滑音,幼儿一看到便自然会把声音唱得像老鼠尾巴一样向上翘,立刻找到滑音的感觉。 第二,各个环节衔接自然、逐层递进,活动结构严谨、紧凑。 这首歌曲节奏较快,旋律起伏大,且有滑音、说唱形式等演唱技能的要求。能抓住重点,分解难度,层层深入。学唱歌曲环节中,我先引导幼儿自然地唱这首歌,再加入滑音的唱法,然后再指导幼儿运用说唱形式进行演唱,符合幼儿认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规律,又能适时调整幼儿的心理状态,不断激发幼儿新的学习欲望,将活动逐步推向**。 第三,方法得当,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歌唱教学比较枯燥,需反复练习。为避免这一弊端,我首先用游戏导入活动来吸引幼儿,产生愉悦激发兴趣,接着根据幼儿好奇的特点引出“怪猫”,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猫怪在哪儿,在看图和学唱环节中,我不急于告诉幼儿歌词内容和演唱方法,而是引导幼儿去观察、讨论、寻找,使本是外在的学习任务变成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需要。这样一来,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活动就真正成为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了。 不足: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体会到新颖有效的教学活动手段能有效地帮助幼儿增强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能力。幼儿音乐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必须最大限度地体现音乐活动的独特魅力与优势,既要选择那些形象、生动、寓意含蓄、结构优美、幽默风趣的作品。教师必须以开放的、平等的、民主的、尊重幼儿的教育观念去选择方法、运用方法。 1、我的语言和动作如能更加夸张和显示歌曲的幽默就更好。 2、在活动设计上应该更加严谨。 3、活动的环节之间过渡自然,但是环节间的活动要更加紧扣,层层递进。 《纲要》中指出:要“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教育内容要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等等。在音乐教育中我觉得以下三种教学方法和谐统一,才能真正地发挥幼儿的创造潜能。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大班音乐教案老鼠画猫教案及反思篇二1、通过让幼儿听听、说说、唱唱等活动形式,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大胆运用表情和动作表现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 1、教育挂图《领域活动·艺术·老鼠画猫》 2、音乐磁带、录音机、图谱 1、组织全班幼儿律动入座。 2、练声《动物怎么叫》 今天我们班来了很多小动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它们是怎么叫的? 1 2 | 3 4 | 5 — | 5 4 | 3 2 | 1 — || 小猫怎么叫喵喵喵喵 3、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出示教育挂图,引入课题《老鼠画猫》。 今天老鼠告诉老师,它做了一个梦,梦见什么了?小朋友要认真看哦? (2)教师结合图谱帮助幼儿理解、熟悉歌曲内容。 小朋友要认真听听小老鼠先画猫的什么?再画什么? (3)幼儿跟教师有节奏地朗诵歌词,并根据歌词创编相应的表演动作。 (4)幼儿跟随教师轻声学唱歌曲。要求幼儿用自然好听的歌曲演唱。 (5)全班幼儿分组演唱。 (6)鼓励幼儿随着音乐一边演唱一边大胆地用表情和运用进行表现老鼠和猫的形象。 4、游戏《猫捉老鼠》 让家长和幼儿一起玩游戏,培养幼儿和家长的亲子关系。 这堂课教师的设计内容丰富,幼儿的学习兴趣较高,大部分幼儿都能大胆的演唱和表演。 如果能在表演唱时,请家长一同进行表演,效果会更好。当然,在这次的活动中也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 大班音乐教案老鼠画猫教案及反思篇三《指南》中对于大班幼儿艺术领域的目标中指出:艺术欣赏时常常用表情、动作、语言等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能用基本准确的节奏和音调唱歌。 同时,这种以弱战强,以智取胜的诙谐生动的反串角色的表演,使幼儿的兴趣和好胜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幼儿在听听、唱唱、玩玩的过程中能够掌握这首歌唱难度较大的歌曲。 1.情感态度:感受歌曲幽默诙谐的演唱方式,在音乐活动中体验快乐。 2.认知经验:在听听、唱唱、玩玩的过程中理解歌词内容。 3.技能方法:尝试用拍手唱、对唱、部分说唱的形式学唱歌曲《老鼠画猫》。 活动重点:理解歌词内容,可以边拍手边唱歌。 活动难点:体验说唱的形式演唱歌曲《老鼠画猫》 经验准备:对猫的认知。 物质准备:音乐《老鼠画猫》,猫的示范图1张,图谱1份 一、开始部分 【核心提问】: 小朋友们仔细听,小老鼠画了一个什么样的猫呢? 二、基本部分 1、教师播放音乐,幼儿欣赏并适时的出示示范图。 【指导语】:小朋友们,你们在歌词中听到了什么呢? 【核心提问】: 竖起小耳朵仔细听呦!听听歌曲里面都出现了什么呢? 2、教师出示图谱(按歌词顺序出示) 【指导语】:你们都听到了有小猫眼睛画小腿画少胡子翘(孩子说一个贴对应的图谱) 【核心提问】: 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们说一下老鼠是怎么画猫的? 先画的哪里呢?再画的哪里呢? 现在咱们一起来指着图谱把歌曲听一遍吧! 教师用图谱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教师示范滑音的唱法,引导幼儿学唱。 教师引导幼儿学习说唱的唱法,引导幼儿学习。 再次欣赏音乐,幼儿跟着图谱一起唱。 【指导语】:我们一起跟着图谱把歌曲唱一遍吧! 4、游戏活动《走迷宫》 【指导语】: 1.老师啊,给大家设计了迷宫探险,一共有三关,每一关都会有任务。谁想去探险举手? 2.第一关:小朋友们拍手唱歌 3.第二关:幼儿分成两组,进行对唱。 4.第三关:尝试用说唱的方式演唱整首歌曲。 5.大家都非常棒我们的探险迷宫顺利通过了小朋友们悦悦老师在户外也给大家设置的大迷宫,小朋友们补充点水分一起去走迷宫了! 【核心提问】: 1.第一关是什么内容呢猜一猜? 2.第二关是什么呢猜一猜? 3.第三关是什么呢猜一猜? 三、结束部分(出示真正的猫的图片) 【指导语】:今天我们的小朋友都特别棒,我们一起学习了新的有趣的歌曲.其实,猫是长歌词里唱的那样吗?原来这个猫是小老鼠梦里的猫,因为小老鼠害怕猫,所以梦里的猫就不那么厉害!希望小朋友在生活中,常常开动小脑筋,这样你们就会捕捉到很多有意思的事。把普通的变得更加有意思。老师希望你们和小老鼠一样拥有开心的梦,开心的世界。 四、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 美工区:幼儿可在美工区进行“画猫”的活动。 建构区:搭建“猫和老鼠”的家 科学区:设置三条不同的路,光滑的路、棉花路、有瓦楞的路,可设置情境当猫捉老鼠时,老鼠走哪条路最快。 2.家园合作:家长引导幼儿多观察、善于思考、激发想象力。 3.日常生活:开展“猫和老鼠”的主题活动。 附:歌曲简谱 本首儿歌有14个乐句、d大调4/4拍,适合大班年龄阶段幼儿开展,首先用猫的示范图引出歌曲,感知歌词内容。其次出示图谱,幼儿熟悉歌词并了解歌词顺序。最后采取了走迷宫的游戏方式进行设计,第一关是拍手唱歌,熟悉了歌词同时感知节拍。第二关是根据歌词做自己喜欢的动作,幼儿可以即兴创编动作。第三关是找一个好朋友面对面边唱边做自己喜欢的动作。活动重点是根据图谱唱歌曲,感知歌词的幽默诙谐。 针对本次活动的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1.在教学方法上可以运用问题导入的方式开始本次活动,通过有效的提问,幼儿带着问题欣赏歌曲,在目标和问题情境之间,通过自己的主动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进一步理解歌词内容。 2.在教学形式上大班幼儿能够掌握对唱、接唱、领唱、齐唱、轮唱等表演形式,在闯关过程中,可设置多样的.演唱形式。 3.在教学内容上带有歌词的音乐能具体形象的呈现歌曲想要表达的内容,歌词具体描述出了小老鼠“希望的”猫的样子,可以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引导幼儿大胆的对歌词进行创编,鼓励幼儿积极主动思考,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画”出小老鼠“喜欢的”猫,使接下来的活动更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并且可由此活动延伸,激发幼儿探索解决问题。 大班音乐教案老鼠画猫教案及反思篇四活动目标: 1.通过看图谱记歌词的方法熟悉歌词,并激发幼儿歌唱的兴趣。 2.自然、愉快地演唱歌曲,掌握滑音的唱法。 3.能大胆运用表情和动作表现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复习《猫捉老鼠》的游戏。 2.老师:“小朋友扮演的小猫真棒,一下子捉到了好几只小老鼠。现在请小朋友来看看郑老师带来的这只猫(师出示挂图),这只猫长得怎么样?它会是捉鼠的能手吗?” 3.引导幼儿观察挂图,并说出小猫怪在哪里? (眼睛太小,小爪太少,小腿太短,胡子太翘,没有牙齿)。 4.老师:“这只奇怪的猫是谁画的呢?你们听完老师唱一首歌就明白了。” 二、幼儿理解歌曲内容并学唱歌曲。 1.幼儿初步感受旋律,安静听老师把歌曲清唱一遍。 2.老师带领幼儿熟悉歌词。 三、结束部分。 1.引导幼儿根据歌曲内容大胆地想像动作,尽情表现歌曲。 2.幼儿自由结伴表演。 活动反思: 本首歌曲诙谐幽默,老鼠绘画的猫搞笑特征明显,根据形象的图谱幼儿一下就掌握了歌词内容。在滑音的表现方面还有待加强。 大班音乐教案老鼠画猫教案及反思篇五1、通过让幼儿听听、说说、唱唱等活动形式,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大胆运用表情和动作表现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 1、教育挂图《领域活动・艺术・老鼠画猫》 2、音乐磁带、录音机、图谱 1、组织全班幼儿律动入座。 2、练声《动物怎么叫》 今天我们班来了很多小动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它们是怎么叫的? 1 2 | 3 4 | 5 ― | 5 4 | 3 2 | 1 ― || 小猫怎么叫喵喵喵喵 3、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出示教育挂图,引入课题《老鼠画猫》。 今天老鼠告诉老师,它做了一个梦,梦见什么了?小朋友要认真看哦? (2)教师结合图谱帮助幼儿理解、熟悉歌曲内容。 小朋友要认真听听小老鼠先画猫的什么?再画什么? (3)幼儿跟教师有节奏地朗诵歌词,并根据歌词创编相应的表演动作。 (4)幼儿跟随教师轻声学唱歌曲。要求幼儿用自然好听的歌曲演唱。 (5)全班幼儿分组演唱。 (6)鼓励幼儿随着音乐一边演唱一边大胆地用表情和运用进行表现老鼠和猫的形象。 4、游戏《猫捉老鼠》 让家长和幼儿一起玩游戏,培养幼儿和家长的亲子关系。 这堂课教师的设计内容丰富,幼儿的学习兴趣较高,大部分幼儿都能大胆的演唱和表演。 如果能在表演唱时,请家长一同进行表演,效果会更好。当然,在这次的活动中也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 大班音乐教案老鼠画猫教案及反思篇六一、活动名称: 二、活动目标: 1、在有趣的游戏情节中理解歌词,初步学唱儿歌。 2、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并尝试通过肢体语言大胆表现出来。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是让幼儿理解并学唱《老鼠画猫》这首儿歌,难点是启发幼儿的想象力,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情感体验。 四、活动准备: 1请幼儿了解猫的一些知识。 2音乐《老鼠画猫》,黑板,粉笔,猫的画像。 五、活动过程: (一)、歌曲练声:《我爱我的小动物》。 (二)、游戏导入小朋友会念《小老鼠上灯台》吗?我们一起来念一遍,聪明的你们可以一遍念,一边模仿小老鼠哦。(教师带领幼儿念《小老鼠上灯台》)。 (三)、基本部分。 1.师:我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小朋友:为什么老鼠听到猫的叫声就吓得滚下灯台了?幼:…(老鼠害怕被猫吃掉)师:小老鼠会用什么办法来对付猫呢?幼:…(幼儿讨论,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小结)。 2.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师:我有一首好听的歌曲,是关于小老鼠的愿望的。仔细听一听,小老鼠有什么愿望?它是怎样做的?(教师播放一次歌曲)师:请小朋友说说看,你听到了什么?(幼儿回答,教师整理成为歌词)。 3.出示图谱,帮助幼儿记忆歌词。师:请小朋友认一认,图上画的是什么?(老鼠,画笔,猫,爪子,眼睛,胡子,腿,牙齿)师:请你们看着图谱,和我一起念歌词。(教师教两遍,然后请幼儿看图谱完整的说出歌词)。 4.学唱儿歌教师边弹琴,边清唱歌曲2~3遍,放慢速度,幼儿逐句跟唱。(重点教唱难重点句)。 5.请幼儿唱歌,教师画出猫的图片。 (四)、结束部分请幼儿拿出画笔,一边小声的唱一唱刚刚学会的歌曲,一边将猫的样子画出来。 附歌词:小老鼠来画猫哎呀眼睛要画小小老鼠来画猫小爪一定要画少小腿要画短胡子要画翘牙齿一个也不能要我们可以睡大觉小腿要画短胡子要画翘牙齿一个也不能要我们可以睡大觉。 大班音乐教案老鼠画猫教案及反思篇七1、理解歌词内容,能用自然、轻快地声音学习演唱歌曲。 2、认识歌曲中的“滑音”符号,掌握“滑音”的唱法。 3、学习说唱形式的演唱方法,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 一、图片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这是谁?那你觉得小老鼠最怕谁? 2、是呀,小老鼠最怕猫了。 二、学说儿歌,理解歌词内容。 1、教师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2、咦,为什么小老鼠不怕猫了呢?画了一只猫,哎呀,小老鼠要把猫画成什么样子? 3、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图片。 三、学唱歌曲,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一)教师范唱,感受幽默的旋律。 1、看着这样的猫,小老鼠的心情会怎样?(很高兴、很得意、很开心……)。 对了,他一高兴,就得意的唱起来了,听! 2、教师范唱。 为什么小老鼠要把猫画成这个样子呢?(胡子是猫的一柄活“卡尺”,用它可以判断自己所在的.位置、场所,了解自己和老鼠的位置关系,还能用胡子测量老鼠的洞口大小,使它能不失时机地捉住老鼠。如果猫失去了胡须,就会出现磕磕碰碰的现象,无法灵活地去追赶老鼠。)。 3、原来是这样,我们一起得意地来演唱一下。 (二)学唱滑音,感受滑稽的旋律。 出示“滑音”“反复”符号,你看看这是什么符号?是什么意思呢? (三)学习说唱,感受诙谐的旋律。 这首歌既有唱还有说,要不大家合作一下,前面大家一起唱,反复记号的地方一部分演唱,一部分说,好吗?最后老鼠画完了,安心地睡着了,唱时声音也应该越来越轻,越来越慢。 四、完整演唱,体验表演的快乐。 1、你们喜欢这首歌曲吗?为什么(有趣、滑稽……)那你们给这首歌取个题目吧? 2、这么有趣、滑稽的歌曲。你们想来表演一下吗? 3、请几名幼儿扮演小老鼠,配班老师扮演大猫。猫怎么会出来呀?不是给老鼠画的小眼睛、没牙齿、胡子翘了吗?原来这都是假的,是小老鼠做了一场梦。 大班音乐教案老鼠画猫教案及反思篇八1.能自然、轻快地演唱歌曲,掌握滑音的唱法。 2.初步学习说唱形式的演唱方法,活动中会控制自己的歌声。 3.能大胆运用表情、动作表现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 《老鼠画猫》歌曲音乐、图谱一张。 1.师:小朋友们见过老鼠吗?老鼠是什么样子的?见过猫吗?猫又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来听一听歌曲里的猫是什么样的。 2.教师合着伴奏完整范唱一遍。 1.出示图谱,帮助理解歌词。 师:小老鼠画了一只什么样的猫? 2.引导幼儿看图谱演唱歌曲。 3.幼儿听音乐找歌曲里的滑音,用标记符号在图谱上标出滑音的位置,学唱滑音。 4.出示反复记号,合着钢琴伴奏完整演唱。 听音乐,边表演边走出活动室。 大班音乐教案老鼠画猫教案及反思篇九1、能自然、轻快地演唱歌曲,掌握滑音的唱法。 2、初步学习说唱形式的演唱方法、活动中会控制自己的歌声.. 3、能大胆运用表情、动作表现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 《老鼠画猫》歌曲音乐、图谱一张。 一、谈话引入。 1、师:小朋友们见过老鼠吗?老鼠是什么样子的? 见过猫吗?猫又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来听一听歌曲里的猫是什么样的。 2、教师合着伴奏完整范唱一遍。 二、学唱歌曲。 1、出示图谱,帮助理解歌词。 师:小老鼠画了一只什么样的猫? 2、引导幼儿看图谱演唱歌曲。 3、幼儿听音乐找歌曲里的滑音、用标记符号在图谱上标出滑音的位置,学唱滑音。 4、出示反复记号、合着钢琴伴奏完整演唱。 三、用歌表演形式表现歌曲诙谐、幽默的风格。 四、活动结束。 听音乐,边表演边走出活动室。 核心理念:童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