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教学设计方案(汇总11篇)
方案是指为解决问题或实现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步骤和措施。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就是小编给大家讲解介绍的相关方案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晓教学设计方案篇一1、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晓、眠、啼”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一、导入新课。 1.谈话解题:同学们,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去观察自然景物的变化,你们都观察了吗?能把你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一说吗?(同学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你们说的都很好。把你们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写出来的话,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唐朝有位大诗人就是这么做的。他的这首诗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这首诗就是《春晓》。(板书课题)。 你们知道题目的意思吗?春晓:春天的早晨。晓:天刚亮的时候。 2.介绍作者:《春晓》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湖北襄阳人,大诗人李白的挚友,他一生没有做过官,大半辈子隐居农村,过着淡泊恬静的生活,年轻时曾漫游江浙,徜佯山水之间,历览自然风光,他擅长于写山水诗,字里行间凝聚着对人生和山河的热爱之情。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画出生字。 2.教师出示生词卡片,检查字词读音。 3.指名朗读,正音。 三、理解诗句,熟读成诵。 1.放课件,整体感受诗的意境。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谈谈对诗句的理解。 3.全班交流,教师做重点指导。 眠:睡眠、睡觉。 闻:听到。 啼:叫。 四、练习朗读、背诵。 1.听课文录音,体会读诗的语气和停顿。 2.指名朗读,读后评议。 3.教师说诗意,学生念出诗句。 4.同桌互背古诗。 5.学生扮演诗人吟诵古诗。 小结:春天的景色非常美,也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我们一定要珍惜春天的时光,爱惜时间。 五、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读课后的生字,想想自己能记住哪些字,用什么方法记的。 2.班内交流。 重点指导: 声:上面是“士”,不是“土”。 少:第一笔是竖,不是竖弯钩。 夜:第四笔是竖,不是坚提。 3.指导书写。 要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 4.学生在田字格本上练习书写。 春晓教学设计方案篇二: 春晓是一首五言绝句,作者孟浩然先写春睡的香甜和对明媚朝阳的喜爱,再回想昨夜的风雨落花,表达出他对美好春光和大自然的赞赏。 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学定教。牢牢抓住朗读这条主线,充分发挥画面的作用,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在由浅入深的学习中引导学生体会学习古诗的方法。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 2、粗解古诗诗意,体会诗的意境,同时感受作者爱春、惜春,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3、会写“处、夜”等9个生字,会认12个生字,掌握积累学习古诗的方法。 学会生字,有感情朗读,感知诗意并背诵。 相关课件、生字卡片,古筝曲。 一、知诗人。 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孟浩然。 二、解诗题。 1、看题目可知,作者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2、晓:早晨,春晓:春天的早晨。这是一首描写雨后春天早晨情景的诗。 三、读诗解诗感春意。 课件播放:舒缓悠扬的音乐声中,不时有小鸟飞来。生机勃勃。 诗人孟浩然看到了这美丽的春色,创作了这首诗。会背的同学请跟老师背一遍。 1、初读感知。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检查读的效果(注意指导学生读准5个生字的音)。 (3)指导学生读出节奏和重音,体会韵脚。 (4)自由练习朗读。边读边体会“晓、鸟、少”3个字在诗歌中的特别之处。 (5)生互读互评。 (6)师指名读,师生共同评议。 2、合作交流,理解诗意。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读诗、品诗,互相谈谈对诗句的理解。 (2)图文结合,提升理解。 课件出示诗句句意的理解,学生对照说出原诗句。 (3)播放课件,依次出现4句诗描写的画面,学生对照画面说出古诗中相应诗句。 (4)配乐朗读。 同桌对读、小组轮读、表演读,原句译句结合齐读等。 四、想象朗读读悟诗境。 1、我们和诗人孟浩然都看到了“春日美景”的画面,这时候的心情是怎样的?谁来说一说?(板书:喜悦、赞美、喜爱)。 2、把自己想象成诗人孟浩然,反复吟诵古诗,体会诗人写诗时的心情。 3、放古筝曲,闭眼听,边听边在脑子里画画,你看到了什么? 4、随曲朗读,能背的齐背。 五、识字写字。 1、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字词读音。 2、指导书写。 “处”字引导认识“折文” “夜”字第4笔是竖,不是竖提。 春晓教学设计方案篇三1.简介作者孟浩然。 2.根据诗意编故事讲述。 大意是孟浩然夜读入睡,半夜被风声雨声惊醒,一会儿又睡着,直到鸟鸣声传来才发觉天亮了。起床后,边听边说:“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忽然,他想起夜里听到的风雨声,走到窗前,边看边说:“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由此,留下了一首名诗《春晓》。 3.范读课文。 4.猜猜看:课题中“晓”指的是什么时间? 5.读古诗,学字词。 6.背诵古诗,完成练习。 春晓教学设计方案篇四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晓、眠、啼”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1.谈话解题:同学们,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去观察自然景物的变化,你们都观察了吗?能把你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一说吗?(同学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你们说的都很好。把你们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写出来的话,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唐朝有位大诗人就是这么做的。他的这首诗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这首诗就是《春晓》。(板书课题)。 你们知道题目的意思吗?春晓:春天的早晨。晓:天刚亮的时候。 2.介绍作者:《春晓》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湖北襄阳人,大诗人李白的挚友,他一生没有做过官,大半辈子隐居农村,过着淡泊恬静的生活,年轻时曾漫游江浙,徜佯山水之间,历览自然风光,他擅长于写山水诗,字里行间凝聚着对人生和山河的热爱之情。 学习方法: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画出生字。 2.教师出示生词卡片,检查字词读音。 3.指名朗读,正音。 1.放课件,整体感受诗的意境。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谈谈对诗句的理解。 诗句的大意是:(我)在春天的夜晚里睡得十分香甜,不知不觉中天已经亮了。醒来后听见到处是鸟叫的声音。回想起昨夜曾听到风声和雨声,不知道有多少花朵被风雨打落了。 3.全班交流,教师做重点指导。 眠:睡眠、睡觉。 闻:听到。 啼:叫。 1.听课文录音,体会读诗的语气和停顿。 2.指名朗读,读后评议。 3.教师说诗意,学生念出诗句。 4.同桌互背古诗。 5.学生扮演诗人吟诵古诗。 小结:春天的景色非常美,也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我们一定要珍惜春天的时光,爱惜时间。 1.读课后的生字,想想自己能记住哪些字,用什么方法记的。 2.班内交流。 春晓教学设计方案篇五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知道这些生字在诗句中的意思。认识一个多音字。 2、初步懂得两首古诗的意思,感受作者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 1、能用自身的话说说诗意。 2、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写几句话。 两课时。 优秀教案: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春雨》。 2、初步感受《春雨》的诗意,感受作者对春雨的喜爱赞美之情。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1、小朋友们,现在正好是春天,天气暖和,百花齐放,人们心情舒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古代诗人抒发自身对春天喜爱的古诗。 2、板书课题。 1、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一首古诗,齐读课题。 2、你们知道这首古诗是谁写的吗? 3、作者简介“。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诗人,被人称为“诗史” 1、自身小声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指导看图,说一说春雨的特点。 3、指名读第一句,边读边理解。 这一句的意思就是:这真是一场好雨,你知道什么季节需要雨水吗?春天一到,就下了起来。 4、为什么春雨是好雨呢? 5、齐读第一句。 6、指名读第二句,边读边理解。 这句诗的意思是:春雨往往在夜间,乘人们不注意的时候,随着春风轻轻地洒落,滋润着万物。 7、齐读第二句。 教师范读,同学自身练习。 8、有感情地背诵。 这首诗赞美了和时而下,无声地滋润着万物,反映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赞美之情。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5个生字,掌握“春晓、眠、觉、闻、啼鸟、知”等词语。 2、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内容,并能用自身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能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4、到郊外或公园去找春天,把看到的大自然的变化,先说说,再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导入。 1、指名朗读背诵《春雨》。 2、今天,我们还将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板书课题:春晓]。 1、范读课文,学会体会诗的意思。 2、讲解诗意。 (1)介绍诗的作者。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他写的田园山水诗很有名。 (2)逐句分析。 全诗共四行,两句话。 第一行:讲春天的晚上人们睡得很熟,很沉,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眠:睡觉晓:天亮)。 第二行:讲醒来以后,听到到处都有鸟的叫声。 (闻:听到啼:鸟叫)。 第三、四行:昨夜又刮风又下雨,不知花被打落多少。 仔细看图,展开讨论。 《春晓》写的是百花盛开,小鸟在枝头欢快地鸣叫,风雨过后,地上满是落花的春天清晨的景象。 4、小结。 这首诗既写了春天的早晨,雨过天晴,小鸟在枝头鸣叫跳跃的欢乐局面,又抒发了作者对昨夜风雨交加,满地落花的惋惜之情。诗中有声有色,有景有情,意境清新、自然,构成了一幅情景交融的春晓图。 1、范读课文,注意停顿。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请同学反复读诗,在注意停顿的基础上,注意生字读音。 3、请同学背诵课文。 4、指导生字。 (1)复习旧字。 浇民耳帝。 (2)请同学说出新字。 晓眠闻啼。 (3)指导重点字。 晓:右上角最后一笔为撇,没有点。 5、看图读诗,体会文中意境,注意语气。 1、指导同学说话。 (1)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你看到了什么变化? (2)花、草、树有什么变化? (3)小动物有什么变化?鸟和自身所见到的动物有何变化? 2、教给同学说话方法。 (1)注意说话次序,回忆上次《春天》看图说话的次序。 (2)要加进想象和形容词,体现出春天万物复苏的情景。 3、广泛让同学练习说话。 (1)单个说。 (2)同位子说。 (3)请同学到前面说。 1、让同学通过观察说出春天大自然的变化,再让同学练习写一写。 2、收集几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春晓教学设计方案篇六1。学会6个生字。认识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春天美好,要珍惜春光。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观察周围自然景物的变化。 2。本课生字卡片,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背诵《草》。 2。揭示课题。认识“晓”,读准课题。 二、简介作者和课文。 1。作者:唐代诗人孟浩然。 2。以故事形式介绍古诗。大意是诗人夜读入睡,半夜被风声雨声惊醒,一会儿又睡了。直到鸟鸣声传来才发现天亮了。起身后,边听鸟鸣边吟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忽然,他想起夜里听到的风声、雨声,走到窗前,边张望边吟诗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由此,留下了一首好诗《春晓》。 3。范读课文。 三、自读课文,教师巡视。 要求: (1)借助汉语拼音读通古诗。 (2)画出本课要求学会、认识的生字,读正确。 四、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一、二行中的生字,眠、觉、啼,再读一读这两行诗。(指名读——齐读)。 2。认读三、四行中的生字:夜、雨、声、知、少(注意三个翘舌音的字),再读一读三、四行诗。(指名读——齐读)。 3。连起来读一读古诗。 五、指名朗读、背诵。 1。朗读古诗,注意诗句的节奏,作者的心情。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2。背诵课文。(指名、分组、齐背)。 六、指导写字。 觉:“学”下面的的“子”换成“见”。 夜:第四笔是“竖”,不要写成“竖钩”。注意指导笔顺,提示不要漏写第七笔“点”。可与熟字“衣”比较字形的异同。 雨:仿佛隔窗观雨。里面左右各两点,上下排列,像檐下滴水。 声:上面是“士”,不是“土”。下面的最后一笔是“丿”,不是“竖弯钩”,不能写成“巴”。 知:左边是把“午”的“竖”改撇,再加一点。右边是“口”表示知道了要用口说出来。 少:上面与“小”不同,第一笔是竖,没有钩。 七、抄写生字(完成课后练习2)。 八、巩固练习。 1。填空。(完成课后练习3)。 指导:先数一数每个字的笔画,边数边在字下注上笔画数,再把相同笔画数的字写在一起。 2。朗读、背诵课文,填空。(完成课后练习4)。 3。补充诗句吟诵。 自古以来,人们都喜爱春天,珍惜春光。古代诗人写下了不少咏春的诗句,我抄了几句,你们想读吗?(出示诗句,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练习背诵。)。 推荐朗读的诗句: (1)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2)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4)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以上诗句都注上拼音,供同学自由朗读,不必讲解。 春晓教学设计方案篇七1、学会6个生字。认识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春天美好,要珍惜春光。 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1、布置学生观察周围自然景物的变化。 2、本课生字卡片,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1课时。 一、复习导入 新课 1、背诵《草》。 2、揭示课题。认识“晓”,读准课题。 二、简介作者和课文 1、作者:唐代诗人孟浩然。 2、以故事形式介绍古诗。大意是诗人夜读入睡,半夜被风声雨声惊醒,一会儿又睡了。直到鸟鸣声传来才发现天亮了。起身后,边听鸟鸣边吟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忽然,他想起夜里听到的风声、雨声,走到窗前,边张望边吟诗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由此,留下了一首好诗《春晓》。 3、范读课文。 三、自读课文,教师巡视 要求: (1)借助汉语拼音读通古诗。 (2)画出本课要求学会、认识的生字,读正确。 四、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一、二行中的生字,眠、觉、啼,再读一读这两行诗。(指名读——齐读) 2、认读三、四行中的生字:夜、雨、声、知、少(注意三个翘舌音的字),再读一读三、四行诗。(指名读——齐读) 3、连起来读一读古诗。 五、指名朗读、背诵 1、朗读古诗,注意诗句的节奏,作者的心情。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2、背诵课文。(指名、分组、齐背) 六、指导写字 觉:“学”下面的的“子”换成“见”。 夜:第四笔是“竖”,不要写成“竖钩”。注意指导笔顺,提示不要漏写第七笔“点”。可与熟字“衣”比较字形的异同。 雨:仿佛隔窗观雨。里面左右各两点,上下排列,像檐下滴水。 声:上面是“士”,不是“土”。下面的最后一笔是“丿”,不是“竖弯钩”,不能写成“巴”。 知:左边是把“午”的“竖”改撇,再加一点。右边是“口”表示知道了要用口说出来。 少:上面与“小”不同,第一笔是竖,没有钩。 七、抄写生字(完成课后练习2) 八、巩固练习 1、填空。(完成课后练习3) 指导:先数一数每个字的笔画,边数边在字下注上笔画数,再把相同笔画数的字写在一起。 2、朗读、背诵课文,填空。(完成课后练习4) 3、补充诗句吟诵。 自古以来,人们都喜爱春天,珍惜春光。古代诗人写下了不少咏春的诗句,我抄了几句,你们想读吗?(出示诗句,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 ,练习背诵。) 春晓教学设计方案篇八2.师述:桃花静静地盛开着,花瓣是那么新鲜,像刚被雨水洗过似的。各种各样的鸟儿从巢里飞出来,有的站在枝头欢叫,有的在树间飞来飞去,自由欢快,没有人来打搅,这是一天中的什么时候呢?(早晨)。 3.春天的早晨多么美丽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孟浩然写的一首描写春天雨后早晨美景的古诗《春晓》。(板书课题)。 4.(指“晓”)这个字读什么?日字旁表示与什么有关?“晓”是什么意思?师:在文中指“早晨”。 5.齐读“春晓”。“春晓”的意思就是——? 6.过渡:理解诗题后,你想知道什么?(启发学生质疑)(出示卡片理解诗题)。 1.听录音范读。 2.自读。 3.指读。 4.过渡:下面我们来理解诗句,在这基础上体会诗情。 前两句: 1.出示图2:诗人本来在干什么? 诗中哪个词表示睡觉的意思?(眠)正音。你怎么看出来它表示睡觉? “春眠”是什么意思?春天的气候暖和,睡起来会睡得怎样?(很香)那“春眠”的意思就是____?(春天的夜里睡得很香)。 2.(指“觉”)这个字读什么?再读。我们平时常用到这个字,谁来组词?这儿是什么意思?(觉得)。 3.“晓”呢?跟诗题中同一个字,是解释为“天亮”呢,还是“早晨”?(天亮)。 4.指说第一句的意思。(春天的夜里睡得很香,不知不觉地天已亮了。)。 5.指导读第一句:春眠/不觉晓。(师范读指读齐读)。 6.诗人睡得很香,朦朦胧胧中听到什么?(鸟叫声)你从哪句看出?“闻”什么意思?(听到)“啼”是一个生字,齐读。意思是什么?(叫)“啼鸟”解释的时候倒一下,为“鸟啼”,就是——?(鸟叫)这句话的大意是什么?(到处听到鸟的叫声)。 1/212下一页尾页。 7.看图1,想想可能有哪些鸟在叫? 这些鸟在唧唧地欢叫,我们来听一听。(放录音,听鸟叫)。 练说:()的鸟叫声。 再来说说第2句的意思,把()填的词放进去。 8.想想这时候诗人的心情怎样?(喜悦)练读:处处/闻啼鸟。 9.请大家把自己当作诗人,闭上眼,睡觉。师述:“睡着,睡着,朦胧中听到鸟的叫声,一声,两声(放鸟声)你睡意全消,睁开眼睛,一看,天都亮了,天也晴了。你触景生情,于是哼出了两句诗:——?(读1、2句`)。 后两句。 1.诗人坐在床上,听着窗外的鸟叫声,想起了什么呢? 2.“夜”指哪一夜?昨天夜里,诗人听到什么声音?(刮风下雨的声音)。 连起来说说3、4句的意思。(注意:开头加“想起”。)。 4.我们知道春天是一个百花盛开的季节,想想春天里有哪些花?这些花受到风雨的吹打,像雪花似的片片飘落,落在地上(看图3),看这景象美不美?诗的最后一句告诉我们春天花很多很美,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想到美丽的花朵飘落地上,美丽的春光即将逝去,诗人心中又有点儿——?(惋惜)诗人爱春、惜春,这是他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感情。现在老师做诗人,吟一吟这两句诗: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请你们各自也做诗人,来吟诵一遍。(注意:想象自己站在窗前,面对着满地落花。)。 5.小结:刚才我们理解了全诗,体会了诗的感情。(卡片出示: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1、我们把整首诗有感情地读一读。 2、听录音范读。 3、配乐指读—配乐齐读。 4、练背。 1.我们今天学到了一种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诗题—理解诗句—体会诗情—读背全诗。希望大家把这种学习方法运用到以后的学习中去。 六、表演巩固。 一生上台演一个孙子,师演奶奶,对话: 奶:今天你们在学校里学了什么呀? 奶:什么春大春小的?什么意思呀? 生:就是春天的早晨。 奶:你把这首诗背给我听听。 春晓教学设计方案篇九“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是新课标强调的教学理念之―。因此,在教学中,我紧紧围绕“春”的主题,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从猜谜语、律动表演导入,再通过说春天、唱春天来引导学生探索和体验春天。并将情境、音乐知识和创作内容三者有机结合,通过欣赏、演唱古诗词歌曲,让学生感受音乐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1、通过歌曲《春晓》的学习,感受音乐与古诗的完美结合,对以我国古典诗词为题材的现代音乐作品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通过用不同的速度来演唱歌曲《春晓》,体会不同的速度对音乐情绪和音乐形象所产生的作用。 3、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春晓》。 学唱歌曲《春晓》,井进行相关的音乐活动。 引导学生借助歌唱、朗诵、舞蹈等手段来表现歌曲(古诗)。 一、创设情境 1、猜谜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想猜猜吗? 出示谜面,后长叶子先开花,花像小小金喇叭,喇叭吹起嘀嘀哒,吹得冰雪全融化。(猜一植物)――喇叭花。 对呀,喇叭花在迎接春天的到来呢。 2、歌表演《春天在哪里》。 小朋友们听过《春天在哪里》这首歌吗?让我们随着音乐跳起来吧。 3、春天是―年四季中最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春天是那样的美,到处是万紫千红,到处是花红柳绿。哪位小朋友能够用你的歌声来表现春天呢?(学生自由演唱) 4、刚才大家演唱了赞美春天的歌曲,还有哪些同学能够吟诵赞美春天的古诗呢? 二、欣赏古诗 1、刚才有位同学吟诵了《春晓》这首诗,你们看,唐朝诗人盂浩然多么了不起,仅仅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来感受这美妙的诗句吧!(师生共同诵读古诗) 2、读了这首诗,你感受到了春天的哪些美景呢? 3、大家说的太好了,面对这么美丽的春光,我们的诗人盂浩然不禁吟到:“春眠不觉晓,……”(配乐朗诵) 三、学唱歌曲 1、这首诗也被谱成了歌曲,大家想不想听一听。 2、欣赏童声合唱《春晓》,感受歌曲情绪。 3、老师示范演唱。 4、学生用la哼唱。 5、轻声演唱歌词。 6、解决难点: (1)歌曲的四个休止符处加上四个动作:听、听、看、摇头。 (2)最后一句附点节奏。 7、那么美丽的春天,你怎样用动作表现出来呢? (1)集体讨论、归纳、积累、示范。 (2)集体表演。 8、分别用慢速、中速和快速演唱歌曲,请学生仔细聆听,说一说三遍演唱的速度和情绪有什么不同,分别表演。 四:创作表演 1、引导学生选择表现形式。 (1)吟诵(2)演唱(3)舞蹈(4)综合以上或其它形式。 2、小组讨论、创作。 3、表演展示。 五、课外延伸 1、拓展欣赏其它以我国古典诗词为题材的声乐作品。 2、小结本课。 3、律动出教室。 这是本课主题“音乐与诗歌”的点睛之笔,在二年级学生通过实例体会了音乐与诗歌的完美结合后,以总结的形式对音乐与诗歌的关系加以提炼,虽然寥寥数语,但已足矣。引导鼓励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举一反三,去寻找、品味其它富有音乐性的古诗才是本课更重要的意义所在。 春晓教学设计方案篇十学生的知识积累是不同的,学生的理解方法也是各异的,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也应该是自主的,让学生运用以有的知识和能力,研究学习理解古诗,逐步引导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1、通过自主学习,学会课文2个生字,拓展学习部分新字,进一步巩固对形声字造字律的认识。 2、自主、探究学习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进一步体会古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多媒体课件。 一、课件创设情景,指导练习说话。 1、出示画面:春天,百花盛开,蜜蜂在花丛中飞舞,枝头,不时有小鸟飞来,唧唧喳喳地叫着,到处春意盎然。 2、看画面引导学生练习说话。 3、是呀!春天多么美好。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 春天景色的古诗。(课件出示古诗) 二、自主学习生字,初步了解古诗。 1、自由诵读古诗,说说这首诗给你的第一印象。 2、读通古诗,自己找合作伙伴学习生字。 3、交流反馈:你对哪个生字最感兴趣?有什么好办法识记。 初拟交流重点如下: 1)、晓:“晓”是天亮的意思,所以用日字旁。“晓”字在书写时不要在右上角多一点。 2)啼:“啼”用了口字旁,啼的意思是“叫”。“啼”右边是皇帝的“帝”。 在学生交流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把交流的话语组织好。 4、娃娃教学,拓展学字。 小朋友们学会了“晓”字,你们还认识和“晓”字长相很像的姐妹吗?请你把“它”介绍给大家。 学生回答情况例举: 教师对学生的交流作适时的点拨。 5、指名诵读古诗。 6、教师简介作者。 7、理解题意,重点理解“晓”的意思。 三、提出研读专题,研究学习古诗。 过渡:刚才我们已经理解了“春晓”就是春天的早晨,不难看出全诗描写的就是春天早晨的景色。那么整首诗写了哪些景色?要求在诗句中用圆圈加以表示。(鸟、风雨、花) 1、引出研读专题: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物,读读诗句,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说说诗人在描写这景物时的感情。 2、提出研读的要求: 1)、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圈圈点点,或涂涂画画。 2)、遇到自己也不是很理解的问题,可以采取合作方法,也可以找老师合作学习。 3、学生围绕专题自由研读全诗,教师参与学习。 四、交流研读成果,落实训练目标。 1、明确交流要求:大胆表述,认真倾听,及时补充,学会交流。 2、学生自由交流学习成果,教师点拨,并随机落实训练目标。 (以下各部分内容的先后顺序及互动过程,均以学生的实际研读情况作出弹性处理。学生解释一处,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在黑板上表示出来。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交流的质量,并适时教给正确的交流方法。) 处处闻啼鸟 1)、理解“处处”的意思。练习给“处处”找近义词。 2)、课件播放鸟叫声,理解“闻”的意思。区别平时句子中的“闻”和诗句中的“闻”的不同,进行练习。 说说下列句子中闻的意思。 放学回家,我刚进家门,就闻到一股香味从厨房中飘来。 居里夫人是世界闻名的女科学家。 3)、理解“啼”的意思,说说别的动物叫又可为什么?例如:马嘶、虎啸、鸡鸣、狮吼等。 4)、自由交流对整句诗的理解。 5)、交流诗人听到鸟叫声时的心情,并指导感情朗读。 夜来风雨声 1)、课件播放风雨声,进入情境想象说话:你眼前出现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 2)、理解“夜来”的意思。 3)、交流整句诗的理解。 4)、交流诗人在诗句中的感情。 5)、在自己体会到的诗人感情中朗读诗句。 花落知多少 1)、感知诗句中诗人惜春的那份淡淡的忧伤。 2)、交流对整句诗的理解。 3)、指导读出那份淡淡的忧伤感。 3、在理解了后三句的基础上学习理解第一句:春眠不觉晓 1)、“眠”是什么意思?“春眠”指的是什么? 2)、这里的“晓”与题目中的“晓”有什么不同? 3)、理解整句诗的意思。 4、交流整首诗的意思。 五、指导背诵全诗,延伸课外学习。 1、播放音乐,自主背诵全诗。 (短短的四句诗描绘了这么多的景物,包含诗人复杂的感情变化,古诗的艺术魅无穷!让我们一起把这首诗背下来。看谁背得快?看谁背得好?) 2、孟浩然带着淡淡的忧伤描写了春天早晨的景色,也有一位诗人 在春天的夜晚听到了风雨声后,写下了一首诗,我们一起来看看诗中诗人的心情。(课件出示古诗:春夜喜雨)感知整首诗的色彩,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每首诗中都浸透着诗人的感情。 3、提出课外学习任务:找几首描写春景的古诗,并背诵下来。 春晓教学设计方案篇十一1.能感受此诗优美意境,品味古诗雅韵,尝试古诗新唱。 2.能优美连贯的演唱歌曲。 3.能理解并灵活运用重点乐理知识。 连线内一字多音及倚音的演唱。 演唱时的气息控制和连贯性。 1.欢迎大家来到“中华好诗词”的比赛现场,诵读国学经典,弘扬中国风韵。今天请同学们积极参加“咏春”古诗朗诵会,看谁的激情更高、实力最强! 2.请小督学选出自己组最优秀的诵读选手参加比赛。 3.师:大家读得太好了,那么今天我们来个古诗新唱《春晓》,请看教学目标。 1.我也想朗诵了,请大家给我公正的评价好吗?那么让我们一起有感情的朗读这首《春晓》吧! 2.了解此诗作者孟浩然,请学生说说,教师再简介作者。 3.初听歌曲,感受情绪特点,找出乐理知识。 4.重点学习“连线”,区分连音线和圆滑线,找出各有几个并唱一唱。 5.自主听歌学唱,难点一字多音老师教唱。 6.齐唱歌曲,找出不会的地方,着重学唱。 领唱加齐唱、男生女生pk赛、各小组接龙唱。 古诗新唱我能行:找出描写春天的其他古诗尝试古诗新唱。 1.寻找春天,歌颂春天。 2.我来描绘春天,以自己的方式赞美春天。 今天我们用自己的实力歌颂了春天,那么就请大家爱生活、爱古诗、爱大自然,让我们去拥抱春天吧! 爱凡杰第一小学朱先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