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魅力教案板书(精选10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语言的魅力教案板书篇一1、 学会本课14个生字及新词,认读5个字。 2、 练习用“可是”造句。 3、 练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6自然段。 5、 了解法国著名诗人让彼浩勒用语言协助盲老人的事,体会诗人同情协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感受语言的魅力。 体会诗人在木牌上填写那几个字所发生的巨大作用,感受语言的魅力。 1、 理解课文第6自然段。 2、 学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 计算机演示文稿。 2课时。 教学目的: 1、 会本课14个生字及新词,认读5个字。 2、 练习用“可是”造句。 3、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教学过程: 1、 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2、 初读课文,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语。 (1) 自读课文。 (2) 自同学字词语,质疑答疑。 重点指导“魅”、“牌”、“添”“醉”、“漆”的字形。 理解词语意思:魅力 繁华 褴褛 陶醉 无动于衷 姗姗而去 良辰美景 3、 细读课文,想想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4、 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5、 练习。照样子写句子。 春天到了, 可是 俺什么也看不见。 教室外同学们有说有笑, 作业:(1)复习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教学目的: 1、 了解法国著名诗人让彼浩勒用语言协助盲老人的事,体会诗人同情协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感受语言的魅力。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6自然段。 3、 练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 教学重点: 体会诗人在木牌上填写那几个字所发生的巨大作用,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学难点: 1、 理解课文第6自然段。 2、学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 教学准备: 计算机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1、 引入: 这节课俺们继续学习23课,请大家齐读课题。谁能告诉大家“魅力”是什么意思? 你觉得生活中什么事物是有魅力的?语言的魅力又是什么呢?让俺们一起学习课文,去感受语言的魅力。 2、 快速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有魅力的语言指的是课文中哪句话? “春天来了,可是俺什么也看不见!” 3、 默读课文,考虑:诗人添上这几个字后,情况有什么变化? 盲老人这前后神态语气的变化应怎样朗读呢? 朗读盲老人说的话。 4、正是诗人添上的这几个字,使行人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使盲老人的收入发生了变 化,心情也发生了变化,在发生这些变化的同时,什么没有变呢? 自身读第6自然段,考虑:这几个字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作用? 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 “春天来了”让俺们联想到什么。 但这良辰美景,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只是一片漆黑,这是多么令人心酸呀!诗人用“可是”这个转折词,把世上最美好的事物和最凄惨的实际联系到一起,使看到这句话的人,先发生了美好的联想,随之想到盲老人的处境,又发生了悲伤、心酸的感情,也发生了强烈的同情心。 再读一读第6自然段。 6、假如俺们的生活中多一些这样富有诗意,具有浓厚感情色彩的语言,生活也会变得丰富多彩的,让俺们也来试一试。 看图,图上画的内容要告诉人们什么?写上“请勿摘花”好不好?你想怎样写这句话? 先自身考虑,再集体交流。 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6自然段。 2、 继续完成课后练习第5题。 3、 (选做)收集有魅力的警示语。 语言的魅力教案板书篇二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六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感受语言的魅力。 3、练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 4、学会本课21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繁华、木牌、过往、打扮、悲伤、添上、陶醉、漆黑等词语。 5、教育学生从小培养自己的同情心,增强助人为乐的意识。 体会诗人添上那几个字产生的巨大作用,感受语言的魅力。 理解第六自然段,学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 第一课时: 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理解词语。 师:同学们,在本单元,我们已经结识了古今中外几位名人,都有谁谁啊?谁能说说?(我国明代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加拿大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大夫)从他们身上我们发现了什么?(李时珍一主为病人解除痛苦而学医的崇高的思想,白求恩在危险环境中仍然为伤病员做手术,也有一种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不错,那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课文,学习一位著名诗人的高尚品质。 师: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同学们,读完题目,心里有什么感想?想知道点什么?或者你知道了什么?谁能谈谈! 生:(魅力指的是非常有吸引力)。 生:(到底什么语言有那样的吸引力了?)。 生:(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 师:那这句话为什么就吸引人了呢?吸引谁了呢?想知道这些问题,开始读课文,找答案吧! 2、让生说说读完后的感想: (双目失明)。 盲人课文中是用什么词说的。 3、找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课件(衣衫褴褛,头发斑白,双目失明)穿着描写。 5、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你有没有什么疑问? (1)课件(他不像其他这样做的。)从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自尊心很强。 (2)无动于衷是什么意思?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这说明什么?(因为街上出现一个乞丐而且是盲人,那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他们都不为其然了,所以就无动于衷)。 6、师: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著名诗人让彼浩勒是怎么做的?(找生读2、3、4、自然段)。 7、生:让彼浩勒问了盲老人,然后盲老人就说(课件)(唉!悲伤)课件(悲伤)感到很伤感,也很难过。指导有感情地读句子。 8、听到这些,让彼浩勒又怎么做了?生(拿起笔,添上了春天到了,可是几个字,就匆匆地离去了。 9、那么,有了这几个字以后,老人的情况有了什么样的`变化吗?(找生读第5自然段)生:老人得到了很多钱,师:那他是怎么说的?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课件)先生多极了! 生,(课件)(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 13、找生再读一遍;(课件)图片+音乐。 14、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这美景怎能不叫人陶醉呢?(谁能换一个词,沉醉,迷人)但这美好的一切(文中怎么说的?良辰美景),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中是一片漆黑(课件)漆黑一片。这是多么令人心酸呀!这时,过往的行人的良心发现了,行人觉得老人眼虽瞎但心没有瞎。他尽管什么也看不见,却存有向往春天的欲望。他向往自然的春天,一定更向往人类的春天。一个残疾人尚能存有对人类、对生活美好向往抑或爱的奉献的善良心灵,何况没有残疾的健康人群呢?行人们正是透过外表看到了实质,看到盲老人那颗闪闪发光的美好善良心灵,被其感动,甚至是不经意受到了一次崇高的爱的教育,于是纷纷解囊相助。 15、当然,这一过程与诗人让彼浩勒不无关系,实际上是让彼浩勒一颗晶莹剔透的爱心,通过盲老人告知了行人,呼唤着行人心底的爱,行人心底的爱终于被呼唤醒来。)。 所以说,整篇课文虽然是一件平平常常的帮助盲老人的事,但通过这件事,表现了让彼浩勒的一种崇高的精神和善良的行为! 板书: 11。 双目失明的老人。 我什么也看不见! 春天到了,可是。 无动于衷。 产生同情之心。 淡淡一笑。 解襄相助。 第二课时: 一、组织学生看拼音写汉字,师指导书写。(练习单)。 二、让彼浩勒所添的语言到底起到什么作用了呢?下面,我们接着读课文,去体会! 三、找生读文。 四、找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师相机板书:盲老人刚开始只写了我什么也看不见人们见了之后,只能会想到他是一位盲人,别的什么也不会去想,但是当诗人写了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之后,人们就会想到春天的美景,想到(板书)万紫千红的春天,但,盲老人的眼前永远只是(板书)一片漆黑,仅仅是几个字,但就这几个字,唤醒了人们的冰冷的心!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师:真的不错!下面谁能带着你此时的感受和体会读一下,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五、指导训练: 课后题和同步训练的题。 六、拓展: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见到过有魅力的语言吗?(小草茵茵,何忍踩踏)请你给绿草地、水龙头,垃圾桶等收集或编写有魅力的语言。 七、总结: 同学们,语言是多么有魅力呀,学好它,能够让我们获得很多幸福。 语言的魅力教案板书篇三1、通过学习法国诗人让.彼浩勒帮助盲老人的故事,体会"语言的魅力"。 2、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体“语言的魅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第六自然段。 理解第三段的第一句话"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这富有诗意的语言,产生这么大的作用,就在于它有非常浓厚的感情色彩。 课文记叙了法国诗人让.彼浩勒帮助盲老人的事。赞扬他同情帮助穷困残疾人的善良品质,同时说明了语言艺术的巨大作用。文章的第一、二段是比较"我什么也看不见"和"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有什么不同呢?诗人添上几个字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而设计cai课件卡1和卡2。教学难点是理解课文第三段的内容,为什么说后者“富有诗意的语言"、"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呢?设计卡3,提出问题,"春天到了"自然会使人们产生许多美好的联想,正如文中所说,出示卡4,练习填空。根据括号中的内容想象这叫人陶醉的春天美景,画面出现后,让学生充分体验"看见"与"看不见"的心理反差,创设情境,从而感悟盲老人一生什么也看不见,自然令人心酸、让人同情,乐于解囊相助。诗人添上几个字后能产生这么大的作用,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一)整体感知 自由读全文,想一想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习第一段 2、你们想看这个画面吗?(出示课件盲老人和写有"我什么也看不见"的木牌。) 3、看了以后,你的感受是什么? 是啊,盲老人为生活所迫才这样做的,处境非常悲惨,可路人却如此冷漠,谁来有语气的读一读,其他同学看书体会或看画面感受。 (三)学习第二段 1、穿着华丽的绅士、贵妇人走过去了,打扮漂亮的少男少女们走过去了,他们都无动于衷。盲老人心里多么悲伤呀!这天中午他幸运地遇到了诗人让.彼浩勒,改变了他的命运。(课件1诗人出现) 默读2-5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诗人帮助盲老人的句子。(出示"春天到了,可是"几个字后诗人消失) 2、诗人添上这几个字后,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先自学,然后小组讨论,师重点指导。 3、盲老人前后神态的变化,对比着读。诗人添上这几个字以后,人们一改原来的无动于衷,纷纷解囊相助。听!(课件2 录音及诗人再次出现) 诗人看了以后也满意的笑了。 5、同桌互相练一练。 6、分角色朗读。 (四)学习第三段 1、诗人添上"春天到了,可是"几个字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作用呢?自由读有关段落,找出答案,画下来。 出示第三段第一句话,(课件)齐读一遍,你会产生什么问题呢? 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2、"春天到了"我们会想到什么?(春天美丽的景象) 找出书中这一句读一读,谁来填这个空。(课件) 根据括号中的内容想象一下这叫人陶醉的春天景象,好吗? 这么美的春天,你们想看吗?请你先趴在桌子上,不许抬头看。 3、(出示春景图及背景音乐)春天到了,蓝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尽情地歌唱;小鹿在小溪旁欣赏着自己映在水中的倒影;我们在绿树红花间追逐嬉戏;那红的、黄的、粉的……各种各样的野花盛开怒放,真是如诗如画的春天。 (美!)你刚才看不见时是什么感受呢?(非常难受) 你这么一会儿看不见就这么难受,盲老人一生什么也看不见,会更难受,这多么令人心酸呀,多么令人同情啊! 4、指名读描写春天景色的句子,一人接读下面的内容。其他同学看画面再次感受。 我们也被这句话感染了,自由练读,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5、你能试着填下面这个填空吗?(课件) 6、讨论前面的质疑。 让学生体会“春天到了"让人想到了如诗如画的春天美景,"可是"一词让人形成对比,这美景盲老人却看不见,于是让人产生了同情之心,具有了感染力,所以说它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是富有诗意的语言,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7、齐读最后一段,练习背诵。 (五)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体会语言的魅力 短短几个字就产生了这么大的的作用,语言是多么有魅力啊!在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许多有魅力的语言说给大家听听好吗?出示课件,体会不同的语言会产生不同的作用。 (六)总结全文 不同的语言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好的语言,能给人以美好的享受,能使人的心灵受到巨大的震撼。有句名言说得好,"语言不是蜜,却可以粘住一切"。希望同学们认真地学好语文,让你们的语言也具有巨大的魅力吧! (七)板书设计 语言的魅力 良辰美景 对比同情 一片漆黑 语言的魅力教案板书篇四1、理解课文内容,明确语言运用得恰当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会认“魅、绅、姗、辰”等4个生字,会写“魅、黎、丐、牌、绅、衷、辰、酸”等8个字。掌握“魅力、乞丐、牌子、绅士、无动于衷、良辰美景、心酸”等词语。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让·彼浩勒添加的那几个字为什么那么有魅力。 让学生明白恰当运用语言,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能深深地打动人心。 】多媒体课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 二、展示交流。 (一)出示课件,谈话激趣,引出课题。 (二)板书课题,据题质疑学生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了解内容。 1、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认字读生字,记忆字形。 2、圈画新词,读一读,结合句子说说意思。 (1)读准下列词的读音。 姗姗而去衣着华丽良辰美景衣衫褴褛魅力绅士。 (2)读词语。 无动于衷莺歌燕舞衣衫褴褛姗姗而去。 (3)知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四)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自读课文,自行研究课文意思,并把不懂得问题做上记号,同桌一起讨论,交流。 (五)指导书写,重点写“魅、丐、酸” 三、检测反馈。 1、比一比,组词。 绅()哀()辰()酸()。 伸()衷()晨()俊()。 2、近义词。 甜蜜——()舒适——()慈祥——()。 3、反义词。 期待——()愚笨——()熟悉——()。 第二课时。 一.课前预习。 二.展示交流。 (一)出课课件,引出课题。 一些语言能带给我们美的感受,激发人们的想象,这是语言的魅力。(板书课题)。 (二)朗读感悟,深入体会。 1、指名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中最有魅力的语言是哪一句? 2、引导学生体会“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的表达效果。 讨论问题: (1)“我什么也看不见”与“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2)添加了六个字让行人和盲人老人发生了什么变化? 3、朗读第五自然段,读出老人开心的语气。 用眼看,看什么?(看大自然中的美景,看那些眼睛能识别的东西)。 用耳听,听的是什么?(声音)。 用心体会,体会的是什么?(体会大自然的美景,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熏陶)。 最后用脑思考,思考什么?(思考自己从大自然中想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启发)。 4、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1)想象春天到了有什么样的魅力景色?小组讨论,汇报。 5、指导有感情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背诵诗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6、交流收集的精彩广告词和打动人心的警示语。 7、分角色演这个故事。 三、检测反馈。 1、巩固认读生字、词语。 2、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在繁华巴黎的大街边,坐着……便姗姗而去了。” (1)用横线画出描写老人外貌的句子。 (2)过路的人对待这位乞丐的态度是什么?用文中的两个词语回答。 (3)为什么这位乞丐引不起他人的同情? 2、指导完书课后第3题。 四、板书设计。 我什么也看不见!无动于衷姗姗而去。 春天到了,可是……满意地笑了。 学习语文,不仅要懂得欣赏其语言的魅力,还要应用到交流交际中,让美的语言为生活增添色彩。所以学习这篇课文,要让学生欣赏到人物语言的机智,认识到语言对生活的重要性,培养运用有魅力的语言的.意识和能力。本节课我鼓励他们主动地阅读,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感悟。学生通过朗读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理解语言,通过对比我什么也看不见!积极地思考,表述自己的观点,激发情感,认识语言的巨大力量,体会语言的魅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朗读感悟,学生认识到说话的重要性,有效的朗读让学生在阅读、表达、思维的过程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提高了自身的语文素养。 语言的魅力教案板书篇五1、熟读词语超市中出现的词语,懂得词语的意思,能够正确地加以运用。 2、了解说明事物,既可以从肯定方面说明,也可以从否定方面陈说。 3、阅读语文故事《语言的魅力》。 4、习作:介绍一种熟悉的动物或者植物。 1、重点:把熟悉的动物和植物清楚、具体地表达出来。 2、难点:在介绍动物或植物时能够流露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课件 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语海拾贝部分。 1、熟读词语超市中出现的词语,懂得词语的意思,能够正确地加以运用。 2、了解说明事物,既可以从肯定方面说明,也可以从否定方面陈说。 课件 一、词语超市 1、学生自由读一读“词语超市”里的词语。 2、教师出示词语,指名读一读,教师适当正音。 3、全班一起读一读。 4、教师开火车检查读。 5、引导学生观察这些词语,说说识记的方法或书写的注意事项。 6、学生书写词语,教师根据巡视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再强调。 二、金钥匙 1、学生自由读一读,思考:今天的“金钥匙”又给了我们一把学习语文的什么钥匙? 2、指名反馈:(说明事物,为了让人认识更全全面,除了从肯定方面说明,还可以从否定方面陈说) 3、指名反馈:文中列举了什么事例对这一说明事物的方法进行介绍呢? 4、教师:你能不能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出这样的例子? 5、拓展练习: (1)猫十分喜欢吃鱼,从来不吃。 (2)妈妈性情温和,从不。 6、教师小结:同学们,说明事物的方法很多,无论大家从哪个角度出发,只要表达合理,能真实地反映事物的特点就可以了。 三、语文故事 1、学生自由阅读故事,思考: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指名反馈: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3、出示: (1)我什么也看不见! (2)春天来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 4、学生一起读一读这两句话。 5、师导:这两句话表达的都是同一个意思:老人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可是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结果。 6、指名反馈:师导:当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时,人们。 师导:当加上“春天来了,可是”时,人们。 7、学生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截然不同的结果? 8、集体反馈,教师小结。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超市里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短文《语言的魅力》。 语言的魅力教案板书篇六1、学会本课14个生字及新词,认读5个字。 2、练习用“可是”造句。 3、练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6自然段。 5、了解法国著名诗人让彼浩勒用语言协助盲老人的事,体会诗人同情协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感受语言的魅力。 体会诗人在木牌上填写那几个字所发生的巨大作用,感受语言的魅力。 1、理解课文第6自然段。 2、学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 计算机演示文稿。 2课时。 教学目的: 1、会本课14个生字及新词,认读5个字。 2、练习用“可是”造句。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教学过程: 1、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2、初读课文,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语。 (1)自读课文。 (2)自同学字词语,质疑答疑。 重点指导“魅”、“牌”、“添”“醉”、“漆”的字形。 理解词语意思:魅力繁华褴褛陶醉无动于衷。 姗姗而去良辰美景。 3、细读课文,想想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4、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5、练习。照样子写句子。 春天到了,可是俺什么也看不见。 教室外同学们有说有笑, 作业:(1)复习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教学目的: 1、了解法国著名诗人让彼浩勒用语言协助盲老人的事,体会诗人同情协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感受语言的魅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6自然段。 3、练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 教学重点: 体会诗人在木牌上填写那几个字所发生的巨大作用,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第6自然段。 2、学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 教学准备: 计算机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1、引入: 这节课俺们继续学习23课,请大家齐读课题。谁能告诉大家“魅力”是什么意思? 你觉得生活中什么事物是有魅力的?语言的魅力又是什么呢?让俺们一起学习课文,去感受语言的魅力。 2、快速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有魅力的语言指的是课文中哪句话? “春天来了,可是俺什么也看不见!” 3、默读课文,考虑:诗人添上这几个字后,情况有什么变化? 盲老人这前后神态语气的变化应怎样朗读呢? 朗读盲老人说的话。 4、正是诗人添上的这几个字,使行人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使盲老人的收入发生了变。 化,心情也发生了变化,在发生这些变化的同时,什么没有变呢? 自身读第6自然段,考虑:这几个字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作用? 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 “春天来了”让俺们联想到什么。 但这良辰美景,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只是一片漆黑,这是多么令人心酸呀!诗人用“可是”这个转折词,把世上最美好的事物和最凄惨的实际联系到一起,使看到这句话的人,先发生了美好的联想,随之想到盲老人的处境,又发生了悲伤、心酸的感情,也发生了强烈的同情心。 再读一读第6自然段。 6、假如俺们的生活中多一些这样富有诗意,具有浓厚感情色彩的语言,生活也会变得丰富多彩的,让俺们也来试一试。 看图,图上画的内容要告诉人们什么?写上“请勿摘花”好不好?你想怎样写这句话? 先自身考虑,再集体交流。 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6自然段。 2、继续完成课后练习第5题。 3、(选做)收集有魅力的警示语。 语言的魅力教案板书篇七(一)知识目的: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6自然段。 (二)能力目的: 练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 (三)情感培养: 帮助学生了解法国著名诗人让·彼浩勒用语言帮助盲老人的事,体会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切实感受语言的魅力。教学重点: 体会诗人添上的那几个字春天到了,可是产生的巨大作用,感受语言的魅力。 一、旧知导入新课。 背诵《古诗二首》,感受古诗语言的意境美、凝炼美。 揭示新课课题,齐读。 二、浏览阅读,初步感知文中最就有魅力的语言。 1、浏览课文,找出文章中最有魅力的句子,画下来。 2、出示句子: 春天到了,可是3、用文中蕴含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 春天到了,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一起来读读文章中描写春天的这段话。 出示春天文字:(生读)。 春天是美好的,那蓝天白云,那绿树红花,那莺歌燕语,那流水人家,怎么不叫人陶醉呢? 再读一篇,边读边想想看见什么了?听见什么了?又体会到了什么呢? 三、对比学习,理解课文。 看到这些字行人都想到了这万紫千红的春天,想到了春天的良辰美景,特别的美妙,春天多美啊! 可是盲老人的眼前一片漆黑,他什么也看不见。(板书:漆黑一片)。 齐读一段。 板书:我什么也看不见! 指导读我什么也看不见! 找描写行人表现的词。 板书:无动于衷、淡淡一笑。 四、对比阅读,读课文25段,深入思考。 1、体会变与不变。 对比读读,看看这一天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不变的`:还是这个地点,还是这位老人,还是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春天。 变的:钱多了;给钱的人多了;老人的心情变了。 2、变换不同语气读,体会其中的变化。 3、对比的力量。 一个可是话锋一转,把二者联系起来,自然让过往的行人想到很多。 悲凉,同情之心犹然而生。他们纷纷解囊相助。 板书:解囊相助。 那些能带给人们力量,信念,激发人们向上,给人以安慰、鼓励帮助的话都是有魅力的! 讲故事《激励的力量》。 2、精彩回顾。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曾经感动过你的语言、警示语。 曾感动、激励、触动、敲击他人心灵的语?? 3、作业。 我们生活中有许多有魅力的语言,你愿意去找一找吗? 语言的魅力教案板书篇八(一)知识目的: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6自然段。 (二)能力目的: 练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 (三)情感培养: 帮助学生了解法国著名诗人让·彼浩勒用语言帮助盲老人的事,体会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切实感受语言的魅力。教学重点: 体会诗人添上的那几个字春天到了,可是产生的巨大作用,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学过程: 背诵《古诗二首》,感受古诗语言的意境美、凝炼美。 揭示新课课题,齐读。 1、浏览课文,找出文章中最有魅力的句子,画下来。 2、出示句子: 春天到了,可是3、用文中蕴含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 春天到了,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一起来读读文章中描写春天的这段话。 出示春天文字:(生读) 春天是美好的,那蓝天白云,那绿树红花,那莺歌燕语,那流水人家,怎么不叫人陶醉呢? 再读一篇,边读边想想看见什么了?听见什么了?又体会到了什么呢? 看到这些字行人都想到了这万紫千红的春天,想到了春天的良辰美景,特别的美妙,春天多美啊! 可是盲老人的眼前一片漆黑,他什么也看不见。(板书:漆黑一片) 齐读一段。 板书:我什么也看不见! 指导读我什么也看不见! 找描写行人表现的词 板书:无动于衷、淡淡一笑 1、体会变与不变。 对比读读,看看这一天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不变的:还是这个地点,还是这位老人,还是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春天。 变的:钱多了;给钱的人多了;老人的心情变了 2、变换不同语气读,体会其中的变化。 3、对比的力量 一个可是话锋一转,把二者联系起来,自然让过往的行人想到很多。 悲凉,同情之心犹然而生。他们纷纷解囊相助。 板书:解囊相助 1、举例子,谈谈语言的魅力所在。 那些能带给人们力量,信念,激发人们向上,给人以安慰、鼓励帮助的话都是有魅力的! 讲故事《激励的力量》 2、、精彩回顾。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曾经感动过你的语言、警示语。 曾感动、激励、触动、敲击他人心灵的语言 3、作业 我们生活中有许多有魅力的语言,你愿意去找一找吗? 语言的魅力教案板书篇九语言机智、幽默、优美都是语言的魅力,学习语文,不仅要懂得欣赏其语言的魅力,还要应用到交流交际中,让美的语言为生活增添色彩。所以学习这篇课文,要让学生欣赏到人物语言的机智,认识到语言对生活的重要性,培养运用有魅力的语言的意识和能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语言的魅力教案板书篇十1、学会本课14个生字及新词,认读5个字。 2、练习用“可是”造句。 3、练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6自然段。 5、了解法国著名诗人让彼浩勒用语言协助盲老人的事,体会诗人同情协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感受语言的魅力。 体会诗人在木牌上填写那几个字所发生的巨大作用,感受语言的魅力。 1、理解课文第6自然段。 2、学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 计算机演示文稿。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会本课14个生字及新词,认读5个字。 2、练习用“可是”造句。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1、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2、初读课文,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语。 (1)自读课文。 (2)自同学字词语,质疑答疑。 重点指导“魅”、“牌”、“添”“醉”、“漆”的字形。 理解词语意思:魅力繁华褴褛陶醉无动于衷。 姗姗而去良辰美景。 3、细读课文,想想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4、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5、练习。照样子写句子。 春天到了,可是俺什么也看不见。 教室外同学们有说有笑, 作业:(1)复习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法国著名诗人让彼浩勒用语言协助盲老人的事,体会诗人同情协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感受语言的魅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6自然段。 3、练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 教学重点: 体会诗人在木牌上填写那几个字所发生的巨大作用,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第6自然段。 2、学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 教学准备: 计算机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1、引入: 这节课俺们继续学习23课,请大家齐读课题。谁能告诉大家“魅力”是什么意思? 你觉得生活中什么事物是有魅力的?语言的魅力又是什么呢?让俺们一起学习课文,去感受语言的魅力。 2、快速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有魅力的语言指的是课文中哪句话? “春天来了,可是俺什么也看不见!” 3、默读课文,考虑:诗人添上这几个字后,情况有什么变化? 盲老人这前后神态语气的变化应怎样朗读呢? 朗读盲老人说的话。 4、正是诗人添上的这几个字,使行人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使盲老人的收入发生了变。 化,心情也发生了变化,在发生这些变化的同时,什么没有变呢? 自身读第6自然段,考虑:这几个字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作用? 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 “春天来了”让俺们联想到什么。 但这良辰美景,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只是一片漆黑,这是多么令人心酸呀!诗人用“可是”这个转折词,把世上最美好的事物和最凄惨的实际联系到一起,使看到这句话的人,先发生了美好的联想,随之想到盲老人的处境,又发生了悲伤、心酸的感情,也发生了强烈的同情心。 再读一读第6自然段。 6、假如俺们的生活中多一些这样富有诗意,具有浓厚感情色彩的语言,生活也会变得丰富多彩的,让俺们也来试一试。 看图,图上画的内容要告诉人们什么?写上“请勿摘花”好不好?你想怎样写这句话? 先自身考虑,再集体交流。 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6自然段。 2、继续完成课后练习第5题。 3、(选做)收集有魅力的警示语。 板书: 春天来了,可是俺什么也看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