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名师课教案反思(模板8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幼儿园名师课教案反思篇一活动目标: 让幼儿知道身体的主要部位,知道爱护自己身体。 活动准备: 1、娃娃家:我说你找,两个人合作,一个人指出身体的某个部位,另一个朋友指出相应的部位。 2、益智区:身体各个部位的功能图。 活动过程: 一、师幼交谈。 (激发幼儿进入课堂的兴趣)。 教师:那小朋友们要听好规则是怎样的哦! 二、区域规则。 1、进入区域之前要先听好老师介绍各个区域里的玩法有什么角色哦!只有听清楚才能更好的选择我们自己喜欢的区域。 2、进区域前要怎样啊!(拿出进区卡示范)要拿好进区卡。 3、拿好进区卡后可以选择自己喜欢想去的区域进行活动,并把进区卡插入自己选择的区域插区卡里。 4、等区域活动结束时不忘把自己的进区卡拿出放回插区卡里。 5、要是你想去的那个区域插区卡里插满了没位置了怎么办啊!就说明这个区域里人数满了,我们要选择另外一个区域。 三、点出本节区域活动的重点。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各个区域里都可以怎么玩呢? 教师:介绍各个区域活动。 1、益智区。 教师:小朋友们都认识了我们身体的各个部分,都知道了我们身体的每个部位都很重要。 教师:所以小朋友都要爱护自己的身体咯。 教师出示身体部位操作图:这个是什么呀?这个就是我们等下要在里面操作的操作图,里面有身体的各个部分的图片,等下小朋友要帮这些部位图片组合起来,到时候看看哪位小朋友最聪明,能最快的把它组合起来哦。 2、娃娃家。 教师:小朋友们在娃娃家里玩的时候,要先安排好角色,要两人两人一组哦,两位小朋友互相便用手指指出对方的身体部位边用嘴巴说出那是什么。 教师:看看哪组的小朋友配合的,哪组的小朋友最聪明。 四、请幼儿进入区域。 教师:那么现在就请小朋友们选择自己想去的区域里活动吧! 教师:在几个区域中来回巡视适当指导幼儿活动。 五、评价本次区域活动。 教师: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情况好与不好的地方教师进行相应的评价指正,同时积极鼓励有进步的幼儿或有进步的过程。 幼儿园名师课教案反思篇二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眼睛的构造、用途。知道6月6日是世界"爱眼日"。 2、教育幼儿爱护眼睛,学习保护眼睛的方法。 3、引导幼儿学习缓解眼睛疲劳的保健操。 4、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眼睛的构造图,故事眼镜和鼻梁,幼儿不良行为的情景图(也可以是孩子和老师的情景表演)。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眼睛》。 上边毛,下边毛,中间夹颗黑葡萄。 上大门,下大门,关起门来就睡觉。 二、了解眼睛的构造,用途。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2、请幼儿闭上眼睛感受一下看不见东西的感觉。 小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没有眼睛我们什么也看不到。 三、引导幼儿了解保护眼睛的必要性和保护眼睛的办法。 1、欣赏故事《眼镜和鼻梁》。 提问:眼镜和鼻梁为什么吵架?最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结:眼镜带在鼻梁上很不舒服,明明得了近视眼,没有眼镜什么也看不到,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我们的眼睛。 2、欣赏情景表演或看图片。 (1)小朋友在用脏手揉眼睛。 提问:这个小朋友做得对不对?为什么?应该怎样做? 小结:小朋友的脏手上有很多的细菌,如果用脏手揉眼睛会让眼睛生红眼病,我们如果感到眼睛不舒服可以用干净的毛巾、手绢或者卫生纸擦。 (2)小朋友头趴在桌子上画画。 提问:这个小朋友哪个地方做的不对?为什么?应该怎么做?平时还要注意什么事情? 小结:看书,画画时眼睛不能距离纸太近,也不要躺着看书,否则容易得近视眼。我们要在看书画画时抬起头,眼睛离开约1尺的距离。平时还要注意不要看电视的时间太长,看书时间长了要向远处眺望一下。不要玩尖锐的东西,多吃一些对眼睛有好处的胡萝卜、动物肝脏等食物。 四、引导幼儿做简单的锻炼眼睛的保健操。 1、教师示范眼睛保健操——眼睛向上和向下向左向右看,然后向上、左、下、右转动,用手指轻轻按摩眼睛周围的肌肉,按摩眼睛上面的肌肉,按摩下面的肌肉,按摩太阳穴等。 2、幼儿在轻音乐的伴随下和老师一起做眼睛保健。 幼儿园名师课教案反思篇三活动目标: 1、借助视频中米卡和妞妞的故事,让幼儿懂得遇到困难时不害怕,开动脑筋不放弃,告诉自己并相信自己一定行。 2、在活动中体验自信的力量,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勇敢面对困难,积极地想办法去解决困难获取成功。 3、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 “相信自己我能行”故事视频、“相信自己”歌曲、小镜子。 活动过程: 一、直接引入,观看视频“相信自己我能行”第一部分。 二、以“战胜困难的魔法歌”激发幼儿欣赏视频中歌曲的`兴趣,鼓励幼儿大胆跟唱。 三、观看视频“相信自己我能行”第二部分。 四、幼儿牵手围成圆圈齐唱“魔法歌”。讨论: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应该怎么办?感受自信的力量。 五、讨论:有什么奇妙的方法怎样让自己变得自信?幼儿每人一面“魔镜”,用最自信的笑容,用最洪亮的声音,说出“我是最棒的,我能行”。幼儿自由结伴向同伴说出“我是最棒的,我能行”。 六、“自信宝贝”自由结伴魔法秀:遇到困难不害怕,告诉自己我能行。开动脑筋不放弃,相信自己一定行。遇到困难不害怕,告诉自己我能行,勇敢尝试不放弃,相信自己一定行。我是自信宝贝,耶! 七、播放乐曲:相信自己,幼儿自由结伴舞蹈,结束活动。 幼儿园名师课教案反思篇四1、喜欢朗读古诗《咏鹅》,并能用动作表演诗歌内容,初步培养幼儿古诗诵读的兴趣。 2、初步了解大白鹅的外形特征。 重点难点。 喜欢朗读古诗《咏鹅》,并能用动作表演诗歌内容,从而激发幼儿诵读古诗的兴趣。 活动准备。 录音机、白鹅叫声录音带、《咏鹅》朗读带、音乐带,自制正在游泳的大白鹅图片,课前事先画好的“小河”。 活动过程。 (一)听一听,猜一猜。 1、放白鹅叫声录音带,请幼儿猜一猜是什么动物。(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2、出示大白鹅的图片。(事先把图片贴在黑板上,再用一张白纸遮住,以此设置悬念,进一步激发幼儿兴趣)。 (二)看一看,说一说,学一学。 引导幼儿观察大白鹅的外形特征并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1)鹅的羽毛是什么颜色的? (2)大白鹅的脖子长得怎么样呢?(长长的)。 (3)这只大白鹅伸着长长的脖子向着天空在唱歌呢,让我们听一听它是怎样唱的。(放白鹅叫声)。 (4)我们也来学一学白鹅唱歌吧。带领幼儿模仿动作,伸长脖子学白鹅叫声。(引出诗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5)大白鹅最喜欢游泳,它是怎样游泳的呢?(引导幼儿用双手模拟划水的动作,引出诗句“白毛浮绿水”)。 (6)大白鹅小脚的颜色真漂亮,是什么颜色的呀?(红色)那么大白鹅游泳时脚又是怎么用力的`呀?请幼儿自主创编动作,然后集体模仿(引出诗句“红掌拨清波”)。 (三)听一听,读一读。 1、放《咏鹅》朗读带,幼儿欣赏。 2、教师有感情配乐朗读,而边读边模拟动作表现古诗内容。 3、教读两次。第一次拍节奏读,第二次边读边模拟动作。 4、跟读一次。放录音朗读带,然后幼儿边跟读边用动作表演。 (四)音乐游戏:快乐的大白鹅。 1、放音乐歌曲《咏鹅》。 2、教师带领幼儿扮演大白鹅,边听音乐边表演,来到“小河”里尽情的嬉水玩耍。 教学反思。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能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就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本节课中,我采用先声夺人的办法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即让幼儿听声猜动物,实践证明,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被吸引了过来,当我把白纸揭开,栩栩如生的大白鹅出现在他们的面前时,孩子们的脸上更是满溢着兴奋的表情。 对古诗的教学,对于幼儿特别又是小班的幼儿来说显得有点枯燥,但是如果运用适宜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也会让他们兴致盎然,并在积极地参与中,得到很多的收获。 考虑到小班幼儿因知识经验的缺乏和理解能力的不足,首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选择了《咏鹅》这首易于小班幼儿理解的古诗来进行教学。那么如何帮助幼儿理解古诗的内容呢?我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趣味性的挖掘方面,花费了不少的心思。本次教学活动中,我主要采用肢体动作模仿来表现古诗内容。通过让幼儿模仿大白鹅头抬的高高的伸着脖子唱着歌、在水里像划船一样游泳等动作来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并感知诗的意境。这个活动环节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强,模仿得也很不错,师幼互动也很好。在这个环节中,幼儿还初步了解大白鹅基本的外形特征,如鹅长长的脖子,白白的羽毛,红红的脚掌。 但在“听一听,读一读”这一环节中,也许是教法设计还不够理想,方式方法较为单一些,因此幼儿学习朗读的情绪有所下降,有几个幼儿注意力开始转移,开始东张西望,不十分愿意跟老师朗读古诗。我想,如果我变换一些方式来教读,如由教师朗读诗句幼儿模仿动作;或教师一边指着白鹅的不同部位,一边诵读相应的诗句;或者让全体幼儿来诵读,我来指挂图。这样就增加了形象性,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就不至于削弱。 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孩子在欢快愉悦的歌曲声中学习表演古诗里的情景,在游戏活动中孩子表现的很开心,也学的很像。通过模仿白鹅戏水的动作进一步感知古诗《咏鹅》。 幼儿园名师课教案反思篇五目标: 1、通过动手实验操作记录,知道镂空的物体才可以吹泡泡。 2、学习用毛根条和树叶身边的物体制作吹泡泡工具,体验成功的喜悦。 3、培养幼儿根据自己猜想有目的进行验证的能力。 教学准备。 1、记录表每人一份、吹泡器一罐、大的吹泡器。 2、吸管、雪花片、回形针、叶子、毛根条、制泡水、抹布每组若干。每人一个操作碗。 教学过程。 一、"吹泡泡"场景引入。 二、出示并介绍各种工具及记录表,幼儿猜测并记录。 1、大家一起来看看,我给你们准备了什么工具? 2、出示认识记录表。(重点认识猜测的图示与实验结果的图示)。 3、幼儿猜测,师生共同统计并做记录。 请个别幼儿猜测并上台记录。你为什么会这么想呢? 三、幼儿操作验证并记录。 1、小朋友的猜想都不一样,那到底对不对呢?我们可以自己去试一试,验证一下! 2、幼儿操作尝试,教师指导。(重点指导花片和漏勺)。 3、比较猜测和尝试后的结果。 师生共同验证记录在大记录表上。 四、刚才我们发现叶子不可以吹出泡泡,那如何才能让叶子吹出泡泡呢吗?出示毛根条如何让它也能吹呢,我们可以猜一猜试一试。(教师同上方法猜测统计记录)那如果吹泡器的洞洞形状是其他形状的,吹出的泡泡又会是什么形状呢,我们可以再去试试。 幼儿园名师课教案反思篇六活动目标: 1、在指定的范围内用右手食指蘸彩色颜料,从上往下,一下、一下地点画出雨滴,学会用抹布擦手(弄干净手指)的方法。 2、感知儿歌、歌曲的节奏,帮助幼儿学会“点”和“提”的动作。 3、合作作画时,会找空地方,并能保持手指的清洁。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1、贴有“白云娃娃”的蓝色粉画纸若干张,用铅笔在“白云”下面画上“竖线”。(贴在墙上,直接作画)。 2、分别装有红、黄、蓝、绿4种水粉颜料和吸水的海绵。 3、抹布若干。 活动过程: 1、感知作画方式,引起学习兴趣。 (1)音乐游戏《大雨小雨》(用身体和手部的动作及嘴巴的发音,感知一下一下的节奏和点、提的动作)。 (2)老师边蘸色边随着音乐的节奏一下下由“云”而下地顺着铅笔线点画雨滴。 (3)引导幼儿观察:老师在干什么?老师怎样画出雨滴的? (4)请一位幼儿来模仿老师点画出雨滴,全体幼儿边听唱《大雨小雨》,边空手练习一下一下地点,注意不拖拉。 (5)请两位幼儿示范同方向点画如何不碰撞,以及擦手的要求。 2、幼儿作画。 (1)两位幼儿共同点画一朵云上下来的雨滴。 (2)老师巡回指导。 3、评价活动。 (1)将作品贴在活动室墙上。 (2)幼儿和老师一起收拾桌面,整理作画工具。 (3)幼儿自由地去观赏作品。 幼儿园名师课教案反思篇七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运动能使身体健康。 2、能讲出各种运动的方式。 活动准备。 1、动画片-可爱的小兔子。 2、图片-胖胖兔故事挂图。 3、皮球每人一个,投篮框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看动画片-可爱的小兔子。 通过观看动画片,引起幼儿对小兔子的兴趣。 教师:这些小兔子可爱吗? 可是有一只小兔子却和它们不一样?你们想知道是哪里不一样吗? 二、帮胖胖兔减肥。 1、出示胖胖兔图片,让幼儿观看。 2、提问: (1)它是谁?它看起来怎么样?肥胖有什么麻烦? (2)胖胖兔想减肥,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3)引导幼儿分组讨论,然后将讨论结果告诉大家。 (4)让我们听听胖胖兔减肥的故事吧。 三、理解故事内容。 1、请幼儿完整欣赏故事一遍。 老师边讲故事,幼儿边看图片。 2、提问。 (1)胖胖兔为什么一走起路来就呼哧呼哧喘粗气? (2)袋鼠帮胖胖兔想了个什么减肥办法? (3)胖胖兔是怎样学会拍球的? 3、帮助幼儿理解胖胖兔克服困难、坚持减肥的过程。 4、幼儿看着挂图,结伴互相讲故事。 四、集体活动-打篮球。 1、教师:小朋友想不想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呢?要怎样做呢? (鼓励幼儿坚持锻炼身体,不让身体发胖,多参加体育活动。)。 2、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你们想不想去打篮球呀?我们出去活动活动好不好? 组织幼儿到院子里打篮球。 幼儿园名师课教案反思篇八1、让幼儿初步感知生活中的数。 2、通过各种游戏培养幼儿动手、动口、动脑能力。 活动准备趣味练习在图画里找数字。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引起幼儿兴趣。 1、小朋友一起拍拍手、转转手、搓搓手。 2、手指游戏: 一只猴子在水边,看见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咬! 二只猴子在水边,看见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咬!咬! 三只猴子在水边,看见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咬!咬!咬! ﹙幼儿边做动作,边伸手指头﹚。 二、找找123。 而且要认识数,以后逐步学会写数。 (1)引导幼儿数数老师有几个鼻子?有几张嘴巴? 幼儿边说,教师一边出示数字卡片1。 (2)幼儿再数数老师有几只眼睛?几个耳朵? 幼儿边说,教师一边出示数字卡片2。 (3)引导幼儿数数教室里有几盏灯? 幼儿边说,师一边出示数字卡片3。 3、让小朋友观察,1、2、3这3个数的长相不是一样的,说一说它们各自的特点, 教师:1像小棒;2像小鸭;3像耳朵。 4、教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好多好多的水果宝宝,送给你们,喜欢吗? 老师说出水果的名称和数量,幼儿将水果的数量粘贴在相应的数字下面;。 反之根据水果的数量粘贴相应的数字。﹙贴对了,发给小红花给予奖励﹚。 5、趣味练习。 找找图画里的123。 三、活动结束。 1、师幼一起跳数字舞,一个小孩手摸地,二个小孩颠颠脚,三个小孩转又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