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姓氏研究报告(大全17篇)
报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其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在语言运用上要突出陈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显示内容的真实和材料的客观。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报告的范文模板,希望能够帮到你哟! 姓氏研究报告篇一1.查阅有关中华姓氏的书籍,阅读报刊,上网浏览,了解陈姓的来源和陈姓历史名人。 2.走访有关部门,了解陈姓人口和分布情况。 3.通过多种途径,搜集陈姓的名人故事。 2.春秋时有孔子弟子之一陈元。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先河。汉朝初年的陈平曾辅佐刘邦,汉末有“建安七子”之一的大文学家陈琳。西汉后期的陈汤曾多次出击匈奴。王莽统治时期的陈遵,权重一时,被封为嘉威侯。三国时有陈登,曾与父合谋离间吕布与袁术。晋朝陈寿的《三国志》是《二十四史》中最受欢迎的史书之一。南北朝时期则有名将陈庆之、陈伯之等,而这一时期最著名的陈姓人就是南朝陈的建立者陈霸先了。 3.陈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五位的大姓,人口众多。均有7000多万。 姓氏研究报告篇二关于自己的姓氏我有许多问题,因为爸爸说我们其实姓刘。我不相信,好好的金姓怎么会和刘姓扯上关系呢?所以我决定对金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个调查。 我上网一查,发现竟然真的如此。金姓的来源有三。 第一、最早的一支源于上古时期的少昊帝。黄帝之子少昊死后被尊为西方大帝。五行中西方是金,所以少昊有金天氏之称。他的后代就用金作为姓氏。 第二、相传古代有一个金国。该国居民以金作为姓氏。 第三、刘邦后裔中的一支改刘姓为金姓。 那么金姓在我国诸多的姓氏中地位如何呢?查阅了《百家姓》后,我得知金姓排名第29位。现在,金姓也是拥有400万人口的大姓。人口数量在全国姓氏中列第69位。 从古至今,金姓英才辈出。其中金涓为金姓始祖,字德源,号青村,义乌人。元末明初知名学者和诗人。 除金涓外,金姓名人还有现代的铁路运输专家,铁路运输教育家,中国铁路运输学科的首创者和奠基人,原北方交通大学副校长,国家一级教授金士宣和礼仪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系主任金正昆。 没想到我的姓竟然这么了不起,出了那么多名人!这着实让我倍感自豪! 姓氏研究报告篇三我们班有4个同学姓黄,我觉得姓氏是一种文化,于是,我对黄姓氏的历史和现状作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中华姓氏的书籍,阅读报刊,上网浏览。 2、走访有关部门、人源。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 书籍、报刊。 黄姓的起源有三支:1、出自赢家2、出自金天氏之后。3、起源于中国古代南方的蛮族。为华人十大姓氏之一。 书籍、报刊、教科书。 历史上的黄姓名人。 黄庭坚、黄道婆、黄石公、黄生、黄帝、黄兴、黄齐生、黄克诚、黄金荣、黄飞鸿...... 上网。 黄姓人口数量。 据统计,目前黄姓人口总数以超过一亿。 爷爷讲述。 黄姓族谱。 在我国,保存着一本80卷之长的族谱。 四、结论。 1、我国的黄姓源远流长,传说起源有三支:(1)出自赢家(2)出自金天氏之后。(3)起源于中国古代南方的蛮族。为华人十大姓氏之一。 2、在历史长河中黄姓人才辈出。有黄庭坚、黄道婆、黄石公、黄生、黄帝、黄兴、黄齐生、黄克诚、黄金荣、黄飞鸿......我们为黄姓祖先创造的辉煌感到自豪。 3、黄姓是当代中国人口第八多的姓氏,据统计,目前黄姓人口总数以超过一亿。 姓氏研究报告篇四你好奇你的姓氏是怎么来的吗,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姓氏的研究报告,大家快来看看吧。 研究报告的计划: 我们班同姓的同学不少.他们常开玩笑说:"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有一次,我翻阅《百家姓》发现许多有关姓氏的故事.于是,我们小组的成员开始了这次姓氏之旅. 1.查阅《百家姓》等记载着古人姓氏的书籍,阅读有关报刊,上网查找浏览,了解本小组成员的姓氏来源和历史上的`名人. 2.走访有关部门,了解本小组成员姓氏的人口和分布情况. 3.通过便捷的途径,搜集本小组成员姓氏的名人,了解名人的故事.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 书籍 报刊 黄姓的来源 公元前648年,楚成王责备黄国不向楚国进贡,黄国国君错误地分析形势,既不理会楚国的责问,又不进行任何防备,结果于当年夏天被楚国灭掉.亡国后的黄国子孙,以国名为姓氏,就是黄氏. 关于黄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书籍 报刊 教科书 历史上的黄姓名人 黄歇 黄霸 黄盖黄巢 黄庭坚 黄道婆 黄宗羲 黄遵宪 宋代状元黄定 上网 黄姓人口数量 黄姓的人口约为2876万,为全国第八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2.2% 爷爷的讲述 黄姓族谱 关于王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 书籍 报刊 王姓的来源 周灵王太子姬晋,因直言进谏,使王上大怒,被废为庶民,迁居到琅琊(今山东省胶南一带),世代繁衍生息.因其本为王族,世人称其"王家",就延用成姓. 书籍 报刊 教科书 历史上的王姓名人 上网 王姓人口数量 根据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对全国户籍人口的统计分析,王姓目前仍是我国的第一姓,有9288.1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5%.也就是说每13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姓王,这相当于四川省的总人口,比德国的总人口还高1000万人. 爷爷的讲述 王姓族谱 关于刘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 书籍 报刊 刘姓的来源 出自祁姓,为炎帝尧陶唐氏之后.相传祁姓是黄帝的后裔所分得的姓氏之一,后来祁氏被封于刘国,亦即今定州唐县.其子孙以国为姓,相传姓刘.史称刘氏正宗,这就是陕西刘氏. 书籍 报刊 教科书 历史上的刘姓名人 刘禹锡 刘邦 刘秀 刘备 刘裕 刘晏 刘禹锡 xx 上网 刘姓人口数量 刘姓是现代中国人口比较多的姓氏,当代中国大陆地区刘姓有约645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4%. 爷爷的讲述 刘姓族谱 唐代的刘姓谱牒,见于文献记载的有5种:刘知几的《刘氏家乘》(一作《刘氏家史》)15卷,《刘氏谱考》3卷,《刘晏家谱》1卷,《刘沆家谱》,《刘舆家谱》1卷,都见载于《新唐书·艺文志》. 关于吴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 书籍 报刊 吴姓的来源 王寿梦的后裔分为两支:一支在政治上发展,出现了吴王阖闾,吴王夫差等著名国君;另一支则是季札及其后裔独立发展,人丁繁衍众多,构成了当今吴姓的绝大部分.吴国被越国所灭后,其子孙便以国为氏,称吴氏. 书籍 报刊 教科书 历史上的吴姓名人 上网 吴姓人口数量 吴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2.05%=约2460万人 爷爷的讲述 吴姓族谱 四.调查后的结论 关于姓氏研究报告的结论 1.从本次研究报告调查中我们知道了有关姓氏的故事等内容 2.本次活动让我们知道了了解了中华姓氏的伟大 3.中华姓氏值得我们去调查研究 姓氏研究报告篇五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学校也有不少同学姓徐,我有好几个邻居也姓徐。“徐”姓名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姓徐的名人有哪些?现在的“徐”姓的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带着这些问题,我对“徐”信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徐志的远古始祖是东夷集团中的重要首领少昊。改姓而来:氐族改徐姓蒙古族改徐姓、朝鲜族改徐姓、满族改徐。 先秦时期,徐姓主要分布于安徽、江苏、山东等地。秦汉时期,徐姓已经迁播于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同时,也开始南迁至江东南昌、浙江龙游等地,但聚集区人以黄河下游地区为主。 魏晋时期,徐姓开始大规模南迁,但主要繁衍在准河及长江下游大部分地区。宋朝,徐姓由江西石城迁至福建上杭、连城等地。元朝,徐姓在广东丰顺县、梅州市梅县区、海丰县等地繁衍。 四、研究结论。 1、传说,“徐”姓来源于上古时代的官名。唐代时,大量姓氏改为“徐”姓,这可能为后来“徐”姓人口的增长奠定了基础。 2、历史上,“徐”姓名人辈出。有:徐特立、徐向前、徐海东。还有革命领袖徐晃,他们在各个领域都闪耀着光芒。 3、xx年,我国户籍人口最多的姓氏是“王”姓,“徐”姓排名第150位。 姓氏研究报告篇六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姓王,我有好几个邻居也姓王。历史上姓王的名人有哪些?现在的王姓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带着这些问题,我对王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1、历史名人。 有皇帝王莽,有书法家王羲之,又是诗人王维,还有著名的`政治家王安石……。 2、现状。 据统计,20xx年全国户籍人口中,王、李、张、刘,陈五姓氏的数量占据前五名。其中王姓和李姓的数量均超过一亿,并且王姓比李姓略多。 四、研究结论。 1、历史上,王姓名人辈出。有皇帝王莽,有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有诗人王维和王昌龄,歌舞家王昭君还有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他们在各个领域都闪耀着光芒。 2、20xx年,我国户籍人口最多的姓氏是王姓。 姓氏研究报告篇七二、调查方法。 1.上网浏览,了解有关姓氏的来源的资料。 2.询问父母长辈,了解中国姓氏。 三、调查情况资料整理。 信息。 渠道方面涉及具体内容。 方面中国人在三皇五帝以前,就有了姓。那时是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是“女”、“生”组成,就说明最早姓,是跟母亲姓。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有氏。“姓”是从所在的部族名称而来。 “氏”是从君主所赐的爵位、官职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 父母讲述中国姓氏之最中国最常见姓氏占总人口的千分之一以上,有133个,排在前列的有“王、李、张、刘”,低于总人口万分之一的稀有姓氏约有2800个,“接、伯、脱、须”成为最稀有的4个姓氏。 四、结论。 1.中国人在三皇五帝以前,就有了姓。据传说,姓的最早起源与原始民族的图腾崇拜有关。氏族部落不但对图腾奉若神明,禁止食、杀、冒犯,而且把它作为本氏族统一的族号。在原始部落中,族名和祖先名常常是一致的,久而久之,图腾的名称就演变成同一氏族全体成员共有的标记——姓。由图腾演变为姓的传说很多。据考证,夜郎国的国君是竹王,他的臣民以竹为图腾,姓竹。隐约可见图腾崇拜对姓氏起源的历史印迹。 2.中国汉族目前正在使用的姓氏大约在3500个。目前,中国最常见姓氏是占到总人口的千分之一以上的,有133个,占汉族总人口的91%;常见姓氏是人口占总人口万分之一与千分之一之间的,有214个;罕见姓氏是人口占总人口的十万分之一与万分之一之间的,共有299个。另外低于总人口万分之一的为稀有姓氏,大约有2800个。 ……。 姓氏研究报告篇八我国的姓氏种类繁多,光我们这个班级48个人里面估计就有45种姓氏,其实,姓氏是一个庞大的整体,非常具有研究价值。 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人用过的姓氏的种类就高达2种,并且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下面我就来讲讲我们中国人姓氏的起源吧! 在很早以前,中国就有了姓氏这个说法。因为那时候是母系社会,只知道有母亲这个概念,但是不知道有父亲这个概念,所以姓字是由女和生字组成的,形象的表现出当时的社会跟母亲有很大的关系,但是你知道吗?有些姓氏是老百姓不能取的。这还要在很早的时候,也就是先秦时代,当时的姓和氏是不一样的。姓氏的姓指的是血缘关系。而姓氏的氏指的是那些有地位特权的。人有的姓是皇帝恩赐的,历史悠久,比:张,王,李,赵这几个姓,另外我的姓氏“朱其实也是一个皇姓,如朱元璋,朱桢。都是明朝的皇帝。 其实不光在中国有姓这个概念在,德,美,英等国家都有姓这个概念,如怀特,史密斯,伊利莎白等,另外还有很多奇怪的姓,如,黑,白,死,鬼等令人大跌眼镜的姓氏。 啊!姓是一个大家族,其实不只有单个字的信,还有两个字的,如:欧阳黄铺,上官,诸葛,夏侯,甚至还有三四五个字等不同的姓氏。 姓氏研究报告篇九在我们的学校里,很少有人姓“曹”,在妈妈的单位里也很少有姓“曹”的同事,“曹”姓是最多的吗?“曹”姓的名人有哪些?“曹带着这些问题,我对“曹”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我上网查了一下“曹”姓是不是最多。曹姓,中华姓氏之一,三国时期魏国国姓,主要源自上古时期火正祝融支系和西周王族支系,为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在宋版《百家姓》中排第二十六,20xx年排名第三十五。宋代曹姓在川甘地区和中原比较兴盛,主要集中在河南,河北,四川,甘肃四省,占全国人口0。58%,总人口约730余万。现如今,主要集中于河南、河北、四川三省,大约占全国曹姓总人口的30%。其次分布于江苏、安徽、山东、湖北、湖南,五省的曹姓又集中了31%。河南为曹姓第一大省,大约占全国曹姓总人口的10%这证明了“曹”姓不是最多的‘。 我从书上知道了姓“曹”的曹雪芹。我还查了一下百度。知道了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1],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 四、研究结论。 1、我国“曹”姓历史悠久,“曹”氏家谱原书在宋代。因为宋代家谱已经走向成熟,加上国家对私家谱的提倡,所以“曹”姓宗谱迅速增多,其中的一些还一直保留到今天。 3、据20xx年,曹姓大约占全国的0。59%,全国排第二十七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姓氏研究报告篇十我们学校没有同学姓郇,我的邻居只有几个姓郇。“郇”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姓郇的名人有哪些?现在的郇姓是在全家姓里排第几位?带着这些问题,我对“郇”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郇”姓的来源:据载,周文王第十七子姬葡受封于郇(今山西省临猗县境内)为伯爵,史称郇候、郇伯,建立于郇(xun音)国。春秋初年(公元前677年)被晋国晋武公所灭,其后裔遂以国名为郇姓,称为郇氏。 “郇”姓历史名人:郇越:西汉太原人郇(xun音旬)越,字臣仲,与族弟郇相一起举州郡的孝廉、茂才。曾散发先人遗留下的`资财千余万给九族,人们都赞扬他的高节。郇旃:明代沭阳人郇旃(zhan音沾)。明洪武三十年(1397)考中进士,永乐年间由进士授给事中。 “郇”姓现状:人口:约2万(罕见姓氏)排名:第595位。位于冒姓之后,忻姓之前。 四、研究结论。 1、传说,郇姓出自姬,为周文王子之后,以国名为氏。 3、xx年,全家姓中郇依旧在595位,在冒姓之后,忻姓之前。 姓氏研究报告篇十一第一版:中华姓氏文化起源1.图腾2.氏的出现。 在夏商周三代,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氏用来区别贵贱,贵族有氏,贫民有名无氏。姓用来区别婚姻。同姓不能通婚,姓同氏不同也不能通婚,而氏同姓不同则可以通婚。后来在中国一直保持了这种传统,同姓之人通婚被视为禁忌。直到现代,这种传统才被逐渐打破,但是许多地方民间仍然不赞成同姓通婚。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宗法制度瓦解,姓氏制度也发生根本变革。这时氏开始转变为姓。战国以后,平民也有姓,百姓遂成为民众的通称。这反映了贵族的没落,平民地位的上升。 秦汉以后,姓与氏合一,遂称“姓氏”。 姓氏研究报告篇十二一、问题的提出。 我姓冯,这次要写研究报告,我就对冯姓的历史做了一次调查并写出了研究报告。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中华姓氏的书籍、报刊和上网浏览,了解冯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 2、通过上网浏览,搜集冯姓的名人故事。 三、调查情况和整理资料。 信息渠道涉及方面具体内容。 书籍与上网浏览冯姓名人冯玉祥、冯南兵、冯安邦、冯胜、冯义。 上网搜索冯姓人口数量据统计,目前冯姓人口大约有800多万人。 四、冯姓的历史。 1、冯姓有两个来源,均出自河南。一支是冯简子的后代——春秋时,郑国有个大夫叫冯简子,其后代以他的名字为姓氏,就是冯氏。今河南新郑市郑韩故里城,即这支冯氏的祖根地。冯氏的另一支为毕公高的后代。周文王姬昌第十五子名高,被周文王姬发封于毕,以封国名为姓氏,即毕氏,称为毕公高。毕公高的后裔毕万,因功被封于魏,其子孙有被封为华侯者,华侯之孙名长卿,食采邑于冯城(今河南荥阳市西)其后人也已封邑为姓氏,称冯氏。位于今河南郑州市北古荥镇的荥阳故城,即这支冯氏的祖根地。荥阳故城史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城垣为不规则形,周长7.5公里,以发现有两个南门、一个北门和一个西门,出土有铁器、陶器、货币等。 2、冯氏早期主要是在我国北方繁衍发展,后移居全国各地,并由一些人走出国门,到海外开拓。冯氏支脉繁多,唐代的《元和姓纂》一书列冯氏郡望有颖川、上当、长乐、京兆、弘农、河间等。这说明冯氏曾这些郡都形成望族,人丁兴旺。 五、结论。 我们冯姓的历史悠久,在百家姓中排名第27。 以上,就是可圈可点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全部内容,可圈可点一直关注学习资料,为大家提供优质文章,如果想要获取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 姓氏研究报告篇十三我们班同姓的同学不少.他们常开玩笑说:“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有一次,我翻阅《百家姓》发现许多有关姓氏的故事.于是,我们小组的成员开始了这次姓氏之旅. 二.调查方法。 1.查阅《百家姓》等记载着古人姓氏的书籍,阅读有关报刊,上网查找浏览,了解本小组成员的姓氏来源和历史上的名人. 2.走访有关部门,了解本小组成员姓氏的人口和分布情况. 3.通过便捷的途径,搜集本小组成员姓氏的名人,了解名人的故事.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 书籍报刊。 黄姓的来源。 公元前648年,楚成王责备黄国不向楚国进贡,黄国国君错误地分析形势,既不理会楚国的责问,又不进行任何防备,结果于当年夏天被楚国灭掉.亡国后的黄国子孙,以国名为姓氏,就是黄氏. 书籍报刊教科书。 历史上的黄姓名人。 黄歇黄霸黄盖黄巢黄庭坚黄道婆黄宗羲黄遵宪宋代状元黄定。 上网。 黄姓人口数量。 黄姓的人口约为2876万,为全国第八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2.2%。 爷爷的讲述。 黄姓族谱。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 书籍报刊。 周灵王太子姬晋,因直言进谏,使王上大怒,被废为庶民,迁居到琅琊(今山东省胶南一带),世代繁衍生息.因其本为王族,世人称其“王家”,就延用成姓. 书籍报刊教科书。 历史上的王姓名人。 王陵王昭君王政君王凤王莽王匡王霸王朗王祥王览王导王充王献之王羲之。 上网。 王姓人口数量。 根据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对全国户籍人口的统计分析,王姓目前仍是我国的第一姓,有9288.1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5%.也就是说每13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姓王,这相当于四川省的总人口,比德国的总人口还高1000万人. 爷爷的讲述。 王姓族谱。 王姓家谱文献目录:《东沙王氏支谱·家规》《三槐堂王氏族谱》《绮山东沙王氏支谱》。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 书籍报刊。 出自祁姓,为炎帝尧陶唐氏之后.相传祁姓是黄帝的后裔所分得的姓氏之一,后来祁氏被封于刘国,亦即今定州唐县.其子孙以国为姓,相传姓刘.史称刘氏正宗,这就是陕西刘氏. 书籍报刊教科书。 历史上的刘姓名人。 刘禹锡刘邦刘秀刘备刘裕刘晏刘禹锡xx。 上网。 刘姓人口数量。 刘姓是现代中国人口比较多的姓氏,当代中国大陆地区刘姓有约645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4%. 爷爷的讲述。 刘姓族谱。 唐代的刘姓谱牒,见于文献记载的有5种:刘知几的《刘氏家乘》(一作《刘氏家史》)15卷,《刘氏谱考》3卷,《刘晏家谱》1卷,《刘沆家谱》,《刘舆家谱》1卷,都见载于《新唐书·艺文志》.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 书籍报刊。 王寿梦的后裔分为两支:一支在政治上发展,出现了吴王阖闾,吴王夫差等著名国君;另一支则是季札及其后裔独立发展,人丁繁衍众多,构成了当今吴姓的绝大部分.吴国被越国所灭后,其子孙便以国为氏,称吴氏. 书籍报刊教科书。 历史上的吴姓名人。 吴广吴汉吴道子吴曦吴承恩吴伟吴三桂吴嘉纪吴伟业吴敬梓吴熙载吴历吴大猷吴清源。 上网。 吴姓人口数量。 吴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2.05%=约2460万人。 爷爷的讲述。 吴姓族谱。 四.调查后的结论。 姓氏研究报告篇十四写结论。 据考证,中国人在五千年前就有了姓。那时是母系社会,人们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字是“女”和“生”组成,形象的说明最早的姓跟母亲有关。 姓和氏的区别: 先秦时期,姓和氏含义不同。姓代表血缘关系,同姓不能通婚,氏则是从姓中繁衍出来的分支,是特权和地位的标志,用以区别贵贱,有氏者为贵。所以,先秦时男子称氏不称姓。 姓和氏的融合: 秦代废除了原始的宗法分封制度而实行郡县制,氏失去了代表贵贱的意义,逐渐与姓合用,都成为父系血缘传承的标识。中国现在大多数的姓,都是承袭了产生于周代的氏。 《百家姓》是公元960年北宋的时候写的,里面一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一共438个。发展到后来,总数据说有已达5000个,但是实际应用的,只有1000个左右。 后世之姓,大约有以下几种来源: 1、以氏为姓。 2、以国名为姓氏。 3、以邑名为姓氏。 4、以乡、亭名为氏。 5、以居住地为姓氏。 6、以先人的字或名为姓氏。 7、以排行为姓氏。如春秋鲁国有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 8、以官职为姓氏。如西周的职官司、司马、司空后来均成为姓。又如汉代有治粟都尉,后代便姓粟。 9、以技艺为姓氏。商朝有巫氏,是用筮占卜的创始者,后世便以为氏。又如卜、陶、甄、屠等姓均是以技艺为氏。 姓氏研究报告篇十五书上有一篇关于李姓的研究报告,让我明白了姓氏也是一种文化,这时我想起了我国最多的三大姓之一--王,便想出要调查王姓的历史。 查阅有关书籍、报纸,上网浏览,问家长,了解古今王姓名人及王姓人口数量。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 书籍、报刊、上网。 历史、现代的名人。 战国时“鬼谷先生”王诩、书法家王羲之及王献之,文学家王维、王勃、王昌龄,政治家王安石等。 上网。 王姓人口数量。 据统计,王姓人口数量为9288.1万人。 上网、问家长。 王姓的历史由来。 1、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裔。 2、源于太子晋的王氏。 3、为周平王太孙赤之后。 4、出自妫姓。 5、出自子姓。 6、他族改姓或赐姓。 7、少数民族改姓王氏。 1、王姓历史久远,加之支系众多,世族繁盛,代代名人层出不穷。 如战国时期授苏秦、张仪纵横术的“鬼谷先生”王诩。琅琊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法千古留名。唐代,有著《滕王阁序》的“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大诗人王维、王昌龄。著名的文学家、王安石。 2、王氏的众多分支中数来仍以源自周文王姬姓子孙的那一支名气最大。 这一支王姓源自原来的周朝,也即今天的甘肃、陕西西安一带,其后来的主要分封之地在今山东省境。根据考证,福州王氏发源于山东琅琊王氏,以王审之为福州王氏的祖先代表。 3、据2025年最新统计,王姓人口数量达9288.1万人。 姓氏研究报告篇十六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姓邵,我有好几个邻居也姓邵。“邵”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姓邵的名人有哪些?现在的“邵”姓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带着这些问题,我对“邵”姓的历史和现状作了一次研究。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邵姓的来源:邵姓出自于周王王姬昌的儿子召公,后来又加上的偏旁则代表“封地”,意思就是分封在召地的主人,所以,邵和召两个姓氏原本也是一家人。 邵姓的历史名人:邵信臣,西汉著名大臣,曾历任零陵、南阳太守。在南阳任职期间,曾利用水泉兴修水利工程,组织民众开沟筑坝数十处;邵续,官至散骑侍郎。续朴素有志列,博览经史善,善谈理义,妙解天文;邵雍,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邵兴,南宋抗金义军首领。 邵姓的现状: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83位,人口约300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25%左右,邵姓分布很广,但不均衡。 1、传说,先秦时期,邵姓活动在河南、山东地区,到了秦汉,邵姓已扩散到江苏、安徽。 2、历史上,“邵”姓名人辈出。西汉著名大臣邵信臣,妙解天文的`邵续,北宋著名理学家邵雍。 3、20xx年,当代邵姓人口300万,排在全国83位,大约全国人口的0。25%。 姓氏研究报告篇十七历史上姓“孙”的名人有哪些?“孙”姓怎么来的?姓“孙”的家训是什么?带着这这些问题作了一次研究。 一、“孙”的起源。 源于姬姓。周公因被周平王赐为公爵,史称卫武公。卫武公有一个儿子名叫惠孙,惠孙的孙子名乙,把祖父惠孙的字作为姓氏,姓孙。因此武仲乙又称孙乙,他的后代就以孙为姓。又源于妫姓和姚始性,舜后胡公妫满封陈,至敬仲仕齐,又为田氏。舜在当帝之前,四岳(四方部族首领)曾向帝尧推荐过舜,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他,舜因生在姚墟,其后子孙即以地为氏。无宇之少子名书,伐莒有功,孙武为其后。”陈厉公妫跃之子陈完逃奔齐国,改陈氏为田氏。齐景公时,陈完四世孙是须无,须无孙田桓子,即齐大夫田无宇,其子田书因伐莒有功,齐景公封田书于乐安,古城在今山东惠民县,并赐姓孙氏。 二、古代姓“孙”的名人。 孙武(生卒不详)山东菏泽人。 兵圣,是春秋末期军事家,齐国人,着兵法“十三章”。孙子被推崇为兵法的鼻祖,“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学圣典。 孙坚之子,孙策之弟。东汉建安五年,兄孙策病死,孙权继位吴侯、讨逆将军,领会稽太守,开始统领江东。他击败了黄祖。后东吴联合刘备,于赤壁击溃了曹操军。东吴后来又和曹操军在合肥附近鏖战,并从刘备手中夺回荆州、杀死关羽、大破刘备的讨伐军。曹丕称帝后孙权先向北方称臣,后自己建吴称帝,迁都建业。孙权称帝后曾大规模派人航海,加强对夷州的联系。又设置农官,实行屯田;并在山越地区设立郡县,促进了江南土地的开发。晚年的孙权日益骄奢,宠信吕壹,赋役繁重、刑罚残酷。立嗣之争,孙权也犯下极大错误,多数名臣死于非命。自孙登夭折后,孙权先是废了孙和,又赐死孙霸,最后立幼子孙亮,这为日后的吴宫政变埋下了祸根。孙权病逝后谥号大皇帝,史称东吴大帝。 三、现代姓“孙”的名人。 孙中山。 字逸仙,别号中山樵,世称中山先生,广东香山县孙奇逢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教育实践家,他以其名节和学问闻名于当世,他的家训思想也为后世所推崇。他十分重视政治家教子之道,曾自定《孝友堂家训》和《孝友堂家规》以训诫诸子。他认为:“古人重蒙养正,以慎所习,使不离其身”,“蒙养不端,待习惯成性,始思补救,难矣!”所以,“端蒙养,是家庭第一关系事”,而教诫子弟又是“第一要紧事”。倡导“教家立范,品行为先”,要“存士节,养耻心”,反对“爱而不劳”的“禽犊之爱”。告诫诸子“为端人,为正士”,“安贫寡欲,修德敦睦,守分谨言,克勤克俭”等。人。清末,因见国势日衰,民族危亡,乃唤起同志,共组兴中会,为革命救国的团体;后递改为中国国民党,被推为总理。致力革命数十年,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终于辛亥一役,推翻满清,建立民国,改国体为民主共和。手创三民主义、五权宪法,手着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为革命建国的最高原则。民国十四年逝世于北京,二十九年国民政府颁令,尊为中华民国国父。 四、“孙”氏家训。 孙奇逢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教育实践家,他以其名节和学问闻名于当世,他的家训思想也为后世所推崇。他十分重视政治家教子之道,曾自定《孝友堂家训》和《孝友堂家规》以训诫诸子。他认为:“古人重蒙养正,以慎所习,使不离其身”,“蒙养不端,待习惯成性,始思补救,难矣!”所以,“端蒙养,是家庭第一关系事”,而教诫子弟又是“第一要紧事”。倡导“教家立范,品行为先”,要“存士节,养耻心”,反对“爱而不劳”的“禽犊之爱”。告诫诸子“为端人,为正士”,“安贫寡欲,修德敦睦,守分谨言,克勤克俭”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