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专业17篇)
教案需要考虑学生的前期知识和能力水平,合理安排学习任务。教案的编写应当注重课堂秩序的管理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案的编写应该考虑到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的发展需求。 部编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篇一认知:认识课本生字7个。 操作: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找出反映新型电影特点的句子,读一读。 情感:了解新型电影造型新,放映新的特点,知道科技的进步,新型电影的诞生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创新:根据课后练习,也可自设内容开展想象,为新型电影创设情节。 1.继续培养良好的默读习惯,作到不出声、不动唇,边读边思。 2.用各种方法学习新型电影的特点,并找出有关句子感情朗读 根据练习,展开想象,说说哪些情景能拍成新型电影,注意用词准确,说话连贯、通顺。 一.结合旧知,引入新课 1、还记得电影是谁发明的吗? 2、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影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新型电影层出不穷。今天,就让我们跟着丁丁和小林一同到球幕电影院去了解一下。 3、出示课题 (1)指名读课题:辨析:型――形 (2)齐读课题,感知全文 二、学习字词,完成练习 1.用你自己喜欢的朗读方法,读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些什么?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雁:双人旁;隙:右上是变形“小” 说出“窄”的反义词。 3.老师想考考你们的眼力,看看下面各组字有什么不同,可以怎样区分它们,然后组成词语: 板()形()飘()错() 扳()型()漂()措() 4.刚才,小朋友们都表现出色,现在请你们看课后练习2,注意形容词与名词的正确搭配。 红通通的天 蓝蓝的猴子 刺耳的苹果 调皮的叫声 三.学习课文 1.刚刚我们初读了课文,对新型电影有了大致的了解,那么新型电影究竟新在哪儿?有何特点呢?请你默读课文,找出你感兴趣的句子,读一读,注意默读的要求。 2.交流 (常见的电影院是四四四方方的,而这个电影院却是半球形的,造型独特新颖。运用比喻:像一只巨大的碗反扣在地面上,语言生动形象。) (2)大厅里亮堂堂的,地板像个巨大的盘子,中间低四面高。 (大厅的.设计与众不同。比喻:像个巨大的盘子。这个盘子中间低四面高。补充介绍:这个盘子的底下还有弹簧,根据剧情,这个大盘子还会动起来,让观众感觉置身于影片的场景之中。) (3)天花板就像那蓝蓝的天空。 (比喻:像蓝蓝的天空。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小结:这个电影院造型新颖,不同于一般的电影院,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作者巧妙地运用比喻句,使文章更加生动,让我们仿佛真的看见了一座新型的电影院。我们也要学习这种方法,巧用比喻,把事物介绍得生动形象。 板书:造型新耳目一新 (4)四周的银幕上出现了彩色的画面,连天花板上也出现了朵朵漂浮的白云,成队的大雁从上面飞过。 (这个电影院的放映形式也很新,有声有色,让观众感觉就在影片之中,真是――-身临其境) (5)这时候,飘来一阵阵苹果的香味。 (更加逼真) (6)嘿,这电影不仅有声有色,而且还有香味呢! (这句话概括出了新型电影的新颖之处) (7)他向前一冲,头撞在透明的椅子背上了。 (这句话充分证明了小林已经完全沉浸在影片当中,以为这一切都是真的。) 学生找出有关句子,说明其特点,并进行朗读,集体点评,老师指导感情朗读。 3.除了朗读法之外,请你用其他学习方法来说说新型电影的特点。 概括法:嘿!这电影不仅有声有色,而且还有香味呢! 板书法:(见板书) 图片观察法:(从图中找出新型电影的别具一格之处) 四、说话练习,课后练习 球幕电影院,即将开播新片,如果你是导演,想想哪些情景拍成新型电影,会令人新奇、惊险、有趣的感受,请你想一下,然后将你创作的情节告诉同学们。(注意,内容符合逻辑,说话连贯,用词正确,情节新颖) 五、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新型电影 造型新(耳目一新)放映新(身临其境) 半球形有声 地板中间低四周高有色 天花板蓝蓝的有香味 [练习设计] 1.请你画一画新型电影的外形。 2.照样子写词语 例:一阵阵 3.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4.照样子写句子 例:大厅里亮堂堂的,地板像个巨大的盘子。 (1)新型电影像 (2)天花板像 5.你看过立体电影吗?假如看过,写一写你的感受。 部编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篇二用自己的眼睛看,脑筋想,用心去体会,创作与大家不一样的东西既是的也是最独特的,更是最有价值和个性的。课文再现了小作者画红马受到老师的充分肯定而喜出望外的情景,极富儿童化的语言,既贴近孩子的生活,通俗易懂,学生一定会很喜欢的。 知识目标:独立学会要求掌握的10个生字,认识9个生字;学习运用工具书及联系上下文,理解“自由、含苞待放、居然”等词语。 能力目标:初步了解冒号的一般用法。能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在学习、生活中只有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才能体验尝试后的喜悦。 1.注意“帮”的结构;“待”是多音字; 2.能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 3.体会文中融洽的师生关系,懂得:只有善于思考,勤于观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才能体验到尝试后的喜悦。 学习冒号的用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第一课时 1.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读顺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2.了解小作者的创作过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趣。 1.你逛过动物园吗?谁能说说你见到的马有什么特点? 2.你见过红马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故事,故事的题目是―― 板书并指名读课题――《红马的故事》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 (把学生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学法指导:(课件出示) 1.标:标出自然段。 2.记:画出生字、新词及不认识的字词,问一问,记一记。 3.画: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4.问:不懂的问题。 (二)讨论: 小组长检查自学情况,教师巡视。 1.教师配乐范读 2.学生按自学步骤自学课文 3.检查生字情况 a.出示文中生字的词语,学生自由读,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在文中圈出,再齐读。 b. 扩词。 含苞待放 滑稽 自由 一片叶瓣 一只苍蝇 一头牛 一匹马 c. 你还能找出这样的词组吗?(一幅画) (三)师生交流。 1. 课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 课后延伸:边读书边想象并动手画一画小作者的画上画了些什么? 四、写字指导。 1.自主观察“我会写”中的字,说说你的发现:你会用什么方法记住哪个生字? 2.重点师范写以下几个字:故、级、粉、板、事 3.学生练笔,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交流。 强调:左右结构的字不能太分开,“事”字的横要注意有变化。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体会文中融洽的师生关系,懂得:只有善于思考,勤于观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才能体验到尝试后的喜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听写生字,用“事”组词。 二、创设情境,抓住关键词句。 1.平常你最喜欢什么老师上课,为什么? 2.读了红马的故事,说说文中的老师你喜欢吗?为什么? 3.从课文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这位老师不仅你们喜欢,他的学生们更喜欢? 4.喜欢他什么?从哪些词句读出来? 三、朗读指导,读中品文。 1.引导学生读不同的段落,想象不同的心情,试用不同的语气读出来。 2.分小组分角色朗读,读出对老师的喜爱、敬佩、感激,为我大胆创作得到肯定而惊喜、自豪。 四、引导学生说出冒号的作用。 出示句子: 1. 老师走到我旁边,笑着问:“画好啦?这是什么马?”(表示提起下文) 2. 花瓶里有三朵百合:一朵盛开,一朵含苞待放,一朵掉了一片叶瓣在桌面上。 (用于总说后面,表示分说。) 五、拓展想象: 其他的同学看到了我的画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今天听这位老师上课,感觉很欣慰。因为和她以前的课堂比起来,觉得有较大的改观。 一是学生上课的状态很好。与她以前学生明显不一样的是,学生上课眼睛里开始有亮晶晶的东西了,眼神里流露出的对语文的喜爱,对学习的兴趣让我倍感高兴。 二是教师教学内容的安排饱满了,一堂课基本完成了全课书的学习。而且教师比较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尤其是那个冒号的学习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章的第二自然段出现了一个冒号,教师问学生发现冒号的作用没有。然后让学生翻开新华字典告诉学生,新华字典不光查字,还告诉我们标点的用法。学生通过时空阅读网范文了解到冒号的三种用法,并知道了在这句话中的用法。我看了看,学生基本上人手一册字典,想想有时在某个班想找一本字典也找不到的情况,觉得教师如此重视工具书的使用和指导对孩子将是终身受益的。学以致用,教师马上出示一段课文第三自然段中的一句话(含有冒号),让学生加标点。学生通过这样一个来回的学习,对冒号的认识一定会有比较深刻的印象。 三是朗读的指导。不论是开始教师的范读,还是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读书,都很有实效。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以“趣”字作为教学的核心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在文中找到觉得有趣的地方,然后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教学流程固然清晰,但是我觉得这个核把握不是很准。看看书中这几句话。 “美术老师常常让我们自由画画”。 “画什么都可以”。 “高兴画什么就画什么”。 “很好,很好,就是要这样画!” 学生读这篇文章应该不仅是从文中感受到一些有趣的东西,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篇课文让学生感受到这位教师看似随意的教学中蕴涵的一种教育理念:鼓励学生自由想象,自由创作,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这种对自由的追求贯穿在文章始终――我手画我心。学生在这样的美术课上,毫无约束、自由驰骋,画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作品。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是在充分地享受这样独立创作、自由创造带来的巨大的快乐和幸福。 “马为什么是红色的?” “因为赛跑很热嘛!” 听着这样童稚的对话,你不由得对这样充分章显个性心灵的课堂心向往之。难怪作者说“我喜欢上美术课,最喜欢自由画画”。 如果对课文能有以上的理解和把握,我想老师再来设计教学时一定会另有一番天地。 部编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篇三(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学习尖、只2个生字,及新偏旁小字头。理解课文中“蓝蓝、闪闪、弯弯”等词语的意思。能用“我看见……”的句式说话。 2、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欣赏大自然美丽景色的情趣。 (二)教学重点: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理解“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的意思。 (四)教学准备: 课件、轻音乐的磁带、学生准备画画的工具、本课生字。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1、认读生字。(做找朋友的游戏)。 s:行! 众s: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呀,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众学生边拍手边唱,点几位学生上讲台找朋友)。 s1:船轮船的船,左右结构舟字旁。船就是我的好朋友。 众s:船轮船的船,左右结构舟字旁。船也是我们的好朋友。 s2:……。 众s:……。 t:小朋友真不错,把你的朋友介绍给大家认识了。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小朋友表现这么好,汤老师带大家去一个地方。请小朋友闭起眼睛。(课件出示晴朗的夜空图,星星在闪烁。同时教师钢琴弹奏《闪烁的小星星》)。 2、可以睁开眼睛看看,我们来到了哪里?在这里你看到了什么?(请学生自由说)。 (随机可以理解“闪闪的”这个词语。)。 3、一起唱《闪烁的小星星》学生可以自编动作。 三、学习课文内容。 (一)、学习课文第一句“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1、满天都是小星星多美啊!可是,好象缺了点什么?(点击课件夜空中出示一轮圆月)有时候月亮是这样的。(再点击课件夜空中出示一弯新月)有时候月亮又是这样的。 课文中的月亮是哪一个? (随机教学“弯弯”)。 (1)我们也画一个弯弯的月亮。(师生一起画)。 (3)学习生字“尖”。 a、读音jian。 告诉是一个三拼音。 b、上下结构。新偏旁“小字头” c、看着老师书空,自己学着进行书空。在作业本上写上两个尖字。 (4)、弯弯的月儿两头尖,请在在月儿尖的地方写上一个“尖”字。 2、请你说说看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弯弯的? (小桥、香蕉、小河、眼睛、嘴巴、小船……)。 3、瞧!(出示课件月儿与小船重叠),你想说什么? 对了,弯弯的月儿就像小小的船!这船的两头也是……? 4、打开书本,说说你们刚才学会了哪一句话? 5、一起读,你认为应该怎么读?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们在读课文时要做到声音响,不丢,不加字,字音要准确。 示范读——齐读——那男女生对读——指名读——评议。 (二)、学习课文第二句“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1、夜空这么美丽,怪不得有一位小女孩,托着可爱的小脸蛋儿,望着两头尖尖,像小船一样的月亮,出了神。(课件出示一位小女孩遥望着星空,嘴巴里还嘀咕着:我要是能上去那该多好啊!)。 2、小女孩说着说着真的飞上天空了。(课件出示小女孩坐在月亮上,慢慢飞上了天空)这个小女孩就是课文中的“我” 3、我在小小的船里坐,说说是怎么个坐法?我们边坐边读(让同学们在座位上研究各种坐,边玩边读)。 4、这位小女孩,坐在月亮上看见了什么? 什么叫“只看见”?——其他都没有看见。 5、学习“只” a、读音zhi。 告诉是一个翘舌音。 b、你来分析一下,怎么样来记住这个字? c、看着老师书空,自己学着进行书空。在作业本上写上两个尖字。 7、练习叠词:星星是闪闪的,天空是蓝蓝的,船儿是……,你还能说出这类词吗?(红红的太阳、绿绿的小草、轻轻的云、黄黄的梨…………)。 8、打开课文,说说你刚才学会了哪一句? 9、一起读,你认为应该怎么读?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我们在读课文时要做到声音响,不丢,不加字,字音要准确。 示范读——齐读——那男女生对读——指名读——评议。 四、指导朗读全文,背诵全文。 你瞧,夜空多美啊!蓝蓝的天上闪闪的星星对着我们眨眼睛,小女孩在这么美丽的夜空中陶醉了,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请你为图配上音,把天空的美读出来。 1、自由找朋友,读给他听。老师提一个要求,你要读得把旁边的同学带上蓝天。 2、集体读,指名读……。 3、小朋友读得真好,为了奖励你们,老师让你们听一首歌,如果你们会唱就跟着一起唱好吗?(放小小的船的音乐,学生跟唱,实际为背诵)。 4、表演读(指名、集体)。 五、练习说话。 1、这么美丽的夜空,小朋友想不想到月亮上去? 请大家闭上眼睛我们要出发了。好,我们一起飞向蓝天,坐到月亮上。看,蓝蓝的天上有许许多多一闪一闪的星星,在向我们眨眼睛呢!弯弯的月亮多像一只小插,让我们飞吧,飞吧!飞上蓝天,坐到月亮上去。(放音乐)。 你是不已经在蓝天上了?是不是已经坐在月亮上了? 2、小朋友可以睁开眼睛,瞧一瞧,你在哪里了?哈,小朋友已经飞上天了,已经坐在小船里了,让我们在月亮上愉快地唱《小小的船》(课件出示全班小朋友把学生的照片进行处理乘着月亮慢慢飞上天)。 3、想想坐在月亮上,你会看见什么?如果向下看会看见什么? 说话训练:我坐在月亮上,看见。(课件出示)。 (闪闪的星星,白白的云、长长的火箭……)(长城、黄河、长江……)。 4、小朋友看到得真多,我再来读一读课文的第2句。 六、想一想、画一画,趣中求新。 1、夜空多美丽啊!你想把他画下来吗?先说说你想画什么? 2、指导画。 请你把自己看到的、读到的、说到的、想到的画下来。请你用手中的画笔画出21世纪的太空美景!(学生在音乐中作画)。 七、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第10课小小的船,又认识了两个生字和一个新偏旁,还理解了这首儿歌的意思,进行了一次愉快地夜空之旅,看见了美丽的夜空。希望小朋友学好了本领张大后,也到宇宙中去探索宇宙的奥秘。 部编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篇四1.学习本文会写的字5个,会认的字2个。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平等,民主的.思想感情和消除种族歧视的愿望。 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件。 一、谈话揭题。 1、在世界上除我们黄种人,你还了解到了什么人种?(指名回答)。 2、过渡语: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在我们这个广阔的地球上生活着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们,尽管肤色不同,可我们象兄弟姐妹一样生活在地球这个大家庭中。同学们,请看——(出示课件2)问:你看到什么?有一位美国诗人把我们共同的愿望写出了一首诗——《最美的花束》(板书)。 3、齐读课题(美读)、质疑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出示课件3)音(指名读、齐读)、形(学生提示)、义(质疑)。 2.指名5位学生读课文(应注意评价是否正确流利)。 3.分组读课文(一二节男同学,三四节女同学,第五节齐读)。 4、现在谁来说说“最美的花束“指什么? 三、理解诗文,体会感情。 1.请大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内容先有感情地朗读,再说一说你从中知道或读懂了什么?并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2.生自由读,小组交流,师巡视参与指导。 3.指名汇报,师生评价,师相机点拨归纳。 (应注意朗读的指导、评价,“花、花冠、花束、花园“等的含义)。 4.课文中的你、我、他指谁呢?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出示课件4)。 5、提供句式,指名根据课文意思说话,体会主题思想。(出示课件5)(师相机评价、鼓励)。 (1)蓝眼睛和黑眼睛一样。 6、小结:同学们,你们的发言,让我深深地感动,的确,不管肤色如何,不管是贫穷或富有,我们都是一样的,我们都是平等的,我们要像兄弟姐妹一样互相尊重、和睦相处。(板书:平等)。 四、拓展延伸。学生谈今后同学间、朋友间、邻居间应如何相处。 五、质疑问难。 部编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篇五1、学会8个字,认识5个字。 2、时空阅读网范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人物善良、淳朴的优秀品质。懂得学会分享,才会感受到快乐的道理。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1、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夏天,到了麦收季节,就是杏儿成熟的季节。 2、板书课题。 3、读了课题,你会有什么问题?每个人都试着问一问。 4、提出问题:这小小的杏儿引出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故事又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课。 1、按要求预习自学: 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时空阅读网范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你有什么不懂的做上记号。 2、指名分段读课文: 仔细听,同学是否读正确了。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有不懂的问题做上记号。 学习课文1——4自然段。 1、同学们自由朗读这几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全班交流:杏儿好(第2段)杏儿多(第3、4段)。 3、你们能把杏儿的特点读出来吗?分四人小组朗读。 4、指明飞角色朗读。评读。 5、有感情的齐读1-——4自然段。 第二课时。 1、(第7段)找出奶奶说的话,并做上记号。 2、把这几句话多读几遍,你听懂了奶奶的话了吗? 3、分小组讨论:说说自己的理解。 4、全班交流:只有让大家分享劳动果实,才会感受愉快和喜悦。 5、在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吗?说给大家听。 部编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篇六1、认识生字3个。 2、体会“好像”、“似乎”两个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3、理解句子的含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5、体会男孩爱护公物的好品质。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阳光明媚的春天来了,小朋友开心极了,可以去春游了。大家带上自己做的风筝,去郊外放风筝。想不想跟他们一块儿去?好,我们随同其中一个男孩一起去放风筝。 听课文录音,看图画演示。 这是怎样一个孩子?考考你的记忆,能不能用你刚才听到的有关语句来描述?学生回答。老师把同学们的发言综合起来,请听仔细: 放风筝的男孩出现了,看样子有七八岁。一张可爱的面孔,忽闪着一双大眼睛,像两颗水灵灵的葡萄。身上雪白的衬衫,就像天空中悠悠的白云。 能不能把刚才这段话听写下来?准备——听写完成课后练习。校对朗读,同时出现男孩画面。 1、把课文快速读几遍,读熟。有自己不能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提出来。 2、指名分节朗读。 3、学生质疑。 4、特别理解:“风筝又飞起来了,在天空中飘飘扬扬,天空变得越发美了。”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其中“越发”是什么意思?我们可以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边理解边指导朗读)。 理解同时,结合课后练习,比一比,用上“好像”、“似乎”使两组句子有什么不同? (边理解边品句,加强朗读指导)。 5、解决学生质疑中的问题。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为什么这么读?(第一部分风筝飞上天,孩子很兴奋,语调要稍高些,突出孩子的高兴,我们也随着他很高兴。第二部分,孩子捡风筝时,踩坏了花苗又跑了,作者以为他是破坏绿化的不负责任的孩子,于是读的时候语调下沉,略带批评的语气,读出生气了,不高兴了。第三部分孩子用自家的花苗补上了被踩坏的花苗,说明他是一个知错能改的孩子,读时应该带有表扬夸赞的语气,尤其最后,风筝又飞了起来,看着这么好的孩子,谁不喜欢不高兴呢?读时语调应更高,读得欢快些。)。 6、学生示范,练读,指名读。 跟着这么一个心地善良纯洁的孩子去放风筝,心里舒畅吗?高兴吗?要把我们的喜悦欢乐和更多的人分享,我们也会变得更快乐。回家绘声绘色地把故事说给爸爸妈妈或者弟弟妹妹听,好吗?所以我们得学会复述课文的本领。 7、出示课文复述提纲,请大家根据提纲,抓住每部分的要点,先好好地读读课文,再用自己的话或书中优美的语句,不看书,把故事说给大家听。小组准备。 指名分节复述课文。指名复述课文。边复述边看媒体演示。 大家学习的本领真强,学习效率也很高,最后让我们连起来把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一遍。齐读课文。 学了课文,你觉得这是怎样的一个男孩子?可以从外貌上来介绍,也在加上他的品质特点来介绍,可以用书中的句子,也可以自己说。 一般写人时,我们都抓住人物特点来介绍的。这是写人文章的一般规律。 学习课文的描写,请仔细观察一个同学,向大家作介绍。注意不要说出他的名字,让大家猜猜他是谁。 部编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篇七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诗歌内容,了解诗歌意境。 2、用配乐朗读的方式感受我们对大海的热爱”改变。 3、感受爸爸、妈妈和“我”对大海的爱,以及大海对“我”的意志品格的影响。重点朗读诗歌,感受我们对大海的热爱。 “我让奔腾的浪花钻进我黝黑的身体”这句话的理解。 1、词语读准确。 2、简单回忆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1、诗歌中共有三个人,他们分别怎样做的。 2、学生汇报。 3、读好一、二句。理解“曝光”的意思。现在都是数码相机,简单的讲一下胶卷相机的原理,学生就明白这个词语的意思。 刚才,是老师讲解了“曝光”的意思,平时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向老师和同学请教,是理解词语的好的方法,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 4、爸爸为什么要把海浪装进录音机里呢?(把美留住,可以随时听到---)。 5、妈妈为什么要把海浪留在软片里呢?(看也看不够)。 6、想象一下,她都会留下什么样的镜头?(波涛汹涌、波光粼粼等)。 7、读好这两个句子。 8、我们还可以把海浪装进什么里呢? 用谁,把海浪()在他的()里,说句子。 如:姐姐把海浪请到她的画板上。 爷爷把海浪录到他的录象机里。 9、学生汇报。 10、昨天留了时空阅读网范文的任务,你能说说“奔腾是什么意思? 时空阅读网范文也是很好的理解词语的方法。 11、想象一下:奔腾的浪花是什么样?(不断涌起的,向前不断推进)。 12、哎呀,浪花怎么会钻进我的身体里呢? 13、什么样的目光称为“坚毅”?你在哪看到过这样的目光。(当需要决策的时候,坚强的目光等)。 14、你们用联系生活中的‘内容,理解了坚毅的意思。这样坚毅的目光是怎么来的? 我们又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把这个词语的意思理解得更加透彻。 15、什么叫“无穷无尽”?还可以用“无穷无尽”形容什么? 16、“无”--“无”—的词语都是表示没有的意思,你还能说几个这样的词语吗? 在海浪的洗涤之下,小诗人得到了锻炼,他有了强健的体魄,塑造坚韧了品格。 17、整体感情读3——5诗节。 18、理解词语的方法。 1、配乐品读。 2、完成课后题。 3、顺序,背诵。 板书设计海浪。 爸爸装进录音机。 妈妈海浪曝光软片里。 我钻进身体里。 教学反思。 部编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篇八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有哪些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潮声、玉镜、仰头、翻滚、奔腾、琴师、凑出、渔帆”等词。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的神奇与变化多端。发展想象力。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背诵喜欢的段落。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海的特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课时 (一)教师导语:同学们,见过大海吗?说一说你感觉到大海怎样?[语言训练] (二)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组描写大海的诗歌。齐读课题。 (一).自由读课文,认识生字词:带着问题我们来读一读课文。首先用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认识文中的生字。把课文读熟。在自己认读的基础上,出示课件,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二)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三)课文中有几首诗?每首诗中的大海给你什么感觉?你最喜欢哪首诗中的海? 1.自由读你最喜欢的那首诗,想想你为什么喜欢这首诗? (1)这首诗让你感到大海有什么特点? (2)你最喜欢哪些语句所描写的情景?想象一下那情景什么样?试试怎样读出你的感受? 2.根据喜欢的不同内容自愿组合,进行小组讨论与交流。 3.小组汇报、感悟: (1)感悟一:大海色的神奇: a天水相连,蔚蓝一片的情景。 引导学生感受天在海中,海中有天,一切都被海水染蓝的景象,感受作者置身海中,看到的,听到的都仿佛是大海的蓝,那么神奇。 b引导学生朗读,品味:玉镜、翻滚奔腾、来往穿梭等词语,想象其描绘的情景,从而读出感情。 (2)感悟二:大海风的神奇: a出示填空: 海上的风是()、是()、是()、是() 他一来,就()…… 就()…… 就()…… 就()…… b思考:为什么用省略号?还会怎样?[引发想象] c仿照这首诗的语句说一说你想象到的`情景。 (3)感悟大海静的神奇: (天上的月亮和星星倒映平静的海面上)帮助学生理解风平浪静的景象和“抱着明月”、“背着星星”的意思。 b指名朗读、评议: 四、朗读课文,选背诗句。 1.自愿结合小组,合作朗读课文。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背诵。 五、拓展活动: 收集有关大海的诗文,了解有关大海的知识。 1.复习会认字。 2.学习会写字。 (1)自主学习12个生字。(读准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2)小组合作讨论。(音、形、义、写。) (3)小组汇报,教师点拨:“文”与“纹”、“朝”与“潮”、 “镜”与“境”的对比、区分。 (4)学生选出最难写的字,师生探究。 教师板书:滚(注意右边的间架结构) (5)学生练写,小组交流、评改。 3.检查背诵情况。 板书设计 出处 3xiaoniao.com 1.大海的歌 色的神奇:雾、云、波纹、潮声、天、鸟 风的神奇:花神、琴师、大力士、狮子 静的神奇:不闹、不笑、抱着、背着、鼾声 1.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字,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翔翔对帽子的喜爱之情,从而感受他对小鸟的爱护.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学习“帽”和“窝”: 1.板书:帽子 学习“帽”:怎样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帽”的字形,强调“帽”的右上是“曰”不是“日”;右下是“目”,也不是“日”。 2.板书:鸟窝 学习“窝”:引导学生思考:“窝”是什么偏旁(是穴宝盖,不是宝盖头。) 1.板书: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题目。 2.齐读课题:帽子和鸟窝。 3.问: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1.带着问题自由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标出自然段,不认识的自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会。 部编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篇九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词。 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泉水和瀑布的优点,鼓励学生形成勇敢和合作的品质。 能力目标:学会与他人合作,体验合作的快乐。 1、从具体的语句中体会泉水和瀑布的特点。 2、体会小河、泉水和瀑布这三个好朋友手拉手一起向大海奔去的愉快心情,从中感受合作的快乐。 一、导入新课,激情引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首先,请同学们翻开书,自由读读课文,注意带拼音的字的读音,把课文读通顺。 2、下面请同桌之间互读课文,互相听听生字的读音读的准不准,课文读的是否通顺流利,找一找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4、这篇课文是通过对话的形式来写快活的小河的。小河在流淌中,遇到了谁呢?请你快速看课文,用笔圈出来,然后在小组内读一读他的对话。 三、小组探究,深入理解。 (一)小组学习要求。 (出示)阅读提示: 1、读小河与大山、泉水、瀑布的对话。 2、说出从他们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3、有感情地读读他们的对话。 说一说怎么进行学习。 生:先读一读它们的对话,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理解,最后有感情读课文。 部编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篇十1、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了解目字旁表示的意义。 3、积累与目字旁有关的成语,和描写眼神的名段。 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了解目字旁表示的意义,同样是表示看的词语,词义上的不同。 两课时。 这节课我们来认识目字家族的字,学习课文前6句话,认识6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看黑板读生字,都是形声字,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认识这些字。 3、检查识字落实较难的字,如眨、瞅。 4、学习6句话。 眨、眯、睁、盯、瞄、瞅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左窄右宽。 1、看图学习瞟,学习带有瞟字的句子。 做瞟的`动作,了解意思。 2、做瞧的动作,同义词是望和看,学习句子,认识荣榜。 3、老师做眺望的动作,理解眺望的意思,学习句子认识泰。 4、读卡片检查识字情况。 5、总结:带有目字旁的生字有什么特点? 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1、做动作猜词语。 2、读成语,了解成语意思。 3、读关于眼神的描写,了解内容。 部编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篇十一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姑娘把杂志当作朋友,对朋友的错误“及时帮助他改正”的真诚态度。 2、学习课文的生字新词。 3、根据段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摘录描写人物神态的句子。 2教时。 一、审题。 1、板书课题。 2、小读者是谁?课文写了这位小读者的意见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 1、运用已学的方法认读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1、在这两段中“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2、什么是“良师益友”?这段话中“他们”是指谁?“我们”又指谁? 1、从哪些地方可看出小姑娘是“我”的良师益友? 2、小姑娘为什么敢于向编辑提意见? 3、感情朗读第二段。 4、归纳第二段段意。 五、归纳主要内容。 1、回忆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 课题扩展法;抓重点段的方法;段意归并法。 2、确定归纳方法,并说明理由。 3、归纳主要内容。 六、摘录描写人物神态的句子。 板书设计: 提意见。 小读者编辑。 良师益友。 部编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篇十二1.学会10个字,认识10个字。时空阅读网范文,联系上下问理解相关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雷鸟太太在冬天和春天各穿上了怎样的衣服。 激发学生读科学童话故事及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阅读9、24自然段。 了解雷鸟太太在冬季和春季服装的特点。 体会雷鸟太太服装变化与季节的关系,透过课文生动的语句感受自然界的奥秘。 电子备课。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板书(时装),这个词语如何理解?(学生发言)。 出示雷鸟的图片,雷鸟和咱们平时看到的鸟不大一样,这位雷鸟太太可了不得,她是森林里聪明的时装专家,随着季节的变化,她的时装换了一套又一套,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就跟我们去认识认识雷鸟太太吧! 板书课题,指名读,齐读。质疑:看了课题,你最关心的是什么? 梳理问题,教师小结:雷鸟怎么会有时装呢?它的时装是什么样的? 二、初读课文,扫清学习障碍。 1.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正确课文。 2.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3.师生共同正音、纠错。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交流学习体会,初步感知课文。 1.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1)指名朗读。 (2)师生共同评议。 2.默读课文。 思考:通过读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并把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3.小组交流学习体会: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并把不理解的问题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做好记号。 4.全班交流。 5.教师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较简单的问题当场解决)。 四、写字指导。 1.独立观察生字表中的字,想一想应该如果记忆。 2.小组内交流。 3.将比较难记和易错的字在全班交流。 五、课堂练习。 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词,指名认读。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这个故事的大致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同学们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创设情景,课件演示第一段有关冬景的描写,师配乐朗读第一段。 师:你们喜欢这雪白的世界吗?你最喜欢什么? 师:冬天的雪景很美,这段话写得更美!谁来读? (二)学习第2段。 过度:大雪整整下了一天一夜,第二天早晨,雪停了!一只名叫跳跳的小松鼠从树洞里爬了出来,它在干什么呢?赶快读第2自然段,把你感兴趣的句子多读几遍。 生自读,重点体会第4句。 (三)学习3-7段。 2.分角色朗读。 1.过度:看到小松鼠这么可爱,雷鸟大婶不再生气了!接下来他们又会说什么呢?(教师读)。 2.生谈知道了什么。 3.课件演示雷鸟在雪地里通过自己的白大衣躲过猛兽的镜头! 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夸一夸雷鸟的白大衣! 6.生反馈,师相机出示:“白色的羽绒密密的,又柔软,又暖和。”“……和周围的雪地融成一色。不仔细看,还真的分辨不出来呢!” 部编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篇十三1.用自身喜欢的方法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学写8个字,自主积累好词好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我国古代绚烂的文化。 3.通过读文知道张骞是怎样开辟丝绸之路的。 1.自主识字写字。 2.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 师:查找与丝绸之路有关的资料、中国地图。 生:搜集阅读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 2课时 一、初读课文。 1.板书课题。学生自由轻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拼读。 2.教师范读课文。生字词正音。 二、自主识字。 1.选择喜欢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生字。读准音,记清形,组组词。开火车游戏。 2.汇报推荐:推荐记忆方法,集体解决难字。 (1)检查字音。 (2)疏通难字。 (3)扩词竞赛。 3.巩固识字。字词游戏,生字回文。 三、指导书写。 1.认一认。认读会写字8个。 2.记一记。自主观察汉字,记忆字形。 3.说一说。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4.看一看。观察教师范写难字。评议。 5.写一写。独立练习书写。一起评议。 四、分层作业。 1.认读生字和词语,把生字漂漂亮亮地写一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空虚,我的词语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词语。 二、导入。 1.推荐与丝绸之路有关的话题。畅所欲言。 2.板书课题。读题。质疑。 三、感悟课文内容。 1.感知课文主要内容。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细读感悟课文。出示自读提纲,自读推荐。 3.默读课文,画出描写自然条件艰苦的句子读一读。 4.结合找出的‘句段进行朗读训练。想一想:张骞是怎样克服困难开辟丝绸之路的。 6.出示与西域地理环境有关的图片或范文影片。多篇感受。 四、延伸。 鼓励学生结合课外的知识讲一讲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故事,以巩固理解课文。 部编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篇十四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些词语朋友,还记得它们吗?一起读读吧!(齐读)。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希腊国王麦得斯最喜欢金子,当听到神灵赐给他点金术时,他心花怒放地说――――(生齐答)。 过渡:麦得斯真的成了世界上最富有、最幸福的人了吗?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的读一读第4自然段,用“______”画出麦得斯做了什么?用“﹏﹏”线画出描写麦得斯心情的句子。 2、师:画好了就放下笔,举起手。谁来把你画的句子大声读给大家听一听? 3、指导朗读。(体会:神奇、富有、高兴)。 4、来,把这一段连起来读一读! (一)学生自学。 (二)交流学习情况。 过渡:谁来把你的学习收获与大家一起分享。 学生交流: 第5自然段: 生:我学的是第5自然段,找到的句子是……。 (1)师:麦得斯兴奋地来到花园,睢,你们看到了什么?他摘了一朵玫瑰变成了金的,又摘了一朵又变成了金的,所以——这使他有点扫兴,因为他喜欢色彩缤纷的鲜花。 (2)三次引读: a、他的确有点扫兴,因为他喜欢有香味的鲜花,而现在的花没有了香味,摸起来冰凉凉的。(女生读)。 b、他喜欢色彩缤纷的鲜花,而现在花不再艳丽,只剩下金色了。(男生读)。 c、他喜欢有生命力的带着露珠的鲜花,而此时的花没有了生气。(全班读)。 过渡:谁还想把你的学习收获与大家一起分享。 第6自然段: 生:我学的是第5自然段,找到的句子是……。 (1)师:牛奶、面包都变成的金的,麦得斯有了这么多的金子,但却肌肠辘辘,所以他闷闷不乐。谁来读读。 (2)指导朗读。 (3)师:来,让我们拿起书,一起读读这一段。 第7、8自然段。 过渡:你看,麦得斯喜欢的鲜花变成了金的,吃的面包和喝的牛奶都变成了金的,他闷闷不乐。当他饿着肚子,又一次来到花园,亲吻了美丽可爱的小女儿,小女儿立刻变成了一座金雕像。这是一座怎样的金雕像?想一想,和同座说一说。 (1)个性读。 (2)是啊,面对着没有生命、冰凉凉的、不会喊爸爸的女儿,麦得斯痛苦地说:——“我这么喜欢金子是很愚蠢的,把金子都拿走,还我的女儿吧!” (3)三次引读: a、他拥有了这么多金子,却失去了最心爱的女儿,他痛苦地说:——(1、2组读)。 b、他终于明白了自己的愚蠢,后悔极了,他痛苦地说:——(3、4组读)。 c、他为自己的贪得无厌忏悔不已,乞求神灵收回点金术,他痛苦地说——(全班读)。 同学们,我们通过抓住了关键词句,进行赏析品读的方法,一步一步走进了麦得斯的内心,体会了他的心情变化。下面分组读读吧。 过渡:麦得斯这样痛苦不堪,那他的愿望实现了吗?自由读一读9-11自然段。 2、三次引读: 麦得斯忘不了这个教训,我们也会忘不了这个教训。所以: a、当麦得斯失去了点金术,抱着美丽可爱的小女儿时,他高兴地说:——。 b、当麦得斯失去了点金术,却得到了金钱也买不到的亲情,他高兴地说:——。 c、当我们学了这个故事,明白了这个道理后,我们也能高兴地说:——。 部编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篇十五1、认识14个字,以及两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熟读课文,练习讲故事。 教学重点: 1、认识14个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讲故事。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你知道哪些小英雄的故事? 今天我们又来认识一位外国的小英雄,他的名字叫于连。 揭示课题:8小英雄于连。 学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读文,注意不认识字的读音。 2、小组合作,快速识字。 分组做“生字妈妈找宝宝”的游戏。看哪个小组最快。 3、教师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说一说识字方法。 4、学生读一读带有生字的句子。 5、指名分段读课文,大家评价。 6、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7、指名说说。 三、感悟课文。 1、创设情景,学习第一自然段。 (1)世界上有许多美丽的城市,那里有许多名胜古迹吸引着各地的游客,今天我们到一个美丽的城市布鲁塞尔去游览观光。 (2)出示图片。 看到这个撒尿的小男孩,你有什么话想说,有什么想问的吗? 学生自主发言。 (3)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你知道这个孩子是谁吗?找出描写这个铜像的句子? 指名读句子。 (4)知道朗读。 2、学习课文2—4自然段。 (1)自由朗读。 (2)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问题? (3)学生质疑解难,教师讲解,指导朗读。 3、读最后一段,联系全文,体会意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抽读生字词语。 2、读课文。 二、语文实践。 请你当小导游,向游客介绍于连的铜像。 1、自由练习。 2、分组说。 3、全班反馈。 三、总结。 你从于连身上学到了什么? 四、指导写字。 1、出示会写字,读一读。 2、同桌说一说识字方法,给生字交朋友。 3、观察生字的位置。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教师个别指导。 作业: 1、写字。 2、把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部编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篇十六本单元课文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包括三篇精读课文:儿童诗《太阳是大家的》、叙事性文章《一面五星红旗》和《卖木雕的少年》,一篇略读课文是新闻报道《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语文园地包含“口语交际”、“我的发现”、“习作”、“日积月累”和“趣味语文”。 本单元课文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学生应该加强自身朗读能力的培养,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学会和作者进行情感上的沟通,达到领会意境,产生情感共鸣的效果,从而培养语感。 知识与技能。 1.会写31个生字,会认30个生字。 2.学会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正确书写生字的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4.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关心世界大事,培养热爱和平的感情。 2.体会各国人民之间的团结友好。 25、太阳是大家的。 学习目标: 1.认识“彤、陪”2个生字,会写“彤、霞、陪、趁”4个生字,正确读写“红彤彤、晚霞、浪花、睡觉、睡梦”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懂得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太阳是大家的,人类应友好相处。 课前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 2.同步阅读中的诗歌《地球只有一个》。 一、激趣导入。 1.教师导入:我知道同学们特别喜欢猜谜语。现在老师来说一条谜语,大家可要认真听,动脑筋猜啊!有位长寿老公公,天亮从东来出工。他把光明给世界,还把温暖洒人间。要问公公在哪里,请你仔细看画中。 2.学生猜谜,教师引导。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读一读: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一画:画出本课生字,多读几遍。 3.认一认: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4.帮一帮:四人为一小组互读课文,互相帮助指正。 5.比一比: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读课文,比一比哪个小组读得正确、流利。 三、朗读感悟。 1.读一读:自由读文,想一想这首诗告诉了我们什么,把不明白的地方画出来。 2.帮一帮:小组内同学互相说一说读了这首诗知道了什么,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共同研究。 3.说一说: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感悟诗句中所蕴含的意思,并结合第二小节,启发学生说一说太阳做了哪些好事。除诗中所写的之外,太阳还做了哪些好事?指导学生仿照诗句进行补充,如: 她使庄稼茁壮成长, 她使动物有了温暖的家; 她陪着小朋友在学校学习, 听他们充满童趣的谈话。 4.朗读最后一节,结合插图,说说这一节的意思。 a.从对别的国家的小朋友等待太阳、盼望太阳的描写中,感受太阳是大家的; b.太阳是大家的,人和人是平等的,各国人民要友好相处。 5.议一议:提出在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讨论。 一、感情朗读。 1.读一读: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反复练读。 2.说一说:说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及原因,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3.评一评:读出自己喜欢的诗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议。 4.想一想:每小节诗写了什么,全班交流。 二、练习背诵。 1.练一练:用最快的速度练习背诵。 2.比一比:小组内同学互相背诵,比比准背得准确。 3.背一背:指名分小节背诵,其他同学默背。 三、交流感受。 1.想一想:学习了这首诗以后,有什么感想。 2.谈一谈:说说自己的感想或收获。 3.说一说:你想对别的国家的小朋友说些什么,自由表述。 四、学习生字。 1.记一记: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够快速记住生字的字形,同桌之间交流。 2.教一教:请学生做小老师,教记字方法。 3.写一写:请学生自己先来观察,提出书写要点,教师指导学生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五、拓展阅读。 太阳只有一个,它是人类共同的光明使者;地球只有一个,它是人类共同的生活家园。地球上的人民应和睦相处,让世界充满爱。下面请同学们再来读读同步阅读中的《地球只有一个》这首诗歌,想一想这首诗告诉了我们什么。 部编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篇十七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鸟和守林老人之间纯洁的友情。 3、引导学生朗读,将朗读与感悟结合起来。 4、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段进行品读、讨论交流、畅谈感悟。 5、感受小鸟与守林老人之间的纯洁友情。激发对动物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1、抓住重点句进行品读、感悟。体会小鸟对老人的信赖,与老人之间的纯洁友情。 2、引导反复朗读,读中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多媒体课件。 一、情境导入。 1、小鸟,大家都很熟悉吧,可是你们知道吗?鸟儿和人一样,也有着丰富的情感。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一起走进一场特殊的“告别会”,地点就在山林中。 2、配乐讲述这场特殊的“告别会”。听到这里,同学们有什么想问的? 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小鸟和守林老人的故事。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这篇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指名回答。 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1.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细细品读,并说出原因。 2.指名朗读第1~2自然段,师生评议。 3.讨论交流:鸟儿们对老人的初次到来有何表现?为什么会感到惊诧?(板书:惊诧)。 4.鸟儿们从哪些方面表现惊诧,他们在争论些什么? 鸟儿们对老人的态度仅仅只是感到惊诧吗?后来有没有发生转变呢? 5.学习第3~8自然段。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a.分析比喻句。 b.指导朗读,读出对老人的信赖之情。(板书:信赖)。 齐读第四、五自然段, a.找出令你感动的`地方。 b.分析比喻句。 c.抓住动词理解、感悟。 d.指导朗读,读出对老人的敬佩之情。 分组比赛读第六、七、八自然段。 a.思考:鸟儿们对老人的态度仅仅只是信赖吗? b.分析比喻句。 6.学习第10~14自然段。 默读11~14自然段,找出令你感动的细节,细细品读,写出感受。指导朗读并试着背诵12~14自然段。(板书:依恋)。 四、升华主题、拓展文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