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案万能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案(优秀8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案万能篇一一年级的小朋友入学已经有一学期,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有了很大的提高,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 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第一单元:我的生活好习惯。 1、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培养学生进取积极的学习态度。 第二单元:学校生活真快乐。 1、帮助学生熟悉和适应学校生活。 2、让学生意识到在校园里要讲礼貌、守秩序,遵守学校生活常规。 3、让学生体验学校生活带来的乐趣,喜欢上学。 第三单元:自救自护我能行。 1、体验四季生活的快乐,增强体质,锻炼意志。 2、主动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危险,注意远离危险,规避风险。第四单元:温暖你我他。 1、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自己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要学会自理,还应该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学生认识到在学校在家一个样,诚实、有礼貌,能为家庭带来欢乐。 2、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养成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的行为习惯。通过学习做不会做的事情,培养学生做事用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品质。 3.、让学生体会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孝亲敬长,向长辈表达自己的爱、自己的心意,从而学会感谢他人、关爱他人。 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2、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案万能篇二:我的成长相册、成长中的纪念物。 :使学生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家庭成员间的亲情,懂得感激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 感受家庭成员间的亲情。 感受家庭成员间的亲情。 一、引导学生看p19插图: (1)图1是教室里,几个同学凑在一起看一个同学的成长相册。 (2)图2是学生在介绍照片中的自己,讲述照片留住的记忆。通过一张张珍贵的照片,寻找自己成长的足迹,感受自己的成长与家人的密切关系。 二、请你拿出几张自己的照片,说说拍照片时的年龄和情景。 三、成长中的纪念物 1、导言 我们有许多成长中的纪念物,它们蕴含着爸爸、妈妈对我们深深的爱。 2、分析例图 四个小同学分别找到了自己小时候的衣物、玩具、生活用具和妈妈给孩子的成长日记。 3、把你成长中的纪念物也拿出来给同学们看一看吧! 4、说说看到这些东西后,你有哪些感受? 5、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四、板书设计: 6、我是怎样长大的 教学内容:爸爸妈妈抚育我、谢谢爸爸妈妈 教学目标:能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尊敬和感激,懂得关心和孝敬父母长辈。 教学重点:怎样感谢爸爸和妈妈。 教学难点:怎样感谢爸爸和妈妈。 教学过程: 一、导言 我们每一步成长,都饱含着爸爸妈妈的关爱,每一点小小的进步,都离不开他们的耐心教诲。 板书课题:爸爸妈妈抚育我 二、引导学生看例图 图1:蹒跚学步的孩子在爸爸妈妈的鼓励下迈出了“人生第一步”; 图2:上学第一天,爸爸送孩子去学校,引领孩子走进人生又一段陌生而崭新的旅程; 图3:在爸爸的鼓励下,孩子第一次像小鱼一样在水中自由玩耍; 图4:在风雨交加的时刻,有爸爸坚实的臂膀可以依靠。 三、讲讲爸爸妈妈抚育我们成长的故事吧! 四、谢谢爸爸妈妈 1、导言 爸爸妈妈抚育我们很辛苦,我们应该怎样感谢他们呢? 2、分析例图 上图中,孩子们在一起探讨应该怎样感谢爸爸妈妈和其他关爱自己的家人。一是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不辜负他们的期望;二是在家庭生活中要懂事儿,学会孝敬父母和长辈。 3、给爸爸妈妈一个惊喜。 4、记住特别的日子。(1)爸爸的生日(2)妈妈的生日 5、在这些特别的日子里,我们应该怎样做? 6、写一写:我准备 五、板书设计: 6、我是怎样长大的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案万能篇三1、让学生了解教师节的来历,教师工作的辛苦。 2、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别人的劳动,学会体贴关心老师。 3、培养学生尊师敬师爱师的好品质。 了解教师的辛苦,学会体贴关心老师,尊敬老师。 一、导入: 二、走近老师。 1、阅读50――51页的内容,了解教师一天的生活。 2、观察自己的老师一天的‘工作,说说你的感受。 3、了解“世界教师日” (1)教师节是几月几日? (2)谈谈教师节的来历。 三、理解老师。 1、默读52――53页的内容,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2、讨论交流: 这几天老师上课时不像平时那样精神饱满,嗓子也有些哑了。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3、小结:老师也上人,他们和所有人一样,都要面对生活中的烦心事和工作上的种.种困难,我们要懂得老师的辛苦,充分理解老师。 四、尊敬老师。 1、阅读54――55页的内容,谈谈伟人毛泽东是怎样尊敬自己的老师的? 3、小结:教师辛勤地耕耘在三尺讲台,用广博的学识引领学生,用高尚的人格教导学生做人做事,同学们应该用实际行动来尊敬老师。 板书设计: 老师,您辛苦了。 走近老师。 理解老师。 尊敬老师。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案万能篇四教学目标: 1、体验如果遭遇意外伤害,自己和家人经历的痛苦和烦恼。 2、学习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进一步发展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3、受伤后,在成人不在的时候,学会处理简单的意外伤害事故。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习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 2、进一步发展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3、思考哪些同学的表现可能会对自己和别人造成伤害。 教育目标: 1、体验遭遇意外伤害时,自己和家人经历的痛苦和烦恼。 2、创设情境,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对情境中的小伙伴提供帮助。 3、受伤后一定要告诉家长或长辈。 教学方法: 1、为学生创造几个模拟场景。 2、通过体验遭遇意外伤害时,自己和家人经历的痛苦和烦恼,认识到要学会自我保护。 3、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师评,了解受伤后,如何处理简单的意外伤害情况。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 (1)请学生利用课间时间观察同学们在教室内外的活动,思考哪些同学的表现可能会对自己和别人造成伤害。 (2)学生自带一些处理常见小伤口的药品(如创可贴、药棉、纱布、红药水)。 2、教师准备:就相关问题向校医请教或查阅资料。 3、教学器材:常见药品、宣传卡片、判断分析表格。 教学过程设计: 一、经验交流。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案万能篇五1.认识到教室是靠大家共同营造的学习环境,每个人都应该主动地参与学习环境的创设。 2.掌握一些参与班级环境创设的技能。 3.形成初步的团结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本课分为两大部分:一方面引导学生对装扮教室所需要的材料、工具有所了解,知道在装扮教室过程中,自己可以承担什么任务、怎样合作布置等有关内容,另一方面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装扮好了的、充满童趣的、设计新颖别致的教室。这些取材于同年龄学生的真实的教室布置,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重点:了解课文中的学生是如何装扮自己的教室的,激发装扮自己教室的兴趣。 难点:掌握一些参与班级环境布置的技能。 在教学中,创设一系列的创作活动,给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的舞台,体验合作的重要性与快乐。 教师:提供具有启发性的、装扮好了的教室资料,准备一些可以用来布置教室的材料。 学生:参观学校里的其他教室。分好小组。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这几天,我们参观了学校里其他教室,能说说你印象比较深刻的教室吗? 2、现在,你们再仔细看看我们的教室,觉得怎么样? 3、想不想把我们的教室打扮得更漂亮?出示课题:装扮我们的教室。 (二)出谋划策。 过渡:要想把我们的教室打扮得又漂亮又整洁,你有什么好点子?让我们学着书中的小朋友,一起来出出主意。 1、观看书中图片,说说图画告诉你什么? 2、学生交流。 师归纳板书:教室里扔些什么? 教室里的角落怎么利用? 班级的特色在哪里? 我能做些什么? 3、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对以上一至两个问题进行讨论。 4、全班交流。 教室里扔些什么?(书法、绘画、纸工等学生作品,小型动植物、图书、奖章等,课程表、作息时间表等)。 教室里的角落怎么利用?(图书角、生物角、卫生角、学习园地、争章园地等)。 班级的特色在哪里?(很多小朋友喜欢研究植物、昆虫等,有些小朋友写的字特别漂亮,有些是小小画家)。 我能做什么?(我可以收集一些材料;我愿意从家里带来一盆花;我会画画,……)。 (三)制定方案。 1、观看图片,你喜欢其他班级的教室布置吗?说说你喜欢的地方。 2、分组制定装扮计划,讨论所需材料、工具,以及每个小组成员所承担的工作。 (四)布置任务。 这节课上,小朋友开动脑筋,想出了许多装扮教室的法子。请大家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小组内布置的任务,把我们的教室打扮得漂漂亮亮。 (五)欣赏成果。 1、欣赏教室里的布置。 2、介绍自己在装扮教室过程中做了什么。 (六)交流感受。 2、学生交流感受。 3、分享经验,交流在布置教室过程中发生的小故事。 (七)总结。 小朋友们通过动脑想,动口讨论,动手操作,把我们的教室装扮得那么整洁又漂亮,今后,我们要爱护好自己的教室,每个人都做班级的.小主人。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案万能篇六(1)学会选择合适的、健康的游戏,做到玩得愉快、玩得轻松。 (2)在游戏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并掌握一些游戏的小技能。 2.情感与态度。 激发乐于游戏的情感,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3.行为与习惯。 能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游戏,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游戏活动。 4.过程与方法。 通过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方式,体验探索问题的乐趣。 1.重点:能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游戏,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游戏活动。 2.难点:在游戏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并掌握一些游戏的小技能。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了解同学们平时喜欢玩的游戏。 一、激趣引入。 2.生:想。 5。生:做游戏。 6.师:画面里有你们喜欢玩的游戏吗? 7.生:有。 8.师: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我们常玩的游戏。 二、体验游戏。 1.师:小朋友们,快和同组的同学说说你玩过的游戏,看谁说得清楚。 2.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再在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到每个人喜欢玩的游戏各不相同。】。 三、游戏诊断会。 2.生l:我喜欢电脑游戏,因为电脑游戏好玩。 生2:我喜欢球类游戏,因为球类游戏能强身健体,让我快乐。 生3:我喜欢户外运动,因为它不仅能让我拥有健康的`体魄,还能让我欣赏到美丽的风景。 3.师:同学们说得很有道理。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要多玩适合自己的、健康安全的游戏。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确要多玩适合自己的、健康安全的游戏。】。 四、选个游戏玩一玩。 1.(出示教材第20页图片)师:图片中的同学们说了些什么?你们从中明白了什么? 2.生:即使是安全健康的游戏,玩时也要考虑一些实际情况。 3.(出示教材第21页图片)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片,说一说你们有什么发现。 4.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小组代表发言。 5.师小结:同样的游戏,不同的伙伴,不同的环境,玩的感觉不一样!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选择游戏伙伴,感受到玩游戏的乐趣。】。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我们经常玩的游戏哪些是健康的,哪些是不健康的。同时,我们认识到平时玩游戏时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健康安全的游戏。我相信同学们今后一定会做得更好! 板书设计。 什么游戏我常玩。 健康游戏我常玩游戏诊断会。 选个游戏玩一玩。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案万能篇七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有关饮食健康的常识。 2、逐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三餐定时、不挑食不偏食、多喝水少喝饮料、吃零食要有节制。吃饭时要讲卫生、不浪费,排队时要互相谦让。 3、自己能学会营养配餐。 4、小组合作要愉快、友爱。使学生热爱生活,培养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逐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三餐定时、不挑食不偏食、多喝水少喝饮料。 2、简单合理地搭配饮食。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记录讲课前一天晚上,自己进餐的情况。了解食物的营养知识。 2、教学器木才:自助餐用具、食物彩色图片、量化表格、小奖票、营养师贴画、食物比例分配表。 教学设计: 一、导入。 伴随欢快的乐曲,出示动画:娴熟的刀工、精湛的厨艺、真诚地邀请、快来吧!尝尝我的手艺。再看那满桌丰盛的饭菜,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兴奋地想吃这顿饭。师饶有兴趣地说:这是我的一个朋友,他要请同学们吃一顿自助餐。很多同学都说自己吃过自助餐,老师对他们表示羡慕,并说自己小时候可没吃过自助餐。以次激发学生热爱现实生活,对生活有满足感。那我们就一起去餐厅看看吧! 二、明理。 (一)联系生活懂得进餐要求。 1、餐厅的菜肴特别丰富,屏幕出示彩色图片。师说类别,生说食物名称。 主食类:米饭、面条、蛋糕、馒头。 鱼肉蛋类:大虾、炖鱼、鸡蛋、炸鸡腿。 蔬菜类:芹菜、胡萝卜、西红柿、茄子。 水果类:草莓、苹果、葡萄、橙子。 豆制品、奶类:豆腐、鲜牛奶。 饮料、水、汤类:矿泉水、果汁、菜汤。 2、学生的视觉、精神都随着鲜美的画面来到了自助餐厅,师抓住这一时刻,马上提问学生:在吃自助餐的时候,你想对小朋友说些什么?让学生回想:在家中长辈是如何提醒他们的,幼儿园老师是怎么教育的,学生凭生活经验说出吃饭的要求,应注意什么,明白什么是自助餐。师在这一环节着重渗透做文明、守秩序的小顾客。 3、屏幕出示吃自助餐的要求。 (1)吃多少取多少。 (2)取过的食物不能放回原处。 (3)取物要文明人多要排队。 学生在学习中,通过想一想、说一说、听一听,自然地懂得了吃自助餐的要求,也就是“怎么吃”。 (二)从身边实例中体会如何选餐。 1、请一名同学选餐。 音乐响起,第一个小顾客开始选餐了,看看他是怎样给大家做榜样的。师向其他同学提出要求:认真看,你觉得他在哪方面做得好,一会儿我们要进行评议,看看谁是评论员!这样所有同学的注意力都会集中起来。 2、评价。 取餐的学生在实物投影下面介绍自己选餐的情况,生评是否合理。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吃饭的实际情况和刚才大家提出的要求)对其评价。 文档为doc格式。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案万能篇八2、培养学生关爱集体,关心校园的情感,引导学生形成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去创造美好校园的生活态度。 了解学校生活、学校的设施、环境等,热爱学校,珍惜校园生活。 培养学生关爱集体,关心校园的情感,引导学生形成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去创造美好校园的生活态度。 多媒体课件。 学生完成“校园垃圾报告”。 一、新课导入。 2、出示校园美景图片,学生畅所欲言。 二、我为学校出点力。 1、教师:学校正在开展“我为绿色校园出点力”的活动,朱可可和同学们发现学校总有扫不完的垃圾,他们决定调查校园垃圾问题,你可以根据本校情况把调查报告补充完整。 2、教师;我们的学校还存在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请分组调查,可以通过拍摄照片或文字报告等方式记录下来。 3、学生交流:学生课前进行调查,补充调查报告。 课件出示校园垃圾调查报告: (一)校园中的垃圾问题。 1、有些同学随地扔垃圾。 (二)大家对“校园垃圾”问题的看法。 1、有同学认为学校的垃圾桶位置设置不合理,扔垃圾不方便。 (三)我们的建议。 1、学校可以在操场和教学楼增设垃圾桶。 教师:我们可以行动起来,与同学、老师和校长一起,为学校建设提出建议。 (四)我们学校有待改进的地方。 (五)大家不同的看法。 三、制定行动方案。 教师:学校可以改进的地方,很多与我们的行为相关,请同学们做一个行动方案,赶快行动起来吧。 四、教师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