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学音乐说课教案(优秀12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小学音乐说课教案篇一2、 介绍山歌及特点 3、 创编歌词及表演 1、 过对温州民歌《对鸟》的学唱。感受温州乡土音乐的魅力,增强学生对地方音乐的喜爱。 2、 分析比较山歌的风格特点,并用明亮的歌声表达歌曲欢乐,爽朗的情绪。 重点:感受山歌具有高亢,嘹亮,悠长,奔放,节奏自由的特点。 难点:用乐清方言来演唱《对鸟》及创编歌词 由于我国民族众多,地理环境差异大,语言和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生产方式都有所不同,从而导致了音乐风格,艺术特色,演唱方法以及艺术表现手法的迥异。温州民歌的艺术特色之一是因地处沿海山区,故形成多散板式的民歌。它的旋律优美,高亢,朴实,华彩,歌唱者可以根据其声音条件,充分发挥其演唱才能和演唱风格。 录音机 幻灯片 大歌纸 道具(在教室旁边用椅子和桌子搭成两座山) (一)组织教学 1、 学生随温州民歌《叮叮铛》的音乐进教室。 2、 师生问好。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营造气氛 (二)基本教学 1、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听到的是什么地方的音乐呢?(温州民歌《叮叮铛》)对,很多同学都熟悉它并会演唱这首歌。我请一位同学来唱唱。那谁还知道我们家乡还有什么乡土音乐呢?(………)哦,原来同学们知道的还不少呢。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也是温州非常有名的山歌《对鸟》(出示大歌纸)请同学们仔细的听一听,想一想,它是用温州什么地方的方言来唱的。(乐清)那这首歌中那些歌词跟温州话不同。 2、出示歌纸,让学生自己试着去念一念。 “介姆”“过”“打”“胭脂”“唇”这几个字与温州话区别比较大 a:介姆:乐清方言,什么的意思 b:天主鸟又名 鸡鸟 c:长尾巴丁:嘴似鹦鹉,尾长似凤凰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的试念来趋动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好歌词做好准备。 3、学唱这首歌 a 师无伴奏范唱 b 师对学生进行口头传唱。唱好下滑音(铜 绿 鸽 夹嘴这几个字) c 学生学会后由第一排对第二排,一排排接下去传唱。 设计意图;根据新大纲的要求,学生不一定要会唱曲谱这一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口头传唱以及学生排与排之间的传唱,充分体现出民歌口头传唱的这一特点,而教师的范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介绍山歌及特点并与劳动号子的区别 a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民歌之一劳动号子的节奏,演唱形式,曲调的特点(出示幻灯) 劳动号子 节奏: 固定 演唱形式: 一领众和 曲调: 粗犷有力 5、 齐唱《对鸟》 6、 创编歌词与表演唱师:我们知道民歌在歌词上有不断创新的过程,那么老师请同学们展开想像也来即兴创作歌词怎样。 a 小组讨论,要求在小组中先试唱 b 每组有由两名学生来表演,先问后答的形式 c 汇报时,先演唱,再问学生“你们听出他们那些地方体现出山歌的特点。” d 同学们你们在山上边劳动边唱歌过吗?我请两位同学登上这两座山进行劳动,用上我们今天所学的《对鸟》和你们创编的歌词,一起来体验山野劳动的愉快心情(先表演《对鸟》,再表演自己创编的歌词)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气氛。同时对山歌特点的理解也起到了加深巩固的作用,并做到了初步运用。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对鸟》的学唱和表演,我们初步掌握了山歌的特点及与劳动号子的区别,还学会了几句乐清话,以后老师还会带着你们去熟悉更多的温州乡土音乐。 小学音乐说课教案篇二1、视通过各种画面,让学生感受,发挥想象。 2、听通过《洋娃娃的梦》,让学生感受音乐所描绘的意境。 3、唱通过学唱歌曲《蒲公英》,体验春天的美景及给人带来的喜悦。 4、动通过听、唱,让学生随歌律动。 激发学生调动各种感官去发挥想象,发现美,体验美,歌唱美,创造美。 课前活动:师生律动 (一)音画结合,情境体验 (二)欣赏感受,描绘梦境 师总结:小朋友的想象丰富极了,是的,洋娃娃的梦把我们带入了生机盎然的春天美景之中,瞧![课件展示:流动画面]种子破土而出,花儿含苞欲放,柳树吐出嫩芽,春笋探出脑袋,蒲公英也忙着寻找他们新的家,到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结合画面,第二次欣赏) (三)歌曲体验,行知相融 1、教师:老师这里有一幅画,但是这幅画有一部分不完整,老师没有画上去,我想让小朋友们听了我放的一首歌以后,来把它补充完整。 听了这段音乐,小朋友知道这幅画上缺了什么啊?来把它画上去。 2、教师:哦!原来蒲公英也做起了美梦!他梦到了小宝宝变成了伞兵,在天空中飞翔呢!他们边飞边唱起了歌,那欢快的劲儿也感染了老师,我也熬不住了,我也要和他们一起唱。 小朋友如果也熬不住了,可以跟老师一起来。(师唱,学生轻声哼唱) 3、教师播放旋律 学生:把上面写有歌词的蒲公英依次贴在黑板上。 4、引导学生用“lu”哼唱旋律,随旋律模仿蒲公英的动作。 5、跟琴轻唱歌曲,及时纠正难点处。 6、完整演唱全曲,师及时鼓励。 (四)自主合作,创作表现。 1、教师:请小朋友们选择喜爱的方式来表达这首歌曲。 自然音乐组,选择老师提供的乐器为歌曲伴奏。 2、老师分组指导 (五)交流总结,情感升华。 1、教师:小朋友们的表现非常精彩,老师从你们的创作表演中感受到大家 对生活的热爱,幸福的孩子,爱做快乐的梦,老师希望每位小朋友都有愉快的梦,并希望你们梦想成真! 2、律动:随歌曲旋律跳着离开教室 小学音乐说课教案篇三学唱《国旗国旗真美丽》,欣赏《国歌》并能体会他的激昂情绪。 通过学唱《国歌》和介绍聂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懂得唱好国歌的重要意义,并能用恰当的不同力度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运用恰当的力度正确的表达歌曲的情绪内容。 三连音与休止符在歌曲中演唱时值的准确。 电脑、录音机。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二、新授。 1、猜一猜:欢迎大家到音乐课堂做客,今天老师带给大家的是什么礼物呢?同学们要通过竞猜游戏才能得到答案,下面我们分三组来做这个游戏。 好,请看大屏幕: 请你说出这是哪个国家的国旗?你说这面国旗美丽吗?下面我们来学习《国旗国旗真美丽》这首歌。 2、听一听这首歌曲的旋律。(播放音乐)。 3、跟老师唱,老师唱一句,学生跟唱一句。 4、听赏国歌。你听过这个国家的国歌吗?(回答正确的同学,其他同学用自己喜欢的节奏为他鼓掌)恭喜你为自己的组得了一面红旗。其中,有伊拉克的国旗和国歌,对现在的政治形式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用战争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5、听一听。 今天,老师要送给大家的礼物就是歌曲《国歌》,你对国歌了解多少?请你告诉我好吗? 老师根据学生的了解,来介绍聂耳。聂耳原名聂守信,是云南玉溪人,出生于(1912——1935)在他二十三岁的生命中创作了三十多首歌曲和一些民族器乐曲,作品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奋起抗日的坚强决心,第一次表现了三座大山压迫下的中国工人阶级的英雄形象,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富于独创的艺术形式,他的作品有《义勇军进行曲》《大路歌》《铁蹄下的歌女》《卖报歌》等。(附加聂耳名字的来历)。 我们来听一听国歌的演唱。(放flash动画)。 3、唱一唱。 下面我们同学用自己对国歌的理解来唱一唱这首歌。 板书设计。 校园升旗。 小学音乐说课教案篇四1.表演《顽皮的杜鹃》,听辨两音填入括号内;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创作4小节曲调。 2.杜鹃是可爱的动物,在感受、体验以“杜鹃”为题材的四首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即兴创作表演活动,以表达我们对动物的一片爱心。 1.认识低音掌握的八个音的音高与唱名。 2.唱好《顽皮的杜鹃》。 二、欣赏。 1.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 2.再听: (1)当你听到是你想像中的森林景色时请站起来? (2)当你听到杜鹃鸣叫声时请举手。 3.师生讨论。 (1)你能描绘一下,你想像中的森林景色吗? (2)你能模仿杜鹃的叫声吗? 4.复听乐曲:要求,把你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用你认为最方便、最能表现的形式表达出来。如:简笔画、身体的动作……边听边表现,要保持教室安静能听清音乐,自由想像。 5.简单介绍圣-桑的《动物狂欢节》。 三、学唱歌曲。 1、轻声学唱:注意唱“咕咕”时要短促、跳跃,想像就是杜鹃在歌唱。 2、用口风琴找到1=f的‘“531”三音,按课本中的要求吹奏。 3、表演唱:以三人为一组进行即兴表演。甲为歌曲主人翁“我”,边唱边表演。乙为杜鹃鸟,在规定时间内唱。丙为口风琴伴奏(伴奏可以两人也可以一人)。 四、“音乐游乐宫”: 1、完成教材下方的练习与思考。 2、在括号内填入单簧管名称或图形。 3、复习已学过的音高(注意唱准,尤其是两音的音准),讲解低音点(在记谱中,除了从八音外,还有低音区的音,简谱中用音符下面加点来表示,如“567”的低音就用来表示)。教师示范“567”的柯尔文手势。 4、手势游戏。出示《顽皮的杜鹃》前4小节曲谱,让学生尝试视唱。 5、听辨训练:听出乐句的重复部分及出现最多的两个音是什么音?在什么时候出现?(教师弹奏全曲。)。 6、机动:视唱全曲。表扬能完整地唱全曲的学生。 五、教学小结。 小学音乐说课教案篇五聆听《小河淌水》,学唱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 1、聆听三个《小河淌水》的不同版本片段,对比它们的异同点。 2、学会演唱《赶圩归来啊哩哩》。 一、导入新课。 全班齐唱《妈妈格桑拉》。 二、新课教学; 1、聆听三个《小河淌水》的不同版本片段,对比它们; 2、简介云南民歌《小河淌水》,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意; (1)教师简单介绍歌曲; (2)学生跟着音乐哼唱歌曲的第一乐句; 3、完整聆听乐曲,引导学生从音色与器乐的表现形式; (1)你听到乐曲有哪些乐器演奏? (2)管弦乐队与钢琴演奏、人声演唱相比,你认为哪; 4、教师简单介绍管弦乐及作者; 5、再次完整聆听乐曲。 三、新课教学。 1、聆听三个《小河淌水》的不同版本片段,对比它们的异同点。 2、简介云南民歌《小河淌水》,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意境。 (1)教师简单介绍歌曲。 (2)学生跟着音乐哼唱歌曲的第一乐句。由于单调高,注意保护嗓子,通过哼唱,加深对旋律的熟悉与记忆。 3、完整聆听乐曲,引导学生从音色与器乐的‘表现形式上谈谈对乐曲的感受。 (1)你听到乐曲有哪些乐器演奏? 4、教师简单介绍管弦乐及作者。 5、再次完整聆听乐曲。 6、演唱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 (1)简介歌曲的创作背景。 (2)学唱歌曲,体验歌曲情绪。 (3)为歌曲伴奏,表现歌曲情绪。 (4)用多种表现形式表演歌曲,渲染歌曲气氛。 四、全课小结。 1、师生共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2、小组、师生、生生互评。 小学音乐说课教案篇六歌表演《彝家娃娃真幸福》。 1、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能主动、大方地参加歌表演。 (一)用碰铃和响板为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伴奏。 1、在教师指导下将歌曲集体演唱一遍,使学生感受节奏、速度和情绪。 2、教师给出节奏卡片: 学生分组按节奏拍手练习。 3、每两人一组发给碰铃和响板,按卡片上的节奏练习。 4、教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分组为歌曲伴奏。 (二)歌表演《舞家娃娃真幸福》。 1、在教师的指导下听歌曲的录音。 2、学生四人为一组学习彝族集体舞的走步与拍手。 3、教师引导每组学生随歌曲跳简单的彝族集体舞。 4、教师请出跳得较好的学生作示范,并和自己一起跳,以鼓励其他学生。 5、要求学生回家后将所学的.彝族集体舞的基本动作大方地跳给爸爸和妈妈看,并能在家里寻找一件能敲击出清脆声音的物件,制作打击乐器。 1、能否正确地使用打击乐器并按规定节奏为歌曲伴奏。 2、能否主动、大方地参加歌舞表演。 3、能否背唱《国旗国旗真美丽》。 小学音乐说课教案篇七一、启发学生用欢快的情绪,轻巧而柔美的声音表达对同学之间的友谊之情。 二、欣赏陕西民歌,培养学生热爱中国的民族音乐之情。 唱出歌曲感情,感受中国民歌。 二、聆听范唱,歌曲中的`三个好朋友是怎么办的?他们的情绪又是怎样的? 四、再让学生聆听,并对口型演唱; 六、和学生一起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七、老师唱一首歌曲《秋收》问问同学们是否听过这首歌曲? 八、这是陕西民歌《秋收》一起来欣赏。 九、在器乐曲《秋收》中,民歌的原型旋律出现几次? 十、每次主题出来的时候是用不同的乐器演奏的,你能听出来有哪些乐器吗? 十一、然后边听乐曲边做这种演奏乐器的演奏姿势。 课堂小结:学生很喜欢《一把雨伞圆溜溜》这首歌曲,可以教育孩子们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学生们对中国的民歌了解甚少,我也希望以后书上能多出现一些精美的,琅琅上口的民歌。 小学音乐说课教案篇八通过欣赏《布娃娃》启发孩子们珍惜自己的幸福并且关爱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感受乐曲令人伤感的旋律和歌词,了解领唱、合唱的演唱形式。 一、音乐游戏:七色迷宫。 1、有多少条路可以走出迷宫? 游戏规则:找到一条路时,必须把这条路线经过的音唱准确,小组形式找路线,比一比哪个小组找的‘路线最多,唱的最准确。 2、谁能听出老师弹奏的路线? 游戏规则:教师弹奏钢琴,学生听辨模唱,并且在迷宫中找到老师弹奏的路线。 二、导入。 1、复习歌曲《可爱的家》。 2、我们都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有爸爸妈妈的关爱,但是还有一些没家的孩子……。 三、欣赏歌曲《布娃娃》。 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2、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受? 3、复听歌曲,轻声跟唱,进一步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词。 4、了解歌曲的演唱形式、速度等音乐要素对音乐情绪的影响。 5、再次欣赏并演唱歌曲《布娃娃》。 小学音乐说课教案篇九1、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2、歌曲《大雨和小雨》。 3、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1、能寻找并模仿生活中的声音。 2、能创造几种声音。 3、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一)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1、教师用猜谜语的方式,启发学生用耳朵仔细听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谜面:左一片,右一片,住在山两边,说话听得见,相互难见面。谜底:耳朵)。 2、启发学生注意“观察”——“倾听”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并模仿这些声音。 4、想一想,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声音。 (二)歌曲《大雨和小雨》。 1、雨是一种自然现象。有大雨也有小雨。下面我们来学唱一首关于雨的歌曲——《大雨和小雨》。 2、由教师范唱或听录音。 3、跟着教师学唱《大雨和小雨》。 4、讨论大雨和小雨的声音有什么特点? (三)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1、我们刚才听到的声音都是生活中的声音。我们能不能创造一些声音呢?按教材提示创造出声音。 2、能不能自己创造一些与教材中不同的声音呢? 3、用几种声音连在一起表现一定的内容。 1、能积极参与声音的探索,听辨出两种以上的声音。 2、会唱《大雨和小雨》。 3、能创造两种以上不同的声音。 第二课时。 1、音乐活动“在音乐厅里”。 2、歌曲《布娃娃弹琴》《大鼓和小鼓》。 1、能说出几种乐器的名称,感受人声与乐器的不同音色。 2、会唱《布娃娃弹琴》《大鼓和小鼓》。 (一)在音乐厅里。 2、请你在教材图中找一找,你认识哪些乐器呢?学生说出一种乐器,教师就可以出示这种乐器的图片并播放声音,如有学生会演奏,可在课上为同学们演奏,最后教师再介绍其它的乐器。 3、有打击乐器的可让学生敲击一下,感受这些乐器的音色。 4、还知道其他的乐器吗? (二)学唱《布娃娃弹琴》。 1、你们知道木琴是什么形状,它发出的是怎样的声音吗?教师可出示木琴的图片并播放一首木琴曲(如《草原小骑兵》片断)。下面我们来学习一首新歌《布娃娃弹琴》。 2、教师范唱或放录音。 3、跟着老师学唱《布娃娃弹琴》。 4、边唱歌曲边做律动。 (三)学唱《大鼓和小鼓》。 1、播放少先队鼓号队的录像,提问:队伍中有什么打击乐器呢(大鼓和小鼓等)? 2、大鼓和小鼓的声音有什么不同(高低、强弱、音色不同等等)? 3、学唱《大鼓和小鼓》。 4、边走步边唱《大鼓和小鼓》并模仿打鼓的姿势。 (以上两首歌曲也可以选择一首学唱)。 1、能认识一种以上的乐器并说出它的名称。 2、会敲击一种打击乐器。 3、会唱《布娃娃弹琴》和《大鼓和小鼓》中的一首。 第三课时。 用声音编织的故事——小白兔盖新房(一)。 了解《小白兔盖新房》的故事大意,初步找出能表现故事情节的相应的声音。 1、教师先给学生讲述《小白兔盖新房》的故事。 2、教师出示图片,请学生复述故事内容。 3、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如何用身边的材料表现雷、闪电、大风以及故事情节中要求表现的声音。 4、安排学生课下寻找能表现制《小白兔盖新房》内容的声音材料。 1、能复述《小白兔盖新房》的故事。 2、能够创造出表现风、雷、闪电的声音。 第四课时。 用声音编织的故事——小白兔盖新房(二)。 能用声音表现《小白兔盖新房》的故事,并在表演中担任一个角色。 1、学生复述《小白兔盖新房》的故事。 2、将学生分成2~4组,讨论如何用声音来表现。 3、分组到前面表演。由一位同学讲故事,其他同学用声音来表现。 4、师生共同评价。 5、如有时间还可创编其他内容。 1、能积极地参与创编活动。 2、能与组内同学团结合作。 3、能在表演中创造出一种声音并担任表演。 小学音乐说课教案篇十教学目标: 1、钟声能唤起人们无限的遐想,本课围绕这一主题选编了不同风格的歌曲,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激发对音乐的兴趣。 2、聆听《维也纳的音乐钟》、《灵隐钟声》,感受音乐不同的风格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创编活动。 2、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做情景表演。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钟声叮叮当》。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1、聆听《维也纳的音乐钟》。 2、音乐钟的主题。 3、复听歌曲并感受音乐的情绪,聆听主题曲调出现了几次? 1、体验感知,聆听歌曲《钟声叮叮当》范唱。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交流)。 2、发声练习:1234│5—│5432│1—‖。 lalalalalalalalalala。 3、反复多次听范唱,跟录音哼唱曲调。用“la”模唱主旋律,注意难点。 4、跟教师的伴奏学唱歌曲。 5、小声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注意流畅而有起伏,在“v”处要换气。 6、创新表现,处理歌曲。大家想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这种形象?(交流、处理、试唱)。 dorimifasollasido。 下课。 第二课时:《美丽的`黄昏》。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1234│5—│5432│1—‖。 小猫爱吃鱼,鱼。 3、复习歌曲《钟声叮叮当》。 1、这是一首电子琴独奏曲,作者以电子琴的丰富音色和宽广的表现力,描绘出杭州佛寺——灵隐寺的风采。 2、初听,设问:听了这曲调你想像这是哪的场景? 3、复听,边看谱例边哼唱乐曲主题旋律,并用身体语言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1、导入:三拍子节奏练习。 2、聆听《美丽的黄昏》,感受歌曲的情绪。 3、用哼鸣模唱歌曲。 4、学唱歌词:要求用听唱法来学唱歌曲。 5、重点:在熟练的基础上,用二部轮唱来演唱歌曲。 1、用“12356”六个音按指定节奏编自己的歌。 2、复习歌曲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下课。 小学音乐说课教案篇十一有的时候小蜻蜓喜欢在草地上低低地飞,有的时候喜欢在天空中自由地高飞,还有的时候,它喜欢在池塘里小河边上侧着身体斜飞,这时它的翅膀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可调皮了!有个成语就叫做“蜻蜓点水”。 2.一起跟着音乐边唱边在老师的`带领下围着教室学蜻蜓高飞、低飞、侧飞。 1.创设情景、激发热情:每年夏天,当池塘里的荷花开放的时候,也是蚊子最多的时候,这时,小蜻蜓们可就有的忙了。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些荷叶和荷花,以及小蜻蜓、小蚊子的头饰,想请小朋友上来表演小蜻蜓在荷叶丛中飞来飞去捕蚊忙的情景。 2.导演创意:在表演之前,请小朋友都来当一回导演,想想可以怎样来表演,我们先来讨论一下。 3.进行表演。下面的同学演唱。 4.评议,再另请学生表演,取长补短。 小学音乐说课教案篇十二通过欣赏《布娃娃》启发孩子们珍惜自己的幸福并且关爱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感受乐曲令人伤感的旋律和歌词,了解领唱、合唱的演唱形式。 一、音乐游戏:七色迷宫。 1、有多少条路可以走出迷宫? 游戏规则:找到一条路时,必须把这条路线经过的音唱准确,小组形式找路线,比一比哪个小组找的路线最多,唱的最准确。 2、谁能听出老师弹奏的路线? 游戏规则:教师弹奏钢琴,学生听辨模唱,并且在迷宫中找到老师弹奏的路线。 二、导入。 1、复习歌曲《可爱的家》。 2、我们都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有爸爸妈妈的‘关爱,但是还有一些没家的孩子……。 三、欣赏歌曲《布娃娃》。 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2、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受? 3、复听歌曲,轻声跟唱,进一步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词。 4、了解歌曲的演唱形式、速度等音乐要素对音乐情绪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