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摆渡人有感(精选8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读摆渡人有感篇一“每一个镌刻着爱与善意的灵魂,都会成为我们生命的摆渡人。”今天我把《摆渡人》这本书读完了,内心感觉很温暖。 《摆渡人》这本书是英国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写的一本畅销小说。书的开篇就展示了一个十五岁的少女的生活,从小父母离异,有一位爱唠叨的母亲,陌生的父亲、无聊的学校生活…普普通通的一个女孩,在遭到了之后一连串匪夷所思的事情后,迪伦在一次列车意外脱轨中,失去了生命,她的灵魂在黑暗中看不到光亮,她还在困惑中,挣扎着爬出了列车,看到了唯一一个人,带领她通往另一个世界的人——摆渡人崔斯坦。迪伦并不知道其实自己已经死了,而是认为自己是那场意外中的‘幸存者。不断的问崔斯坦各种关于列车脱轨的意外的问题,最后崔斯坦告诉了她,她已经死了的真相,迪伦也逐渐接受肉体死亡的事实。 在他们向着另一个世界迈进时,一路上遇到了很多恶魔的攻击,但他们丝毫没有任何想要放弃的意思,而是勇敢的向前迈进。情窦初开的女孩在一次次的危难中,渐渐喜欢上了她灵魂的摆渡人,她发自内心的关心与信赖,也渐渐唤醒了摆渡人内心深处麻木已久的情感。但当迪伦到达目的地时,她却决定要永远与摆渡人在一起,后来跨越了所有障碍,返回人间。二人的对话让人感到很温暖:“嗨!原来你在这里。”“我在这里。”不论命运怎样安排,“我”一直在“你”目光所及之处,温暖又甜蜜收尾,让我们知道了在摆脱恶魔和危险后,失而复得的信款和温暖更让让人珍惜。 整本书,若说是摆渡人引领了女孩的灵魂,那么某种程度上,女孩同样也是摆渡人灵魂的摆渡人。 读摆渡人有感篇二摆渡人是城市里的超级英雄,摆渡就是把人从痛苦中解救出来。用快乐和温暖,抵抗这个世界的悲伤。 作为一名钟爱暖心故事类电影的文艺女青年,这种电影自是赶在首映就去观看,光影纵横的世界里,情绪被影片中的人物情感所带动,哭哭笑笑,有感动有动容亦有疑惑羡慕与不解。即便之后观众的评论褒贬不一,却依旧愿意遵从自己最初的感受。 电影改编多次与原著早已大相径庭,故事颇为零散,画风也是香港电影惯有的感觉,但总体上足够华丽精美。作为贺岁档电影,片中邀请了诸多明星大咖,以梁朝伟、金城武为主的“五人帮”当属其中代表。故事以“摆渡人酒吧”作为载体,牌摆渡人的职责即为失意中的人们进行摆渡,一旦预约,即时生效,会全心全意助你上岸,无论失恋或是工作失意,金牌摆渡人从未失手,也以为自己无需摆渡,可其实他们的故事才是影片的牵引。陈末何木子、管春和毛毛,或悲或喜,爱过恨过拥有过便是一生。 另一个牵动人心的故事,邻居女孩小玉年少时对偶像马力早已心生崇拜,因缘巧合成为朋友,后来马力失恋又梦想飘摇的时候,是小玉一直陪在他身边,并拼尽全力为其筑梦,不胜酒力依旧应然参赛,即便如此,她终究只是马力身边的过客,可是谁又能说她错了呢?在她的人生中多了这样一段经历,爱过努力过并为之付出过便也不后悔了。 读摆渡人有感篇三但结局却是灵魂带着摆渡人回到了现实重生。 故事很简单,但里面饱含的复杂情感却让人心里难以平静。 崔斯坦是迪伦的摆渡人,负责引领她的灵魂穿越荒原, 可相处期间却互生情愫,让他这个摆渡人在千万次的引导后终于有了不同的感觉, 不再机械重复,不再冷漠无情。 从这点来讲,迪伦也是崔斯坦的摆渡人吧。 故事最让人感动的地方,是迪伦,这个原本在荒原里脆弱而茫然的灵魂, 在爱上崔斯坦之后,宁愿放弃超度的机会,毅然决然地重返那个危险恐怖的荒原, 只为和爱的人在一起,哪怕死,不独活。 这种孤注一掷的勇敢,让这颗原本普通的灵魂真的有种说不出的美好。 故事的大部分都是崔斯坦跟迪伦强调我只能保护你穿过荒原。 后面的路不管是什么样你得自己走。 读这一大段的时候,心里真的很难受。 就像你知道你拥有的美好总会在某一时间点终止。 应该没有多少人会坦然地去接受这个结果。 拥有过再失去总比没有拥有过残忍。 以前看过一段话。 生命中所出现的每个人,都有他出现的原因。 喜欢你的人给了你温暖和勇气,你喜欢的人让你学会了爱和自持。 其实,这些人的出现,不正是我们遇见自己的摆渡人的过程。 父母,老师,同学,朋友,恋人... 他们直接教会我们一些事又或间接让我们懂得一些事, 陪伴我们走过一段又一段的时光。 最后,有的留在生命里直到生命的终点,有的则在某一时刻转身离去。 真的很感恩每一段相遇,不论结局是否美好。 毕竟每一段经历都是你在这破落浮生中不可复制的一抹回忆。 有了这些才让我们的生命更加饱满而真实。 崔斯坦和迪伦在没有相遇时,都只是这茫茫世界中的一个小小的存在。 而在命运交叉的那一刻,激撞出的感情火花却点亮了彼此的宇宙。 从此他不再是那个冷漠没有温度的摆渡人。 她也不再是那个怯懦迟疑的小女孩。 本来残缺单调的世界因为彼此变得完满美好。 看吧遇见对的人就是会有这么美好的化学反应。 但愿你我都能找到彼此正确的那个摆渡人。 让我们在这复杂的世界温暖相依。 p.s.致迪伦: 每个人都会死。 为了不让自己留下遗憾。 人生就要不断前进。 眼前一切的不好都会过去。 勇敢面对。 做一个敢爱敢恨。 内心善良且温柔的人。 读摆渡人有感篇四连续工作了七天后,终于在1月4日学校毕业论文系统年前关闭之前,将学生的开题报告给整理结束。积压在心中的一系列焦虑和忐忑算是暂时告一段落。于是,犒劳自己可以阅读一本闲书,翻了翻藏书馆,看到了《摆渡人》。 对这类题材的小说,一般都停留在2025年左右的港台鬼片的概念中。想着它估计也不例外。看的时候十分吸引人,可是现在让我去复述内容,感觉已经忘记的差不多了。 根据百度百科介绍,《摆渡人》是英国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clairemcfall)创作的小说,作者从少年人的角度洞悉人性的温情,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所见所感,道出所有人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终极幸福的向往。 简而言之,就是一个十四五岁的花季少女,成长于一个单亲家庭,在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已经离异,倔强的护士母亲坚决不让其父亲打扰她们的生活,这也导致了女主人公的人生轨迹中由于父爱的缺失而过早的成熟,于同学朋友之间的难以沟通和磨合。当女主联系到父亲并得知父亲独自一人生活在一座石头房子,而且很欢迎她去找他的时候,女主开启了独自去寻父的旅途。喜欢独处并很有主见的女主在火车晚点的车站碰到了一个比较热衷于和陌生人聊天的无聊男士,于是上车后为避开该人,女主选择了一节人际关系比较冷漠的车厢:肥胖的妇女,另类的男青年等,于是,她坐上座位就开始睡觉,这也为女主在火车驶进隧道而发生事故却没有知觉埋下了伏笔。 当女主从一片漆黑中醒过来时,发现车厢里是一片让人误以为盲目的黑,她知道发生了车祸,她感觉到滑腻腻的液体在身体周围横流,她的头脑中幻想着周围肢体横飞的场景,于是非常惊慌的踹开了车门,冲出车外,并沿着铁轨走到了隧道之外。 但是隧道之外阳光灿烂,却是女主非常熟悉的野草和荆棘的荒原。(由于我没有看到原文,因此我对荒原这个词的理解可能有点受到限制。)隔了不远的高坡之地上,坐了一个比她稍微年长点的少年。这个少年是当时女主所见到的唯一的一个人了。少年很高冷,对女主有点冷漠,但是却似乎很有威慑力。女主莫名其妙就随着少年走上了荒原。 荒原里有高山有沼泽有泥淖有湖水有恶魔有灵魂,每天一到天黑,女主就会面临到恶魔的撕扯,因此,少年每天都带着女主躲到固定的地点去躲避,一般都是石房子,有壁炉,有柴火。走到一般路程的时候,女主知道自己已经变成了一个灵魂,即她已经在火车事故中去世了。而少年就是她的摆渡人,至于摆渡到什么地方呢?少年也不知道。他只知道把女主送到一个有亮光的地方就算完成任务了。少年已经送了n多人。但是,与送其他灵魂不同之处,是在这次护送女主的过程中,二人产生了感情。女主受到少年的欺骗,跨国那道分割二者的世界的界限之后,少年的任务算是完成了,女主的灵魂回到了其他灵魂认为的”家“里。 而女主在”家“里却找不到归属感,她非常迫切的想要和少年待在一起,于是女主经过千辛万苦的追寻,终于找到了少年,而少年正处于护送新的灵魂的过程中,由于受女主的影响,新的灵魂被恶魔拉到了地下。 女主劝说少年和她回到自己的世界,少年最后为了女主克服万难的把她送到了火车上,并且灵魂归位。更为戏剧的是,少年变成为了人,回到了女主的世界。 读摆渡人有感篇五冉阿让拥有健壮的体魄,聪明的大脑,本该拥有属于他自己的幸福生活。可是,命运偏偏让他生在了一个悲惨的时期,注定了他悲惨的命运。 为了一块面包,被关进了监狱十九年,人生中又有几个十九年?悔吗?不,生在这样悲惨的时代,如果不去偷,只能被活活饿死!正如毕尔贡太太说的:“只有世上的痛苦是便宜的,它一文也不值,这世上的痛苦!”被逼无奈之下,冉阿让铤而走险,砸碎了玻璃橱窗,偷了一块面包,被当场抓住,胳膊鲜血淋漓,仿佛绽开的罂粟花。为了活命,他断送了自己的青春年华。 恨吗?这个社会剥夺了他多少东西,他的家,他的自由,他的青春……是的,他恨啊!出狱后的冷遇、辱骂、不屑,更加激起了他的怒火。他想用自己的行动,疯狂报复这个社会。可是,他敲开了卞福汝主教家的大门。这个慈祥的老人,用信任和温暖,将他从人生的歧途中重新拉回了人生的岔道口。选择做一个善人,还是恶人?他彷徨了,犹豫了。夜空中,那对主教赠送的银烛台闪闪发光,冉阿让嚎啕大哭,最终,选择了原谅这个社会,做一个善人。 风光吗?为了重新做人,冉阿让改名马德兰,靠着几百法郎白手起家,引发了一场变革,最终成为了百万富翁。新的生活在向他招手,光明仿佛照在他身上。可是为了无辜的人,他迫不得已,承认恢复了冉阿让这个身份。幸福的生活再次离他而去。空有百万家产又如何?为了完成芳汀——这个伟大的母亲的遗愿,他决定,把芳汀的女儿柯蒙特接到他身边吧!生活也算有了念想。 他终于有了一段快乐的时光。他像父亲一样抚养着柯蒙特,人生中第一次,生活中有了亲情。柯蒙特逐渐长大了,与马吕斯相爱,最终嫁给马吕斯。而马吕斯,却因为一些误解,不太喜欢冉阿让。误会最终解除了,而冉阿让,却已是弥留之际了。 还有遗憾吗?看着已经成长起来的女儿柯蒙特,他已经没有了遗憾了啊!在这个悲惨的社会中,能够活着,有亲情,是件多么幸运的事啊!银烛台上的蜡烛燃烧着,光影绰绰,在黑暗中,是唯一的温暖。恍惚之中,冉阿让在那燃烧的黄色光影之中,仿佛又看到了卞福汝主教那慈祥的面庞。我已经尽自己所能了,不知道主教对我是否满意?冉阿让想。 他死了?不,他温暖的灵魂还活着。一个高尚伟大的灵魂缓缓上升,也许,天堂上,慈祥的卞福汝主教正张开白色的羽翼,迎接着他的到来,轻唤一声:“我的兄弟……”也许,那才是冉阿让的家。 读摆渡人有感篇六“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 01、这是封面上的话,也是我对它的第一印象。 小时候我总害怕孤独,特别害怕一个人。吃饭要一起,去小卖部要一起,生怕别人说:你看那个人,连个朋友都没有。后来慢慢地成长,明白这世间有很多事只能一个人做,有很多路只能一个人走,无论父母,恋人,抑或是朋友。 我想起龙应台在《目送》中的一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有时候,适应孤独,就像适应一种残疾。柴静说,“孤独,是一个人的骨头。”每一个灵魂孤独地在这世间行走,有些不甘寂寞,沉浸于纸醉金迷的大千世界之中,人声鼎沸,却更加怅然若失。 有人问我,“你说,两个人一定比一个人不孤独吗?”我一时默然。其实我遇到过。一盏寒灯,窗边对坐,酒慢慢地酌,话慢慢地说。可是每一句话都那么沉重,那么深刻,问的是直达灵魂的问题。你问的那么诚恳,他想的那么认真。于是你惊讶的发现,这茫茫人海万千灵魂之中,面前的这个灵魂好像无需多言,他自会懂你。 我当然明白,这有多难得。世上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而可语言者无二三,我想这话说的是对的,但并不一定悲伤。史铁生是我很尊敬的一位老大哥,他有一篇文章叫做《好运设计》,如果一个人从出生开始一直好运,人生中的坎坷都不曾遇到,他会感到快乐与幸福吗?未尝苦涩,怎知甘甜。 生命中的苦难并非没有意义。至少它会让你懂得苦难本身,以及经历过所带来的自信和阅历。就像爬山,没有经历漆黑的夜与痛苦,又怎会涌起在黎明日出那一刹那的激动。 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我们从生那刻就决定了,终将一个人面对死亡。可是,在这孤独的旅程之中,有些河流会交汇,共同走完那段原本孤独的路程,共同度过那十之八九的不如意。可语言者有二三,何其幸运。 02、崔斯坦对迪伦说:“我,是你的摆渡人。” 荒原,这个故事发生的场地,这个让人瑟瑟发抖的神秘地域。正如摆渡人崔斯坦介绍的,“荒原位于两个世界的中间,每一个灵魂都要穿过他们自己的荒原,荒原里之所以出现狂风与暴雨、阳光与草地,其实就是你内心的映射。” 我后来很偶然的机会,意识到不同人眼中的世界是完全不一样的,即便是同一件事同一个人。或许世界的样子,取决于你看待它的眼睛。正如笛卡尔那句“我思故我在”,世界是你眼中的世界。 摆渡人的任务是引导灵魂通过荒原,让他们接受自己已经死亡的事实。路途上充满了魔鬼,稍不留意他们便会撕咬你,拉扯你,一旦被抓住拖入地下,就只能万劫不复。崔斯坦摆渡过很多灵魂,有时候自保经常会占上风,所以有时候灵魂会因此被魔鬼抓住。但眼前这个灵魂太重要了,崔斯坦哪怕牺牲自己也要护她周全。当迪伦看着他青一块紫一块的出现,眼泪终于忍不住奔涌而出。如果我真的存在,那也是因为你。抵达边界,迪伦转过身来,“我爱你。”她本来想着有一大堆的话,可是似乎没有意义。崔斯坦犹豫了,他知道自己无法跨越边界。迪伦成功之后,应该他们应该就没有以后了吧。 我想很多事情,就是因为不计代价,所以才显得弥足珍贵。即便这个世界再好,只是没有你,我无法忍受。他坐在隧道出口的左侧,手放在膝盖上,注视着她。“嗨。”“嗨。”她也轻声回了一句,嘴唇颤抖着露出了微笑,“原来你在这里。”“我在这里。” 读摆渡人有感篇七“原来你在这里。” “我在这里。” 是崔斯坦的使命摆渡了迪伦,也是迪伦的爱摆渡了崔斯坦,从荒原到分界线,再从荒原到人间,只为了那一份爱! “当我们直面生存、死亡与爱,哪一个会是最终的选择?如果生命进入再次轮回,你又愿意为此付出怎样的代价?” 一一后记。 读摆渡人有感篇八本书开始的几章,没看懂作者想表达什么,主要交代了女主人公迪伦的家庭背景,迪伦一直生活在单亲家庭,和母亲生活。当她联系到自己的生父后,渴望与他见面,接着,迪伦去看未曾谋面的父亲,没想到会在旅途中遇到车祸,处于昏迷状态的迪伦遇到了书中的男主人公崔斯坦,之后,两人之间的故事慢慢展开。 作为摆渡人,崔斯坦见过了太多的灵魂,他也设法伪装成每个灵魂喜欢的对象,以期待能够把每一个灵魂摆渡到他们愿意去的地方,然而他也没想到会遇到迪伦这样一位善良、体贴他人、为他人着想的灵魂,这让崔斯坦一改往昔冷漠寡言的状态,一路上崔斯坦尽心尽力的保护着迪伦,免得她受恶魔的侵袭。就这样一路上迪伦听崔斯坦讲着他和以往他摆渡过的灵魂之间的故事,慢慢的,两人之间产生了一种微妙的感情,开始互相为对方担心,不希望两人分开,这种感情就是爱。正是由于爱情的力量,迪伦在成功到达另一个世界后,毅然决定离开,去寻找崔斯坦,希望他和自己离开。自己一人不怕艰难险阻,冒着生命危险,原路返回。最终,找到了崔斯坦,本来以为结局会是她和崔斯坦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迪伦在医护人员的救治下,苏醒了过来,一切就像梦一场,太出乎我的资料。总之,比较喜欢这本书,值得读一读。 《摆渡人》是英国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的一本畅销小说。书中一开场展现的是一个15岁小女孩的日常生活,唠叨的母亲,不开心的学校,敏感而略带自卑的个性,迷茫而又无聊的生活让她显得沉闷而又烦躁。这样一个女孩好像曾经都生活在我们身边一样普通。然后一连串匪夷所思的事情发生了,或者说本书还是一部非科学类的书,是的,出现了人死亡后的灵魂。在列车意外脱轨中死去小女孩的灵魂在黑暗中看不见任何光亮,她不知道自己已经死去,挣扎着爬出列车,然后她看到了唯一的一个人,来带领她的灵魂到另一个世界的人—摆渡人。摆渡人一路上带领着小女孩的灵魂翻山越岭走向目的地,他淡淡的回避着女孩各种问题,不愿直接告诉女孩已经死亡的真相,直到女孩在行走过程中发现身体奇怪的表现,逐渐接受了肉体已经死亡的事实。情窦初开的女孩在一次次的危难中渐渐喜欢上了她的灵魂摆渡人,她情真意切的关心与信赖,逐渐唤醒了摆渡人几百年来内心深处麻木的情感。然而,摆渡人的工作决定了当他送女孩到达目的地后,他将再也不能见到女孩。 人性的回归,可以让人找到真实的自我;爱情的力量,可以让人战胜恐惧。曾经自卑,软弱的小女孩开始变得勇敢而坚韧,如破茧而出的蝴蝶一般呈现出一个完全不同的自己,为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愿望,迸发出了巨大的能量。曾经阅遍人间生离死别几近麻木的摆渡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心灵深处对生命的认知,对美好的向往,对生活的热情。最终人性的伟大改变了命运,面对未知的恐惧,女孩与摆渡人勇敢的选择了即使灰飞烟灭也要在一起的决定。他们一起回到肉体死亡现场,然后奇迹发生了,他们都成了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类,可以如愿以偿的生活在一起。 阅读《摆渡人》,更像是跟随主人公历经一场关于心灵变化的历程。灵魂的摆渡除了意味着走向另一个世界,也更意味着找到另一个更加真实的自己。如果说摆渡人引领了女孩的灵魂,那么某种程度上,女孩也是摆渡人的灵魂“摆渡人”。 看完书的结尾之后,我竟然有点激动的想哭了。 生命中,你最爱的人,就是你灵魂的摆渡人。崔斯坦不仅仅是迪伦的摆渡人,他是迪伦心中最美好的期待。 当迪伦死后,她灵魂里的渴望,塑造了崔斯坦英俊帅气的样貌和温柔体贴的特性。而迪伦纯洁无暇的灵魂,使引导过无数灵魂而早已麻木的崔斯坦感觉到了新奇别样的感受。两人在迪伦心中的荒原幻象中冒险前行,险些命丧恶魔的吞噬,但崔斯坦冒死守护,每次都会抵达安全小屋。一路上恶魔和黑暗随时随地将撕碎一个鲜活的灵魂。 事实上,这些恶魔的力量都来自于自我灵魂深处。当恐惧和消沉笼罩一个灵魂时,内心的阳光就被抛的无影无踪。摆渡人的光亮照着前方的路,使灵魂不会迷失和幻灭。最终此次旅程还是要靠灵魂自己的努力,才能冲破层层危难和恐惧,才能经历炼狱般的痛苦折磨,才能找到自己的归宿。纯洁的爱力量是强大的,它可以让你勇敢无畏,可以带给你希望,可以引领你来到一个新的世界。任何世界的界限都是灵魂创造的,而冲破这个界限,也许只有靠真爱了。迪伦对崔斯坦的爱,真实细腻羞涩,但也打开了她的脑洞,打破了规则,创造了奇迹。崔斯坦对于迪伦的爱,勇敢坚定义气,让他即使面临毁灭也在所不惜。两个人终于重返人间。即使再次面临凡间的苦难,迪伦的世界已经不再灰暗,因为她有了崔斯坦。她美好的愿望最终得以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