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学二年级语文古诗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课古诗教案(通用8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二年级语文古诗篇一1、认识8个字,会写6个字。 2、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1、朗读、背诵两首古诗,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认识8个字,会写6个字,掌握会写字的音、形、义。 1、用自己的话讲解两首古诗的意思。 2、能正确、端正地书写6个字。 1、课前查找的有关资料。 2、字词卡片,电脑课件或挂图。 3课时。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以前我们学的古诗吗?谁愿意背一背呀?(同学们背诵古诗)。 2、同学们,李白曾望月抒怀,留下了《静夜思》这首千古佳作,他也曾在另一个群星璀璨的夜晚,写下了使人惊叹的诗行,那就是《夜宿山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板书课题)。 1、设计问题:“夜宿山寺”是什么意思?(此处为空白点,让学生自己理解)。 2、教师播放多媒体画面,创设情境,让学生欣赏感悟,请学生谈谈看了此画面后有什么感受。(留空白,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点拨强调一点:山上寺院里的楼很高)。 3、请学生打开书,自由读古诗,体会诗人作诗时的感受。 (本环节意在使学生整体把握古诗内容)。 1、学生研究、合作、体验。 (1)让学生边读古诗边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遇到难以理解的词语、诗句,时空阅读网范文解决。 (2)让学生小组内交流。 (3)各小组汇报诗中关键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2、小组汇报。 (1)通过小组学习,知道哪句诗的意思了?(指名说)。 (2)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你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请学生质疑,请会的同学帮助解答,老师加以引导。)。 (3)请四个同学每人说一句诗的意思。 (4)请同学们用一个字来形容诗中所描写的这座楼。(高)。 (5)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楼很高,请你读给同学们听一听。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1、通过学习,我们对这首诗有了更深的了解,你能加上动作、语气自己读读这首诗吗?注意要读出你自己的感受。(学生采取个人诵读,合作诵读,分组诵读,加动作诵读等形式练习诵读古诗)。 2、教师配乐范读,然后引导学生配乐朗读,进一步体会这首诗所描绘的意境,想象这首诗所描绘的画面。(尊重学生,以学生评析为主,教师适当点拨、指导)。 在朗读的基础上,教师播放音乐,全体学生起立,根据诗意加上动作背诵古诗。 利用课外资料,请同学们把已经查找好的李白的其他诗,读给大家听听。 回家后请你把这首古诗背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你也可以把这首诗画成一幅画。 板书设计。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同欣赏了李白的《夜宿山寺》,感受到了山寺夜晚奇特的景象,让我们共同再欣赏一下那美景吧。(一边放课件,一边背诵。)。 2、除了欣赏美景,我们对于如何学习古诗也有了一些尝试,这节课我想与同学一起再欣赏一首古诗,题目是——《江畔独步寻花》(板书课题)。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同学们,请大家读一读这首古诗,首先看看这首古诗是谁写的,你还记得他吗?你曾经读过他的哪些古诗?(简介作家,说出自己读过的作品。)。 (2)请你再看看今天的这首古诗,你自己能不能把它读出来呢?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同学们自读古诗)。 2、创设情景感受诗境。 (1)小组之间互读诗文,说一说这是一首描写什么的诗。 (2)这是一篇写景的诗文,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里的景色呢?这里的景是什么样的呢?请你们再读一读古诗。 (3)请同学们边看插图边读,结合书上的注解自己先学一学。 (4)把你的学习成果向旁边的伙伴做汇报。 1、我们一同理解了诗句的意思,下面我们就随作者一同到江边走一走,看一看。 (1)出示课件1。怎样的景象就可以和书中描写的诗句一样了呢?请同学们动手选择。 (2)请同学边看课件边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句古诗的意思。 (3)现在是怎样的景象了呢?(充分理解“满”“压枝低”)。 (4)出示课件2。让同学感受到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5)请同学边看课件边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二句古诗的意思。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诗句,想想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 3、请同学们先自己读一读。 4、读给身边的小伙伴听听。 5、老师配乐范读后,也请学生配乐练习朗读。 6、通过反复诵读,进一步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意思。 7、总结: 第一句:从整体上说花的样子。 第二句:从局部说每枝花的样子。 第三句四句:讲蝶莺对花的喜爱。 1、请学生边看课件边背诵这首诗。 2、可以和小伙伴合作,一人背一句。 1、请同学们想想,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呢? 2、你也可以根据你的理解把这首诗变成一幅画。 1、联系春游中观察到的春天的景象,结合诗句说说春天的花、春天的蝶、春天的鸟这些景物的特点,再动笔把这首诗描写的意境绘成一幅画。 2、请你再找出一些描写春天景象的诗句,写在你们的好词好句本上。 板书设计。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流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1、练习朗诵两首古诗,边读边体会诗的意境,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2、检查背诵。(播放课件,请同学看着课件练习背诵,也可以同桌练习,全班齐背。)。 1、请同学自学会认字。(大声地读,读不准的字请多读几遍。)。 2、分组学习会写字。 (1)请同学读准字音,分析字形。 (2)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记字,可以用儿歌的方式,结合诗的意思记忆一些字。 3、请学生分组汇报学习的情况,说说:你记住了哪几个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4、请同学们给本课的字组词。 5、请学生说说:哪几个字最难记? 6、针对学生的疑问,老师和同学共同想办法解决。 独:右边是“虫”字,下面的一笔是提不是横。 寻:“寸”的一横最长。 1、请学生看看课后的会写字表,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通过课件,重点指导反犬旁的字,由于本课反犬旁的字比较多,有四个字,所以要提醒同学在写的时候,不要把反犬旁写得太直。 3、另外,本课有六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要学生注意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请学生练习描红,然后自己书写。(提醒学生注意占格,注意眼睛和书本的距离。)。 老师请写完的同学拿写好的的字在全班展示,请同学们互相评比,给写字正确规范的同学发小红花。 小学二年级语文古诗篇二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外的古诗。 识字写字,朗读感悟 1、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2、收集作者资料以及其它相关的诗句。 两课时 切入举偶: (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欣赏他人的‘学习劳动成果,也会起到促进的作用,激发了学习古诗的兴趣。) 2、看图导入。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图中都画了些什么?你想到了什么?那么诗中所写的内容与你看到的,想到的一样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两首》(板题) (借助美妙的图画吸引住学生,在感受画面后,启发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对话平台 初读 1、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把字音读正确。 2、同桌互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合作学习,轮读交流自己的理解。 研读 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想像画面。 2、出示多课件展示诗中描绘画面,重点引导学生弄清擎雨盖、傲霜枝的意思。 3、自由读,边读边看插图,理解诗意。 4、汇报交流诗意。 5、多种方式朗读。 诵读 1、出示图画,指名配乐朗读。 2、学生自由练读。 3、赛读,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首、刘、枝、记,学生认读。 2、学生观察字形,交流怎样书写。 3、教师示范,学生评价。 4、学生练习。小组展示,欣赏评价。 拓展 你喜欢哪个季节,说说为什么? 小学二年级语文古诗篇三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诵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 教学难点: 了解诗的意思,感受诗的内涵。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相关图片、音乐磁带、学生查找诗人的相关资料。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挖掘积累。由学生课前积累的古诗展开背诵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图片导入。出示课文插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观察到的内容。 师:春天的小草蓬勃生长,春天的孩子兴致高昂。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你们对春天有没有新的发现。(板书课题)先来学习《草》。 二、自读古诗、解决字词。 1、自读古诗《草》,注意读准字音。 2、小组内互相检查读诗情况,教师纠正字音“荣”“烧”。 三、感悟理解。 1、自由读古诗,思考:自己哪里读懂了?哪些字词还不懂? 2、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不懂的地方(如离离、岁、枯、荣等词语的理解)。 3、全班交流讨论自己对古诗的感悟,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1)“离离”可以让学生看看课件,说说草长得怎么样?从而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它的意思是指草长得很茂盛。 (2)“岁”可问学生几岁了,随学生回答告诉学生从出生到现在几年就是几岁,“一岁”就是一年。 (4)“尽”可用简笔画的形式,让学生说出火只能烧光草的叶和茎却烧不完地下的草根。 四、朗读诗词。 1、自由读:你喜欢小草吗?为什么?(喜欢小草那种生生不息,顽强的生命力。)。 2、多种形式朗读:指名读——配乐读——竞赛读。 五、背诵古诗。 1、情境背诵:教师创设把《草》背给家人听的情境,引导学生背诵。 (如“离离原上草”我怎么听不懂呢?怎么不写花,只写草呢?……)。 2、师生共同扮演妈妈、哥哥、爷爷等角色进行表演背诵。 六、练习。 1、填空。 离离,一岁一()。野火(),春风()。 篱落疏疏一径深,()。()。飞入无处寻。 2、按结构给字分类。 未追店枯徐烧荣菜宿。 七、书写生字。 1、学习书写“枯、荣、烧”三个字。重点指导:荣: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烧:火字旁捺要变点;右上部不要写成“戈”,第二笔斜钩要有弯度;下面的“兀”字横要短,竖弯钩的拐弯处要圆润。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评议展示。 第二课时。 一、回顾。 背诵古诗〈草〉。 二、自学。 按照以前的学习步骤自学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1、读:读准字音,把古诗读通顺。 2、想:想想自己哪些地方读懂了?哪里还不懂? 3、说:在学习小组内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 三、交流。 1、学生先在组内说说自己读懂和不懂的地方,教师相机介绍诗人杨万里的资料。 2、班级交流,弄懂全诗的大致意思。 四、朗读。 1、自由读:你对暮春时节的景色有什么新的发现? 2、指导读:孩子在捉蝴蝶时是什么心情?(高兴、喜悦)找不到时又是什么心情?(失望)。 3、竞赛读:小组内比赛,推荐一名同学参加班级比赛。 4、评价读:谁读得好?好在哪里?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吗? 五、背诵。 同桌互背、指名背、挑战背、齐背。 六、拓展。 1、把这首古诗编成一个小故事。 2、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自排、自演《宿新市徐公店》的情景剧。 3、和同学交流自己搜集到的白居易和杨万里的其他诗作或其他诗人描写的关于春天的古诗。 七、写字。 学习其它几个生字,重点指导: 未——可以先复习一下“味”字,再指导书写。上横要短、下横要长;撇捺要舒展。 宿——宝盖不宜太宽。 八、评价。 1、学生练习书写,自我评价:在自认为写得满意的字上做标记。 2、小组内展示交流,互相评价:根据组内建议把不满意的字再写几个。 小学二年级语文古诗篇四教材分析: 识字五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识字课,本课由五条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组成,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给人的启示却很深刻。谚语句式虽长短不一,但读起来琅琅上口,适于朗读,便于积累,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认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 3、培养积累谚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对谚语的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1课时。 课前预习。 读(读3遍课文)。 圈(圈生字)。 写(生字头上写拼音,为生字组2、个词语)。 勾(勾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 标(标出段落序号,用“?”标出不明白的地方)。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带小朋友们乘坐“快乐列车”进入“谚语城”,开心吗?(借助课件)。 小学二年级语文古诗篇五1、学会7个生字(读准音、认清形、记住意、写美观)。 2、学习两首古诗,熟读成诵,了解诗句的大意,感受作者对春天,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生字卡片、课外阅读资料。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人,介绍作者,诗名。 《春雨》唐杜甫。 《春晓》唐孟浩然。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认读古诗以及生字词; 2、指名读古诗,指导正音; 3、齐读生字词,齐读古诗。 三、解读诗文,读通诗句。 《春雨》。 1、春雨的特点是什么? 2、重点理解: 好雨——。 知时节——。 乃——。 潜——。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3、朗读。 《春晓》。 1、重点理解: 眠——。 不觉晓——。 啼鸟——。 知多少——。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人们对春天有怎样的感情? 3、朗读。 四。理解诗情,读好诗句,熟读成诵。 1、欣赏感受。听老师介绍和古诗有关的课外资料,进一步理解诗情,练习朗读; 2、指名诵读,品评指导。 3、齐读(配乐)。 4、背诵。 五、课后作业设计。 1、收集2-3首描写春天的古诗,读一读; 2、朗读背诵《春雨》、《春晓》; 3、预习生字。 第二课时。 六、朗诵古诗,巩固复习。 七、拓展体会。 1、小组汇报收集的诗歌; 2、老师评点。 八、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巩固字音。 2、自学生字,主动记字。 3、老师重点指导:随、晓。 4、学生临描,老师巡视。 九、课后作业设计。 1、“春天的歌”诗歌朗诵会。 2、“我爱春天”书法比赛。 小学二年级语文古诗篇六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有感情朗读并且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难点】。 突出“远、近、高、低、横、侧”几个字的展示的画面。 通过“莫笑、足”等词语,体会农家的纯普热情、乡间的风光习俗。 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并且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后的感受。 【教学准备】课件、庐山的挂图。 【教学时间】两个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进入第二单元的学习。指导学习第二组课文的单元导读,单元主题是:在观察中学会思考。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的观察先锋队,在宋代诗人苏轼的带领下,来到江西省的庐山参观。 认识苏轼,擅长写祖国的大好河山。(知作者)。 二、学诗文。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风景名胜?苏轼最爱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在差不多一千年前,苏轼游览了庐山,他很认真的观察了庐山,发现庐山险峻和柔丽,它的雄奇秀险令苏轼感触很深。于是就写下了这首《题西林壁》。 (解诗题)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请个别同学朗读诗歌。自有朗读,理解诗句中的字词。 学生对字词质疑,学习小伙伴互相解决,或者由老师解决。 (抓字眼)。 出示庐山图。请观察庐山,你看到的庐山是什么样子的? 横着看,庐山; 侧着看,庐山。 我站在远处看,庐山; 我站在近处看,庐山; 我站在高处看,庐山; 我站在低处看,庐山。 (怎么看都看不清庐山的真面)。 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只是因为我站在庐山中。)。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观地、冷静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的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地正确认识这个事物。 交流对这句诗句的看法。 反复朗读诗句。注意停顿,节奏,和快慢。 三、回忆总结刚才学习古诗的步骤。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悟诗情,多诵读。 四、作业。 默写全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古诗的学习步骤及学习方法。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悟诗情,多诵读。 二、按步骤学习《游山西村》。 1、解诗题,知作者: 作者当时罢官闲居,住在浙江的三山乡。文中指的“山西村”指的就是三山乡的村落,这里的风俗很有意思。 2、抓字眼,明诗意: 学生朗读,注意节奏的处理。 质疑,理解这首诗中的每一个字的意思。 (莫:不要。腊酒:腊月酿的酒。豚:猪。疑:以为。)。 (酒、猪、鸡)。 诗人和他的朋友,对这样的招待,高兴吗?从哪里看出来? 还想到了什么?(来的路上……)。 教师边译,屏幕右边依次显示“莫笑腊月里农家的那一杯浑酒,丰年有足够的鸡和猪把客挽留。”、“一重重山啊一道道水,好像是无路可走;谁知花明柳暗又一个村庄在前头。” 3、悟诗情,多诵读: 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你能举个例子吗? 指导学生运用古诗名句,练习说话。 (做作业、弹琴等)。 4、指导学生诵读。 小学二年级语文古诗篇七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2、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3、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4、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5、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6、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7、题临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8、江南。 (汉乐府民歌)。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9、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10、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10、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小学二年级语文古诗篇八
本课中的两首古诗都是描写秋景的。读了之后,我们会被诗中所描绘的深秋美景所深深陶醉。《赠刘景文》写的是秋末的景色。荷枯,菊败,橙黄,橘绿,色彩鲜明,突出了秋天的特点。其中描写菊花傲寒斗霜的气慨,间接表达了对人的敬佩之情;《山行》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秋色图。内容形象生动,色彩明丽,尤其霜叶红于二月花给了使我们以美的享受。两首诗都配有插图,便于对诗意的理解。 二年级的学生虽小但对于古诗的了解并不少,这两首诗有不少学生早已会吟诵。教学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经验,创设特定的情境,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感悟诗的意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其他古诗,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丰富学生的积累。 1、 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 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外的古诗。 识字写字,朗读感悟 1、 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2、 收集作者资料以及其它相关的诗句。 切入举偶 (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欣赏他人的学习劳动成果,也会起到促进的作用,激发了学习古诗的兴趣。) 2、看图导入。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图中都画了些什么?你想到了什么?那么诗中所写的内容与你看到的‘,想到的一样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两首》(板题) (借助美妙的图画吸引住学生,在感受画面后,启发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对话平台 初读 1、 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把字音读正确。 2、 同桌互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 小组合作学习,轮读交流自己的理解。 (整体感知,了解古诗的大意,与他人交流字词的理解,相互促进,提高学习古诗的效果,形成一定自主学习的能力。) 研读 1、 教师范读,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想像画面。 2、 出示多课件展示诗中描绘画面,重点引导学生弄清擎雨盖、傲霜枝的意思。 3、 自由读,边读边看插图,理解诗意。 4、 汇报交流诗意。 5、 多种方式朗读。 (想像古诗的画面,加上课件的直观效果,使学生感悟古诗的意境,理解古诗的意思,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诵读 1、 出示图画,指名配乐朗读。 2、 学生自由练读。 3、 赛读,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4、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学生的阅读古诗的实践,切不可用复杂的分析来替代,要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初步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炼、优美。) 写字 1、 出示要写的字:首、刘、枝、记,学生认读。 2、 学生观察字形,交流怎样书写。 3、 教师示范,学生评价。 4、 学生练习。小组展示,欣赏评价。 (写字训练要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促进学生乐于写字。) 拓展 你喜欢哪个季节,说说为什么? (不使学生的思路受到束缚,感知一年四季不同的享受,激发学生热爱生活。) 对话平台 复习 1、 多种方式认读古诗(一)中的生字。 2、 挑战背诵古诗(一)。 (活泼多样的复习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进而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自学 1、 出示《山行》,引导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来学习。 2、 按自己的喜欢的方法来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 汇报。说说学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 4、 师生合作解决问题。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尝试让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细读 1、 学生自由练读,想像画面。 2、 指名读,读后评价。 3、 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学生评点。 4、 学生找学习伙伴一起练读。 (朗读与评价相结合,提高阅读的质量。) 诵读 1、 出示课件,让学生感受枫叶满山的美丽情景。 2、 挑战读。比一比谁读得最有感情。 3、 观看插图,练习背诵。 4、 背诵展示。 (多种形式的诵读,促进学生积累,形成个性的体验,进一步培养了语感。) 写字 1、 出示生字:枫、于。学生认读, 2、 观察字形,说说怎样识记和书写。 3、 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如枫字的木字旁的捺变成点等。 4、 学生练习。小组点评。 (观察、交流能帮助学生掌握写字的基本技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 练习与拓展 1、 出示课后我会填,引导学生填写。 2、 诵诗会。学习伙伴还会背别的古诗,你们也一定行!把自己积累的古诗有感情地背给同学们听。 (将积累的成果展示出来,体验学习的快乐,对他人也是个促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