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节约粮食教案反思(大全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节约粮食教案反思篇一1、通过这次班会,让学生知道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学习中增强节约粮食、节约粮食意识。 2、培养学生物尽其用,不浪费粮食,节约粮食,节约粮食的好品质。 重点:通过这次班会,让学生反思自己对待粮食的态度,从中培养“节约粮食,从我做起”的情操。 难点:培养节约粮食,珍惜劳动成果的好习惯。 一、揭示班会主题。 老师:同学们,你们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春天,自强自立,奋勇向前是你们前进的方向。但在我们的校园里,在我们的‘身边却滋生出一种阻碍我们前进的不良现象,请看图片:(课件出示学生浪费食物的图片)。 学生谈体会。 二、展开班会活动。 主持人: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虽然我们现在生活好了,但仍然不能丢掉这种美德。我们是幸福的一代,没有经历过那饥肠辘辘的年代,也没有真切的体味过从播种到收获的艰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农民伯伯是怎样在田里劳作的吧。 播放课件:课件内容(农民伯伯春播、选种、浸种、耙地、保水、施肥、除草……烈日炎炎,汗水浸湿了衣背,太阳晒黑了皮肤,他们全然不顾,依然劳作不已。)。 主持人:看到了农民伯伯辛勤劳作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主持人:大家说得真好,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真可谓是“粒粒皆辛苦”呀。浪费一粒米,扔掉一个馒头,实际上就是丢弃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在历史上有很多德高望众的人,时刻用自己的言行告诫我们要节约粮食。现在,有请同学为大家讲一讲伟大领袖毛主席勤俭节约的事例,让我们在聆听中互勉互励吧。 学生讲毛泽东勤俭节约的事例: 毛泽东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 毛泽东的女儿有一次上学吃窝窝头时,只把里面的枣掏出来吃,其余的都扔掉。老师把这件事告诉了毛主席,毛泽东严厉地批评了他的女儿。从此,毛泽东的女儿再也不浪费食物了。 主持人:毛主席勤俭节约的言行,让我们受益匪浅。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浪费粮食的现象在我们身边也越来越多。 通过刚才的采访,我知道我们班上的同学以前也有浪费粮食的不良行为,不过大家都表示以后改正,我听了很高兴!现在,大家一起来齐读几句关于勤俭节约的名言来警戒自己吧。 (课件出示: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伯儒。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每一食,便念稼樯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绩之辛苦。—吴兢)。 三、总结主题班会。 老师:同学们,老师现在很高兴,因为我们师生共同经历了一次成功的教育,同学们在愉悦的氛围中,真正体会了“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了“节约粮食”的意义,更学会了如何去节约粮食。相信每位同学都有所收获,有所感悟。同学们,请珍惜粮食吧!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节约粮食,节约粮食,做一名节约粮食的小卫士! 节约粮食教案反思篇二训练目的: 1、会比较具体地写清楚事情的经过。 2、初步学会仔细地观察图画,并且会展开合理的想象。 3、懂得爱惜粮食的道理,并在行动上落实。 教学时间:2课时。 课前准备:多媒体出示《爱惜粮食》的图片,句子、要求。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让学生明白习作的要求,仔细观察图画,理解图意,根据画面人物的动作、表情、背景,发挥想象,口述图意。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激发兴趣。 2、今天我们还要学习看图作文——爱惜粮食出示2。 读要求,你读懂了什么? 三、写事的文章特点是什么?(出示课件4)3分钟。 四、学习范例,让学生边读、边思、边划:(1)小作者是如何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的? (2)小作者抓住哪几方面来写?用“——”划出写得具体的词句。5分钟。 学生讨论,然后交流,汇报。 师小结:围绕中心词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写具体。 五、出示图,仔细观察(课件5)5分钟。 1、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1、图上画着哪些人?2、他们在干什么?3、是什么时候的事?)。 节约粮食教案反思篇三活动背景: 节约是个永恒的主题,节约既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也是一种美德。诚然,现在的小孩子大都没有经历过艰苦的生活,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也难以理解。因此,教育幼儿从小树立以勤俭节约为荣的风尚,要求幼儿每餐把自己的一份饭菜吃完,懂得珍惜和节约粮食,体会到农民伯伯耕种的辛苦。 在幼儿园正确、有效的引导幼儿的节约意识,培养幼儿的节约行为,必将使孩子终身受益,并能有效的影响一个国家的精神。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针对现在的孩子们不懂得珍惜粮食,随处可见挑食、浪费食物这一现象,组织幼儿进行“样样食物都爱吃,浪费一粒不应当”的活动。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思维具有形象性,因此,本活动从五个方面进行。 第一环节:让幼儿说说、做做,初步了解大米是从哪里来。 第二环节:通过看课件,了解稻子的生长过程,从而知道农民伯伯种粮很辛苦。第三环节:看看、说说,知道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粮食。 第四环节:通过看课件,知道世界粮食日,了解为什么要节约粮食。 第五环节:欣赏诗歌《悯农》,进一步教育幼儿粮食来之不易,我们要节约粮食。 活动目标: 1、了解粮食的生长过程,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2、懂得日常生活中做一位爱惜粮食、不浪费粮食的好孩子。 3、知道十月十六日是“世界粮食日”。 活动准备: 白板课件,稻谷、米饭各一碗,电饭煲一只,对错判断图片幼儿人手一套。 活动过程: 一、情境谈话,导入课题。 1、出示一碗米饭,提问:“这是什么?”(一碗香喷喷的白米饭)。 2、提问:你们知道大米是从哪里来的吗?田里收上来的就是米吗?(是稻谷)。 1、(出示稻谷)请大家动手剥去稻谷金黄色的外壳,看看里面住着谁? 节约粮食教案反思篇四活动目标: 1、知道粮食来之不易,体会农民伯伯耕种的辛苦。 2、懂得要爱惜粮食,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礼仪和习惯。 3、使幼儿了解粮食的生长过程。 活动重点:知道粮食来之不易,体会农民伯伯耕种的辛苦。 活动难点:懂得要爱惜粮食,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礼仪和习惯。 活动准备: 1、水稻、麦子、农民伯伯种田图片。 2、馒头、面包、包子、油条、面条、饺子等食品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出示图片。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位好朋友,想不想见见他们? 欢迎他们和大家见面(拿出水稻、麦子的图片)我们请这两位朋友给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绍。 水稻:我的名字叫水稻,小朋友们吃的白米饭是由我做成的。 麦子: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麦子,白白的馒头是用我做成的。 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这两位朋友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粮食)。 二、基本部分。 1、教师请小朋友背唐诗《悯农》,引出爱惜粮食的主题。 2、介绍粮食的来历,懂得粮食来之不易。 (1)粮食今天有许多许多心里话想对小朋友们说,让我们先请水稻来说一说吧! a.“小朋友,这是一碗普通的白米饭,而“我”是一颗普通的米粒。小朋友们,你们可知道我是怎样诞生的吗?” b.你们看,农民伯伯在做什么?仔细观察他们是怎样插秧的。(农民阿姨双脚整天泡在冷水中,弯着腰,时间长了,真是腰酸背痛。)。 c.禾苗在农民伯伯的精心护养下,渐渐长高了,为了让庄稼长得更加茁壮,农民伯伯要做什么?(锄草、施肥、喷洒农药、引水浇灌)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辛勤劳动,庄稼成熟了、农民还要做些什么?(农民们要把稻子割下来,捆成捆儿,运到地头,再经过脱粒,碾去稻壳等许多的工序,才能加工成我们现在吃的大米)。 (2)下面请小麦来和大家说一说。 (3)小结:为了种出一粒粒的粮食,农民们不怕风吹日晒雨淋,不怕劳累,洒下多少辛勤的汗水,正如古诗《悯农》讲的那样,粒粒皆辛苦。 3、小朋友讨论怎样做才能不浪费粮食。 (1)结合幼儿平时的表现,教师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平时进餐的表现。 (2)老师和幼儿评选出进餐习惯良好,不浪费的好宝宝,并奖励小红花鼓励。 (3)请幼儿谈谈今后在吃饭时应该怎么做? (4)教师引导幼儿总结:粮食来之不易,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所以我们在进餐时一定要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不要浪费粮食,能吃多少盛多少。 4、小朋友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不浪费粮食,爱惜粮食的感情。 5、小朋友分小组进行绘画,教师巡视指导。 三、结束部分。 评选优秀绘画作品进行展示表扬,幼儿更进一步认识到粮食来之不易,不浪费粮食从我做起,并提醒身边的幼儿和家人也爱惜粮食不浪费。 节约粮食教案反思篇五1、使幼儿了解粮食的生长过程。 2、让幼儿明白粮食来之不易,要珍惜粮食。 xxx教材。 1、带领幼儿随着xxx歌曲做律动。 2、带领幼儿向孔夫子行三鞠躬礼仪。 1、"听"故事提问导入:小朋友,你们见过蚂蚁窝吗?为什么萌萌被抬进蚂蚁窝?请听故事《小蚂蚁的仓库》。 2、安静听《xxx》故事,情境导入。 教师提问:小蚂蚁的仓库怎么会有那么多好吃的? 故事总结:萌萌吃东西的时候总会把食物浪费,小蚂蚁把萌萌丢下的食物抬回了家。当萌萌来到蚂蚁仓库后,羞愧极了,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浪费是可耻的行为。小朋友,老师相信你们都是珍惜粮食的好孩子。 3、"看"动画提问导入:你们知道我们做饭的大米是从哪里来的? 4、认真看《xxx》动画,启发思考,教师提出如下问题: (1)大米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 (2)为什么说农民伯伯种粮食很辛苦? (3)小朋友们今后你会怎样珍惜粮食? 5、幼儿有疑问可再次观看动画,老师根据本班级幼儿共性特征及个体差异,对动画进行暂停或播放,结合剧情节点,在幼儿已有经验上进行选择性互动提问教学。 教师总结:小朋友们,农民伯伯种粮食非常辛苦,从播种到锄草、施肥、收割,不知洒下了多少汗水。晒黑了脸,累弯了腰,两手磨出了厚厚的老茧,才能收获粮食,我们要做珍惜粮食的好孩子,不能浪费。 教师看图总结:小朋友们,粮食来之不易,我们吃饭时要把碗里米饭吃干净,不掉桌上和地上,图中的宝宝吃饭时把米粒撒了一桌子,既不讲卫生又浪费,让我们一起做个爱干净不浪费的好孩子。 小鸡吃米粒。 准备:一些废旧的纸揉成的纸团,几个纸箱或者塑料桶。 规则:教师请几位小朋友变身为小鸡"吃地上的米粒",伸出双手的食指和拇指做小鸡状。每次只可以用手夹一粒米粒,然后把"吃"到米粒迅速的放到纸箱或塑料桶里。看谁把地上的米粒"吃"得又快又干净,给与奖励。 (1)带领幼儿诵读《弟子规》经典。 (2)教师可在日常幼儿吃饭的时侯提醒幼儿不要浪费食物。 (3)和家长联系,习惯养成延续至家庭中落实。 节约粮食教案反思篇六设计意图: 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都非常优越,加之受社会上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等坏风气的影响,在幼儿园里幼儿挑食、剩饭的现象十分普遍。针对这种情况,我设计了“爱惜粮食,文明就餐”这一主题活动。目的是让幼儿了解粮食来之不易,体验成人劳动的艰辛,养成不挑食、不浪费、爱惜每一粒粮食的良好习惯。 活动目标: 1、理解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2、爱惜粮食,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活动过程: 一、通过古诗导入活动。 教师通过观看课件唐诗《悯农》引出爱惜粮食的主题。 二、初步了解粮食的来历,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 1、认识水稻和麦子。 教师:今天,老师从农民伯伯那里请来了两位客人,猜猜他们是谁?出示图片教师:我们请这两位朋友给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绍。 水稻:小朋友,你们好!我的名字叫水稻。小朋友们吃的白米饭是由我做成的。麦子: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麦子,白白的馒头是用我做成的。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吗?”——粮食。 2、出示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粮食的来历,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 教师:粮食有许多话想对你们说,你们想听吗?请水稻先来说一说吧! (1)“小朋友,这是一碗普通的白米饭,而“我”是一颗普通的米粒。小朋友们,你们可知道我是怎样诞生的`吗?” (2)你们看,农民们在做什么?仔细观察他们是怎样插秧的。(农民阿姨双脚整天泡在冷水中,弯着腰,时间长了,真是腰酸背痛。)。 (3)禾苗在农民伯伯的精心养护下,渐渐长高了,为了让庄稼长得更加茁壮,农民伯伯要做什么?(锄草、施肥、喷洒农药、引水浇灌)。 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辛勤劳动,庄稼成熟了、农民还要做些什么?(农民们要把稻子割下来,捆成捆儿,运到地头,再经过脱粒,碾去稻壳等许多的工序,才能加工成我们现在吃的大米。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说我来的容易吗?为什么不容易? 小结:为了种出一粒粮食,农民们不怕风吹日晒雨淋,不怕劳累,洒下多少辛勤的汗水,我才能诞生!” 教师:下面请小麦来和大家说一说。 小朋友,你知道我能做成哪些食品吗?(据幼儿所答出示馒头、面包、包子、油条、面条、饺子等食品的图片。)。 小结:用餐时我们一定要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不浪费粮食,能吃多少盛多少,不掉饭,不倒饭。 4、通过动画故事和幼儿一起探讨如何爱惜粮食。 教师:让我们看看小动物们是怎么对待粮食的。观看故事。 每个问题幼儿回答完后,通过视频验证小结。四、游戏《我爱吃》加深幼儿对各种主食的熟悉和了解,激发幼儿的食欲,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幼儿围成一个圆圈,请3—4个幼儿在圈里边唱边表演。唱到最后一句时,走到一个朋友面前,边拍手边说:“嘿嘿,猜猜我想吃什么?要求对方说出一种主食名称。依次交换游戏人,游戏重新开始。 节约粮食教案反思篇七1、幼儿懂得粒粒皆辛苦,粮食来之不易。 2、理解勤俭节约的道理,知道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 3、平时不剩饭菜爱惜粮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1,制作课件。 2,收集珍惜粮食的古诗,格言。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导语:大家以前学过一首古诗,名字叫《悯农》,谁还能背出来么? 幼儿背诵古诗《悯农》。 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都包含了农民许多的劳动和汗水。 师过渡:我们今天就来深入的探讨一下每一粒粮食中都包含了哪些劳动和汗水?我们应该怎么做。(不能剩饭剩菜)。 (二)、什么是光盘行动? 幼儿回答,教师概括。 师:前几天,老师去其他学校,看到了这样的一幕,(播放某学校食堂的ppt)。 师: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1:他们把白花花的‘米饭全都倒进了垃圾筒里,真是太可惜了! 生2:他们太不尊重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了。 师:看了这些画面以及通过刚才的交流,你有什么感受呢? 总结:浪费粮食的现象几乎无处不在。 (三)、播放ppt,看"剩宴",同时,学生感悟,教师补充数据。 (五)、ppt播放,媒体人,餐饮工作人员及普通消费者响应光盘行动的图片。 (六)、提问:作为小朋友,我们应该如何支持光盘行动?幼儿讨论回答。 总结:不能剩饭剩菜,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七)、出示倡议书,学生齐读。 (八)、背诵古诗《悯农》教师补充格言-----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九)、活动小结。 节约粮食教案反思篇八古人云:身披一缕,当思织女之劳;日食这餐,每念农夫之苦。如果没有粮食,人类将无法生存。如果没有粮食,中国何谈发展。 (二)让本放小记者对本班同学以珍惜粮食为中心进行采访,并将采访答案与同学交流。 (三)请同学们观看《小品喜怒哀乐羊肉串》,以此告戒同学们珍惜粮食的重要性。 食品问题早已不是个新话题了,“节约粮食”更是我们从小便熟知的字眼。不管是从何丽珠和朱佳颖演出的小品还是李奕炜等同学演出的小品,我们不难得知隐藏其中的道理。 (四)以令人震惊的数据来告诉同学节约粮食的重要性,培养同学们勤俭节约的好品质,好品质。最后,宣布班会结束。 (五)教师小结。 节约粮食,不仅仅是一种口号,不仅仅是因为我们和所有人的号召与呼吁,我们希望它是一种情结,熔铸在你与我的心中,从而自觉的作到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