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粮食教案小班幼儿园(精选18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节约粮食教案小班幼儿园篇一2、培养幼儿良好的幼儿园进餐礼仪。 提前熟悉故事《小猪请客》、熟悉音乐游戏《我爱吃》。 (一)导入活动。 教师通过唐诗《悯农》引出爱惜粮食的主题。 (二)关键步骤: 1、介绍粮食的来历: (1)提问:“你们知道粮食是怎样来的吗?” (2)结合《悯农》这首古诗,讲解古诗大意,让孩子知道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得之不易。 古诗大意:“在夏天的中午,农民伯伯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在田里给禾苗除草、松土。他们累得满头大汗,一滴滴汗水滴在泥土里。可是,有谁知道这碗里的米饭,每一粒都是农民伯伯辛苦劳动种出来的呢!” (3)和孩子一起探讨粮食的来历和为什么要爱惜粮食。 2、带领幼儿大声地、有韵律地朗诵古诗《悯农》。 (三)引歌套词、古诗新唱活动延伸: 1、讲故事《小猪请客》。 通过故事《小猪请客》,教育幼儿怎样爱惜粮食。 2、音乐游戏《我爱吃》。 组织幼儿做音乐游戏《我爱吃》,加深幼儿对各种主食的熟悉和了解,激发幼儿的食欲,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3、开展“小小检查员”活动邀请班上的幼儿轮流当“小小检查员”。每餐之后检查幼儿的餐具是否还有剩饭剩菜?督促幼儿爱惜粮食。 节约粮食教案小班幼儿园篇二1、使幼儿了解粮食的生长过程。 2、让幼儿明白粮食来之不易,要珍惜粮食。 儒灵童教材。 一、活动导入。 1、带领幼儿随着儒灵童歌曲做律动。 2、带领幼儿向孔夫子行三鞠躬礼仪。 二、新授课程。 1、"听"故事提问导入:小朋友,你们见过蚂蚁窝吗?为什么萌萌被抬进蚂蚁窝?请听故事《小蚂蚁的仓库》。 2、安静听《儒灵童》故事,情境导入。 教师提问:小蚂蚁的仓库怎么会有那么多好吃的? 故事总结:萌萌吃东西的时候总会把食物浪费,小蚂蚁把萌萌丢下的食物抬回了家。当萌萌来到蚂蚁仓库后,羞愧极了,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浪费是可耻的行为。小朋友,老师相信你们都是珍惜粮食的好孩子。 3、"看"动画提问导入:你们知道我们做饭的大米是从哪里来的? 4、认真看《儒灵童》动画,启发思考,教师提出如下问题: (1)大米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 (2)为什么说农民伯伯种粮食很辛苦? (3)小朋友们今后你会怎样珍惜粮食? 5、幼儿有疑问可再次观看动画,老师根据本班级幼儿共性特征及个体差异,对动画进行暂停或播放,结合剧情节点,在幼儿已有经验上进行选择性互动提问教学。 教师总结:小朋友们,农民伯伯种粮食非常辛苦,从播种到锄草、施肥、收割,不知洒下了多少汗水。晒黑了脸,累弯了腰,两手磨出了厚厚的老茧,才能收获粮食,我们要做珍惜粮食的好孩子,不能浪费。 三、图谱演示,判断对错教师出示两张图片让幼儿判断对错。 教师看图总结:小朋友们,粮食来之不易,我们吃饭时要把碗里米饭吃干净,不掉桌上和地上,图中的宝宝吃饭时把米粒撒了一桌子,既不讲卫生又浪费,让我们一起做个爱干净不浪费的好孩子。 四、游戏互动,巩固主题名称:小鸡吃米粒准备:一些废旧的纸揉成的纸团,几个纸箱或者塑料桶规则:教师请几位小朋友变身为小鸡"吃地上的米粒",伸出双手的食指和拇指做小鸡状。每次只可以用手夹一粒米粒,然后把"吃"到米粒迅速的放到纸箱或塑料桶里。看谁把地上的米粒"吃"得又快又干净,给与奖励。 五、活动延伸,主题内化。 (1)带领幼儿诵读《弟子规》经典。 (2)教师可在日常幼儿吃饭的时侯提醒幼儿不要浪费食物。 (3)和家长联系,习惯养成延续至家庭中落实。 求助,改变自己,构造新的朋友圈。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吧。 节约粮食教案小班幼儿园篇三理解农民劳动的辛苦,知道要爱惜粮食。 1、经验准备:学习古诗《悯农》,并理解其含义。 2、物质准备:。 (1)事先收集一些小朋友扔掉的剩饭。 (2)课件:一粒米的来历。 (3)面板、适量的面粉、盆、水。 (4)配乐诗:《悯农》。 一、观察谈话:这是谁浪费的。 二、粮食来之不易。 粮食今天有许多许多心里话想对同学们说,你们想听吗?让我们请水稻来说一说吧! 1、小朋友,这是一碗普通的白米饭(出示实物白米饭),而“我”是一颗普通的米粒。小朋友们,你们可知道我是怎样诞生的吗?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去做一趟旅行吧! 2、演示动画:《一粒米的来历》中的场景一~场景四。 你们看,农民们在做什么?仔细观察他们是怎样插秧的。 4、出示场景六: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辛勤劳动,庄稼成熟了、农民还要做些什么? 师:好,我们谢谢水稻先生的`精彩表演。 5、教师根据幼儿的作出小结,教育幼儿要懂得珍惜农民的劳动果实。 三、歌表演《悯农》。 四、和面。 1、向幼儿交待和面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幼儿分组和面,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及时提醒幼儿不要浪费面粉。 3、让幼儿分组讨论和面难在哪里,并让幼儿明白,虽然和面很不容易,可叔叔阿姨们还要把和好的面经过很多道工序才能加工成各种面食和糕点。 延伸活动。 区域活动:在语言区投放儿歌内容及图片,教育幼儿爱惜粮食。 通过儿歌《大馒头,哪里来》体验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爱惜粮食,不剩饭,不掉饭粒。 节约粮食教案小班幼儿园篇四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生子女,生活条件都非常优越,加之受社会上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等坏风气的影响,在幼儿园里幼儿挑食、剩饭的现象十分普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设计了“爱惜粮食”这一主题活动。目的是让幼儿了解粮食来之不易,体验劳动的艰辛,养成不挑食、不浪费、爱惜每一粒粮食的良好习惯。 活动一观察谈话:这是谁浪费的。 目的:让幼儿观察已发霉、变质的食物,明白这些食物是哪里来的,在讨论中萌生初步的节约意识。 准备:事先收集一些小朋友扔掉的剩饭。 过程: 2.教师小结,让幼儿懂得:小朋友扔掉的食物都是用粮食加工成的,浪费了很可惜,要改正挑食剩饭的坏习惯。 活动二粮食是怎样来的。 目的:让幼儿明确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应珍惜农民的劳动果实。 准备:录像机,农民“田间劳动”的录像带一盘。 过程: 1.请小朋友看录像,内容是:农民伯伯种庄稼,春天里播种、施肥、浇水,夏天里顶着烈日锄草,秋天里忙着收割。 2.提问:你刚才看到了什么?然后把录像内容再向幼儿完整解说一遍。 3.请农民伯伯来班内参加活动,给幼儿介绍:我们一年四季起早贪黑地辛勤劳动,从播种到锄草、施肥、收割,不知洒下了多少汗水。我们晒黑了脸,累弯了腰,两手磨出了厚厚的老茧。 4.让幼儿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请农民伯伯回答。教师根据幼儿的提问作出小结,教育幼儿要懂得珍惜农民的劳动果实。 活动三歌表演《悯农》。 目的:让幼儿体验农民伯伯劳动的艰辛。 准备:“农民伯伯锄草”挂图一张,录音机、录音带。 过程: 1.出示挂图,让幼儿说一说:农民伯伯在干什么? 2.让幼儿模仿表演农民伯伯锄草的动作。 3.幼儿一起朗诵古诗《悯农》,教师教小朋友学唱歌曲《悯农》。 4.放歌曲录音,启发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给歌词加上相应的动作,然后大家一起边唱边表演。 活动四和面。 目的:1.让幼儿进一步体验劳动的艰辛。2.培养幼儿积极动手的能力。 准备:面板、适量的面粉、盆、水。 过程: 1.向幼儿交待和面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幼儿分组和面,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及时提醒幼儿不要浪费面粉。 3.让幼儿分组讨论和面难在哪里,并让幼儿明白,虽然和面很不容易,可叔叔阿姨们还要把和好的面经过很多道工序才能加工成各种面食和糕点。 4.师生一起把和好的面送到食堂,让叔叔阿姨加工成大馒头。 活动五讨论:怎样做一个爱惜粮食的好孩子。 目的:进一步强化幼儿的节约意识。 过程: 2.教师小结:鼓励大家比一比,都来争当爱惜每一粒粮食的好孩子。 节约粮食教案小班幼儿园篇五一、班课课题: 珍惜粮食,吃好盘中餐。 二、本课目的: 通过召开这一次主题班会,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习惯,让同学反思自己对待粮食的态度,从而懂得日常饮食的一些良好习惯,能做到爱惜劳动果实;让同学们养成物尽其用,不浪费,勤俭节约的好品质。 三、本课形式: 表演、小品、背诵等。 四、过程设计: (一)主持人宣布班会开始导出班会主题,古人云:身披一缕,当思织女之劳;日食这餐,每念农夫之苦。如果没有粮食,人类将无法生存。如果没有粮食,中国何谈发展。 (二)让本放小记者对本班同学以珍惜粮食为中心进行采访,并将采访答案与同学交流。 (三)请同学们观看《小品喜怒哀乐羊肉串》,以此告戒同学们珍惜粮食的重要性。 食品问题早已不是个新话题了,“节约粮食”更是我们从小便熟知的字眼。不管是从何丽珠和朱佳颖演出的小品还是李奕炜等同学演出的小品,我们不难得知隐藏其中的道理。 (四)以令人震惊的数据来告诉同学节约粮食的重要性,培养同学们勤俭节约的好品质,好品质。最后,宣布班会结束。 (五)教师小结。节约粮食,不仅仅是一种口号,不仅仅是因为我们和所有人的号召与呼吁,我们希望它是一种情结,熔铸在你与我的心中,从而自觉的作到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 节约粮食教案小班幼儿园篇六1、使幼儿了解粮食的生长过程。 2、让幼儿明白粮食来之不易,要珍惜粮食。 二、活动准备。 儒灵童教材。 三、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带领幼儿随着儒灵童歌曲做律动。 2、带领幼儿向孔夫子行三鞠躬礼仪。 (二)新授课程。 1、“听”故事提问导入:小朋友,你们见过蚂蚁窝吗?为什么萌萌被抬进蚂蚁窝?请听故事《小蚂蚁的仓库》。 2、安静听《儒灵童》故事,情境导入。 教师提问:小蚂蚁的仓库怎么会有那么多好吃的? 故事总结:萌萌吃东西的时候总会把食物浪费,小蚂蚁把萌萌丢下的食物抬回了家。当萌萌来到蚂蚁仓库后,羞愧极了,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浪费是可耻的行为。小朋友,老师相信你们都是珍惜粮食的好孩子。 3、“看”动画提问导入:你们知道我们做饭的大米是从哪里来的? 4、认真看《儒灵童》动画,启发思考,教师提出如下问题: (1)大米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 (2)为什么说农民伯伯种粮食很辛苦? (3)小朋友们今后你会怎样珍惜粮食? 5、幼儿有疑问可再次观看动画,老师根据本班级幼儿共性特征及个体差异,对动画进行暂停或播放,结合剧情节点,在幼儿已有经验上进行选择性互动提问教学。 教师总结:小朋友们,农民伯伯种粮食非常辛苦,从播种到锄草、施肥、收割,不知洒下了多少汗水。晒黑了脸,累弯了腰,两手磨出了厚厚的老茧,才能收获粮食,我们要做珍惜粮食的好孩子,不能浪费。 (三)图谱演示,判断对错教师出示两张图片让幼儿判断对错。 教师看图总结:小朋友们,粮食来之不易,我们吃饭时要把碗里米饭吃干净,不掉桌上和地上,图中的宝宝吃饭时把米粒撒了一桌子,既不讲卫生又浪费,让我们一起做个爱干净不浪费的好孩子。 四、游戏互动,巩固主题名称。 小鸡吃米粒: 准备:一些废旧的纸揉成的纸团,几个纸箱或者塑料桶。 规则:教师请几位小朋友变身为小鸡“吃地上的米粒”,伸出双手的食指和拇指做小鸡状。每次只可以用手夹一粒米粒,然后把“吃”到米粒迅速的放到纸箱或塑料桶里。看谁把地上的米粒“吃”得又快又干净,给与奖励。 五、教学延伸,主题内化。 (1)带领幼儿诵读《弟子规》经典。 (2)教师可在日常幼儿吃饭的时侯提醒幼儿不要浪费食物。 (3)和家长联系,习惯养成延续至家庭中落实。 节约粮食教案小班幼儿园篇七2、培养幼儿良好的幼儿园进餐礼仪。 自己吃不用喂吃干净不浪费爱粮食惜食物粒粒米皆辛苦。 提前熟悉故事《小猪请客》、熟悉音乐游戏《我爱吃》。 (一)导入活动。 教师通过唐诗《悯农》引出爱惜粮食的主题。 (二)关键步骤: 1、介绍粮食的来历: (1)提问:“你们知道粮食是怎样来的吗?” (2)结合《悯农》这首古诗,讲解古诗大意,让孩子知道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得之不易。 古诗大意:“在夏天的中午,农民伯伯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在田里给禾苗除草、松土。他们累得满头大汗,一滴滴汗水滴在泥土里。可是,有谁知道这碗里的米饭,每一粒都是农民伯伯辛苦劳动种出来的呢!” (3)和孩子一起探讨粮食的来历和为什么要爱惜粮食。 2、带领幼儿大声地、有韵律地朗诵古诗《悯农》。 (三)引歌套词、古诗新唱。 1、讲故事《小猪请客》。 通过故事《小猪请客》,教育幼儿怎样爱惜粮食。 2、音乐游戏《我爱吃》。 组织幼儿做音乐游戏《我爱吃》,加深幼儿对各种主食的熟悉和了解,激发幼儿的食欲,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3、开展“小小检查员”活动。 邀请班上的幼儿轮流当“小小检查员”。每餐之后检查幼儿的餐具是否还有剩饭剩菜?督促幼儿爱惜粮食。 节约粮食教案小班幼儿园篇八1、教师在用餐环节提醒幼儿不随意倒饭菜,珍惜食物。 2、在过渡环节可适当播放“宝宝巴士app”中的“古诗国学”第一集《悯农》供幼儿欣赏,引导幼儿懂得尊重农民伯伯的劳动。 家园共育。 家长给幼儿树立榜样,帮助幼儿养成珍惜粮食的好习惯。 节约粮食教案小班幼儿园篇九设计意图: 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都非常优越,加之受社会上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等坏风气的影响,在幼儿园里幼儿挑食、剩饭的现象十分普遍。针对这种情况,我设计了“爱惜粮食,文明就餐”这一主题活动。目的是让幼儿了解粮食来之不易,体验成人劳动的艰辛,养成不挑食、不浪费、爱惜每一粒粮食的良好习惯。 活动目标: 1、理解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2、爱惜粮食,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活动过程: 一、通过古诗导入活动。 教师通过观看课件唐诗《悯农》引出爱惜粮食的主题。 二、初步了解粮食的来历,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 1、认识水稻和麦子。 教师:今天,老师从农民伯伯那里请来了两位客人,猜猜他们是谁?出示图片教师:我们请这两位朋友给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绍。 水稻:小朋友,你们好!我的名字叫水稻。小朋友们吃的白米饭是由我做成的。麦子: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麦子,白白的馒头是用我做成的。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吗?”——粮食。 2、出示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粮食的来历,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 教师:粮食有许多话想对你们说,你们想听吗?请水稻先来说一说吧! (1)“小朋友,这是一碗普通的白米饭,而“我”是一颗普通的米粒。小朋友们,你们可知道我是怎样诞生的`吗?” (2)你们看,农民们在做什么?仔细观察他们是怎样插秧的。(农民阿姨双脚整天泡在冷水中,弯着腰,时间长了,真是腰酸背痛。)。 (3)禾苗在农民伯伯的精心养护下,渐渐长高了,为了让庄稼长得更加茁壮,农民伯伯要做什么?(锄草、施肥、喷洒农药、引水浇灌)。 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辛勤劳动,庄稼成熟了、农民还要做些什么?(农民们要把稻子割下来,捆成捆儿,运到地头,再经过脱粒,碾去稻壳等许多的工序,才能加工成我们现在吃的大米。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说我来的容易吗?为什么不容易? 小结:为了种出一粒粮食,农民们不怕风吹日晒雨淋,不怕劳累,洒下多少辛勤的汗水,我才能诞生!” 教师:下面请小麦来和大家说一说。 小朋友,你知道我能做成哪些食品吗?(据幼儿所答出示馒头、面包、包子、油条、面条、饺子等食品的图片。)。 小结:用餐时我们一定要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不浪费粮食,能吃多少盛多少,不掉饭,不倒饭。 4、通过动画故事和幼儿一起探讨如何爱惜粮食。 教师:让我们看看小动物们是怎么对待粮食的。观看故事。 每个问题幼儿回答完后,通过视频验证小结。四、游戏《我爱吃》加深幼儿对各种主食的熟悉和了解,激发幼儿的食欲,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幼儿围成一个圆圈,请3—4个幼儿在圈里边唱边表演。唱到最后一句时,走到一个朋友面前,边拍手边说:“嘿嘿,猜猜我想吃什么?要求对方说出一种主食名称。依次交换游戏人,游戏重新开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节约粮食教案小班幼儿园篇十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光盘"行动的意义,知道"光盘"行动,人人有责。 2、知道粮食是怎么来的,并能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3、培养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光盘"行动公益广告视频。 2、ppt1(体现孩子进餐浪费及各行各业浪费的情况),ppt2(粮食怎么来的)。 3、可粘贴"光盘"标志若干。 活动过程: 一、播放"光盘"公益广告,引导幼儿初步理解"光盘"概念。 1、教师播放"光盘"公益广告。 2、提问:这段广告在告诉我们什么?(引出词语:光盘)。 什么叫"光盘"?("光盘"行动,指就餐时倡导人们不浪费粮食,吃光盘子里的东西,吃不完的饭菜可以打包带走。)。 二、播放ppt1(体现孩子进餐浪费及各行各业浪费的情况)。 师:除了我们刚刚在视频里看到的那些浪费食物的现象,其实,在我们身边这种浪费现象一样随处可见。(教师边播放图片,边进行提问。)。 提问:这是哪里?你在图片中看到了什么?图片中有谁?他们在干吗? 三、播放ppt2(粮食怎么来的)。 师:我们刚刚看到了这么多浪费粮食的现象,那你知道这些粮食是怎么来的吗?(幼:农民伯伯种出来的。)(教师边播放图片,边进行讲解。)。 提问:图上的人在干吗? 我们刚刚看了图片,那你现在知道粮食是怎么来的了吗? 四、活动小结。 我们大家都知道了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它们得来不易,所以我们都要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不能浪费粮食,那我们应该怎样爱惜粮食呢?(幼:如果在外面有吃不完的饭菜可以打包带走,要做好"光盘"行动。)。 五、粘贴"光盘"标志。 节约粮食教案小班幼儿园篇十一1.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2.懂得要爱惜粮食。 ppt课件:不良费粮食。 知道粮食是农民伯伯辛勤劳动的成果,不能浪费粮食。 1、通过谈话引出本课主题。 教师播放课件,然后向幼儿提问:这些是什么?(饺子、馒头、包子、蛋糕)知道他们从哪里来的吗?(农民伯伯种出来的。)。 教师引导幼儿相互讨论,自由交流。幼儿回答后教师给予表扬。 2、教师教师播放课件《粮食来之不易》,让幼儿了解香喷喷的米饭是怎样来的?并学习儿歌《爱惜粮食》。 3、教师教师播放课件《粮食来之不易》,让幼儿了解包谷、小麦的生产过程,知道种粮食很辛苦,要经过犁地、选种、播种、施肥、田间管理、收割等多道工序。 教师:农民生产粮食的过程是怎样的?(艰苦的。)我们吃饭时,应该怎样做呢? 幼儿讨论后回答。 4、教师教师播放课件图8-9图《议一议》,说说谁做得好。 教师小结:粮食来之不易,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所以用餐时我们一定要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不浪费粮食,能吃多少盛多少。 5、结合幼儿的平时表现,教师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应该怎样做。 节约粮食教案小班幼儿园篇十二1、知道粮食的`来历和爱惜粮食的道理。 2、培养幼儿良好的幼儿园进餐礼仪。 (一)导入活动教师通过唐诗《悯农》引出爱惜粮食的主题。 (二)关键步骤: 1、介绍粮食的来历: (1)提问:“你们知道粮食是怎样来的吗?” (2)结合《悯农》这首古诗,讲解古诗大意,让孩子知道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得之不易。 古诗大意:“在夏天的中午,农民伯伯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在田里给禾苗除草、松土。他们累得满头大汗,一滴滴汗水滴在泥土里。可是,有谁知道这碗里的米饭,每一粒都是农民伯伯辛苦劳动种出来的呢!” (3)和孩子一起探讨粮食的来历和为什么要爱惜粮食。 2、带领幼儿大声地、有韵律地朗诵古诗《悯农》。 (三)引歌套词、古诗新唱。 1、讲故事《小猪请客》。 通过故事《小猪请客》,教育幼儿怎样爱惜粮食。 2、音乐游戏《我爱吃》。 组织幼儿做音乐游戏《我爱吃》,加深幼儿对各种主食的熟悉和了解,激发幼儿的食欲,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3、开展“小小检查员”活动邀请班上的幼儿轮流当“小小检查员”。每餐之后检查幼儿的餐具是否还有剩饭剩菜?督促幼儿爱惜粮食。 节约粮食教案小班幼儿园篇十三中二班。 1、知道粮食来之不易,体会农民伯伯耕种的辛苦。 2、懂得要爱惜粮食,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礼仪和习惯。 3、使幼儿了解粮食的生长过程。 知道粮食来之不易,体会农民伯伯耕种的辛苦。 懂得要爱惜粮食,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礼仪和习惯。 1、水稻、麦子、农民伯伯种田图片。 2、馒头、面包、包子、油条、面条、饺子等食品的图片。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出示图片。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位好朋友,想不想见见他们? 欢迎他们和大家见面(拿出水稻、麦子的图片)我们请这两位朋友给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绍。 水稻:我的名字叫水稻,小朋友们吃的白米饭是由我做成的。 麦子: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麦子,白白的馒头是用我做成的。 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这两位朋友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粮食)。 二、基本部分。 1、教师请小朋友背唐诗《悯农》,引出爱惜粮食的主题。 2、介绍粮食的来历,懂得粮食来之不易。 (1)粮食今天有许多许多心里话想对小朋友们说,让我们先请水稻来说一说吧! a、“小朋友,这是一碗普通的白米饭,而“我”是一颗普通的米粒。小朋友们,你们可知道我是怎样诞生的吗?” b、你们看,农民伯伯在做什么?仔细观察他们是怎样插秧的。(农民阿姨双脚整天泡在冷水中,弯着腰,时间长了,真是腰酸背痛。)。 c、禾苗在农民伯伯的精心护养下,渐渐长高了,为了让庄稼长得更加茁壮,农民伯伯要做什么?(锄草、施肥、喷洒农药、引水浇灌)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辛勤劳动,庄稼成熟了、农民还要做些什么?(农民们要把稻子割下来,捆成捆儿,运到地头,再经过脱粒,碾去稻壳等许多的工序,才能加工成我们现在吃的大米)。 (2)下面请小麦来和大家说一说。 (3)小结:为了种出一粒粒的粮食,农民们不怕风吹日晒雨淋,不怕劳累,洒下多少辛勤的汗水,正如古诗《悯农》讲的那样,粒粒皆辛苦。 3、小朋友讨论怎样做才能不浪费粮食。 (1)结合幼儿平时的表现,教师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平时进餐的表现。 (2)老师和幼儿评选出进餐习惯良好,不浪费的好宝宝,并奖励小红花鼓励。 (3)请幼儿谈谈今后在吃饭时应该怎么做? (4)教师引导幼儿总结:粮食来之不易,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所以我们在进餐时一定要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不要浪费粮食,能吃多少盛多少。 4、小朋友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不浪费粮食,爱惜粮食的感情。 5、小朋友分小组进行绘画,教师巡视指导。 三、结束部分。 评选优秀绘画作品进行展示表扬,幼儿更进一步认识到粮食来之不易,不浪费粮食从我做起,并提醒身边的幼儿和家人也爱惜粮食不浪费。 节约粮食教案小班幼儿园篇十四老师带着学生跑步入场,站好伸开手臂,跟着音乐跳迪斯科。 老师说:冬天到了,食物都别封住了。小兔、小马、小螃蟹都想去运粮食。 谁跳得远就派谁去。 让幼儿学小兔立定跳远,学小螃蟹侧着跳,学小马跨步跳。 问谁跳的远啊?小马。 师说:。 小马妈妈的助跑跳跳得更远,老师教你们。 老师示范跳助跑跳。把小朋友分成三小组学习跳助跑跳。 安上障碍让学生跳助跑跳。 老师设置好小河、壕沟、让一个老师扮鳄鱼在河边蹲着。 分别让幼一个一个的越过障碍运粮食。 表扬运得多的幼儿。运完粮食,让幼儿围成一个圆圈揉小腿,拍手臂。 活动结束退场。 节约粮食教案小班幼儿园篇十五1、会比较具体地写清楚事情的经过。 2、初步学会仔细地观察图画,并且会展开合理的想象。 3、懂得爱惜粮食的‘道理,并在行动上落实。 2课时。 多媒体出示《爱惜粮食》的图片,句子、要求。 教学要求:让学生明白习作的要求,仔细观察图画,理解图意,根据画面人物的动作、表情、背景,发挥想象,口述图意。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激发兴趣。 2、今天我们还要学习看图作文——爱惜粮食出示2。 读要求,你读懂了什么? 三、写事的文章特点是什么?(出示课件4)3分钟。 四、学习范例,让学生边读、边思、边划:(1)小作者是如何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的? (2)小作者抓住哪几方面来写?用“——”划出写得具体的词句。5分钟。 学生讨论,然后交流,汇报。 师小结:围绕中心词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写具体。 五、出示图,仔细观察(课件5)5分钟。 1、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1、图上画着哪些人?2、他们在干什么?3、是什么时候的事?)。 2、出示学习提示1、图上画着哪些人?那位小朋友正想干什么?课件5。 3、讨论人物、时间、地点、事情。 (1)人物:小明、爸爸、妈妈、农民伯伯板书:小明爸妈。 点明:小明、爸爸、妈妈是这幅图的主要人物,农民伯伯是次要人物。 (2)时间:春天的中午。 从哪儿看出来的?(从小明胸前的红领巾说明是放学后,从农民伯伯头戴草帽,弯着腰在插秧,推测出这是春耕的季节。)。 事情:出示填空(口头说话)(课件6)。 (3)讨论事情的顺序。 板书:起因:小明要倒剩饭。 经过:爸妈劝阻教育。 结果:小明懂得道理。 (4)确定重点:这三步哪一部分要写得具体些? 点明:事情的经过应作为重点写具体。(板书:写具体)。 (5)同学回想一下我们积累的爱惜粮食的谚语和诗歌等。 如《锄禾》出示它的多媒体2分钟。 六、想象事情的经过,分散难点。10分钟。 出示学习提示2、爸爸、妈妈会怎么说,怎么做?小明会怎么说,怎么做? 3、想一想,按什么顺序写,哪些内容要写得具体些?(课件7)。 (1)自由组合讨论,小组汇报,可用小品形式。 (2)想象语言、动作是否合理。 (3)评议后,其他小组补充(力争求异)。 八、写重点部分,把它写具体,然后交流。5分钟,有时间交流。 节约粮食教案小班幼儿园篇十六首先自我介绍,与小朋友互动调动课堂气氛,小朋友们看着黑板你有没有猜到我们这节课的主题是什么呢?没错,就是与粮食有关,大家都知道,粮食在我们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我们依赖它长高长壮。那大家知道粮食有那些吗?(让小朋友们举手回答)。 列举:包括小麦、水稻、玉米、燕麦、黑麦、大麦、谷子、高粱和青稞等(第二张图片)大家看到这张图片,你们能想到什么?(先自由发言,在引导学生往古诗《悯农》上想)可谈谈农民如何工作辛苦,再请一个小朋友大声背诵,鼓掌并让全班一起背诵。 (二)简要介绍目前粮食紧缺及浪费现状。 (第五张)通过一个故事引小朋友的注意,然后说明浪费食物后的影响(后果是浪费了中国的社会资源,影响了中国社会勤俭节约的社会风气,丢弃的食物增加了垃圾处理的压力,污染了环境),然后就饥饿简单谈下在边远山区仍有许多人吃不饱,就舌尖上的浪费让小朋友谈谈我们应不应该珍惜粮食?顺带与同学们交流下平常我们在家里看妈妈做饭是不是辛苦啦,要做很多事情,了解每份佳肴的来之不易。 (三)介绍光盘内容及宗旨。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此活动。 列举:有老师,有学生,还有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们。光盘行动对餐厅的影响:有些餐厅就把宣传页夹在菜单的封皮和第一页之间,让顾客翻开菜单就能看到有关“光盘行动”的呼吁。为了更好地宣传光盘行动,许多餐厅也想出了很多办法。 光盘行动对人们的影响:小小的“光盘行动”在数天内就影响千万人,得到媒体广泛关注,在全国掀起一股“光盘行动”的热潮。例如在大学食堂或是小学食堂,学生们都纷纷将餐盘里的食物吃干净,不浪费一粒粮食。 提问作为小学生该如何支持?(可分组,适量定餐,不偏食不挑食,吃不完的剩余的可以打包回家再吃,监督亲人朋友,看到浪费及时制止等)鼓掌精彩回答。 (四)我们要怎么做。 (1)通过附带的一个沙画视频宣扬一下光盘行动。 (2)看完视频后提问小朋友们我们要怎么节约粮食呀(可围绕小朋友说不要挑食和偏食)。欢迎同学们踊跃发言,并在旁边指导。具体指导可以举例,小朋友们和父母去餐厅吃自助餐,小朋友们能吃多少就拿多少,对于不爱吃的菜也不要放在一边,什么菜都得吃,注意营养,千万不要浪费粮食。还可举例说在餐厅吃饭,吃不完的可以打包带回家吃,不要浪费)。 (3)大家一起来写几条节约粮食,光盘行动的口号。欢迎小伙伴们踊跃发言,然后让写得比较好的小朋友把自己写的口号写在黑板上带全班一起朗读。 (4)大家一起喊一遍光盘的口号。 1、“光盘”行动,拒绝“剩”宴!——拒绝浪费,从我做起! 2、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光盘一族你我同行! 3、倡勤俭剩宴不再,讲节约光盘添彩。 4、吃尽盘中每粒米,不负农民一年忙。 节约粮食教案小班幼儿园篇十七1、指导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勤劳动的成果,不能浪费粮食。 2、养成爱惜粮食、节俭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有关粮食的图片、声像资料等。 2、米饭、馒头、饼干等。 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引导本课主题。 教师引导幼儿互相讨论,自由交流。幼儿回答后教师予以表扬。 2、教师与幼儿共同阅读幼儿用书《粮食从哪里来》,让幼儿了解粮食的生产过程,知道周种粮食的过程很辛苦,要经过犁地、选地、播种。施肥、田间管理、收割等多道工序。 教师:农民生产粮食的过程是怎样的?(艰苦的。)我们吃饭时,应该怎样做呢? 幼儿讨论后回答。 教师小结:粮食来之不易,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所以用餐时我们一定要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不浪费粮食,能吃多少盛多少。 3、结合幼儿的平时表现,教师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应该怎样做。 4、阅读幼儿用书《谁做得对》,说说谁做得好。 节约粮食教案小班幼儿园篇十八认知目标: 1.知道粮食与人民生活、国家建设有密切关系,用处很大。 2.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3.懂得要爱惜粮食。 情感目标: 1.对粮食有爱惜之感。 2.对浪费粮食的现象感到不满。 活动准备。 1.动画课件。 2.谷子、麦子、玉米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实物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位好朋友,想不想见见他们? 2.欢迎他们和大家见面。我们请这几位朋友给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绍。 水稻:我的名字叫水稻。小朋友们吃的白米饭是由我做成的。 麦子: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麦子,白白的馒头是用我做成的。 玉米:小朋友我的名字叫什么?(玉米)你们喜欢我吧!“喜欢”,我也喜欢和你们一年四季在一起。 二、粮食来之不易。 1、这些粮食朋友今天有许多许多心里话想对同学们说,你们想听吗?(出示课件)。 (1)小朋友,这是一碗普通的白米饭(出示实物白米饭),而“我”是一颗精通的米粒。小朋友们,你们可知道我是怎样诞生的吗?(暂停课件)。 师问:谁说说白米饭是怎样来的? 学生:农民种的;商店买的`。 师:那么米饭到底是怎样来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做一趟旅行吧!看看《一粒米的来历》和同学们说的是不是一样。(淙动画)。 师:看了刚才的动画片,同学们一定更清楚的知道了大米的由来。你看农民伯伯在插秧苗是双肚子整天泡在冷水中,弯着腰,你觉的时间长了他们会怎么样?(展台出示图片)。 生:累;腰痛;头晕。 师:你们说的非常正确,时间长了就会腰酸背痛。 生:还锄草;浇水;施肥、喷洒农药。 生:回答(师表扬)。 师:对把稻子割下来,捆成捆儿,运到地头,再经过脱粒,碾支稻壳等许多的工序,才能加工成我们现在吃的大米。 师总结:你们的看为了种出一粒粒的粮食,农民们不怕风吹日晒雨淋,不怕劳累,洒下多少辛勤的`汗水,才换汤不换药来我们这一碗碗白米饭。我们学过的一首古诗就是描写农民伯伯种田的辛苦。是什么呢?对,我们集体来背一遍。 三、“议一议” 1、同学都知道粮食来得不易,老师请大家看看这两位小朋友这样做对吗? 给他俩提提意见。(放课件)。 2、师:那我们再看看这些同学中,哪些同学该受表扬?哪些同学该受批评?谈谈你的看法。(投影出示两位小学生在庄稼地里立起写有“请不要穿行”的木牌和另一些小学生正从庄稼地里并排走过的画面)。 师小结:对,我们要爱护庄稼,不能践踏。 四、联系实际,指导行为(先看故事,后讨论)。 生:好朋友、我们离不开粮食、离开粮食我们就饿坏了、发育不良、不能茁壮成长。 师:同学们都知道粮食与我们最亲密,那么老师就请大家看个小故事。 师:小组讨一下小英真得是漏嘴巴吗?那个小组起来说说。 生:小英是浪费粮食、小英吃饭习惯不好、小英不想吃。 师:那么小英是不是漏嘴巴,下面让我们一起听小英妈妈是怎么说得。 师总结:就像小英的妈妈说得,你不是漏嘴巴,是你不懂得爱惜粮食,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人人生活都离不开它,我们谁也不能浪费。我们相信小英听了妈妈的话,一定能改掉她的漏嘴巴的习惯。 2、讨论。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们还看到了哪些浪费粮食的现象?小组讨论。 生:中午在学校吃饭的同学,经常有把饭倒进垃圾桶里,很浪费...... 师:怎样才能做到不浪费,谁有好办法? 生:吃多少盛多少,不剩饭、不吃的东西不能随意扔掉。 师小结:我们应做到不在饭桌上撒饭粒;吃多少盛多少,不剩饭,不想吃的东西不能随意扔掉,爱惜粮食要从自己做起。板书课题(爱惜粮食)。 五、拓展。 小常识:同学们为了让全世界的人民都来爱惜粮食,规定每年的10月工资6日为“世界粮食日”。(10月工资6日世界粮食日)让我们都来记住这一天。 师总结:同学们,粮食来得不容易,勤俭节约更是一个好习惯。 齐读儿歌。(见板书)。 粒粒粮食要爱惜。 粮食与我最亲密, 来得实在不容易, 缺少粮食出问题, 积少成多了不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