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时空阅读网实用范文2025年元宵节随笔(优质10篇)

2025年元宵节随笔(优质10篇)

匿名 2025-03-05 10:25:23 8 下载本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元宵节随笔篇一

十五圆月元宵节,我虽然各自忙碌着,不把它当作节日一样过,一年又一年,时间它匆匆的过,过得了初一,还有十五,不知道为什么,日子消逝的这么快,我忽然间就迷茫了。

春运路上,许多游子已离开了故乡,奔向了另一个发展梦想的城市,打工的艰辛,日夜汗水的浇灌,吃了不少悲惨苦头。

多才多艺的自己,也会有迷茫的时候,多感多慨的自己,也会有伤心的时候,多梦多想的自己,也会有彷徨的时候,然而,自己却不能诉求自己,自己为自己找许多不必要的理由。

我以为是风,吹动着狂乱的心事,把悲伤写成了想你时的歌;我以为是雨,浇灌着迷茫的`心情,把故事描绘成了一段永不难忘的悲伤;我以为听歌,可以抚慰美好的心情,但是听着听着,却为愉悦的心情奏出了一段永不言说的悲伤。

让人伤心的元宵节,别人都在过着自己的节日,而我却把这节日过的烦腻了,我就像平常一样,日子还是像普通的一样过,任何一个节日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为什么今天我如此的烦心呢!

多么希望一年中没有节日最好,一旦有了节日,真不知道人类到底是在追求什么,这个世界到底是为了什么,忙忙碌碌,无所不为,你有你的精彩,我有我的自由。

如果时光可以重聚,我不愿在孤单的红尘里独醉;如果流年不再依旧,我宁愿在孤独的海洋里沉睡。

乡村的月光照不到繁忙的大都市,城里的霓虹灯光照不亮大山的夜空,寒星点点,与漂浮的云朵嬉戏,孤独的月圆一跃一跃地爬过了山头。

最是浓情充满喜庆的元宵节,却在大山区里变得一片寂静与冷淡,多少高兴又变得孤寂的人脸上黯然挂着忧伤,那是今年的春节,多少回乡已久的人给家人带来了多少喜悦与盼头,因为这才得以全家团聚,欢乐度过每个时光,到最后目睹着一个一个亲近而挂念的身影逐渐消失在眼光中,默默不得语。

一个人始终习惯了流浪,似乎过惯了悠闲自在,没有羁绊束缚的生活,圆月光透过云层,照得深邃的夜空高得还要高,似乎看不到自己的影子在这孤城里,好像心里欠着一个远远不够到的回报,游走在车水马龙的街头,无言的结局落下无言的忧伤。

远游的孩子是否心挂在家里,父亲的严肃,母亲的温柔,岁月的影子正悄悄地爬在他们的脸上,我们却没有发现,我们在一步步成长,他们在慢慢变老,心中的泪滴罩不住划痕的忧伤,唯有这一刻,月光在眼前,家就在眼前。

元宵节随笔篇二

过完年,又盼来了元宵的这个喜庆日子。元宵节是一年中最美丽的一天,家家户户会吃汤圆呢!我家也不例外。

今年是正月十五的早晨,我早早的起了床,看见妈妈正在忙着包汤圆。只见妈妈两三下子就包好了一个汤圆,小小的汤圆,圆圆的、白白的,像一个个小雪球,好可爱哟!我也想试着包一包。

当那此起彼伏的"买汤圆,卖汤圆,小小的汤圆圆又圆……这首熟悉的歌曲又回荡在大街小巷时,我就知道梦寐以求的元宵节就要到了。今天,我们班就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包汤圆"比赛"。

只见,一位老师在水盆里倒了适量的‘开水;然后把糯米粉倒了进去。经过几番"加工"后,形成一个洁白的大面团。

随后大家蜂拥而上,到老师那里去领一小块面团。等大家都领到面团后,我们就开始包汤圆了。

我把面团放于掌心,用两只手搓圆,与此同时我也看看旁边的同学包得怎么样。周涵越

因为力气大使汤圆"开膛破肚"了;而王毅确包成了一个三角形,相比之下还是我略胜一筹。接下来就是做面壳子了,我轻轻地用手指在面团中间按一个小坑,一边捏一边转,使面团变成碗形的面壳子。面壳子终于做好了,可是我越看越难受,因为面壳子边上有几条裂痕,就像老奶奶脸上的几条皱纹,于是我就把裂痕"消灭"了。

紧接着开始放馅了,我举起装满芝麻的汤匙,把芝麻小心翼翼地装入面壳子里,在封闭口子搓圆。不知谁"啊"的一声,我连忙转过身一看,原来柴可把汤圆压扁了,真是前功尽弃啊!于是我暗暗告诫自己:小心点!

皇天不负苦心人,一个有模有样的汤圆终于展现在我的眼前,就等着"大开杀戒"了。过了十几分钟,汤圆终于出锅了,大家津津有味地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果实,嘴里还啧啧称赞。

别看一个小小的汤圆,包起来可真不容易啊!因此我悟出了一个道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付出了汗水,才能取得成就。

元宵节随笔篇三

“正月十五闹元宵,同庆国产情人节”。随着年味的淡化便迎来了元宵节与情人节。

今天,鸟语花香,阳光明媚,四处都洋溢着浓郁的节日气氛。家家都吃着红壳润滑的美味小鸡蛋,户户都品尝着甜滋滋的芝麻馅汤圆,情深意重,温暖甚深。

这样的节日岂能没有节目。情趣点便是猜灯谜、对对联,可这是低智力游戏。对于我这种文质彬彬的靓仔来讲太幼稚了。但醉翁之意不在酒,其实猜灯谜、对对联的真正来意纯属是为了扣女。

哈哈…巧遇今天同时是国产情人节,正是才子扣淑女,择日不如撞日!走进花街灯谜会,才子佳人尽显眼前,但找个像我这么才子的竟然难过登天。于是凭着自己一度才智,魅力显著,走进灯谜会钩魂般的向佳人淑女出口成文,死缠烂打,穷‘追’不舍。其实这个年头没有多少个可以称得上是淑女了。扣女难,找淑女更难。

唉…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阴。眼看遍街是“猪扒”,实在难以忍受其样貌。恨不得一拳脚踢让其飞出地球。佳节岂能空收获,面临此景,我灵机一动,想起双喜同庆节为伴。于是今天就把元宵节作为情人。既可以消心头难,又可以将节庆节,实在一举两得!藉着欢喜之余,真的好想说声“我爱你,元宵节”!

元宵节随笔篇四

看着微信朋友圈被刷屏的元宵节问候,才知道年已经过去,元宵节到来了。生活在20xx年的顾庄,有点尴尬:既没有南京夫子庙的大型灯会,让你领略一下“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也没有乡村“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顶多早上吃个汤圆,晚上守着电视机看个元宵晚会。

我不禁想起我少年时,在管家庄所过的元宵节啦。为什么元宵节的记忆会从少年时开始?因为“烧糯米团”、“舞火把”、“请灰堆姑娘”这些元宵节活动,太小的孩子赶不上趟,大人不许,没有参加过,当然就没有印象了。

那时候,每到正月十五,奶奶就会拿一些蚕豆黄豆出来,淘干净,倒进锅里炒。我的任务是坐在锅膛后烧火。听着锅里“噼里啪啦”的爆响,奶奶一边用铲子不停地翻炒,一边嘴里念念有词,无非是说炸老鼠眼,让老鼠以后看不见偷吃家里的粮食。我不关心老鼠的眼睛会不会瞎,我惦记的是锅里的豆子,因为过年的作些已经吃得差不多了。我忙着烧火,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事要做:烧糯米团。

腊月里蒸熟的糯米团,养在放满水的缸里,平常都是放在稀饭里煮了当早饭,没有什么新奇的吃法。但正月十五这一天,孩子们可以捞几个糯米团上来,烧火的时候,可以放在长长的火钳上,伸进锅膛里,放在火上烤。技术好的,烤出来的糯米团金黄色的,外面的一层又脆又香。技术不过关的,火钳一抖,糯米团掉进了草灰里,手忙脚乱的搂出来,还好,有点黑,依稀还看得出原来的颜色。但如果再掉进灰里几回,等烤熟了,就是乌黑的糯米团,这乌黑的烤团,一点不影响我的味口,只不过吃完了,嘴上一圈黑,不小心用手一抹,唱花脸都不要化妆啦。

后来我想到一个好主意:用菜刀把糯米团切成片,再放在火钳上烤,就不容易滚到灰里去,还增加了烤焦的面积,比烧整团好吃多啦!奶奶笑我,“馋猫主意多。”

吃过中午饭,孩子们就心里兴奋起来了,找铁丝木棍,还要旧棉花、柴油,做火把。热心这些的,大多是男孩子。女孩子有女孩子的事,大家谈论的时候,都压低声音,很神秘:晚上请灰堆姑娘。

请灰堆姑娘的,大多是十四五岁往上的大姑娘家。我那年才十一二岁,身体不好,瘦得像豆芽菜,一年到头没有几天舒坦的日子,做梦都想长点肉,因为肉肉的人身体好呀!我以后能不能长点肉呢?我带着这个问题,想找先知先觉的灰堆姑娘求个答案,死缠着小姑姑,让她带我去。

小姑姑大我三岁,属兔的,叫兔英。她被我央求不过,答应带我去,但跟我约法三章:只准许看,不许多说话。小孩子不懂事,万一说错话,冒犯了灰堆姑娘,大家就玩不成了。

我知道了利害关系,答应小姑姑:你不让我说话,我保证不开口。并且说服了奶奶,在我们家请,奶奶不但提供了场所:我们家堂屋,还提供了道具:一个大簸箕,一个新畚箕。

暮色降临,小姑姑和一个同伴来了,她们拿来一个红色的新方巾,熟练地把畚箕妆扮起来。把畚箕覆在火钳上,底部朝上,真有点像一个人趴着,前面插上一根筷子,盖着方巾,两个人搭着火钳,到后面的灰堆去约灰堆姑娘。奶奶追上小姑姑,递给她三支香,“不能找靠近毛缸的灰堆约,弄不好会请回来毛缸相公。”

我想跟去看看,小姑姑眼一瞪,我只好把好奇心收起来,跟着舞火把的小子们奔向村口,和看热闹的大人们一起站在村口,看田野里上下翻飞,四处游走的火把。老人们会从火把的颜色,得出对这一年年成的预测,麦子怎么样?水稻怎么样?棉花怎么样?我看不出什么名堂,心里惦记着灰堆姑娘,急急忙忙回家。

推开门,家里挤满了小河南的大姑娘小媳妇。方桌上的大簸箕里,铺了一层米,小姑姑和一个同伴,一人一边,搭着畚箕腰部,方桌前面有一个蒲团,提问的人跪在上面,磕一个头,有问家里庄稼的,有问生儿生女的,还有小姑娘不好意思,让别人代问婚姻的。开始畚箕前面的筷子,在大簸箕里平铺的米上画来画去,然后大家围着猜,写的什么字?有时候实在猜不出来,后来就改成了“点头”。比如问二嫂子今年怀孕了,生儿子就点一下,生女儿就点两下。这样一来,一目了然,不要瞎猜了。

等所有人的问题都得到了答案,我举手望着小姑姑。她说,你问吧。

我学着她们的样子,跪在蒲团上,很虔诚地磕了三个头,“请问一下姑娘,我以后能不能长点肉,我想做个胖子。如果能,你就点三下头,我也有个指望。”

祷祝完,我抬头担心地看着畚箕,动啦,动啦!一下,两下,……不动了,我心都揪起来了……正在我为不能长肉而沮丧是时候,畚箕又点了一下头,我终于如释重负:我只要好好活着,就一定会身体好起来,我会长肉的,做一个胖乎乎的女人。

三四十年以后,我果真达成了心愿。身上有肉,吃得下饭,睡得着觉。在20xx年的元宵节,我想告诉你,活着要有所求,有愿望,理想一定要要,万一实现了呢!

元宵节随笔篇五

在2月14日是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在这个快乐的日子里,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举行了快乐的闹元宵的活动。小朋友们拿着考章卡,来到各个教室参加活动。活动内容有念童谣、画灯笼。大家比一比,赛一赛,看看谁的灯笼画得最漂亮;看看谁念出的童谣最最多;看看谁获得的奖章最最多。

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小朋友们都积极的参与其中,走廊中充满着童谣声、欢笑声。同时,我们班的四位家长志愿者也来到班级中为小朋友们服务。他们是李定凌、李定洲的爸爸、吴君怡的‘妈妈、章博的妈妈、汪筱萱的爸爸。有了他们的参与我们的活动变得更加精彩。

元宵节随笔篇六

又是一个蓄满念想的日子———————元宵节。

元宵熟了,漂在锅里,轻轻一拨打着旋儿,像我扑棱扑棱的心跳,我知道这又是一个心花摇曳思念的时刻。

满怀柔情,几丝眷念,花开有声,落英无语,甜黏的元宵嫣然了我的思量。是的,我在想元宵节真是一个让人无法释怀的日子,它是个让甜蜜和思念、离愁和失落、遥想和回忆占据春帏意闹的日子。

为了过年的圆满,今天人们又放响了鞭炮,向年发表最后的祝词,蔓延高挂的灯笼瞪着红眼乐淘淘地在春风里微笑,应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热气腾腾的元宵上桌了,我是一个善感的人,总觉着这鞭炮声在此刻是如此的颤动思念的心,我想此时有多少漂泊在外的游子又会增添几丝念家恋亲的愁思;那些无家可归的人更是心头盘旋萦绕难以下咽的悲苦。

元宵啊元宵从感性上讲成了过年的句号,人们的喜悦也将在一天随着爆竹烟花的鸣响、盛开、飘落,零落成狼藉的碎屑,最后归于灰飞烟灭。

年啊从初一到十五算起,追溯的远一点,从元旦起年就让人沉迷,沉醉,沉沦,撩拨澎湃着这人们的心潮。因而说每一个节气里都有约定成俗的物象在推波助澜渲染气氛,当然属年的的物象最多,鞭炮,年画,春联,糖果,饺子等。元宵节元宵成了主角,各种口味的元宵代表着人们的饮食喜好和心情。

正月里来闹新春,元宵节一过你就算过完了,一切都变得平淡无奇,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团团圆圆,美轮美奂的繁华似锦又要归于平静。

生活是一个永不停息的轮回。

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良宵苦短,物是人非事事休。每个节气里都有一个念想串起人们的共鸣,只因为每个节气里都蕴含着相似的温暖,不同的人内心深处里流淌着不同的眷恋。逢年过节阖家团圆才算完满,节日里你会被宠着,疼着,爱着,念着,幸福着,当然也会被孤单和寂寞包围着、画心为牢、心甘情愿、不由自主地期盼、痴念、纠结,难过,但无论怎样日子都得过。

说白了年不过是一个字,元宵节也不过是个词,一个延展着生命时光与感情沾亲带故的词,人们寄予美好的憧憬。

元宵节里看看过年最后的焰火,嘴里一裹元宵,此岸的烟花在甜蜜见就变成彼岸的重温和回忆,人们又开始遥想下一个粘着念想的日子。

元宵节啊,你知道今日又让多少人感怀吟叹,编情为经,织爱为纬,细细地密织思念的网,用丰润晕染的唐诗念你,用豪放婉约的宋词粘你,用饱满情怀的丹青妖娆你,用感人心魄的乐曲萦绕你。

一锅元宵煮飘摇,一场团聚,一世离歌,惟有真情不老。每一碗元宵,每一个元宵都有亲人的疼爱,粘着血缘亲情,需要用心去咀嚼,或深或浅,或甜或淡。

元宵啊本身就寓意着团圆的圆满。所以我要说,你快乐,天天像过年,你悲伤,日日像末日。

过了今天的元宵节就算过完了年,元宵就是年最后的疼爱!但绝不是生命最后的疼爱!

元宵节随笔篇七

昨天是元宵节,下午单位就宣布有约会的人可以提前两个小时下班,我第一个举手声明有约会,于是我提两个小时下班,昨天的天气很好,象是到了春天的感觉,一点也不冷。晚上劳动公园有花灯会,星海广场有焰火晚会,很想去看焰火。

晚餐自己做了美味的饺子,韭菜、虾仁和猪肉,有时候很佩服自己,一个人居然有心情做饺子吃,也许就是因为一个人才会有兴趣做些好吃的东西来吃,否则那么多的时间用来做什么呢!大连这里元宵节一般都是早晨吃元宵,晚上包饺子,来到这里快7年了,也就随了这里的风俗习惯。

每到一个节日,就和办公室里的同时切磋应该吃什么才算是过节,一年当中的节日,除了春节,其他的节日基本都在这里度过,以前还有朋友相伴,但现在朋友都结婚了,也不好打扰人家过节日。我似乎是越来越孤独,也越来的越随意,自由是我无上的欢乐!

据说看焰火的人很多,车站和车上都是去看焰火的`人,广场早在晚上6点钟就挤满了人,多数是年轻的情侣。正式燃放是在晚上的7点半钟。

我终于没有勇气去现场观看,于是站在楼下眺望星海广场的上空,五颜六色的烟花伴随着轰隆隆的响声在天空中绽放,那一瞬间的灿烂足以让人陶醉!恰似我们的人生,虽然短暂,但也要绽放最美丽的瞬间。

元宵节随笔篇八

休息的时间过得飞快,或者说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年过完了,眼看着就要24岁了。未承想,我对年龄的增长竟是这般焦虑,也难怪,毕竟不是小孩了。想飞却又飞不出去。休息了一段,也到了应该好好工作和学习的时候,可当我坐在办公室里,还是有些不知所措,晚上坐在书桌前竟也有些心神不宁。我听着歌,心里想着帝国霸略,书上的字就在页面上乱窜,一点都不能被我看清。我拿来一本《挪威的森林》,翻开第一页就开始抄写,飞机降落在汉堡,响起甲壳虫乐队的挪威的森林,看着窗外,冬日的阴云冷雨,我没什么,只是有些伤感。是的,我也没什么,只是有些伤感。

晚上出门,下了些雨,打开雨刷,看到水珠被扫在一旁,突然就觉得寂寞了。我喜欢深夜,喜欢在春夜夏夜坐在门前吹风听虫鸣看月亮,我喜欢雨天,喜欢在窗前端一杯茶看雨点听雨声,我还喜欢一个人在无数个深夜不睡,听歌。可是,我更喜欢有人陪的,喜欢有人陪我喝茶聊天看雪煮酒,能够知我懂我。这些年,从这个角度说来,我真是身心寂寞。

想想真是可怜啊,其实还好吧,有时间为这些事感伤都已经是幸福的了。去年差点抑郁,被日常生活中的那些破事逼得几乎不能自已了。我真是容易知足,只要比最差好那么一丢丢就觉得一切并没有那么坏。

其实吧,说来说去也并没有用,不会因此发财脱贫,也不会来一个我喜欢的妹子,回到开头,跳过我这么多的感慨,我现在更忧愁的是找不到学习的状态,李青跟令松的研究生考试初试都已经过了,这让我压力很大啊。我要想办法尽快进入到学习状态中,时间不够用啊!好吧,就说这么多了,伤心事休要多提。要不还是抽个空把《挪威的森林》再看一遍吧。

元宵节随笔篇九

点起彩灯万盏,赏月祈祷许愿,燃放好运火焰,喜猜灯谜乐欢,共吃元宵迎福,合家团聚美满,同庆佳节和美,其乐融融无边;元宵佳节到来。下面是随笔网小编为你整理的“700字随笔元宵节”,希望你们喜欢!谢谢!

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又是春节的最后一天,民间有逛灯会社火表演、办会、猜谜、放烟花等习俗。

刚出大门就看见了办会的,他们分工明确,有的敲鼓,有的敲锣,还有人舞龙、扭秧歌,那种秧歌的舞步太奇特了,走四步,退两步,手中的扇子也随之摇摆,别有一番韵味,手中的长丝带随风飘舞,美不胜收。一个个敲锣打鼓的人尽力挥舞着鼓棒,鼓韵齐鸣,动作齐整划一,完美无缺,舞龙的人并没有乱了次序,左右左右左,并没有人指导,脚下的步履整齐划一,蛟龙翻阅,在空中盘旋。舞龙人精神抖擞用双臂挥舞着。周围观众不时地发出喝彩声。

看完半会,元宵节的时候,全家要吃一顿红红火火的团圆饭,当然少不了汤圆了,汤圆有黑芝麻、豆沙、五仁、桂花、蓝莓、芒果等,我来到市场上购买了黑芝麻、豆沙、芒果馅的汤圆了,一个个汤圆小如玉珠,大如桃核,看上去味道就不错,回到家中,我迫不及待地让妈妈煮汤圆,看那一个个洁白无瑕的小汤圆落入沸水之中,激起了我味觉的涟漪,一会儿过后,汤圆出锅了,盛出一枚汤圆,正是我最爱吃的芒果味,那粘粘的糯米在碗中一颤一颤的,我狠狠地咬了一口,那芒果的果酱迸发而出,糯米嚼劲十足,我忍不住又吃了许多。

左等右等,终于等到天黑,随着一支窜天猴破空而入,天空中的过节气氛也越来越浓郁了,一枚又一枚礼花破空而入,在轰然巨响中爆炸开来,我看的正入迷,忽然一道雪亮的瀑布从天而降,原来是广场上空倒挂的烟花被点燃了,接着地上的火树也开出了五彩夺目的花。半空中“疑是银河落九天”,地上“火树银花不夜天”,真是比人间仙境一样!

欢乐的元宵节,美味可口的汤圆,漂亮十足的烟花,给我们带来了莫大的幸福,带来了生活的美好,也给我们孩子们留下了快乐的童年。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又来到了,元宵节又称上元佳节,是春节后迎来的又一个传统佳节。

元宵节早在2025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岁月不断流逝,但元宵节的很多民间习俗至今非常盛行。比如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猜灯谜、放烟花等活动,给元宵节增添了光彩。

除了这些活动以外,元宵节还有包元宵的习俗。今天我有幸跟爸爸妈妈到外婆家,正巧碰到外婆在包元宵,我就跟外婆学了起来。外婆先用开水来和糯米粉,然后不断地用力揉面,一直揉的像橡皮泥一样有韧性,接着把面揉成宝塔的形状,从“宝塔”的顶儿上拽下一块块面团,搓成圆团,中间掏个洞,两只手相配合把洞越揉越大,把准备好的豆沙馅,放在这个洞里,用大拇指和食指慢慢捏,接着把洞口封住,最后,把做好的元宵放在手心,两只手柔和地将元宵搓圆,这样一个元宵就做成了。看了外婆包元宵,我的手忍不住痒痒了,卷起袖子也包了起来。虽然我包的元宵馅子少、大小不一、奇形怪状,但还是得到了外婆的表扬。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煮元宵了,我们把元宵放在烧开的水里,不一会儿水滚开了,元宵一个个漂在水面上。看到这一个个白花花、圆滚滚的元宵真叫人眼馋!我们大家吃着这热腾腾的元宵,心里感到非常舒畅,我的脸上堆满了笑容乐呵呵地说:“元宵象征着我们的生活甜甜美美,团团圆圆。”

七点刚过,我们就来到新市区看花灯,这里人山人海,花灯会种类繁多,设计新奇,造型各异,市政府前的整个街道火树银花,璀璨夺目,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们前来观赏;有做生意的人早早来到摆好摊位,有的坐车从几十里路的农村赶来,还有的小孩骑在他爸爸脖子上,手拿着糖葫芦边吃边看。八点多钟,在市委大楼旁边一朵朵绽放的礼花腾空而起,哇!好美的夜空呀!只见深蓝色的天空布满了五彩斑斓的礼花,开放的礼花如一个个彩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颗颗拖着彩带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的如同白昼一样,把元宵之夜变得无比美丽,我简直被迷住了。

一颗颗五彩的礼花腾空而起,礼花炸开以后,一朵朵纸花飘落下来,甚至有的纸花还带着一颗颗亮闪闪的东西,真像一颗颗彩色的流星;有的礼花炸开以后是双层的,接着变成动物形状了;有的炸开以后就像下起了流星雨,刷刷地往下落;还有的如同一道道彩色的金环,把天空变得光彩夺目,整个市区都沸腾了。

五彩的花灯被高高的挂在了半空中,闪着耀眼的光芒。美丽的花灯给这里增加了秀丽的色彩。这些造花灯的人手还真巧,什么羊形、龙形,拖拉机耕田形的……都能造出来,真了不起。当我们看到一半时,我惊讶地叫了一声,因为在花灯里,这个是我见到的最有意思的是:花灯里居然还有三只活羊,灯箱里还有一群小鸡,据介绍,它们是从国外引进的新品种呢!真让我佩服不已。有些大胆的人甚至还过去摸摸它,而那些羊只是晃晃脑袋,不时地抬起头“咩—咩—”地叫唤两声,然后又继续吃它的草,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时间不知不觉已过去了三个多小时,但我们一点也没觉得累。今年的元宵节之夜真美呀!

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它是春节活动的一个高潮,过了元宵节,这年才算真正过完了。在古代元宵节又叫“上元节”或“灯节”,到现在已有二千年的历史了。民间有逛灯会、社火表演、喝酒、猜谜、放烟花等活动,俗称正月十五闹元宵。所以呢,元宵节是一个“眼睛”的节日,但同时也是一个“嘴巴”的节日。

我们这儿不是什么古城,没有什么庙会,也没有灯会,我们有的就是县政府组织的每年一次的放烟花活动。放烟花的地点就定在县政府门前。大约七点左右。

我们赶去看烟花时已经有一些的晚了,花炮已经开始燃放。那里人山人海,热闹极了!我们先是看到无数个孔明灯升上天空,我连忙许愿。还没来得及闭上眼睛,只听一声巨响,烟花往天空中射去,在天空炸出了美丽的火花,同时掉下来一个个“降落伞”,五颜六色的,美丽极了。有的烟花像火箭一样,飞上天空,又象花朵一样绽放开来,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把人看得都入迷了。天空中的烟花越来越多,形态各异。有的像撑开的伞,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花朵,还有的像数十条金色的银蛇,扭动着升上天空。天空好似一幅美丽,迷人的画面。

我们被罩在五彩斑斓的烟花下面,有一种仙女飞天的感觉;又象是若大的空间,只有我自己在遨游神州。

欣赏烟花之余,“吃”也是必不可少的。宋代已有元宵节家家吃汤圆的习俗,取其平安吉利,合家团圆之意。赏完烟花,我们也要回家吃汤圆了!

今天是正月十五,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我们一家过得快快乐乐的。

听妈妈讲,传说在很久以前,世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老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突然灾难降临、城内洪水泛滥,城外田地干旱,原来是王母娘娘请玉帝去赴宴,玉帝喝酒喝得酩酊大醉。宴会后余地回宫办事,于是把雨簿写错了,本应是城外雨五分,城内雨三分,玉帝给写反了。青龙得知原因,便偷偷地里溜到天宫,改了雨簿,这样世上又慢慢恢复了本来面目。玉帝酒醒后,也发现写错了雨簿,但本想改正,又怕重臣说自己做事不慎重,只好将错就错。后来玉帝发现自己的雨簿被改过,不由心中大怒,派丞相来到人间杀了青龙,丞相照做了。青龙被丞相杀了后,变成一只神鸟,在玉帝殿外喊冤,玉帝心中感到惭愧,便下书要黄帝向百姓传令,要纪念为民除害的青龙。每年春节,人们都要敲锣打鼓,耍龙舞狮几年青龙,庆祝元宵节。

元宵节的习俗是吃汤圆,让每家团团圆圆,所以今晚妈妈“权力下放”,把煮汤圆的重要任务交给我来执行。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务,生怕煮破了,所以心里好像揣着一只小兔子“怦怦”直跳。我利用以前看妈妈煮汤圆的经验,先把水烧开,把汤圆小心翼翼地放进去。我焦急地等待着,等待着。白白胖胖的汤圆浮出水面,看着它们一个个膨胀,我兴高采烈地喊道:“汤圆要出锅了。”我庆幸,还好汤圆没煮破。大家高兴地品尝了我煮的汤圆,“美食家”妈妈给我打了一个一百分,夸我长大了,懂事了。我兴奋不已,第一次煮汤圆就得到这么高的评价,我心里美滋滋的。

最后我们全家津津有味地坐在沙发上看着元宵晚会,其乐融融的。

元宵节随笔篇十

抬头看天,它只不语。难道节日的.气氛竟如此淡了么?给周围的人发短信,说元宵节快乐,我的祝福总是这么干净利落。会陆陆续续有祝福我的信息,于是内心便是温暖一阵。

有一种说法是“比烟花寂寞”。烟花是寂寞的吗?也许是吧,也只有她去倾心装点那单调深邃的夜空了。黑暗中的灿烂,绝望中的希望,烟花也是花。缤纷而多情的花,在烟花的世界里,桃红柳绿,草长莺飞,长袖舞空,缤纷百态。用一颗虔诚的心,看这夜空的星光,这被叫做烟花的花开了又败,谢了又开。其实心里明白,重开的花,已并非她本来的模样,她的生命只有一次,谢了,便真的沉沉睡去了。烟花泪,不曾见,却是真真切切的存在着,绽放的生命,是疼痛还是自豪。妄想将她们最后的美丽姿态拍下来,好静静怀念,她们却是骄傲的,走的匆匆,勇敢地闪烁。于宁静而生,于辉煌而亡,把最华丽的一面展示给世界。短暂的一生,即便匆匆走过,甚至没有多余的时间用来思考快乐和忧伤的定义,但从地面到天空的距离,曾用心来丈量。烟花泪,落满心,烟花笑,永不灭,谁也不忘,元宵节的夜空,有她的华彩。向她致敬。要像浮游生物,做自由态,更要像烟花一样,绽放自己。

尾声。

节日的寂寞,烟花的盛开,宏大的鸣奏,暗去的天空,热闹着静默着思索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