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以内数的认识教案(大全8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一学生能进行简单的整百的数的计算。 学生能根据整百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能根据整百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计数器。 一、谈话导入。 老师这里有几幅图,想和大家一起看看。 二、新授课。 1、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学生看图,说说你看明白了什么?(一幅图一幅图地看,说说图中的数字及意义。 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问,教师有选择地板书。)。 3、解决“一共放养了多少尾鱼”的问题。 (1)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列算式300+400=。 (2)这个算式怎么计算呢?(学生小组讨论)。 4个百是7个百,就是700......)。 (4)说说算式的意义。 4、解决“鲤鱼比鲢鱼少多少尾”的问题。 (1)学生看图读题,独立解决问题。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3)说说算式的意义。 5、解决“第一候车厅比第二候车厅多多少人”的问题。 (2)你打算怎么计算?(学生讨论解决,可以借助计数器。)。 (3)说说你们是怎么算的。 (4)说说算式的意义。 三、练习。 3000+6000=3000+5000=400+6000=20xx+800=。 四、教师进行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300+400=。 作业设计数学同步学习与探究聪明小屋。 课后小结: 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二1、能灵活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整百、整千的加减法的口算。 2、通过自己探索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整百、整千的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p81—82。 一、引入新课。 1、学生汇报课前收集资料的情况。将部分数据板书。 2、观察这些数据的特点,说说数的组成。 1、教学例9。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计算。 (3)学生介绍自己的算法。归纳几种不同的算法,比较方法的优劣,让学生挑选适合自己的方法。 2、教学例10。 (1)出示学校图书馆书籍的.部分数据,让学生出一个加法或一个减法问题。 文艺书籍:50种。 科学书籍:80种。 学习参考书籍:130种。 (2)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口算回答,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3)比较这组数与例9的数据在口算时的不同。 (4)进一步口算:900+6001500—600。 1、让同学选择课前收集的数据互相提出用加法或减法的口算问题。 2、挑战赛“做一做”1。 3、捉鼠比赛。练习十七第一题。 4、让学生谈谈本节课学习收获。 “做一做”2。 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三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8~69页的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数的认识。这部分知识不仅是计算的基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新教材又将万以内数的认识分为两段,先教学1000以内的数,再教学万以内的数。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结合文学、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体验数在生活中的运用。 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1.四人小组一篇千字文,一支记号笔。 2.教师准备一张放大的千字文。 课前活动一:【数数比赛】 师:现在我们来一个数数比赛,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数,要注意看数数的要求,哪个小组数完了就大声的告诉大家“我最快。” (1)从36数到48,一个一个的数; (2)从50数到90,五个五个的数; (3)从10数到100,十个十个的数。 2.刚刚大家都数得很棒,我们很早就和100以内的数交上了好朋友。 课前活动二:【读千字文】 师:请你自由、大声的朗读这篇文章。 ……铃响上课 生:…… 师:让老师来介绍一下吧! 可见,它是中国古代的文学宝贝,是祖国的骄傲。今天就让它伴随着我们走入数学课堂,学习新的知识。 (一)1000的认识 1.估。 师:首先,请你来猜一猜这篇文章有多少个汉字组成? 生:…… 2.数。 a、那么到底有几个字呢?我们该怎么办?怎么数可以做到又快又对? b、自由说…… 师(边听边小结) 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多少?(10个一是一十)【板书】 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一百)【板书】 一百一百地数…… c、(四人小组讨论)可以借鉴这些方法,大家觉得哪种方法比较方便可以选用,当然也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数。你可以在千字文上圈一圈,记一记。注意圈时要保持美观整齐。 师:那一组需要帮助可以请老师。【走动指导】 d、汇报,有多少个汉字,你们是怎么数的? 学生展示: a、20个一行,这样的共50行,所以共有20×50=1000个 b、50个一列,这样的共20列,所以共有20×50=1000个 c、2列100个,2列2列的数,有这样的10组,所以10个100是1000。 d、一行20个,5行就是100个,这样每5行就是一百,做个记号,最后数一数共有10个100就是一千。 e、我一行一行地数,也就是20个20个地数,共有1000个,但是很累(笑嘻嘻的)。 …… 师:大家的方法可真多,现在老师也想和大家一起来数一数: 3.小结。 师:通过刚才数千字文得活动,你对数数有什么新的发现?(可以一个一个得数,十个十个得数,数更大的数时还可以一百一百得数) (二)数数 1.在计数器上表示一千。 师:刚才我们用千字文,表示了数一千,你能在计数器上表示出一千吗?(叫一生上台) 师:大家同意吗?你是怎么想的? 生: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 师:让我们一百一百的数到一千,看千位上这一个珠子是怎么来的? 2.一个一个地数。 师:我们已经能一百一百地数到一千了,接着我们一个一个地数,看能不能正确地请出一些数朋友来: a.七百九十九的后面一个数是谁?二百的前一个数是谁? b.从一百九十八数到二百零六 c.从九百八十五数到一千。 (三)数的写法与组成 师:你打算怎么圈?(同桌互相讨论) 师:哪组同桌来汇报展示一下你们是怎么圈的? 生1:5行是100个,那么10行是200个,40个正好是2行,所以只要圈12行就可以了。 生2:我先数出10个字,然后数24行,就是240个。 生3:…… 2.师:那我们该怎样在计数器上拨出这个数?怎么写这个数?注意个位上什么都没有,但要写上0,用来占位。 师:这个数读作二百四十。【板书】齐读。 3.师:再看计数器上的这个数是几?请你先读一读,再在练习纸上写一写。谁想在黑板上写请上来?(计数器示:126 ) 师:(1)跟他写得一样的请举手,这个数读作:一百二十六。 (2)它是有哪几部分组成的? 生:学(争先恐后地) 师:你是怎么找的?又这么快? 生:第305个字,我就先数出300个字,然后再往后数5个,最后一个就是第305个字。师:这就是它的组成,那么十位上的0可以不写吗?它表示0个十。 1.师:接下来让我们来做个文字游戏。 游戏规则:按照要求在千字文中很快找到相应的字,然后连成一个短语。 第113个字,第223个字,第305个字,第661个字 谜底:我爱学习。 (1)海龟的寿命最长可达152年,是动物中的老寿星。 (2)一只蜻蜓1小时能吃840只蚊子。 (3)长江三峡全长193千米,是我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 (4)上海东方明珠塔高468米,是亚洲第一高塔。 (5)余姚到杭州相距大约102公里。 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四认识万以内的数,会用计数器表示万以内的数,能熟练的读写万以内的数,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熟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重点:能熟练的读写万以内的数,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熟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会用计数器表示万以内的数,明白各数位表示的意义。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出并认识万以内的数;再利用学具摆一摆、拨一拨,使学生理解并熟练掌握:10个一百是一千,一千里面有10个一百。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知道了10个一百是一千,一千里面有10个一百。今天,我们来做几个练习,巩固一下上节课的知识。 二、自主练习 学生自己看题4:这道题应该怎么做? 试着连一连 指生答 游戏:同位合作,你说我写。 三百零二、五千八百七十三、六百三十四、七百二十 板书设计:二、手拉手 万以内数的认识 10个一百是一千,一千里面有10个一百 作业设置:自主练习4、6 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五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8页---69页。 1、学生在认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1000以内数的数数过程,能正确数出1000以内的各数,建立1000以内数的概念。 2、通过探索、讨论、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使学生知道10个一是10,10个十是100,10个一百是1000,并认识计数单位“千”,理解10、100、1000之间的关系。能认读写千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3、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猜测意识、估计能力和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1000以内数的数数过程,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尝试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 让学生体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建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及责任感,并培养与人交流、勤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正确地数数和理解10、100、1000之间的关系,千以内数的读写和组成。 教学用具 每组1000个左右的小棒,橡皮筋若干根,多媒体课件等。 设计思想 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探究活动不时引导学生感悟100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1000以内数的读写、组成,并通过认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体验价值,从而提高学生数数的和读写的能力,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活动,选择学生喜欢的,让学生有更多感受数学的趣味的作用,对数学产生兴趣。 1、小朋友们真精神,今天老师为大家还带来了礼物,想不想看看呀! 2、请大家猜一猜这三个瓶子中的糖豆,哪瓶中不多不少正好是一百个? 4、看来大家对数的感觉都很好,今天就让我们走进1000以内的数,来与他们交朋友。 (板书课题:1000以内数的认识) (一)数数,认识计数单位“千” 2、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数的?方法不错,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数一数?请看大屏幕。 3、看看你们小组现在一共有几个十?再数多少是100根呢?继续数一数。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我们再来数一数。(课件) 认真观察发生的变化。 认真观察后猜一猜。 以100个的这杯糖豆为标准,再猜一猜另外两杯豆子的粒数。 独立数出袋中小方块的个数并讲出你是怎么数的 四人合作数一数1号盒的实物,并讲出数的方法。 数出2号盒中的数量,讲出数的方法。 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六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31~33页的主题图、例1.2.3及练习七第1.2.3题。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知道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知道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通过操作、交流,使学生初步感知 100以内数的意义。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合作、交流、互助学习的乐趣。 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知道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接近整十数的数法。(正确数出几十九后面的一个整十数。) 课件(百羊图、百球图)。数数用的小棒和花生。 一、演示百羊圈,引入新问题,激发数数兴趣 1.师:蓝蓝的天,绿色的大草地,小朋友玩得多高兴啊! 看,山坡上下来一群羊,有几只? 又来了一群,几只?这两群羊共几只?20是几个十? 学生观察回答上述问题。 2.又下来一大群羊,成八小群。 师,羊真多啊!有多少只? 我们来估计一下,现在草地上有多少只羊。大家交流,说一说自己估计的‘结果。 3.师,我们的估计对吗?可以数。你会数吗? 今天学习数100以内各数。(揭示课题) 二、操作、交流,学习数100以内各数 1.实物数数。 (1)师: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小袋花生米和一捆小棒,它们的数量都和小羊的只数一样,数一数花生米有几颗,小棒有几根,就知道小羊有几只。四人小组,两个人数花生米,两个人数小棒,互相帮助,说一说怎样数。 (2)四人小组数数活动 汇报,你是怎么数的?(有多种数法,可以指名进行实际操作。) 2.讨论。 (1)师:刚才,有的小朋友是这样数的:每数10个放一堆或10根捆成一捆。 谁愿意用小棒再来演示,让全班都能看清楚? (2)师:过去,我们知道10个一是一十,从刚才的数,我们又知道了什么? 板书: 1根 10根 100根 3.引导学生一十一十地数到一百。 (1)师:数100以内的数,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从一数到一百,也可以十个十个地数,数了10个十就是一百。 学生数10捆小棒:一十、二十、三十九十、一百。 (2)数百羊图。一只一只地数,再十只十只地数。(同桌一个人数另一个人检查) (3)抢答:一十一十地数, 三十前面是( )十,三十后面是 ( )十。 八十前面是( )十,八十后面是 ( )十。 (4)指名数:一十一十地数, 从一十数到一百; 从三十数到七十, 从六十数到一百。 三、接近整十数的数法 1.师:拿35根小棒,你怎么拿?(摆好小棒3捆和5个单根) 出示例2:从三十五数到四十二。 学生边添小棒边数。 交流:三十九后面的数是多少?为什么是40? 学生将10个单根捆成一捆,得4捆,再接着数到四十二。 2.从五十六数到六十三,再从六十三数到七十二。 (注意渗透组成知识,注意是否每数满十根捆成一捆。) 3.不摆小棒,一一地数: 从七十八数到八十八,再数到一百。(同桌轮流数,再指名数。) 回答:七十九、八十九、九十九的后面各是几? 四、学习100以内数的组成 1.例3:拿小棒3捆又5个单根,看一看,是几根小棒?说一说35是( )个十和 ( )个一组成的。 2.第33页做一做的第二题。 (1)看一看,想一想,再填一填。 (2)全班订正。说一说是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多少。 3.同桌一人摆小棒,另一人说组成。 4.游戏:摘果子。(水果卡片) 四十二 ( )个十( )个一 七十六 ( )个十( )个一 九十四 ( )个十( )个一 六十 里面有( )个十 一百 里面有( )个十 想一想: 一百以内的数是由什么组成的?你发现了什么?有规律吗?谁会说? 五、小结 师:说一说,你今天学会了什么? 六、练习活动 1.练习七第1题。 2.练习七第3题。 四人小组每人说一道。 3.练习七第2题。 先估计一下,有多少个球,再数一数,有多少个球。 你的估计差不多吗?你是怎样数的?怎样数比较快?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得到较好的落实,教学中做到了三个注意。 1.以学生的观察、操作、思考、交流活动组织教学,人人参与,经过动手、动口、动脑,主动获取知识,体验成功的乐趣。 2.让学生从实物数数到逐步摆脱实物,进行抽象数数。 3.让学生在数实物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这一抽象概念。学生用自己的经验,自己理解的方法数,有多种方法,但十个十个数的人并不是很多,约三分之一,如何让学生体会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需要学会十个十个地数。教学设计:先让学生再次演示,数满十根捆成一捆,数了10个十是一百的过程,再通过讨论,最后人人学习一十一十地数,使学生由直观到抽象地认识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 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七1.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能根据数级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数。 2.在探究的过程中,通过迁移掌握万级的数的写法,培养迁移能力。 3.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大数的用途,培养数感。 1.教学时首先巧设疑问,指明学习方向,营造探究新知的氛围,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启迪学生的思维,然后运用知识迁移法,深化提高,培养学生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在观察、类比、迁移、归纳这些过程中,概括出亿以内数的写法,让学生自主探索、互相交流、主动提问。 承前启后链。 一、情境创设,导入课题。 预设a1.景物欣赏引入,课件出示情景图片: (1)长江是亚洲第一长河,全长六千三百九十七米。 (2)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达七千零六十二米。 (3)用肉眼能看到的星星大约有七千颗。 2.练习:这些信息中有一些数据,你能写出来吗?自己在练习本上写出,集体订正。 3.思考:想一想,万以内的数怎么写?(从高位写起,哪一位是几就在那一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八1.使学生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四个计数单位,完善亿以内计数单位的系统结构及十进关系,认识数位、数级,形成数位顺序表,并能据此解读数的意义,描述数的组成。 2.引导学生充分经历计数单位的“发现”过程,在观察、实践、思辨、表达中锻炼逻辑思维、发展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感。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和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亿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第一学段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对数的进一步学习,是对整数认识的一次扩充,同时为之后学习亿以上的数打下必要的基础。如果把“亿以内的数的‘认识”放在相关知识的整体结构中加以分析,它不仅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知识点,而且起着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学生之前学习了万以内数的知识,已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万以内的数的大小,对此课的学习会有正向迁移作用。所以此课可以适当地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充分经历和感悟“数位顺序表”建构的过程。 重点:经历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的建构过程,掌握数位顺序表。 难点:理解位置值,建立对较大计数单位的数感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