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时空阅读网实用范文行走的力量报名 行走的力量心得体会(大全9篇)

行走的力量报名 行走的力量心得体会(大全9篇)

匿名 2025-04-08 09:28:13 6 下载本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行走的力量报名篇一

行走是人类最基本的行为之一,也是与自然亲近的一种方式。无论是在城市街头还是乡村小道,行走都可以带给人们许多美好的体验。通过行走,我们能够放松心情、探索未知、增强体质,更能够感受到内心的力量和勇气。

无论身处何地,行走都有助于放松身心。当步履踏在大自然的土地上时,我们可以感受到土壤的温暖和湿润,能够身心放松。行走的节奏有助于调整心态,舒缓压力。同时,行走也是一种自由的活动方式,没有束缚和限制,让人们能够摆脱生活的烦恼,享受宁静的时刻。

行走也给予人们探索未知的机会。步行可以让我们更加注重环境的细节,去感受身边的一草一木。每一次行走都是一次冒险,让人们能够发现新的事物和新的景象。通过行走,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城市的不同面貌、一个乡村的宁静与美丽,并从中汲取新的能量和灵感。

行走对于身体健康有着显著的影响。长时间坐在办公室的人们,往往会感到疲劳和乏力,而行走则能够帮助活跃身体、放松肌肉。行走有益于心血管健康,可以提升心脏功能,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此外,行走也可以帮助控制体重,增强肌肉,提高身体的耐力和灵活性。

行走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体验到内心的力量和勇气。每一步都是一次坚定,一次挑战。当我们走过一条陌生的路时,我们也在走向内心的成长。行走让我们更加自信,让我们明白只要我们勇敢走出一步,就能够征服生活中的各个困难。行走的力量蕴含在每个人的内心,无论是脚踏大地还是攀登高山,我们都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坚毅和决心。

结论:

行走的力量是多方面的,它可以带来放松、探索、增强和内心的力量。当我们放下繁忙的工作,走出门外,享受行走的过程时,我们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力量。因此,让我们走出家门,迈开心情,去发现、去探索、去感受行走的力量吧!

行走的力量报名篇二

行走的力量是一次旅行是徐霞客游山玩水的情趣。行走的力量,是一场阅兵时官兵们迈着大步的骄傲,行走的力量,是一颗卫星是科学家探索宇宙的好奇,随着网上一句流行语,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引发了我太多思考。现在的宅男窝女膜拜电子产品,他们早已失去了拼搏的斗志,迎难直上的勇气,迷失自我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那我呢?是该随波逐流消沉意志,不!我应该化行走的力量为动力,寻找答案。

行走的力量是执着的信念,在荒无人烟的大漠上穿那一件悠扬的驼铃声。烈日炎炎下映着几个孤单的背影。一个身着和尚服,胸前挂着念珠的青年人牵着一头骆驼,他就是玄奘法师,他率领着几十名弟子前往印度求学一路上翻越山丘,躲避沙尘暴凭着执着的信念,求学取经。他在荒漠上留下的一串串脚印,在外交历史上更踩上的重重的一笔。

行走的力量是顽强的拼搏头顶上是呼啸而过的轰炸机撕碎了天空,脚下是深不可测的泥潭吞噬了性命,一路上扛着步枪的八路军急匆匆地行走即使是可怕的敌人,恶劣的天气也不能是他们退去。他们顽强拼搏越雪山过草地终于保存了反击的有生力量。这次长征不仅是中国乃是世界的一个奇迹。

而我们年少正青春,抛开顾虑的眼光,铭记家人的鼓励,鼓起自信的风帆,在汹涌的大海上搏击风浪展开勇敢的翅膀,在紧密的云层中迎接风雨挺起骄傲的胸膛,在别人的面前挑战不可能!让青春的火花点燃激情,让未知的挑战,创造人生的高峰!

只要把这些化作脚下的力量,我们就可以行走远方!

行走的力量报名篇三

7月29日,由著名演员陈坤发起的心灵公益项目“行走的力量”正式开启了20xx年“心·迹敦煌”行走。记得陈坤说过一句话“行走,只要开始,就不会结束”。正是这一种永不言败的精神,让陈坤和他的团队用行走的力量帮助了更多的人。行走,只要一个背包,一个人,一颗心,一条路,一双脚,就是不甘平庸,不畏艰难。只要有心,前方就有路,就不会停止行走,就会用行走的力量渲染给身边的每一个人,让每个人去感受行走的力量,每个人都行走起来,看看这外面的世界多么美丽。

学会行走。

现代社会网路已经代替了交通工具,以前亲友见面还要坐车、坐船,现在,只要在网路上发起视频,就能随时聊天。这就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大人小孩皆是如此,以为有了电脑和手机就拥有了整个世界,做什么都依靠网络,如果有一天断网了,那些网络党们该怎么活呀。所以,趁现在还没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时,穿上鞋,去郊外走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远离都市的喧嚣。一个人,一双脚就行。

享受行走。

如果你已经开始行走,那么久不要急着离开。多在郊外呆会儿,享受着宁静的气息,跟着风儿翩翩起舞。你可以在这里去找回曾经失去的自己,你还会不会把野草当做玫瑰。看看这半生的轨迹,去多一点时间去思考,你会发现,这种感觉是久违的,他会让你身心都享受到行走的乐趣。不管你走到哪里,你都会把行走的力量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把最初的.信念又重新拾起,感动会来得轻而易举。你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去享受沿途的风光,那个时候,你会发现这个世界原来是真么的美丽。你会看到日出,看到夕阳,看到晚霞,看到那闪烁的星星。如果时间倒退,你还会继续行走吗。

用心行走。

为了理想勇往直前,用双脚踏出一片天地,只属于你的天地。将每一个微笑、每一分温暖、每一份责任、每一声问候播散开去。力量,就是在行走中发现,在行走中给予,在行走中释放。走出象牙塔,感受自然抨击心灵的力量,看看这多彩的世界,听听自己最真实的想法,用多个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去传递行走的力量,去传递爱。

是什么支撑你去行走?信念?爱?心?理想?多去行走,你会发现,这世界原来这么美好,无论你曾经被这个世界怎样伤害过。这就是行走的力量,行走让生命更有力量!

行走的力量报名篇四

我发现我最近喜欢上看名人的自传了。在上一次的《谁的青春不迷茫》到后来的《直到世界的尽头》再到现在的《突然走到了西藏—行走的力量》见证了这些奋斗小青年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爬上高处,顶着华丽的光环,让人觉得高不可攀,让人觉得华而不实。完成了可谓惊天的逆袭。

在书中,陈坤说喜欢打坐,我想能够静下心来打坐的人,内心一定是纯洁,干净的。在书的自序中,陈坤说:真实的丑陋比虚假的繁荣美一千万倍。

陈坤在书中以行走西藏的公益活动为线索,讲述了自己的人生,剖析了自己的内心。他自幼就很孤僻,朋友少,家境也很贫穷,他本来专修歌唱,可因为与朋友的`考学,阴差阳错的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偶然成名后,一度患了抑郁症,可在我看来,真是杞人忧天,他觉得成名来得太容易,上帝在给他打开一扇门的同时会给他关上一扇窗,他怕上帝带走他,怕带走他的家人。在我看来这真可笑。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可能我理解不了吧!正是这种内心的无比压抑才让他得以重新静下身心,安静地反观自己。慢慢的,他觉悟了,于是,他决定去行走, 通过行走去传递这种正能量,让跟多人受益。

在行走过程中,他不顾形象冲着学生们大发脾气。他说“就算是后退,脸也要冲着前”。

到这里,我似乎感觉到那坚决的力量,可以摧毁一切,他是认真的。

正是有了陈坤那次发狂般的教诲,行走西藏才进展的更加有意义。他在行走过程中禁语,他说,只有不讲话,才能安静下来,才能倾听到内心的声音,与自己对话。他们翻过了一座座高山,看望孩子,关心藏民,跟重要的是,他们找回了自己。最初的自己!

看完这本书,我明白,我们必须在这浮躁的社会中,寻找正确的道路。走出迷茫!

行走的力量报名篇五

天空澄碧,纤云不染,远山含黛,和风送爽。我们在学校的带领下走出了校门,即将徒步去顺峰山公园。

途经极限公园,在那里,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高大且宽敞的凉亭。有许多老人和小孩子正欢快地健身、嬉戏。走出那些曲径通幽的青石路,便走进了一片茂密的树林。往里走,就仿佛走进了一个绿色的世界。

此时,阳光高照,太阳像被罩上了橘红色灯罩,不知不觉,已走出了树林,全然没有了葱绿的绿叶遮掩。太阳放射出柔和的光线,照得身上、脸上,暖哄哄的。与我结伴而行的一个同伴小声嘀咕着:还有多远呐,我都要走不动了。刚好顺风,恰巧被身后的一名同学听到了,也开始唠叨起来,并时不时地问身后的同学路途的远近。大家都悄悄地纷纷议论着,思谋着趁机偷会儿懒。原本很紧密的群体现在却显得有些松散了。许多人放慢了步伐,心不在焉地环顾四周。我亦感到有些许燥热,有了一丝动摇。嘴巴一开一合吸进来的空气有一次带走了口腔里那不怎么充裕的水分,嗓子紧得在呼吸的时候似乎都能听得到摩擦的声响。干裂的嘴唇都皱在了一起,生怕发出任何声响都能将它们撕裂开来,脱下一层皮,滴出泛红的血丝。

一开始,我以为路途并不遥远,但真正走起来却像是一次煎熬。但在这磨人的小路之中却蕴含着许多惊喜,有时会是一条清澈蜿蜒的小溪流;有时会是一棵身材矮小肥胖却开满灿烂鲜艳的花朵的小树。但这些却依然无法抑制住大家欲前不止的心态。我前面的一位同学见状,便不紧不慢地说:这里可是前往顺峰山公园的捷径,看到远方的‘塔没?那儿就是顺峰山公园的神步塔。我们马上就可以进到顺峰山公园了。相信我,我是本地人听罢,许多人瞪大双眼眺望远方,隐隐约约看到了一座塔耸立在高处,眼前一亮,许多人都迈出了脚步,大踏步前。良久,大家终于来到了顺峰山公园的牌匾前并合影留念。

经过这次徒步,使我深有感触:这次的徒步,既是一种无形的强盾,也是一种有形的锻炼。在茫茫人海中,我们不断地前行,在成长的过程中历尽艰辛,最后成为傲立独行的人。

行走的力量报名篇六

换上一件宽松的衣衫,一条舒适的裤子,一双干净的鞋,背上包,就这样,去旅行吧,去你想去的地方。

西藏,一个被行走界摆在“高不可攀”位置的地方。我的一个亲人告诉我,她当时是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前去了认为是世界上唯一的净土—西藏。她告诉我,去西藏行走转山,是让身体下了地狱,心灵上了天堂。行走,带给了她很多。一路上,也许会有身体的不适,饮食上的不习惯,等等许多困难。但她告诉我,这些她都克服了。回来以后,真的觉得没有什么能够打败一个人—是行走,磨练并造就了现在坚强的她。

我也有一个梦想,我要去旅行,去任何我想去的地方。于是在去年冬天,我实现了这梦想的冰山一角。西塘,一个位于浙江嘉兴的古镇,那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水乡古镇。经过长途跋涉,到那儿以后我惊呆了,因为我从没见过如此似画的景色,我被那儿所迷倒了。在那里,一切都是那么的安静,我同我的心,都静了下来。在那儿的小街上,静静地坐在石桥边的茶亭里,细细地品位着龙井茶,看着那繁华街上熙熙攘攘的人们,我想要在路上,不停下我的脚步。

是什么引领我们向前奔走?

行走的力量报名篇七

三毛说“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漂泊。”

小时候喜欢折纸飞机,喜欢看着它们起落的飞翔,喜欢追着它们到处跑,那时没有所爱也没有不爱。读书则是童年时代的一大事,那时没什么感觉,只是在老师的不断“诱惑”之下,才懵懂读书是一件神奇的事,他们说读书可以从农村走到城市,可以望见高楼大厦、十字路口上的斑马线以及两旁红绿灯,可以更好的实现梦想。我总希望读书可以让自己到城市去,看他们眼中的城,做他们所说的事。书在小时候不是最好的陪伴者,但却成为了行走的力量。

慢慢地长大了,也有机会到城里去了,发现大城市中有一种落寞感,繁华只是掩盖城市忧伤的华丽外表,灯火通明处,总有那么几分笑过之后的无助。这时我喜欢阅读,真正的喜欢了。是因为孤独了,但更多的是为了充实为了梦想。选择了文字有时就意味着接受了孤独。因为“孤独是有一种蛮荒的力量,会提着你的脊梁骨,让你站直了,好好走。”因为有最真实的东西常伴左右,不用害怕失去。便觉得梦还在,希望就会不曾泯灭;阅读使孤独者不再孤独,使笔尖更加的苍劲,让旅途不再那么的贫瘠了,感受着生活感动了自己,谁还记得当年为何读书了。

暑假时一个人去过一座厂里打工,大都来自不同的城市,一切都陌生不过了。生活本就苦乐交织,也总会有许多故事在续写,厂里很多人都不再是学生了,他们有点羡慕我,羡慕我还有学生时代的生活。有人问我,读书好还是打工好,那时我会毫不犹豫的说读书好,至少读书是比较自由的。打工可以每天三点一线,但对这种生活只是麻木,在学校或许也算三点一线,但至少是有追求的习惯。虽说打工可以积累工作经验,但过早得去承受一些事物,对心灵何尝不是一种创伤。李嘉诚说“年轻是我们唯一拥有权利去编织梦想的时光”,不要负了这么美的光景,我信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却是最好的出路。

现在读书不再只是为了不让失望了,而是为了未来为了那么一点希望,书中可以找到相同的感受,阅读所爱的书,可以望着书中傻笑,可以不理会身边的一切。行走的力量源于生活,源于心的强大,读书能使心强大,能使视野更开阔。

不要让青春荒废到一无所有,至少给生活带来另一种姿态,给梦想一次开花的机会,阅读是一种行走力量,亦是因为梦,也是因为喜欢。

行走的力量报名篇八

病房内外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现在正值阳春三月,天清云高,空中偶尔翻飞过几只燕子,医院不远处的山坡上已经开始泛绿,山脚下的田地里有几个菜农正在挑水浇灌着一行行鲜绿的蔬菜。稍近一点是一座崭新的标准化高中,此时正是课外活动时间,广阔的绿色塑胶操场上一群少年正在踢足球,他们你追我赶,左转右突,好不热闹。操场一角还有一些打羽毛球的同学,他们时而前冲,时而后退,时而欢笑,整个操场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而此时的我静静地躺卧在病床上,凝视着病房内单调的纯白色,不禁触景伤情,愁绪万千。

我原想这只不过是一种常见的小病,一周后可以痊愈出院了。但现在看来,是我想得过于简单容易了。看着脚踝和脚面密集的红点点,感到隐隐作痛的小腿,仿佛眼前的一切将我再次拉回到一周前的恐慌和不安中来。五个小时的等待,五个小时的煎熬,我们终于看到了手术室里的母亲,母亲的手术是成功的,这让我们全家人感到无比的欣慰和喜悦。一块压在我心头的石块终于去掉了,我深深地松了口气。母亲做手术已经是住院第七天了,住院的这些天里,我和妻子轮班倒,妻子白天照顾,而我则白天上班,晚上照顾。因为母亲意外摔伤造成脊椎骨骨折,她不得不卧床治疗,并且大小便也在床上解决。这就需要我们时刻左右不离,床前床后地伺候照料,晚上也要时常起来照看几遍。可能是我的体质太弱的缘故吧,几个晚上后,我感觉自己嗓子疼、咳嗽、痰多,吃了些感冒药但效果不佳,然而,我却一直坚持晚上陪护在母亲的身旁。直到第七天母亲做了手术,我姐和我弟来医院换我回家休息,我才回了一趟家。

在医院陪护的几个晚上,我都是和衣而睡,前天晚上突然觉得自己的双腿有些胀痛,心想可能是这几天跑累了,休息休息会没事的,可那晚当我脱下裤子坐上马桶时,我几乎惊呆了:两腿面上怎么竟是红点点!?当时我第一反应就是:吃药过敏了!事不宜迟,我和妻子拿了感冒药赶紧去诊所想问个究竟。诊所的医生一看,也怔住了:“这不是药物过敏,是紫癜,严重者会引起肾衰竭,目前咱县医院看不了这病,只有去市中心医院才能治疗。”闻听此言,我一下子感觉两腿酥软无力,妻子也吓得快流出眼泪来了。既然此病这么可怕,我们连夜去了县医院就诊。门诊上的医生看了看后说:“你来的正巧,明天咱院来一位皮肤科的专家,你明天挂她的号吧。”听了医生的话,我心头的顾虑打消了,这样一来,我和母亲就住在了同一个医院,妻子也不必陪我去市医院治疗而照顾不上母亲了。

第二天,我们早早来到医院挂了专家号,经过血尿两项化验结果,那位专家确诊我的病就是过敏性紫癜,虽然此病对病人危害很大,但从我的病情判断属于初期,为了配合治疗,劝我一定不能再勉强走动了。从门诊出来,妻子说什么也不让我多走一步路了,她连忙推来一辆轮椅让我坐上。唉,好好的一个人,刚到四十岁就坐上轮椅了,这不免叫人悲从中来。自从妻子把我推到住院部的病房后,一周来,我谨遵医嘱,除非大小便去趟楼层里的厕所,其它时间都躺在床上接受治疗,不是打吊瓶,就是吃药,并且时刻关注身体上的细小变化,我每天都期盼着腿和脚上的红点点快点消失,能快点下床自由走动,不受限制。然而,住院整整一周了,当我今天再次去门诊看完专家后,我却再一次失望了。去门诊前我想,都治疗一周了,腿上的红点点明显消失了,就剩脚上的了,去门诊的路也不远,不如就走着去吧。可医生看我是走着来的,不禁严厉地责备道:“本来过一会,我会去病房查看你的病情的,没想到你自己跑来了,从最近的化验结果来看,你的病情是稳住了,但恢复较慢,在没有治好之前你是不能随便走动的……我们会根据你的病情发展改变治疗方案的……”听了医生的叮嘱,我们不敢麻痹大意,妻子再一次找来一辆轮椅让我坐上,我垂头丧气,一声不吭,任凭妻子默默地推着走回病房。

两次看专家,两次被叮嘱;两次走着去,两次又坐着轮椅回。住院治疗都一周了,怎么还是这样?难道我当初想错了,不顾及母亲,直接去市医院治病就好了,不至于把病情延误到这种地步,现在转院,又得重新进行各种各样的化验,不见得就能立刻见效。再说,现在已经初见好转,就是太慢了些,就连专家也说这是种慢病,急不得,可我就是惶恐不安,急不可耐,想要行走,想要出院,想要工作,想要自由的生活!我不知道我的耐心还能持续多久?已经一周了,还能坚持一周吗?当然第二周后,我希望自己能康复后走出去!

当我星期一把这个想法告诉我的主管医生后,她看起来比我还急,她说,她为了我这个病没少操心,她查过许多资料,请教过许多专家,对使用的.药物都认真研究过,她也希望我尽快好起来。为了稳定我的情绪,或是为了让我放心看病,最后她对我说:“今天下午我再请本院的内科主任给你会诊会诊,这样全面一些。”如她所说,下午临下班前,那位内科主任来了,她用听诊器先后听了听我的背部、腰部、胸部和腹部,之后又细细看了看我的腿部和脚部,她说,我的身体其它各方面都没问题,至于身上的红点点,内科上我们叫它毛细血管炎,就是说你的毛细血管太脆弱,所以出现了渗血的现象,但不要紧,我们会治疗好你的疾病的。我又着急得问:“我都躺在医院一周了,什么时候才能治好呀?”她劝我别心急,调整好心态,会慢慢好起来的。既然皮肤科、内科的主任医生都这么说了,那我就耐心接受治疗吧。

3月15日上午,我的电话铃声突然响起,妻子打电话告诉我:“医生说咱妈明天就可以出院了,拆了线的伤口也愈合得好,出院后修养一两周就可以下床走动了。”妻子最后又补充道:“这下你该安心养病了吧!”妻子说的没错,一家里有两个人都生病住院了,是谁心里都难以忍受吧?不管怎样,让一个人先好起来,这无疑减轻了我的思想负担。屈指数算,到今天,母亲已经住院17天了,我也住院10天了,在这些天里,最苦最累的就是我的妻子了。母亲住在医院的10楼,我住医院的8楼,妻子要照顾两个病人,就得每天楼上楼下地跑。生病的人一般都情绪不太好,两个亲人生病住院本身对妻子就是一种双重的打击,妻子一面要自身承受这份痛苦,另一面还得振作精神,随时安慰和鼓励两个病人。可以说,这些天来,妻子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没有一天不是心力交瘁的。每每想到这些,我就愁肠百结,心急如焚,我恨不得瞬间战胜病魔,立刻站起来,好替妻子分忧解难,让她轻松一些,开心一点。

我又在病床上度过了漫长的一天,每到下午开饭时间,医院楼下便传来清晰的音乐声,这首歌我以前也听过,住院的这段时间每天都听,听得都耳熟能详,随口可唱了:“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像飞翔在辽阔天空/就像穿行在无边的旷野/拥有挣脱一切的力量……”汪峰一曲《怒放的生命》唱得情深意切,激越高昂,每句唱词都深深触动了我的心灵,带给人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和力量。啊!我多么希望拥有挣脱一切的力量,我多么希望自己尽快战胜病魔,站立起来,拥有自由行走的力量!我盼望着,盼望着!

行走的力量报名篇九

夜静谧柔和,耳畔传来悦耳的琴声,让我不禁想起他。在一扇破旧的窗子里,他坐在琴前,双手在琴键上舞动。

随着“第六交响曲”的奏响,贝多芬双眼微闭,此时的他耳朵是已经失聪,但嘴角时不时的上扬,身体与音符之间的触碰,让他也跟着律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虽失聪,但未曾放弃自己对音乐的追求。每次我弹钢琴想放弃的时候,我都会想到贝多芬,也因此喜欢听他的音乐。从他的音乐中,我听出贝多芬内心的平静,听出他与命运的抗争,听出他的执着和不放弃,更从中感受到他的音乐给予我继续学琴的勇气和力量。多少个不眠之夜,都是他的音乐伴我入眠。

夜已深,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再次响起,音乐绵延细长,节奏缓慢,悠扬且明亮、清澈。音乐有如清澈的溪流,舒缓平静,偶有和风微拂,水面上荡起轻微的涟漪。闭上双眼,我想象着,一切是那么的宁静和富有诗意。突然音乐节奏加快,宁静被打破,狂风呼啸,裹挟着雷电排山倒海般袭来,转瞬间便笼罩了一切。这让我感到,贝多芬在埋怨生活对于他的打击。那瞬间,我感觉贝多芬就像落入大海的浮萍,无依无靠,我犹如看到刚失聪时的贝多芬的茫然,此时的贝多芬就如浮萍被海浪一下下的淹没,但又十分顽强。此时音乐又慢慢变舒缓了,给人雨过天晴的恬静开阔,雨后复斜阳,大地恢复平静,浮萍在余晖映染世间之时,漂到岸边似要靠岸,一切又变得那么的美好。此时我感觉到贝多芬没有放弃,他在无声的世界里不断琢磨,他在倾诉,他要把自己的内心世界通过音符告诉全世界他对生活的热爱。是音乐让他不断地突破,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在音乐中找到自己的归属,而我从他的音乐中找到了自己的方向,音乐给了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我已记不清是什么时候睡着的。

隔天清晨,太阳洒下,闹铃轻快的音乐声响起,回想起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我走到钢琴前,打开曲谱。看见密密麻麻的音符,逃走的念头又浮现,昨夜的音乐,在脑海里徘徊,挥之不去,手也跟着迫不及待,我静下心,感受音符之间的魅力,从一行到两行再到整篇,我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奇妙感觉,我似与创作人在攀谈,一同聊天说话,这是学谱时独特的韵味,是音乐带给我的力量。短时间内,谱子虽打通了,但是断断续续毫无节奏,我又想退缩了,双手停了下来,痴痴的看着谱子,贝多芬的音乐仍在我耳畔徜徉,音乐让我的心中激起了一股火焰,一定能弹好这首曲子。我调整了姿态,双手轻放在琴键上,用心感受,沉醉其中,享受着另一个美好的世界。音乐给予我无穷的力量,与战胜困难的勇气,让我在成长道路上不再退缩。

夜晚,很静很安详,贝多芬的琴声依然响起,缭绕我的心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