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数学比大小教案有趣模板七篇
幼小衔接数学比大小教案,幼小衔接数学比大小教案的目的旨在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思维、情感与态度、实践与应用以及习惯与态度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为他们的后续数学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小衔接数学比大小教案有趣模板七篇,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阅读与收藏,希望能够帮到大家!现在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幼小衔接数学比大小教案 1【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2.使学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3.培养学生互相谦让、团结友爱的良好品德。 4.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录音机;投影仪;主题图;图片:9只小猴、4个梨、3个桃、2根香蕉;1~5数字卡片;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一)认读l~5各数 (二)排序 1.教师报数字请学生拿:2、5、3、l、4。 2.4、2、5、1、3,请学生把以上几个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同桌互相检查、纠正。 二、探究新知 (一)观察主题图,回答问题 要求:看图听故事。 教师播放配音故事“小猴吃水果”(同时出示主题图):有一天,猴兄弟在花果山上玩耍。他们又是玩水又是捉迷藏,玩得可高兴了!到了中午,他们又累又渴,于是他们跑到花果山上采了许多水果,来到草坪上吃。可是,在分水果时出现了小小的问题,同学们,你们能帮小猴们分水果吗?(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良好品德。) 提问:1.图上有哪些水果?分别是多少?2.图上有几只猴子?如果每只猴子吃1个梨、1个桃、1根香蕉,够不够? (二)引导学生操作学具,学习“>”“<”和“=” 1.教学“;”(猴和桃比)。 (1)指导学生操作学具,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竖排出来,说出谁多谁少。教师出示相应图片及数字。 (2)教师说明:当桃和猴谁也不多,谁也不少时,我们就说3只猴和3个桃相等。(板书:“=”),等于号是两条一样长的线,请学生跟读“3等于3”。 2.教学“>”(猴和香蕉比)。 (1)学生操作学具,得出猴比香蕉多,也就是3>2(板书3>2)。 (2)请学生观察“>”,教师及时板书简笔画,“一条大鱼和小鱼,大鱼在前读大鱼”,学生学说顺口溜帮助其进行形象记忆。 3.教学“<”(猴和梨比)方法同2。 “一条小鱼和大鱼,小鱼在前读小鱼。” 4.请学生观察三道算式,小组讨论,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后,教师用顺口溜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大数在前用大于,小数在前用小于,相同数间用等于;大大嘴巴朝大数,尖尖嘴巴朝小数。 5.发散思维。 (1)看看还有谁和谁能比,几大于几,几小于几? (2)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猴在分水果时出了什么问题吗?(培养学生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你们说说怎样分才公平?(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小组讨论后让学生各抒己见。 三、知识运用 (一)教科书第18页“做一做”第1题 教师读题,请学生听清题意。 1.左图:两边各有几只灯笼,谁多谁少,几大于几? 2.右图:两边各有几只小猴,谁多谁少,几小于几?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注意巡视,及时批改。 3.请学生读一读两道算式。 (二)做教科书第21页练习二第5题 1.学习小组的同学互相说图意,松鼠和松果各有多少,各用数字几来表示,几小于几? 2.花和蜜蜂各有多少,各用数字几来表示,几大于几? (三)游戏:看谁找得快 1.教师出示数字2和4,问:中间用什么符号连接?请学生快速在学具盒里找出今天学的符号,举起来,看看谁最快。 2.小组游戏:请学习小组的组长出示两个数字,其他同学找符号。 3.填第22页第6题,相互评价。 四、全课总结 幼小衔接数学比大小教案 2活动目标: 1.感知和分辨大与小。 2.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大、小皮球、箩筐各一个,大小苹果若干、树一棵 饼干若干、大小(脸盆、包、书、瓶子、盒子、玩具汽车、椅子)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出示青蛙)谁来啦?今天小青蛙要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你们欢迎吗? 2.看小青蛙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呀?(出示皮球) 二、观察初步认识、感知大与小 1、有几个皮球呢?(幼儿手口一致点数)带来几个呢?哪个大呢?哪个小呢?(学说大球、小球) 2、谁会用手势做一做大球的样子?那小球的样子可以怎么做呢?(一起学一学) 3、游戏大与小。 师:大球。 幼:边说边做动作。(教师说的速度由慢到快) 4、比大小 (1)老师和幼儿比大小手,谁的大?谁的小? (2)小朋友和爸爸、妈妈比一比手、鞋、衣服,看看谁的'.大/谁的小?(亲子同乐) (3)幼儿自由交流。 (4)邀请幼儿在大家面前讲一讲。 师:你是和谁比的?比了什么?谁的大呢?谁的小呢 (5)游戏《拍手、跺脚》(亲子同乐)师:“大手拍”(家长拍三下),小手拍(幼儿拍三下)小手大手一起拍(家长幼儿一起拍)跺脚的方法同上。 5、找大与小幼儿在活动室里找一找什么是大的,什么是小的? (金鱼、蝴蝶、树、箩筐、……) 三、游戏。 1、《吹泡泡》。(亲子同乐)幼儿和爸妈一起游戏,“吹泡泡,吹泡泡,吹成一个大泡泡”幼儿和爸妈慢慢的往后退。“吹成小泡泡”时,一起往前走。 2、摘苹果。 师:小朋友真聪明,找到了这么多的东西,老师这里还有什么?(出示苹果树图片)这是什么树呀?树上结满了什么样的苹果?红红的苹果有大有小,想不想摘几个带回去呀? 师:但要按要求摘,假如摘错了就不能带回去,摘对了才能带回去呀,摘到的可以存在爸妈那里。 幼儿按要求摘。 幼小衔接数学比大小教案 3数学活动: 给“大大”与“小小”送礼物。 活动目标: 1、通过送礼物等游戏的方式,认识大小标记及其特征。 2、学习用目测的方法比较物体大小。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大、小标记图片、大小娃娃各一个 2、各类大小不同的物品:幼儿人手一份、教师处若干 3、一把大椅子和一把小椅子、大小娃娃家 活动过程: 1、导入。“今天,老师和小朋友玩个游戏。我说‘请起立’,你就说‘我起立’;我说‘请坐下’,你就说‘我坐下’,试试看好吗?” 2、“今天,有两位客人和我们一块儿做游戏。” 1出示大娃娃。“这是大大,我们拍拍大大,对它说句话好吗?”(大大你好!大大我喜欢你!大大欢迎你!)“请起立”“我们一起说‘大大力气大、大大是个大胖子、大大要吃大蛋糕’…”(加上动作) 2出示小娃娃。“这是小小,我们也和小小打个招呼好吗?”(小小你好!小小我请你喝水!小小我跟你玩!)“请起立”“我们一起说‘小小力气小、小小不锻炼、小小吃小面包’…” 3、游戏:给大大、小小坐椅子。 “这儿有两把椅子,看看它们一样吗?”(不一样。一把大、一把小)“我请大大和小小坐椅子,谁来帮助它们?” 小结: 大大坐大椅子,小小坐小椅子。 4、幼儿送礼物 要求: 幼儿能在目测比较出礼物的大小后,将对应的送给客人,并能讲一句话。 (1)教师提供,个别幼儿进行。 1相同的两件东西,比较后大的送给大大,小的送给小小。 2相同的三件东西,比较后大的.送给大大,小的送给小小。 3从许多同类的东西中(每类3---4个)找出大小不同两件东西,比较后,大的送给大大,小的送给小小。 (2)每个幼儿将自己小篮里的礼物送给大大和小小。 (3)将大大小小送回相应的家,幼儿在娃娃家游戏。 幼小衔接数学比大小教案 4教学目的: 1、寻找发现生活中大小不同的物品。 2、通过观察、比较,能用语言清楚地表达出“谁的大,谁的小”,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3、能主动参与,在活动中积极探索。 4、随即进行谦让教育。 活动准备: 1、创设天线宝宝家的情景,摆放各种大小不同的物品,如:碗、盘子、汤匙、玩具、衣服、鞋子等。 2、在活动周围贴上大小不同的卡片,一样的卡片大小各一。 3、活动室外面铺上大地垫和小地垫,摆放大的天线宝宝、大纸箱和小的天线宝宝、小纸箱。 活动预设: 一、谈话引入 天线宝宝欢迎大家来到天线宝宝乐园来做客。丁丁喜欢大的东西,拉拉喜欢小的东西。(出示天线宝宝和他们喜欢的大东西和小东西)引导幼儿说一说他们分别喜欢什么? 二、找一找,说一说 天线宝宝乐园里还有许多有大有小的东西,请大家去看一看、找一找,回来告诉老师和朋友。小朋友可别乱拿东西,天线宝宝们会生气的! 幼儿自由探索——集中个别讲述:我看到什么东西大,什么东西小?(结合社会性,进行谦让教育)。 三、比一比 小朋友很聪明,天线宝宝们在卡片上画了许多的礼物送给大家。每人到周围拿一张卡片,然后去找和你卡片上礼物一样的.小朋友,两个人手拉手随便找个位置坐下来,说一说:我们的礼物都是什么?谁的大?谁的小? 老师简单示范——幼儿自由找朋友——集中讲述。 四、延伸活动 天线宝宝要到外面去玩,小朋友们要不要一起去呀?门口有一条宝宝通道,拿大礼物的小朋友要爬过大的通道,去找大的天线宝宝;拿小礼物的小朋友要爬过小的通道,去找小的天线宝宝,然后把卡片放进他们的口袋里。可千万别放错了! 幼儿根据卡片上物体的大小怕地点——根据物体的大小将卡片放进大小不同的篮子里。 幼小衔接数学比大小教案 5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认知的匹配,让幼儿互相交流一下。 活动准备: 1、购买好4种以上水果若干(如苹果、梨、香蕉、桔子等、西瓜、火龙果等等)。 2、果盆4个。 3、水果奖章数个。 4、图片,卡片。 活动过程: 1、出示苹果、梨、香蕉、桔子各若干只。 2、出示贴有苹果、梨、香蕉、桔子图案的.果盆各一个。 3、让幼儿自选一个水果,跑到相应的果盆前将水果放到果盆中,然后跑回。 4、每次都放对的幼儿获得水果奖章一枚。 指导重点: 1、根据实物水果的形状、颜色与果盆上水果图案进行认知匹配。 2、让幼儿学说水果名称。 活动结束: 小朋友互相探讨,然后一起听音乐,吃点心。 幼小衔接数学比大小教案 6活动目标: 1.通过目测比较大小。 2.能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 活动准备: 两种大小不同的球若干,大、小盘子各一个。 活动方法: 1.幼儿目测,比较大小。 ——看图片大象和猪,比较大小。 ——讲故事《小猪和大象》小猪请客,吃饭,——分盘:谁用大盘子?谁用小盘子? ——幼儿各拿大小不同的.两个苹果,听老师口令举大小苹果。 ——分苹果:谁吃大苹果?谁吃小苹果? ——出示大小筐子,幼儿分别放盘子。 2.神秘宝箱:幼儿通过摸球,比大小。 3.儿歌:我是一只大象,我是一只小猪大小大小,咚咚啪。 游戏:吹泡泡。 ——幼儿手拉手,听口令,变化大小。 幼小衔接数学比大小教案 7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比较两个同类物体的大小。 2、通过游戏,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大小不同的两个娃娃;橡皮泥,泥工板,大盘子,小盘子;大小不同的玩具等。 活动过程: 1、在游戏中,初步感知大小 教师出示大小不同的两个娃娃,引导幼儿观察、比较。 教师:“今天,我们班里有两位小客人过生日,它们是和“小小”,我们一起去给它们买礼物好不好?” 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大和小。 2、尝试比较 老师:小朋友们在买礼物的时候要注意,要买大的礼物,“小小”要买小的礼物。教师可以示范。 幼儿自由选择礼物,教师指导。 3、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欲望,让幼儿进一步感知大小。 老师:我们为和“小小”做生日饼,好吗? 教师出示橡皮泥,引导幼儿为和“小小”做生日饼,并把大饼放天大盘子里,送给,小饼放到盘子里,送给“小小”。 4、分享、体验 组织幼儿唱《生日歌》,为“小小”庆祝生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