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乒乓球教案小学(实用8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乒乓球教案小学篇一幼儿园的游戏教案(托班、小班) 学习如何掂乒乓球,发现乒乓球的更多玩法,感受游戏的快乐。 小班王老师、刘教员 广东实景幼儿园 1、在掂球中锻炼幼儿手臂肌肉。 2、尝试兵乓球的不同玩法带来的乐趣。 1、兵乓球几套。 2、小奖品若干。 1、游戏可以小组、个人、分队进行比赛。 2、比赛可以比谁掂的多,可以有时间限制。 3、开始幼儿可以双手都握球拍,双手可以左右垫一个球,看谁掂的多。 4、教师要帮着幼儿数数,促进幼儿数数的能力。 5、球在掂的过程中落地停止游戏,如时间限制的可以继续,到时间游戏终止。 6、可以准备小奖品,掂球最多的给奖励,要鼓励幼儿努力。 乒乓球教案小学篇二1、乐于在水中玩球。 2、观看小球从水底向上浮的现象,对这一现象产生好奇。 3、学说“小球躲起来了”、“小球浮上来了”。 4、体验与同伴一起玩水的快乐。 1、在水箱中接满水;乒乓球若干。 2、石头一粒。 3、玩水前将幼儿的长袖外套脱掉或卷起衣袖。 1、师出示一粒石头和一个乒乓球,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王老师手里有宝贝呢!你们猜猜看我手里拿着的是什么?(幼儿自由猜测)。 2、观看沉浮。 师:这两个宝贝都喜欢在水里玩,你们来看看石头在水里怎么玩的? (很明显一看就知道石头沉下去了)。 师:那你们说乒乓球在水里会不会沉下去?(幼儿自由猜测后教师示范)。 3、敢看游戏“小球躲猫猫”。 (1)师:小朋友听,什么声音啊?(配班老师发出小猫的声音)哇,乒乓球可害怕小猫了,这可怎么办啊?它浮在水上肯定会被小猫看见的。(幼儿自由发言)。 (2)师示范游戏:双手抓住乒乓球,用力将球摁入水中,边摁边说:“小球躲起来了。”见没听到小猫的声音后,师放开双手,边放边说:“小球浮上来啦!” (3)师示范游戏第二遍,鼓励幼儿一起说:“小球躲起来了。”“小球浮上来啦!” 4、分组游戏。(师讲明游戏规则:听到猫声就躲起来,没听到了就浮上来。)。 阅读本文的读者还阅读了: 学习掂乒乓球乒乓球真好玩。 揭秘水中的小球水上的乒乓球。 幼儿彩泥手工——乒乓球拍。 乒乓球教案小学篇三1.感知乒乓球在斜面上滚动的现象。 2.探索使乒乓球在斜面上站稳的方法,并表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 物质材料准备: 乒乓球,毛巾,积木,压岁包,盖子,毛线,塑料袋,沙包,橡皮泥;大统计表一份。 知识经验准备: 幼儿有玩球的经验,知道球的滚动的特性。 一、游戏导入,发现现象 1.幼儿自由玩球 师:瞧!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等会儿老师要请你们每个人都去玩一玩乒乓球,然后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玩的。 现在,请小朋友拿着你的小球回到座位上,谁来告诉我你是怎么玩的,并且表演给其他小朋友看一看。 2.幼儿将球放在桌子上面,引导幼儿发现小球在桌面容易滚动的现象。 师:孩子们,小球悄悄的跟老师说它玩的有点累了,我们把它放在桌子上休息一会吧。 3.师:刚才我们发现小球在桌子会怎么样? 二、提出问题,幼儿想象 1.师:小球为什么站不稳? 桌子是倾斜的,小球是圆的,会滚动。 2.师:小球在倾斜的桌面上站不稳,你们有什么好的方法让它站稳吗? 3.鼓励幼儿大胆设想,表述自己的.想法。 当有孩子提出拿掉桌子的垫片时, 师:这个方法是可行的,但是今天我们来挑战一下,就要让小球在倾斜的桌面上站稳。 4.师:孩子们的想法真不少,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小帮手,我们每个小朋友都可以用小帮手来操作。 介绍材料。 三、动手尝试,实践想法 1.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 2.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做法。 师:给你旁边的小朋友看看,你是怎么做的,也可以向客人老师介绍一下你的方法。 3.幼儿演示,讲述自己使用的材料,以及做法。 师:谁的小球站稳了?快来告诉大家,说说你的好方法,演示给大家看看。 教师小结:把小球放在毛巾上面,是增加了小球的阻力,所以小球可以在斜面上站稳。把小球放在积木,盖子上面,信封,塑料袋里面,是把小球固定住了,所以小球可以站稳。 四、迁移活动 小朋友真聪明,通过自己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了困难。我们生活里还有很多材料能让小球站稳,你们以后可以再去试一试。 科学在于探索,科学在于发现,其实,有些我们无需说得过于清楚,孩子们只要在实践中多看、多学、多玩,他们便能知道这其中的奥秘,一些疑问也就迎刃而解了。 乒乓球教案小学篇四桌了两端设置网兜,积木在桌子两侧围边,桌子正中间画一横线,球放线上,幼儿两人一组(大带小)蹲在桌子两端,一方幼儿合作将球吹进对方网兜内,先进球者胜。 游戏规则:合作吹球过程中,手不可以帮忙;对方的球过了中线才可以将球再次吹回给对方。 1、变换轨道(桌面)的长度。 2、通过调整围边积小大小改变轨道(桌面)的宽窄度,越窄的轨道,游戏时难度相对越低。 3、用积小搭建多种形式的"球门",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 1、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2、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从这堂课,我们也看出一堂教学活动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不放任自流,还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顺其自然。不管哪种占主导,都应该处理好教的方式,让孩子们感觉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场游戏活动。教无定法,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都必须作用于人的感官才能发挥作用。教学方式实质上是一种刺激手段。 乒乓球教案小学篇五1、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2、知道瘪的乒乓球受热恢复原状的办法。 3、培养幼儿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若干乒乓球、空玻璃杯、热水、吹风机、筷子。 活动重点: 认真观察实验。 活动难点: 理解瘪的乒乓球重新变圆的办法。 一、导入:引出乒乓球。 1、小朋友们玩过哪些球或见过那些球啊?(举手回答)。 2、老师给大家到来了很有趣的球,认识的小朋友就大声喊出它的名字吧! 3、那么它跟小朋友们认识的篮球比怎么样啊?有什么不同和一样的地方啊?(利用比较了解乒乓球的大小、轻重)。 4、可以找小朋友掂掂拍拍篮球在拍拍乒乓球。 5、小朋友们比较的非常好,那么如果老师给你一个乒乓球你想怎么玩啊?(师范给大家看)。 二、实验。 1、小朋友们玩的很高兴,可是老师这里有一瘪的乒乓球在哭泣说:"我不小心被踩瘪了,谁能帮助我呢?"。 2、小朋友们快动脑筋想一想有什么好办法让它变回原来的样子呢?(小朋友说出自己的想法)。 3、小朋友们真棒,积极动脑筋想问题。 4、老师也想了一个办法我们一起来看看能不能帮助它呢? 5、看看老师准备了什么?(幼儿说出准备的材料)。 6、那这些有什么用呢?老师要做什么呢?(引发幼儿兴趣)。 7、接下来我们要做一个小实验,仔细看哦! 8、老师这里有一个空玻璃杯,把瘪的乒乓球放进杯子里然后倒入开水,想想开水倒进去后会发生什么呢?乒乓球会不会在水底不出来了呢?哇!原来乒乓球浮在了水面上(过一小会)老师现在要用筷子取出乒乓球,小朋友们想想老师为什么不直接用手去拿呢?(引导幼儿说出里面是热水,直接用手很危险,倒入开水环节也会涉及安全问题)。 10、小朋友们想想为什么倒入开水后,乒乓球就变回原来的样子了呢?(小朋友们猜想)。 11、小朋友你们学会这个办法了吗? 受热膨胀是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但是幼儿年龄较小,可能见过却不明白其原理甚至说不出原理的名称,所以本节课真正的目标是体验发现的乐趣。 中班幼儿的思维发展特点仍然是具体形象的,所以不要求幼儿说出乒乓球恢复原来样子的复杂科学的原理,只需要知道用什么办法就可以了,因此只是用简单形象的语言讲解乒乓球遇到开水是怎样变圆的,整个过程多以提问猜想为主然后进行验证,既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发好奇心又培育想象力发展,既然设计的是一节小实验,就顺便让幼儿观察欣赏和乒乓球有关的有趣实验,因此设计了会跳舞的乒乓球,只是让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充满好奇心,由于时间等问题不可能让幼儿一一操作,所以在幼儿离园时可以告诉家长回家和幼儿一起尝试。 至于乒乓球可以进行有趣的制作可以作为一节美工课单独去设计,让幼儿了解并动手操作,因此本节课没有涉及,实验时会有一些变量存在,可能过程会和预想的不同,这一点要有所准备。 乒乓球教案小学篇六1、能掌握好手上的平衡。 2、能成功的躲避障碍物。 二、活动准备。 1、口哨、乒乓球五套。 2、障碍物(根据年龄自定)。 三、活动过程。 1、每场比赛有五位幼儿一起进行,层层筛选得出最终的胜利者。 2、场地要宽阔平坦,障碍物摆设的难度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去自定。 3、幼儿先拿好乒乓球做好准备,口哨声响起游戏开始。 4、幼儿端球往前走躲避障碍物,不让手中端着的球掉下去,第一个成功躲避障碍物的幼儿为胜,幼儿们都完成游戏后,再进行下一局比赛。游戏循环继续。 5、没有参加比赛的幼儿可以站在一旁助威,让出比赛范围场地。 6、游戏还可以自由的玩,来比一比哪位幼儿端的稳。 7、比赛得出最后的结果后,自由放松活动。 四、活动结束。 乒乓球教案小学篇七1、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尝试用多种方法玩乒乓球。 2、激发探索欲望,并能用语言表达。 3、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2、操作材料:小棒、属片罐、可乐瓶、绳(小尾巴)、垫板、乒乓版、废纸楼、小盆、橡皮泥、双体杯等若干。 (一)引起回忆、引出主题。 上次我们知道许多有关乒乓球的小知识,今天,我们就来玩乒乓球。 1、你能和乒乓球玩出几种花样? 2、幼儿自由玩乒乓球。(教师观察为主,适时提醒多玩几种方法,并提醒个别幼儿注意安全。)。 3、介绍乒乓球的.玩法谁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玩乒乓球的? 4、教师幼儿共同分享玩后感受。 (三)探索玩法。 2、幼儿游戏,教师指导观察。 3、介绍探索出材料和乒乓球的玩法谁愿意把你的玩法告诉大家吗?(介绍玩法或发现一些现象)。 4、幼儿教师共同分享经验。 (四)实验延伸这个球,它怎么了?这个球还能玩吗?实验泡瘪乒乓球如果不泡我们程中,我用交流会的形式,鼓励孩子大胆地向同伴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较好地达到的预设的要求。 乒乓球教案小学篇八1、乐于探索生活中的现象,体验操作的乐趣。 2、探索发现利用一张纸使小球稳定的方法。 3、能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1、人手一个乒乓球和几张纸。 2、各种瓶盖、纸杯纸盒、橡皮泥等。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玩球的经验,知道球滚动的特性。 一、游戏导入,发现现象。 1、幼儿自由玩球。(导入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 2、幼儿将球放在桌子上玩,师巡视引导幼儿发现小球在桌面容易滚落的`现象。 二、提出问题,幼儿设想。 2、鼓励幼儿大胆设想,表述自己的想法。 三、动手尝试,实践想法。 1。幼儿每人一张纸,尝试用纸帮助小球站稳。 2。教师观察,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 四、交流。 1、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做法。 2、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展示成果。 五、再次分组活动:探索其他材料让小球站稳的方法。 2、师提出问题:用老师给你们准备的这些材料再让小球站稳来,行吗?你们试一试吧。 3、幼儿分组尝试。 六、结束:我们到班上再去玩一玩吧,帮助老师把东西收一收吧。 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好奇心是幼儿内在生命本质的展现,正是好奇心驱使着幼儿去探索求和。对有兴趣的活动,他们就会积极、主动、愉快地去参加,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也能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