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全用电教案反思(汇总8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安全用电教案反思篇一1、了解安全使用电器的粗浅知识。 2、有安全意识,知道电是危险的,小朋友不能玩。 事先对要用到电的电器有一定的了解。 1、 谈话引出课题:小朋友,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教室里哪些东西要用到电? 教师小结:这些电器都要接上电才能使用。 2、 请幼儿找一找教室里的电源插座和插头在什么地方。 3、 讨论:幼儿园的插座为什么要安装的这么高? (让幼儿知道电插头、电源插座都是危险地东西,如果手碰到插孔内,人就会触电,会有生命危险。) 4、 请幼儿看教师拿插头时的姿势和抓的位置,让幼儿知道插孔内有电,插头上的小铜片能把电通过电线传给录音机,所以手不能碰到铜片,更不能把手伸到插孔内。 5、 组织幼儿讨论:用电时要注意什么? (知道潮湿的东西不能靠近电器,这样会漏电,电器不能与潮湿的东西放在一起,不然可能引起火灾,手湿的时候最好也不要去插插头,以免触电。) 6、 教师小结:小朋友不要自己去插插头,要请大人帮忙。电器着火时不能用水扑灭,要用干粉灭火器,如果发现人触电不能用手去拉他,人会导电,要用木质品把电器与人分开,切断电源。 1、评价 2、总结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找找幼儿园其他地方的电源插头,并贴上安全标志。 安全用电教案反思篇二1、使学生了解安全使用电器得粗浅知识。 2、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各种用电设备 1、请学生找一找教室中的电源插座或插头在什么地方? 2、讨论:学生园班级里的插座为什么都要安装得这么高?(让学生知道电插头、电源插座都是很危险的东西,如果手碰到插孔内,人就会触电,会有生命危险。) 3、请学生看教师拿插头时手的姿势和抓的.位置,让学生知道插孔里有电,插头上的小铜片能把电通过电线传给录音机,所以手不能碰到铜片,更不能把手伸插孔内。 4、组织学生讨论:用电时要注意什么?知道潮湿的东西不能靠近电器,这样会漏电,电器不能和与纸、布等易燃物品放在一起,不然可能引起火灾。 5、让学生说说在家中用电器时要注意什么? 散步时。可以带学生从远处观察高压电的标记,教育学生高压电很危险,一定要远离高压电。 小学生用电安全教育教案,电是我们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能量,但是电的危险性也是很高的,我们一定要教导学生如何安全用电,不让它伤害到自己。 安全用电教案反思篇三1、通过家庭用电情况的电查,初步掌握科学的调查方法,绘制统计图表的方法,并能通过观察发现家庭用电状况中存在的问题,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2、通过穿插了解家中电器情况,并制作节电小贴士,加强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节电意识和环保意识,养成善于与家人沟通的习惯,树立爱家精神。 通过家庭用电情况的电查,初步掌握科学的调查方法,绘制统计图表的方法,并能通过观察发现家庭用电状况中存在的问题,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培养节电意识和环保意识,养成善于与家人沟通的习惯,树立爱家精神。 师:“节点标兵”家庭评选活动快开始了,每位同学赶快去收集最近半年家里的用点情况,好去参加班级评选。 1、确定调查内容和方法。 师:要知道家庭用点情况,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了解?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方法,小组汇报。 2、搜索家庭用电情况。 师:调查行动开始前,先想一想怎样将调查结果记录下来?生:可以设计一张“家庭用电情况调查表”。学生填写第85页的调查表。 3、整理数据。 学生填写第86页的人均用电量表,并将调查数据整理成图表。 学生评比。 师:为什么在人数相同的情况下,有的家庭用电能比较少?学生发言。 5、填写第87页的成绩单。 安全用电教案反思篇四1、增强幼儿对电的认识。 2、培养幼儿的认识能力及辨别能力。 3、让幼儿知道怎样用电才是安全的。 一、开始部分。 提问:在家里没有人的情况下你独自用过电吗?如果用过,这样做安全吗?为什麽? 二、展开部分。 1、让幼儿围绕以上问题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2、你还知道哪些不安全的用电方法。为什麽? 3、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谈一谈怎样用电才是正确的,安全的。 4、结合图片让幼儿判断哪些用电方法是安全的,那些是不安全的。 5、利用已有的用电知识,谈一谈如果有人触电了你想去救他,你该怎样做呢? 6、教师小节,进一步告诉孩子自己用电时要在大人的监护下使用正确的方法。 三、结束部分: 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这要做安全吗?为什么?让幼儿与同伴相互交流,树立安全用电的意识。 安全用电教案反思篇五1.知道电压越高越危险。 2.了解触电的原因和类型,知道安全用电的原则。 3.了解雷电的危害及避雷针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媒体,了解触电事故的原因,养成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养成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 2、通过学习本节内容,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养成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了解触电的原因,认识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和用电安全原则。 【教学难点】。 通过大量经验事实和动画演示,了解触电的原因。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 学生准备:观察了解家庭和学校的电路。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20xx年4月5日,在济南市文化东路,一位工作人员拆修电线的时候不幸触电,燃烧十分钟,把安全带被烧断后尸体才掉下来。 【诱思导入】我们生活在电的时代,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用电不当也会给人们带来灾难。据统计,我国每年因触电死亡人数近万人,所以“安全用电”非常有必要,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知识。 (设计意图:利用课件中惨烈的触电伤亡事故,激发学生的安全用电的意识,并感受安全用电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此节知识的热情。)观看课件,听老师讲述。 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开始本节课的学习。 二、探究过程。 (一)、电压越高越危险。 (二)常见的触电事故。 1、触电的原因。 2、触电的类型。 3、触电急救。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讨论,然后让小组代表回答,最后评价总结:电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的大小及持续的时间有关。 【知识拓展】出示下列资料,让学生观察: 100—200微安对人体无害反而能治病。 1毫安左右引起麻的感觉。 小于10毫安人尚可摆脱电源。 超过30毫安感到剧痛,呼吸困难,生命危险。 达到100毫安只要很短的时间使人心跳停止。 组织学生讨论、回答,然后简评、总结,并作适当的补充:通常情况下人的人体的电阻约为104~105ω,在皮肤潮湿时,人体的电阻可将为103ω。 教师简评,总结:当人体成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时,就会有电流通过。当电流达到一定大小,就会发生触电事故。 第一种情况:一只手接触火线,一只手接触零线。 第二种情况:站在地上,一只手接触火线。 组织学生讨论,回答,得出结论,并进行补充:第一种触电类型是双线触电,第二种触电类型是单线触电。 【过渡问题】你们见过这些标志吗?你知道这些标志的意义吗? 【高压触电】请同学们自学教材回答: 1、高压触电分为哪两种类型? 2、什么是高压电弧触电?为什么? 3、什么是跨步电压触电?为什么? (设计意图: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形象的认识到出触电的原因和类型,易于学生理解。)。 【触电急救】请同学们讨论:发现有人触电时你该怎么办呢?能用手直接去拉触电人吗? 组织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大胆讨论,并作出适当的评价,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急救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触电急救知识,增加学生生活常识。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 【组织讨论】我们了解了触电的类型,那么,在生活中哪些行为会引发这些触电事故呢?看谁说的多和全哦!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及时评价,并作适当的补充: 绝缘层损坏的导体电器没有接地。 高压线下放风筝插座安装过低。 开关接在零线上手接触试电笔前的金属。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认识到生活中用电的不安全因素,提高安全用电意识。)。 引导学生讨论,师生总结如下安全用电原则: 1、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2、更换灯泡、搬动电器前应断开电源开关; 3、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 4、保险装置、插座、导线、家用电器等达到使用寿命应及时更换。 【知识推进】根据安全用电原则,请将下列元件连接成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家庭电路。 强调:开关要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灯头螺旋顶应接在火线上,接三孔插座应注意“左零右火中接地”。 【自主学习】雷电是一种什么现象呢?生活中我们怎样防雷?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1、雷电是一种什么现象? 2、2、雷电有什么危害? 3、怎样预防雷电造成的危害?你在哪里见过避雷针? 组织、引导学生自学,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评价,同时指出:作孽会遭雷劈是封建迷信,不科学的。 【知识拓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雷电灾害及预防”,增加生活常识。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与教师的指导,让学生知道防雷的相关知识,克服对雷电的畏惧心理,破除迷信思想,树立科学意识。)结合体会回答:没有什么触电感觉。 结合生活经验认真思考,组内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这是因为电池的电压太低,通过人体的电流太小,所以没有发生触电事故。 通过观察认识到,电流越大,对人体的伤害程度越大。 思考,回答:根据欧姆定律i=u/r,通过人体的电流与人体的电阻和电压的高低有关。当人体电阻不变时,电压越大,电流就越大,人就越危险。 阅读教材回答:家庭电路电压是220v,动力电路的电压是380v,不高于36v是安全电压。 思考,讨论,组内交流看法,小组代表回答。 仔细观察,小组讨论,代表回答,其余学生给予补充和纠正。 第一种情况:人体、导线、电源构成闭合电路,电流流过人体,就会发生触电事故。 第二种情况:导线、人体、大地和电网中的设备构成闭合电路,电流会流过人体,发生触电事故。 回答:电压高危险,不要靠近。 自学教材后回答: 1、高压触电有高压电弧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两种类型。 2、高压带电体周围有强大的电场,当人靠的很近时,容易产生电弧触电。 3、如果高压电线落在地面上,当人经过这个区域时,两脚之间存在相当高的电压,这时电流从一条腿流入,另一条腿流出,这样就会发生跨步电压触电。 认真思考,积极回答: 1、绝对不能用手直接拉触电者。 2、首先切断电源或用绝缘棒跳开电线。 3、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 4、尽快通知医务人员……。 结合生活经验和学过的知识,思考,交流,畅所欲言: 同时使用大功率用电器。 湿手按开关。 电视天线接触电线。 在输电线上晾晒湿衣服。 结合上面的讨论,先在小组内形成统一看法,然后小组代表回答,全班同学给予补充、纠正和完善。 完成作图: 听讲,理解内化知识。 观看视频,被雷电很强的光和声所震撼。 带着好奇心自学教材,然后回答问题: 雷电是云层和大地之间的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 云层和大地之间的放电如果通过人体,能够立即致人死亡;如果通过树木、建筑物,巨大的热量和空气的振动会使它们受到严重的破坏。 为了预防雷电造成的危害,可以使用避雷针,在高大建筑物上和高压输电线上经常可以看到。 阅读资料,了解防雷知识,拓宽知识面。 反馈练习出示反馈练习题见附件1完成练习题。 四、课堂检测老师巡视、讲评完成检测题。 五、布置作业调查我们身边存在的安全用电隐患,并提出整改措施。课后完成。 安全用电教案反思篇六1、通过学习,让学生充分了解家居生活中的用电、用火安全,增强安全观念。 2、培养学生自护、自救的能力,健康成长。 树立自护、自救的观念,培养自护、自救的能力。教学过程: 说到安全,大家都能说出许多应该注意的内容来。要是把安全和家联系起来,恐怕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家是港湾,我们在家受到爸爸、妈妈的关心、爱护。家里应该是不存在什么危险的了。其实呀,在家庭生活中仍然有着许许多多的意外,同学们应该加以注意,尤其是在用电方面要小心对待。 1、板书课题。 2、全班齐读课题。 1、观看情景剧 (一)。 思考:这两位同学独自在家时,注意用电安全了吗?应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2、讨论、交流,了解用电常识。 (二)。 4、联系生活谈谈用电安全。 (1)电视机只用遥控器关其实是错误的。因为此时的电视机仍然处于待机状态,应该亲手关闭电视机的电源开关并拔掉插头。 (2)冬天,电暖器用完后,一定要把插头拔下,不要让它处于保温状态而不去管它。 (3)雷电天气时,要关闭正在使用的电器,特别是电视机、电脑。 (4)使用电器的过程中,如果看到有冒烟、冒火花的现象或者闻到焦味,都应该马上关闭电源开关,停止使用,并请专业的维修人员检查。 1、课件展示各种因用电引起的火灾图片。 2、学习自救知识。 (1)发现有人触电的时候,不要用手接触对方,可以想办法关闭电源。 (2)拨打报警电话119。 (3)火灾逃生的方法。 1、发现燃气泄漏,要迅速关闭气源阀门,打开门窗通风,切勿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并迅速通知专业维修部门来处理。 2、不能随意倾倒液化气残液,因为液化气残液,一旦遇到明火,将会发生一连串的燃烧爆炸。所以,应将液化气残液交由充装单位统一回收,不得自行处理。 3、要教育孩子不玩火,不玩弄电器设备。平时要把打火机等火种放在孩子不易拿到的地方,不准小孩开启煤气、液化气开关;不能让小孩在有可燃物的地方放烟花爆竹。 4、全国平均每年要发生14起因吸烟而引起的火灾,占生活用火引起火灾的首位。生活中不要乱丢烟头;不能躺在床上吸烟,严禁在易燃易爆场所吸烟。 5、家用电器或线路着火,要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或气体灭火器灭火,不可直接泼水灭火,以防触电或电器爆炸伤人。 6、如果油锅着火,千万不能用水灭火,应立即关闭炉灶燃气阀门,直接盖上锅盖或用湿麻布覆盖,令火窒息。还可向锅炉内放入切好的蔬菜冷却灭火。 7、如果发现火灾,应迅速拔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时要讲清详细地址,起火部位,着火物质,火势大小,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号码,并派人到路口迎候消防车。 8、家中发生火灾,不要惊慌失措,如果火势不大,应迅速利用家中备有的简易灭火器材,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扑救火灾。 9、当室外着火,门已发烫时,千万不要开门,以防大火蹿入室内,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缝,并泼水降温。 10、如果所有逃生路线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1、引导学生归纳,同时板书:居家安全,注意用电。火已燃起,切勿乱闯。临危不乱,记住出口。拨打119,等待救援。跳楼有术,虽损求生。 安全用电教案反思篇七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电的基本概念及重要性。2情感目标:掌握一定的安全用电常识。3技能目标:掌握安全用电常识。教学层次:a:能够掌握安全用电的方法。b:基本上了解本节课学习内容。 iep个别教学计划:王影平时由于家里的原因经常一个人在家生活。这样会经常使用电,由于她年龄还小,缺乏安全意识,往往很容易出现危险,本节课把他做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安全用电常识。教学难点:怎样安全用电。教学资源:电脑。 课件。教学策略:电化教学、愉快教学。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设问,提出问题,电的重要性。 现在我们家里,有了越来越多的家用电器,自国家启动“家电下乡”活动以来,家用电器已进入各村各户。大家都知道家电是靠电力来进行工作的。电比家用电器设备更早地进入了各家各户,它已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电对于人类来说是造福不浅,但是处理和使用不当也能造成灾祸,小则损坏机器设备,大则引起人身死亡事故,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安全用电呢?今天这一课,就来讲直接关系到大家生命安全的安全用电常识。 二、讲授新课。 (一)电的基本概念。 1、电对人身的危害。 电对人身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电流通过人体会造成电击(通称触电);电的热效应将引起人身灼伤,其化学效应会使身上造成电烙印;电磁场的辐射会导致人头晕,乏力等症状。 触电—是指当电流通过人体时,对人体产生的生理和病理的伤害。电流通过人体就会触电。所以人接触到有电流通过的导体是很危险的,特别在物体的两端有高电压存在时就更严重。 (1)电流的危害作用。 电击对人体的效应是由通过的电流决定的,而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除了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强1度有关之外,还与电流的种类、电流的持续时间、电流的通过途径、人体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 (2)电磁场辐射的危害作用。 电磁场辐射按其频率的不同,可分为工频和射频两种。在高压电力技术中遇到的主要是工频电磁场,而在家用电器中所遇到的多是射频电磁场。 人体在电磁场作用下会吸收辐射能量,因而遭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射频电磁场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而微波的热效应还能使人的神经功能紊乱,发生心悸,引起白血球变化,以及损伤眼睛,导致白内障。一般说,电磁场对人体的作用主要是功能性改变,其所产生的症状在脱离接触后数周内就可逐渐消失。 2、容易发生触电的主要原因。 (1)缺乏安全用电常识。首先要了解什么东西导电?人体本身、金属、潮湿的抹布或潮湿的木棒等都可导电,不能用它们直接去碰带电的物体。 (2)了解什么是安全电压? 我国专家认为,触电时间在1秒钟以内时,50ma以下的电流不致引起生命危险;触电时间在1秒钟以上时,无生命危险的电流在30ma以内。安全电压为36伏,特别潮湿的地方为12伏。而目前一般照明用电为220伏,动力用电380伏,都远远超过了安全电压,万一触电都可使人至死。 (3)用电设备安装要合格。不能为了省钱而使用老化破损的旧电线,电力线不能架得太低,不能把电话线、电视天线与电线安装在一起。 (4)用电设备要及时检修。用电设备使用时间长了,绝缘部件就会老化损坏而发生漏电,若不及时修理或更换,都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3、为什么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要接地? 在正常情况下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带电部分是绝缘的,外壳上不会带电,但如果电器内部绝缘体老化或损坏,电就可能传到金属外壳上来,如果外壳不接地,这时人若碰上去就会触电,若金属外壳接地了,电流就会通过地线流入大地,人碰上带电的金属外壳就不会触电了。接地就是用一根较粗的电线(最好是铜线,铝线容易被腐蚀或碰断,一般不能用作地线),把它的一头接在电器外壳上,另一头接在埋入地下一定深度,并有一定长度的角钢上,通常这根连接线也叫地线。 4、保险丝是干什么用的? 保险丝又称熔丝,主要是用于防止因电流过大而烧坏电线的一道保险。保险丝是一种容易烧断的细合金丝,它只能通过正常用电电流,当电流量超过一定的数值时,它就会发热熔断而切断电源,从而保护电线不被烧坏,特别是当电线短路时,如不很快切断电源,电线在瞬间就会被烧坏,甚至发生火灾。保险丝的大小应视用电量大小而定,一般1安倍的保险丝可以正常使用100~200瓦的电器。太大起不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太小又会经常烧断,影响正常用电。要特别注意的是,绝不能用2铝丝或铜丝代替保险丝,这样很容易引起火灾。 5、怎样预防电气火灾? 电线不论粗细使用过程中都会发热,电流在充许的范围内时发热较小,当电流超过一定限度时,发热也会超过一定的限度,时间一长,电线绝缘外皮就会被烧坏甚至引起火灾。当很大的故障电流通过时,导线就会急剧升温,绝缘外皮会很快被烧坏。要有效防止用电起火,首先要保证安装质量,并应满足安全防火的各种要求。要用合格的电器,破损的开关、灯头和老化破损的电线都不能用,电线的接头要按规定连接法牢靠连接,并用绝缘胶包好。对接线桩头、端子的接线要拧紧螺丝,防止因接线松动而造成接触不良。其次是不要在电力线的开关、插座、熔断器附近放置油类、棉花、木屑、柴草等易燃物。电气火灾发生之前,都有一种前兆,会散发出一种烧胶皮、烧塑料的难闻气味。当我们闻到这种气味时首先要想到拉闸停电,直到查明原因。如果万一发生火灾,不管是否因电起火,都必须先断开电源,再着手灭火。电器着火时可用四氯化碳或1211灭火器进行灭火,也可用沙土灭火,但禁止使用水灭火。 6、私设电网是违法的。 用电捕鱼,灭鼠,狩猎等都是很危险的,用电防窃,防盗更是违法的。用电防窃,防盗,无非是私拉电网,虽然能起到一定的防盗,防窃作用但更会使无辜者触电,因电网设置是秘密的,有时连自已的家人都不知道,一旦误碰上去也会触电。即使是窃贼偷盗时碰上,造成了触电伤亡,设置电网的当事人也要承担法律责任,也难逃法律的制裁。 7、怎样预防雷电伤害。 雷能够击死人,也能够击毁树木或房屋。雷雨时,如果人站在空矿的野外,人就可能成为地面的凸出部分,这时带着大量电荷的云团就可能通过人体对地发生放电,把人击伤或击死。同样大树和高大的建筑物也是凸出部分,受雷击的可能性就比较矮的树或房子要大,所以,雷雨天不要到空旷的田野里去,也不要到大树或高墙附近去避雨。 人们为了保护建筑物不被雷击,常常在楼房或高大的烟囱上安装避雷针,用避雷针把雷电流引入地下。在农村人们买了电视机,往往要架电视天线,电视天线杆一般都比较高,在雷雨天容易引雷。为防止雷电打坏电视机,可在天线引线接入电视机处接一把双向刀开关,刀开关中间桩头接天线馈线,上桩头固定安装一个天线插座,再用馈线接入电视机天线插孔;刀开关下桩头用接地线接到合格的接地体上。当雷雨天时,可将刀开关刀片向下桩方向合上,这样一旦天线受到雷击,雷电流就可以经刀开关接地线流入大地,使电视机受到保护。 8、如果有人触电了,该怎么办呢? 万一有人触了电不要惊慌失措,要赶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就地抢救。如果抢救及时,救护得法,即使是触电严重的人也是可能救活的。 用最短的时间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是抢救触电者最重要的一环。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方法很多,要看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果断措施。当触电事故发生在开关附近,要赶快拉开开关或保险盒。如果断开开关有困难,可用干燥的木棒、扁担、竹杆等不传电的东西,挑开触电人身上的电线。如果电线被压在触电人身下无法挑开,可用干燥的木把铁锹、稿头、斧子等,把电线砍断,断开电源。砍断电线时要防止电线落到别人或自已身上。使触电人脱离电源,千万不能用手直接去拉触电人身体的裸露部位,以防止救护人自已也触电。在风雨天或夜间要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时,救护者更要注意防止自已也触电。三教师小结: 安全用电教案反思篇八(一)知识与技能。 1、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电带给人们生活的影响。 2、能够应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用电安全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够和同学交流。3.能够搜集到支持自己观点的资料,并运用资料展开辩论。 (二)过程与方法。 1、体会到安全用电的重要,树立安全用电的意识。 2、在辩论中善于与人合作,礼貌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懂得一些安全用电的常识。 二、教学重点。 懂得一些安全用电的常识。 三、教学难点。 知道一些安全用电的常识。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准备。 学生材料:支持自己辩论观点的资料。 教师准备:各种电器的图片或者实物、各种用电安全的警示标志图片或者实物、生活中常见的用电安全的图片。 六、教学过程。 1、辩论会正方:用电不安全反方:用电很安全。 总结:如果注意了用电安全,电可以为我们服务,如果没有注意用电安全,电就会给我们带来危害。 2、怎样做到安全用电(1)绝缘体的应用。 如果它们的外壳受到损坏,还能使用吗?(2)用电安全标志。 你还知道哪些用电安全小常识?小组交流、整理。集体交流。(注意纠正学生“自以为”安全用电的行为)。 二、对与错。 1、判断案例。 出示课本图片,以下事例中,哪些做法是对的,哪些做法是错的,说出你的道理。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生活中还有哪些违背安全用电的做法? 2、触电救护小常识。 争分夺秒脱电源,就地抢救莫误延。松衣解带助呼吸,全力救治别放弃。 3、学习安全用电歌。 大地人体都导电,风筝远离高压线。湿布不能擦灯泡,修理电器要断电。晾衣莫挂门前线,安全用电记心间。见人触电先断电,就地抢救莫拖延。火警电话119,速离险境求援救。 4、安全用电人人有责。 检查学校的电线,是否有绝缘皮损坏、暴露出金属线的,向家长和学校领导反映,请他们及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