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班音乐游戏教案吹泡泡 小班音乐游戏教案(通用9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小班音乐游戏教案吹泡泡篇一1、倾听音乐的快慢变化,做出相应的小鸟动作。 鸟妈妈的头饰。 1、听音乐走路: 幼儿听"走路"的音乐,按着节奏走路,音乐停止,幼儿站立不动。 游戏反复数遍。 2、听音乐找座位: 幼儿听"走路"的音乐,按着节奏走路,音乐停止,幼儿迅速找到任意一个座位坐下。 游戏反复数遍。 教师戴头饰扮演鸟妈妈,幼儿扮演小鸟,妈妈带娃娃出去玩。 幼儿听"鸟飞"音乐,做鸟飞动作,音乐停止,提醒有热找到家(座位)。 教师变化音乐的快慢速度: "音乐有什么变化?""音乐快的时候,小鸟可以干什么?"(小鸟很快乐,自由自在地在飞翔)"音乐慢的时候,小鸟可以干什么?"(小鸟在捉虫、休息)"音乐停止了,小鸟就干什么?"(找家)游戏反复数遍。 在学会做"小鸟找家"游戏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其他小动物的音乐,如小兔、小猫等,让幼儿听音乐做"小兔找家"、"小猫找家"的游戏。 “幼儿艺术领域学习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让一个活动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而不仅仅局限于会唱一首歌,会做一个动作,是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斟酌的。 小班音乐游戏教案吹泡泡篇二1、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学会音乐游戏。 2、学习根据歌词内容做动作,并在最后一句歌声中,把皮球送给同伴。 3、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4、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皮球一只 幼儿围成圆形坐 一,出示皮球,引起兴趣。 师:看看这是什么?今天大皮球要和小朋友来玩游戏。你们喜欢大皮球吗?为什么喜欢呢?(幼儿自由回答) 师:我们一起来念个大皮球的儿歌吧! 二,念儿歌,传皮球。 师带领幼儿一起边念儿歌边传皮球。 师:小朋友念得真好听,我们先来玩个传皮球的游戏,小朋友来传皮球,一个一个传过去。 三,听音乐传皮球 师:想不想再来玩一次,这回我们要听着音乐来传皮球,皮球在哪个宝宝手里,哪个宝宝就要上来,对皮球说一句好听的话:皮球皮球我爱你。 四,做动作,学唱歌,在最后一句中传皮球。 师示范边唱边表演。 带领幼儿一起学,听歌曲集体做动作。 选3―4个幼儿拿皮球表演,传给别的小朋友。游戏2―3遍。 五,结束,今天皮球和小朋友玩的真开心,抱起大皮球,我们回教室,传给其他好朋友吧! 幼儿园的歌唱活动应该是生活化、游戏化的歌唱活动,是集多种领域相互渗透式的歌唱活动。在了解幼儿年龄特点的基础上,使幼儿边玩边唱,轻松主动地学会了歌曲,使歌唱活动显得如此自然和顺理成章。 小班音乐游戏教案吹泡泡篇三1、感知音乐的变化,按音乐节奏做开火车动作。 小铃、音乐磁带等。 1、宝宝去北京。 我们去北京看长城,好吗?怎么去呢?(坐汽车、坐火车、坐飞机……)。 小结:我们可以坐汽车、坐火车、坐飞机去北京。 2、开火车。 听火车声,猜一猜“是什么车开来了?” 欣赏音乐“火车怎么开?” 感知节奏,学做模仿动作:呜呜——咔擦,咔擦,咔擦,咔擦……。 一个宝宝当火车头,其他人一个跟一个挨在车头后面做车厢。 玩法一:(手搭在前面幼儿的肩上),边随音乐一起往前开! 玩法二:小手绕圈(做轮子状),边随音乐一起往前开! 玩法三:听辨音乐节奏的快慢、轻响做出不同的反应进行开火车游戏。 可用小铃敲不同的音乐节奏,让幼儿听辨,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小铃敲得快——火车开的快(活动中关注幼儿的‘安全)。 小铃敲得慢——火车开的慢。 小铃敲得响——幼儿边开边唱的响(用自然的声音唱、关注嗓子的保护)。 小铃敲得轻——幼儿唱的轻。 结束。 北京到了,你们看,这是哪里?(认识北京主要建筑)。 3333︱555︱55︱**︱**。 (师)火车火车开来了(生)呜呜—咔嚓咔嚓——。 (师)乘上我的小火车(生)呜呜—咔嚓咔嚓——。 小班音乐游戏教案吹泡泡篇四钢琴、幼儿围坐半圆形。 (一)提问导入。 (二)学唱歌曲,尝试用圆舞板为“咔擦”处伴奏。 1、教师范唱,幼儿倾听并回答问题;(在咔擦处用动作和声音进行强调)小牙齿,真厉害,你们觉得它吃什么最厉害?为什么?(引出咔嚓声) 2、请幼儿模仿啃骨头的音效; 3、教师再次范唱,请幼儿在“咔擦”处模仿声音和动作。(可以站起来唱一唱,学一学) 4、教师再次范唱,在“咔擦”处用圆舞板进行伴奏。过渡语:小牙齿真厉害,有个乐器也想来为小牙齿助威,我们来看一看。 5、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学习圆舞板的演奏方法。 6、请小朋友一起演唱,在“咔擦”处做拍圆舞板的模仿动作。 7、请一部分幼儿拿圆舞板演奏,一部分幼儿演唱歌曲。 8、交换角色演唱演奏。 9、跟随钢琴伴奏,所有的幼儿一起演唱,一起演奏圆舞板。 (三)尝试替换歌词“骨头”进行演唱。 小班音乐游戏教案吹泡泡篇五1、认识三角铁、并熟悉三角铁的音色。 2、能够辨别两种乐器同时敲击的声音,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3、喜欢参加音乐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敲击乐器的乐趣。 重难点:能够辨别两种乐器同时敲击的声音,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准备:1、经验准备:认识沙锤、手铃、响板。 2、物质准备:沙锤、手铃、响板、三角铁、四种乐器的图片, (一)认识新乐器。 1、教师在幕后敲击乐器,请幼儿倾听是哪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师:“小朋友们,听一听是哪种乐器朋友来了。” 2、教师敲击一种乐器,请幼儿猜想一种结果,依次出示敲击的乐器。 师:“你们真棒!今天我们班又来了一个新的乐器朋友,请你们听一听是哪种乐器来了。”教师敲击三角铁,请幼儿说说是什么乐器! 3、“小朋友们看一看它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请小朋友摸一摸它的材质,(铁的)!听一听它的声音,(清脆的)!所以它有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三角铁。” 4、请小朋友自由敲击三角铁乐器。 (二)玩游戏“什么乐器在歌唱” 1、请幼儿分两次倾听沙锤、三角铁、手铃、响板的声音。在幕前敲击一次,在幕后敲击一次。 2、游戏一:分别将四张乐器图片粘贴在教室的四个方位,代表乐器的家。教师依次介绍乐器家的方位。 3、规则:请幼儿倾听教师幕后敲击的乐器,请幼儿根据自己的判断站到相对应的图片家中。等幼儿站好后,教师出示敲击的乐器,猜对的幼儿教师给一个大拇指鼓励。猜错的幼儿,教师再次敲击该乐器,请幼儿再次倾听。继续玩游戏。 4、游戏二:分别将四张乐器图片不重复的两两分成一组,粘贴在教室的各个方位,教师依次介绍乐器家的方位。 5、规则:教师在幕后同时敲击两种乐器,请幼儿根据自己的判断站到相对应的两种图片家中,等幼儿站好后,教师出示敲击的乐器,猜对的幼儿教师给一个大拇指鼓励。鼓励后游戏继续玩。猜错的幼儿,教师再次敲击该乐器,请幼儿再次倾听。继续玩游戏。 (三)游戏结束。 小班音乐游戏教案吹泡泡篇六2.初步感知乐曲中音的短与长。 3.尝试用纱巾表现音的短与长。 1.听音乐跟随老师的`动作进教师。 2.参加国王的生日会。 (1)听音乐跟老师做动作。 (2)教国王吹泡泡糖。 (3)撕泡泡糖。 引导幼儿用各种动作表现吹泡泡糖和撕泡泡糖的动作,重点引导幼儿感知乐句的长与短,并能用相应的动作来表现。 3.吹泡泡糖游戏。 师幼共同创编吹泡泡糖的游戏,再次感受乐句的长与短。 4.纱巾变变变。 (1)引导幼儿用纱巾变出各种动作并与幼儿一起尝试。 (2)在游戏中让幼儿感受乐句的长与短,并能用合适的动作来表现。 (3)小纱巾回家睡觉了。 小班音乐游戏教案吹泡泡篇七2.体验游戏的快乐。 重点:体验游戏的快乐。 难点:学会游戏的规则。 音乐准备。 幼儿拉成圆圈,边唱歌(或教师唱)边朝一个方向走(或跑),唱到“看谁最先蹲下”的“蹲”字时,大家立即蹲下;唱到“看水最先站好”的.“站”字时,大家又立即站好。看谁的动作最快。 必须唱到“蹲下”或“站好”时,才能做蹲下或站好的动作。 :游戏结束后,应有放松动作,如绕圈散步等。 1123丨15丨1123丨15丨。 拉个圆圈走走,拉个圆圈走走, 1123丨4321丨7567丨11丨丨。 走走走走走走走走看谁最先蹲下。 小班音乐游戏教案吹泡泡篇八2.在游戏过程中逐步发现躲藏的规则,形成初步的自我控制意识。 3.能遵守游戏规则。 1.狼头饰一个;树、石头等背景四块。 2.熟悉歌曲,能跟随音乐做简单的模仿动作。 1.听音乐进活动室,引导幼儿熟悉“森林”场景。 “今天,兔妈妈要带你们去树林里玩,快跟上吧!” 2.复习歌曲《兔子和狼》,引导幼儿有感情地演唱。 “玩得真累呀,我们快来找一个小椅子休息一下。”请幼儿坐好。 “兔宝宝们,树林里漂亮吗?你们玩得开心吗?那我们一起来唱唱歌吧!” “一开始,我们在森林里玩开心吗?那可以怎么唱呢?”(笑眯眯地唱)“用什么声音唱呢?”(欢快)。 “狼来了时心里怎样?那该怎么唱?”(紧张、害怕,慢)“那我们把玩的时候的开心和狼来了时的害怕唱出来吧!” 3.了解游戏规则。“今天,兔妈妈又要带你们到森林里玩了。等一会儿,大灰狼来了可怎么办呀?躲哪里?”(启发幼儿想出躲到大石头、大树、房子后面。)” “那什么时候躲?歌里是怎么唱的?”(唱到“哎呀,狼来了”时)“那我们一起来试一试。”(一起唱“哎呀,狼来了”,做躲的动作。)4.完整游戏,进一步了解规则,(1)“那我们一起边唱歌边到树林里玩吧!”第一遍游戏时,请一名老师当大灰狼。 重点关注孩子们是否能分辨两种不同性质的音乐,并作出相应的动作和表情。以及是否有孩子在藏的时候是否有声音或动的。 围到教师身边讨论:刚才xxx为什么被大灰狼抓住了呀?(说话了、动了)“那狼来了应该怎么办呢?” “大灰狼的耳朵很灵,眼睛也很尖。那我们怎样才不会被大灰狼发现呢?” (2)第二遍游戏。 加深幼儿对游戏规则的理解。“天黑啦,兔宝宝们,我们快回家吧!”“刚才我们玩得可真累,休息一下吧。”幼儿回椅子随舒缓的音乐休息。 (3)说说游戏规则。 “刚才兔宝宝们躲得可真好,大灰狼一只兔子也没抓到,只好灰溜溜地走了。”“你是怎么做到不被大灰狼发现的呀?” (4)改变情节,增加游戏性,进行第三次游戏。 狼:“饿死我了,刚刚明明看到这么多小兔子,怎么一转眼就不见了!肯定是躲到大树和大石头后面了。哼,我把它们都拔掉,看你们还往哪里藏!”(狼拔掉两棵大树)引导幼儿讨论:这下可怎么办?如果我们出去玩的.时候再碰到大灰狼,我们该往哪藏呢?(鼓励幼儿积极想办法。肯定孩子不一样的想法。)。 “聪明的兔宝宝们,你们都想好躲的地方了吗?那我们又要去森林里玩喽!”游戏一次。“你刚才躲在哪里啦?” “其实,还有很多地方可以躲,不过,躲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躲到危险的地方。” 5.游戏结束,体验游戏快乐。 “兔宝宝们,你们可真棒,都没有被大灰狼捉住。大灰狼快要饿死啦!我们快到其他地方去玩吧!”随音乐边跳边退场。 小班音乐游戏教案吹泡泡篇九1、借助情境表演、游戏、记忆旋律abc乐段。2、熟悉乐曲旋律,能用身体动作表现小奶牛的动作。3、在结伴游戏时,愿意与同伴合作表演。 音乐。 一、音乐导入,听音乐a段。 1、手指律动: 师:伸出小手来,收回小手去。 有一个美丽的农场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小奶牛,奶牛妈妈每天早上都会带着小奶牛做早操。 2、幼儿随着音乐做早操,律动音乐。 师:小奶牛们每天早晨都会早早起床来一起做早操,她们每天锻炼什么身体,强壮极了。 二、听音乐b段。 1、师:有一个不好的消息传来:牛奶工来啦!农场里有个好吃懒做的牛,他每天什么都不做,每天都会来偷奶牛的牛奶喝。2、老师这里有一首小音乐,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3、小奶牛不会让他得逞的,让我们都来找找小奶牛们都在哪里? 师:有一只小奶牛想了一个好办法,它要变成一颗圆圆的石头,当牛奶工来的时候他一动也不动。 4、师:小奶牛们都变成石头一动不动,看谁会变成石头? 哎呀,本来可以有牛奶喝的,可是这下什么都没有了。 三、在听音乐c段,幼儿学变石头。 1、教师:小奶牛们,牛奶工已经走了,有了这个办法,牛奶工就不会得逞了,让我们一起来玩小奶牛这个游戏吧! 2、师:请幼儿先休息吧。 四、完整听音乐,幼儿学玩表演游戏。 师:你是小奶牛吗?老师试探小奶牛。 师:动的小奶牛就会被牛奶工取走自己的牛奶。 五、幼儿完整地表演做游戏。 1、第a部分:小牛乖乖们,要做操了。 2、第b部分:牛奶工来了,取牛奶,小牛们快快跑到合适的位置变成石头。 3、第c部分:牛奶工找奶牛,你是小奶牛变得吗?推一推小奶牛看他动不动。 4、小结:奶牛在变成石头的时候不管牛奶工怎么推怎么骗都要不能动,也不能发出声音。 6、师:听音乐,变成自己喜欢的东西,准备休息! 六、小结。 牛奶工没有找到牛奶,很饿,说好以后一定要做一个勤劳的人!小奶牛们给自己鼓励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