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设计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方案(汇总8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方案范文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设计篇一1、帮助幼儿了解自己害怕的事物,认识到勇敢的重要性。 2、通过各种脱敏训练使幼儿认识到变勇敢的方法。 绘画纸;蜡笔;垃圾筒或纸箱。 一、教师给幼儿讲述一件自己害怕的事情。 “昨天晚上,我在厨房里发现了一只老鼠。觉得好害怕呀!老师最害怕老鼠了,害得我一晚上都没有睡好觉。” 二、教师提问。 “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害怕的事情或东西?”鼓励幼儿大胆发言。幼儿轮流发言,互相讲解过去的经历,教师注意倾听。 三、教师提问。 “害怕好不好?这些东西真的‘很可怕吗?“你们想不想变得勇敢?” 四、师幼讨论。 “怎样才会变得勇敢?”幼儿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1、多学习知识,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了解某些小动物和我们人类的关系。 2、每天对着镜子说“我最勇敢!” 3、害怕时,自己对自己说:“我不怕、我不怕!” 4、勇敢地把自己害怕的事情告诉爸爸、妈妈或老师。 五、绘画活动。 1、利用绘画纸和蜡笔画出自己害怕的东西或事情。 2、画好后,老师请幼儿拿着自己的作品,老师问:“咱不怕?”,幼儿要大声回答:“心得体会我不怕!”。反复数次。 3、幼儿拿着自己的画排好队,前方放置一个垃圾筒或大纸箱。 4、幼儿将手上的作品揉一揉,把害怕的东西或事物包在纸里头。然后大家一起喊“一、二、三”,该幼儿将自己手中的纸团丢进垃圾筒或大纸箱,让幼儿大喊:“我不怕啦!”直至每个幼儿都投完为止。 六、老师组织幼儿说一说:“现在自己还害不害怕?”分享活动前后的心情改变。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设计篇二1、初步了解“生气”对人的影响,获得消除这一消极情绪的办法。 2、能关注自己的情绪,有积极调整自己情绪的愿望。 1、图片,ppt; 2、木偶; 3、关于各种消气方法的卡片。 意图:导入主题,了解生气是一种不良情绪。 1、小兔怎么了?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生气会让人怎么样? 3、小兔可能为了什么事生气呢?(联系生活经验)。 4、看一看、听一听,小兔到底怎么了? 意图:梳理经验,积累消除生气情绪的方法。 1、小兔生气的时候做了些什么?这样做有用吗? 2、怎样才能让小兔消气呢?(与木偶互动)。 3、看一看,小兔用了哪些办法消气?(幼儿分散观察图片,教师巡回指导)。 小结:深呼吸能使人冷静、放松;向关心自己的人说出生气的原因能得到安慰和帮助;想想别人的好,会很快忘记不高兴的事...小兔用了这些好办法,心里的气全消了。 意图:迁移生活,知道要保持愉快的情绪。跟着音乐玩游戏:如果生气你会怎么做。 小结:每个人都会有生气的时候,这很正常,重要的是你必须记住生气时该怎样做。希望大家快乐越来越多,烦恼越来越少,每天都有一份好心情。 活动反思:幼儿初步了解了“生气”对人的影响,也知道了消除这一消极情绪的办法。会关注自己的情绪,有积极调整自己情绪的愿望,也会调整他人情绪,知道妈妈生气了要哄妈妈开心。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设计篇三1、对全体孩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不断正确认识自己,增强调控自己、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孩子,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己,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己的能力。 3、要以面向全体孩子为主,个别辅导为辅,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进人课堂,在课堂教学中要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活动让孩子获得心理体验来改变自己的`观念。 1、加强高素质教师群体的培养;。 2、为了更好的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加强集体备课工作;。 3、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以面向全体孩子为主,个别辅导为辅。 4、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形成以心理健康工作室、各班班主任为主的以广大家长、全体教师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为孩子的身心健康做出努力。 教师方面: 1、每学期对教师进行三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培训。(形式不限,听讲座,看录像,观摩心理教育辅导课等等)。 2、上好健康教育课。 3、组建教师心理咨询志愿者队伍。 孩子方面: 1、教会孩子掌握几种放松心情的好方法。 2、设立师生互动交流版面。让孩子随时有表达和宣泄自己情感的地方。家长方面:与家长多沟通;针对部分家长组织一些培训。(形式不限,听讲座,看录像,观摩心理教育辅导课等等)。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设计篇四1、在游戏中认识日常生活中笑、生气、哭的情绪变化,并产生相应的体验。 2、学习用语言表达感受,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调节自己的情绪。 3、体验关爱、分享的快乐。 正确认知自己的情绪,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 1、材料准备:音乐,相关材料,三个大班幼儿。 2、心理准备:幼儿坐成半圆形。 1、游戏《找朋友》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通过游戏帮助幼儿熟悉同伴,拉近与教师、同伴的心理距离。)。 2、创设情境,引导幼儿体验感受情绪的变化。 (1)介绍三个大班幼儿,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通过创设情境让幼儿更直观的‘对这三种情绪变化的过程产生共鸣,帮助幼儿理解。)。 3、幼儿体验。 (1)尝试用语言去讲述自己的感受及情绪经验,并学学笑、生气、哭时的表情。 (2)引导幼儿讲述“生气、难过哭时可以做些什么?”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设计篇五在一次户外活动中,几个幼儿被刚取下的横幅所吸引,调皮的宝贝们拽着横幅跑来跑去,我没有制止而是静静的观察,发现越来越多的小朋友被吸引,并主动的参与进去。我在想,这些横幅每次用过之后就被堆积在角落,我们为什么不利用它做些有意义的事呢。因此,我决定以大红布为素材开展一些有趣的体育游戏。 我通过运用废旧的大红布让幼儿探索其玩法,可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通过体育游戏提高幼儿走、跑、跳、爬等动作技能;并让幼儿学会废物利用。 1、探索大红布的多种玩法,发展幼儿的身体灵活性。 2、进一步巩固跑、跳、爬、钻等动作技能。 3、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大红布数条、户外场地、沙包、线、黄带子。 游戏玩法及指导: 玩法一: 游戏名称:直线走。 适合年龄:3-5岁。 游戏目标: 1、发展幼儿走的动作技能。 2、练习幼儿的平衡能力及耐力。 游戏规则:双手侧平举,眼睛看脚底,沿着大红布的边沿一步接着一步向前走。 活动玩法: 1、将大红布平铺在地面上。 2、幼儿纵队站立于大红布一端。 4、走完的幼儿在起点排队重新开始游戏。 玩法二: 游戏名称:顶物走。 适合年龄:6岁。 游戏目标: 1、发展幼儿走的动作技能。 2、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及协调能力。 游戏规则:双手侧平举,将沙包放置头顶,在行走过程中不要让沙包掉落。 活动玩法: 1、将大红布平铺在地面上。 2、幼儿纵队站立于大红布一端,每人手持一个沙包。 4、如果沙包掉落,快速捡起沙包在最后一个幼儿后面排队继续向前行进直到到达终点。 5、到达终点的幼儿在起点排队等待下一轮游戏开始。 游戏三: 游戏名称:舞长龙。 适合年龄:6岁。 游戏目标: 1、发展幼儿的合作能力及反应能力。 2、发展幼儿走、跑的动作技能。 游戏规则:幼儿之间要保持距离,拽紧红布边缘。 活动玩法: 1、将大红布平铺在地面上。 2、幼儿纵队站立,选前两名幼儿当龙头龙尾,分别站立于大红布的两端,拽紧红布的四角。 3、其余幼儿站于红布下方,拽紧红布外侧边缘。 5、下一组游戏时,更换下两名幼儿当龙头龙尾,直到每个幼儿都体验此角色后游戏结束。 玩法四: 游戏名称:乌龟爬爬爬。 适合年龄:3-4岁。 游戏目标:发展幼儿爬的动作技能。 游戏规则:幼儿之间要保持距离,手膝着地爬。 活动玩法: 1、将大红布平铺在地面上。 2、幼儿纵队站立于大红布一端。 3、当听到开始口令时,幼儿一个跟一个手膝着地从红布一端爬向另一端。 4、一组完成后站起来,从红布外侧统一方向走回起点,鱼贯练习。 玩法五: 游戏名称:乌龟运粮食。 适合年龄:5-6岁。 游戏目标:发展幼儿爬的动作技能及平衡能力。 游戏规则:幼儿之间要保持距离,沙包放于幼儿背上,不让其掉落。 活动玩法: 1、将大红布平铺在地面上。 2、幼儿纵队站立于大红布一端,作为起点,每人手持沙包一个。 4、如果沙包掉落,快速捡起沙包在最后一名幼儿后面继续游戏,直至到达终点。 5、到达终点的`幼儿沿着红布外侧边缘统一方向走回起点等待下一轮游戏开始。 玩法六: 游戏名称:手脚着地横向走。 适合年龄:4-5岁。 游戏目标: 1、发展幼儿手脚着地横向走的技能。 2、练就平衡能力。 游戏规则:保持距离、不要碰到红布。 活动玩法: 1、将大红布平铺在地面上。 2、幼儿纵队站于红布一端,作为起点。 4、到达终点的幼儿起身从红布外侧统一方向回到起点,等待下一轮游戏开始。 玩法七: 游戏名称:双脚跳跃。 适合年龄:5-6岁。 游戏目标: 1、练习双脚跳的动作技能。 2、发展动作的协调性。 游戏规则:要求幼儿在起跳的时候必须双脚并拢起跳,不能单脚跳。 活动玩法: 1、将数条大红布平铺于地面,红布间应保持一定距离。 2、幼儿沿大红布最长的一边站成一横排,作为起点。 3、当听到开始口令时,幼儿双脚合拢跳过大红布。 4、跳完的幼儿从统一方向返回起点等待下一轮游戏开始。 玩法八: 游戏名称:夹沙包。 适合年龄:5-6岁。 游戏目标: 1、练习双脚夹物跳的技能。 2、发展动作的协调性。 游戏规则:要求幼儿双脚将沙包夹住,不要将沙包掉落。 活动玩法: 1、将两条大红布平行铺于地面,作为起点和终点。 2、幼儿在起点处面对大红布站成一横排,每人一个沙包。 3、当听到开始口令时,幼儿双脚夹住沙包连续向前跳直到终点。 4、跳完的幼儿从统一方向返回起点等待下一轮游戏开始。 玩法九: 游戏名称:跨跳。 适合年龄:6岁。 游戏目标: 1、增加高度练习跨跳的技能。 2、体验参与游戏的快乐。 活动玩法: 1、将数条大红布平行铺于地面,红布间保持一定距离。 2、幼儿纵队站立两列,请排头的幼儿当小老师,将大红布竖起贴于地面拽紧两端。 3、其余幼儿按顺序跨跳过红布。 4、跳完的幼儿按统一方向返回起点,准备下一轮游戏开始。 5、根据幼儿的情况可以随时增加红布的高度。 玩法十: 游戏名称:躲迷藏。 适合年龄:6岁。 游戏目标: 1、练习幼儿的反应能力。 2、体验游戏的乐趣。 游戏规则:要求幼儿根据大红布移动的位置做出正确的反应,并要始终躲在大红布下。 活动玩法: 1、将红布平铺于地面。 4、更换小老师,幼儿继续游戏。 玩法十一: 游戏名称:拔河。 适合年龄:6岁。 游戏目标: 1、体验民间游戏的乐趣。 2、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游戏规则:听到开始口令时才可以拔绳子、两队人数相等。 活动玩法: 1、给地上画3条直线,间隔为1米,局中的线为中线,两边的线为河界。 2、将大红布搓成绳子,在中间系一根黄带子作为标志带,下面悬挂一重物垂直于中线。 3、幼儿分两队站于绳子两端,人数相等。 4、游戏采取三局两胜。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设计篇六让心灵快乐飞翔。 5月20日-5月25日。 (一)国旗下讲话。 活动要求: 1.围绕“让心灵快乐飞翔”的主题进行国旗下讲话。 2.五年级部分学生《和你一样》手语操展示。 活动对象: 全体学生。 活动时间: 5月21日晨升旗仪式。 承办: 学校少先队、心理咨询室。 活动对象: 全校学生。 承办: 活动要求: 1.内容要求与心理学有关,积极向上;提倡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 2.作品要原创,不得抄袭,一旦发现取消评比资格。 3.作品规格:8开271mm×390mm(严格要求按规定规格作画); 4.作品正面右下角注明班级、姓名。 5.交稿方式: 每班至少上交3份到德育室。 6.截稿日期: 5月18日下午放学前。 7.奖项设置: 每个年级分别评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一名、三等奖一名。获一、二等奖的作品在“莲苑小喇叭”上展示。 (三)征文活动。 活动对象: 全校学生。 承办: 心理咨询室德育室《xx》编委会。 活动要求: 2.统一使用400字的作文纸,字数要求300~600字。 3.在文章结尾注明班级、姓名、座号。 4.交稿方式: 每班至少上交2份至校心理咨询室(教师办公楼四楼)。 5.截稿日期: 5月21日下午放学前。 6.奖项设置: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设计篇七活动目的: 通过比较小学与幼儿园生活的不同之处,让学生从情感上认识到自己长大了已经成为一年级小学生。 活动准备: 录制一段家长对孩子提出期望的录音,印制寄语卡活动过程: 2、对呀,学校中的时间安排和幼儿园完全不一样,还有许多和幼儿园不同的新鲜事。请你说说你在学校中感到新鲜、新奇的事吧。 3、和幼儿园生活相比,小学生的主要活动已不是游戏,而是学习,我们再也不能光凭兴趣做事,而要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本领。 1、刚刚成为了一名小学生,你的心里一定有着许多的感想和打算,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击鼓传球”的游戏,来说说你的心里话。这个游戏的规则是:请出一名同学负责击鼓,其他同学听到鼓声后开始传球,当鼓声停止时,球在谁的手里,就请捧球的那位同学按照黑板上的句式向大家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2、通过刚才“击鼓传球”的游戏,老师听到了你们作为小学生的心声。 1、在你们成为小学生的那一刻,你们的爸爸、妈妈对你们寄予了很多的期望。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位爸爸(妈妈)对他(她)提出的期望,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爸爸妈妈都对我们抱有很多的期望。 为了让孩子们尽快适应学校的环境,建议家长从以下三个方面帮助孩子: 一、提升孩子自信心。孩子刚从幼儿园转到小学,人生地不熟,容易产生自卑感。如,害怕自己的言语被别人取笑,害怕自己的成绩跟不上等,所以不敢与别人交往。另外,由于学生的性格有所差异,有的性格内向,有的外向,所以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问题。但是,只要老师、家长及时地多鼓励孩子,适度提升孩子的自信心,让其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就能克服其盲目自卑的心理。 二、鼓励孩子多与同学、老师交流,多参加集体活动,多结识新朋友。同时,家长也要多与老师保持联系,密切关注孩子情绪变化。 三、在家里,家长应多与孩子交谈,通过交谈,传授给孩子更多的社会信息及正确的指导思想,帮助其更快的适应新环境。节假日,也可多带孩子出去游玩,使其更深入地了解周边的环境。 课后作业: 请你回家问一问你的爸爸妈妈,他们对你有着怎样的期望?并请他们把对你的期望写在这张“寄语卡”上。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设计篇八1、在轻松的环境中敞开自己的心灵,快乐地交朋友,表达自己真实的心理想法。 2、在优美、浅显的语言中调整自己的心理行为。 从不同的班级选取若干名幼儿,他们相互间不是很熟悉。 一、轻松活动 ——营造轻松的心理氛围 (播放轻缓的音乐) 伴着轻缓的音乐,请小朋友随意找个位置,摆个舒适的姿势坐下来,闭上眼睛。 老师配乐解说: “让我们听着音乐,闭上眼睛,放松小手,放松小脚,让快乐来到我们中间吧。” “早上,太阳出来,阳光暖洋洋,好舒服!” “爸爸爱我,妈妈爱我,老师也爱我!我,是个快乐的孩子!” (请大家睁开眼睛) 二、游戏《找朋友》 ——主动与别人交流 小朋友面对面围成两个圆圈。不停地交换位置,用语言和动作认识新朋友。 1、师幼认识 2、幼儿游戏,相互认识 “想不想认识一下新朋友?” (1)讨论: 怎么认识新朋友呢? (2)游戏找朋友 “那我们来玩个找朋友的游戏,认识一下新朋友,好吗?” 一半小朋友围成圆圈站好,别一半小朋友去找朋友,老师用语言的 动作提醒小朋友问候、相互介绍。 (3)找个新朋友聊聊天。 3表达: “当你和新朋友说“你好”、拥抱朋友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三、游戏《树林散步》 ——关爱朋友、信任朋友 闭上小眼睛,让朋友牵着小手在“小树林”散步。 1、请一对小朋友先走走,随机问一下他们的感觉。(相信、放心、、、、、、) “小朋友,想到树林去散步吗?” 2、说一说感受 你闭上眼睛走,朋友牵着你的手,在“树林”散步,有什么感觉呢?” 3、全体幼儿伴着音乐在“树林”里散步。 老师随机表扬大胆不睁眼看的小朋友以及细心照顾朋友的小朋友。 4、小结: 相信你的朋友、帮助你的朋友,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四、游戏《跟我不一样》 ——勇敢地承认错误 老师说相反的话,跟老师说做相反的动作,如果错了,就举起小手,大声说:“对不起,我错了。” 1、跟老师说的相反。 2、跟老师做相反的动作。 随机表扬主动认错的孩子。 3、小结:勇敢地承认错误,做个诚实的好孩子,你会变得更快乐 五、游戏《马兰花》 ——尝试合作、体验合作的快乐。 1、游戏规则: 老师:三瓣花(幼儿三人一起抱做一团)。没有找到朋友的幼儿继续举起小手,大声说“对不起,我错了。” 2、幼儿游戏。 老师注意忽易忽难,最后让每个幼儿都成享受功的喜悦。 六、小结: 老师希望小朋友天天快乐,做个人人喜欢的快乐宝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