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口算除法教案三年级(优秀1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口算除法教案三年级篇一(一)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用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迅速地进行口算。 (二)培养学生认真口算和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理解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口算算理。 师:我们在二年级时学过了除数是一位,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算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简单口算。下面我们共同练习一下。 1.口算。(口算卡片)。 30÷320÷236÷3。 60÷3600÷684÷4。 80÷248÷4900÷3。 请一个同学说一说36÷3的口算过程。(30÷3=10,6÷3=2,10+2=12)。 2.填空。(投影出示)读题、口答。 (1)2是由()个1组成的。 (2)40是由()个10组成的。 (3)42是由()个10和()个1组成的。 (4)420是由()个100和()个10组成的。 一位数除两位数。 例1:口算42÷3。(板书)。 指名读算式:(42除以3)(3除42)。 提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把42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 师:请同学拿出自己的学具。(小棒4捆又2根)想一想,自己动手把4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怎样分,也可以两个同学商量一下。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分的。 老师逐行巡视,个别指导,做到心中有数,一会儿请同学到投影仪给大家摆。 实际操作的同学回答:把3捆平均分成3份,每份得到1整捆。剩下的1捆平均分成3份,不能得到整捆。(怎么办呢?)要把这1整捆拆开和2根合在一起,(是12根)平均分成3份,每份分到4根。 师:请发表不同意见,可以请不同分法的同学,也到投影仪上给大家演示。 同学们根据不同的分法,进行争论,各抒己见,最后统一到第一种为最佳分法。 师:哪位同学能把这种分法简单地用语言概括一下? (把42根分两次,先分30根,再分12根)。 师:现在我们来看口算42÷3,想一想,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两个同学互相说一说)。 请同学回答,老师写在黑板上: 42÷3=14想:30÷3=10。 12÷3=4。 10+4=14。 做一做:(投影出示)。 32÷2=48÷3=60÷5=。 学生独立完成,(给几个小黑板或投影胶片,订正时用)老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订正时,让学生说出口算过程,再说得数。 32÷2=1648÷3=1660÷5=12。 请检查一下口算是否正确,用什么方法? (可以用乘法进行验算)。 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 例2:口算:420÷3=。 请四人小组讨论一下,做这道题,怎样想?可以和例1(42÷3)联系起来思考。(被除数420,也就是42个十,除以3,商是14个十,也就是140)(板书:例2:口算420÷3=140)。 想:420是42个十。 42÷3=14。 14个十是140。 做一做: 450÷3=150560÷4=140900÷6=150。 说出口算过程,再说结果。 巩固练习: 1.直接写出得数,说一说口算过程。 38÷2=1975÷5=1554÷3=18。 380÷2=190750÷5=150540÷3=180。 2.投影出示,课本练习八,第2题。 请同学在书上填写,然后集体订正。 3.口算抢答: 口算卡片发给学生(小老师),由小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可以抢答(不必举手,得到允许)。 81÷3840÷7780÷338÷296÷8。 68÷465÷564÷487÷3650÷5。 640÷4920÷296÷470÷5960÷4。 4.读题、列式、口答。(投影出示)。 (1)被除数是84,除数是6,商是多少? 84÷6=14。 (2)7除910等于多少? 910÷7=130。 (3)把75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 75÷5=15。 (4)810里面有几个3? 810÷3=270。 (5)一个数的4倍是520,这个数是多少? 520÷4=130。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口算,这些口算内容,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同时又可以为后面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打下基础。加强这部分口算练习,有利于提高计算能力。 作业:看书第36页。练习八第4,5题。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在教案的设计上充分体现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理解口算的过程。使学生体会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的,沟通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大量练习,有利于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使新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 教学中教师还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口算和检查的良好学习方法和习惯。 分数乘除法知识点总结。 小学四年级数学《乘、除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教案。 排除法在高中化学无机推断题中的运用论文。 《感恩》教案。 《吆喝》教案。 口算除法教案三年级篇二教材67页例1、例2及“做一做”练习十六1-5题。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掌握除数是整百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提高口算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习惯.。 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用整百数除的口算方法。 引导学生总结用整百数除的口算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口算卡片等。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360÷6360÷9410÷10540÷60500÷10。 2.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是什么? 3.口答:500是多少个百?1300是多少个百?3200呢? 4.我们已经学过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今天我们来学习除数是整百数的口算除法,板书课题“口算除法”.(通过复习,一方面老师可弄清学生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口算方法的复习,为把口算规律迁移到除数是整百的口算除法做了铺垫。)。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例1。 (2)根据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你能推导出500÷100得多少吗?(学生思考)。 (4)再出示2400÷100,你能很快算出它的商,并说出你是怎样想的吗?引导学生口述2400里面有几个百,因为2400里面有24个1百,所以2400÷100=24(通过迁移,扩展和学生思考,发现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使学生自觉地学会用己有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 2.教学例2: (1)出示例21200÷400。 引导学生想:1200是多少个百?400是多少个百?12个百里面有几个4百? 使学生明确:因为12个百里面有3个4百,所以1200除以400等于3.。 (2)出示3600÷300。 教师启发学生,应该怎样想? 引导学生明确:36个百里有12个3百,所以3600÷300=12。 3.总结规律: (2)完成67页做一做(订正时,找两题说应怎样想)。 三、巩固发展。 1.68页第1题。 2.第3题找朋友练习(把第3题的算式和得数分别做成卡片分两组,每组10人,其中5人手拿算式,5人手拿卡片)。 五、布置作业:练习十六4、5题.。 六、板书设计。 例1:500÷100=5例2:1200÷400=3。 口算除法教案三年级篇三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 2、通过练习,巩固学生估算的方法。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类推、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1、口算。(你是怎样口算的?说出口算过程)。 2、口算。(完成教材第80页练习十三的`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老师讲评。 注意:第一行的乘法算式是第二除法口算的思考过程。 3、出示教材第80页练习十三的第2题。要求学生根据画面内容,口头编一道除法应用题。 想一想,该怎样列式?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应用题还要记住写答案)。 4、出示教材第80页练习十三的第3题。 提问:“限载40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学生编题,独立完成。 5、完成教材第80页练习十三的第4题。 6、完成教材第80页练习十三的第5题。 提问:“大约”表示什么?为什么这道题要用“大约”?(因为有的月份是三十一天,有的是三十天,还有的是二十八天或二十九天,为了计算方便,都取三十天,所以要用“大约”)。 学生独立列式,老师讲评。 7、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口算除法教案三年级篇四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掌握除数是整百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提高口算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习惯.。 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用整百数除的口算方法.。 引导学生总结用整百数除的口算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口算卡片等.。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360÷6360÷9410÷10540÷60500÷10。 2.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是什么? 3.口答:500是多少个百?1300是多少个百?3200呢? 4.我们已经学过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今天我们来学习除数是整百数的口算除法,板书课题“口算除法”.(通过复习,一方面老师可弄清学生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口算方法的复习,为把口算规律迁移到除数是整百的口算除法做了铺垫.)。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例1。 (2)根据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你能推导出500÷100得多少吗?(学生思考)。 (4)再出示2400÷100,你能很快算出它的商,并说出你是怎样想的吗?引导学生口述2400里面有几个百,因为2400里面有24个1百,所以2400÷100=24(通过迁移,扩展和学生思考,发现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使学生自觉地学会用己有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 2.教学例2: (1)出示例21200÷400。 引导学生想:1200是多少个百?400是多少个百?12个百里面有几个4百? 使学生明确:因为12个百里面有3个4百,所以1200除以400等于3.。 (2)出示3600÷300。 教师启发学生,应该怎样想? 引导学生明确:36个百里有12个3百,所以3600÷300=12。 3.总结规律: (2)完成67页做一做(订正时,找两题说应怎样想)。 三、巩固发展。 1.68页第1题。 2.第3题找朋友练习(把第3题的算式和得数分别做成卡片分两组,每组10人,其中5人手拿算式,5人手拿卡片)。 五、布置作业:练习十六4、5题.。 六、板书设计。 例1:500÷100=5例2:1200÷400=3。 2400÷100=243600÷300=12。 口算除法教案三年级篇五教学内容:第36页例3、“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七第6-10题。 教学目标:理解与表内除法相应的一位数除几百几十和几千几百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和类推等思维能力。 教学具准备:小黑板、投影片。 教学过程: 口算除法教案三年级篇六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的数(商是一位数)的口算估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和估算。 2.使学生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交流、讨论理解算理。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学情分析: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估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循序渐进的学习。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重点难点:掌握口算除法的算法;经历探索口算除法算法的过程。 【测试】复习旧知识。 1.口算,说出口算过程。 8÷2=15÷3=。 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可以想乘法算除法。 2.估算,说出估算过程。 83÷2≈118÷6≈。 ()()。 除数是一位数的估算方法:根据“四舍五入”法,把被除数看做与它接近的整十或整百整十的数,再口算出结果。 前面,我们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通过检验,老师发现同学们对于学过的.知识,都还有一定的记忆,这非常棒!老师也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经常把学过的知识,进行不断的整理和复习,这样不仅能把知识加深印象,而且会更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 【讲授】讲授新知。 1.猜一猜。6月1日是什么节日?(儿童节)。 2.学习例1.(1)。 师:瞧,老师手里拿着什么?(彩旗)学校有80面彩旗,每班分20面。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可以分给几个班?)。 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呢?(用除法计算,算式是80÷20)。 怎样口算80÷20呢?请大家分组交流、讨论,再互相说说口算方法。 a.由20×4=80,得出80÷20=4,(想乘法算除法)。 b.8÷2=4,得出80÷20=4(想表内除法算除法)。 学生讨论,你喜欢哪种方法?说说你的理由。 将单位及答补充完整。 3、想一想。83÷20≈80÷19≈。 4、练习。(我会算)。 60÷20=80÷40=。 62÷30≈80÷38≈。 (1)过渡:同学们,我们在口算除法的时候,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刚才我们顺利解决了分气球的问题,大家表现得非常棒。瞧,学校又买来了彩带,(出示情景图)你从图上了解到什么信息?请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 (学校买来120面彩旗,每班分30面,可以分给几个班?)’。 师:同学们,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在练习本上把算式写出来。 (用除法计算,算式是120÷30)。 师:怎样口算120÷30呢?同桌间互相交流,说一说。 a.12÷3=4则120÷30=4(把120看成12个10,30看成3个10.这里强调让学生进行说一说他的算法过程是怎么想的,揭示本课的的教学目标)。 b.30×4=120,则120÷30=4。 (2)将单位和答补充完整。 6、练习。 7、想一想。122÷20≈120÷28≈。 8、小结。 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可以想乘法算除法;也可以先不看数中个位上的0,想表内除法算除法。 除数是整十数的估算方法: 把两位数或三位数看作与它比较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整十的数再口算出结果。 【练习】巩固新知。 1、我会填。 (1)口算420÷60,想42÷6=(),所以420÷60=()。 (2)183÷20≈(),241里面大约有()个40。 (3)一个数的40倍是160,这个数是()。 2、我会做。 3、生活中的数学。 四年级255人去春游,每辆车限坐50人。要派几辆车呢? 【活动】课堂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你还想说点什么? 【活动】板书设计。 80÷20=4(个)。 (1)20×4=8080÷20=4。 (2)8÷2=4。 想乘法算除法想表内除法算除法。 口算除法教案三年级篇七1、出示60个小木棍。 观察:这里有几个小木棍?(学生数,并口答。)。 2、如果要把这些小木块平均分成3份,你打算怎样分?怎样列式?每份有多少?(学生实践操作,得出结论。)。 3、分好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分的方法合解雇。 4、如果不分小木块棍,我们又怎样口算60÷3能? 结合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这样算6÷3=2。 60÷3=20。 6、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 80÷460÷2。 (1)口算写出结果。 (2)说说口算方法。 口算除法教案三年级篇八听了邓老师的这节课,收获很多。 1、本节课是口算教学课,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来看,教师充分的挖掘教材,注重知识间的联系,落实学生的素质培养、注重学生的能力,面向全体、注重每个学生的发展。真正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 2、本节课体现了教师重视学生的口算教学和重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3、教师注重培养学生从主题图中找出数学信息并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针对数学问题自主探究规律,总结规律。能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学习,独立思考的前提下小组合作学习。 4、课堂教学中体现算法多样化,并能引导学生选择优化算法,整节课教师比较重视口算算理,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5、小组活动有效,分工明确。 6、邓老师说了一个“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后面的让学生照样子说一说,这个很好,从后面的学习中可以看出,学生根据这个就能自行总结口算的类型。 7、练习应该也很精彩。 建议:1、80÷20=4,邓老师说应用应该怎样写才完整呢,学生说加单位,邓老师应该在黑板上写出来。 2、每一类型的口算在学习过后应该及时巩固一下,我看到邓老师有设计,但应为时间问题没有呈现很可惜。 口算除法教案三年级篇九1、使学生学会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2、通过观察,操作,分析,比较理解整十数除的算理,提高口算能力。 3、利用多形式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促进思维条理化。 教学重点: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用整十数除的口算算理。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口算练习。 20×4=2×10=30×3=2×30=90×8=。 9÷3=6÷3=40÷5=36÷6=24÷6=。 2、看下面的数接近哪个整十数,写在()。 87≈()91≈()63≈()39≈()。 二.民主导学。 1、出示78页情景图。:瞧,我们学校买来了什么?你了解了什么?(生自由回答)。 生:我知道了学校买来了80个气球,每班分20个。 师:请大家根据这个信息,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 (可以同桌交流,稍后指名答)。 生:可以分给几个班? 师:好,谁愿意把这题完整地说给大家听听? 生:学校买来80个气球,每班分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 师:很好。请看大屏幕。(同时课件出现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生纷纷举手,可指名答)。 生:用除法计算,算式是80÷20。 (2)探索口算方法。 师:怎样计算80÷20呢?请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也可以小组之间交流、讨论,再互相之间说说口算方法。 (交流好后,汇报)。 (3)汇报,师评析。 生1:80÷20=4,我是这样想的:因为20×4=80,所以80÷20=4。 生2;对,80÷20=4。因为8÷2=4,所以80÷20=4。 生3:我同意他们的想法。 师:你们呢? 全班齐答:同意。 师:很好,他们的口算方法真不错。谁能说说他们各根据什么做题的? 生4:生1是想乘法做除法,而生2是想表内除法做除法。 师:讲的非常棒!(由此揭题,板题,并板书:口算除法)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中的口算除法。那么,大家喜欢哪种口算方法呢?把你喜欢的口算方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4)检验正误。(课件出现结果)。 师问:学校买来的气球可以分给几个班? 齐答:4个。 师:我们分的结果对不对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我们一起口答。那如果是60个气球,每班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40个?那分别又可以分给几个班呢?请你在数学本上试试。 (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检查正误,既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又渗透了学习习惯的培养。)。 2、教学例2。(出示课件)。 (1)情境中引出问题。 师:刚才咱们顺利完成了学校分气球的任务。大家表现非常好!瞧,学校又买了彩旗。你从画面上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请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 生:学校买来了120面彩旗,每班分30面。可以分给几个班? 师: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生:用除法计算,算式是:120÷30。 (2)探索、讨论口算方法。 师:怎样算120÷30呢?可以小组间交流、讨论,然后汇报。 (该例题的教学较上例题放得更开了,旨在培养学生用迁移类推的能力。)。 (3)汇报。 生1:120÷30=4,我想4个30是120,也就是30×4=120,所以120÷30=4。 生2: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因为12÷3=4,所以120÷30=4。 生3:我同意第一个同学的想法,教学反思《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生4:我同意第二个同学的想法。 生5:我觉得他们的方法都是对的。 师:你是怎样认为的? 生5:因为第一个同学的方法是想乘法做除法来计算的,第二个同学的方法是想表内除法做除法计算的。 师:说的很好。你还真善于总结。让我们一起来检查结果吧,看大家的做法对吗?(课件演示)。 3、小结。 同学们,在解决分气球和分彩旗的问题中,我们共同探讨了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的方法。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用乘法做除法或用表内除法做除法。 4、估算。 (1)探讨估算方法。 师:请大家看大屏幕。你们知道这几题的要求吗? 想一想:83÷20≈122÷30≈。 (80)(120)。 80÷19≈120÷28≈。 (20)(30)。 生:用估算求商。 师:请你选一题来试一试。将估算的方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这一环节,我放手让学生自主选题,并借助已有的口算与估算经验探索除法估算的方法,实实在在地把学生推上口算的主体地位。)。 (2)交流,并总结。 师:现在我们来交流交流。谁愿意说一说?说说你的口算方法。 (生纷纷举手)。 生1:83÷20≈4,我是这样想的,我把83估成80,80÷20=4,所以83÷20≈4。 生2:80÷19≈4,我认为19接近20,80÷20=4,所以80÷19≈4。 生3:122÷30≈4,因为我把122估成120,120÷30=4,所以122÷30≈4。 生4:120÷28≈4,我认为28接近30,而120÷30=4,所以120÷28≈4。 师:大家真不错,说的非常好。那么,谁愿意总结估算方法? 生: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估算时,先把不是整十或几百几十的被除数或除数看成整十或几百几十的数,再用刚才我们学会的口算方法算出商。 生:是,要看成和被除数或除数最近的整十或几百几十的数。 师:这样说就清楚准确了。大家同意他的观点吗? 生:同意。 (三)巩固练习。 1、小试身手。 “做一做”40÷20=143÷70≈。 360÷40=632÷90≈。 2、赠书活动。 生交流、做题,然后集体评订。 80÷20=4(个)。 想:20×4=8080÷20=4。 想:8÷2=480÷20=4。 想:一个班20个,两个班40个,3个班60个,4个班就80个。 答:可以分给4个班。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自主探究学会口算、估算的方法,能正确的进行口算、估算。 为了顺利突破本节课重点难点,我进行了精心设计,主要突出了以下几点: 1、情景的创设:口算题的内容枯燥平淡,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整堂内容串起来。融入了一个大的情景中,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参与意识。 2、算法的多样化。算法多样化是计算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的理念,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体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另外,无论是用想乘法算除法还是把除数转化为一位数的除法,对学生的后面学习都是有用的,所以特别对学生说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口算,学生学得轻松,又通过倾听和交流得到了发展和能力上的提高。 3、多方面的评价。本节课我从计算的方法、计算的速度、学习态度以及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等方面,都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了恰当的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充分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能动性,从而保证了学习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做得还不够好。值得引起我再次思考的是:如我在教80÷20的算法时,学生有提到同时去掉“0”的方法。这方法其实已经蕴含了“商不变”的思想,而此时这块内容学生还没学过,该如何讲解比较妥当我一直在思考。我当时用以后会学到来告诉学生。我想在学生碰到困难时,怎样引导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从模糊走向清晰?怎样把新知和学生的原有知识更紧密的联系、构通?是我本节课教学的遗憾。 口算除法教案三年级篇十1、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及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估算。 2、掌握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除法及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估算方法。 教学重点。 整十数除以整十数、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除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20×480÷47×30210÷7。 87≈63≈81÷8≈122÷4≈。 (2)20、50、120、150里面分别有几个十? 二、新课教学: 1、出示主题图(课件)。 (2)问:谁愿意把题目完整地读给同学们听?(指名学生读)。 (3)问: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你会列式吗?(指名学生说)。 (学生说了后,师板书:80÷20=)。 (4)问:你为什么会想到用除法呢?(指名学生说)。 (5)师:80个气球,每班分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就是看80里面包含了几个20,就可分给几个班。符合除法的意义。 2、探索口算方法。 (1)问:这道题是两个什么样的数相除呢?(指名学生说)(引导学生说出:整十数除整十数)。 (2)问:应该怎样计算呢?(同学之间交流、讨论,然后指名学生说)。 (3)师:方法一:想乘法做除法。 即4个20是80。 20×4=80。 80÷20=4。 方法二:想表内除法做除法。 8个十除以2个十得到4个1,就是4。 8÷2=4。 80÷20=4。 师:同学们都学得很认真,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中的《口算除法》(板书:口算除法)。 3、探索估算方法。 (1)师:同学们,学了整十数除以整十数后,小猴子也来凑热闹了,你看,他带来了什么问题?(指名学生列式,老师板书:83÷20≈)。 (2)问:哪个同学会解这题呢?(指名学生说)。 80。 4、巩固练习:(课件演示)。 此环节充分利用复习效应,让学生知道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 5、探索几百几十除以整十的口算方法。 (1)出示主题图:同学们,为了校运会开得更热烈些,福娃手工小组也来到了现场,你们看,他们制作了120面彩旗,每班分30面,又可以分给几个班呢?(指名学生列式:120÷30=)。 (2)问:根据前面的学习,你会怎样思考?(指名学生说)。 (3)师:根据前面的学习可知。 方法一:想乘法做除法。 即4个30是120。 30×4=120。 120÷30=4。 方法二:想表内除法做除法。 120里面有12个十。 12个十除以3个十得到4个1,就是4。 12÷3=4。 120÷30=4。 6、再探估算:122÷30≈120÷28≈。 (指名学生说)。 三、过关练习:每生半张练习当堂检测及课件。 [设计过关检测的意图是通过随堂检测,了解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师。 (1)口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先想被除数里面有几个十,除数是几个十,再根据乘法口诀,得出结果。 (2)两位数除法的估算:一般是把两位数看作与它比较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结果。 此环节的意在通过教师的梳理,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新知形成深刻的印象。达到加深记忆的作用。 五、阅读书本p78~p79,说说你的收获。 此设计的意图是通过练习,强化本节课所学的新知。 六、布置作业。 七、板书设计: 80÷20=4(个)120÷30=4(个)。 (1)想乘法做除法。 (2)想表内除法做除法。 口算除法教案三年级篇十一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口算的方法.。 理解用一位数除的算理,正确进行口算。 1.口答。 (1)24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84呢? (2)42个十,90个十各是多少? 2.口算: 36÷324÷230÷360÷6。 48÷484÷480÷290÷3。 出示主题图: 根据你的观察,你看看这幅图里面有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用你已有的知识解决途中提出的问题吗? 1、3次就能运完这60箱,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和你小组里的同学商量商量。也可以用你们手中的工具帮助你说明你的思路。 小组汇报:解题思路。 1、想口诀二三得六。 2×3=66÷3=2。 60÷3=30。 2、20×3=6060÷3=30。 3、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0。 60÷3=30。 第一个问题轻松解决,第二个问题也没问题。 2、王叔叔有600箱西红柿,他也运3次就运完了,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你是怎样计算的?小组里面说说。 600÷3=200(箱)。 3、李阿姨要运240箱黄瓜,也运3次,李阿姨平均一次运多少箱? 240÷3=。 这题如何考虑? 小结: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在计算时可以如何思考? 可以想口诀,还可以用以前学的乘法运算来思考,还可以用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解决。只要能正确的计算,什么方法都可以。 课堂练习:做一做。 知识介绍:除号的由来。 作业:练习三。 教学反思: 口算除法教案三年级篇十二《口算除法》是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节课的内容,它是在三年级的基础上了演化而来,是本单元知识的前提,很多学生都感觉到很容易。下面是我上这一节课的一些感悟。 1、重视计算的过程,允许学生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是计算教学的‘关键。教学时,我注意让学生主动探索口算方法,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过程,获得新的口算方法。在教学80÷20时,可以把它看成表内除法进行计算,学生使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我紧紧抓住了学生思维的盲点设疑,先通过小棒图让学生圈一圈,然后充分利用计数器,引导学生理解被除数和除数所带的计数单位相同,就能同时去掉一个0,既科学又形象,让计算有了新的路径。 2、以学生为主,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本课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动探索者。首先放手让学生自主尝试解决80÷20,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展示自己的思维,使每一位想说的同学都有机会去说。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法,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乐。接着,让学生自主计算150÷30以及估算。 3、一堂课引起我的再次思考:在学生碰到困难时,怎样引导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从模糊走向清晰?怎样设计练习更实效?怎样把新知识和学生的原有知识更紧密的联系起来,一堂课下来,如何轻松的让学生接收新知识。 1.教学中,口算的练习量不够,需要加大练习。 2.在备课时只是一味的为了备课而备课,忽略了备学生。教师除了要备教材外,还要“备学生”,“备方法”、“备设问”、“备心境”,通过正确的引导实现高效课堂、有效教学。 通过这节课口算教学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备课中学生的重要因素,以及思维的训练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点。同时涉及的都是计算题,应该让学生多一点训练。我们作为指导者就可以了。 口算除法教案三年级篇十三第34、35页例1、例2,“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七第1-5题。 理解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和一位数除几十几和几百几十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和类推等思维能力。 小黑板、投影片。 一、复习。 1.口算。 8÷44÷26÷3。 1.填空。 60里面有()个十, 800里面有()个百。 36里有()个十和()个一。 420里有()个百和()个十。 二、教学新课。 1.教学60÷3。 (1)学生摆出6捆小棒。把6捆小棒平均分成3份。 (2)把6捆小棒平均分成3份,算式怎么写? (3)说一说60÷3你是怎样想的? 指名说一说。 (4)除法算式有两种读法。再告诉学生另一种读法。 要求学生用两种方法齐读。(学生先读一读。再跟着读一读。)。 (5)小结。 口算几十除以几,可以想几个十除以几等于几个十,是几十。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600÷3。 让学生用两种方法读一遍。 学生按照上面一题的方法。可以怎样想得数呢? 指名口答。 把书上想的过程填写完整。 同桌互相说一说,600÷3要怎样想? (2)出示6000÷3。 想一想6000÷3要怎样想? 学生算出得数。 指名口答是怎样想的? (3)说一说600÷3要怎样想?6000÷3呢? (4)口算,并说一说想的过程。 4.教学例2。 (1)出示24÷2。 提问:24÷2表示什么意思? (2)用小棒把24平均分成2份,先怎样分,再怎样分,最后怎样得出是12? (3)口算24÷2先怎样算,再怎样算,最后怎样算? (4)指名说一说想的过程。 (5)学生口算。 5.教学试一试。 240÷2。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第1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做“练一练”第2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做“练一练”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五、课堂作业。 练习七第3、4、5题。 口算除法教案三年级篇十四教学内容: 第36页例1、2。 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用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的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口算,通过操作和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口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一位数除的算理,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沟通。 口算: 二、操作交流,探讨算法。 1.创设情景,研究例1。 (1)全班有42位同学平均分成3组做游戏,每组有几位同学?怎样列式? (3)小组互相交流分的方法。 (4)教师评价分的情况。 (5)教师演示分的过程。 (6)小组交流怎样口算。并汇报。 (7)教师小结方法。 (8)做一做。 2.运用迁移,学习例2。 (1)出示例2,指名列式。 (2)小组合作运用旧知识研究4203的口算方法。 (3)小组汇报。 (4)教师小结口算方法。 (5)做一做。 三、巩固与思考。 1.练习八第1题,先说再做。 2.第2提,先做再说。 3.第3、4、5题。 板书: 口算除法(一)。 423=144203=140。 想:303=10423=14。 123=44203=10。 10+4=14。 口算除法教案三年级篇十五1、知识目标:让学生充分认识估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广泛应用。 2、能力目标: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和意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数感,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灵活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掌握基本的除法估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除法估算。 难点:掌握基本的除法估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除法估算。 主题图、口算卡片、投影仪。 1、师出示口算卡片: 1800÷32400÷6250÷5420÷6。 2700÷9140÷7120÷65400÷6。 学生开火车直接说得数。看哪一组开得又对又快。 2、口答: (1)450除以9得多少? (2)被除数是8000,除数是8,商是多少? 1、出示主题图,引导观察。 上节课我们根据这幅图提供的信息提出了一些数学问题,并进行了解答。数学小精灵看大家学得很起劲,他也想提一个问题考考大家。 2、出示例2的问题。 大家看,小精灵提的是什么问题? (1)请大家单独读题。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124÷3。 (2)这个问题和我们以前提出的问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3)有没有这个词在计算的要求上有什么区别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课题:除法的估算。 (1)根据以前学习过的有关估算的知识,你会估算124÷3吗? 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互相交流。 (2)生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估算的过程。 (3)谁来总结一下我们刚才是怎样对除法进行估算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取被除数的近似数;除以除数;算出结果。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提问:要分多少个桃?平均分成几份?求什么?怎样理解“大约”两个字? (3)列式。 (4)思考:怎样求出平均每筐大约装多少个? (5)集体交流。 (1)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叙述估算过程。 (1)学生独立完成。 (2)指名说估算过程。 (1)学生独立完成。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估算,直接说出估算结果。 你对除法的估算有什么想法? 口算除法教案三年级篇十六2.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迁移类推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理解除数是整百数的口算除法的算理,掌握口算方法,正确口算除数是整百数的除法.。 正确熟练的口算除数是整百数的除法,提高口算能力.。 复习准备: 1.说出下面乘法算式的意义,并口算出结果.。 3005=(3个500是多少)。 7800=(800个7是多少)。 你能根据这两个乘法算式,试着说出两个除法算式吗?说说每个除法算式的意义.。 15005=(把150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 56007=(把5600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多少)。 1500300=(1500里面有几个300)。 5600800=(5600里面有几个800)。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这样的口算除法.(板书课题:口算除法)。 尝试探索: 1.以前我们学过什么样的口算除法?请举例说明.。 在学生举例之后,教师举例:20xx27093202545050。 说一说这些算式的意义,你是怎样口算的? 归纳: (1)看被除数里面有几个除数.。 (2)被除数与除数末尾都有一个0,先不看,直接用0前面的数相除.。 2.这样的除法你还能举出几个例子吗? 3.在学生举例的基础上,教师出示例4、例5(如果学生中出现了这样的例子,就可以用学生中的例子作例题.)。 500100=2400100=1202500=3600300=。 这些题目与刚才的题目有什么不同?(除数是整百数)。 这些除数是整百数的除法又该怎样进行口算呢?(教师补充板书课题)。 4.独立试算这些题目,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500里面有几个100;2400里有几个100;12个百里面有几个4百;36个百里有几个3百.)。 5.用你找到的方法口算: 7202500=4500500=1202500=2800400=。 1.通过口算刚才的题目,你有什么发现? 当被除数与除数都是整百数的时候,口算的方法与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一样.。 把被除数与除数分别划去末尾的两个0,用0前面的数相除.。 1.同桌之间互相出几道这样的‘口算题目,练一练.。 2.7001008004005500500。 40010054006002400200。 上面的口算对吗?为什么? 35000500=7。 4.列式计算: (1)3600是400的几倍? (2)3800与800的差是600的几倍? (3)945里减去多少个300后剩45? 1.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 有什么问题?学生质疑解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