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纸的发明教案第二课时(大全8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纸的发明教案第二课时篇一造纸术发明时期于汉朝西汉时期,改进时期于汉朝东汉时期。它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中国古代造纸术的起源同丝絮有着渊源关系。东汉元兴元年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他用树皮、麻头及敝布、渔网等原料,经过挫、捣、炒、烘等工艺制造的‘纸,是现代纸的渊源。 2、指南针。 指南针古代叫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的磁针,磁针在天然地磁场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转动并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南极指向地理南极(磁场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 3、火药。 火药顾名思义,可由火花、火焰等引起剧烈燃烧的药剂。据记载在春秋时代的中国就已经用于民间民生应用,范子计然说“硝石出陇道”。火药的发明是人们长期炼丹,制药实践结果,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4、印刷术。 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朝,并在唐朝中后期普遍使用。宋仁宗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虽然出现活字印刷术,但并未普遍使用,而仍然是普遍使用雕版印刷术。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印刷术先后传到朝鲜、日本、中亚,西亚和欧洲地区。 纸的发明教案第二课时篇二1、认识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2、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和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ppt课件;奥运会相关视频。 1、谈话:我们是哪国人?你知道我们中国有多少年的历史吗? 师:我们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这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不仅产生了许多伟大的科学家,我们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还创造了领先世界的四大发明。今天,老师就带小朋友们来认识一下我们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出示汉字:四大发明) 2、认识造纸术 讲解:纸是我们中国人最先发明的。在没有纸以前,人们看的书是用刀把字记得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叫甲骨文。可龟甲、兽骨都不好获得,且刻字很不方便,一块龟甲上只能记得几个字。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把竹子、木头劈成狭长的小片,再将表面刮平,用毛笔蘸墨把字写在这些竹片上,串起来成书,叫竹简。这种书,写、看、携带都非常不方便。与此同时,还有一种书写材料叫缣帛。帛是用蚕丝制作的,只有达官贵人才能用,普通人用不起。它虽然轻便也容易携带,但却不能广泛使用。 提问:蔡伦造纸之前人们用什么写字?蔡伦是用什么东西造纸的?他是怎样造纸的? 看图片,进一步了解蔡伦造纸的过程。 小结:在蔡伦造纸术的基础上,我们更进一步地改进了造纸技术,现在我们用的纸又光滑又洁白,种类又多,都要感谢这项伟大的发明。(出示汉字:造纸术) 3、认识印刷术 提问:小朋友看的书上面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字,这些字是怎样出现在书上的呢? 讲解:在纸出现后的很长时间里,书上的字还是靠人们用手抄写的。抄一本书很费劲,速度也非常慢,往往需要几天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后来人们在印章启发下,发明了雕版印刷。(出示印章,图片)即在木板上刻上反字,涂上墨,铺上纸,再用刷子轻轻一刷,字就在纸上了,比手抄方便多了。 提问:刚才介绍的是什么技术?谁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小结:活字印刷术是我们人类发明史上的又一大进步。(出示汉字:活字印刷术) 4、认识指南针 提问:人们出去旅行或在海上航行时,如果迷失了方向该怎么办? 出示指南针,你知道它有什么用吗?它是谁发明的? 讲解:我们中国古代人民发明了指南针。(出示图片)最早的指南针是用磁石做的,像一把大勺子,放在光滑的铜盘上,不论勺子怎样转动,只要一停下来,勺把总是指向南方,我们把它叫做司南。后来人们用人造磁铁做成了指南针,用来为在大海中航行的船只指明方向。人们带上它就再也不会迷路了。 体验:幼儿拿指南针站在不同方向,看看指针都指在哪里?(出示汉字:指南针) 5、认识火药 提问:小朋友放过鞭炮吗?鞭炮为什么会响呢? 讲解:鞭炮里有一种东西叫火药,和火一接触就会发生爆炸。少量的火药燃烧会发出轻微的响声,而大量的火药被点燃就会产生很强的破坏力,比如解放军叔叔用的枪、炮、导弹等都要用到火药。火药也是我国古代人民发明的,唐朝的时候人们已经用火药造火枪、火炮等武器了。 6、谈话: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这四大发明都是我们中国最先发明的,比其他国家早了很多年。它们在世界上都非常地有名,2025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四大发明就被以独特的形式展现出来。 播放奥运会开幕式上有关四大发明的视频,幼儿进一步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及中国人民的智慧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纸的发明教案第二课时篇三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贝尔研究和发明电话的过程,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4、在阅读中想像贝尔搞实验研究的艰苦状况,懂得科学探索之路是伟大而艰苦的。 5、说一说电话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重难点、关键。 1、了解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 2、在学文中体会贝尔热爱科学,刻苦钻研,勇于实践的精神。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观看实物,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电话:同学们这是什么? 2、它有什么作用呢?(指名问答)。 3、教师:电话是亚历山大・贝尔在1876年设计成功的。 4、学生出示资料,介绍亚历山大・贝尔。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导读:那么电话是怎么发明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电话的发明》。 2、教师出示有关阅读要求。 (1)画出本课的生字词。 (2)找出文中你不理解的词语。 (3)课文中哪些自然段具体介绍的是电话的发明过程。 3、检查反馈生字学习的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读一读。 (2)教师强调部分生字在读音和书写上的要点。 (3)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4)用生字组词练习。 (5)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学生读一读。 4、反馈不理解的词语,联系课文内容或是查词典,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偶然、哭笑不得、顿时、喜不自禁)。 5、读课文。 三、弄清文章的条理。 1、指名反馈:哪些自然段具体介绍的是电话的发明过程。 2、让学生按起因、发展、结果把发明电话的过程分成三层。 3、指名反馈。 起因:产生发明电话的‘新奇设想。 发展:具体写贝尔经过艰苦的实验、研究、发明电话的过程。 结果:电话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四、感情朗读课文,熟读课文。 一、巩固旧知,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 2、全班读一读。 3、指名分段读课文。 [1][2]下一页。 二、提纲导读,合作学习。 1、贝尔决定发明电话是受什么的启发? 2、课文讲了贝尔发明电话的几件事? 3、互相讨论,说一说贝尔是怎样研究和发明电话的? 4、说说贝尔是一个怎样的人? 5、学了这篇课文,你们的心里有什么感想? 三、反馈交流,理解课文。 (一)了解起因,感悟发明在于大胆地设想。 1、指名反馈:贝尔决定发明电话是受什么的启发? 2、指名读课文第2自然段,其他思考:从中你们想到了什么? 3、指名反馈。(引导学生体会一切的发明创造来自于生活,源于人类大胆的幻想。)。 (二)体会实验的艰苦,贝尔的执着。 1、指名反馈:课文讲了贝尔发明电话的几件事? (1)一次实验失败,贝尔哭笑不得。 (2)拆船板做音箱。 (3)硫酸溅到人腿。 2、从这几件事情中,你觉得发明的过程是怎样的?你们是从哪些具体的语句中体会到的? 3、引导学生从关键的语句中体会实验的艰苦,人物的精神。 教学建议: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教师根据具体的句子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 例如:“经过两年的艰苦实验,他们终于做好了一台电话样机” (1)引导抓关键词语,说说自己的体会。 (2)鼓励想像,说说他们两年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3)感情朗读。 四、总结全文。 1、指名反馈:贝尔是怎样研究和发明电话的? 2、指名反馈:从发明的过程中你觉得贝尔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学生结合课文的内容自由发言:坚持不懈、热爱科学、大胆想像、敢于实验探索。)。 五、拓展延伸。 1、小组交流:说说电话给人们带来了什么便利? 2、集体交流、反馈。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移动电话的发展给人们带来的方便,从而鼓励学生不断地努力,争取科学上的再进步。 附板书设计。 两年发明电话。 设想。 偶然受启发发明电话。 (艰苦)。 一次实验失败(多次失败)。 拆床板做音箱・・成功。 拆床板做音箱。 硫酸溅到腿上。 贝尔:坚持不懈、热爱科学、大胆想象、敢于实验探索。 上一页[1][2]。 纸的发明教案第二课时篇四大班教学计划《四大发明》反映了适用于大班的以科学为主题的教学活动,使孩子们能够准确地讲述中国古代的四种古代发明,解释其用法,了解古代中国的四种古代发明,并能够自己成为中国人。感到自豪,看看带有反思性教学计划的《四大发明》幼儿园班级。 1、能够理解和理解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 2、可以准确地说出中国四大发明,并解释其用途。 3、以中国人为荣。 4、培养动手观察和操作能力,并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让孩子们学习最初的录音方法。 各种纸张材料;鞭炮的照片;指南针的图片,一些书。 1、介绍不同材料的纸张,并讨论纸张的用途。 老师:这些是什么?他们都一样吗?他们的作用是什么(通过视觉和触摸)? 2、设置问题。 (1)为什么世界上有纸?纸张是怎么来的? (2)谁是最早发明造纸技术的人? 3、展示鞭炮的照片。 老师:这些是什么?他们在做什么? 4、展示指南针的图片。 老师:有孩子知道这是什么吗?你能告诉我们这是干什么的吗? 5、展示为此活动准备的所有物品。 老师:这些书和纸有什么区别?(有些纸是空白的,有些是图纸和文字。)这些文字在顶部如何显示?是写的吗?(已打印。)。 6、摘要。 师:我们在中国古代有四项发明:造纸,火药,指南针和印刷。 老师:请让孩子们回家测试父母,看看爸爸妈妈是否知道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如果您不知道,请孩子们告诉父母。 整个活动结束后,我觉得仍然有很多缺点。四项发明的介绍还不够。与儿童生活的紧密关系,例如“造纸”和“印刷”,应集中在详细的介绍上。应该简要介绍寿命更长的“指南针”和“火药”。在准备教具时,除了使用图片教学外,还应以实物形式展示可以收集的材料,以便儿童可以从各个角度和多个角度观察和感受。 纸的发明教案第二课时篇五1.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知道我们的先人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杰出的贡献。 2.学生感受四大发明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振兴祖国的热忱。3.培养学生自主搜集资料、通过分析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前准备:师生课前利用各种手段(杂志书籍网络等)共同搜集一些四大发明的图片、文字资料。 一:谈话导入,分组探究。 1.师:今天我们学习第三单元第二节科技推动社会进步让我们先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说起把。 2.请问你们知道四大发明都是什么吗? 3.对,这就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大屏幕出示图片)那今天我们就走近四大发明主要从它们的发明过程、优点、贡献等方面详细的来了解一下这四大发明吧! 4.下面我们来进行研究性学习,找一个同学来读一下我的学习要求。(大屏幕出示)。 5.拿出桌上关于介绍四大发明的材料,选择你们最喜欢的一种进行研究吧。 二、汇报阶段。 师:关于造纸术那个小组研究的?能先说一下他的发明过程吗? 2.生回答完师出示补充图片。 3.说到造纸术就读得不说道蔡伦谁能来介绍一下蔡伦的故事?(出示蔡伦照片)。 4.那蔡伦发明的纸和以前人们用的甲骨、木牍、竹简、帛比有什么优点呀? 5.哦,书写便利,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布和木片,咱们来试一下在它们上写字是个什么感觉好吗?(要求:在组长的带领下在材料上写下你的姓,并同组内同学讨论一下自己的感受。)。 6.说说感受。 7.纸除了易于书写外还有什么优点呀?(便于携带)。 8.来看一下下面两个资料。(东方朔、学富五车)。 9.据调查一本品社书重0.25千克,如果写在竹简上大约要用1000片,10公斤重。那你想一想我们要是在古代上学,装书的可能就不是书包而是车了,那我们都可以说自己是学富五车了呀! 12.那活字印刷术又是怎么回事呀?(大屏幕介绍)活字印刷术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呀?(活)。 13.下面咱们来做个小游戏看看活字印刷术到底怎么个“活”法,好吗? 14.请将下面几个字组成一句话,看谁组得多。(我你爱中国)。 15.你能体会出活字印刷术有什么优点吗?(出示:省时、省力、省钱)。 16.这种印刷术先后传入了许多国家,为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那你们知道我们现在用的课本是用怎样的排版和印刷方法印制出来的吗?完全要感谢这个人(出示王选照片)他发明了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将光、电和电脑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大大提升了印刷质量,也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 17.四大发明我们研究完了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还剩下什么? 18.指南针是哪个组研究的?来说一说好吗? 19.指南针的作用是什么呀?(出示指南针图片)。 21.出示表格,大家仔细观察表格中的内容,从中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22.这些成就的获得都离不开指南针,正如李约瑟所说:“中国传出的指南针激发了西方人探索外部世界的热情。” 23.四大发明还剩下一个,什么呀?——火药。 24.提到火药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25.哪个组研究的?来讲一讲吧。火药是由什么人发明的? 26.用于武器制造(出示古代武器图片)。 27.其实现代火箭发射的原理就是最初的火药。(出示火箭发射图片)。 28火药现在正以全新的面貌在军事和国防科技领域发挥着作用。 三、知识提升。 1、四大发明我们了解过了,老师曾经在网络上看到有人这样说:“你同意给四大发明按作用大小排序吗?为什么?(小组讨论)。 2、是啊,四大发明各有各的优点都在为世界和人类做着自己应有的贡献,再给他们排序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3、面对四大发明以及它们的发明者,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呀? 4、正如培根所说:“中国的四大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都改变了。” 5、其实中国的发明远不仅于此,古代的先贤智者在方方面面为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比如李时珍、张恒、祖冲之等等,那真是说都说不完。我们足可以说我们要“为祖先而骄傲!” 四、思考领悟。 纸的发明教案第二课时篇六中国历史博大精深,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做出了贡献,其中四大发明是我国一个重要象征,在孩子的历史学习中,需要让孩子掌握这些灿烂历史。下面,通过一个精彩的社会活动,更好的认识中国的四大发明。 1、了解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知道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加深对祖国文化的认识,知道中国人是聪明勤劳的,激发民族自豪感。 3、体验创造的乐趣,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1、教学挂图。 2、请幼儿收集各种各样的纸,举办“纸的展览会”。 3、印刷厂印刷的录像。 4、指南针。 教师: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它们分别发明于哪个朝代?是谁发明的? 1、造纸术真有趣。 (1)参观“纸类展览会”。 (2)感知纸的特征,帮助幼儿回忆和扩展自身的经验。 启发讨论:你们带来了什么样的纸?它们有什么不一样?(让幼儿感知纸有厚薄,有光滑和粗糙,有颜色和光亮度不一样等多种特征)。纸可以做什么用?(如:书写、印刷、包装、做纸盒等)。 (3)引导思考:你知道纸是怎么来的‘吗? 2、神奇的火药。 (1)教师:你看过烟花吗,是怎么样的?你知道美丽的烟花用什么做成的吗? (2)我国在哪个朝代就发明了火药? (3)火药在生活中有哪些用处呢? 3、指南针作用大。 (1)你们坐过船吗?为什么船能在大海上航行而不会迷失方向呢? (2)出示指南针并提问:我国在哪个朝代就发明了指南针?(战国时期)。 (3)你知道指南针最先是什么样子吗?现在又是什么样呢?(指南针最先用的材料是用天然磁石磨成的,现在我们是用人工磁铁,把磁针和分方位的盘装在一起,也叫罗盘针。)。 (4)请你谈谈我们生活中的哪些地方需要用到指南针? 4、印刷术真方便。 (1)怎样才能让大家都有一本书看?许多相同的图书是怎么来的? (2)我国古代印刷方法是怎么样的?现在的印刷有哪些主要步骤呢?(排版一校对一上色(印刷)一装钉。)。 (3)播放印刷厂印刷的录像,体验印刷过程。 (4)印刷术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 小结:小朋友要从小学好本领,长大发明比现在还方便的印刷方法。 活动延伸:请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尝试做一件小发明。 :资源介绍。 指南针:指南针是利用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而制成的一种指向仪器,有多种形体。早在战国时期,中国先民已用天然磁石制成指示方向的司南之勺。三国魏时,马钧利用磁铁和差速齿轮制造了能指示方向的机械装置——指南车。宋代科学家沈括在其《梦溪笔谈》中记载了制作指向用的磁针的方法。后来,又发展成磁针和方位盘联成一体的罗盘。 造纸术:中国商代用甲骨,西周用青铜器,春秋时则用竹简、木牍、缣帛等作为记事材料。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他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植物原料,经挫、捣、抄、烘等工艺制成的纸,人称蔡侯纸。 火药: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炼丹术。在唐宪宗元和三年(808)以前便已发明了火药,并在五代末北宋初用以造出纵火用的火药兵器。 印刷术:宋代,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它是用胶泥刻字,每字一印,烧后制成字印。将一颗颗字印排列、镶嵌于铁板之上,经烧烤、压平等工艺制成印版后,便可印刷。印版上的字印可取下反复使用。继泥活字后,中国人又相继发明了磁活字、木活字、锡活字、铜活字等印刷方法。 纸的发明教案第二课时篇七2.知道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3.萌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和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1.收集有关四大发明的图片、动画,教师教学资源《四大发明》(视频),教学挂图《四大发明》。 2.指南针,收集的各种印章以及各种瓶盖、树叶、背面有纹路的瓷砖等材料。 1.谈话引出课题,可提问:你知道我们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吗? 2.结合视频或挂图,引导幼儿认识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1)造纸术:了解纸的简单制造过程,知道蔡伦发明了造纸术,要节约用纸。提间:最早人们是用什么记录文字的?纸是怎样制造出来的?谁改进的造纸术。 (2)请幼儿玩数字印章的游戏,体验数字印章的效果,初步了解印刷术的原理。然后讲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故事,了解印刷术的用途。 (3)知道我国是最早使用火药的国家,烟花爆竹是用火药做的。我国的烟花爆竹品种最多、花样最美,但燃放烟花爆竹对空气有污染,要遵守各地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并要注意安全。 (4)观看图片,了解指南针在生活中的用途。 3.分组游戏,体验四大发明的原理及用途。 (1)请幼儿操作指南针,在教室里寻找哪儿是“南”并站在相应的地方,鼓励幼几不断改变自己所站的位置,发现指南针的变化。 (2)运用收集的各种印章、瓶盖、树叶、背面有纹路的瓷砖等材料印画,观察发现阳刻和阴刻的不同。还可以引导幼儿找找教室中哪些东西是凸起来的,哪些东西是凹下去的,让幼儿尝试凸凹的印刷效果。 (3)请幼儿自主探索各种纸张,认识它们的名称和用途,了解纸的重要性。 (4)观看视频,发现火药制作的礼花的美丽多彩,了解火药的威力及危险性。 4.谈话: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这四大发明都是我们中国最先发明的,比其他国家早了很多年,它们在世界上都非常有名。 20__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四大发明就被以独特的形式展现出来。播放奥运会开幕式上有关四大发明的视频,让幼儿进一步感受中国博大的文化及中国人民卓越的智慧,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纸的发明教案第二课时篇八1、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思考生活中的问题是发明创造的源泉,培养自觉实践、大胆创新的好习惯。 一、导入新课。 二、自学。 出示自学提纲: 自由读课文,思考: 这篇文章主要讲谁发明万能胶水?他是怎样想到要发明万能胶水的?他是怎样做的? 三、反馈。 1、指名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2、交流自学提纲的问题。 引导学生理解:聪聪是在遇到很多困难的情况下想到万能胶水的,他为此做了深入的研究,收集了很多的资料,设计了很多方案并精心地做了不少实验。 启发学生认识到聪聪在发明过程中,十分认真。 (小组议答一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弄清:尽管这种胶水暂时无法使用,但这只是无法解决到它自身出的‘问题,这正说明这种胶水是万能的,而且效果极好,因此,电视新闻这样报道。 四、总结。 从这个故事中,你们想到些什么?你认为聪聪的想法最终能够实现吗?为什么? 五、布置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或小伙伴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