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李白的诗歌有哪些(汇总10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李白的诗歌有哪些篇一作者:李白。 未洗染尘缨,归来芳草平。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地冷叶先尽,谷寒云不行。嫩篁侵舍密,古树倒江横。 白犬离村吠,苍苔壁上生。穿厨孤雉过,临屋旧猿鸣。 木落禽巢在,篱疏兽路成。拂床苍鼠走,倒箧素鱼惊。 洗砚修良策,敲松拟素贞。此时重一去,去合到三清。 李白的诗歌有哪些篇二西域乐舞东传之后不仅把唐代乐舞艺术推向一个高峰,而且对唐诗宋词元曲的创作也起到催化作用。具有极高艺术情趣的唐代诗人以敏锐的眼光捕捉到这一外来的事物,引发出他们的创作热情:一大批描绘西域乐舞诗应运而生。 李白诗歌中的西域元素是历来研究者关注的热点之一。西域风光、西域歌舞、西域服饰、胡客、胡姬、胡马、胡雁、胡鹰、胡床、胡麻色彩各异的西域元素,都曾出现在中。经笔者粗略统计,李白作品中,涉及西域风物的诗歌高达45首之多。他在诗歌中表现出对西域由衷的向往与喜爱,寄寓着对边疆民族气质的欣赏与赞叹以及对边塞安定统一的向往。终其一生,西域在李白的心中、诗歌中都积淀了极为重要的意义。关于李白出身,历来众说纷纭。郭沫若曾认定李白生于碎叶,李阳冰的《草堂集序》中说李白陇西成纪人,中叶非罪,滴居条支,易姓与名。这一说法比较普遍。李白祖籍陇西成纪隋末多难,一房被窜于碎叶。那时中原大乱大业末,华民多奔突厥。李白的先辈流徙到西域,也将汉文化带到西域;同时也接受西域文化的影响,甚至与西域人通婚。由此可见,在李白身上很可能有西域人的血缘,而且接受西域文化的影响。证据之一便是李白通晓西域梵语。范传正说李白在翰林院时论当世务,草答蕃书,辩如悬河,笔不停辍。李白也说鲁编如玉霜,笔题月支书。 盛唐时期,胡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商业发达,城市经济繁荣,文学重心移向都市。都市生活呈现出两个基本特征,一是音乐的昌盛;一是乐工歌伎的增长。以西域乐舞为表现客体的作品。首先,有西域之乐器、乐曲。唐诗中出现的古代乐器名目众多:琵琶、筝、横笛、箫、琴、笙等,《旧唐书音乐志》载自周隋以来,管弦杂曲将数百曲,多用西凉乐,鼓舞曲多用龟兹乐。其曲度皆时俗所知也,惟弹琴家犹传楚汉旧声。在李白所作涉及乐器声音的诗歌中,笛声值得注意。笛其元出于羌中,属西域乐器的一种。李白作品中写笛之作共有五篇《春夜洛城闻笛》《金陵听韩侍御吹笛》《观胡人吹笛》《情溪半夜闻笛》《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司马将军歌》等。西域乐曲东来,不仅是形式上的文化融合,它与中原传统的人文情怀也紧紧相连。前所举笛之例即为典型:笛声悠扬,诗人很容易将其作为抒发思念之情的载体,这样,笛声就成了特定情感的符号。其次,有乐舞之场面。李白诗歌不仅注重听,同样注重视,视听结合才更具韵味。李白作品中的西域乐舞场而众多,如伏拜祝千岁寿,周舍为之辞,描写西域胡人进献祝寿之乐舞情景的《上云乐》;描写西北边疆少数民族舞蹈青海波舞的《东山吟》;以及描写当坊笑春风之胡姬的《前有蹲酒行二首》(其二)。再次,有佛音与梵曲。佛教音乐即于佛寺中进行的唱诵仪式活动,如《庐山东林寺夜怀》,绘写了天香生虚空,天乐鸣不歇为典型的净土音乐场景。任半塘说:弄婆罗门一体,今但知《舍利弗》戏为最早。此原梵戏,今日关于此戏之我国资料,厥为乐曲《舍利弗》与《摩多楼子》二调,而此二调之传辞则以李白之作为最早。 李白诗歌当中提及的西域胡人、胡姬、名物、地名等,是表而可观的文化互动,而西域文化尤其是西域歌舞在灵魂、精神、气质上对李白的吸引则是本质上的影响、深层次的融合。 3.1西域乐舞与诗歌节奏。 西域乐舞中新奇的旋律和关妙的韵味,在创作中反映出来。葛景春认为李白的一些长篇乐府歌行和盛唐的一些大曲、法曲一样,其结构布局、节奏的韵律,纵横开阖,富于变化。例如,著名的《蜀道难》一诗,就是这样。从结构布局上来看,此诗像一曲宏伟的交响乐,既结构完整,又富有变化。既有主调,又有变奏;既有丰富多彩的变化,又有主题的一气贯通它节奏鲜明,灵活多变,极富有音乐舞蹈流转变化的动态关。唐代大曲,以西域大曲为主,是胡汉融合而成的新型乐舞形式。就总体而言,唐大曲的体制可分为三段式慢板(散序)略快(中序、拍序或歌头)极快至慢下来结束(破或舞遍)。这种节奏在中也有十分显著的表现。 3.2与中庸背道而驰的张扬基调。 中原乐舞由于受儒家关学影响,讲究音律平和的中庸关,而西域乐舞则不同。西域乐舞的激情和痴狂、矫健和奔放,与中原传统欣赏模式形成鲜明对比,适应了汉民族艺术审关追求,因而胡风大盛,西域乐舞在中原迅速流行。 (1)飞跃流动之关。西域乐舞的基本律动特征,是通过一系列舞姿的组合、变化、交替来表现乐舞内容与精神。以对唐朝乐舞影响最大的西域龟兹乐舞为例:它格外注重旋转、跳跃,时而含情娇媚,时而粗犷奔放,在律动中展现风情万种。而腾跃与旋转方而更为典型的,便是《胡旋舞》与《胡腾舞》。与此近似的美感特色在李白山水诗中并不少见六朝山水诗中所缺乏的,而被李白紧紧抓住的,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就是诗歌形象的飞跃感,或者说是流动感。例如《望庐山瀑布二首》其一。全诗气势奔流直下,飞扬激荡,代表了诗人内心壮阔的想象与夸张,洽与西域乐舞中飞跃旋转的特色高度吻合。类似诗歌还有《剑阁赋》《秋日登扬州西灵塔》《登锦城散花楼》《登梅岗望金陵,赠族侄高座寺僧中孚》《渡荆门送别》《蜀道难》等。 (2)铿锵磅礴之势西域乐舞东来,不仅在节奏上对唐代诗歌造成影响,也改变了清乐旧曲清淡娴雅的风格。以西域健舞为例。健舞刚健有力,与李白诗歌中澎湃的激情、奋发的力量是一致的。在李白的战争诗中就很能够得到说明,如《送外甥郑灌从军三首》一诗:作者以奋发昂扬的笔调叙说胜利的辉煌,用以鼓舞军队作战之士气,极具铿锵的音乐特征《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登广武古战场怀古》等都有这种特征的表现。 西域乐舞在传入中原之后,就成为众多诗人笔下的常见元素,也打破了以往的诗歌风格与创作传统。并采用了二者兼具的表演方式。在李白身上,这种不拘泥于传统的创新精神必然是不会少的。就诗歌而言,不仅表现在西域元素的运用上,更加表现在,其诗歌构造在西域乐舞文化的影响下打破常规,以昂扬不羁的姿态为世所瞩目。可见,西域乐舞对李白在诗歌的创作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李白的诗歌有哪些篇三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日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翻译】。 爱情应该像山上的雪一般纯洁,像云间月亮一样光明。听说你怀有二心,所以来与你决裂。今日犹如最后的聚会,明日便将分手沟头。我缓缓的移动脚步沿沟走去,过去的生活宛如沟水东流,一去不返。当初我毅然离家随君远去,就不像一般女孩凄凄啼哭。满以为嫁了一个情意专心的称心郎,可以相爱到老永远幸福了。男女情投意合就像钓竿那样轻细柔长,鱼儿那样活波可爱。男子应当以情意为重,失去了真诚的爱情是任何钱财珍宝都无法补偿的。 李白的诗歌有哪些篇四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 4、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蜀道难》。 5、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乐府·将进酒》。 6、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菩萨蛮》。 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9、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 10、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1、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北风行》。 12、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把酒问月》。 13、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4、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15、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6、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登金陵凤凰台》。 17、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乐府·将进酒》。 18、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登金陵凤凰台》。 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 4、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蜀道难》。 5、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乐府·将进酒》。 6、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菩萨蛮》。 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9、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 10、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1、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北风行》。 12、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把酒问月》。 13、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4、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15、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6、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登金陵凤凰台》。 17、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乐府·将进酒》。 18、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登金陵凤凰台》。 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 4、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蜀道难》。 5、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乐府·将进酒》。 6、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菩萨蛮》。 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9、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 10、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1、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北风行》。 12、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把酒问月》。 13、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4、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15、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6、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登金陵凤凰台》。 17、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乐府·将进酒》。 18、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的诗歌有哪些篇五3、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4、吾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相和歌辞·短歌行》。 5、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7、称是秦时避世人,劝酒相欢不知老。各守麋鹿志。——《山人劝酒》。 8、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行路难·其一》。 9、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客中行》。 李白的诗歌有哪些篇六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免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李白的诗歌有哪些篇七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解析:这首诗,每一个断隔就是一幅画。一二句让人惊心动魄,三四句给人浑阔茫远之感。“断、开、流、回、出、来”6个动词,把天门山景写活了。 李白的诗歌有哪些篇八李白诗歌以大气贯注,有鲜明的个性。那么李白的诗歌有哪些呢?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李白的诗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未洗染尘缨,归来芳草平。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地冷叶先尽,谷寒云不行。嫩篁侵舍密,古树倒江横。 白犬离村吠,苍苔壁上生。穿厨孤雉过,临屋旧猿鸣。 木落禽巢在,篱疏兽路成。拂床苍鼠走,倒箧素鱼惊。 洗砚修良策,敲松拟素贞。此时重一去,去合到三清。 年代:唐作者: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年代:唐作者:李白。 箫声咽, 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 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 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 汉家陵阙。 年代:唐作者: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年代:唐作者:李白。 禁庭春昼, 莺羽披新绣。 百草巧求花下斗, 只赌珠玑满斗。 日晚却理残妆, 御前闲舞霓裳。 谁道腰肢窈窕, 李白的诗歌有哪些篇九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4、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 5、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子夜吴歌》。 6、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 7、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 8、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越中览古》。 9、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把酒问月》。 10、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油天姥吟留别》。 1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 12、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登金陵凤凰台》。 13、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 14、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蜀道难》。 15、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登金陵凤凰台》。 16、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 17、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 1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 19、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20、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北风行》。 2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 23、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 24、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25、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的诗歌有哪些篇十关于李白生平简介:众所周知,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诗仙、酒仙。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桀骜不逊,豪放纵逸,这就是千百年来人们所喜爱的富有浪漫色彩的李白形象。所谓“浪漫主义”就是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神奇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李白诗歌在艺术表现上,往往借助于上古的神话传说或奇特的夸张手法或运用巨大数字,以收到超常出俗的惊异感和审美效果。他的诗作大多是其内在情感的喷薄而出,有一种从天而降排山倒海不可抵挡之势,杜甫评价其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一生约可分为五个时期。一、蜀中求学(5-25岁)李白自幼未受儒家正规教育,而是博学百家。“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诵诗书,作赋凌相如”。好剑术游侠,游历蜀中名山,表现出对仙道的向往。蜀中山川的陶冶,众多朋友和各种思想的影响,对李白性格的形成和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远游求仕(26岁-42岁)开元十四年,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出蜀后曾在湖北安陆结婚成家,然后以安陆为中心四处漫游,游踪遍及大半个中国,希国“以隐求仕”,这一时期,他交友甚广,创作也多,名声日高,终于得到了唐玄宗的征召。三、长安三年(42-44岁)天宝元年,李白应诏入京,自以为施展抱负的时机到了,可这时的唐玄宗已不再是开元前期那样一位具有开明政治,开放政策的明主了。他赏识李白,也只是看中他的才华,把他当作点缀宫廷的御用文人,借以歌功颂德,装点太平。李白并未受到重用,并且由于他的狂傲不驯,很快就遭到了奸相李林甫、杨国忠、杨妃等人的陷害。天宝三年,李白上书请还,唐玄宗也便顺水推舟,将他赐金放还。长安三年的‘阅历,使李白对统冶集团的腐朽和黑暗有了清醒的认识。诗歌创作增加了强烈的批判精神。四、再次漫游(44-55岁)天宝三年,李白离开长安,再次漫游。这时他游踪甚远,心情却十分苦闷。怀才不遇的愤懑,傲岸不屈的豪气,人生易老的悲叹,及时行乐的狂放,复杂地交织在他的思想创作中。五、身经战乱(55-62岁)天宝十四年,爆发安史之乱,李白隐居在庐山屏风叠。次年冬,永王李遴以抗敌平乱为号召率师东下。过庐山时,坚请李白参加幕府,李白出于一片爱国热情就答应了他的邀请。不料李遴暗怀和他的哥哥李亨(即唐肃宗)争夺帝位的野心,不久即被消灭,李白因从遴而入浔阳狱,不久又被判处长流夜郎,在世人皆欲杀的残酷迫害下,经常爽朗大笑的诗人也不得不发出了无声的垂泣“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公元761年)太尉李光弼率大军讨伐叛军,61岁的李白还请缨从军,但半途因病而还,次年冬天。诗人病逝于安徽当涂。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