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时空阅读网实用范文最新参观博物馆日记三年级(优质14篇)

最新参观博物馆日记三年级(优质14篇)

匿名 2025-03-02 15:18:35 8 下载本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参观博物馆日记三年级篇一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安吉自然博物馆。一路开车过去,道路两旁长满了参天大树,绿油油的让人看了心旷神怡。路灯两边挂满了鲜艳的五星红旗,今年的10月1日是祖国妈妈70岁的生日,全国上下都为她庆生呢!经过一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目的地。

来到自然博物馆,让我眼前一亮,它真的好大!爸爸告诉我:它是亚洲单体建筑最大的自然博物馆。它由地质馆、生态馆、贝林馆、恐龙馆、自然艺术馆、海洋馆、4d电影馆等10个场馆组成。

我最喜欢的是恐龙馆。一进恐龙馆,正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只巨大的仿真恐龙。它一直在摇头摆尾地吼叫,神态超级逼真。小朋友们看到了,一个个都睁大了眼睛,站在一边高兴地又蹦又跳。我和爸爸妈妈一边走一边看,各种各样的恐龙化石陈列在两旁。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我们仿佛进入了恐龙时代。跟随着人群,我们来到了二楼参观。眼前的一幕让我心惊胆战,一只巨大的霸王龙出现在我们面前。只见它张开血盆大口,摆着它粗壮的尾巴,不停地朝我们吼叫,仿佛在警告我们:不要进入它的领地。

离开恐龙馆后,我们陆续参观了其他5个场馆。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中一天过去了。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自然博物馆。这次出游,我看到了很多,知道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我不禁感叹道:我们生活着的地球真是一个神奇的星球啊!迎着落日的余晖,我们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参观自然博物馆,这真是一次有意义的出行!

参观博物馆日记三年级篇二

今年寒假,我参观了上海自然博物馆和上海纺织博物馆。

上海自然博物馆是一所包括古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人类学、地质学、天文学多种自然科学的综合性博物馆。上海自然博物馆共六层,内容包括:古动物史,古人类史,现代动物三部分,现代动物又包括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等,加上上海地区古尸展,海洋动物展览共有九个陈列室。植物学分馆内容为植物的进化。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大厅中央的合川马门溪龙和黄河古象:前者身长22米,肩高3.5米,体重几十吨,发掘于重庆合川区太和镇,为世界上最大的恐龙之一;后者体长8米,身高4米,一对门牙就有3米长,发掘于甘肃东部黄土高原,也是古兽中的庞然大物。下午,我来到了上海纺织博物馆博物馆通过实物、资料、场景、图文、模型、多媒体等,展示上海地区纺织业发展的历史文脉,集中展示了上海纺织的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积极参与反帝、反封建、发压迫斗争的.悲壮历史,展示了上海纺织工人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光辉业绩。气势恢弘的序厅、底蕴厚实的历程馆、时空连贯的撷英馆、互动叠现的科普馆、赏心悦目的京昆戏服馆,演绎了上海纺织六千多年的产业历史和文化。

参观博物馆日记三年级篇三

今天秋游,妈妈带我去了一个好地方——区博物馆,参观博物馆。远远望去,门眉上贴着“今鼎杯手工艺品展”八个大字。我想:这里面展览些什么好东东?这些好东东会是什么样?它们好到什么程度?我迫不及待地跑进去。

来参观的人真多啊!这里会聚了全区各个地方的工艺精品:根雕、刺绣、针织品、蒲扇,剪纸、编织……“啊!太美了!”顿时让我眼花缭乱,不知从何看起。

我终于选择的从进口处三口橱窗看起。咦?这是什么?像个菠萝,可上面的绿叶成了红花。一看注解才知道,这是“纸菠萝”,是用近千张纸折成的。好伟大啊!旁边放着一个小一点的“纸菠萝”,全是用一分钱的纸币折成的!我在班上已经是折纸大王了,而现在我才真正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这句话的含义,才知道什么是高手!挂在橱窗上的领带更是精妙的工艺品。起初我并没注意,想:普通的领带有什么好展览的。仔细一看,天呐!全是比绿豆还小的珍珠串成的领带!而且是用黑白两种颜色拼出的图案!我细致地看着,惊得我目瞪口呆。这是怎么穿起来的啊!我赶紧走开,怕被迷得不愿意离开了。

那不是外婆编的扇子吗?我叫妈妈过来看。来到新丰橱窗前,慢慢品味着,认真地看着作者简介。“妈妈,宽看,真的是外婆的作品耶!”我高兴地跳起来,妈妈接着说:“扇子上是你画的吗?”我回答说:“sure.”那扇子上有我画的牡丹哩!

我们又饱览了多有工艺品。什么“雄鹰展翅”、“井与水桶”,还有用绒线绣的字呢!简直妙不可言,让我大开眼界!

参观博物馆日记三年级篇四

在一个空气清新、阳光明媚的早晨,我与李轩昂、戴潇雨一起去了茶叶博物馆参观。

一路上,一排排大树上的叶子,看上去五颜六色的,到处充满秋的气息。风一吹,树叶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一街的叶子随风飘荡,仿佛在向我们招手欢迎。

到了茶叶博物馆,首先映入眼中的.是一个巨大的茶字,上面流着水,犹如一个水屏,把“茶”给好好保护起来似的。

我们继续往里走,看了解说词,我知道了茶树原来也分许多种,有灌木的,有半乔木的,还有乔木的。西双版纳与哀牢山上的野生大茶树竟能长到二十几米,还很枝繁叶茂,不用说,你也知道,这是乔木型的。我们又看到了一架机器,从中,我知道了红茶中的祁门工夫红茶要用紫砂壶来泡,要用1分钟50秒来加热水,泡茶则欲3分钟。而喝茶有少睡、安神、明目、清头目、清热、消食、解毒等功效。有句话叫“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说明茶是大自然赐予人类最好的饮料。还有一句叫:“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说出了古人对茶的不解之缘。我们还看到了古代的四桶茶叶揉捻机,好像将茶叶里的水分挤光,只剩干巴巴的茶叶。我们还看到了写《茶经》这一本书的茶圣陆羽的雕像。

经过这次去茶叶博物馆,我收获很大,我知道了茶树也分种类,茶的作用与茶的揉捻机等,真是精彩。我怀着开心的心情离开了茶叶博物馆。

参观博物馆日记三年级篇五

今天,我们去参观南宋官窑博物馆,心里特别开心。

一到博物馆大门前,就看到一片葱郁的树丛,而且叶子颜色也很多:黄的、绿的、红的。一转眼,就来到了参观的第一个地方:南宋官窑遗址。我忽然看到了一些陶瓷器,听说这都是南宋八百多年的陶瓷器呢!特别多的是青瓷。走着走着,我来到了陶瓷边,写了一些陶瓷的名称:东汉越窑觞、东汉越窑五官瓶、三国婺州窑双耳罐、西晋越窑狮形烛台、西晋越窑谷仓、西晋越窑灯台、东晋瓯青釉点彩鸡首壶等,形状大小不同,粗细各异。特别是鸭形香熏中的.鸭子,看起来高傲极了。荷叶盖、梅瓶、苑德寿都是风趣的名称。最后我们看了制作陶瓷的方法,还详细地看了图,了解制作陶瓷。

今天我没有白来,不仅欣赏了博物馆,还学会了这么多知识我真是太高兴了!

参观博物馆日记三年级篇六

昨天下午我们去参观了中国文字博物馆,主要参观了解了了解了两种文字,分别是:甲骨文和金文。

甲骨文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成体系的汉字,它出土于商代后期商王国都城所在地——河南安阳殷墟。百年来在这里先后发现的约13万片刻辞甲骨,记录了商代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的信息,是研究商代社会弥足珍贵的资料。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埃及象形文字、两河流域模型文字等古老文字早已不再使用,唯有甲骨文穿越时空,将生命延续至今。

甲骨文和她的发现地安阳殷墟一起,揭示了3000多年前一个强大王朝背后的故事。威严的宫殿、辉煌的青铜文化和灿烂的文字成就,见证着历史,见证着文明。

金文,是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的总称。金文应用的年代有1200多年。金文字体整齐遒丽,古朴厚重。与甲骨文笔道细、直笔多、方折有所不同,金文笔道肥粗,圆笔多,转折圆。和甲骨文相比,字形变化更加多样。

在众多的先秦文字中,金文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反映了秦用小篆统一文字前1000多年间中国文字发展变化的基本情况。金文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当时祀典、赐命、征战、盟约等事件的记录,以及对祖先及王侯们功绩的颂扬,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个侧面。

看过这些文字之后,我感到了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我不禁自叹,没来文字博物馆之前我对这并没有什么了解,但现在看过之后,我突然了解到了:中国的文字历史是多么的悠久啊!这种感觉就像井底之蛙从井底跳出来的那种感觉。在回来的路上,我的`内心在不停的赞叹着。

参观博物馆日记三年级篇七

今天刚好是个大晴天,于是我准备去博物馆进行参观。

刚进博物馆大门,就看见了千峰翠色的大招牌,进去看看吧!刚开始展现在眼前的,是先秦时代的瓷器,做工粗糙,只是单纯的碗等物,没有什么花纹,也没有别的形态,很呆板,不过当时的祖先能够发明陶瓷,也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毕竟,这只是陶瓷的起源呀!接下来是汉朝,汉朝的瓷器就很讲究美观了,比如说“越窑青瓷堆贴绳索纹罐,罐子也就是普通的罐子,只是瓶身纵横交错的绳索,使罐子别有一番韵味。

在陶瓷发展的悠远历史之中,唐朝,可谓是瓷器界的一颗明珠。就拿“荷叶带托茶盏”来说吧,托茶的底呈荷叶状,四边有卷越,中间的茶盏呈荷花状,5个花瓣清晰,分明,更重要的是,瓷器光滑细腻,更加显出了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

木头,本来是平常之物,但是经过精雕细琢,便成为了一件艺术品了,各种人物栩栩如生、神态各异,真的难以想象,它们居然是木头做的。我最喜欢“牛腿凤凰牡丹”,丛生的牡丹中,两只凤凰互相取乐,看着木雕,自己也仿佛融入了进去,可以说,古代中国的建筑,木雕是它们的灵魂!

这次去博物馆,颇有收获,我似乎从历史的长河中看到了人类从贫苦走向繁华!

参观博物馆日记三年级篇八

星期二的上午,我们班的老师带着我们上了两辆公交车,去参观博物馆,刚到那里,我们就在一起拥挤的下来了,然后急匆匆的站了四队,我是第三队的,之后语文老师带着我们去看电视,那个电视是跟我们说灯光给我们人类、动物、植物等一些东西带来了什么伤害和什么不好的地方。

然后我们就去看会跳舞的机器人和会说话的机器人,我们在会说话的机器人头上轻轻拍了几下,它就说:“好疼啊谁打我头呀、”之后他就东张西望,过不多久又恢复了正常在讲话。

之后我们就可以自由的玩了和看了,我边走边玩突然我玩到了一个东西。一般的东西都是从上往下滑的可是他确实从下往上滑,有从上往下滑。突然来了一个叔叔说:“这是动力的关系具体点我也是不懂。”

过来一会儿玩着玩着,老师突然说要我们走了,啊!这里真使我流连忘返啊!我下次还要来玩,而且我还学会了许许多多的新知识和新花样。

参观博物馆日记三年级篇九

今天下午,老师带领我们走进了海军的历史,参观了海军博物馆。海军博物馆分为三个场所:贝壳馆、兵器馆和海军历史馆。

我们先参观了贝壳馆。各式各样的贝壳展现在眼前,它们有的像洁白的罗扇,有的像鲜红的蜗牛壳,还有的像小喇叭。接着我们又参观了兵器馆。水雷、鱼雷、深水弹、靶机、海鹰号……哇!这里简直像个兵器的天堂,玲琅满目的兵器让人目不暇接。我最喜欢一百三十厘米口径的火炮,威力无穷啊!

最后我们又参观了海军历史馆,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场馆。海战历史分为三个时代:古代、近代和现代,让时光倒流吧。古代,船的动力转向都是靠船桨的,因为当时科技不发达,大多数攻击方式为撞击。讲解员讲的非常生动有趣,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仿佛身临其境。近代,船只拥有了帆、舵和火炮。记得有一艘军舰火炮多的足以把敌人吓破胆,但它的楼梯也多的可以吓死人了。哇哈哈……现代的战舰,雷达、机枪、卫星地位系统等等,设备齐全,应有尽有,那真是今非昔比了。不过现代战舰改良了,连救生艇也更加精致了。

参观完所有的场馆,大家还是意犹未尽,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海军博物馆。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将来中国海军力量一定会更强大的。

参观博物馆日记三年级篇十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我们德州日报小记者要去中国黑陶城博物馆参观啦!

这个博物馆可真大呀,一个叔叔介绍说,这是首家由企业自建的黑陶博物馆。“博物馆分东西两个展厅,东厅展示的是黑陶精品,西厅展示的是黑陶文化,它是全方位展示黑陶文化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德州黑陶烧制技艺的一个重要平台。”说完,叔叔带我们看了梁子黑陶的宣传片,我了解了梁子黑陶的发展历程,创始人梁丽霞阿姨历经磨难与艰辛,克服种种困难,将黑陶文化进行了传承与发展。2025年,德州被评为中国黑陶城,这是我们德州的骄傲!

随后,叔叔为我们详细讲解了梁子黑陶标志的含义,并带我们参观了黑陶博物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微雕蛋壳陶,它的最薄处只有0.3mm,跟鸡蛋壳一样薄,上面还刻了很多密密麻麻的小字,真是太神奇了!“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还出现了彩陶、硬刻陶、金丝漆陶……陶文化的发展壮大,表明我们的传统文化也在发扬光大。”叔叔告诉我们。

在博物馆的一角,我还看到了有几个用泥土塑成的原始人,他们有的`在挖泥土,有的在烧制陶器……“这是我们模仿新石器时代的祖先制作陶器的情景。”叔叔说道。

最后,我们体验了现场做黑陶。我和爸爸一起做了个小口瓶子,依依不舍地结束了这次活动。这次活动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我会永远铭记在心。

参观博物馆日记三年级篇十一

晌午时分,天空下起了毛毛雨,像一颗颗盐粒儿般落到了地上。但依然没有改变我们的行程,我们四家一起去了大兴西瓜博物馆。

这个博物馆分为东、西两个区域,只有一层。我们先去了东区,第一眼就看见西瓜在世界的传播路线图,我一开始看不明白,后来,我看到旁边的解释:西瓜起源于非洲,很可能在古代就引进埃及并延伸到印度栽培。我们又看见了西瓜籽儿不同的西瓜有不同的籽儿,大小、颜色都是不一样的。我看见太空也能育种,就是把农作物的种子放到太空舱中并带到离地面200--400公里的太空,再经过多年试种,多代选育,终于成功开发出新一代的品种。我又去了西区,看到了20xx年的瓜王,它一共重83.94公斤。我想这么重的瓜三个人都有点搬不动呢!西瓜还能做很多美食呢,有西瓜芸豆糕、西瓜虾仁等。我还发现大西瓜比小西瓜甜。

我们参观完博物馆,又去了滨河公园玩,这可真是愉快的一天啊!

参观博物馆日记三年级篇十二

假期的一天,我和我们三队去游览关中民族博物馆,我们每个人都要当小小讲解员,我讲的是梨。梨园的位置为紧邻城门门楼左侧。大家看,映入我眼帘的就是宏伟壮观的梨园的`石门。

先看着一对卧兽纹石门墩,门墩的狮子呈爬卧状,时刻保护着梨园的安宁。上面还有铭文记载,泰定元年也就是公元1324年建立,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个梨园的年代沿用时间是比较长了。

我们再来看这个精美的石门洞。两侧门框正面由上到下共雕刻有十六只活灵活现的狮子,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山间群狮图。山间生满古树,十六只狮子出没其间,有的嬉戏玩耍,有的树下休息,有的出入山林等等,形态各异,活灵活现。内侧双面各雕三图,相应对称,即花石昆虫图、鱼蟹图、山石花卉图。

向上看,在它的门楣上有浮雕人物图案。中间雕刻有五只蝙蝠,周围还有祥云点缀,围绕着一个变形的寿字,寓意为好运当头五福临门,左图取自于《三国演义》,故事名为“死诸葛能走生仲达。”右图的故事取自于大家耳熟能详的“苏武牧羊”的故事。

梨园门楼两侧石对联为:“国史流芳赐酒之恩荣如作,家风继美连珠之作述依然”。这些精美的石雕艺术也堪称是艺术中的精品。然后我们去参观了,八水绕长安的展示图……等等,参观完后,我们和二队汇合聚餐。然后我们开开心心的回家了。

参观博物馆日记三年级篇十三

今天,天气晴朗,阳光特别明媚,陈老师带领我们去参观博物馆。我们都很好奇:博物馆到底是什么呢?一进博物馆门口,我们就看到了一块巨大的展板,上面的“和合”二字十分特别,原来这是由许多幅剪纸作品组合成的,非常有艺术感。

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了博物的第一站——天台山和合红娃剪纸展。只见红色的剪纸挂在半空中,像一串串风铃。仔细一看,这些剪纸形态各异,有的是一个小红娃抱着一条小鲤鱼,有的是一个小娃娃抱着宝葫芦,还有的踏着风火轮。周围墙上贴着的几个字也都是用剪纸做的,墙上还挂着一张张十二生肖图,其中我最喜欢的生肖是龙,它看起来跟真的龙一样活灵活现。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文物史迹陈列厅。一进门,一件件文物进入了我的视线。有宋朝的“玉兔”,有古代的济公,有清代的衣服。我最喜欢清代小孩的衣服,因为古代的衣服比我们要鲜艳很多,老师告诉我们上面的图案是用许多丝线绣出来的,真是巧夺天工啊!

然后,陈老师带着我们来到了民间美术陈列厅,哇!这门看起来可真古老,真是古色古香呀!一幅幅精美的画作挂在墙上,我们仿佛来到了画中的世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画是梅花,因为它能在这么寒冷的天气开放,真的非常不容易。

最后,我们来到了古生物陈列厅,也就是我们最爱的:“恐龙博物馆”,瞧这一颗颗硕大的恐龙蛋,好像下一秒就会有小恐龙从这里面钻出来,我最喜欢沱江龙。

今天真是难忘的一天呀!我就好像是在跟古人对话,我真开心。

参观博物馆日记三年级篇十四

今天下午,我和妈妈一起去科技馆看第21届温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作品展示。

我们在科技馆里看到有小学生发明的洒水扫帚,有多功能斜面演示器.有多功能超市购物车等等.还有很多很多的作品画。这些画有小学生画的,有幼儿园里的小朋友画的,也有中学生画的。他们都是小画家。

科技馆里的东西可真不一般啊!

今天,我和姐姐一起去了博物馆,博物馆真大,我们看了青铜器馆、钱币馆、玉器馆、少数民族馆、还有很多馆,我最喜欢陶瓷馆,陶瓷馆里有各种形状不同的花瓶,碗、我还很喜欢那里的枕头,有房子形状的、有正方形的、还有一个是娃娃形状的,它们都很可爱,我都很喜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