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防安全教案中班反思(模板9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消防安全教案中班反思篇一1、让幼儿能够拥有基本的安全意思,懂得在阳台上应该要如何保护自己。 2、教导幼儿不要做一些危险的动作,能够自己判断出哪些行为很危险。 1、录像机,录像带,电话机 2、幼儿操作卡片 1、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谈谈阳台的主要功能。"小朋友家里是不是都有阳台?你们都在阳台上做些什么?"小结:阳台是一个伸向屋外的平台,它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空气和阳光。有的人家在阳台上晒衣服,养花,养鱼,有的人在阳台上活动身体,锻炼。夏天,还可在阳台上乘凉。家都需要它。 讨论小结:在阳台上取晒在衣架上的东西时,不能将身子探出护栏,应该用衣钩将衣物钩到可以拿到的地方再取回。否则,不小心会发生危险。不能往阳台外扔东西,会砸伤他人。如果遇到阳台上的门被吹上,应向屋里的人求救,请他们忙。 3、幼儿讨论:在阳台上还有哪些危险的事情不能做? 4、幼儿操作,判断图片上的幼儿安全行为对与错,并说出原因。 1、此活动中的录像内容可根据各幼儿园的实际,绘制成图片或编排成情境表演。 2、建议家长在家中经常提醒幼儿在阳台上注意安全,及时阻止危险行为,增强安全意识。 消防安全教案中班反思篇二1、直观教学法通过视频、图片、实物具体形象的展示给幼儿,使幼儿产生深刻的印象。 2、谈话讨论法根据已有经验提出问题,启发幼儿一步一步深入思考和总结安全消防知识。 3、练习法在教师指导下幼儿通过亲生参与消防演练巩固安全消防知识和掌握消防技巧。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火灾的威胁以及火灾带来的危害。 2、让幼儿懂得逃生自救的基本技能。 3、让幼儿认识消防设施设备,提高防火意识。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活动准备。 1、《火灾案例》录像。 2、人手一块湿毛巾。 3、"安全出口"指示牌,灭火器。 三、活动过程。 1、教师组织幼儿围坐,谈话导入活动主题教师:"小朋友,你们见过火吗?火有什么作用?"幼儿:"火可以用来煮饭;火可以照明;火可以烧烤……"教师小结:火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但如果我们用火不当,就会发生火灾,危害我们的生命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小心用火。 2、教师:"下面请小朋友观看《火灾现场》视频,看看片里面都说了些什么"。教师播放视频片段,引导幼儿进行观看。 3、教师:"刚才我们看了火灾的视频,那你们说说,火灾对我们有什么危害?"幼儿:"大火会把人烧伤;会把楼房烧掉……"。 4、引导幼儿说说发生火灾时该怎么办?并逐一出示以下幻灯片: (1)出示幻灯片3师:"如果发生火灾了,该怎么办?"幼:"赶快拨打119"教师小结图1:发生火灾时要迅速拨打火警电话119,并讲清楚你的详细地址、姓名及电话号码(告诉幼儿切记不能随便拨打火警电话)。 (2)出示幻灯片4、5师:"如果家里起火了该怎么办?"幼:"用水把火扑灭"幼:"用灭火器把火扑灭"教师小结图2:家中一旦起火,不要惊慌失措,如果火势不大,应迅速利用家中的灭火器,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扑救。 (教师出示灭火器,向幼儿介绍其结构,教幼儿正确使用灭火器的方法:一摇、二拔、三喷,并让幼儿模仿练习)。 (3)出示幻灯片6师:"如果火势很猛,浓烟很多,我们有什么办法逃到安全的地方?"幼:"披上湿被子冲出去。"幼:"还可以披上湿衣服冲出去。 教师小结图3: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湿衣服、湿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师:"湿毛巾要折叠6-8层才能防止浓烟呛入鼻孔,然后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猫着腰走。"(让幼儿练习折叠湿毛巾捂住口鼻并猫着腰走)。 (4)出示幻灯片7师:"发生火灾了,可以乘坐电梯吗?"幼:"不能乘坐电梯。"师:"为什么?"幼:"火会把电线烧断,人就会被困在电梯内更危险。"教师小结图4:遇到火灾时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5)出示幻灯片8、9师:"如果所有的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了,该怎么办?"幼:"跑回房间里,等消防员叔叔来救。"幼:跑到窗口大声叫"救命!救命!"教师小结图5:若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室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千万不能盲目跳楼。 (让幼儿练习挥舞衣物、呼叫等求救方法)。 4、教师:"好了,刚才小朋友都知道了当火灾发生时,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脱离危险,现在我们来复习一首学过消防安全儿歌的儿歌"。 小朋友,不玩火,消防安全第一条,不玩火,不碰电,自己保护是关键,关键时119,发生火灾不乱走,心不慌,意不乱,镇静冷静快疏散,湿毛巾,捂口鼻,身体前屈头邻地,逃生术,要记清,孩子家长都放心。 5、模拟逃生演习(布置好场地)教师:"我们现在来进行消防逃生演习"。 当助教点燃铁桶中的助燃物时,现场响起警报声,教师立即拿起"手机"拨打火警电话"119",并指挥幼儿拿湿毛巾折叠8层捂住口鼻,猫着腰,有秩序地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在撤离的同时,"消防员"赶到用灭火器把火扑灭。 6、教师小结,活动结束。 对于中班幼儿的教学,我们不仅仅是让幼儿学到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幼儿自己去找到解决的方法,同时还能明白为什么要有这样的方法,运用这样的方法到底有什么好处。这样,幼儿们的思维非常清晰,他们运用起来得心应手,并能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 在这次活动中,幼儿们非常投入,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主要表现在:首先有关演习话题的讨论是幼儿们熟悉的,所以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其次是分组的游戏体验方式幼儿们特别喜欢;最后就是对幼儿们说的方法教师没有简单地给予肯定与否定,而是不断鼓励他们自己来体验感受适宜和不适宜。 还有,在活动中教师能适时地运用"图示记录"帮助幼儿们记录、总结、提升过程中的方法,很有效。 如果在过程中能运用录像的形式帮助幼儿来观看当时的现状,对幼儿的教育引导作用会更大。 参加人员:刘燕、肖延红、成勇、杨意、吴燕利、姚艳、李卫芳、蔡静、李佳、朱继宏、朱金岭。 主要内容: 1.教师能抓住孩子们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延伸出新的内容来开展活动,这一点非常好,而且非常适宜。在活动中教师能通过体验、游戏、讨论等丰富的形式,始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真正在玩中学,在学中思。 2.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幼儿的想法不是简单地给予肯定和否定,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去想、去感受、去做评价,这对于培养幼儿们形成爱思考的习惯非常有帮助。 3.对于幼儿自己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的活动,在以前教师采取的更多的是说教的方式,后来通过学习《纲要》,我们已经在组织形式上注意到孩子的亲身体验和参与,但在思维上还是容易以教师为主。但这个活动,教师不仅在组织形式上,更重要的是在思维和想法上注重了孩子的体验、参与,真正地把发展的主动权交给了孩子自己。 4.本次活动教师采用的记录方式非常好,能有效地帮助幼儿把散在的观点与经验进行整理,并支持他们的讨论,使幼儿能很好地形成新的经验。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理的各个方面的发展,中班幼儿不再满足于追随、服从老师,而是有了自己的想法与主见,所以,他们活动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这就要求教师要适当的放手、放权,不仅是生活方面,还要在学习方面,不仅在形式上,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给予他们自由思考的空间和机会。本次活动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而且,在内容的选择上能贴近幼儿的生活,在组织形式上充分利用游戏,特别注重幼儿的自己体验,使得幼儿不仅提升了自己保护意识,而且提高了自己保护的能力。 消防安全教案中班反思篇三1.消防队员是社区中帮助我们救火的人,消防队是停放消防车和消防队员住的地方。 2.消防队员穿着特别的制服,消防车会发出特别的声音。 3.学说:消防队员叔叔真勇敢。 1.消防中队驻地、消防车、消防队员训练录像片。 2.消防队员救火的模拟工具、制服等。 1.通过看录像片段,介绍消防队员的工作环境(车库、宿舍等)。看救火片断,学说“消防队员叔叔真勇敢”。 2.展示消防队员救火的图片、模仿用具、制服等给托儿观看。 3.谈谈消防队员的制服、消防车的颜色,谈谈消防队员叔叔的工作。懂得火很危险,不能玩。 1.能按消防车的形状拼贴消防车。 2.继续巩固粘贴的技能:抹适量的``浆糊,粘贴,擦手。 1.剪好的红色消防车车身、黑色车轮人手一套。 2.浆糊、抹布,每组1筒,油画棒若干盒。 1.托儿听音乐做开消防车的动作进活动室。 2.教师示范粘贴消防车的步骤:选车身一贴一擦手一选车轮一贴一擦手。 3.托儿挑选图形纸,粘贴消防车。贴好后的孩子可自由添画云梯或火焰等。 消防安全教案中班反思篇四引导幼儿观察燃烧现象,了解火的用途与危害,增进幼儿安全防火的意识。 蜡烛若干支,大、中、小玻璃杯,小烤炉等。 1、燃烧蜡烛。 点燃几支蜡烛,观察蜡烛燃烧的过程。注意火焰的颜色、形态,感知火发出的光和热。将一张纸用烛火点燃,观察纸燃烧的过程。让幼儿用手在蜡烛附近烤一烤,并说说有什么感觉。 教师提醒幼儿火能燃着许多东西,火会烫伤手指和皮肤。不能随便玩火。 2、玻璃杯“灭火器” 教师用一个杯子扣住正在燃烧的蜡烛,观察火焰熄灭的全过程。启发幼儿思考火被熄灭的原因(燃烧需要空气)。 用大、中、小三个玻璃杯盖住三支燃烧的`蜡烛,观察三个杯子里哪支蜡烛先熄灭。想一想为什么三支蜡烛熄灭的时间不同(大小杯内空气的多少不同,影响燃烧的时间)。 3、讨论。 火有哪些用途?(烧饭、取暖、照明等)。 火对人有什么危害?(如烫伤皮肤、烧毁房屋、森林)。 怎样防止火带来的灾害?教师在幼儿讨论的基础上,介绍一些安全防火措施。如不要随意玩火,不在火炉附近玩易燃物,不放鞭炮等。 4、请幼儿参与做点心,然后用小烤炉烘烤点心。实际体验火给人带来的快乐。建议:教师在引导幼儿认识火的同时,要特别强调安全防火要求。 消防安全儿歌。 小朋友,不玩火,不让父母吃苦果。不乱动用火和电,自我保护是关键。火警电话‘119’,发生火灾不乱走。心不慌、意不乱,按照顺序慢疏散。湿毛巾,捂口鼻,身体前屈头底地。防火知识要牢记,人人夸我好宝宝。 消防安全教案中班反思篇五一.选材贴近幼儿日常生活:一年一度的11月9日消防日刚刚过去。每到这个日子,我们总会组织幼儿参与消防安全演练的活动。活动中,老师会指导幼儿如何逃生,我们中班幼儿在小班时已经有过初步的体验。《消防安全歌》是一首有关火灾逃生的拍手儿歌。内容贴近幼儿生活,由于中班上学期幼儿年龄较小,所以将原来十句的儿歌改为五句,以更加符合幼儿年龄特点。通过儿歌幼儿能更加清晰地明确火灾发生时的逃生方法。 二.目标关注语言核心经验: 本次活动领域为语言活动,而儿歌学习是学前儿童接触的文学形式的一种。在制定活动目标的时候,关注到相关语言核心经验:中班幼儿在学习儿歌时相关的核心经验是能初步感知诗歌中的简单节奏和韵律,在成人辅助动作(如拍手)的帮助下,幼儿能感受到诗歌中的节奏和韵律。 三.设计挑战幼儿表达能力: 活动的设计关注到挑战性、有趣性、层层递进。在最后一个环节中,以挑战过关的形式进行。在幼儿初步学会念儿歌后,在速度上提出高一层次的要求,在集体、小组、个人等不同形式的表达中,幼儿的语言能力得到提升。 1.学习儿歌《消防安全歌》,初步了解火灾逃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2.感知儿歌的节奏和韵律,尝试根据不同节奏较清楚地朗诵儿歌。 3.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尝试根据不同节奏较清楚地朗诵儿歌 前期经验准备:玩过拍手游戏、节奏游戏、参加过消防演习活动 物质准备:图谱、幼儿朗诵儿歌录像、ppt、圆舞板一个 一.观看图片,回忆现场: 【设计意图】通过感官感受火灾发生时情景 1.重点提问:火灾发生时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心里是什么感觉? 小结:看到大火,闻到刺鼻气味,听到噼噼啪啪声音,心里会很害怕。 二.欣赏儿歌,感受节奏: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大班小朋友朗诵儿歌的录像,激发幼儿学习儿歌的兴趣 1.今天请来了两位大班哥哥姐姐,他们要为我们表演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看看 2.重点提问:这首儿歌听上去感觉怎样? 3.小结:大班哥哥姐姐一边拍手一边念儿歌,儿歌听上去很有节奏。 三.借助图谱,学习儿歌: 【设计意图】借助图谱的辅助,帮助幼儿了解儿歌的内容并学习朗诵儿歌 1.再次欣赏儿歌 2.重点提问: (1)你听到儿歌里讲了些什么?(幼儿边说教师边出示图谱) (2)这些标志你在哪里看见过?(幼儿发散思维) 3.分析每张标志含义 4.小结:发生火灾的时候我们先要找到安全出口,记得不能乘电梯要走楼梯,用湿的毛巾把鼻子嘴巴捂住,弯下腰逃出去。有电话的人要拨打119,这样消防员叔叔就会赶来救火。 5.看着图谱念儿歌: (1)集体一起边看图谱边念儿歌 (2)分男女念儿歌,比比谁念得好 6.尝试跟着老师的掌声,有节奏的念儿歌(及时纠正最后一句:消防员救火真勇敢) 四.挑战速度,朗诵儿歌: 【设计意图】设置挑战关卡,在冲关的游戏中尝试跟着不同节奏朗诵儿歌 1.挑战第一关 关卡:一组幼儿中推选一名幼儿带头手指点着儿歌,共同跟着老师圆舞板敲击的节奏(速度较慢)念儿歌,下面幼儿一起帮忙拍手打节奏。 2.挑战第二关 关卡:另一组幼儿推选一名幼儿带头手指点着儿歌,共同跟着老师圆舞板敲击的节奏(速度稍快)念儿歌,下面幼儿一起帮忙拍手打节奏。 3.挑战第三关 关卡:个别幼儿能跟着老师圆舞板敲击的节奏(速度较快)念儿歌,下面幼儿一起帮忙拍手打节奏。 4.集体游戏 幼儿找一位老师或同伴一边拍手一边念儿歌。 附儿歌: 你拍一,我拍一,火灾发生别害怕。 你拍二,我拍二,安全出口先找到。 你拍三,我拍三,淋湿毛巾捂口鼻。 你拍四,我拍四,火警电话119。 你拍五,我拍五,消防员救火真勇敢。 由于刚进行过119消防演习活动,所以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幼儿梳理新鲜的记忆,将自己在演习过程中切身的真实体验融入到这节教学活动中。所以幼儿有话可说,有话愿意积极表达,在表达过程中再结合几个有关消防安全的标志,幼儿就比较容易地认识并记住了。 通过这首数字儿歌,幼儿不仅积累了通过拍手帮助认识儿歌的节奏和韵律,而且闯关游戏又大大减少了学习儿歌的枯燥和单调感,所以整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幼儿的情绪始终很饱满,将语言活动较好地进行呈现。 消防安全教案中班反思篇六2、不要自在河边、山塘边玩耍;。 3、不去非游泳区游泳;。 4、不会游泳者,不要游到深水区,即使带着救生圈也不安全;。 5、游泳前要做适当的准备活动,以防抽筋。 1、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 3、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 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如周围无人,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若没有救护器材,可入水直接救护。接近溺水者时要转动他的‘髋部,使其背向自己然后拖运。拖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特别强调: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救人也要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 万一同伴发生溺水的情况后,切莫贸然下水救人,应马上呼喊人搭救。将溺水者搭救上岸后,立刻撬开牙齿,清除口腔和鼻内的杂物,使呼吸道通畅;抢救者屈膝,将病人俯卧于腿上,头朝下,按压腹部迫使呼吸道及胃内的水倒出,如溺水者呼吸和心跳均已停止,应头向上做胸外心脏按摩和人工呼吸,同时急速送医院抢救。 (三)结束请小朋友助幼儿园设计一些标志师:今天我们认识了许多标志,知道了各种标志说明什么,见到它们时应怎么办。但幼儿园里还有很多小朋友不懂得要注意安全,下面请你们当一回“小小设计师”幼儿园设计一些标志,贴上去提醒家注意安全。 (活动时教师可先让幼儿分组讨论:幼儿园那些地方需要标志?需要设计怎样的标志等问题,通过互相交流讨论,为后面的设计作好铺垫)(四)活动延伸1、通过美术活动让幼儿画出认识的标志;为幼儿园设计标志。 2、组织幼儿将画的好的安全标志贴在幼儿园适当的位置。 3、活动室内布置“安全标志记心中”专栏,日常生活中进行随机教育。 4、家园互动,继续收集有关标志的图示或图片,幼儿丰富安全知识。 5、家长带幼儿外出时,继续引导幼儿认识交通安全标志,并教育幼儿平时应按标志要求去做。 这一活动认识标记,讲安全,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所不同:通过游戏形式来组织活动,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通过设计标记,在操作过程中认真积极地思索,通过讨论能积极用语言表达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或向老师提出自己感到困惑不解的问题,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情况在每个孩子身上表现不可能一样,因此,教师要观察,了解每个孩子,根据每个幼儿的不同特点,能上能下导他们主动参与活动。 消防安全教案中班反思篇七认识消防员的制服、工具及其用途。 在参观活动中认真观察和思考,大胆提问。 《谢谢你帮忙》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22页。 家长通知书、数码相机。 1、提前给家长发通知书,告知他们参观活动内容。 2、出示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22页,与幼儿讨论消防员制服的特点、功能以及消防工具的用途,鼓励幼儿提问并尝试回答。 例如: 消防员制服的特点是什么? 为什么消防员的制服会反光? 消防员用什么工具来灭火和救人? 氧气筒有什么用途? 防烟面罩有什么用途? 3、老师提议参观消防局,观察消防员的‘工作和装备。 4、参观时,引导幼儿有重点地观察,并鼓励幼儿提问,对事先讨论过的内容作出更正或补充。 老师可利用数码相机拍摄参观过程。 5、回园后,与幼儿讨论消防员制服的特点、各种工具的用途等,老师可出示参观的照片,帮助幼儿回忆照片的内容,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如绘画)记录下来。 6、请幼儿把照片和自己记录的内容贴在展览区,大家共同分享和回顾。 消防安全教案中班反思篇八(一)幼儿观看录像,了解火灾的危害性。 1、录像里讲了意见什么事?发生火灾会怎么样? 2、幼儿讨论发言,教师小结。 小结:大火能烧掉一座座房,让人们无家可归,烧掉一片片森林,让动物也没有家园。大火能烧死人和动物;污染空气。 (二)讨论预防火灾发生的方法。 1、火灾很可怕,那我们小朋友要怎么做才会预防火灾的发生? (1)小朋友不能随便玩火。 (2)点蜡烛,蚊香时不能靠近容易着火的物品。 (3)不能随便烟花爆竹。 (4)不能玩未熄灭的烟头,见了没熄灭的烟头应即使踩灭。 (5)不能随便完电,插头,插座等。 (三)播放录像,帮助幼儿了解火灾自救的方法。 录像一:垃圾筐着火了,怎么办?(用水泼,用沙子压)。 录像而:房子着火了,怎么办? (四)逃生演习。 听警报拉响起进行第一次逃生演习。 消防安全教案中班反思篇九让学生树立消防安全意识,知道如何预防火灾,如何报警,如何在火灾中自救互救,提高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 1.让学生收集关于火灾事故的新闻。 班长:亲爱的同学们,火是人类的朋友。它带给我们光明,推动人类社会走向文明。但是,一旦火势失控,就会造成灾难。古往今来,无情火无数。为了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我们准备了这次以消防安全为主题的班会。 (1)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火灾事故的新闻和图片。 (2)学生讨论并发表意见。 1.如果发生火灾,我该怎么办? 万一发生火灾,学生们必须保持镇静。火灾初期,通常是一个很小的点,燃烧面积很小,产生的热量很少。这时候只要用沙子、干土、浸湿的毛巾、被子、麻袋等盖住就可以了。,可以扑灭初期火灾。如果火势很猛,正在蔓延或可能蔓延,不要试图灭火。你应该立即逃离火场,拨打119并通知消防队灭火。 2.怎么报火警? (1)记住火警号码119。在没有电话和消防队的地方,如农村和偏远山区,可以敲锣打铃,吹哨子,打电话报警,动员四邻灭火。 (2)报警时,要说明起火单位、所在区(县)、街、巷、门牌号或农村住址。 (3)说明什么着火了,火是怎样的。 (4)说明报警人的姓名、电话和地址。 (5)报警后,应安排人员在路口等候消防车,将消防车引至起火路段。 (6)如遇火灾,不要观看。一些学生出于好奇喜欢观看消防车,这不仅妨碍了消防员的工作,也不利于学生的安全。 注意:不能随意拨打火警电话。误报火警是扰乱公共秩序、妨碍公共安全的违法行为。如果发现有人谎报火警,要制止。 3.使用灶具需要注意什么? (1)在安装灶具时,同学们要提醒爸爸妈妈,灶具的安装要与床、纸质天花板、木质窗框等可燃物保持距离。农村使用的砖炉、土炉要远离柴火。 (2)不要在炉边放废纸、刨花等易燃物。 (3)烘烤衣物应有专人看管。 (4)待熔渣完全熄灭后,取出熔渣倒在安全的地方。特别注意不要用红火浇渣。 4.点蚊香需要注意什么? 夏天晚上蚊子经常让人难以入眠,人们经常用蚊香驱蚊。蚊香虽然小,但是使用不当很容易引起火灾,所以睡觉前一定要检查一下。 (1)蚊香要放在支架上。不要将支架放在纸箱桌面或木地板上。如果放在金属盘、瓷盘、水泥地面或砖地面上,就安全多了。 (2)不要在窗台等容易被风吹起的地方点蚊香。 (3)使用电蚊香时,应放在远离纸、木桌等易燃物品的地面上。不使用时,应拔掉插头,不要用汽油、煤油、柴油燃烧,以防剧烈燃烧而引起火灾。 (5)学生不得玩火和携带火种; 1.不要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 2.不要随意点火,禁止在易燃易爆物品内用火; 3.不在公共场所燃放鞭炮,不乱扔点燃的鞭炮。 4.不要在野外玩火,不要烧山脊,不要烧荒坡。 5.不要吸烟。 天气冷了,又到了采暖期。供暖期间,一定要注意防止煤气中毒。天气好的时候,经常开窗通风,保证室内空空气流通;没人在家的时候一定要关掉煤气! 通过本次班会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多地了解消防知识,增强消防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将消防安全牢记于心,为建设平安校园奠定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