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时空阅读网实用范文2025年宇宙之谜读后感(模板8篇)

2025年宇宙之谜读后感(模板8篇)

匿名 2025-03-01 15:59:20 11 下载本文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读后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宇宙之谜读后感篇一

从苏霍姆林斯基到叶圣陶,从魏书生到朱用新,从《给教师的建议》到《教育名篇》,从《班主任工作漫谈》到《我的教育理想》,从杜威、李镇西……如数家珍,一本本教育专著,厚实了我们的教育思想。按照局党委高瞻远瞩,打造专业化、高素质校长队伍的思想,校长要博览群书,不仅要读教育专著,还要读自然科学,读军事人文,读天文地理……暑期我翻开了《宇宙未解之谜》,步入神奇太空,领略浩瀚宇宙之瑰丽。

一、全书概述亲近神奇宇宙。

《宇宙未解之谜》一书属于探索世界未解之谜大系丛书中一册,共分五部分内容:宇宙的奥秘——神秘莫测的银河系——太阳系之谜——地球的秘密——月球的神秘面纱。重点介绍了宇宙是什么?宇宙起源;宇宙之外还有什么?宇宙中心在哪里?银河系的牛郎和织女;银河系形成之谜;天外来客流星之谜;神秘的太阳家族;太阳的起源;太阳的年龄和能量;行星的形成之谜;人类的家园——地球;月球的魅力之谜。英国著名博物学家托马斯。赫胥黎曾说过:宇宙现在是这样,过去是这样,将来也是这样。只要一想起宇宙,我们就难以平静——我们心情激动,感叹不已,如同回忆起许久以前的一次悬崖失足那样令人眩晕战栗。《淮南子。齐俗》曰:“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宇就是空间,宙就是时间。从远古到未来,从巨大的宇宙天体到渺小的微生物,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万物都包含在宇宙之中。

人类在探索宇宙奥秘的同时也在不断询问:我们在宇宙中到底是不是独一无二的?别的星球上或者其邻近的星球究竟还有没有生命存在?生命离不开液态水。科学家研究表明“一个行星必须同时满足许多条件才能栖息生物,天体具备适于生物生存的气候是多么稀罕。地球处在太阳系生命内部,只要我们对太阳的距离缩短5%,地球上的生物就会因热不可耐而不能生存。这段距离只要加长1%,地球就要被冰川覆盖。

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是如何形成的?彗星碰撞说、陨星说、宇宙星云说、双星说、行星平面说、卫星说,今天,地球起源的学说层出不穷,但地球是怎样形成的,仍是一个谜。

许多人在欣赏美国影片《回到1872年》之余,为主人公不惜生命代价,回到过去拯救芝加哥市民的义举而击节赞叹时,总以为这是艺术家的虚构。因为,中国古代哲人孔子早就有过“逝者如斯夫”的名言,时光匆匆,怎能倒流?但古时候,有一句得道成仙之语:“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1970年一架727喷气客机在飞往美国迈阿密国际机场的旅途中,无故“失踪”了10分钟。10分钟后,客机又在原来的地方出现并最终安全飞抵目的地。

全书以谜为线索,以谜为引子,引领读者带着一颗好奇之心、探究之心、向往之心去揭谜、解谜,一路阅读的历程、探寻的历程也是一次领略太空神奇、宇宙浩瀚、不知不觉中增长天文知识的过程。

二、阅读收获揭晓神秘面纱。

宇宙神奇非凡,它有纷繁的事实,错综的关系,微妙的机制。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回想起来是很令人兴奋的。这些探索活动提醒我们:好奇是人类的习性,理解是一种乐趣,知识是生存的先决条件。因为我们在这个宇宙中只不过是天空中飞扬的一粒尘埃,所以我们认为,人类的未来取决与我们对于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

南北朝时代《荆楚岁时记》里有这么一段:“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神话毕竟是神话,牛郎与织女要在一夜之间相会是不可能的。牛郎星和织女星都是我们非常遥远的恒星。天文学上,测量恒星之间的距离,大多用“光年”来计算。光年就是每秒钟走30万千米的太阳光在1年里所走的距离。牛郎和织女两星不是在同一方向,两星之间的距离是16、4光年。五线电波的速度和光一样,假使牛郎打一个无线电话给织女,得32光年才有收到回电的可能。

“神秘太阳系”,儿时天真的我,在以前总是认为金星是由金灿灿的黄金组成的,只要去了那里就可以瞬间暴富,木星就是一堆烂木头,水星就表面全部被水覆盖,而火星就单纯的一团熊熊烈火,可是我自读了这本书后我才知道金星、水星、火星是由岩石组,而木星和土星却是由气体组的,阅读之后也为儿时天真而窃笑。还有从前我总是以为地球在太阳系是最大的行星,但读了《宇宙未解之谜》才知道;木星的体积是地球的1316倍、土星的体积是地球的745倍、天王星是地球的4倍多!

在整本书中还有一个耀眼的亮点—探索太空。它让我知道了太空的资源原来那么丰富。就拿一颗小行星来说,在它直径不到2025米的身躯上竟蕴藏这约有1万吨黄金、10万吨的珀、10亿吨的和100亿吨的铁!它还让我知道了“登天难”,我们都知道离我们最近的恒星是比邻星,它距我们足有4、3光年,也就是说光以每小时三十万公里的速度从地球飞到比邻星也要4、3年!多么令人吃惊的数字啊!所以“登天”实在太难了。

三、畅读感怀探寻神话世界。

中国古代有夸父追日的传说,传说中天地初始是一片混沌,后来夸父累死之后,才混沌初开,在西方有上帝造人的传说,在上帝造人的七日后,天地初开。一直到现在,人类对于宇宙的探索还在进行当中。

在遥远的未来,人类是否可以把地球的生命带上月球并使其在月球繁衍生息?科学家认为,月球上有冰存在,这就可能为探索月球奥秘的人们提供饮用水,也可将冰分解为氧和氢,从而为火箭提供燃料。月球上可收到丰富的太阳能;月球矿藏丰富,据估计月球土壤里含有大约100万吨至500万吨氦,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价值。从100多年前法国小说家凡尔纳发表科幻名作《从地球到月球》开始,人类就一直在构想如何对月球实施探测。至今,人类已先后发射了约5000多个人造航天器,其中绝大部分是人造地球卫星。很多人造地球卫星夜以继日的绕着地球飞行,有的用于科学探测,有的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看的有线电视、我们用的移动电话,气象站每天发布的天气预报、包括我们的互联网等等,它们的主信号传输都来自于人造卫星。我国在1970年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质量超过了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等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总和,这说明我国卫星技术的起步水平高。

科学的进步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美丽而真实的宇宙空间,科学家们的努力让我们在凝视着浩瀚星空时,在心中闪现更多立体的真实的宇宙图片。

先百年来,科学家们一进有探寻宇宙奥秘。而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进程先从地球开始,再从地球伸展到太阳系,进而延展到银河系,然后扩展到河外星系。当第一颗人造卫星进入地球轨道飞行之后不久,人类向地外星球进军就提上了日程。现在人类制造的宇宙探测器不仅为人类登上月球开辟了道路,而且已经遍访了太阳系的各大行星,同时正在向太阳系外更遥远的星球跋涉。但这只是探索宇宙的初始阶段,宇宙的神秘面纱也仅仅揭开了小小的一角而已。

我们的神舟5号、神舟6号飞船,它们带着我们的中国人进入了太空。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成为我们耳熟能详的太空中国探秘者,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在1969就首次登上了月球,我国神舟7号飞船宇航员翟志刚首次出舱行走为探索太空的奥秘,我们的航天人一代一代的努力着,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们中国的航天人也会走向月球、走向火星……,我们会了解更多的关于宇宙的知识。

书粗略翻完了,那颗涌动的心还在激荡、在向往、在憧憬,浩瀚宇宙、博大胸怀,让我们承载历史,探索未来,坚持科学发展,用宽广视野引领学校、学生发展。

宇宙之谜读后感篇二

前几天,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大型的读书活动,目的是想让我们全校同学们爱读书、多读书。

虽然仅仅只有三天的看书时间,可是,我的收获并不少。我看了一本叫做《宇宙之谜》的书,里面的内容令我好奇,令我惊讶。

通过读这本书,我知道了“宇宙”,这个无边无际的世界是多么的神秘,还通过这本奇妙的“魔法书”知道了,原来,宇宙之中还有别的智慧生物。

其中有一段令我至今难忘,饱受记忆的宇宙记录:

在地球以外广大的宇宙中是否有智慧生命的问题上,科学家们分成了两大派。一派说,既然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是个最普通的行星,那么有智慧的生命就应当广泛地存在和传播于宇宙中。另一派却说,尽管生命可能在宇宙中广为存在和传播,但能使单细胞有机转变成人的进化过程所需的特定环境出现可能性是极小的,因此在地球外存在智慧生命的可能性十分渺茫。就科学的发展来看,这样的争论无疑是正常的、有益的,而且会推动对“地外文明”的探索。

大家看看科学家们多么的细心,凡事都会认真研究、讨论。没错,俗话说的好呀,“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能懂得那么多东西,知道那么多东西。

我们要像科学家们那样,充满好奇心,富有求知欲望,不仅对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和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未解之谜都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人类的心理特点,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基本因素。从地球到宇宙,从自然到历史,从科学到艺术,在这许许多多的领域中,无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成就,几乎都是在探索和解答种种未知事物中创造和发展的。

我们不仅要从科学家们身上得到启示,而且自己留心观察,也能够从自己的身上得到启示。

通过看这本书,“宇宙之谜”,已经不再神秘;通过看这一系列的书,“未解之谜”,也已经不再神秘;今天的“未解之谜”,相信也早晚会揭开谜底。

宇宙之谜读后感篇三

人类发展到今天几乎完成了古人的所有梦想,对现代人来说“一日千里”早已成为现实。因此人们戏称地球为地球村可是在茫茫宇宙中地球连村庄也比不上。

现在我们知道太阳系中有八大行星除了金星、水星外其他六大行星中有卫星此外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都有美丽的光环。太阳系之外银河系中还有许多像太阳系一样的天体系统。

据统计银河系中约有2025亿颗行星。这些都是我从《你不可不知的十万个宇宙探索之谜》这本书中了解到的。

科学的飞速发展让我们对宇宙有了更多正确的了解然而我们今天所了解到的宇宙知识知识宇宙的“冰山一角”。

我们要多多了解宇宙知识,我向大家推荐这本书书中为我们的太阳系、总览宇宙和星空、人类探索宇宙三大章节,介绍了太阳系中的成员和宇宙演化。

通过阅读这本书你会对宇宙百科有一个科学的、崭新的知识。

宇宙之谜读后感篇四

由于20xx年,人们发射了诺亚方舟200,去各个星球探寻生命迹象,而让任何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诺亚方舟200号检查了:水星、土星、木星、天王星,而刚要登陆火星时却发现了一股能量波动。突然,一股能量波击中了诺亚方舟200,霎时间,诺亚方舟200爆炸了。这让我们所有人大吃一惊,因为诺亚方舟200是我们的最新研究成果,一般大炮是对他无可奈何的,但他们居然一炮就击毁了它。

随即,地球侦察兵就发现地球外太空出现了一支军队,规模浩大。我们全部战士做好一级战斗准备,安装战斗铠甲,和他们大战。由于火星战士全部是机器士兵我们一开始占下风,后来,我们启动了大炮,防御系统,才逐渐追回来。

后来,火星士兵派了几个士兵驾驶着飞机来攻大本营,我们派了5架拓荒者-x就轻易的将其击落,这时,从天而降一个小芯片。我们捡起来看了一下,一位科学家一不小心,把芯片植入了kit-56,这是一种很厉害的武器,它杀伤力极大,可以海陆空三位一体,防御力极强,是军事界的骄傲。

这时,前方战报来了,说他们快抵挡不住了,这些科学家赶紧把这种芯片复制,装在了kit-56上一些精英驾驶着它们三下五除二就消灭掉了。

这场宇宙争霸是地球赢了,我们战胜火星后把那些俘虏全部放回火星从此和平相处。

宇宙之谜读后感篇五

今天我自学了《宇宙生命之谜》这篇课文,对这篇课文有了许多理性的思考。

当读到“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而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的一个极小的‘部分,银河系对宇宙来说又是沧海一粟”时,我不禁感慨到,人类对于宇宙来说实在是太渺小太渺小了。这么庞大的银河系才只是宇宙的沧海一粟呀,那人类顶多算个微生物吧,我们以后可不能再骄傲自大了,一定要学会谦虚。

这篇文章的语言十分严谨、准确,语句中没有一句是绝对性的说法,这是为什么呢?我思考过后才明白,科普性文章所描述的事都是不确定的,所以不能把话说的太绝对了,比如“火星表层没有生命,不代表岩层也没有,只不过是人类没有发现而已“”。

当知道火星上有很大可能没有生命时,我灰心丧气。但是看到倒数第2段的“太空可能存在生命”时,有了很大希望,人类的现科技现在这么发达,如果宇宙中真有其他生命,发现他们的日子也会越来越近的。

宇宙中是否有其他生命,到现在仍然是一个谜。

宇宙之谜读后感篇六

虽然仅仅只有三天的看书时间,可是,我的收获并不少。我看了一本叫做《宇宙之谜》的书,里面的内容令我好奇,令我惊讶。

通过读这本书,我知道了“宇宙”,这个无边无际的世界是多么的神秘,还通过这本奇妙的“魔法书”知道了,原来,宇宙之中还有别的智慧生物。

其中有一段令我至今难忘,饱受记忆的宇宙记录:

在地球以外广大的宇宙中是否有智慧生命的问题上,科学家们分成了两大派。一派说,既然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是个最普通的行星,那么有智慧的`生命就应当广泛地存在和传播于宇宙中。另一派却说,尽管生命可能在宇宙中广为存在和传播,但能使单细胞有机转变成人的进化过程所需的特定环境出现可能性是极小的,因此在地球外存在智慧生命的可能性十分渺茫。就科学的发展来看,这样的争论无疑是正常的、有益的,而且会推动对“地外文明”的探索。

大家看看科学家们多么的细心,凡事都会认真研究、讨论。没错,俗话说的好呀,“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能懂得那么多东西,知道那么多东西。

我们不仅要从科学家们身上得到启示,而且自己留心观察,也能够从自己的身上得到启示。

通过看这本书,“宇宙之谜”,已经不再神秘;通过看这一系列的书,“未解之谜”,也已经不再神秘;今天的“未解之谜”,相信也早晚会揭开谜底。

宇宙之谜读后感篇七

我在学了《宇宙生命之谜》这一课之后,发觉有许多疑问,因此,在此指出,希望能得到重视。

文中指出,生命起源的条件为: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应在零下50至零上150摄氏度之间;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要有适当成分的大气;要有足够的光和热。这明显有毛病,例如:海底火山口的温度高达360度,仍然有不少生物在那儿自下而上深海内无光,又冷,却还不是成为了美丽的生命殿堂?而且,既然是外星生命,人类不了解它们,又如何知道外星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呢?ufo怎么解释?课文首先排除掉九大行星中的水星、金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只留下地球和火星,然后又一口否决火星。这难道就是解谜了吗?宇宙中什么事都可能发生,人类知道的事情只是茫茫宇宙奥秘中的`千万分之零点几,有什么依据高谈阔论认为太阳系中除了地球就没有生命?兴许在环境最恶劣的地方,人类认为没有生命的地方就有生命呢?由此可见,中国语文教材选材之疏忽,作者作文章之漫不经心,这种错误将会对孩子的一生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甚至危及到孩子的后代,误了他的一生。

语文教科书上的一丁点儿小错误,可以改变孩子的一生,愿语文书的选材方面再严谨一些,为孩子们想想吧!

宇宙之谜读后感篇八

最近我在看一本书,叫《宇宙未解之谜》,可别说,它里面记录着宇宙年龄知多少,宇宙膨胀得有多快,宇宙的中心在哪里,宇宙有限还是无限,宇宙是什么颜色的以及会死亡吗等等一系列的解释。

读了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从中让我明白了黑洞原来是这样形成的,同时我也相信人类肯定会探测更多的奥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