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认识以内的数教学设计(精选9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认识以内的数教学设计篇一1、通过引导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学生能够说出各种数位的名称,借助计数器识别并且理解百位、千位、万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体会计数单位“百”、“千”、“万”的意义,认识、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注重操作与演示,学生经历数的概念的形成过程,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从而形成数的概念。 2、学生能够借助已有经验学习新知识。学生已有的技术单位、数位等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推理、想象,并结合情境进一步认识千以内的数,进而借助千以内的数想万以内的数,建立较大数的概念,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3、学生能够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初步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发展运算能力,树立比较的模型思想,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通过交流,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学生能够认识近似数,并结合实际进行估计,注重估计意识的培养,发展学生的数感。引导学生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估计物品的数量,交流估计的策略,使学生体会到估计策略的多样性。 1、基础性学习包 1、千、万以内数的认识和认识计数单位“千”、“万”。 2、万以内数的写法、读法。 3、认识近似数 4、比较数位不同、位数相同的两个数大小的写法。 5、整百数的加法、减法。 6、估计。 2开发性学习包 1、人民大会堂等建筑物的容纳量情况,本校学生人数、图书室书本数目情况,自己从家到学校或者别的自己熟悉地方的距离情况,各类课本或课外书的每页大约的字数情况。 2、有关历史的“千”: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亦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中华文明史源远流长,若从黄帝时代算起,已有5000年,按现在出土的殷商遗迹来看大概为3500年。古代埃及的历史是4100年。古代巴比伦有5500年的历史。 3拓展性学习包 1、班内个别同学登长城或者泰山等的感受分享(台阶),初步了解万里长城。 3、生活中的估算:找一找生活中运用估算的例子,说一说。 估算距离:从这里到商场有多远?有五六百米吧 估算时间:现在几点了?看太阳差不多10点了。 估算人数:操场上的运动员我看有五六百。 当我们拿不到准确数据,生活中就出现了很多估算。 4、丰收园 2、学科间整合:传统文化学科的《万里长城》可与本单元融合,使得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古代奇迹建筑之一的万里长城,激发其热爱祖国和以祖国为荣的情感。 3、学科与学校特色课程整合:校本课程的珠心算课程可以使学生将本单元所学与算珠有效结合,感知祖国传统数学文化的魅力。写字课程本中汉子排版比较均匀,是训练学生们应用估计意识进行估计的好材料,使得学生逐步做到学有所用。 4、体验式活动:生活中的估算:找一找生活中运用估算的例子,说一说。 5、课时安排:本单元学习共安排8课时。 注:通过创设两个学校的小学生交流的环境,引出一系列的问题,包含了初步认识近似数、寻找估计策略进一步认识近似数、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知识点的学习,将初步认识近似数、数的估计和比较合理地糅杂到一起进行学习,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本单元的重难点,提升了学生估计的应用能力和能将估计和比较有效结合进行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其知识合理建构,进一步感受了数学的合理性和严谨性,帮助学生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养。通过连环提问的形式将比较和估计整合到一起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示。 认识以内的数教学设计篇二《万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且对万以内数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也为学习万以内数的读写和万以上的数数打下基础。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万以内数的数数、读法、写法和大小比较,这节是本单元的起始课。 基于上述对教材的认识,我把本节课的关注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数的策略感悟上,具体体现在:1、结合现实的素材理解或解释数的意义;2、估计问题的结果,并判断结果的合理性;3、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同时,力图体现: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3、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1、知识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千和万,掌握百、千、万之间的十进关系。(2)认识万以内的数位顺序。(3)掌握数数的方法,能用不同的计数单位按顺序数万以内的数。(4)初步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数感。 2、解决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情感与态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掌握百、千、万之间的十进关系及万以内的数位顺序。 学生练习纸(1000颗星星)、计数器。 1、师:你能向我们在座的各位老师介绍一下我们班的学生人数吗? 生:我们班有50个人。 师:这50就是一个数,你对这个数还知道些什么?(师边说边板:50)。 生1:50由5个十组成。 生2:5在十位上,0在个位上。(师板:个位、十位)。 2、师:你能不能根据我们班的人数,估计一下我们段6个班一共有多少人? 生1:301个。 生2:1000多。 师:老师告诉你一个准确的数,我们二年级一共有308人。(板:308)。 师:那你知道我们学校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吗? 生:(摇头)。 师:我们学校有1749人。 3、师:这308、1749两个数都比100要大,这一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比一百大的数。 师随机板书: 十个。 位位。 54。 308。 1749。 1、师(出示一张星星图):这是一张星星图,凭你的眼力估计一下图上有几颗星星? 生1:200颗。 生2:1000颗。 师:这张图上具体有几颗星星呢?那就让我们来个数星星比赛吧! (师板课题:数星星)。 2、师:比赛前先听清要求,喜欢用什么方法数就用什么方法数,老师说开始才能数,停下时就马上停下,心里记住你数了多少?如果你认为有必要的话,可以用笔作些记号,时间为2分钟。 师:准备好了吗? 生:好了。 师:开始。 生开始数星星。 3、师:谁来告诉大家两分钟里你数了几颗星星? 生1:96个颗。 师:有没有比他数的多的? 生2:1000颗。 师:数了这么多,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样数的,好吗? 生2(在实物投影上介绍):一行有10个,10行就是100个,然后一百一百地数,这里有1000颗星星。 师:一行有10个,你是怎样数的? 生2:一个一个地数。 师:大家明白他是怎样数的吗? 生:明白。 师生一起小结:先是一个一个地数,再十个十个地数,最后才一百一百地数。 生:一百一百地数。 师:为什么? 生:这样数比较方便。 4、师:接下来我们就用一百一百地数这种方法继续数这张星星图,每到100的地方作一个标记。(师在实物投影上进行示范。)。 生在自己的星星图上数星星。 师:这图上一共有几颗星星? 生(齐说):1000颗。 师:我们一起来数数,可以吗? 生(齐数):一百、二百、三百、四百、五百、六百、七百、八百、九百、一千。 师:通过刚才的数,我们知道10个一百是一千,一千里面有10个一百,老师把你们的这个发现写在黑板上。(师板:10个一百是一千。)。 生齐读:10个一百是一千。 5、师:一张纸上有1000颗星星,那2张呢?(边说边贴)。 生:二千。 师:3张呢? 生:三千。 师(连贴5张)现在是几千呢? 生:八千。 师:再贴一张呢? 生:九千。 师:再贴一张呢? 生:一万。 师:一千一千地数,数了几个一千是一万呀? 生:10个。 师:同样,老师把你们的这个发现写在黑板上。(师板:10个一千是一万。)。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我们自己的发现。 生(齐读):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生1:1000张。 生2:500张。 师: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生2:用100张的那一叠去估计。 师:下面我们就用这100张白纸来验证一下。(师在讲台上进行验证)。 师(再出示1000张白纸)那这一叠会有几张呢? 生1:10000张。 生2:不可能,我觉得应该是1000张。 师:你想用什么方法来验证? 生2:用500张的那一叠去量。 师:老师帮你去量一量,可以吗?(用500张的白纸去验证)。 生3:还可以用100张的那一叠去验证。 师:按生3说的去验证。 生:1000里面有2个500,1000里面有10个100。 师:请你想象一下,1万张会有多厚? 生在脑子里想1万张纸有多厚。 生:(有几个学生举手)。 师: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生1:我们手中的星星不够。 师:那怎么办呢? 生:同桌合作。 师:那接下来我们就同桌合作数出1749颗星星。 生同桌合作数1749颗星星。 2、师:谁来告诉大家你和你同桌是怎样数的? 生(同桌到投影上介绍):这一张是1000颗,再到另外一张找700颗,再找40颗,再找9颗。 师:1749里面有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 生:有1个千、7个百、4个十、9个一。 师:你能在计数器上拨出1749来吗? 生(齐答):能。 师:先拨哪一位? 生:千位。 师:谁来说,老师给你当助手。 生(生说师拨):千位上拨1颗,百位上拨7颗,十位上拨4颗,个位上拨9颗。 师(指着计数器):我们说1在千位上,7在百位上,4在十位上,9在个位上。(边说边板:百位、千位。)。 3、师:你觉得千位前面还有数位吗? 生:有。 师:什么位? 生:万位。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10个一千是一万。 师(板:万位)万位的前面呢? 生:十万位。 师:对,万位的前面还有许多的数位(板:……),在我们数学里,把这些数位整理成一张表就是数位顺序表,请小朋友把书本翻到第67页。 生:(看书自学数位顺序表)。 1、第一关:(1)从196起,一个一个地数,数到203。 (2)从996起,一个一个地数,数到1003。 2、第二关:从200数到830,看谁数得快。 3、第三关:不出声,默数从1300开始接着往后数10个数,你数到几啦。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实际生活与应用中学数学,不仅是理念,更应该是我们在实践中不懈的共同追求。本课教学中,数星星活动贯穿全课,学生学习兴趣非常浓厚,使枯燥的数字学习化为生动活泼的数星星活动。 教师抛砖引玉:“看到50这个数,你想到了什么?”“你能创造出百位左边的数位吗?”“这是一张星星图,凭你的眼力估计一下图上有几颗星星?”“喜欢用什么方法数就用什么方法数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学习是自由的,互动的;交流是涌跃的,成功的;学习是快乐的,激动的!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他们发现“数”的知识是有序的、活跃的;研究数的知识是有趣味的、有激情的;正如教师课堂内所说,学生“创造”了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并理解了数位之间的进率,完成了探究层次的升华,自觉地建立了生动的数学模型。 培养数感,将数与实际背景联系起来,理解数的意义,用不同的方法表示数等等是贯穿本单元学习目标之一。有理有据的猜测是培养数感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师让学生根据所提供的参照信息,猜测本年段、本校学生人数,猜测一张星星图上的星星颗数,猜测一叠白纸的张数等,一系列的猜测活动,使“数”不再枯燥机械,而是很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因此,学生的讨论积极性极高。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把握住了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并根据需要综合运用了有关的知识,估计出了相对合理的数据。然后,让学生感知与体验具体的数:想像10000张纸到底有多厚?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充分地发挥,众人拾柴火焰高!学生的回答真是五花八门,让我们做老师的概叹:千万不能小觑我们的学生! 实践教学后,我在思考,“数感应该如何在各个课时教学中有序地逐步地渗透,它的度应该怎么掌握?如何来检测学生‘数感’形成的程度?”等问题,希望能与同仁们共同探讨。 认识以内的数教学设计篇三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的数的组成及读写,会说出一个数是接近几百或几千。 使学生进一步增强小组合作的能力,提高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 数的组成及读写、近似数。 中间有0及末尾有0的情况读写。 课件、算盘 提问: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引导学生整理出:万以内的数的组成、读写、大小比较、近似数。 1.有谁能说出数为顺序表中从右往左的顺序吗? 出示第1题:2659千位上是几?表示有( )个( )?百位、十位、个位呢? 独立完成“复习”第1题。 出示“复习”第2题。 这两个地方你们认识吗?你知道它们的海拔高度吗?引导学生读出数。 小组活动。 请你们在教师的要求下选4张数字卡片摆一个四位数,在小组里面读一读。 没有0 末尾有0 中间有0 中间末尾同时有0 算盘上面表示数。 请同学们拿出算盘把“复习”第4题中的数拨一拨、写一写给你的同桌看。 你发现这一题当中的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把他们分分类,再看一看是怎么读写的。 1.完成“复习”第5题。 数的组成掌握得很好,现在考一考你们对计算掌握得怎么样? 2.出示“复习”第6题。 指名说大约是几百或几千,提问:你是怎样考虑的? 3.出示“复习”第7题。 出示表格,提问:从表中你发现了什么?下面的问题你能解答吗? 出示问题,指名解答后集体评价。 反思总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你能说一说吗? 课堂作业 《补》 第四单元 课题:复习 教学目标: 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万以内的数的大小的比较能力。 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的数学思考方面的能力有进一步提高,提高数学活动经验,且在小组里面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万以内的数的大小的比较。 教学难点:万以内多个数进行比较。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知识系统整理 前面一节课的复习,我们已经掌握了万以内的数的读写、组成及近似数的认识。还有什么内容没有复习?今天我们就来复习数的大小比较。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完成“复习”第8题。 观察第8题,看上下两题有什么不同?指名回答,肯定想法。 数轴上面的方框你会填吗? 2998多少呢?可以填哪些数。 独立完成“复习”第9题。 小组活动 完成“复习”第10题。 3个同学一个小组,每个同学各写一个数,然后一起在小组里面比较出大小。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完成“复习”第12题。 问:谁来说一说这一道题是什么意思?你会填吗?把你想出来的数在小组里面交流一下,看哪一个小组里面的答案最多。 怎样依次想出所有的答案呢? 2.完成“复习”第13题。 引导思考:你能找到规律吗?在小组里面交流验证一下。 3.完成“复习”第11题。 提问:你把这五大名山的海拔从高到低排一排吗? 学生完成后师问:哪一座山的海拔最高?第二呢?第三?…… 4.出示:用0、1、2、3可以摆出多少个不同的四位数? (1)摆一摆。找出这四张卡片,摆一摆,并在小组里面交流一下。 (2)怎样有序地思考出所有答案呢? 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有序地思考出所有答案。 总结。 反思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认识以内的数教学设计篇四1、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了解这些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认识整万数,初步了解我国的数位分级,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整万数。 2、让学生通过了解一些具体事物数量的多少,增强数感,感受整万数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培养学习整万数的兴趣和认识整万数的自信心,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 3、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理解万级各记数单位的意义,能读、写整万数。 了解整万数的含义,感受大数目的价值。 计数器、课件、小黑板;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常州图片。 上课之前呀,王老师首先请大家欣赏一组图片。 从照片中你看到了什么? 师:是的,常州是一座美丽的城市,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数据,它也向我们介绍了常熟的一些情况,我请一位小朋友来读一读。(相关人数、面积)。 二、学习新知。 1、出示1264,请大家看,关于这个数你知道什么? 1在千位上,表示1个千;2在百位上,表示2个百;6在十位上,表示6个十;4在个位上,表示4个一。 (1)出示计数器(写有个、十、百、千)。 师: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计数单位,从右往左,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我们边拨边数好吗? 师:(拨到9000)问这是9个一千,再往下拨一个,就是几个一千,10个一千是?(掀纸:一万)。 板书:10个一千是一万。 2、10个一万是十万。 师:再看(动作演示拨两颗珠子),现在表示的是多少呢?怎么知道的? 师:再看(动作演示到九万),现在万位上满了十颗。也就是说有了10个一万。 师:那该怎么表示了?(指名回答)。 师:进一,是多少?(掀纸:十万)一起读2遍。 板书:10个一万是十万。 3、10个十万是一百万。 师:我们10万10万的往下数……90万,没有珠子了,怎么办啊? 向百万位进一,就是100万。掀纸:百万。(齐读)。 板书:10个十万是一百万。 4、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师:设想一下,10个一百万又会是多少呢? 板书: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师:现在我们又认识了这些新朋友,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十万,百万,千万)。 师:现在我们一万一万地数,从一百九十五万数到二百零六万。 十万十万地数,从九百六十万数到一千零二十万。 那下面我来拨珠,看看你能很快读出数吗?(30万、400万、6000万)。 5、读一读。 师:请你读一读,由多少个万组成的? 师:这么行啊!给你们一个难一点的。 师:读一读(请2-3名),听清楚他们读的了吗?说说是由多少个万组成的呀? 师:七十七万、九千零二十四万、一千一百四十二万,你能在计数器上把这些数拨出来吗?(指名拨珠,其余学生读,并说说各是由多少个万组成的。)。 6、写一写。 师:会拨、会读,那你会写吗?请把书翻到第86页,写在书上。 师:谁来说说看,你是怎么写的?(指名汇报,师板书)为什么77万后面用了四个“0”啊?(十万位和万位上有数,其余各位上一个数也没有用“0”表示)。 师:90240000,为什么这样写啊? 师:现在,看一看这三个数,你发现了什么?(都是“0”)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认识整万数”(板书课题)。 7、考一考。 师:你会读、会写整万数了吗?那就来考考你。 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先引导学生看清题意,然后独立完成,同桌交流,跟电脑对答案。)。 师:我看到有的同学写得特别快,有什么小窍门吗? 8、数位顺序表。 师:看着数位顺序表,能令你读数、写数又快又准,老师这儿有一张缺损的数位顺序表,这里只有我们学过的数位,我们来读一读(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你能不能把我们今天学的补上?(挂出小黑板)。 师:观察表格,看这些数位,从右往左你有什么发现吗? 师:根据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往左每四个数位我们分为一级,所以从“个位到千位”我们称它为“个级”,我们把个级上的一起读一读,那“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又会是什么级呢?(万级)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那你们想一想,有没有比万级更大的数位呢?还有,我们可以用“……”来表示。 师:现在给你时间,你能轻轻的把这张数位顺序表记一记吗? 师:说说你是怎么记的啊? (考一考)(把书第86页的数位顺序表填完整。)。 三、巩固深化。 1、做“想想做做”第3~5题。 1、师:我请数字博士收集了一些数,你会读吗?自己读一读、比一比。(“想想做做”第3题)。 师:(指85和850000)谁会读。 师:在读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85表示85个1,它在个级上,850000表示85个万,它在万级上,我们为了清楚的看出个级和万级上的数字,读前我们可以在这里画一条线。)。 自己先读一读。 全班一起来读一读。 2、师:学到现在大家一定觉得挺累的吧,老师想邀请你们到祖国各地参观一下,在图中你找到的数字信息有哪些?自己读一读。 师:看看天安门、颐和园的面积,你想说些什么? 3、师:其实,数字不仅能告诉我们面积,而且大自然中的一些信息也能通过数字来告诉我们。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能写一写吗?把书翻到第87页,这就是“想想做做”第5题,请写在书上。 师:说说是怎么写的?(实物投影)。 光是昆虫就有七十多万,还不算其他的物种,我们地球上的物种真是非常丰富。但是丰富的资源也需要加以保护,要不然……出示图片: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每年约有60000个物种灭绝。 看了这些你想说什么? 2、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在读、写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认识以内的数教学设计篇五片段:1、师出示数据:这些数你会读吗?(在万以内数据中选择:一般数、中间有0的数,末尾有0的数、中间、末尾都有0的数)。 53475067500650705500。 学生自由读----读给同桌听一听。 2.师:哪位同学来读给大家听。 3.师:关于万以内的数,你还知道什么知识? 生1:我知道这里有很多数位。有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生2:我还知道这些数位的计数单位是一(个)、十、百、千。 生3:我还知道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如: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师:还能想到什么? 生4:我看到5030,就想到了它是由5个千和3个十组成的。 4、师:同学们真棒,看着这些数,想到了那么多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今天啊,我们要带着这些知识去认识一下这些数。(屏幕上随即展示我国20xx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及北京人口等有关数据。)。 5、师:看到这些数,你后什么想法? 生1:这些数很大。 生2:这些数又很多数位。 ……。 6、师:对这些数,你已经知道了些什么?是怎么知道的?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生生交流,师生交流)。 课后反思: 经过第一学段数的认识的教学,学生已经具备了大量的关于数的认识的直接经验,尤其对万以内数的组成和计数单位等有了较深的了解,这就为将数的知识扩充到万级、乙级做好了铺垫。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激活学生在前面所学的10000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等知识和经验,促进知识的迁移。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万以内的各种形式的数,力图用“读一读”、和“关于万以内的数,你还知道什么知识?”这两个步骤,唤醒学生对万以内数的已有认知和学习经验,为下一步“迁移”工作做好铺垫。在教学的第二阶段,又用一个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对“迁移”这一方法进行了及时点拨,使学生在学会新知的的同时,学习方法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认识以内的数教学设计篇六1、掌握数数的方法,会数1000以内的数,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初步体会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2、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意识。经历观察、猜想、操作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过程,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和解决问题。 3、进一步体验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活动中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与自信心。 正确数1000以内的数,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多媒体课件,计数器。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体育馆图片。 师引导学生:猜猜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 看来这个体育馆能坐好多好多的人,要用一个比100大的多的数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000以内的数。 二、动画演示,探究新知。 老师这里有许多的小正方体,到底有多少呢?我先不告诉大家,要靠自己来数。 1、课件演示一个一个地数,并得出10个一是一十。(板书)。 2、课件演示十个十个地数,并得出10个十是一百,(板书)。 这么多小正方体都难不倒大家,那现在我要把我所有的小正方体都拿出来了! 3、课件变成10×10×10立方体方块图)这个大立方体上一共有多少块小正方体?怎样数?(课件演示一层一层地出现,学生从100数到1000)。 一百为一层,2层是几个百?3个百后面是几个百?5个百再添一个百是多少?……谁能继续一百一百地数?(课件再从上一层一层地拉出数一次)这次重点强调9个百再添一个百是多少?然后思考:10个一百是()。 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 回顾并板书:十里面有10个一,一百里面有10个十,一千里面有10个百。)。 师:“千”是我们今天学到的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前面我们还学过哪些计数单位呢?(个、十、百)(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4、师:回顾我们刚才数数的过程,关于数数,你有什么新发现? (当物体个数不太多时,可以一个一个或十个十个地数;当数更大的数时,可以一百一百地数。个、十、百、千都是计数单位。)。 5、活动巩固。 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数数,从九百六十起,一十一十地数到一千。你会吗? 生说师拨。注意拐弯数的教学。强调10个百是一千。 三、多层练习,巩固新知。 第一关:在计数器上边拨边数。 介绍计数器:从右边数依次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还有我们以后会学到的万位。 (1)从一百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一百二十。 指名读题,提问有几条要求? 小组合作。(找一组示范)。 指名交流。 (2)从一百九十八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二百零三。 指名读题,小组合作。 (3)从二百二十起,一十一十地数到三百一十。 默读题目,小组合作。 第二关:摘苹果。 课件出示:苹果落地的动画,学生开火车从987数到1000。 第三关:填一填全对的同学可以找老师领小粘贴。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今天的学习愉快吗? 2、为什么高兴?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10个一是十。十里面有10个一。 10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10个十。 10个一百是一千。一千里面有10个百。 千百十个。 101010。 文档为doc格式。 认识以内的数教学设计篇七100以内的数。 2.初步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认识100以内数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及探究、创新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重点难点 分析教学重点: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知道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知道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教学 方法利用情境图片、小棒、计数器等辅助教学 教具 准备情境图片、小棒、计数器 板书 设计农家乐 ——100以内数的‘认识 (1)玉米有多少个?28里面有2个十和8个一。 (2)辣椒有多少个?10个十是一百。 教学过程 (包括导引新课、依标导学、异步训练、达标测试、作业设计等)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你们到过农家乐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丰收季节的 农家校园图片。 (出示信息窗情境图。) 师: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玉米有多少个? (2)辣椒有多少个? (教师有选择性地板书学生提出提出的问题。) 活动二:认识100以内数的读写、组成。 (2)数一数 师:玉米哟多少个?赶快数一数吧! (学生独立数一数) 师:谁愿意数给大家听? (师指定几位学生,对于数20后面的数有困难的学生,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2、摆一摆 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许多小棒,请大家用小棒代替玉米边摆边数出28根吧! 学生数完后,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摆小棒就能很容易地看出师28根呢? (引导学生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 师:看着你们的28根小棒,同桌相互说说28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指定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8里面有2个十和8个一。) 师:你能在计数器上拨出28吗? (学生拨珠并交流想法,体会到几个十就是在十位上拨几个珠子,几个一就是在个位上波拨几个珠子,从而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意义。然后请学生在计数器相应的位置写出28,并读出来。) 师:2在哪个数位上?表示什么? 8在哪个数位上?表示什么? 3、拨一拨。 (1)师:请同学们在计数器上从28拨到31,要边数边拨。(当拨到29时,问学生:下一个数是多少?30应该怎样拨出来?) (2)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33、34和99,并让学生说说数的组成。 思考:每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活动三:全课总结。 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说一说今天在课堂上你表现的怎么样? 课后反思 教学后记 (包括达标情况、教学得失、改进措施等) 通过有趣的故事,把学生带入游戏情境之中,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全班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给学生交流和表达的机会,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让学生通过学具操作,加深对所学加法计算过程的理解,也是培养学生利用学具帮助学习的意识,更是加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充分利用情境图为学生的思维创设情境,使学生的思维尽可能地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以生活实际中的问题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并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为了让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可让程度较好的学生把自己的思维过程抽象成数学算式。 认识以内的数教学设计篇八亿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是万以内数的认识的拓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数学基础之一。本册教材先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再教学亿以上数的读法和写法,并对数的理论进行整理,在两部分认识数教学中间安排十进制计数法,知道数位,数级,对亿以内数的认识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也对亿以上数的认识起承上启下作用。加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综合知识的渗透,从万以内数的认识到亿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充。教材提供了较丰富的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不仅为学生认识大数提供丰富的内容,也为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提供了好素材。突出数概念教学,从数学的高度把握十进制原理,培养数感。教学内容的呈现给了学生自主探索和自主交流的空间,也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了思路,如:读、写数的法则教材上不给出现成的结论,而是让学生通探究自主过讨论得到。 教法学法: 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大数对于学生读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应充分利用好教材文本,创设具体教学情境,让学生对大数获得丰富感受,注意放手让学生探索,理解大数的读法后,通过独立练习,小组合作交流训练,达到熟练程度。 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给学生留有自主探索的空间,对于数位、数级,十进关系等知识,应该让学生牢固掌握,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去发现,去体会,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达到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密切了大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收集大数的习惯和能力,数的产生与发展都是生活实践的需要,认识数是为了用它来交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数学意识。 教学理念: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打基础。遵循儿童心理规律和认知规律。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生必须获得有价值的数学,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师精心组织下充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亿以内数的规律,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学习成功的体验。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七册第二页到第五页的例1例5,练习一的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个大数,知道亿以内各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数。 3.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难点:每级中间或末尾有0的读法。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cai课件,多媒体实物投影仪,数位表。师生都备计数器。 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cai课件出示我国行政区划图,用点按热健的方法突出演示六省市、自治区的地理、文化图片,同时伴音介绍我国的人口普查数,让学生认真观察,提问:你收到了那些数学信息?(六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口数)你发现什么?(数很大,很大。)由此这节课你想探讨什么问题?(这些大数怎样读?他们的计数单位是什么?这些大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怎么样认识大数?等等)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二、探究交流获取新知。 1.以北京市人口13819000人为例试读。 2.认识万以上的计数单位,十万、一百万、一千万、一亿,问题:观察计数器你发现什么?老师拨珠,拨上一千,然后一千一千地数,一直数到九千,再拨一千,问: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千位满“十”怎么办?(千位满十向万位进一),也就是“十个一千是一万”板书“万”。 3.让学生拿出计数器,边拨边数边想,一万一万地数,一直数到九万,再加上一万是多少?认识10个一万是“十万”,同样的方法,同学们自己同位交流说说,认识10个十万是一百万。(板书)。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板书)。 10个一千万是一亿。(板书)。 (给足时间拨、想、说,然后全班交流)。 提问:同学们想一想,以往我们学习了那些计数单位?万以上的计数单位今天我们学习了那些?(十万、百万、千万、亿)。 生1:我发现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 生2: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生3:我发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哪一位上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 生4:每相邻是什么意思我有点不太明白? 生5:我可以告诉你,……。 师:同学们怎样证明你的发现是对的? 生5可以进行证明,如:……。 师:同学们真有数学头脑,通过拨珠、数数、观察发现了它们的规律。 5.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1)学习“数位”。 请同学们整理数位顺序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亿位。(出示数位顺序黑板帖)。 (2)拨数,将13819000人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出来。 6.学习“数级”。 介绍我国计数的四位分级法。(在数位表上增加拦,并标明数级)从右向左四位一分级,第一级是个级,第二级是万级,第三级是亿级。同时告诉学生分级线。按级读出北京市人口数。 7.巩固联系完成第4页“做一做”。 (1)让学生通过数数,理解并掌握计数规律。 (2)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哪些地方常用到万以上的数,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8.学习“读数”。 (1)cai课件出示例2,读出下面各数。继续出示含两级的数位表,并在相应的数位表下,分别呈现教材上的4个数,249624960000640700085000300。 a)让学生在下面与同学说一说并写出读作多少? b)集体交流,读出每一个数,并进行评价,纠正错误读法。 c)课件出示正确读法。 (2)小组讨论。 a)含两极的数怎么读? b)万级的数和个级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不同? c)数位上出现0,又该怎么样读? (给足时间让学生讨论)。 (3)反馈交流信息,学生归纳总结。 (4)巩固练习,完成第5页“做一做”。读后说说你发现这3个数有什么共同点? 三、小结强化,增强自信。 小结学习内容,让学生说说学习体会、收获。 四、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认识以内的数教学设计篇九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认、读、写千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会计算简单的整十数的口算加减法。 2、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通过用数来描述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 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认、读、写千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会计算简单的整十数的口算加减法。 教学难点: 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咱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猜猜老师手里有多少枝铅笔? 学生可能回答: 生1:8枝。 生2:9枝。 生3:10枝。 对于学生的回答要给与鼓励。 师:到底有多少枝呢?咱们一起来数数。(同学们一起来数)。 师:这些就是10枝铅笔,同学们用手比比10枝铅笔摞在一起有多粗。让学生用手比比。 师:同学们仔细看,老师又拿来一些铅笔,现在猜猜老师手里一共有多少枝铅笔?为什么? 学生可能会答:20枝,因为老师拿来的和刚才的10枝差不多粗。 对于学生的回答要给于肯定与表扬。 师:同学们你们再来猜猜这些牙签有多少根?(学生自由猜,猜的不准确的时候老师进行提示)。 师:看来牙签的数量是个大数目,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更大的数!上课! 二、主动探究,建立数感。 1、初步感知。 (1)、让学生一个一个的数出10个小正方形。 老师发现咱们班同学数数能力非常强,下面来数数老师手里的这些小正方形有多少个?(学生一起一个一个数出10个小正方形)。 小结:这些是10个小正方形。 提问:刚才我们是一个一个来数的,我们数了多少个一数到十?小结:也就是说10个一是十,大家一起把这个结论说两遍(板书)。 (2)、让学生十个十个的数出100个小正方形。 下面我们增加点难度,十个十个的来数。(学生一起十个十个数出100个小正方形)。 小结:这些是100个小正方形。 提问:想想我们十个十个的数,数了几十数到一百? 小结:10个十是一百,男生把这个结论说一遍,然后女生再说一遍(板书)。 (3)、让学生一百一百的数出1000个小正方形。 同学们一百一百的来数你敢挑战吗?(敢)好,我们来试试。 小结:这是1000个小正方形。 提问:回想一下我们数了几个一百数到一千? 小结:10个一百是一千,大家把这个结论同桌互相说一说(板书结论并板书千)。 今天咱们就来认识千以内的数,板书(千以内数的认识)。 2、认识计数器上的“千”,并且会拨会写会读一千。 师:同学们,如果让你们在老师这个计数器上拨一千你会吗? 生:会。 师:在请出计数器之前先来想想,在计数器上,从()向()数第一位是()第二位是()第三位是()。 (让学生边回想边答,其余的学生可以提示补充)。 师:今天咱们又认识了千,大家看看千位在计数器的什么位置? (让学生在计数器上看一看指一指)。 师:谁愿意用老师的计数器来拨一千?(让一个学生用老师的计数器来拨一千)。 并问:你是怎么样来拨的? 生答:千位上拨了一个珠子。 提问:千位上的这一个珠子表示什么? 生答:表示一个千。 提问:百位十位个位上没有珠子,那一千怎么来写? 生答:千位上写1,其它位上写0。 (板书:写作:1000)千位上有一个珠子我们就写1,百位十位个位上没有珠子我们就写0,用0来占位。让学生来读读。(板书:读作:一千)。 3、活动体验,一千到底有多大呢? 同学们我们都认识了千,那一千到底有多大呢?大家想知道吗?下面咱们就一起来体验一下一千有多大。 (1)、出示打印纸。 先展示100张打印纸,让学生比比100张打印纸的厚度,大约1cm,那500张呢?1000张呢?再用手比比。 (2)、出示牙签。 我们再来看看课前让大家看的牙签,这一小捆是100根,那要是1000根会有多少呢?咱们一百一百的来数数,数出1000根牙签。让学生用手比比1000根牙签有多少。看来一千真是一个大数目。 4、培养数感,学习拨数写数读数。 刚才大家听的非常认真,表现也很积极,为了奖励大家老师给大家带来四幅图片来欣赏。欣赏四幅图片,培养学生数感。 (1)、第一幅图先让学生体验一千人有多少。 师:大家看看火车站下车的人多不多?这些得有多少人呀? 生:下车的大约有一千人。 师:那同学们你能在你的计数器上拨出来一千吗? 生:能。 师:在拨之前先在你的计数器上找一找千位在哪? (学生拨完以后让学生举起来老师看一看)。 师:同学们拨出来一千,能不能在练习本上写出来一千?(学生写完以后让学生和老师写的对照一下。 (2)、第二幅图先让学生体验三百辆车有多少。 师:大家来看这个大型停车场,有多少辆车? 生:有三百多辆车。 师:你能在计数器上拨出三百吗? (让学生先用自己的计数器拨一拨)。 师:找一个小组的`同学用老师的计数器来拨一拨三百。并且说一说你是怎么来拨的? (让一个小组的同学用老师的计数器来拨一拨)。 生:我在计数器百位上拨了3个珠子,百位上的3个珠子表示3个百。(让学生说完整)。 师:个位十位上有珠子吗?那怎么来写呢?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一写,并且和老师写的来对照)。 (3)、第三幅图体验一栋高楼住的人数。 师:这个小男孩家住的楼有多少户人家? 生:楼上住着一百二十五户人家。 师:那一百二十五在计数器上怎么表示? (让学生用计数器拨一拨,并让学生用老师的计数器来拨一拨。说一说你是怎样拨的?要求说学生说完整连贯。)。 (4)、第四幅图体验八百零八。 师:看这个花坛造型,用了多少盆花? 生:八百零八。 师:那你能用计数器表示出来吗? (让学生用计数器拨一拨,并让学生用老师的计数器拨一拨,说一说怎样来拨的?)。 师:八百零八拨的时候十位上没有珠子,那写的时候还写吗? (这个地方重点讲解用0来占位)。 三、解决问题,实际应用。 师:看来大家对千以内的数有了很好的认识,下面咱们来做个小练习对自己做一个小小的检测。把每个计数器上表示的数写下来。(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计数器上的数,并让学生回答)。 师:大家看看这三个数都有一个相同的数是多少? 生:4。 师:这个4在每个数所表示的意思一样吗?各表示什么意思? 生:不一样,437里面的4表示4个百,304里面的4表示4个一,740里面的4表示4个十。(要求学生说的时候要完整,连贯)。 小结:同一个数字在不同的数中所表示的意思可能不一样,这要看这个数在什么位上。 四、全课总结,不断升华。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千以内的数,下了课大家可以在生活中找找,然后说给同学或者爸爸妈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