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反思大班(精选8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美术教案反思大班篇一1、愿意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的快乐。 2、学会吹画和点画。 3、初步接触abb词“粉嘟嘟”。 4、感受到绘画的魅力,喜欢绘画。。 5、学会用简单的线条添画来表达自己的联想。 1、颜料(黑、粉红)。 2、白纸。 3、半湿的毛巾。 1、说。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啊?(春天)。 师:哦,是春天!春天啊是个很美的季节!那春天为什么很美呢?春天里有些什么?(鼓励幼儿完整表达)。 师:哦,原来春天里有这么多美丽的花啊,那我刚刚听到小朋友说春天里有桃花是吗,今天啊孙老师也带来了一些桃花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好吗!(看课件)。 师:好,我们欣赏完了桃花,那谁告诉我我桃花是什么颜色的? 师:哦,是粉色的,那我们可以用一个好听的词来说“粉嘟嘟”。粉嘟嘟的桃花! 2、画。 (1)、师:小朋友们说的真棒,那你们想不想将粉嘟嘟的桃花画在纸上呢? 师:那你们想用什么来画?(油画棒、水彩笔)。 师:可是今天啊,孙老师想用嘴巴和手指来画!想不想看! 师:都想看的啊,好吧,那我就来画给你们看,那小眼睛要仔细看好不好!(好)。 师:我呀还要请我的好朋友来帮忙,当当当当(出示颜料)颜料宝宝师:和颜料宝宝问好,那这是什么颜色的颜料宝宝呢?(黑色)。 师:那用黑色的颜料宝宝来画什么?(树枝)师:想一想!桃花都长在哪的啊?树枝上的是吗?好,那我们就用黑色的颜料宝宝来画树枝。 师:首先呢我要轻轻挤一挤,把颜料宝宝挤出一些来,小朋友注意了哦,不能挤太多!然后再来吹一吹!看,树枝有没有吹出来了,好不好看!(好看)。 师:孙老师再来吹一根好不好?要仔细看老师是怎么吹的!轻轻挤一挤,再来吹一吹!看老师又吹出了一根树枝!好玩吧?你们想不想试一试?(请一位小朋友试一试)。 师:咦?小朋友我们来看看,颜料宝宝怎么吹不跑啊?要怎么吹他才会跑,变出树枝来呢? 师:小耳朵仔细听,小眼睛啊仔细看,吹的时候我们要把小嘴巴平的靠着颜料宝宝,可以向前吹,也可以把头偏过来向旁边吹。咦,你们看,这样颜料宝宝就会跑了,对吗?好,谁再来试一试?(请个别几个来试一试)。 (2)、画花儿。 师:好,那树枝吹好了,我们要来画什么了?桃花(什么样的)。 师:那粉嘟嘟的桃花又是怎样画出来的呢? 师:看他是谁?(食指)对啦!伸出小食指,颜料亲一亲,再来点一点!红艳艳的花儿画好喽! 师:哇,好不好看?谁想来试一试?点一点的时候我们的食指要轻轻地,点好就离开,这样花儿会更好看!(请个别小朋友上来试一试)。 师:你画的真棒!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3)、集体练习。 在课堂中,我充分运用了多媒体来进行教学,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他们进一步理解了所学内容。 我采用了表演的方式,学生们很喜欢这种方式,他们掌握了一定的表演技巧,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足: 1.有个别学生在学习上不够主动。 2.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有待于提高。 改进措施: 1.我们要多表扬鼓励学生,争取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争取做到寓教于乐。 小百科:花卉,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是用来欣赏的植物的统称,喜阳且耐寒,具有繁殖功能的短枝,有许多种类。典型的花,在一个有限生长的短轴上,着生花萼、花瓣和产生生殖细胞的雄蕊与雌蕊。花由花冠、花萼、花托、花蕊组成,有各种各样颜色,有的长得很艳丽,有香味。 美术教案反思大班篇二1、能大胆想象并表达自己良好的心愿。 2、学会用简洁的线条、鲜明的色彩画出事物的主要特征。 1、一张画有树轮廓的"心愿树"背景图、《新年好》音乐磁带、录音机。 2、幼儿作画工具、剪刀、胶水。 1、组织讨论:在新的一年里,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2、和幼儿一起种"心愿树",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 (1)出示"心愿树",引起幼儿的兴趣。 (2)提出"种树"的要求:幼儿可以画出自己的心愿,然后贴在"心愿树"上。 3、动手画,教师及时指导。(播放背景音乐《新年好》)。 (1)提醒幼儿画出事物的‘主要特征,能清楚表达自己的心愿。 (2)注意色彩鲜艳、丰富。 (3)画好后沿轮廓剪下,在背面涂抹少许胶水,布置在"心愿树"上。 4、欣赏"心愿树"。 (1)幼儿互相介绍自己的心愿。 (2)数一数全班一共有多少个心愿。 1、创设愉快的气氛,鼓励幼儿在集体前大胆说出自己的心愿。 2、引发幼儿的同情心,懂得关心和帮助有困难的人。 美术教案反思大班篇三1、学习中心及边缘连续装饰的技能,能用简单的图案装饰盘子。 2、引导幼儿感受和表现连续对称的美。 活动重、难点: 掌握边缘连续装饰方法。 1、水彩笔、彩纸、废旧图书、雪花片、圆形纸盘若干。 2、教师制作的盘子展。 3、投影仪、各种盘子录像。 (一)用谈话的形式组织幼儿看各种盘子的录像,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春节就要到了,请小朋友为自己家选盘子,提醒幼儿互相介绍自己选的盘子及原因。 (二)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连续装饰的方法。了解有规律排序的方法,从而解决重、难点。 1、引导幼儿比较发现两个盘子的不同之处。 2、强调连续装饰时,间隔开的花纹时一样的(形状、大小、颜色都是一样,)。 3、找出盘子展中连续装饰的`盘子。 (三)幼儿自主选择装饰材料进行装饰。 (四)交待要求,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引导幼儿提出要求:你喜欢什么样的盘子。 2、幼儿操作时教师指导:鼓励能力强的幼儿注意图案、材料的创新;帮助能力弱的幼儿选择简单的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 (五)欣赏交流,体验成功的快乐。 1、幼儿自己选择位置放置自己装饰的盘子,自由介绍作品。 2、运用互评方式讲评作品。重点引导幼儿讲评连续装饰技能的运用。 成功之处: 1、学生的作品内容能从自己身边的事物来展开,如游泳、足球、脸谱、水果、太阳等,让学生体会了创新的乐趣,感受了美术与生活的联系,感受了用水粉在盘子上作画的乐趣。 2、学生不仅感受了盘子的美,而且感受了盘子的文化。 值得思考的地方: (1)除了用水粉水粉来装饰盘子外,是否还可以用其它方式来装饰,比如贴画。 (2)如果学生收集不到瓷盘或搪瓷盘,可否用纸盘来装饰。 美术教案反思大班篇四1、能自由设计画面,创作出有生活情景的小鱼活动画。 2、尝试通过表情变化来表现心理活动,从动作和色彩中感知美、创造美。 3、培养想象力,体验快乐的情感。 绘画纸、水彩笔。 一、教师与幼儿愉快玩音乐游戏"几条鱼"(歌曲附后)。 1、启发幼儿用夸张的表情体现鱼的情绪。 2、启发幼儿用优美的姿态表现鱼的活动。 游戏玩法:幼儿随音乐自由表现一条鱼、两条鱼、许多鱼的活动,并表现出与歌词相符的造型动作。 (评析:让幼儿自由地用表情和姿态表现音乐,激发了他们对活动的兴趣。)。 二、示范画表情,引导幼儿互相讨论。 1、孤单发愁时的表情该怎样表现(撅嘴、垂头、掉泪、嘴角下弯、闭眼、躲在角落……),教师示范1-2种表现形式。 2、快乐游玩时的表情怎样表现(笑、唱歌、拥抱、嘴角上翘,鱼儿间头碰头、嘴对嘴、手拉手、尾连尾……),教师示范1~2种表现形式。 (评析:教师根据孩子讲述的表情动作进行示范,如同给孩子拍照片一样具体实在,便于孩子接受。)。 三、交代要求,引发作画欲望师:小鱼儿生活的地方非常美丽,都有些什么呢?(水草、礁石、珊瑚、轮船、海带、水泡……)鼓励幼儿用这些美丽的东西做背景,把刚才的音乐游戏用画笔表现出来。可以突出形态各异的鱼,绚丽多彩的背景。可以只表现孤单发愁的情景,也可以表现快乐游玩的情景,还可以表现整个游戏情景。 (评析: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已有了不同的情绪体验,又从老师的示范讲解中获得了用笔表现的‘相关经验,教师对水中美丽背景的语言启示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的创作欲望,为孩子的创作打下了基础。)。 四、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自由表现。 五、幼儿互相介绍作品,再玩音乐游戏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自己喜爱的作品,可以是自己的作品,也可以是同伴的作品。 (评析:活动首尾照应,无论是音乐动作表现还是色彩构图表现,教师都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注重了情绪情感的真实体验。整个活动活而不乱,将艺术领域中音乐与美术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幼儿从动作和色彩中感知了美,创造了美。)。 美术活动中,多采用与多种领域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幼儿的情绪感,将绘画与音乐、相结合,调动幼儿的听觉,根据听到的引起联想和想象,启动幼儿想象的翅膀。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并把所听所感画下来,幼儿展开想象,笔下的人物或动物也就千姿百态跃然于画纸上。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活跃了,自然而然他们的绘画表现就会更加积极投入,所表现的内容丰富奇妙,充满热情。 令我深感意外,由此我想到:适合孩子的才是最棒的! 美术教案反思大班篇五1、尝试根据所观察房子的特色进行实景写生。 2、能根据房子的主次结构运用粗细线条。 3、感受实景写生的别样魅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重点: 寻找实景进行房子写生并懂得“写实”在写生中的重要性。 活动难点: 利用粗细线条区分房子主次关系。 1、线描画范例两幅 2、选择一处空旷场地 3、记号笔(一头粗一头细) 一、观看图片,初识线描画 1、这组图片和你平时看到的有什么不同?(是用线完成的,没有涂色) 2、这种形式的画叫做线描画。 二、集体讨论,认识线描画 1、这些图里的线条有什么特点?(密集、粗细有别) 2、小结:——线描画是用各种粗细不同的线条进行绘画的形式,根据所画物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线条,如主体部分用粗线条,其余用细线条,以此来增加对比度。 三、户外写生,尝试线描画 1、提出要求:选择一处自己感兴趣的房子,利用线描的形式将它画下来。尽量利用粗细线条结合的方式进行绘画。场地选择时不要挡住他人视线,不要面对阳光。 2、幼儿搬好凳子到户外(提醒幼儿正确拿凳子,楼梯处要特别注意) 3、发放作画用品,幼儿开始写生,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介绍,欣赏线描画 1、将幼儿作品统一张贴在黑板上。(请先完成的幼儿可自主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并猜猜画的是哪幢房子。) 2、请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请作者进行简单的介绍。 发现错误立即纠正 调整思路: 1、在写生前和小朋友强调写生的含义 2、在写生过程中,发现问题应立即指出来。 美术教案反思大班篇六(1)通过欣赏贵州地区少数民族的傩戏面具,引起幼儿对傩戏面具的兴趣。 (2)鼓励幼儿观察了解傩戏面具的特征,尝试设计自己喜欢的傩戏面具。 (3)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故事《傩戏的传说》。 傩戏面具(实物、图片)。 操作材料:绘画笔、纸、剪刀、松紧带、订书机。 一、导入活动。 老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的苗寨里……(故事附后)。 二、老师:现在,我们贵州的少数民族还保留着表演傩戏的传统,老师带来了一些照片,请大家欣赏。 (1)介绍表演傩戏的场景。 傩面具集神、鬼、人于一身,突出人物性格。无论是傩祭活动还是傩戏演出,面具都被赋予了神秘的宗教与民俗含义。现在傩戏已成为当地农民闲暇季节喜爱的娱乐形式,除保留祭神驱鬼逐邪外,还充满了对平安丰收的祈祷,象征勇敢和胜利。现已被纳入旅游娱乐活动,傩戏的演出形式简易、随意,通常于晒坝或村街便可以出演。 (2)介绍傩戏的各种角色。 傩戏里有象征土地、山林的神仙,有象征各种野兽的面具,有象征疾病的病魔,还有表示神力无边的山寨的保护神。 (3)重点介绍傩戏面具的特征。 面具的眼睛是最突出的,也是最吸引人的,眼睛特别大,还有眉毛又粗又长,也有的眼睛用很多锯齿线和花纹来装饰,看上去很吸引人。 面具的鼻子也很大,两个鼻孔圆圆的,有点吓人,还有的鼻子下面装有大胡子。 面具的嘴通常是张开的,有一排排白白的牙齿,在牙齿的两边还有四颗又尖又利的獠牙,很凶猛的。 面具的头上的装饰也是各种各样的,有的用小鬼的脸来装饰,有的是有漂亮图案的帽子,还有一些用龙或动物的图案来装饰,这样就可以达到赶跑敌人的效果。 (4)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对傩戏面具的感受. 你看到这些傩戏面具有什么感受? 你最喜欢哪一种面具?为什么? 三、引导幼儿设计自己喜欢的傩戏面具。 老师:“傩戏面具又神秘又有趣,你想为自己设计一个有趣的面具吗?快画出来吧!” (1)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制作。 (2)指导幼儿进行绘画。 (3)帮助幼儿掌握面具的大小和绘画的着手点,对能力较弱的幼儿提供已经画好脸形的作业纸。 (4)重点引导幼儿把面具的五官特征画出来。 (5)协助幼儿将画好的面具剪下来,制作成傩戏面具。 四、小结活动。 (1)鼓励幼儿用语言向同伴描述自己设计的傩戏面具,并给自己的面具起名字。 (2)引导幼儿用自己制作的面具来进行表演。 附:故事《傩戏的传说》。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在贵州有一个山寨,寨子里住着很多苗族人,他们每天放牛、打猎,过着自由快乐的生活。有一天,附近的强盗来到他们的寨子门口,要把苗寨里的东西都抢走。寨子里的头领阿苗就带着强壮的伙伴和强盗战斗。当头领阿苗骑着马出现在强盗面前,却遭到了对方的嘲笑,原来,苗寨的头领阿苗皮肤白白的,眼睛大大的,看上去就象一个女孩子,强盗们一点也不怕他们。苗寨的队伍给打败了,大家垂头丧气的回到寨子里,害怕第二天强盗又要来抢他们。头领阿苗也很难过,认为是自己的模样使大家失败了。一个老爷爷想出了一个好主意。第二天,当强盗们又来到苗寨门口,要苗寨的人们全部投降的时候,一个凶恶的将军从苗寨里冲出来,把强盗吓坏了,那将军挥舞着长枪,把强盗全赶跑了。原来,老爷爷连夜给头领阿苗做了一个凶恶的.面具,阿苗戴上这个面具,保护了苗寨的全部人。苗族的儿女为了纪念这件事情,就在休息的时候穿上特制的服装,戴上面具,用歌曲和舞蹈来讲述着个故事。一年一年延续下来的戏剧,就是我们苗族的傩戏。 在整个活动中,我首先出示了自己的‘作品,我制作了两个不同表情的面具引出活动,激发幼儿的参与的积极性,在同时又出示了制作的材料用幼儿来制作。让幼儿说说自己的五官长在什么地方,来引导幼儿去观察不同面具的不同特征。我在材料里准备了不一样的眼睛,不一样的嘴巴,不一样的耳朵和鼻子和不一样的眉毛。去让幼儿大胆地想象做一个能夸张的表现人的表情的面具。当幼儿戴上自己做的面具后,幼儿的那种开心之情真是不言而喻。整个活动虽然幼儿热热闹闹的讲、做显得很次序井然,但是还是有许多的问题: 1、讲解于操作方法可以更童趣点、合理点。 我重点讲解了五官的摆放位置,特别是眼睛和鼻子摆放正确的位置。可以让幼儿在摆放时和自己对比等等。 2、注意幼儿已有经验的整合。 3、对幼儿相互合作引导不够。 活动中一些能力相对差一些的幼儿可以请求已经完成作品的幼儿的一些帮助,教师没有安排快速的幼儿帮助他们,以至于动作快的幼儿很快,而慢的幼儿则一堂课下来,什么也没有贴好的情况发生。 4、幼儿操作的时间过于简短。 美术教案反思大班篇七活动目标: 1.欣赏塞尚的作品《静物苹果篮子》,了解写生画的特点。 2.感知画面丰富的色彩、均衡的构图以及形与色的完美结合。 3.初步观察、了解物体前后、上下互相遮挡的表现方法。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塞尚作品《静物苹果篮子》ppt一份。 2.幼儿创作的范例作品。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你们喜欢画画吗?姚老师和小朋友一样,不但喜欢画画,还喜欢看画呢!我发现了一张有趣的画,今天拿来和小朋友们一起欣赏。 (二)出示塞尚作品《静物苹果篮子》,引导幼儿初步观察。 教师:在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你看了之后有什么感觉? (三)引导幼儿细致欣赏作品,感受作品中的造型美、色彩美和构图美。 2.教师:装水果的篮子是什么样的?(是怎么摆放的)旁边的瓶子又是怎么摆放的?它是靠在哪里的?篮子里的苹果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大小、颜色)那我们来看这些小的苹果中,你看到的苹果都是完整的苹果吗?为什么?(幼儿举例)。 3.教师:我们再看看桌子前面的苹果和桌子后面的苹果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大小、颜色)那你看到的这些后面的苹果是完整的苹果吗?为什么?(幼儿举例)。 4.教师:请小朋友看看这块白布是怎么铺在桌上的?白布的褶皱又把苹果遮挡成什么样子了?(半圆形、椭圆形)。 教师总结:噢!原来画家用了不同的颜色、大小、形状和不同位置的遮挡表现出了这幅静物写生画。 (四)引导幼儿讨论整幅画给人的感觉和印象,再次表达对作品的整体感受。 1.教师:你喜欢这幅画吗?为什么? 2.教师介绍画家及作品。 教师:你能给这幅画取个好听的名字吗?画家也给这幅画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做《静物苹果篮子》。它是一幅油画,是法国著名的大画家塞尚所画。(出示画家自画像)。这就是画家塞尚,他喜欢真实的描绘自然,他喜欢运用颜色之间的对比来表现自己的想法,这些用颜色、形状来表现的画就叫做静物写生画。 3.欣赏幼儿作品。 教师:老师这边还收集了很多其他小朋友的作品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4.教师:你想跟着塞尚爷爷学一学这个本领吗?那我们下次美术课的时候再来画一画吧! 活动反思: 本次美术活动欣赏的是塞尚的作品:《静物苹果篮子》,这一作品中有许多的地方值得细细欣赏,比如画家仔细地安排了倾斜的苹果篮子和酒瓶,把另外的苹果洒落在桌布形成的“山峰之中”。在大班美术活动中,这样的欣赏课有很多,但是有的.都有时间或者形状、背景的限制,而本次的活动幼儿能够从各方面来欣赏各种各样的美。但是考虑到幼儿的水平有限,我的目标中主要引导幼儿从物体的摆放、物体前后的遮挡以及光照在物体上形成的颜色渐变方面来初步欣赏这幅作品,并且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学习画这样的静物画。 在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我直接出示画,让幼儿自由地观看画面并且说说看到了什么,和我们平时看到的物体有什么不同。幼儿积极举手,都能将自己的观点说出来,头头是道。由于我班幼儿早已接触过物体的前后左右遮挡关系,所以这一环节我只是粗粗地一带而过,直接将重点放在由于光线的照射而产生不同颜色的物体身上。我班有的幼儿已有经验较丰富,他们一下就能辨别出亮的地方是有光的,黑乎乎的是他们的影子,于是我就再多举几个例子让幼儿来辨别。 最后,孩子们开始自由作画,他们自由选取喜欢的水果来将光线与影子表达出来。然而在孩子们画画的时候,我发现我对于这次的重点讲得还不够,一部分幼儿只知道光线照的地方亮,没有光线的是暗的,他们对于这两种颜色之间的过度还存在不足,让作品看上去不自然。还有的幼儿只知道有影子,却不知道影子应该在什么地方,这都是我在欣赏的时候没有重点解释的地方,却让孩子要一步到位写下来,可见欣赏与理解对实践的重要性。为了减少幼儿的负担,我只指定了一个水果让幼儿作画,而有的幼儿由于能力较强,早已画好。在画画之前,我不应该早早地为幼儿设定好一些东西,应该让幼儿自由地来选择画什么,画多少,只要提醒他们保持画面整洁,让孩子们自主探索,这样孩子们才能积累出更多地经验! 美术教案反思大班篇八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美丽的小花鸭》,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在观察的基础上,学习用简单概括的‘线条,表现鸭子主要的外形特征。 2、根据已有经验,进一步学习用装饰画的手法,装饰鸭子身体的不同部位。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黑白记号笔人手一支。 2、实物展示仪一台。 3、音乐磁带《风中的小鸭》。 1、音乐活动《风中的小鸭》。 教师扮演鸭妈妈、幼儿扮演小鸭子,师生随着音乐表演《风中的小鸭》。 2、欣赏《美丽的鸭子》。 3、共同探索表现鸭子的步骤和方法。 (1)教师:鸭子是什么样子的?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在黑板上画出鸭子的基本形状。 (2)教师:我们可以用哪些线条和简单的小图案来装饰鸭子呢? 教师可以请个别幼儿上来画,也可以自己快速地在画面上装饰一部分。 (3)教师:小花鸭子喜欢在哪里呢? 启发幼儿讲述鸭子喜欢的不同地点(小池塘、草地上、大树下)。 4、幼儿进行装饰画创作活动。 在幼儿创作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地用各种线条组合装饰鸭子身体的不同部位,给鸭子穿上美丽的花衣裳。 5、展示幼儿作品,组织幼儿相互欣赏和交流,感知各种不同的装饰手法,加强交流和学习,不断提高幼儿的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总的来说本次美术课达到了预设的目标,在活动中无论是观察还是孩子自己操作,氛围都很热烈,虽然有的孩子动手能力比较差,但是他们都很努力、认真,就算孩子的进步是一点点,作为教师我们也要鼓励孩子的进步,激励他们更加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