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数下知识点总结(专业20篇)
总结是对过去工作和学习的一种总结和回顾,有助于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学习和成长。在写总结之前,我们需要对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和学习进行回顾。在写总结之前,看看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总结范文,或许能给你一些灵感。 高数下知识点总结篇一虚数单位i一出,数集扩大到复数。一个复数一对数,横纵坐标实虚部。 对应复平面上点,原点与它连成箭。箭杆与x轴正向,所成便是辐角度。 箭杆的长即是模,常将数形来结合。代数几何三角式,相互转化试一试。 代数运算的实质,有i多项式运算。i的正整数次慕,四个数值周期现。 一些重要的结论,熟记巧用得结果。虚实互化本领大,复数相等来转化。 利用方程思想解,注意整体代换术。几何运算图上看,加法平行四边形, 减法三角法则判;乘法除法的运算,逆向顺向做旋转,伸缩全年模长短。 三角形式的运算,须将辐角和模辨。利用棣莫弗公式,乘方开方极方便。 辐角运算很奇特,和差是由积商得。四条性质离不得,相等和模与共轭, 两个不会为实数,比较大小要不得。复数实数很密切,须注意本质区别。 高三数学学习方法。 一、目前数学复习中,影响数学成绩提高的情况分析。 就目前而言,文科班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其主要表现有: 1、不制定复习计划,课前不进行认真的预习,有的同学基础本就薄弱,因而上课时无法跟上老师的节奏,导致听课效率低下,成绩进步不大。 2、对老师布置的作业,不独立思考完成,抄袭别人的作业,敷衍了事。 3、对复习过的相关概念不求甚解,轻视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复习。 4、作业书写不认真,解题思路不清晰、过程不规范。 5、复习方法不当,复习时不能抓住一个核心知识,扩散思维,举一反三,总结规律。 6、时间支配不合理,再加上受考试失败的打击,对数学产生恐惧心理,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以上存在的情况,必须引起同学们的高度重视,立即加以纠正。 二、如何学好数学,提高数学复习成绩,必须注重以下七个方面: 1、每节课必须做到课前预习,把课上要讲的习题和内容过一遍,课前预习是学好数学不可缺少的环节,预习的目的就是知道老师下节课所讲的内容,在这些内容中,哪些是已经掌握的,哪些知识还一知半解,存在哪些疑点、难点,整理自己的解题思路,看看和老师的思路是否对路,是否还有更好的方法,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提高课堂的听讲效率,不让疑点轻易溜过。 2、上课必须全神贯注,做到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耳到就是专心听讲,听老师对问题的分析,自己从中得到什么样的启发。眼到:上课既要看讲义,又要看老师板书,二者必须有机兼顾,学习老师的板书布局,提高自己解题的规范化。心到是指用心思考,跟上老师的解题思路,认真体会老师是如何抓住问题的重点,如何抓住问题的本质和解题的方向的。口到就是积极思维,随时准备回答老师的问题。手到就是在听、看、想、说的基础上,划出知识的重点、难点,并且要将老师讲课的重点,要点记录下来,记忆老师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以便课后复习之用,同时要认真做好老师布置的作业。课堂上最忌讳以听懂为目标,能摘抄老师的讲解步骤,必要时甚至可以背诵一部分关键步骤。 3、课后必须认真回忆、折磨和反思,许多同学对课上没弄懂的题目,不是认真琢磨,而是立即请教其他同学,这样即使知道答案或者解题方法,记忆效果也不会很好。回顾一些典型例题,通过反思进一步加深认知印象,日积月累,很快就能举一反三,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提高数学成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只有回想得起来的知识,才能内化成为自己的知识。最关键也是大家最容易忽视的一点是,不懂的题目,经过老师或者同学讲解以后,弄懂了,就放在一边不再过问,如果过两天再拿出来,发现自己又不懂了。所以,对于难题、不懂的题目我们应该采用滚动复习的方法,隔几天就把前几天的内容拿出来回顾一遍。 4、必须做好每章节的复习小结,每章节的知识复习结束后,要进行阶段性的小结,同样采取回忆式的方法,先不看课本,不看讲义,不看课堂笔记,认真回忆该章节的知识脉络,回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样板”题型,尤其是解决这类问题的通法,然后再打开讲义和笔记,认真对照,使知识网络和思路更进一步完善。 5、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数学练习和数学作业,在应试考试的大背景下,要准确的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巧,不做一定数量的练习和作业是绝对不行的,只有多做练习,才能熟而生巧,才能提高解题能力和解题速度,才能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考试的成功率。并且在做题后要“回头看”,看自己解题时用到了哪些基本知识和数学方法,看一看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或思路,另外,无论是作业还是考试,要始终把解题的准确性放在第一位,把解题的通法排在第一位,而不是一味的追求速度、技巧和捷径,这是数学成绩提高的重要保证。 6、必须正确估计自己的数学水平和数学学习能力,确立自己切实可行的数学复习起点和数学成绩的学习目标,对高三文科班的绝大部分同学而言,数学基础不如理科生,毕竟文理科的思维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大家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因此,数学复习必须要狠抓基础复习。通过复习,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最基本的填空题和中档题,尤其是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起点必须是从课本开始,看课本上的概念和例题,做课本上的习题。如果课本上的概念都不清楚,数学复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复习讲义上的题目,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对于难题,要学会主动放弃,没有必要去浪费时间。如果真正把基本的东西弄懂了,高考110分是没有问题的。对于基础掌握的较好的同学,同样不能忽视“三基”的复习,要熟练掌握基础。讲义、周练、月考试卷上的题目必须逐题过关,学校所发的资料必须充分利用。确保填空题、中档题不失分或少失分,牢牢抓住80%(试卷结构易、中、难比例为4:4:2)不放松,再根据可能,完成后两道题中的容易部分,高考向135冲刺。个别基础很好的同学,要准确把握自己,不要故步自封,而是应该脚踏实地,充分发扬“钉子”精神,有钻劲有干劲有耐力,通过复习,掌握一些新题型的解决方法,注重知识的灵活运用,创新解题,高考向145分冲刺。 7、必须掌握行之有效的考试方法,这是提高考试成绩的的最后一道关卡。每次考试,不管是周练还是月考,高考,都要足够重视,养成良好的应试习惯。考试的基本原则是:读题一字一句的读,读清的基础上读懂,认真审题,在题意不清的情况下,切不可轻易动笔。胡乱审题,轻易下笔,这是考试中的大忌。要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从前至后,依次答题,中途碰到不懂,无法下手的题目,要舍得暂时放弃或及时变换思路角度,绝不可打攻坚战,消耗过多的时间,会做的题目,千万不要出现计算上的失误,这种失误在高考阅卷中经常会造成整道试题的错误而失去本该拿到的分数。 总之,对于数学复习可以概括为:课前预习,找出不足;课上听讲,解决问题;课后复习,巩固疑难。日轻周结阶段过关。 数学教学心得。 作为一个普通的高中数学老师,能够在此做关于数学教学心得的报告,我感到十分的荣幸,同时也感到肩上重担的责任和压力。下面,我就根据切身体会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及作为一名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过程中,谈谈自己的一点心得: 一、认知数学教育的重要。 高中数学教育是一门基础性自然科学,在人生的知识教育中起承前启后的作用,也是学习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学科基础,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认识数学的科学和文化价值,形成理性思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依教学大纲,科学制教学目标。 高中阶段,学生需要学好代数、几何、概率统计、微积分初步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数学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提高学生数学探究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三、实际教学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1、教学首先要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能否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教学成败的首要因素。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对犯错的学生绝不姑息,但方法一定要合适,让学生感到你批评他是为他好,这样才乐于接受你的批评,改正自己的错误。 2、教学要时刻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既要为所有的学生打好共同基础,也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学生在入学之前,因各种不同的因素,在数学知识、技能、能力方面以及数学经验、志趣上存在很大的差异,特别是我校生源的实际问题——个性突出、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又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发挥他们的特长和潜能,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调动所有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改进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发展学生的数学才能。 高数下知识点总结篇二(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出自 3xiaoniao.com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 (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 (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方法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 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 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21、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23、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4、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 26、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27、酒精灯的三个火焰:内焰,外焰,焰心。 28、使用酒精灯有三禁: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29、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搅拌、引流、转移。 30、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 (1)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 (2)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 (3)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31、固体配溶液的三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32、浓配稀的三个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33、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 34、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35、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6、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37、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 (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 (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8、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 (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 (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9、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 (1)温度, (2)是否搅拌。 (3)固体颗粒的大小。 40、使铁生锈的三种物质:铁,水,氧气。 41、溶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42、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1、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 2、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3、煤气:一氧化碳(co)。 4、天然气:甲烷(ch4)。 5、石灰石/大理石:(caco3)。 6、生铁/钢:(fe)。 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8、铁锈:(fe2o3)。 1、氯化钠(nacl):食盐。 2、碳酸钠(na2co3):纯碱,苏打,口碱。 3、氢氧化钠(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 4、氧化钙(cao):生石灰。 5、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 6、二氧化碳固体(co2):干冰。 7、氢氯酸(hcl):盐酸。 8、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 9、硫酸铜晶体(cuso4。5h2o):蓝矾,胆矾。 10、甲烷(ch4):沼气。 11、乙醇(c2h5oh):酒精。 12、乙酸(ch2cooh):醋酸。 13、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 14、汞(hg):水银。 15、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高数下知识点总结篇三1、大多数复数名词以字母“s”结尾。 2、它总是使用动词第三人称单数的形式,尽管在英语中“我们”的动词总是复数。 3、用第三人称写(“含水层涵盖1000平方公里”),或第一人称复数(“从这个等式我们看到,加速度与力成正比”)。 4、它为双精度数和复数提供了近400个函数。 5、用的也是复数,上帝在和谁说话? 6、表的名称应该使用复数格式。 7、利用先进的搜索功能,比如当你搜索当地的图书馆目录或数据库时,使用复数、关键词、通配符和布尔操作符。 8、模型总是单数,而其对应的表总是复数。 9、高级搜索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在搜索结果中匹配不同单词形式,比如复数、不同的动词结尾和各种语法时态。 10、支持复数是机械和电子工程师,以及大部分科学工作者所使用的任何编程语言的基础。 11、复数并非仅供科学家和工程师使用。 12、根据上下文,各种条目会被重命名为单数或复数形式。 13、这个复数定义了轨道上那个点的“相”。 14、事实上,它通常是一个复数的形式,包括普通数字的实数部分和需要乘以负一的.平方根的虚部。 15、数学家对此很熟悉;如果将代数中的常见问题考虑成复数而不是实数时,那么这些问题就更容易处理,尽管复数算法较难。 16、这里用的是复数,天国和神圣之地是同一个希腊词。 17、再说,它是用第三人称复数叙述的!又有谁能不爱上它呢? 18、请注意单词模型——为复数形式。 19、而对于工程师和科学家来说,复数却是个司空见惯的概念。 21、另一个稍微古怪的方面是,rails为不同的内容使用单数和复数的名称。 22、许多研究员现在都同意,10000小时这样的熟练练习的是在任何复数域获得专门技能的最低的要求。 23、在ash这样写的时候,撇号还被用于名词末尾组成复数。 24、那是jarvis强调单数的“母亲节”,而不是复数的“母亲节”的缘由所在,antolini解释说。 25、但是,正如mahoney所明确表达的,我们需要的不是(单数的)一种新理论,而是(复数的)多种新理论。 26、如果您想看到着力实现这一结果的工作,请查看rubyonrails中用于处理复数模型类名的多元化代码。 高数下知识点总结篇四1、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2、实践的基本特征:直接现实性(物质性活动);自觉能动性(人类有意识的活动);社会历史性(社会的历史的活动)。 3、实践的具体形式:物质生产实践(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社会政治实践(调整和处理社会政治与公共关系的活动);科学文化实践(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准备性和探索性的实践活动)。 4、认识主体: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认识客体: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中介: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5、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并将这种可能变为现实。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首先,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其次,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必要条件;最后,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6、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两个根本对立的观点。 (1)唯物主义反映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2)唯心主义先验论: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把认识看做是咸鱼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 其中,唯心主义又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吱声的,是内心自省的结果,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是绝对精神的产物。 7、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 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将人的认识看做是消极被动的反映外界对象。(离开实际考察认识,离开辩证法考察认识问题),是不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反映论将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吧辩证大应用于反映论,全面揭示了认识的过程,是科学的。 8、能动反映论的基本特点:反映特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能动的反映具有创造性(认识是一种能动的具有创造性的过程)。 高数下知识点总结篇五1.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2.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 3.“三个代表”思想的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 4.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5.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矛盾的观点(也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人类社会产生和存在(或说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文化多样性。 监督政府权力的行使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人们解决矛盾(问题)的关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又叫商品的二因素或二重性)——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可说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还可以说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共有属性、特有属性、社会属性)。 2.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又叫二重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3.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区别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 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和前提——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是——拓宽民意反映渠道。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是——公民享有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 我国政党制度的前提是——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 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文化多样性。(也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 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国内生产总值即gdp。 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也可以说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区别有权威与无权威政府的根本标志是——政府的管理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服从。 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文化遗产。 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科学技术。(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长期处于世界前列。)。 1.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的标志——印刷媒体的推广。 2.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传统建筑(也被称为凝固的艺术)。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文字的发明。(区别: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 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是——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 辩证法的精神实质——革命的、批判的、创新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宗旨是——人民当家作主。 我国政府的工作宗旨——为人民服务。 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也是政府的宗旨)。 联合国的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我国的独立的主权(这也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 1.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 3.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主权(还可说是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 1.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民族精神(还可说是维系中华种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性措施。 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运动永恒、绝对、无条件的。 矛盾双方的对立是绝对、无条件的。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静止是暂时、相对、有条件的。 矛盾双方的统一是相对、有条件的(包括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都是相对、有条件的)。 真理是相对、有条件的。 如何贯彻三个代表思想:关键是与时俱进。核心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唯物主义世界观要求我们必须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把意识性的东西做为出发点,如真理、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邓小平思想、三个代表思想等)。 民族精神的火炬——传统文艺(或说文学艺术)。 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中华民族精神。 wto的基本原则——有非歧视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与国民待遇原则。 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原则(最重要特点)——民主集中制。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三原则。(注意区分民族区域自治是基本的民族政策,是基本的政治制度。)。 发展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必须遵循的原则——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发展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要坚持的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在全社会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以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又称“政体”)。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我国政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是——依法行政。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集中表现在——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物质性上。 促进社会统一的基本国策——一国两制。 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 我国的基本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 我国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 高数下知识点总结篇六复数是高中代数的重要内容,复数的代数、几何、三角表示方法以及复数的运算.我们看看下面的关于复数的知识点总结吧! (1)复数的向量表示法的运算.对于复数的向量表示有些学生掌握得不好,对向量的运算的几何意义的灵活掌握有一定的困难.对此应认真体会复数向量运算的几何意义,对其灵活地加以证明. (2)复数三角形式的乘方和开方.有部分学生对运算法则知道,但对其灵活地运用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开方运算,应对此认真地加以训练. (3)复数的辐角主值的求法. (4)利用复数的几何意义灵活地解决问题.复数可以用向量表示,同时复数的模和辐角都具有几何意义,对他们的理解和应用有一定难度,应认真加以体会. (1)理解好复数的概念,弄清实数、虚数、纯虚数的不同点. (2)熟练掌握复数三种表示法,以及它们间的互化,并能准确地求出复数的模和辐角.复数有代数,向量和三角三种表示法.特别是代数形式和三角形式的互化,以及求复数的模和辐角在解决具体问题时经常用到,是一个重点内容. (3)复数的三种表示法的各种运算,在运算中重视共轭复数以及模的有关性质.复数的运算是复数中的主要内容,掌握复数各种形式的运算,特别是复数运算的几何意义更是重点内容. (4)复数集中一元二次方程和二项方程的解法. 高数下知识点总结篇七函数与导数。主要考查集合运算、函数的有关概念定义域、值域、解析式、函数的极限、连续、导数。 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三角变换及其应用。这一部分是高考的重点但不是难点,主要出一些基础题或中档题。 数列及其应用。这部分是高考的重点而且是难点,主要出一些综合题。 不等式。主要考查不等式的求解和证明,而且很少单独考查,主要是在解答题中比较大小。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 概率和统计。这部分和我们的生活联系比较大,属应用题。 空间位置关系的定性与定量分析。主要是证明平行或垂直,求角和距离。主要考察对定理的熟悉程度、运用程度。 解析几何。高考的难点,运算量大,一般含参数。 高考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既全面又突出重点,扎实的数学基础是成功解题的关键。 掌握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并能用它们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理解排列的意义,掌握排列数计算公式,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理解组合的意义,掌握组合数计算公式和组合数的性质,并能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掌握二项式定理和二项展开式的性质,并能用它们计算和证明一些简单的问题。 了解随机事件的发生存在着规律性和随机事件概率的意义。 了解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的意义,会用排列组合的基本公式计算一些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 了解互斥事件、相互独立事件的意义,会用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与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计算一些事件的概率。 会计算事件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 高数下知识点总结篇八三、优美语言(读记)。 1、积累描写春天的词语。 春暖花开鸟语花香百花盛开万物复苏冬去春来鸟语花香。 万紫千红春意盎然春色满园百花争艳春风送暖阳光明媚。 风和日丽春暖花开和风细雨万物争春春风拂面春色满园。 春色宜人百花盛开万象更新气象万千春风化雨和风细雨。 2、积累四字词语。 引人注目兴致勃勃欢歌笑语自言自语东张西望满山遍野没完没了。 3、词语搭配。 绿油油的柏树茁壮的树苗难忘的日子有趣的问题满意的笑容美丽的风景。 精彩的球赛暖和的被子安静的港湾胖乎乎的小手红润润的小手。 高兴地说奇怪地问仔细地看悄悄地离开。 一群小鸟一个树坑一棵树苗一张画一个女孩一场球赛一个秘密。 4、优美句子。 1)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轻轻地落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 2)一棵绿油油的小柏树栽好了,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 3)大大小小的鞋,就像大大小小的船,回到安静的港湾,享受家的温暖。 (三)。 二、形近字(说区别,口头组词)。 和—禾千—干李—杏秀—季香—春连—车远—完定—家向—同。 以—从后—右意—音先—洗赶—起明—朋级—绿才—闭队—认。 蚂—妈空—红房—放网—风黄—共童—立叶—早那—哪往—主。 三、多音字(读记)。 处理处方到处处长长大长进年长长处特长长远。 望着走着着急着凉扫帚扫地。 四、近义词(读记)。 连忙——马上、赶忙、急忙仿佛——好像感激——感谢。 五、优美语言(读记)。 1、积累词语。 2、词语搭配。 透明的翅膀淘气的娃娃一个松果一只松鼠一棵松树几场蒙蒙细雨一条蛇。 一片茂密的松树林一把扫帚一个塑料袋一只蚂蚁一根水草一阵雷声。 高数下知识点总结篇九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风、雅、颂三类。 1、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多为民间的歌谣。《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 2、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大部分为贵族的作品,即所谓正声雅乐。《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3、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诗经的表现手法,一个最显著特点便是“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1、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是直陈其事。诗经中大多数文章都运用了这种手法。大、小《雅》中,尤其是史诗,铺陈的场面较多。如:小雅中的采薇的诗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不但写的形象鲜明,而且通过情景对称给人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2、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是气言托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如:《陈风月出》中“月出皎兮”、“月出皓兮”、“月出照兮”等,使诗中人物更形象。 3、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顾名思义上打比方,典型篇章便是《魏风硕鼠》中利用“硕鼠”形象的揭示了深刻阶级寄生虫的本质。还有《关雎》开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总体来说,《诗经》中运用“赋、比、兴”的手法是相当成功的。 1、农事诗,反映了周代的农业生产活动,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如《豳风七月》、《周颂臣工》、《周颂噫嘻》、《周颂丰年》、《周颂载芟》、《周颂良耜》等。 3、婚恋诗,即篇幅众多的爱情、婚姻、家庭生活和妇女命运的作品。风诗里这类作品尤其多,约占风诗的三分之一。在《国风》中,最集中的是关于恋爱和婚姻的诗。 4、燕飨诗,又称燕饮诗或宴饮诗。以君臣、亲朋欢聚宴享为主要内容,是周人重礼乐、尚亲情、笃友谊的体现,是中华民族礼乐文明的产物。如《小雅鹿鸣》、《小雅常棣》、《小雅伐木》、《小雅宾之初筵》、《大雅行苇》等。 5、怨刺诗,其中民歌里的怨刺诗,以辛辣的笔调嘲讽了统治阶级的行径,如《魏风伐檀》、《魏风硕鼠》、《邶风新台》等;还有一些贵族文人的作品,产生于西周末期春秋前期,多为感时伤世,切中时弊之作,《小雅北山》、《小雅十月之交》、《小雅大东》、《大雅民劳》、《大雅板》、《大雅荡》等,尽管从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命笔,但依然可以看到当时政治生活的情景。 6、周族史诗,主要指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等反映周部族祖先形象和周部族迁徙、发展、壮大等内容的诗歌。是《诗经》中描写一个部落早期发祥历史的作品。 《诗经》中绝大部分都是抒情诗。其运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从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反映了广泛的社会生活,构成一幅幅真实而生动的画卷。如:《七月》、《氓》、《东山》等,都是以描写细节冗长的著名诗篇。以上都是长篇的作品,但在《诗经》中短小的诗也富有比较丰富的细节。如:《齐风十亩之间》中:“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诗经》中大部分诗是主要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刻画来反映诗人内心的感情,都应了“以我现物,物皆看我之色彩”这句话。 《诗经》主要采用四言诗和隔句用韵,但亦富于变化,其中有二言、三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的句式,显得灵活多样,读来错落有致。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和反复咏唱的特点,大量使用了叠字、双声、叠韵词语,加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音乐性。但也有一些作品句子长短变化很活,语气很自然。如:《邶风式微》中“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诗经》中有许多作品,质备章词句四旋。有的只换几个字,使诗歌赋予音乐感,便于吟咏,最典型的例子便是《风充良》。 《诗经》共收录诗歌305首,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诗经封面民歌,包括今天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北部一些地方,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布局又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颂”是祭祀乐歌,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是“五经”之一。《诗经》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诗经》表现手法上分为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诗经》共收集了305篇诗歌,其中6篇为笙诗,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现存305篇(既有标题又有文辞的)。到了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大量乐谱失传,仅存的歌词则编入《诗经》。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这些诗当初都是配乐而歌的歌词,保留着古代诗歌、音乐、舞蹈相结合的形式,但在长期的流传中,乐谱和舞蹈失传,就只剩下诗歌了。孔子说:《诗经》一共有三百零五篇,每一篇讲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有一个道理,可以说相当多了,然而用其中的一句话就可以涵盖《诗经》中所有的义理而没有丝毫遗漏,这就是《鲁颂o》中说的:思无邪。它的意思是,人的思想念头,都是由天理中生来的,而不是由私欲所扭曲的,这一句话,就把《诗经》的思想、道理完全概括了。诗人的言语有赞美的,有讽刺的,对善良的人和事,就用美好的语言来赞美它,以感发人的善心,对丑恶的人和事,就用尖刻的言语来讽刺它,以惩罚人的恶念。都是要提起人们善良的念头,除去人们丑恶的思想,使得人们的性情温和纯正。如果人心的每个念头都是纯正的,没有被私欲邪念扭曲的,那他的所作所为,自然是充满了善行,而没有恶行,充满了被赞美的行为,而没有被讽刺的行为。诗人的赞美和讽刺,也不过是为了劝善惩恶而已,因此由思无邪三个字,足以概括《诗经》的精神了。想要修身的学人务必了解,应该将功夫下在“慎思”之上。 《论语为政第二》载:子曰:“《诗》三百(1),一言以蔽(2)之,曰?思无邪?(3)。” 高数下知识点总结篇十答:变压器是借助电磁感应,以相同的频率,在两个或更多的‘绕组之间,变换交流电压和电流而传输交流电能的一种静止电器。 1.2什么是局部放电? 答:局部放电是指高压电器中的绝缘介质在高压电的作用下,发生在电极之间但未贯通的放电。 1.3局放试验的目的是什么? 答:发现设备结构和制造工艺的缺陷,例如:绝缘内部局放电场过高,金属部件有尖角;绝缘混入杂质或局部带有缺陷,防止局部放电对绝缘造成损坏。 1.4什么是铁损? 答:变压器的铁损又叫空载损耗,它属于励磁损耗而与负载无关,它不随负载大小而变化,只要加上励磁电压后就存在,它的大小仅随电压波动而略有变化。包括铁心材料的磁滞损耗、涡流损耗以及附加损耗三部分。 1.5什么是铜损? 答:负载损耗又称铜损,它是指在变压器一对绕组中,一个绕组流经额定电流,另一个绕组短路,其他绕组开路时,在额定频率及参考温度下,所汲取的功率。 1.6什么是高压首端? 答:与高压中部出头连接的2至3个饼,及附近的纸板、相间隔板等叫做高压首端(强调电气连接)。 1.7什么是高压首头? 答:普通220kv变压器高压线圈中部出头一直到高压佛手叫做高压首头(强调空间位置)。 1.8什么是主绝缘?它包括哪些内容? 答:主绝缘是指绕组(或引线)对地(如对铁轭及芯柱)、对其他绕组(或引线)之间的绝缘。 它包括:同柱各线圈间绝缘、距铁心柱和铁轭的绝缘、各相之间的绝缘、线圈与油箱的绝缘、引线距接地部分的绝缘、引线与其他线圈的绝缘、分接开关距地或其他线圈的绝缘、异相触头间的绝缘。 1.9什么是纵绝缘?它包括哪些内容? 答:纵绝缘是指同一绕组上各点(线匝、线饼、层间)之间或其相应引线之间以及分接开关各部分之间的绝缘。 它包括:桶式线圈的层间绝缘、饼式线圈的段间绝缘、导线线匝的匝间绝缘、同线圈引线间的绝缘、分接开关同触头间的绝缘。 1.10高压试验有哪些?分别考核重点是什么? 答:高压试验包含空载试验、负载试验、外施耐压试验、感应耐压试验、局部放电试验、雷电冲击试验。 (1)空载试验主要考核测量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和空载电流,验证变压器铁心设计的计算、工艺制造是否满足标准和技术条件的要求,检查变压器铁心是否存在缺陷,如局部过热,局部绝缘不良等。 (2)负载试验主要考核产品设计或制造中绕组及载流回路中是否存在缺陷;。 (4)感应耐压试验主要考核变压器的纵绝缘;。 (5)局部放电试验主要考核变压器的整体绝缘性能;。 (6)雷电冲击试验主要考核变压器绝缘结构、绝缘质量是否能经受大气放电造成的过电压的冲击。 1.11生产中为什么要注意绝缘件清洁? 答:绝缘件清洁与否对变压器电气强度影响很大,若绝缘件上有粉尘,经过油的冲洗就随油游动起来。因为粉尘中有许多金属粒子,它在电场的作用下,排列成串,形成带电体之间通路(搭桥),从而破坏了绝缘强度,造成放电。电压越高,粉尘游离越严重,越容易放电。 高数下知识点总结篇十一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关系与社会经验的一种途径。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教育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媒介构成的。 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1.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2.教育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3.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成不平衡关系。 教育的功能包括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 原始社会教育特征:1.有社会性无阶级性。2.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3.主要的教育方式是言传身教和有意识的模仿学习。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四书:《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二馆指的是:弘文馆和崇文馆。 宋代时,程朱理学成为国学。依据是《四书》。明代,八股文被列为科举考试固定格式。 古埃及开设最多的是文士学校,特点是“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欧洲奴隶社会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是: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 西欧封建社会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是:骑士教育和教会教育。 骑士教育的内容是:骑士七技。教会教育的内容是: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和四学(几何、算数、天文、音乐)。 古代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近代社会教育的变化特征: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教育的世俗化。3.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教育的现代化特征: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现代化。 教育发展经历了:萌芽阶段、独立形态阶段、发展多样化阶段、理论深化阶段。 【教育学著作】。 孔子学说的核心“仁”“礼”。强调“学而知之”主张“有教无类”重视“因材施教”。 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墨翟主要思想“非攻”“兼爱”认为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有:“亲知”“闻知”“说知” 史上第一部教育学文献是:《学记》。 产婆术出自“苏格拉底”。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是:亚里士多德。 卢梭《爱弥儿》裴斯泰洛奇《林哈德与葛笃德》。 1632年夸美纽斯出版了《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1806年赫尔巴特出版了《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强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学生中心”提倡在做中学。 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是:杨贤江《新教育大纲》。 【本章简答、论述】。 教育个体功能:指教育促进个体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的功能。表现为3点:1.教育促进人的先天素质得到发展,使生理,心理素质得以呈现;2.教育把人类在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人类精神文明移植于个体之中;3.教育是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培养出合格的社会成员。 学习教育学有什么样的价值:1.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2.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3.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养坚定的教育信念4.提高教育实践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5.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 2.系统的论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方法;3.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 20世纪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的特点:终身化,全民化,多元化,民主化,技术现代化。 3.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是教育创新的重要内容4.教育内容的创新是教育创新的核心。 当代教育民主化的表现:教育民主是21世纪最大的教育思潮之一,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其次是指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再次是指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的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包括两个方面:1.要尽可能多的扩大教育机会,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2.要力争实现优质教育机会均等,根据社会要求设置课程,灵活的编写教材,实现价值观念的多样性等。 第二章教育与人、社会的发展。 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孟子。国外的是:弗洛伊德、威尔逊、格赛尔。 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荀子。国外的是:洛克、华生。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有:遗传、教育、环境。 个体身心发展的的规律有:阶段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稳定性与可变性,个别差异性,互补性。 12岁~15岁左右,儿童身心巨变时期被称为“危机期”或“心理断乳期”。 “帮助少年起飞”指的是初中阶段的教育任务。 【本章简答、论述】。 高数下知识点总结篇十二1。解力学题堡垒坚,受力分析是关键;分析受力性质力,根据效果来处理。 2。分析受力要仔细,定量计算七种力;重力有无看提示,根据状态定弹力;先有弹力后摩擦,相对运动是依据;万有引力在万物,电场力存在定无疑;洛仑兹力安培力,二者实质是统一;相互垂直力最大,平行无力要切记。 3。同一直线定方向,计算结果只是“量”,某量方向若未定,计算结果给指明;两力合力小和大,两个力成q角夹平行四边形定法;合力大小随q变,只在最大最小间,多力合力合另边。 4。力学问题方法多,整体隔离和假设;整体只需看外力,求解内力隔离做;状态相同用整体,否则隔离用得多;即使状态不相同,整体牛二也可做;假设某力有或无,根据计算来定夺;极限法抓临界态,程序法按顺序做;正交分解选坐标,轴上矢量尽量多。 1。f等ma,牛顿二定律,产生加速度,原因就是力。 合力与a同方向,速度变量定a向,a变小则u可大,只要a与u同向。 2。n、t等力是视重,mg乘积是实重;超重失重视视重,其中不变是实重;加速上升是超重,减速下降也超重;失重由加降减升定,完全失重视重零。 1。运动轨迹为曲线,向心力存在是条件,曲线运动速度变,方向就是该点切线。 2。圆周运动向心力,供需关系在心里,径向合力提供足,需mu平方比r,mrw平方也需,供求平衡不心离。 3。万有引力因质量生,存在于世界万物中,皆因天体质量大,万有引力显神通。卫星绕着天体行,快慢运动的卫星,均由距离来决定,距离越近它越快,距离越远越慢行,同步卫星速度定,定点赤道上空行。 1。确定状态找动能,分析过程找力功,正功负功加一起,动能增量与它同。 2。明确两态机械能,再看过程力做功,“重力”之外功为零,初态末态能量同。 3。确定状态找量能,再看过程力做功。有功就有能转变,初态末态能量同。 1。库仑定律电荷力,万有引力引场力,好像是孪生兄弟,kqq与r平方比。 2。电荷周围有电场,f比q定义场强。kq比r2点电荷,u比d是匀强电场。 电场强度是矢量,正电荷受力定方向。描绘电场用场线,疏密表示弱和强。 场能性质是电势,场线方向电势降。场力做功是qu,动能定理不能忘。 4。电场中有等势面,与它垂直画场线。方向由高指向低,面密线密是特点。 〗 1。电荷定向移动时,电流等于q比t。自由电荷是内因,两端电压是条件。 正荷流向定方向,串电流表来计量。电源外部正流负,从负到正经内部。 2。电阻定律三因素,温度不变才得出,控制变量来论述,rl比s等电阻。 电流做功uit,电热i平方rt。电功率,w比t,电压乘电流也是。 3。基本电路联串并,分压分流要分明。复杂电路动脑筋,等效电路是关键。 4。闭合电路部分路,外电路和内电路,遵循定律属欧姆。 高数下知识点总结篇十三《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文总集,共305篇。之前我们总是讲是311篇,那为何我们目前只讲305篇了呢?这个是因为,这其中有6篇笙诗,这就是唯有书目没有内容的,因此后边我们就把这六篇删除开,这6篇分别是“鹿鸣之什”中的《南陔》﹑《白华》﹑《华黍》与“南有嘉鱼之什”中的《由庚》﹑《崇丘》﹑《由仪》。《诗经》亦是中国第1篇现实主义诗文,创立了我国诗文现实主义的本源。这一点许多人会搞错,误认为这是浪漫主义的本源,关键缘由是常常听多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等语句,却不知道诗经里边描述的更多的基层老百姓的痛苦,更多的是体现现实主义的内容,所以是1部现实主义的诗文。 《诗经》的内容分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来自全国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髓部分有对感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还有怀故乡、思征人及反压抑、反陵暴的怨叹和恼怒,常用复沓的技巧来不断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通常唯有几个字不一样,体现了民歌的特点。《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奠之诗文,祈康年、颂祖德。《大雅》的笔者是贵族文人墨客,但是对现实政治有所不满意,除开宴会乐歌、祭奠乐歌与史诗而外,也写下了一些体现老百姓愿望的讽刺诗。《小雅》中还有部分民歌。《颂》则为宗庙祭奠之诗文。从思想性与价值艺术上看,3颂不如2雅,2雅不如十5国风。 高数下知识点总结篇十四透镜: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要求会辨认)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 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高数下知识点总结篇十五电学是中考的重要内容,每年中考电学都有30多分,电学也是学生掌握比较不好的部分,中考的压轴题也都在电学。因此,复习好电学,将是取胜中考的关键。下面,我把我在电学复习上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和大家一起探讨、交流。 中考物理命题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xx年福建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大纲》为依据,结合我市初中物理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命题。 课标对电学的要求主要分布在电磁能、电和磁以及能量、能量的转化和转移。 (一)电磁能 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电学69)(括号标注为20xx年泉州市中考物理考试说明对应考点,下同) 2.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电学62、63)3.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的实例。(电学58、59、60) 4.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电学61) 5.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计算。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电学66) 6.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在电流一定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电学67、68)7.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电学64、65) (二)电和磁 1.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电学70) 2.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及磁场的`方向都有关系。(电学71) 3.通过实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电学73)4.知道光是电磁波。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信息、材料、与能量74)5.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信息、材料、与能量75) (三)能量、能量的转化和转移 1.结合实例认识功的概念。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力学26)2.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了解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力学27、28) 20xx年泉州市中考物理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一致的,容易理解,因此,可以把重点放在学习和研究泉州市中考物理考试说明上。 20xx年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物理考试说明(电学部分) 考试内容58.会读、会画简单电路图。电59.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路60.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61.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探究电路62.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63.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64.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65.有安全用电的意识。要求bcacdbad电电功率学66.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计算。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67.通过实验,探究在电流一定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电阻的关系。68.知道在电流一定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69.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bdaadadd电70.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和71.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磁向与电流及磁场的方向都有关系。72.能用实验证实电磁相互作用。73.通过实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历届中考电学所占的分数05年中考28.5分06年中考31.5分07年中考32分 1、认真研究08年中考考试说明、历届(05-07年)中考试题、市质检卷、复习指南。考试说明是命题的依据之一;市质检卷是中考的“风向标”,从中可以感受今年中考的一些信息;从历届中考试题中可以找出中考命题的方向、规律和重点;复习指南是复习指导书。因此,必须认真学习和研究。 2、重视对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加强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中考命题的重点内容。物理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是学好物理的基础,在教学中,要注意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本质特征,要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从实验观察、分析和总结中形成物理要领和物理规律的能力。 中考命题加强联系生活实际。物理源于生活,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发现生活中蕴涵的物理知识。坚持学以致用,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加强实验、科学探究和计算的教学,重视对实验方法和实验过程的教学。电学实验、计算题是中考的重点。 历届中考电学实验、计算占、实验方法占的分数 06年中考07年中考 2 实验10分11分计算12分14分实验方法3分实验考点:主要是测小灯泡电功率、小灯泡电阻。 计算考点:主要是电功、电功率、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的关系。 在教学中,要注重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操作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方法和归纳能力的教学;重视电功、电功率、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的关系的计算的教学。 4、精选练习,加强审题、解题方法的指导。 要针对考点和历届中考规律选择有代表性、难度适宜的试题,供学生练习。讲评练习要对审题和解题方法加强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提高审题能力,加强学生解题规范化的训练,重视学生的物理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5、激发兴趣,提高复习效率。 在复习阶段,学生的学习负担重,学习压力大,整天做题,容易出现“复习疲劳综合症”。因此,在复习课上,要积极创设一些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和联系生活实际的题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注意调整好学生的心理状态,把握节奏,愉快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总之,应当在新的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认认真真地对待复习工作,在复习中充分理解改革与继承的关系,注意改变学科本位观念,既关注社会热点,也关注中考动向,科学规划,稳步推进,努力使复习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谢谢大家! 高数下知识点总结篇十六1、帝高阳之苗裔兮(后代子孙。)2、摄提贞于孟陬兮(正月。)。 3、皇览揆余于初度兮(揣度。)4、扈江离与辟芷兮(扈,披;辟芷,幽僻的白芷。)。 5、汩余若将不及兮(水急流通状。)6、朝搴阰之木兰兮(攀、折。)。 7、乘骐骥以驰骋兮(骏马。)8、杂申椒与菌桂兮(申地产的椒。)。 9、何桀纣之猖披兮(穿衣而不系带的样貌,比喻狂放不羁。)。 10、岂余身之惮殃兮(害怕。)11、夫唯捷径以窘步(喻政治上的邪道。)。 12、及前王之踵武(脚后跟。)13、荃不察余之中情兮(香草名,喻楚怀王。)。 14、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忠贞的样貌。)。 15、夫唯灵修之故也(神明,有远见的人,喻楚怀王。)。 词类活用。 1、名余曰正则兮(名,名词作动词,命名,取名。)。 2、字余曰灵均(字,名词作动词,给人取表字。)。 3、纷吾既有此内美兮(美,形容词作名词,美德。)。 4、纫秋兰以为佩(纫,名词作动词,用绳索结;佩,动词作名词,佩带的饰物。)。 5、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朝、夕,名词作状语,早晨、晚上。)。 6、不抚壮而弃秽兮(壮、秽,形容词作名词,壮盛之年、污秽的品性。)。 7、杂申椒与菌桂兮(杂,形容词作动词,杂聚。)。 高数下知识点总结篇十七3、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 4、同种元素变价的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归中反应。 5、一些特殊价态的微粒如h、cu、cl、fe、s2o32–的氧化还原反应。 6、电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7、主族元素的阴离子、阳离子、核外电子排布。 8、同周期、同主族原子的半径大小比较。 9、电子式的正确书写、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化学键、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10、能画出短周期元素周期表的草表,理解“位—构—性”。 11、离子因结合生成沉淀、气体、难电离的弱电解质面不能大量共存。 12、因相互发生氧化还原而不能大量共存。 13、因双水解、生成络合物而不能大量共存。 14、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与强酸、强碱大量共存。 15、题设中的其它条件:“酸碱性、颜色”等。 16、善用微粒的守恒判断(电荷守衡、物料守衡、质子守衡。 17、电荷守恒中的多价态离子处理。 18、遵循定义(公式规范自己的计算过程)。 19、理清题设所问的是“离子”还是“溶液”的浓度。 20、酸过量或碱过量时ph的计算(酸时以h+浓度计算,碱时以oh–计算再换算。 21、能计算反应速率、理解各物质计量数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22、理顺“反应速率”的“改变”与“平衡移动”的“辩证关系” 23、遵循反应方程式规范自己的“化学平衡”相关计算过程。 24、利用等效平衡”观点来解题。 25、能正确表明“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及变形装置的电极位置。 26、能写出各电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27、了解常见离子的电化学放电顺序。 28、能准确利用“得失电子守恒”原则计算电化学中的定量关系。 29、盐类能发生水解的原因。 30、不同类型之盐类发生水解的后果(酸碱性、浓度大小等。 31、盐类水解的应用或防止(胶体、水净化、溶液制备。 32、对能发生水解的盐类溶液加热蒸干、灼烧的后果。 33、能发生完全双水解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高数下知识点总结篇十八人的一生就只有一次生命,我们应该爱惜生命。注意交通安全也是爱惜生命的一部分。交通安全知识点总结最新有哪些你知道吗?共同阅读交通安全知识点总结最新,请您阅读! 1、行走安全:行人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靠右边行走;。 穿越马路须走人行横道;通过有效通信号控制的人行道,须遵守信号的规定;通过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道,要左顾右盼,注意来往车辆,不准追逐,奔跑;没有行人横道的,须直行通过,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有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的,须走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不准爬越马路边和路中的护栏、隔离栏,不准在道路上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2、骑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安全:不满16周岁不能在道路上骑电动车、摩托车;。 不打伞骑车;不脱手骑车;不骑车带人;不骑“病”车;不骑快车;不与机动车抢道;不平行骑车;不在恶劣天气骑车。 乘高速汽车要系安全带;不乘超载车。小学生交通安全知识。 1、汽车不是一刹车就停的。 有的学生认为乱过马路没有什么关系,反正驾驶员会刹车的。 其实,汽车不是一刹就停的。由于惯性作用,刹车后车还会向前滑一段路,这就是力的惯性作用。就像人在奔跑中,突然停下来,还会不由自主地身前冲几步一样。何况还有可能驾驶员不注意,刹车不灵等。所以,乱穿马路是十分危险的,不少交通事故就是因为行人乱过马路造成的。血的教训应当引以为戒。 2、安全走路。 走路,谁不会呢? 其实不然,如果我们不注意交通安全,走路就会闯祸。 所以上学读书、放学回家、节假日外出时走在人来车往的交通繁忙的道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走路要走人行道上。在没有人行道的地方,应靠道路右边行走。走路时,思想要集中,不要东张西望,不能一边走一边玩耍,不能一边走路一边看书,不能三五成群并行行走,不要乱过马路,更不要追赶车辆嬉戏打闹。更不要在马路上踢球、溜冰、放风筝、做游戏。一旦被来往车辆装倒,后果十分严重。 3、不在车前车后急穿马路。 有人总是喜欢在汽车前、后急穿马路这是很危险的。驾驶员眼睛看不到的地方,被称为“视线死角”。要是有人在车前车后驾驶员眼睛看不到的“视线死角”内急穿马路,就会造成车祸。所以我们横过马路要注意左右来往车辆,先向左看,后向右看,当看清没有来车时才横过马路。在有“人行横到”和“人行天桥“上行走,这样才比较安全。 4、礼貌乘车。 在等乘公共汽车时,应在站台上有次序地候车。要做到等车停稳后,让车上的人先下来,然后依次车。车辆行驶时,要坐好或站稳,并抓住扶手,防止紧急刹车时摔倒。不能将身体的任何部分伸出车外下来后,要注意安全,不要从车前车后突然穿出或猛跑过马路,以免发生伤亡事故。 安全行车十五想。 出车之前想一想,检查车况要周详;马达一响想一想,集中精力别乱想;。 起步之前想一想,观察清楚再前往;自行车前想一想,中速行驶莫着忙;。 要过道口想一想,莫闯红灯勤了望;遇到障碍想一想,提前处理别惊慌;。 转弯之前想一想,需防左右有车辆;会车之前想一想,先慢后停多礼让;。 超车之前想一想,没有把握别勉强;倒车之前想一想,注意行人和路障;。 夜间行车想一想,仪表车灯亮不亮;经过城镇想一想,减速鸣号切莫望;。 雨雾天气想一想,防滑要把车速降;长途行车想一想,劳逸结合放心上;。 停车之前想一想,选择地点要适当。 高数下知识点总结篇十九2.中国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 3.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4.戏曲四行当:生旦净丑。 5.道教四大名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四川青城山安徽齐云山。 6.四大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 7.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8.泰山四大奇观:旭日东升晚霞反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 9.中国四大名楼;岳阳楼黄鹤楼腾王阁太白楼。 10.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11.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李宝嘉)二年目睹之怪现状(吴研人)老残游记(刘鄂)孽海花(曾朴)。 12.民间四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寻夫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 13.古代四美女:西施(沉鱼)王昭君(落雁)貂禅(闭月)杨玉环(羞花)。 14.古代四美:音乐珍味文章言谈//良晨美景赏心乐事。 15.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曾补之张来。 16.四史:史记汉书君汉书三国志。 17.历四大书院:庐山白鹿洞长沙岳麓衡阳石鼓。 18.商丘应天府。 19.古代祥瑞四灵:龙凤麒麟龟。 20.宋中兴四诗人:陆游杨万里范大成尤袤。 1、句子不完整。 如:战士的英勇顽强,奋不顾身的优秀品质。 改为:战士的英勇顽强,奋不顾身的优秀品质令人敬佩。 2、用词不当。 如:我的书包里还缺乏一个像样的铅笔盒。 “缺乏”用得不恰当,应改为“缺少”。 3、搭配不当。 如:他穿着一件灰大衣和一顶红帽子。 “穿”与“帽子”搭配不当,应改为:他穿着一件灰大衣和(戴着)一顶红帽子。 5、词序混乱。 如:打乒乓球对我是很感兴趣的。 应改为:我对打乒乓球是很感兴趣的。 6、前后矛盾。 如:油菜地里一片金黄的菜花,五彩缤纷。 “一片金黄”与“五彩缤纷”相矛盾,应把“五彩缤纷”去掉。 7、重复啰嗦。 如:他是我们班成绩秀、功课的学生。 “成绩秀”和“功课”意思重复,这里只需保留其中一个。 8、不合逻辑,不合事理。 如:他在霞光中读着书,不知不觉过了两个钟头。 “霞光”稍纵即逝,持续两个小时是不符合现实的。应把“霞光”改为“阳光”。 修辞手法是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顶真、互文、比拟等。 1.比喻。 说白了就是打比方,利用事物间相似的地方,借一个事物说明另一个事物的方法。 2.拟人。 是把人的特征给予事物,让事物如人一样说话、活动、有感情。 3.夸张。 对某一个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但不是豪无边际没有原则无限的,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 4.排比。 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预期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 5.反问。 用问的预期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加重语气。说白了就是有问答在句中。设问:可以直白的说就是自问自答。 6.双关。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故意让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获得双重意义。 7.引用。 引用别人的话或成语、典故等。 8.反语。 故意说反话,用一种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表达意思。 9.对偶。 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两个句子或短语表达意思相近相关或相反的。 10.反复。 为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 11.借代。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而是借用和这个事或人相关的人或事。 高数下知识点总结篇二十1.螺纹的主要几何参数:大径(公称直径)、小径、中径、螺距、导程、螺纹升角、牙型角、牙侧角。 2.牙侧角越大,自锁性越好,效率越低。 3.把牙型角等于60度的三角形米制螺纹称为普通螺纹,以大径为公称直径。同一公称直径可以有多种螺距的螺纹,其中螺距最大的称为粗牙螺纹,其余都称为细牙螺纹。公称直径相同时,细牙螺纹的自锁性能好,但不耐磨、易滑扣。 4.m24:粗牙普通螺纹,公称直径24,螺距3;m24×1.5:细牙普通螺纹,公称直径24,螺距1.5。 5.螺纹连接的防松:摩擦防松、机械防松、铆冲粘合防松。对顶螺母属于摩擦放松。 6.螺栓的主要失效形式:1)螺栓杆拉断;2)螺纹的压溃和剪断;3)经常装拆时会因磨损而发生滑扣现象。 7.螺栓螺纹部分的强度条件。螺栓的总拉伸荷载为:工作荷载和残余预紧力。 8.计算压油缸上的螺栓连接和螺栓的分布圆直径。 1.按照工作条件,齿轮传动可分为闭式传动和开式传动。 2.轮齿的失效形式主要有:齿轮折断、齿面点蚀、齿面胶合、齿面磨损、齿面塑性变形。在一般闭式齿轮传动中,齿轮的主要是小型齿面解除疲劳点蚀和轮齿弯曲疲劳折断。齿根部分靠近节线处最易发生点蚀,故常取节点处的接触应力为计算依据。一般仅有一对齿啮合,即荷载由一对齿承担。对于开式齿轮,主要的失效形式有:齿面点蚀和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破坏。 3.热处理:钢在固体状态下被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不同的冷却方法,改变钢的组织结构,得到所需性能。退火:放在空气中缓慢降温。正火:空气中对流冷却。淬火:放在水中或油中冷却。 4.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作用力及其各力的方向:圆周力及其方向,径向力及其方向。 5.齿面接触应力的验算公式。两轮的接触应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两轮的许用应力不同,因为两轮的材料和热处理方式不同,计算中取两轮中较小者。 6.设计圆柱齿轮时设计准则:1)对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主要失效形式为齿面点蚀,按齿面接触强度进行设计,按齿根的弯曲强度进行校核;2)对闭式硬齿面齿轮传动,主要失效形式为轮齿弯曲疲劳强度破坏,按齿根的弯曲强度进行设计,按齿面的接触强度进行校核;3)对开式齿轮传动,主要失效形式为齿面磨损和轮齿弯曲疲劳强度破坏,按轮齿的弯曲疲劳强度进行设计,将计算的模数适当修正。 7.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各分力的方向如下:圆周力的方向在主动轮上与运动方向相反,在从动轮上与运动方向相同;径向力的方向对两轮都是指向各自的轴心;轴向力的方向可由齿轮的工作面受压来决定。 8.螺旋角增大,重合度增大,使传动平稳。 1.带传动的优点是:1)适用于中心距较大的传动;2)带具有很好的挠性,可缓和冲击,吸收振动;3)过载时,带与带轮间出现打滑,打滑虽使运动失效,但可防止损坏其它零件;4)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带传动的缺点是:1)传动的外廓尺寸较大;2)需要张紧装置;3)由于带的滑动,不能保证固定不变的传动比;4)带的寿命较短;5)传动效率较低。 2.若带所需传递的圆周力超过带与轮面键的极限摩擦力总和时,带与带轮将发生显著的相对滑动,这种现象称为打滑。由于材料的弹性变形而产生的滑动称为弹性滑动。弹性滑动和打滑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打滑是指由过载引起的全面滑动,应当避免。弹性滑动是由紧、松边拉力差引起的,只要传递圆周力,出现紧边和松边,就一定会发生弹性滑动,所以弹性滑动是不可避免的。 3.在即将打滑时,紧边拉力和松边拉力之间的关系。 4.运转过程中,带经受变应力,最大应力发生在紧边与小轮的接触处。最大应力=紧边与松边拉力产生的拉应力+离心力产生的拉应力+弯曲应力。 5.带在带轮上打滑和带发生疲劳损坏是带的主要失效形式。带传动的设计准则是保证带不打滑及具有一定的疲劳寿命。 6.中心距不能过小的原因:中心距过小,带变短,带上应力变化次数增多,疲劳破坏加强。v带两侧面的夹角小于40度,原因:v带在带轮上弯曲时,由于界面变形使其家教变小。小轮直径不能过小的原因:只经过小,则带的弯曲应力变大,而导致带的寿命减短。 1.根据转矩性质而定的折合系数:对不变的转矩,其等于0.3;当转矩脉动变化时,其等于0.6;对于频繁正反转的轴,其为1. 2.轴的结构设计改错题。 1.滚动轴承一般由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组成。 2.常用滚动轴承的类型和性能特点:1)3:圆锥滚子轴承能同时承受较大的径向荷载和轴向荷载,一般成对使用。2)5:推力球轴承,只承受轴向荷载。3)6:深沟球轴承4)7:角接触球轴承。 3.滚动轴承代号的排列顺序:类型代号+宽度系列代号(可省略)+直径系类代号+内径尺寸系列代号+内部结构代号+公差等级代号,其中,内径尺寸系列代号乘以5得到内径尺寸。 4.基本额定寿命:一组同一型号的轴承在同一条件下运转,其可靠度为90﹪时,能达到或超过的寿命为基本额定寿命。 5.求轴承允许的最大径向荷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