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范文(18篇)
总结是知识的提炼和归纳,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学习的核心要点。一个好的总结应该简明扼要地概括出重点和核心内容。请看以下总结参考文献,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写作总结的技巧和方法。 小学三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篇一此次期中测试,参加考试的有39人,1人缺考。总分2921,平均分75。及格率为80%、优秀率为31%、其中最高分99分,最低分31分。90--100有12人,80--90分有6人,60--80有13人,不及格有8人。相对上次考试及平时来说,整体较稳定,但也有少数同学有退步现象。 本次期中检测考察范围为一至五单元,其中重点考差了万以内加减法的计算。从整体来看,题量适中,难易程度适中,考察较灵活。 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存在问题较多, 比如:。 1、学生没有一个良好的答题习惯,大部分学生答完题不检查,或者不会检查,明显的错误依然存在。 2、粗心、马虎的`情况尤为明显,主要表现在高分同学身上。个别学生明明可以拿到满分,由于粗心大意,在小细节上扣分。 3、大多数学生反应出不读题,直接作答的情况。 4、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固,计算能力有待提升。列竖式计算题方法不熟练,不加进位数导致算错很多。 5、学生对经过时间的计算还是不熟悉。 6、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解决问题中稍微绕一点的题,学生就不知如何下手。 1、严抓学生行为习惯,尤其培养学生良好的答题习惯。 2、加大学生平时的习题练习。强化细节,不在细节上丢分。 3、对后进生实施帮扶措施,捆绑教学,一对一提升后进生成绩。 4、提升自我素养,多读书多思考,多与学生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多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 小学三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篇二从内容上看,所检测的都是课本上所教的,都是要求学生掌握的没有一项内容偏离课本,从形式上来看,每个大项的试题都是课本中出现过的,都是学生熟悉的。整个卷面,有最基本的基础题,也有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及综合能力的应用题,所考内容基本上覆盖了所教内容。 本次试题通过不同的数学知识载体,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1、填空题:本题面广、量大,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的掌握情况。很多学生不能根据书本上知识灵活处理问题。错的较多的题是第5、6、7小题。这几个题与周长,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分秒的认识有关,学生不会灵活运用。 2、选择题: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关键是学生不太爱动脑子、不认真读题,导致一些简单的题也能出错,也有一部分同学对概念性的知识掌握的不太明白,还需教师的讲解,如第5小题还需理解余数的意义。 3、连线题:本题考察学生对钟表的认识,题目表较简单,基本上没有出错。 4、口算、列式计算题:口算8个小题,竖式计算6个小题,脱式计算4个小题。其中竖式计算第一个小题需要验算,此题正确率较高。学生计算方法学的较好,出错的原因主要有;商末尾有0的计算出错,横式上忘写余数。脱式计算基本上都能按照老师的要求计算,偶有学生计算失误。 5、解决问题。共5题,其中第3、4、5题错误率较高,第3题很多学生两问只做了一问,还是不理解题意。第4题需要先求出剩下的钱才能再求每支钢笔多少钱,很多同学明白题意,但是一列综合算式就列不对了。第5题学生知道求周长,但是又沿操场跑3圈,学生只想着乘3,忘了周长的乘2了。看来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扎实基础知识的练习,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1、学生的口算、估算能力有待于加强,提高准确度、 2、在教学中,有意识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针对学生分析理解能力较差的实际情况,要在今后的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中。教育他们要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对他们因材施教,特别是后进生,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小学三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篇三一、填空题。 1.47与33的和,除以36与16的差,求商,列式是()。 2.750减去25的差,乘20与13的和,求积,列式是()。 3.某养鸡专业户卖出公鸡98只,还有公鸡87只,母鸡的只数是原有公鸡的5倍,求养鸡专业户有母鸡多少只,列式是()。 4.3个工人4小时一共加工了288个零件,每个工人每小时能加工多少个零件? 288÷3=96(个)表示()。 288÷4=72(个)表示()。 288÷3÷4=24(个)表示()。 二、按指定的运算顺序给算式添上括号,并算出结果。 1.加除乘2.乘加除。 2×24+48÷32×24+48÷3。 3.除加乘4.加乘除。 2×24+48÷32×24+48÷3。 三、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0÷38。 =0。 =0。 四、把下面的每一组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 1.75×4=300。 225÷25=9综合算式:。 2.925+285=1210。 1210÷605=2。 150×2=300综合算式:。 五、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12分)。 40+80×5=6×8-24=11×6×100=70÷2+84÷4=。 54×20÷27×0=12×3÷12×3=125×8×0=0×45÷9×123=。 2.计算下面各题。(18分)。 六、解决问题。 4.3辆卡车共运480箱药品。照这样计算,再增加2辆,一共可以运多少箱? 3.(98+87)×5。 4.1个工人4小时加工零件的个数。 3个工人1小时加工零件的个数。 1个工人1小时加工零件的个数。 二、1.2×[(24+48)÷3]=48。 2.(2×24+48)÷3=32。 3.2×(24+48÷3)=80。 4.2×(24+48)÷3=48。 =38-2+19。 =55。 =50。 四、1.(75×4-75)÷25=9。 2.150×[(925+285)÷605]=300。 五、1.44024660056654600361202500。 2.24613440620253283010400。 2.(18+20)×6=228(个)。 3.270÷9-180÷9=10(千克)。 4.480÷3×(3+2)=800(箱)。 6.(28×17+16+28)÷13=40(顶)。 小学三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篇四上学期的期中考试结束了,本次数学测试涵盖了前四个单元的知识,从卷面情况来看,虽然学生对半学期学习的知识掌握很好,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现分析如下: (1)卷面书写工整、干净。 (2)基本计算能力扎实。本卷计算的内容相对较多,有单位转换、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验算、选择、解决问题都涉及到计算。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准确、工整地计算这些题目。 (3)解决问题能力有所提高。绝大部分学生能正确分析题意,并解决问题,思路清晰。 (一)存在的问题: 1、粗心所致。学生解决问题时抄错数,列式正确而计算错误,横式后忘记写答案或余数忘写,还有个别同学丢题等,这些都是粗心而造成的错误。 2、部分学生计算能力差,计算正确率还不够高。如:直接写得数口算失误;加减法竖式计算中也有一部分学生出现错误。 3、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造成错误。 少数学生解决问题的理解能力不强,分析能力不够,这是数学教学中的大问题,说明学生没有将解决问题与生活紧密联系,甚至有可能与孩子的阅读能力有关。如:两个同样的长方形,长都是6厘米,宽都是3厘米,把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拼成一个正方形,周长是( )厘米。这道题部分学生不理解题意,不知道借助画图解题,从而导致错误。 (二)改进措施: 1、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 从卷面上看,学生的审题不够认真,抄错数字,计算粗心马虎等,是导致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它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2、加强“诊断纠错”专项练习。 针对考试及平时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诊断,找准知识点,进行纠错练习,以切实减少学生的错误率。 3、注重开放题教学,引导学生在创新中学习。 小学数学开放题,因其开放性、多变性、灵活性给学生的思维创设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有助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养成创新习惯,发展思维的创造性。平时除了教学书本上的基础知识外,还要注意开放性题目的设计和训练,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好数学提供机会,不断实现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水平的发展。 4、加强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从本次试卷成绩看,还有个别学生成绩不理想。(个别学困生学习习惯差,上课不听课,不动笔;也有一些后转人学生基础非常薄弱)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对这些弱势群体的辅导工作,对这部分学生要有所偏爱,及时给予查缺补漏。 因此,要从“人本”的角度出发,做好以下工作:坚持“补心”与补课相结合,与学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学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采取“一帮一”或“二帮一”学生互助方式,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三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篇五一、填空题。 1.把3:1.25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比值是()。 2.师徒两人生产一批零件,两人生产个数的比是5:3,已知徒弟生产150个,师傅生产()个。 3.中国人民银行规定:一年期整存整取存款的年利率是1.98%。李平今天存入1000元,到期后,他实际可以从银行得到利息()元。 4.4厘米:4千米的比值是()。 5.一个工厂七月份烧煤量是六月份的85%,说明七月份比六月份节约()%;一批货物,运走48%,还剩下()%;一双皮鞋以八折出售,现价比原价降低了()%。 6.比40千克多20%的是()千克。 7.化成最简比是(),比值是()。 8.14:()=()/30=0.7=7()=()%。 8.一台收音机原价100元,先提价10%,又降价10%,现在售价是()元。 9.六年级有学生90人,男学生与女学生人数的比是5∶4,男学生有()人,女学生有()人。 10.把一根长6.28分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最大的圆,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11.一个圆环,内圆半径是5厘米,外圆半径是7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12.2.4米:60厘米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比值是()。 13.圆的半径扩大2倍,它的‘周长扩大()倍,面积扩大()倍。 二、选择题。 1.某班男生和女生人数比是5:4,男生与全班人数的比是()。 a、5:4b、4:9c、5:9d、9:5。 2.一种mp3原来的售价是820元,降低10%,再提高10%,现在的价格和原来相比()。 a.没变b.提高了c.降低了。 3.将3克药放入100克水中,药与药水的比是()。 a.3∶97b.3∶100c.3∶103。 4.20km比()少20%。 a.24b.25kmc.24kmd.25。 文档为doc格式。 小学三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篇六一、填空。(20分)。 32.30元=()元()角0.95元=()角()分。 2、3.85读作60.87读作。 五点九七写作九十三点五写作。 3、在里填上或=。 0.9元9.0元5元5.00元3.08元3.80元。 1元10角6角6元8元4角10元。 4、教室窗户长约2(),宽约18()。小华家的住房面积是98()。 5、25040的积的末尾有()个0。 6、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二、计算。(30分)。 1、直接写出得数。(6分)。 0.2+0.5=1150=8.4-3=2040=。 1+1.9=3.9-2.9=453=7070=。 4-3.98=20250=506013.2-5.2=。 2、用竖式计算。(12分)。 2.5+2.7=4124=6.1-5.6=2953=。 3、用递等式计算。(12分)。 三、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10分)。 1、13.13读作十三点十三。()。 2、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要对齐。()。 3、3.00元和3元不相等。 4、一个正方形,边长是4dm,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5、小东的身高是130cm2。()。 四、选择题。(8分)。 1、3.一个长方形长20分米,宽5分米,它的面积是()。 a、100分米b、60平方米c、100平方分米。 2、0.1元()0.09元。 a、b、c、=。 3、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的运动是(),电梯的运动是()。 a、旋转b、平移。 六、解决问题。(28分)。 1、明明买图画本用去了2.5元,他现在还剩3元钱,他原来有多少钱?(5分)。 5.我是小小采购员。(12分)。 (1)一包饼干和一个面包一共多少元?(4分)。 (2)小明有9元钱,可以买哪两种食物?请写出两种方法,并计算花了多少元。(8分)。 3、水果店运进一批水果,卖出14箱,每箱30千克,还剩80千克。这批水果一共有多少千克?(5分)。 文档为doc格式。 小学三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篇七一、口算题。 587。 625。 364。 238。 3529。 3427。 5338。 4326。 二、用竖式计算。 24+9+8。 50-8+20。 15+9-6。 三、填空。 1、填单位名称。 一支铅笔长20()。 一条跑道大约长60()。 2、45=()。 ()4=16。 ()1=1。 3()=15。 65=()表示()个()连加。 3、改写算式: 2+2+2+2+2或()。 6+6+6+6或()。 4+4+4+4+4+3或()。 4、在()里填上、、=。 90厘米()8米。 30厘米()4米。 40厘米()75厘米。 1米()50厘米。 60厘米()37厘米。 1米()100厘米。 四、文字叙述题。 1、6与3的和是多少? 2、一个因数是4,另一个因数是6,积是多少? 3、5乘以2得多少? 4、两个因数都是6,积是多少? 五、应用题。 1、商店里有15辆自行车,又运来18辆,卖出了20辆,还剩多少辆? 2、王老师去书店买书,用去24元,还剩6元,她一共带了多少钱? 3、公路边种了两排树,每排12棵,一共种了多少棵? 文档为doc格式。 小学三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篇八一、填空。 1、一个数的6倍是780,这个数的5倍是()。 2、240除以一个数的商是40,720除以这个数的.商是()。 3、280加上一个整十数,得到的和除以这个整十数,商是5,这个整十数是()。 4、乘数是5,积比被乘数多360,被乘数是()。 5、王刚在计算没有余数的除法时,把被除数432错写成342,结果商比原来的商少5,除数是()。 二、判断。 1、两位数除四位数,商一定是两位数。()。 2、验算有余数的除法,可以用商同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看结果是不是等于被除数。()。 3、一个数除以10,就是把这个数缩小10倍。()。 4、一个数减去60,得到的差再除以60,商是7,这个数是420。()。 5、小兰在计算24除一个数时,把被除数十位上的“8”看成“3”,结果得到的商是267,余数是22,正确的商应是270。()。 三、选择。 1、要使72的商是三位数,方框里可填的数字有()。 a、2个b、3个c、4个d、5个。 2、要使48的商是两位数,方框里可填的数字有()。 a、2个b、3个c、4个d、5个。 3、一道除法算式的商和余数都是18,被除数最小应是()。 a、342b、360c、378d、396。 4、479除以19,被除数增加(),余数最大。 a、14b、15c、23d、25。 5、479除以19,被除数减少(),余数最大。 a、24b、20c、7d、5。 四、计算。 1、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2438÷53=7070÷68=。 9936÷92=8288÷18=。 2、用递等式计算。 3、列式计算。 (1)275除以一个数,商是(2)被除数除以除数,商是24被。 18,余数是5,求这个数。除数与除数的和是250,除数是多少。 五、应用题。 4、粮店有7吨大米,卖了12天后还剩520千克,平均每天卖出大米多少千克? 7、爸爸比小洁大28岁,爸爸的年龄正好是小洁的3倍,爸爸和小洁各多少岁? 小学三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篇九随着时光的流逝,我和三年级学生又度过了半个学期的时光。在这段日子里我有过喜悦,在这次期中考试 中,我班学生考得不太理想,比对二年级和上届三年级的考试成绩,相差不大。 结合本次期中考试,我做以下几点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试卷,总的来说,其考核内容是比较全面、综合的,题型也比较灵活,在题目的安排上,由易到难,题量适中,分数的分配较合理。但有部分内容超出所学范围,使得学生无从下手。比如应用题第1题和第3题,解题方法是学生已经学过的,但是列式计算就超出了学生所学范围 。 2、学生们理解能力不强;特别表现在应用题上。做题是一知半解。不够全面。 3、学生对成绩对知识的掌握缺乏必要的责任感,很多同学无所谓,当时讲能明白,过了几天又忘了。 4、相当一部分的同学基础知识不扎实,不过关。这次考试中有几个学生甚至连加、减、乘、除四则运算都不过关。就因为对所学知识掌握不扎实、不牢固,导致做起题来丢三落四的,错误百出。还有部分学生中存在着思维不够灵活,在运用所学知识方面不够灵活,题目稍微“转了个弯”,就解答不出来;另外,由于做题不够小心谨慎,也容易失分。而失分的原因多在于做题马虎,不细心,把数字看错或漏写。这里面也包括一些优生。 1、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有的父母长期在外面打工,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无法得到父母的照顾和指导,成了留守儿童。这些学生在家学习上无人指导和监督,就变得自由散慢,学习无自主性。 2、部分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平时作业也不认真,根本没有把心思放在学习上。 3、学生的成绩提不高,还在于很多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不够,不能自觉、自主地学习。在遇到不懂得问题,也不闻不问,得过且过。甚至有些学生,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哪些知识不懂,整天迷迷糊糊的。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很多学生对于学习没兴趣,上课也不能专心听讲,课后又不能自主学习,成绩就无法提高了。再者,根据家访所了解到的情况,很多学生在家里的学习不自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回到家里只是完成当天的作业而已,谈不上预习、复习。 当然,学生考出这样的成绩,作为任教的我,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1、挖掘教材不够深,知识的渗透度不高,学生对知识掌握的不够牢固;教学目标不明确,课堂随意性较大;教学重点不突出,抓不住规律性的东西,知识交代不到位。 2、教学中设计的练习题的类型太少;练习设计不科学,没有层次性,练习效率低下 3、对学生的学习和作业习惯,要求不够严格. 4、对后进生的耐心辅导不够. 5、对学生每节课所学知识点巩固的不够及时. 面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为了能更好的完成一学期的教学任务,在以后的教学中,将采取以下措施: 1、 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做到一步一个脚印的教学。 2、 针对学困生,让他们知道自己为什么差,差在什么地方,同时,找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鼓起勇气,奋勇争先,力争赶上优秀生;优秀生,让他们平时不仅要管好自己,使自己天天向上,还要经常帮助学困生。开展“一帮一”教学的活动,让每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都与成绩较差的学生交朋友,互为小老师,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和提高。 3、 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让所有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夯实基础,日日进步,相信苦尽甘来的道理。 4、加强课堂常规管理,提高课堂效率。 6、家校同步,孩子进步。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充分利用好家教共同体这一资源,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取得家长的配合。 以上是对这次期中考试的情况总结。在下半学期里,我将根据上半学期所得的情况和制定的措施,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及时跟踪辅导,因材施教。同时,虚心向其他教师请教,学习经验,争取下半学期把成绩提高上去。 小学三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篇十一、填空。 1、45分=()时,450千克=()吨。 2、25%的计数单位是(),它有()这样的计数单位,再加上()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就等于1。 3、把3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5段,每段是()米,每段占全长的()%。 4、()千克的25%是12千克,比4.5米长它的是()米。 5、大圆的半径等于小圆的直径,大圆与小圆的周长比是(),大圆与小圆的面积比是()。 6、某班男生与女生的比是4:5,那么男生是女生的()%,女生比男生多()%。 7、在一个长25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铁片上切下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半径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二、判断题。 1、a是b的3倍,b就是a的1/3。()。 2、跑步比赛,跑完5圈小李用了3分钟,小华用了4分钟,小李和小华的速度比是3:4。()。 3、一个数的倒数一定比这个数小。()。 4、一个数乘分数的积一定比原来的数小。()。 5、某班有学生50人,今天有2人请假,该班今天的出勤率是96%。()。 三、选择题。 1、用长度相等的铁丝分别围成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围成的面积最大的是()。 a、长方形。 b、正方形。 c、圆。 2、长方形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条对称轴,圆有()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条对称轴。 a、2。 b、3。 c、4。 d、无数。 3、大圆周长和直径的比()小圆周长和直径的比。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出处 3xiaoniao.com 4、用100克药粉和1千克水配制成一种药水。药粉和药水的比是()。 a、100∶1。 b、1∶100。 c、1∶10。 d、1∶11。 5、商店运来梨4吨,比运来苹果的`2倍少a吨。运来苹果多少吨?列式是()。 a、42-a。 b、(4-a)2。 c、(4+a)2。 四、文字题。 一个数的30%比它的20%多15,这个数是多少?(用方程解)。 五、应用题。 1、用出油率是42%的油菜籽榨得2100千克的油,共用去油菜籽多少千克? 2、一个县去年计划造林1000公顷,实际超过计划的1/8,实际造林多少公顷? 六、附加题。 一种商品,原价20元一件,为了促销,甲商店的策略是,凡买10件者优惠10%出售,乙商店的策略是买十送一,你认为这两个商店卖的这种商品哪家便宜一些?(要写出计算过程)。 小学三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篇十一一、填空题。(11分)。 1.()÷2=14……1;397除以3的商是()位数,余数是()。 2.两个周长是24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分米。 3.光明小学的教学楼在操场的西南面,那么操场在教学楼的()面。 4.最小的三位数乘最大的一位数,积是()。 5.王老师3分钟跳绳360下,平均每分钟跳绳()下。 6.73÷8的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 7.某超市举行可乐“买5赠1”的活动,三(1)班60人去春游,每人想喝1瓶可乐,他们只需买()瓶。 8.24÷6,如果商是三位数,里最小是();如果商是两位数,里最大是()。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两个同样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大长方形的周长跟原来两个长方形周长的和相比,()。 a.增加了b.减少了c.不变。 2.800×5的积的末尾有()个0。 a.两b.三c.四。 3.红星幼儿园从下午3:00到下午3:40开展活动,活动时间是()分钟。 a.50b.40c.30。 4.340÷8的商是()位数。 a.两b.三c.四。 5.要使商的末尾有0,里填()。 a.0或1b.2c.4。 三、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5分)。 1.小红看到旗杆上的红旗向东北方向飘扬,判断今天刮的是东北风。()。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一定是两位数。()。 3.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它们的长和宽分别相等。()。 4.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5.操场一周长为400厘米。()。 四、计算题。(30分)。 1.直接写得数。(6分)。 38×0=0÷9=39÷3=。 810÷9=23×3=900×9=。 2.用竖式计算。(带※的验算)(12分)。 260×3=406×9=472×2=。 ※899÷7=464÷4=※567÷3=。 3.计算下列各题。(12分)。 24×5+765×(29+6)。 五、解决问题。(39分)。 1.实验小学有298名同学去参观科技馆,每辆大客车可乘坐52人,学校准备租6辆大客车,够吗?(6分)。 2.光明饮料厂生产了792瓶果汁,每6瓶装一箱,需要准备多少个箱子?(6分)。 3.把4个边长都是4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这个大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6分)。 4.小芳和她的两个好朋友用2个月时间采集了108种树叶标本,平均每人每月采集多少种?(7分)。 5.一块正方形实验地,边长50米。实验地周围有一条小路,王明每天绕这块实验地跑5周,王明每天跑多少米?(7分)。 6.用两个长为8厘米、宽为5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有几种不同的拼法?拼成的大长方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7分)。 小学三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篇十二一、填空题。 1、有一个数值转换器,原理如图所示,若开始输入的值是5,可发现第一次输出的结果是8,第二次输出的结果是4,……,请你探索第次输出的结果是()。 2、有一个数,被3除余2,被4除余1,这个数除以12余()。 3、刘老师的手表每小时比北京时间慢2分钟。某天晚上10点整,刘老师将手表对准,到第二天上午北京时间8点的‘时候,手表显示的时间是7点()分。 4、某班有少先队员32人,当天下午有一个紧急会议,班长需要尽快通知到每一个队员,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那么,最少需要()分钟就能通知到每一个人。 5、a、b两间储藏室分别装有绿豆43公斤和37公斤,如果将b室的绿豆往a室装,当a室装满后,b室内剩下的绿豆占b室容量的1/2,如果将a室的绿豆往b室装,当b室装满后,a室内剩下的绿豆占a室容量的1/4,则b室的容量为()公斤。 二、计算题。 0.125×7.37+0.125×3.63-12.5×0.1。 三、应用题。 某班将买一些乒乓球和乒乓球拍,现了解情况如下:甲、乙两家商店出售两种同样品牌的乒乓球和乒乓球拍。乒乓球拍每幅定价30元,乒乓球每盒定价5元,经洽谈后,甲店每买一副球拍赠一盒乒乓球,乙店全部按定价的9折优惠。该班需球拍5副,乒乓球若干盒(不小于5盒)。问: (1)当购买乒乓球多少盒时,两种优惠办法付款一样? 四、操作题。 某剧场8:30开始检票,但早就有人排队等候。从第一名旅客来到时起,每分钟来的旅客人数一样多。如果开3个检票口,则8:39就不再有人排队;如果开5个检票口,则8:35就没有人排队。那么第一个旅客到达的时间是()点()分。 小学三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篇十三《恐龙》是国标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知识性短文,课文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恐龙的喜爱之情。全文共有6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交代了恐龙的生活年代、生活环境的优越和活动范围之广、数量之多。第二至第五自然段介绍了恐龙及其近亲的种类和生活和生活习性,重点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和形态。第六自然段介绍了恐龙的神秘消失为人类留下了一个谜。 恐龙生活在遥远的年代,谁也没有见过,它的种类、形态、外形和习性都是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所进行的研究推测。正因为如此,文中多处运用了打比方、作比较、列数据等说明事物的方法进行描述,使读者对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有了具体而形象的了解。阅读训练的时候,借助网络环境独有的生动画面、形象的声音、充足的信息等独特的魅力,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 依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重点,再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恐龙的类型及外形特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培养学生有目的上网查找资料、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 (1)以学定教,引导学生读懂课文。 (2)鼓励学生运用结合语境、联系生活实际或查工具书等方法理解新词、 (3)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情感态度目标: (1)通过朗读,激发学生对恐龙的兴趣,既而对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探究的兴趣。 (2)在学习中培养自主探究精神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本文的特色是多种说明方法并用,如何处理这一内容的教学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说明方法的确给单调的说明文增色不少,但过于强调文章的说明方法就会把文章“肢解”的感觉。在教学中,弱化“名称”,注重感悟,利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力求既不破坏文章的语言环境,又让学生有鲜明的感受。 三、说教法、学法: 网络环境以它独有的生动画面、形象的声音、充足的信息在课堂教学中施展着独特的魅力,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针对网络的这些优点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采用了“发现法、自主探究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主要引导学生以读为主,通过浏览网页,阅读课文内容,找出自己希望探究的问题,并为学生的主动探究提供方向,指导学生带着问题搜集资料、阅读资料、思考问题。组织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信息,并对资料进行分析整合,从而使学生解决问题。旨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将学生引向自主、研究性的学习之路。 四、说课前准备: 1、教师:网页课件。 2、学生:教材不是的课程资源,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各种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学生课前要利用多种途径如读课外书、上网、观看音像资料,掌握丰富的有关恐龙的资料。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切实培养学生语感,丰富语言积累,渗透科学知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引导学生借助网络,通过“读—思—议—读“的方法读懂课文。结合教学设计,我的网页式课件也紧扣整个教学流程。我设计了以下几大板块“恐龙”、“恐龙家族”、“恐龙之谜”、“恐龙之最”、“恐龙自述”。这几大板块既是这一节课的教学过程的浓缩,同时也是我的语文课堂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一种理念体现。那就是:自主、合作、探究、和谐、愉快、发展。 本课准备二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第一课时,一开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播放有关恐龙生活场景的录象。当画面上出现成千上万不同种类的恐龙在地球的各个角落里奔跑时的宏伟场景时,教师在一旁微笑着念着旁白:在两亿年以前,地球上到处是恐龙,恐龙是地球的主宰。那么恐龙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呢?我们人类对他们进行了哪些研究呢?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新课《恐龙》。这时,学生通过视听去感受,看到不同种类的恐龙,从感官上取得第一印象,激起极大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导入之后,应该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感知,从总体上作以把握。初读课文是必不可少的。读后让学生自己交流初读情况,说说课文写了些什么,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之后,老师梳理这些问题,确定下节课的学习重点:既作者是怎样生动形象地介绍恐龙的。为学好下一课,做好铺垫工作。 小学三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篇十四1:要想走进生活,了解生活,就离不开(),只要善于(),我们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东西。 2:观察时,可以借助()、()、()等工具,是观察的结果更准确。 3: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经常会对某些现象产生(),从而()自己的问题。 4:对同一件事,如果我们从()去思考,就会提出不同的()。 5:朋友相处应该(),(),()。 6:浸制法:选择合适的(),洗净叶子并进行(),用合适的保存液进行(),密封瓶口,贴好()。7:我们都有一双灵巧的小手,只有从小学会自己的事情(),不会的事情(),才能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长大了成为对()有用的人。 8:床铺的整理()、()、()、()。9:书桌上的物品的()要美观、大方、实用,物品的`高低、大小要(),颜色要注意()。 10:拖地要用()的拖把,最好一边倒退一边拖地。拖完后要及时冲洗干净,放到()处晾干,摆放整齐。 二:问答题: (一)制作贺卡的步骤? (二)压制法制作叶子标本的步骤? (三)制作叶贴画的步骤? (四)学习用品的整理? 小学三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篇十五4500毫升=()升。 50dm2=()m2。 2、18和12的最小公倍数是(),最大公因数是()。 3、有5盒茶叶,其中4盒每盒500克,另一代不是500克,但不知道比500克重还是轻,用天平至少称()次才能保证找出这盒茶叶。 4、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8cm,它的表面积是(),体积是()。 5、一个长方体切成完全一样的2个小正方体,表面积增加8㎝2,那么原来这个长方体表面积是(),体积是(). 1、假分数都大于1。()。 2、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能被这两个数整除。()。 3、质数和质数的乘积还是质数。()。 4、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5、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1、两个质数相乘的积一定是()。 a、偶数。 b、奇数。 c、质数。 d、合数。 2、已知a=2×2×3,b=2×3×5,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a、2。 b、4。 c、6。 d、60。 3、一个水池能装水40m3,我们就说这个水池的()是40m3。 a、表面积。 b、容积。 c、体积。 d、重量。 1、一批货物共800吨,运走350吨,运来的占这批货物的几分之几? 3、一个油箱从里面量,长6毫米,宽4毫米,深1.4毫米,如果每升柴油重0.82千克,这个油箱能装柴油多少千克?(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小学三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篇十六一、谨慎填空(共20分)。 1、一个两位数乘5所得的积,等于12乘45的积,这个两位数是()。 2.是()个,是()个()个是。 3.1-中,1可以看成()个。 4.一个西瓜,平均分成8块,姐姐吃了5块,姐姐吃了()。 5、50的22倍是();35个30相加的和是()。 6、一个正方体,有1个面是黑色,有1个面是绿色,2个面是红色,2个面是黄色。掷一下正方体,看哪一面朝上。可能有()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最大,出现()的可能性最小。 7.把一根绳子对折后剪断,把其中的一段再对折后剪断,得到的每一段的长度是这根绳子总长度的()。 8.4个加上3个是()个,就是()。 9.7个减去6个是()个,就是()。 10.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黑球的‘个数占()()黑球的个数占()()。 白球的个数占()()白球的个数占()()。 11.学校举行乒乓球比赛,6个年级参加,每两个年级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进行()场比赛。 得分。 评卷人。 二、我会选。(5分)。 1、盒子里10个黑色棋子,任意摸出1个,()是黑色的。 a、可能b、一定c、不可能。 2、盒子里有20个围棋子,其中白棋子有15个,黑棋子有5个,摸到()棋子可能性较大。 a、白色b、黑色。 3、袋子里有3个红球,4个绿球,任意摸一个()是黄球。 a、一定b、不可能c、可能。 4、12名同学分三队做游戏。每个人从口袋里抽一张卡片,以确定自己属于1、2、3中的哪一队。请你在横线上填: (1)每个队有7名同学。()。 (2)每个队的人数相同。()。 a、一定b、不可能c、可能性较大d、可能性较小。 三、判断对错(5分)。 1.把一个苹果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苹果的。()。 2.+=()。 3.1-=()。 4.5个是()。 5.()。 得分。 评卷人。 四、争当神算手(46分)。 1.直接写出得数(6分)。 37+37=310+510=912-312=38+38=65-48=24×5=。 2.算一算(10分)。 1845186935。 ×25×56×74×52×29。 3.列竖式计算(12分)。 1.与的和是多少?2.比多多少? 2.1减去,差是多少?4.比多的数是多少? 4.脱式计算(18分)。 (165-45)×4(135+65)÷5(46+32)×34。 (40+35)×27(69-35)×24158+42×27。 得分。 评卷人。 五、解答下列各题。(共24分)。 1.连线题。(共14分。 (1))。 (2)。 2、一块大饼,爸爸吃了,妈妈吃了, (1)他们共吃了这块大饼的几分之几?(2分)。 (2)还剩下几分之几?(2分)。 第三次质量检测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20分每空1分。 1、我会选5分每题1分。 1、b2、a3、b4、(1)b(2)a。 (三、判断对错5分每题1分。 1、×2、×3、√4、×5、√。 四、争当神算手46分。 1、17120。 2、4502520253235881015。 3、 4.48040265220258161292。 五、解决问题24分。 1、14分,每小题2分。 2、(列式1分,计算结果、单位名称和答共1分。)。 3、每行有8人。 变换队形时可以有3种排法:(每空1分)。 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 每行人数643216。 行数124。 小学三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篇十七从试卷卷面情况来看,考查的知识面较广,类型比较多样灵活,同时紧扣课本、贴近生活。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把握的程度,又考查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计算、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顾及了各个层次学生的水平,又有所侧重,试卷整体上来说拓展题有些多偏难一些。 二、答题情况: 1、本班参考人数5人,预测平均分在90分左右,优秀率60%,良好率100%。 2、本班实际测试情况:平均分82分,最高分88分,最低分73分。 从试卷的得分情况看,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难获得高分的,本次测试未能达到老师预测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三、学生得失分情况具体分析。 (一)填空题27分。 填空题共10个小题,考察内容覆盖面广、全面且具有典型性,全面考察了学生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及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其中1—6小题比较简单是学生们常见的题,学生做题正确率较高。第7-10小题几乎是所有学生不得分。 7、用0、1、2、3、4、5六个数字,任意组成三位数,使下面的等式成立。和最大: + = 和最小: + =。 8、猫妈妈和猫宝宝一起钓鱼,猫宝宝钓了7条,如果猫宝宝给猫妈妈2条鱼,猫妈妈的数量就是猫宝宝的4倍,猫妈妈钓了()条鱼。 9、只用数字7组成五个数使下面的等式成立。 ++++=1001。 10、一个数减去256,芳芳计算时由于粗心大意将被减数的百位和十位的数互换了,结果得的差是218,那么正确的差是()。 学生出错的原因是没有认真审题和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平时练习中没有做过多拔高的练习。7小题多数学生重复用了数字5;8小题忽视了猫妈妈钓了几条,而不是现在有几条鱼;9小题不理解只用数字7的题意;10小题不仔细审题。 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训练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引导学生加强辨析,督促学生在认真审题、细致、细心上下功夫。 (二)判断题6分、选择题6分.判断题、选择题各6个小题,两题考查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及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这部分内容平时练习中较常见,学生能够清晰的再现知识的内涵,理解较准确,所以错误不多。失分较多的是选择题4和6小题(4、一个闹钟的价钱比一把剪刀贵6元,且闹钟的价钱是剪刀的4倍。闹钟的价钱是多少元?)原因是学生刚开始学习倍的知识,还不能深刻理解倍的知识的内涵,弄不清倍的知识的复杂数量关系;6小题没有养成画图帮助解题的习惯。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很敲重、难点。(三)计算题30分。 计算题包括口算、列式计算、改错、脱式计算、填合适的数字五个类型。计算题没有满分的,或多或少失分。失分原因:缺乏观察数据特点,盲目计算,个别学生抄错数字等,多数学生没有养成认真检查的学习习惯。 (四)按要求做题8分。 此题学生失分较少,个别学生在第(1)小题中失分。原因是作图不规范。 (五)解决问题23分。 解决问题题目图文并茂,联系生活,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对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让学生做到学以至用,明白知识与生活是分不开的。多数学生(5)小题出错,原因是没有按要求写出所有运输方案。综合原因有:个别学生的思维不够开阔,应用题的审题能力差,不理解数量间的关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所以在教学中要多联系生活实际,加强审题训练,才能使我们的学生高分高能。 四、存在问题。 从本次考试的难易程度和所取得的成绩来看,存在不足之处: 1、书写不规范:拿起试卷,看起来孩子写的挺干净,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很多孩子的书写不到位,例如,数字“6”,有的孩子写的6不象6,0不象0。还有,数字的大小书写不一。 2、学习习惯不太好:平时上课不认真倾听是孩子考不好的主要原因,马虎、大意、不认真思考是孩子考试不理想的又一原因。 3、做题不灵活:数学源于生活,有的孩子学数学太脱离实际生活。 五、反思及改进措施。 1.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和多种信息。以后教学中,多编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以后的平时练习当中我会多让学生自己探索和思索问题,培养学生能够把一个知识点运用到各种题型当中去。 2.关注学生的全面,在教学中不仅仅重视结论,更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教给学生一些好的学习方法,使学生逐步学会数学的思考方法和如何用数学去解决问题,并且获得自我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3.加强学习习惯和策略的培养。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如:独立思考的习惯,认真读题、仔细审题的习惯等。 4.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做好后进生的补差工作,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学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小学三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篇十八1、小红带了64元钱,每本练习本3元,他最多可以买()本练习本。 a,20b,21c,22。 2、小东面向北站立时,他的右面是()。 a,西。b,东c。南。 3、一盒蛋糕28元,孤儿院院长要买50盒这样的蛋糕,她应该付给售货员()元。 a,140b,1400c,14。 4,在79×61o80×60中。o里应填()。 a.大于b,小于c,等于。 5,杨老师买了11筒羽毛球,每筒里面6个,每个3元。他买这些羽毛球一共花了()元。 a198b,66c,33。 1、每盒橡皮有24块,30盒这样的橡皮一共有720块。()。 2、在有余数的除法中,除数是3。余数一定是1。()。 3、口25÷5,商是两位数,口里的数只能填4。()。 4、兵兵家在学校的西南方向,那么学校在兵兵家的东北方向。()。 5、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就有几个0。 1.244是4的()倍。24的15倍是()。 2、有一本相册,每页可插9张相片,把218张相片插到这本相册里,可插满()页。还剩()张。 小明家。 小辉家。 小林家。 小丽家。 3观察右图,回答问题。 (1)小丽家在小林家的()面;小明。 家的东面是()家。 (2)小辉家在中心广场的()方向。 中心广场的西北面是()。 4、利客来超市采购牛奶36箱。采购雪碧的箱数是牛奶的15倍。利客来超市采购雪碧()箱。一共采购牛奶和雪碧()箱。 5、商的位数,估算的结果,准确值。 357÷3。 716÷9。 6.36个27相加,和是();最大的两位数乘最小的两位数,积是()数。 7、幸福小区有16栋居民楼,每栋有六层,每层有2户,幸福小区一共有()户。 8、胖胖计算一道除法算式时,把除数5看成了9,得到的商是15.正确的商是()。 1、口算。估算我能行。(6分)。 3000/÷6=。 1600÷8=。 50×60=。 180÷6=。 60×90=。 640÷8=。 909÷3=。 11×90=。 480÷4=。 12×30=。 652÷8=。 806÷4=。 2、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10分)。 *419÷4=。 48×45=。 93×78=*。 603÷5=。 2、脱式计算。(12分。 510÷5÷3。 75÷5×36。 157+456÷3。 下面是三(1)班和三(2)班同学参加课外活动小组情况的统计表。 绘画组。 舞蹈组。 书法组。 围棋组。 声乐组。 三(1)班9,13,7,11,5。 三(2)班12,8,5,16,9。 根据统计表回答下列问题。 1、三(1)班参加()的`人数最多。三(2)班参加()的人数最多。 2、三(2)班参加调查的一共有()人。 3三(1)班参加声乐组的人数比三(2)班参加声乐的少()人。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吗? 1、燕子6天捉了582只害虫喂小鸟。燕子妈妈平均每天捉多少只害虫。 4、王老师准备买18本故事书,每本39元。他带700元钱,够吗? 5、我校96人排成3队。每队有4列,平均每列有多少人? 6、前天共有456人参观画展。其中成年人人数是儿童的3倍,成人有多少人参观画展? (1)方方和圆圆用同一个数做除法。方方用12去除,圆圆用15去除,方方除得的商是32还余6,圆圆计算的结果应该是()。 (2)一串珠子按照3颗黑珠,2颗白珠,3颗红珠,2颗蓝珠的顺序排列。(1)第14颗珠子是()珠子。(2)第998颗珠子是()颜色珠子。 |